蘭花草苗
❶ 蘭草花怎麼栽培和方法
花盆的選擇,需選擇口徑小、盆底深、底部多孔的花盆進行栽培;土壤,可將腐葉土、腐殖土、煤渣混合製作成栽培的基質;上盆栽種,上盆前需先在盆底放置棕片再,提土後再放入蘭草花;後期養護,第一次澆水需採取坐盆法,待蘭草苗恢復生長後再給予適當散光照射。
1、花盆的選擇
蘭草花栽種完成後,第一次澆水需採取坐盆法,需將苗株放置到花盆中吸足水分,再將花盆放置到半陰處養護15~30天,避免強光的暴曬,待蘭花草生長穩定後,再給予適當的散光照射。
❷ 蘭花草新苗為什麼原因會爛芯
蘭花爛芯,俗稱莖腐病,其假鱗莖也會爛掉,葉從基部開始腐爛並脫落。其原因有很多,但不了解你的具體情況,只能列出最常見的幾種原因供你參考,請自己對號入座吧:
1、澆水太勤,經常是盆土還未乾就又澆上了,這是最常見的。
2、澆水時不注意,從植株上方向下澆,水濺入葉芯里去了,正確的澆水方法是沿盆邊澆入盆中,或採用座盆法,座盆法澆水時水面不能沒過蘭花的蘆頭。
3、用水不潔,或使用新接的自來水,自來水不可直接使用,應盛於廣口容器放置24小時以上才能用。
4、施肥過多,一般夏季天氣炎熱,不能施肥,尤其不是多施。
5、澆水噴水時水溫與土溫和環境溫度的溫差過大,也會使蘭花生病。
等等。(這個問題回答過好幾次了,不知道是不是你一個人問的,只好復制過來再回答一次)
❸ 蘭花怎麼種才會發苗多
一、利用激素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科學措施
所謂激素即是能促使細胞分裂、激活休眠芽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它的使用能使新苗和老草均能多發新芽,當新芽生長還未成熟時,又可陸續發出新芽,這樣一年發二至三代甚至四代苗,是完全可能的事情,科學終於使夢想成為現實。二、摘除花蕾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重要手段
我們已經知道,花蕾一般產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產生,花蕾一旦產生便消耗大量營養。由於蘭株製造的養分集中向花蕾輸送,該蘭株的其它芽點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發,直到花期結束並休養一段時間後,芽點才逐漸萌發。開花的植株由於營養消耗太多,發芽受到嚴重影響,真可謂是發芽遲,發芽少,發芽小。本人連續數年參加蘭展感受頗深。
三、捂老蘆頭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積極方法
所謂老蘆頭即是有根無葉、有葉無根或無根無葉的老球莖。這些球莖大多在翻盆時剝下,原來是應扔掉的東西。
但較名貴蘭花的老蘆頭不妨利用一下,使老蘆頭上尚存的休眠芽再度萌發,以培育出新的蘭株,亦不失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一種方法。具體做法:
1、時間:春末夏初,白天溫度穩定在15度以上時進行。
2、修剪老蘆頭,在修去不健康的蘆頭後,以2—3個蘆頭為一叢,修去爛根枯葉,注意不要傷及芽眼。
3、浸泡消毒:將老蘆頭放在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中浸泡10分鍾,取出晾乾。
