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葉子夾住
❶ 蘭花 有一品荷品種 怎麼養啊
蘭花養殖十妙招
1、盆土要求:以含大量腐質、疏鬆、排水良好的中性偏酸性土壤為佳,PH值一般為5.5至.5左右,四川多採用峨眉仙土及「興宏牌」精製蘭花植料,更普遍的是採用「竹根泥「及山區潤葉林下的腐葉土栽培蘭花。
2、放置場所:蘭花在春、夏、秋可在室外及陽台蒔養,要求選擇通風良好、空氣濕潤、又無環境污染處。靠近池塘、河濱當然好,至少要喬木或竹林及置遮陽網,減少陽光照射降低溫度。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鋼架)上,若放地面要墊以磚頭,居家陽台也可以用白鐵皮製小水壇貯水墊上磚頭蒔養,增加濕度。
3、適當遮蔭:蘭花多屬於半蔭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4月上中旬可去網開窗,多照陽光促其生長。5月份除中午陽光外,可照6個小時;從6月開始,全天候遮蔭,10月以後,除中陽外,可以全敞開養護。記住諺語:「蔭多葉好,陽多花好」。
4、合理施肥:蘭花本吃「素」,施肥要看所選盆土及生長情況而定。凡是生長茂盛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宜施肥或少量施肥。新植上盆根未發全的蘭花,需經1—2年後方可施肥。一般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每隔三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濃度以稀為宜約10%)。忌用化肥,如遇高溫季節不宜施肥,8—9月每隔二至三周施一次稀釋液肥。蘭花每次施肥宜在傍晚進行,早晨澆清水,叫「回水」。
5、適當澆水:蘭花澆水以雨水和泉水為好,自來水或淘米水需隔夜使用。澆時從盆邊澆,不可澆入花苞內。澆水量應按照氣溫、盆土干濕程度及蘭草生長情況而定。葉大多澆,葉細少澆。4—5月新芽尚未生土,盆土宜干一些,過濕新芽易腐爛;6—9月為蘭花新芽生長期,澆水量要增加,晴天每日清晨或澆水一次,切忌中午烈日澆水。秋天的酌減少水量,可採用葉面噴霧水,保持盆土潤濕為好,冬季更應控制水量,保持「八成干,二成濕」為宜。
6、傍晚噴霧:蘭花原生長在空氣濕潤的環境,所以乾旱季節里,除蔽蔭外,還必須傍晚噴霧,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也可向盆蘭地面(檯面)上澆水,「一冷一熱」更能激發蘭花生長。
7、防風防雨:「二月鬼風」老葉黃退屬正常現象,可剪去枯枝敗葉。蘭花可淋小雨,但忌霉雨、暴雨或連續下雨,否則易爛心、爛葉。雨水多的季節,可適當撒少量草木灰。
8、修剪摘花:在蘭花培養中要經常剪去枯黃斷葉和病葉。以利通風。名貴蘭花,如花芽太多,只留壯芽,每盆1—2朵花芽為宜。春蘭開花半月後摘除,名貴蘭花 7天應摘除,春葉芽生長茁壯,創來年開好更好。夏蘭花序上最後一朵花開放一周時,離盆面3厘米處剪下。
9、防寒保暖:蘭花因品種不同,原產地各異,抗寒性強弱也不一樣,所以冬天進房的時間及在室內放置的位置也不相同。寒蘭、秋蘭、報歲蘭生長在南方,宜在氣溫5℃時進室(或關窗圍網),並盡可能放在南面向陽處。而春、夏蘭抗寒能力強,可直至0℃時才進房,放在東北面即可。在晴天無風中午前後,朝南面或東南面要開窗,拉網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晴天,不可開窗。當然有溫室的,可用電光採暖。