4、將稀釋過的催芽劑滴在球莖上,晾乾待種。
5、用消毒過的水苔浸泡促根生溶液,包裹老蘆頭。
6、放入盆中,四周填上植金石,並將球莖埋入1~2厘米深處,放陰涼通風處養護。
7、正常澆水,不可大幹大濕,不可用肥,20天後即可見新芽萌動,有的發芽時間可能要遲一點,要有耐心去等待。
8、新芽放葉後,可放至通風透光處,並逐漸接受光照。不要根系施肥,可施葉面肥,以稀、薄、淡為好,否則燒傷新根新葉,得不償失前功盡棄。
9、第二年春取出蘭株,剔除枯爛老球莖,可象其它蘭株一樣正常栽培管理。
必須說明的是,這種方法得到的蘭株終究是小苗弱草,僅適用於名貴蘭花為留種而進行的繁殖,對一般蘭花也就無需如此大動干戈了。四、適當延長生長期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正確途徑
蘭花一年中有春季和秋季二個生長高峰,同時也有兩次休眠期,當盛夏溫度高於30度便停止生長,當冬季溫度低於15度也停止生長,進入休眠期。
據此我們可以用加強管理改善環境的辦法,從而適當延長蘭花生長期的方法,達到多發芽的目的。
具體的做法是:1是從立春開始,將蘭室溫度提高到15度以上,時間約半個月左右,也就是使蘭花提前半月進入長生期,使蘭花早發芽。
2是當夏季蘭棚溫度高於30度時,想辦法將小環境溫度降至25度以下,從而縮短休眠時間,延長生長時間。
3是當秋冬溫度降至15度以下時,採取措施將蘭室溫度提高到15度以上,使蘭花延遲進入休眠期,時間亦在半個月左右,從而延長了蘭花的生長時間。
用這種方法延長蘭草的生長時間,只要用得適當,二年多發一代苗是完全可行的,問題是要控制好溫度,特別是每次時間不可過分長,一定要讓蘭花有一個休眠過程,否則蘭株的抗病能力會下降,帶來意想不到的危害,從而功虧.五、加強管理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關鍵措施
要使蘭花多發芽,早發芽,發大芽是一個系統工程,牽涉到方方面面的管理,只有管理到位措施得當,為它創造了最好的生長條件,才能使蘭花芽多苗壯。為此我們還要抓好下面幾個環節:
首先,要適當深栽。前人提倡上盆時「土蓋蘆頭的三分之二」,這是指用腐葉土養蘭的情況。現在人們都用顆粒植料,也淋不到雨,因而盆面容易干透,再提倡「土蓋蘆頭的三分之二」,則有點生搬硬套了。因此要適當深栽,一般蘆頭需埋下1—2cm許,這樣才具有蘭芽萌發及生長所需要的濕潤的土壤,蔭蔽的環境,以及穩定的溫度。如果仍用古法「土蓋蘆頭的三分之二」,則新萌發的芽容易脫水枯萎,造成夭折。
其次,要掌握分株時節。分株的時節一般在10—11月的秋冬之交或2—4月的春季,這時的平均氣溫約在15oC左右,正處在蘭株冬季休眠的前後時期,適宜於蘭花傷口的恢復,不利於病菌繁殖,安全程度高。那麼是「秋分前後好」,還是「春分前後」好呢?其實各有利弊,「秋分前後」分株的蘭草,芽一般在春節前就開始萌動,發芽相對要早一點,一到春天便可快速生長,但要渡過漫長的冬季,管理難度大。蘭盆數量不多的蘭友不妨採用此法。「春分前後」分株的蘭草,蘭芽萌發要晚一點,恢復快,生長迅速,但比起「秋分前後」分株的蘭花來說發芽相對要稍晚一點。但單株繁殖還是以春未夏初為好。另外盛夏高溫病菌繁延速度快,危險性大,還是不分為好。嚴寒的冬季分株,不利於蘭株恢復,也最好不要分。
再次,消毒不馬虎。蘭花分株勢必要留下切口,春蘭的切口小一點,蕙蘭的切口要大一點,都要採取消毒措施,以防止病菌趁勢侵入。古人用硫磺粉、木炭粉,現在最好用甲基托布津粉末敷傷口,效果更好。刀具也要徹底消毒,特別是對於名貴草的分株,手術刀片用一次就扔掉,不要吝惜。蘭草、蘭盆、植料也要全面消毒,防止感染病毒,確保蘭株安全。