10、防病治蟲:盆土一般要進行殺菌處理(烈日曝曬也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季節最易發生白絹病,少量可用濕布刷除,盆量多可用500— 800倍波爾多液或托布津,每隔7—10天噴灑一次。害蟲以介殼蟲(俗稱「蘭虱」)發生多,在孵化期間用1%氧化樂果和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周噴灑一次。治標要治本,盆缽要稀密適當,高低擺放,增加透氣通風,減少發生病害為宜。
養蘭四大秘笈
大凡養蘭,都要經過由不會到會,由養不好到好,由養得好到養得精的過程。我養蘭的「蘭齡」也不算太短,但養蘭的水平仍處在「初級階段」。參觀養得好、養得精的蘭圃和蘭室友之後,再看看自己的蘭花,真是自嘆不如,由於這個緣故,結合自己的養蘭實踐,進行一番思考和總結,得出一些「粗線條」的東西,體會到要養好蘭花,需要處理好四個關系,即蘭與環境的關系,養根要與護苗的關系,群體與個體的關系,管理與適時的關系。
在蘭花的環境上,既要陰濕又要通風,應處理好蘭與壞境的關系。各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態習性。蘭花是半陰性植物,野生蘭花生長在有散射光、陰濕、通風和土壤疏鬆、肥沃、透水的半山坡,因此養蘭要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就一個既有光照又不暴曬,既有雨露濕潤又不積水,既有清新空氣流動又避惡風的小氣候環境。樓房養蘭,既有被西曬太陽曬死蘭苗的經驗,也有雨季過濕,通風不好而病蟲害滋生,導致蘭苗「爛心」死亡的教訓。因此,結合擴修陽台,增添養蘭設施。東邊陽台,上有遮陰,下有水池,能曬晨光,並防煙霧;西邊陽台,蓋有活動玻纖瓦,還圍有竹簾,既能接雨曬陽,又能防雨遮陰,可防寒風暴吹,因而改善了養蘭條件。
在蘭花栽培上,盆土要適中,處理好養根與護苗的關系,養蘭先養根,這已是養蘭的共識。蘭根與蘭葉是相互聯系的,傷根必傷苗,筆者在初學養蘭時,發現蘭苗死亡,翻盆一看,蘭根都腐了,其原因是盆土板結積水,蘭根缺氧。後改換腐殖土栽培,也有的蘭盆由於質過細,澆水後表皮濕而水透不下去,造成蘭根乾死而苗亡。為了養好蘭根,根據蘭花品種,採用腐殖土搭配不同比例的紅土,這樣土壤既通氣透水,又保濕保水,並根據蘭花根系,選項用適合的蘭盆,栽培時做到底空,中松,邊緊,盆口的培養土成「饅頭形」,保證蘭根和蘭莖和積水。
在蘭花的繁殖上,分盆要慎重,處理好蘭苗群體與個體的關系,蘭花喜叢生,往往是爺兒孫「三代同堂」,依靠「集體的力量」,戰勝惡劣環境,系衍子孫後代,我曾急於求成,想「快速發展」,分苗移栽過勤,過單,結果蘭苗瘦弱,先後死亡。實踐告訴我們,要培養好一盆蘭花,最起碼也要三五年的時間,這段時間,不要翻盆分栽,特別是蘭苗興旺發達的時候,更不要翻盆,以免傷筋動骨,但要視情況補充流失的土壤,當然,病蟲害嚴重時,非翻不可。
【古人養蘭花的經驗】:
許齊樓的《蘭蕙同心錄》的「種蘭蕙四季口訣」
正月:又是春風月建寅,暖房安置倍留神。向陽窗拓勤宵閉,不使寒侵到晌晨。
二月:杏花春雨鬧枝頭,喜見幽芳日漸抽。檐下避霜更防凍,惜花時動夜寒愁。
三月:清明時節雨如絲,濕透苔痕蕊長時。防悶更移宣爽處,臨檐猶禁朔風吹
四月:蕙蘭開罷又清和,漸覺陽驕奈曬何。整頓護花障簾架,半陰爭比竹林窠。
五月:霉雨連朝長翠莖,舊叢又見子芽萌。陰陽天氣宜珍護,莫使驕陽漏竹棚。
六月:暑浸中庭熱不消,重簾晨蔽夜方挑。明年花信胚胎試,謹慎還宜草汁澆。
七月:涼風乍動暑猶薰,泥燥留心灌澆勤,得氣蕊應先出土,計時不必定秋分。
八月:桂花蒸後烈秋陽,乾涸防將根本傷。記取時逢菱角燥,一壺清水即瓊漿。