第四,植料最關鍵。植料是蘭花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蘭花能否多發芽,發壯芽的關鍵因素之一。我認為植料最關鍵條件是:通風透氣但不快乾,保濕保潤但不漬水,肥性溫和但不暴烈,無病菌無病毒微酸性。植料要混配,比例要恰當,優勢要互補,質地要輕些。用這樣的植料栽培蘭花,根系才會粗壯,蘭芽也自然多發,且健康茁壯。
第五,施肥最重要。蘭花生長在盆中,現在又多數使用顆粒植料栽種,植料中肥分難以滿是蘭花生長的需要,如不施肥則蘭株發出的芽不可能是大芽壯芽。因此適時施肥是完全必要的。發壯芽、大芽的關鍵是要施壯芽肥,葉面噴施的1‰尿素和1‰的磷酸二氫鉀較為安全,還有蘭菌王、植全、喜碩等也可以,唯濃度不能太大,要注意安全以免傷芽。
第六,澆水不大意。澆水當否對蘭芽的萌發和生長關系也很大。澆水是養蘭的一門絕活,所謂「養蘭一點通,澆水三年功」,有的人種了幾年蘭花尚不能完全把握。蘭花萌芽時節,水澆多了不僅病菌易繁殖,而且植料太濕也要爛芽,太幹了蘭芽要乾枯萎縮,因此關鍵是一個「潤」字,既保證蘭芽萌發水份的需要,又不至大水傷芽。如何把握好這個度一言難盡,只能靠在實踐中慢慢領悟掌握。如一時難以把握,最好全部使用植金石作植料,澆水比較容易把握。第七,要通風透光。通風透光是蘭芽萌發和生長的重要因素。「陰養多發芽」,是說養蘭要遮陰,蘭花發芽才多,陽養花苞多,這都是相對而言的,如片面認為「陰養芽多」而一味強調陰養,則大謬也。萬物生長靠太陽,光照充足是蘭花發芽的首要條件,如果光照不足,蘭花不僅發芽遲,而且新芽瘦小易得病。但光照也要適度,我這里用「透光」這個詞,意見是說當溫度低於25oC時,用50%遮光網遮光,高於25oC時用二層50%遮光網遮光,既有適當光照又避免了強光照射。當溫度低於20oC或陰天無太陽時,要拉掉遮陽網讓蘭花沐浴在自然環境的新鮮空氣中,有利於蘭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效率的提高,也必定是芽多苗壯。一般說來通風條件好、陽光充足的蘭園不僅發苗率高,而且苗情好長得快。
第八,要防病治蟲。在蘭芽的萌發和成長過程中,病蟲的危害是最令蘭友們頭痛的事。最可怕的是軟腐病,蘭芽剛長出不久就爛掉了;還有的蘭芽尚未出土就被蝸牛、蛞蝓啃得傷痕累累,當然還有其它病蟲害的威脅,我們決不可掉以輕心,防治病蟲害要以預防為主,確保蘭花健康生長,才能減少由病蟲的危害造成的損失。一旦病蟲害已發生,無論如何防治,損失均已無可挽回,真是悔之晚矣。
要讓蘭花多發芽,確有很多學問要我們去探討、去研究,真是「蘭藝無止境」。
親愛的蘭友,為了讓蘭花多發芽,你一定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辛勞,如果你的蘭寶寶多而茁壯,那是蘭花仙子在感謝你精心養育它的回報;如果它在一年中又第二次生育,那是它再次對你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
親愛的蘭友,當你漫步在蘭叢間流連徘徊,看到群芽怒發的時侯,難道你不覺得這是蘭歡蕙暢,天道酬勤嗎?難道你不覺得這就是一疊一疊的鈔票呈現在面前嗎?難道這不就是你種蘭的最大樂趣嗎?屆時你一定是心曠神怡,欣喜不已吧!