九月:木葉摧殘霜暗飛,任它夜露受風微。直看瓦上痕添薄,始置南檐納曙暉。
十月:嶺梅乍放小春回,又恐暄和霜雪來。移置草堂迎爽氣,瓦盆高供小窗開。
十一月:廣寒月冷仲冬交,天地無情凍怎熬。旁午拓窗申又閉,周圍護惜更編茅。
十二月:九九嘗防凍不開,窗封更恐雪飛來。倘逢滴水成冰候,爐火能將春喚回。
----------------------------------------------------------------------------------
《都門藝蘭記》是北京地區的栽蘭經驗,他提出的澆水方法,是根據一年內24個節氣而分別對待的:
(1)立春、雨水:春蘭已著花,土不宜太干,沿盆邊微微潤濕:秋蘭盆如未乾至底,則不澆。
(2)驚蟄:春蘭盆干至蘭盆(上空下實)時,可以泣水,惟不宜多;秋蘭同前。
(3)春分:春蘭已花謝,忌潮濕,盆半干時,可以潤水。
(4)清明、穀雨:盆土勿使過干,每5日潤水一次。
(5)立夏:蘭開始出房,宜澆透水一次。
(6)小滿:盆土勿過乾和過濕,葉上生斑即為過濕,新芽枯尖即為過干。每4日澆水1升使盆土自下而上 2/3濕潤為宜。
(7)芒種:北京氣燥,更宜注意勿過干過濕。
(8)夏至:盆土忌過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遇連朝陰雨,須將盆移至通風處。
(9)小暑:此時空氣過濕,不患干而患過濕,盆宜放於通風處;若燥熱少雨,每2日澆水1升。大雨或大濕一次,必須俟干至盆土2/3,否則不宜再澆。
(10)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須注意每日只宜大雨或大濕一次。
(11)立秋:蘭於此時正需水分,每3日須澆水2升,並宜稍為避風。
(12)處暑:每5日澆一次,除連朝霪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白露:秋蘭較春蘭尤須勤澆水,但大濕之後必須大幹,始可再澆。
(14)秋分:秋蘭若已出花,澆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澆水宜稍增加。
(15)寒露:秋蘭宜澆透水,春蘭則不宜透,宜潤。
(16)霜隆:蘭宜入房,澆水時間改為日中,澆後須置日中曝曬1-2小時。
(17)立冬:只宜潤水,每5日約半升。
(18)小雪:花房忌暖;不宜過濕,若過潮濕,可引起爛根、瘢葉以至枯萎。若盆土不幹至底,只須稍潤土皮。
(19)大雪:秋蘭不須水,春蘭宜微潤。
(20)冬至:均不宜灌溉。
(21)小寒:均忌澆水。
(22)大寒:秋蘭仍不須水,春蘭可微潤。
-------------------------------------------------------------------------------
《嶺海蘭言》是廣東嶺南地區的栽蘭經驗。其中提出6宜免,4宜加,5宜減的澆水方法:
6宜免:天雨則免,天陰則免,天雪則免,將換泥則免,將灌茶麩、煙骨則免(即將施農葯時),將換盆則免。
4宜加:暑氣太酷則加,北風過緊則加,近陽多處則加,盆小蘭盛則加。
5宜減:天時頻雨則減,盆泥融化則減,近陰多處則減,盆大蘭小則減,蘭頭黑、葉起點則減。
------------------------------------------------------------------------------------
蘭花葉片常見病症的根源在於:
1)葉色泛黃,生長正常:是光照過強。
2)葉色變黃,新芽較小:光照過度,缺少氮肥和必要的濕度。
3)老葉黃化脫落:正常老化或翻盆引起。
4)老葉快速黃化脫落:澆水過多太勤、翻盆栽種不當。
5)新葉先端灼焦:施肥過量,栽植材料不清潔。