❹ 詳解:如何鑒別蘭花組培苗與原生苗
先扯點題外話,以便大家了解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我一直認為,要徹底的了解知曉一件事或者一個物,最簡單的方法是追本溯源。比如,我們最愛的蘭花,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基本上是停留在了,她是一種花卉,一種植物,而有心的人,再去深入研究下,追本溯源,就會知道蘭花這個名字里,其實包含了很多人們賦予她的含義:她是愛的吉祥物,她象徵了高潔的品質,她有著豐富多彩的蘭文化,蘭品即為人品,蘭字也是對美人的稱謂等等。所以,一般人看到的只是一朵漂亮的花,而徹底了解她的人看到的,則才是真正含義上的蘭花。
我們帶著對事物追本溯源的認知態度,來詳細的了解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幾個蘭花概念:「老種」「新種」 「返銷種」「原生種」「組培苗」「實生苗」「原生苗」「雜交草」。我相信很多蘭友,對於這幾個概念,如兒時學數學,隱晦難懂,非常燒腦。我始終認為,不管是做事還是學習,復雜的事情要簡單化,簡單的事情要重復化,大道至簡,才能做到精益求精,這才是真正的智者與勇者。文章有點長,大家耐心看完一定會有收獲。
為了便於理解這幾個概念,我們先從植物組培苗說起。
組培苗 :是根據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論,利用外殖體,在無菌和適宜的人工條件下,培育的完整植株。看不懂?好吧,我說人話,組培苗是運用現代植物學的科學技術,利用植物的種子、芽或植物的其他組織,在特定的條件下進行植物的組織培養,培養出的苗稱為組織培養苗,一般稱為組培苗。一句話總結:組培苗,即利用科技手段,用植物的種子和植物組織(因為目前的科學技術只能利用植物的種子和組織進行這個事情)組培出幼苗。相信很多朋友看過科幻克隆人大片,組培苗,大抵如此。
以上是植物組培苗,那何為蘭花組培苗?為了理解蘭花組培苗,我覺得非常有必要把培育出蘭花組培苗的過程介紹下。
這里插入兩個概念, 蘭花的龍根和實生苗 ,以便更好的理解後文。
什麼是蘭花的龍根:蘭花蒴果成熟開裂後,這些輕輕的種子,就隨風飄揚,飄落到適宜蘭花生長的山腰石壁、山間林地、山澗峽谷處,就在那裡生根、萌芽。當蘭花種子萌發後,在土裡首先形成龍根,重點在這里:這種龍根並不是蘭花的根,而是蘭花的根狀莖,蘭花真正的根是:龍根長到土面時,其頂端膨大形成小小的假鱗莖(蘆頭),向下生根,向上長葉,長成幼苗。也就是說,蘭花種子的萌發首先是長出龍根,再以龍根為中介,向下長根,向上長葉。而帶有這種龍根的蘭苗就是實生苗。
理解了蘭花龍根和實生苗的概念後, 我們來說蘭花組培苗是怎麼來的。 蘭花的組培工作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完成的。這個特定環境包括但不限於:無菌工作台、培養基的配製、培養室、組培蘭花的相關技術。現在組培蘭花採用種子和切芽點繁殖兩種方式進行:種子的組培是通過對親本授粉蘭花種子的處理,播於培養基上,使種子發芽生成龍根,再長出實生苗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有性繁殖);蘭花切取芽點的繁殖是在無菌操作下,切取蘭花蘆頭(假鱗莖)上的芽點,在培養基上使其長出龍根,後龍根上長出實生苗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無性繁殖)。
當培育出實生苗後,實生苗會長出根和葉,此時蘭花由龍根和根吸收營養共同供給蘭花生長,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培養移栽步驟(這個過程大家就沒必要了解了)和硬化後,最後長成我們天天見的蘭草。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培育出帶龍根的實生苗與山上自然繁殖帶龍根的實生苗性質是一樣的。不管是種子組培還是切取芽點組織培育,都有可能出現變異。