6)新葉和老株均焦尖呈黑色:盆內濕熱過度,根系中有爛根。
7)新芽出土後又停止生長:新芽旁有爛根或不潔之物,翻開新芽周圍殖材,清除不潔物即恢復生長。
8)葉片上有焦斑,周緣無黃色:烈日燒灼斑。
9)葉端出現浸燙縮頭:澆水的水溫過高;澆水時氣溫過高;夏日高溫時淋到陣雨等。
10)新芽爛心:澆水灌入芽心後水份蒸散和吸收不了,盆內殖材不清潔產生葉腐病等。
11)葉片上有斑周緣有水浸狀:濕度過度、盆濕和空氣濕度相夾產生窒息、並伴有葉腐病菌。通風和通氣不良。
12)葉片上有黃褐斑:根部受熱所致。
13)葉片上有不規則黃斑、葉肉組織壞死而凹陷:病毒病又稱「巴拉斯」所致。
14)葉片上有黃色小斑點:甲殼蟲所致。
15)葉片上出現紫黑色,葉背面仍綠色:低溫霜凍所致。缺磷肥也會發生。
16)葉片脫水,假球莖縐縮:盆內長期過乾燥脫水所致。
-----------------------------------------------------------------------------
-----------------------------------------------------------------------
挑選蘭花草訣竅
此訣主要適用於春蘭品種的挑選,其次可作為四川春劍品種挑選參考。其它蘭種雖標准不同,但有大同小異之別。凡有一定栽培價值的希望草,都有共同的優化特徵,挑選時要靈活運用要訣,方能在萬變之中求其本質。
一、對蘭葉的要求:葉基(炳)硬、細而直立;葉中段寬而厚實,剛勁有力而柔潤,尾部微下垂,尾尖鈍圓堅硬起兜,微上翹者為上。葉介質組織沙暈細糯而瑩密,葉片呈半圓中起溝槽,油臘質而微光亮,手感滑如玉,全葉色純正單一,新、老葉色一致色差小,以嫩綠為一,翠綠為二,老綠次之。葉主脈透光明亮,側脈淺入平出,似藏似露,條條細脈長而通達葉梢,葉緣有明顯白色或黃色虛光邊,葉尖呈白或黃色透明,峰尖者為上。
二、對草腳殼的要求:草腳殼高健直立,緊圓而形如芭茅腳子,殼片多而短闊圓,殼尖緊貼草束而無倒八*(字)者為上。若殼長大而尖銳且薄而硬者也無妨。殼色必鮮明純正,伴有沙暈如珠如粉或異彩斑暈,由下而上,由淡而逐漸濃尖者,殼尖起雪峰、綠峰、鮮紅或異彩峰者為上。若峰尖內向起勾者更為上。殼必光亮,脈、沙光亮者更為上。
三、對假鱗球的要求: 假鱗球大而圓實,色澤白或翠綠晶瑩,形如荸薺、慈姑頭、蒜頭者為上。
四、對蘭根的要求: 蘭根要圓滑飽滿,粗與細都應勻直,質地細,色潔白。春蘭以細圓為上,春劍以根粗大方正者為上。
五、對草蟲(芽)的要求: 初萌草蟲形如珠蓮或半球凸圓很飽滿,其護芽膜殼尖長也無妨,定有好瓣型花產生。草芽分葉前殼、脈、色的變化以先淡後深者而花色較穩定。具體殼、脈、色請參照本二訣為上。
六、對花蟲(蕾)的要求:花蕾出土月余後,鼓而緊圓大者,多出瓣型或奇異花。蕾殼素凈或麻色談者,多出素花或淡色麻花。蕾殼色重及麻沙濃烈者,多出暈麻色花、彩心花及濃麻花。手摸蕾殼(鈴),緊圓大而上半截虛空頂平者,出梅瓣;鈴如橄欖果形者,出荷辨;須殼尖起白頭或殼緣掛異彩色輪者有望。若蕾形奇異、怪皺,可望出奇異。須沙暈異彩滿殼而濃烈起絨、起皺,蝶者育望。
七、對嬌色(艷麗)花的要求:嬌色花多出自淺淡色腳殼,葉的色澤也相對淺淡一致,葉翠瑩如嫩綠殼、翠青、白中透翠綠、淺白黃中透銀紅殼者,多出花色純正的紅、白、粉紅、翠青綠等嬌色花品。深紅殼、老銀紅殼、黃中透紫紅、姜黃殼透紅脈者,多出牙黃、姜黃、金黃等嬌色花品。深青麻殼、深紫麻殼、沙暈稀薄者,多出深青、紫麻暈色花。有殼尖起各彩而及左右者,可望出變異色嬌麻花。
八、對雜交變異蘭的要求:蘭種雜交多產變異花,須葉蘊精華特徵明顯,此種葉脈多粗而較軟垂,葉面臘質光亮,葉色晶瑩或起灰粉狀,雜交變異特徵明顯,腳殼沙暈呈花斑、塊雲紋,殼脈細短而顯斷續。葉脈粗而根細圓者或春蘭與線蘭雜交者多出瓣型花。葉脈細而根粗大方正者或春蘭與其它蘭種雜交者,多出變異花。
以上八條各訣都是選希望品種。要知道,凡不具備或已具備與普通蘭草不同特徵的,只要特徵明顯,有個性,都可選入試種。有的草,各項指標都套不上標准,可恰出現好花乃珍稀佳品。這充分體現了蘭花基因變化莫測、神秘的誘人魅力,往往是很難斷言的。
------------------------------------------------------------------------------------
蘭花翻盆「八注意」 翻盆(換盆)是養護蘭花的一項工作。通常,盆栽蘭花兩年就要翻一次盆。因為此時,盆內養料幾乎消耗光,且蘭株繁多,根系過密,新根無舒展餘地,死亡空癟老根殘留盆中,可能傳染病菌。翻盆時要做到「八注意」。
一、注意換盆時間正常生長的盆蘭,並非每年都要翻盆,一般是2年翻盆一次。翻盆一年四季(除酷暑嚴寒)都可進行。大多數蘭花在春、秋兩季換盆。春季通常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秋季則以9月下旬至11月中旬為宜。但必須做到一點的是,翻盆前兩天,應控制澆水,讓盆內稍幹些,既便於脫盆,又可避免蘭根含水重而折斷。
二、注意選則晴朗的天氣翻盆須選個晴朗的天氣。翻盆的第一步是脫盆,若是顆粒(仙眉仙土、蘭基石一類)植材栽培的,只要將蘭盆倒置,用手指夾住葉束基部,另一手輕拍盆邊,使植料松動,很快就可將蘭株與植料分離。如若採用傳統方法,用「蘭花泥」栽種的,首先把蘭盆橫放,用手指從蘭盆底孔往內推,將盆土推動,再倒置蘭盆,用手指夾住蘭葉基部,托住泥垛;另一手將蘭株連泥垛推出蘭盆。
三、注意根系處理修剪需用刀具,最好備專用剪刀,先放在開水中浸泡幾分鍾,消毒後使用。
首先整修根系。剪除發黑的根,以及腐爛的空癟根,修剪時要留心勿碰傷新根,尤其是注意保護好極尖透明狀的「水晶頭」,那可是蘭花的生長點,非常脆嫩,一不小心便會折斷。其次是修剪和去掉腐朽空癟的球莖。修剪時要特護新芽,千萬不可碰傷。
修剪的蘭株,務必進行嚴格消毒,消毒可用高錳酸鉀1000倍水製成溶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水製成溶液,將蘭根在溶液中浸泡5至10分鍾,目的是將病菌殺死。
應特別注意的是,蘭根在溶液中浸泡消毒後,根內含有充足的水分,不能急於上盆,蘭根容易脆斷。應將蘭株放在陰涼通風處,待蘭根呈乳白色,方可上盆種植。
四、注意蘭盆消毒舊的或原用的蘭盆再用時,必須用清水洗刷干凈後,放在陽光下曬干,這可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新用的盆(素燒盆一類),要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方可使用,既清潔又消除「火氣」。
五、注意蘭盆大小、高低選擇蘭盆,主要是根據蘭花種類、蘭株多少、蘭苗健壯程度,選取大小適中的盆。如植株較多,長勢又旺,應選口徑大些的蘭盆。種小苗、弱苗不能用大盆與深盆,大苗不能栽在小盆與淺盆中。一般情況下,蕙蘭、建蘭類的盆選擇略微大一些、深一點的盆,春蘭類的盆選擇小一些、淺一點的。
六、注意覆蓋水孔盆底的排水孔上應覆蓋一塊窗紗,在窗紗上壓一塊瓦片,防止盆土流失,又不失排水作用,如果是深盆,除瓦片外,再填盆高1/5的白塑料泡沫,或粗粒仙土,構成盆底的泄水透氣層,然後鋪一層培養基質,便可植蘭。
七、注意定植扶正蘭株:如果是一盆只栽一叢,應使老球莖偏於盆蘭一側,為日後留有發展空間。用手扶正蘭株,盡量不讓蘭株擁擠在一起。