圖文無關
以上就是蘭花組培苗的來歷。這里說說蘭花雜交草。
組培苗與雜交苗,二者的相同點都是通過組培而來,不同的是雜交苗現在只能以種子繁殖的方法組培,可說是組培苗的一部分,另外最主要的區別是組培苗是同株或至少同品種蘭花親本授粉發育的蘭花種子及芽點進行繁殖,而雜交苗是父本、母本異株,可以是同一系蘭花的不同品種,如宋梅與環球荷鼎,也可以是蘭科的不同種系之間雜交,如春蘭與木蘭雜交,所以雜交苗與原來的父本和母本的特性都不同,但又相近,因為通過種子繁殖時的品種的多樣化,雜交後的種子繁殖的後代所開花也不盡相同,所以蘭友們現在可見到的雜交品種有些相近,但品相的變化很多,在第一次雜交後開出的花多少會有父本、母本蘭花的影子,但如再加以回交,花型會有很大的區別,甚至認不出該蘭花的父本、母本是誰,蘭花的雜交對蘭花走進千家萬戶的普及和作為純觀賞性花卉具有積極的作用,既走現在洋蘭和大花蕙蘭的路子,也是科技進步的表現,但以此來作為個'新'種或冒充下山種會極大地擾亂正常的蘭花市場,每個蘭友就會產生對雜交種的抵制情緒,使蘭花的雜交之路走到盡頭,雜交品種的'大唐盛世'便是一例。一句話總結:組培苗同本源,雜交苗異本源。
雜交大富貴
下面說說原生苗。
原生苗與組培苗從植物的特性上說應是同樣性質的蘭花,只是發展過程不一樣而已。自然界的蘭花繁殖,即原生苗的來由有兩種方式:一是種子(有性繁殖)在蘭花生長的特定環境下發芽生長成龍根體,再在龍根體上長出實生苗,從而長成我們看到的蘭草,這個過程是自然界下自然完成的。二是由實生苗(無性繁殖)分孽出芽,長成苗,也就是我經常說的蘭草分苗,但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分苗的蘭草必須是自然界里自然繁殖出來的,也就是第一種繁殖方式的草,只有這樣才能算是原生苗。對組培蘭草進行分株,它是不屬於原生苗的。
我想,看完了組培苗與原生苗以及雜交苗的來由後,自然的,也就知道了什麼是組培草,什麼是原生草和雜交草,一目瞭然。
原生草秋榜
下面說說返銷草。
返銷草是指中國的蘭花品種渡過洋,出過國,經國外培養(這里的培養手段可以是組培,也可以是分苗)後,又返銷到中國大陸的蘭花,這些返銷的蘭花中,既有早年組培苗養成的蘭草,也有原始自然環境下養殖和採用科學管理快速繁殖的草,這些蘭花的品種特性也沒變,因為她不是雜交草。因此蘭花的組培苗是蘭花返銷苗的一部分,也就是說,返銷苗包含組培苗。
那麼所謂的「原生種」也就是上面說的原生苗,在下山之後,以及到蘭友手上這段時間內,這棵草,以及他的列祖列宗,都沒有出過國。
一句話總結:出過國,然後經過國外培養後又返回國的,叫返銷種;下山後沒出過國的原生苗,叫原生種。
返銷草程梅
最後說說老種、新種 。首先是我們經常看到的,賣家會在品種名稱前加上「老種」二字。在此指出,這個是大大的忽悠。老種不是一個描述蘭草來源的詞語,他表示這個品種的出產年代,通常來說,「老種」是指新中國成立以前,落山的蘭花,這個是嚴格的標准。反之,新種則是剛出5年左右的新花。
這里要特別指出以下,老種和原生種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老種的界定范圍是年代時間,原生種的界定范圍是蘭草的來源。
圖文無關
最後做個總結。
老種、新種的概念,說的是出產年代的時間問題。組培草、返銷草、雜交草、原生種的概念,都是蘭花來源的問題,也就是說這種草是怎麼來的。
返銷種和原生種,一個出過國,一個沒有。
返銷種里包含了組培苗。
組培苗與雜交苗,一個是同本源,一個是異本源。
組培苗與原生苗,一個是利用科技手段繁殖,一個是自然條件下繁殖。
圖文無關
最後淺談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如何鑒別組培苗與原生苗。說實話,組培苗長大後是很難分辯是組培苗、還是原生苗的。因蘭花草的基因沒有變,長大的草同父母代草一樣的,所以比較難區別,只有小的時侯才好區別。這里淺談一二:首先要看根,原生苗一般有龍根或竹節根且原生苗的根不直,表面有坑窪,根多而且非常雜亂。組培苗最多有一點長得像竹節根的毛根,並且組培苗的根比原生苗的根,要直要白,要細要光滑。其次看葉,組培苗的葉子比原生苗的葉子短而且薄。