填料植蘭:一手扶蘭,另一手用鏟鏟植料,待植料掩至球莖時,把蘭株輕輕往上提,致使根系更加舒展。同時搖動蘭盆,讓植料緊挨根部。
栽蘭深淺宜適度:春蘭類球莖微露一點在外,蕙蘭類球莖要全部掩蓋。
八、注意植後管理翻盆後應放在半陰和通風良好的地方,然後用噴嘴孔細小的噴壺在表土層細細澆灌。注意定根水必須澆透。10至15天後,可進行正常管理。
-------------------------------------------------------------------
認識春蘭珍品——萬字
萬字
萬字——又名鴛湖第一梅,相傳在清同治年間發現於浙江嘉興縣南湖,為杭州萬家花園首先栽培,花為正梅瓣。由於花色翠綠油亮,有透明感,質細糯,花品端莊神韻軒昂,給人以心曠神怡美不勝收的視感。萬字存量很少,極其珍稀,確屬地道的國蘭一珍,由於許多書籍中都將瑞梅當萬字刊出,有些大型蘭展上將瑞梅當萬字展出,甚至有些蘭商將瑞梅當萬字出售,傷害了很多蘭友,大家對萬字的存在心生疑慮,對認識萬字更是困難重重。其實,萬字還是比較容易區別的。
1、 根。萬字的根明顯比別的春蘭要細長。
2、 葉:萬字的葉比宋梅寬,質軟,葉脈平,邊葉有行龍,葉片的肉質感強,有光澤,但易起黑斑點,二年以上的葉片則很明顯,葉尾4-5cm左右處是上翹的,顯得很瀟灑。中心葉呈細帶狀,最寬處一般不超過0.5cm,而瑞梅直立性強,不具以上特徵。
3 、花:包殼出土時鮮紫紅色,短包殼一層比一層艷麗,貼肉包衣綠彩濃且有肉質感,而瑞梅則是紫紅色無明顯綠彩。萬字花莛高,約20cm左右,頂節是白綠色,節帶紅彩,以下幾節是白淡紅色帶綠底,瑞梅花莛為全紫紅色。萬字棒為標准蠶蛾捧,緊抱花鼻,上側泛紅暈,如意舌直出不反卷,舌根背部有鮮紅的色點塊,分布很規則,而瑞梅是不標準的蠶蛾捧,較勉強。萬字花瓣緊園頭,細收根成平邊狀,整體顯得緊湊,很有神韻,而瑞梅顯得有些鬆散,欠具精神。
❷ 蘭花讓樹葉蓋住了有影響嗎
每年3月左右,當樹葉開始萌芽,就是給蘭花開始遮陽的時候。陽光是萬物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對於蘭花同樣也是,蘭花需要太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求和各種化學物質的積累,但其對太陽的光照需求較常見植物而言則略有不同。蘭花是半陰性植物,陽多則花好,陰多則葉佳。那我們在平時的養護中,怎樣巧用太陽的光照,來達到使蘭花花葉並茂這一目的呢?
剛上盆的蘭花是不建議曬太陽的,需等到蘭株經過20天左右的服盆期後,再逐漸接受太陽光的照射。各類的蘭花藝草,除了在早春和秋末初冬可以讓陽光直射外,在其它的期間最好不要讓陽光直接照射,特別是在夏至和秋分之間的陽光,需遮光85%-95%之間。春分以後在夏至以和秋分以後到霜降期間,需遮光75%-85%之間。
合理的遮光率可讓蘭花越養越好,葉色碧綠、葉質細膩,富有光澤,還能花葉並茂。光照過強,蘭葉會由綠色變為淡綠色,嚴重的葉片會很快變黃、葉面粗造、焦尖、甚至枯萎,對於藝草還會影響其藝性,可能會使藝色變差或消失。如光照太弱,則葉色深綠、少光澤、葉片徒長,雜亂無章,失去觀賞價值。
在常見國蘭的七大類中,我們可將蘭花分成需光性強和需光性弱這兩類。我們把墨蘭,寒蘭,建蘭這3大類歸弱光照管理,需在春分後和夏至以前,至秋分以後需遮光70%-80%之間。在夏至到秋分期間,需遮光85%-90%之間。蕙蘭,春蘭,春劍,蓮瓣蘭這4大類歸強光照管理,可在春分和霜降以後全日照。春分到夏至以前和秋分至霜降期間,雖遮光照60%-70%之間。夏至到秋分期間,需遮光75%-85%之間。