圖文無關
不知不覺寫了這么多,今天的信息量有點大,希望大家慢慢消化,文章寫的比較匆忙,若有錯誤之處,希望大家積極指正。
❺ 蘭草花該如何養
養花草離不開這五個要素——土壤、換盆、澆水、施肥和光照。蘭草花的養殖也不例外。
1、土壤的選擇。
因蘭草花怕水浸泡,怕硬土板結,所以在養殖時要選擇排水性好、松軟透氣的土壤。把園土、灰土和碎樹皮之類的東西配製在一起,增加排水性。
2、花盆的使用。
可以在花盆裡面種植和繁殖,這叫上盆。也可以把蘭草花移植到另一個花盆裡,這叫換盆。
切記,也不能經常放在避光處,那樣會導致葉片發黃打蔫,影響蘭草花的生長。總之,只要你掌握了這些養護方法和養護要領,你的蘭草花就會越長越漂亮
❻ 蘭草花一苗是什麼意思
很多蘭花是論苗計價的,苗是指成年的苗株,一苗就是一枚蘆頭上面生長著健康的全部葉片專,一般屬蘭花都是連體多苗的,葉片已經不全的老植株、尚未長成的大芽小芽等不計苗數。在購買蘭花時,一般都需要購買4苗連體或更多苗連體才好養些,單苗的很難成活。
一株、一棵、一叢或一盆蘭花,都是由多苗組成的,一株、一棵是指連體苗而言,一叢、一盆有可能是多株多棵組成。
❼ 蘭草花苗一盆種幾棵最合適
蘭花的品種不一樣,苗株的大小也不一樣,花盆的大小不一樣,種的苗數也不一樣,這個沒有固定標准,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而定,大原則是要給蘭花的生長預留出足夠空間來,不需要太大。
❽ 金蘭花草苗值多少錢
現在這種蘭花還人工養殖的太多。最多值個一兩百
1、繁殖方法
種子變溫儲藏和室外埋土越冬處理比室溫下儲藏發芽率高。種子發芽的溫度范圍為15--30℃。小於10℃或大於35℃時不發芽。恆溫條件下發芽率普遍很低,一般播前採用溫水浸種或層積處理,提高種子出苗率。蘭花草種子硬實率較高,使得蘭花草種子在常溫室內培養條件下的發芽率平均僅10%--20%。野生蘭花草多以分櫱形式進行無性繁殖。
2、抗旱特性
蘭花草根系發達,入土深度可達1m以上,須根稠密而發達,呈傘狀分布,這不僅是它極強的抗性和適應性的有力保證,也使其具有很強的縛土保水能力。蘭花草直立生長的葉片可有效地減少水分蒸發,緩解雨水對地表的直接沖刷,而且還利於根部透氣。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蘭花草的地上部分會變得相對低矮,地上生長量會減低20%以上,同時根系會更加發達,根系會增加10%以上,這都有助於其在高溫乾旱、水澇等不良環境中正常生存。
3、耐鹽鹼性
蘭花草是一種耐重鹽鹼的植物,其種子在含鹽量0.44%條件下正常發芽;含鹽量0.51%時,發芽率明顯下降,含鹽量達0.75%喪失發芽能力。萌發後的幼苗在土壤含鹽量達0.27%、pH值達7.9--8.8的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並開花結實,是難得的鹽鹼地綠化和改良的好材料。
4、葉綠澤性
蘭花草在北方地區一般3月底返青,4月下旬始花,5月中旬至5月底進入盛花期,6月中旬終花,11月上旬枯黃,綠期長達280d以上。蘭花草色澤青綠,花淡雅美麗,花蜜清香,花期長達50天以上。
5、病蟲害
蘭花草具有極強的抗病蟲害能力,不僅在蘭花草單一植被群落中從不發生病蟲害,而且由於它特殊的分泌物,使其與其他植物混植後也極少發生病蟲害,大大降低了綠色地被建植後防治病蟲害所需的投入和成本。
蘭花對肥的需求不高,主要靠與菌共生來獲取養份,且根部對肥料的吸收也較緩慢,宜薄肥勤施,忌濃肥和一次施肥過多,蘭花施肥的季節應從春末開始至秋末結束,亦即集中於生長季,如果給蘭花施濃肥,會致使盆內肥份濃度加大,就會發生「燒根」現象,即蘭根內原有水分「反滲」在盆內,造成蘭根發黑干癟,蘭葉呈失水狀態,逐漸枯萎至死,因此在給蘭花施液肥時,如是化學肥料需要高倍稀釋,且我們要盡量不用化學肥料和有機肥料,因為有機肥料不衛生容易產生病害,應該選擇高效安全的翠姆緩釋肥和葉面肥,緩釋肥在放置的時候要遠離蘭花的根部,放近了也容易產生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