早春秋末冬初的陽光照曬到人的身體上,會使人覺得暖洋洋的,特別舒服,其實,蘭花也一樣,如果我們不讓蘭花多曬曬太陽,怕這怕那,蘭花也是長不好的。但在夏至到秋分階段,一定要把陽光庶陰到80%-95%之間。這一時期也正是蘭花的花芽生成形成期。在弱光照下形成的花芽,還會使蘭花的花色更鮮艷靚麗。
如果你掌握不了光照的強弱,你人可以站在蘭花的擺放場所中去體驗一下,感受遮陽網下陽光照射到身體上的溫度,你覺得透過遮陰網的太陽曬得人熱,蘭花也會覺得熱。你感覺舒服,蘭花也會感覺舒。
❸ 我的蘭花兩邊葉子合在一起了怎麼回是
這個沒有圖片不好猜測,如果是新長的葉片未能正常分開,有可能是缺少某種元素,導致葉片不能正常生長伸展,可以配合澆水適量施些有機肥料。如果是本來分開的葉子合在了一起,那極有可能是某種蟲類在作祟,它把兩片葉子弄到一起,做成了自己的窩,這種情況你可以輕輕把葉片分開看看裡面怎麼了。
❹ 我的蘭花為什麼葉子褶皺縮起來了
蘭花的葉子有褶皺有三方面的原因。
1、光照過度
原因:蘭花喜好半陰的環境,如果平時將它養護在光照十分充足、日照時間長的環境中,且在中午陽光過於強烈時沒有給它遮陰,那麼就會導致它的葉片因為蒸騰作用過剩而導致缺水。葉片缺水就會變得有些發皺。
措施:需要盡快將其移到通風較好的陰涼處進行遮陰處理,並用噴壺往植株及其周圍噴水,以補充葉片消耗過多的水分,提高環境的濕度,促進植株恢復。等植株恢復以後,將其移到有一定散射光的半陰處養護。
2、土壤不適
原因:種植蘭花的土壤須是疏鬆肥沃、透氣性好的,如果土壤出現了板結的情況,那麼就會影響植株的呼吸透氣。而且土壤板結之後它的儲水性會大大降低,也會導致植株缺水,進而使得葉片發皺。
措施:需要盡快更換土壤,配製疏鬆透氣且含有一定腐殖質的土壤,可以在裡面加入一些樹皮、椰殼或者碧卡微生物菌劑等,能夠增強透氣性。
3、水分不足
原因:蘭花的根系是肉質的,可以儲存水分,因而對水的需求不是很大,但是也不能沒有。如果平時養護中植株的盆土發干以後沒有及時澆水補充水分,長時間下來,葉片就會因為缺少水分而變得發皺。
措施:需要及時補充水分,逐漸增加澆水的量,還可以往葉片上噴水加快其恢復。等到植株恢復以後,再控制水量。
❺ 種植蘭花的時候發現有很多介殼蟲,該如何消滅這些蟲
老蘆頭處尤其要清理干凈,不讓它有越冬之地,嚴寒是蚧殼蟲的天敵。春天暖和了就撤掉蓋在盆面上的苔蘚,噴灑一遍滅蚧殼蟲的葯物,一般是用滅蚧靈等農葯。此時幼蟲年齡小、身上的蠟質少,葯劑易接觸發生作用。在發生不普遍時,也可用人工刮除的方法防治,只是刮治易留下痕跡,影響外觀、增加了病害細菌的入口。在此建議用葯物防治為最理想。這還是比較好用的。 在發現有少量蚧殼蟲時,可用牙刷輕輕刷除,再用水沖洗干凈。如果蚧殼蟲害比較嚴重,需要用葯物防治,可用國光蚧必死,每周噴1次葯物,連續噴灑3次以上。
❻ 請問老師:君之蘭花總夾在葉子中開不出來,是什麼原因啊。謝謝老師!
缺肥,去花市買一袋1元的肥(土狀),扔里一半就行,我就是這么做,見到有花就扔肥,幾天後花箭就長出來。
❼ 蘭花葉子枯萎卷縮是怎麼回事
你好
蘭花葉子枯萎卷縮是蘭花潛伏病害的一種反應。蘭葉常有扭卷的情態,葉色健美而捲曲,蘭皆有之。蘭葉萎卷是一種病態徵兆,說明蘭花生長不正常。
枯萎,即葉色暗淡,沒有精神,葉表無亮光,葉邊後卷,葉頭沉垂,葉板脫水。查其原因,多數是根系受損、假鱗莖水分漸少所致。
根輸水到假鱗莖,假鱗莖輸水到葉片,這是蘭花水分的運轉情況。凡根失水或殘缺,導致假鱗莖貯水不暢,葉面水自然下降。葉片失水過重即表現出萎卷狀。
蘭花葉片萎卷,原因在根功能喪失,恢復葉態的關鍵點在假鱗莖。每天在假鱗莖周圍微量噴兩三次水。噴水不可多不可猛。此時不可噴葉面水,因葉片無生機,亦即無吸水能力,噴水會反遭其害。
希望能夠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