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苗蘭花
Ⅰ 八寶蘭花的養殖方法
1、蘭花生長時要記住的第一件事是種植和繁殖的地方,不同的地方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回和發育。蘭花通答常可以在春季,夏季和秋季放置在開放空間中,而在冬季則可以放置在室內。戶外最好被潮濕的戶外包圍。您的房間需要足夠的光線。
Ⅱ 6苗的蘭花要多大的盆
若是和春蘭一樣稍小的蘭花,可使用上口徑為17厘米,下口徑為9厘米,高度為24厘米的中號盆種養。若是像蕙蘭一樣稍大的蘭花,可使用上口徑為19厘米,下口徑為11厘米,高度為29厘米的大號盆種養,蘭土一般用疏鬆透氣的培養土種養。
6苗的蘭花使用的盆
蘭花耐陰性強,花朵大小不同,所使用的花盆也不同。例如春蘭,可使用小盆或中盆,3~4苗的蘭花使用小盆,上口徑為15厘米,下口徑為8厘米,高度為21厘米。5~8苗的蘭花使用中盆,上口徑為17厘米,下口徑為9厘米,高度為24厘米。
若是蕙蘭,3~5苗的蘭花也適合用中盆。建蘭和墨蘭較大,4~8苗的建蘭和4~6苗的墨蘭可以用大盆,上口徑為19厘米,下口徑為11厘米,高度為29厘米。10苗的建蘭使用的特大號花盆,上口徑為21厘米,下口徑為12.5厘米,高度為29厘米。
蘭花喜酸性土,選擇大小適合的花盆後,可使用疏鬆、透氣且排水性能良好的培養土種養。土壤也可以自己配置,可使用腐殖土、珍珠岩和煤渣混合配置,也可以用田園土、泥炭土和河沙混合配置,配置出來的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較強。
蘭花喜陰,怕強光直射,在其生長期間,可將植株放在室內明亮的位置,在光照較弱時可給予植株充足的光照,有利於植株花葉的生長。蘭花喜濕,夏季期間需要增加澆水量,降溫增濕,為植株補充水分,還要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Ⅲ 一叢蘭花上有仨圓頭是咋回事,就是有八苗有葉的另外殺仨頭沒葉
一般情況下,蘭花在生長過程中,會由它的假鱗莖上生出子代苗,子代苗又會生三代苗,當四代苗萌發的時候,它的第一代苗會老化,葉片會脫落,而留下它的假鱗莖,也就是你所說的圓頭,假鱗莖的生命周期要遠比葉片的生命周期長,當葉片老化脫落後,它的假鱗莖會繼續通過蘭根吸收水分養分,並提供給它的子代苗、孫代苗們。這也是蘭花在移栽時,連株多苗的情況下具有較高的成活率的原因之一。
Ⅳ 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盆栽
蘭花是熱帶地區的植物,喜歡在溫暖的環境下生長,而且適應能力也比較強,因此相對來說蘭花是比較好養的植物,要想在家裡養殖好蘭花的話,最好將它擺放在陽台上或者是擺放在客廳中也是可以的,因為能夠讓植物充分的吸收大量光照,從而促進植物生長。
不過到了夏天的時候,氣溫會比較炎熱,因此花友們在養殖的時候,最好適當的為植物進行遮陰,以免出現曬傷的情況,從而影響到植物觀賞價值,不僅如此還要適當的進行施肥澆水,這樣才能讓蘭花生長得更加健壯。
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一)
1、土壤選擇
在家裡養殖蘭花的時候,要選擇它喜歡的土壤,這里以腐殖質土壤為主。這種土壤我們可以直接買來,也可以自己培養,注意培養時要讓土壤透氣性好一點,這樣才能利於它的生長,要是選擇質量較差的土壤就會影響到植物正常生長。
2、合理光照
蘭花喜歡半陰環境,忌陽光直接照射,尤其是墨蘭。養護蘭花時,春夏秋三季都要進行遮陰處理,可以搭建遮陰棚或者放在屋檐下等陰涼通風的地方養護,可以接受散射光,清晨和傍晚的光線最佳。冬季可以放在有光照的室內窗檯下,陽光直接照射不到的地方。
3、適當澆水
澆水前要觀察蘭盆是否需水,用手觸摸蘭土,不粘手,或者盆土表面顯出白色,要及時澆水,而且澆水時要保證整盆土被均勻的澆濕,確保爛根分布均勻,也可以採用浸盆的方法,將整盆建蘭反正該水中,讓水從盆底滲入盆中。
4、施肥管理
在掌握好澆水的基礎上,為了促進蘭草更好地生地生長,施肥越發顯得重要,有機肥即農家肥要稀,可每隔十多天施一次,其它無機肥要根據說明使用。蘭花生長期可根外追施葉面肥,所以給蘭花施肥總的要求為量少、清稀淡,真正做到薄肥勤施。
5、溫度要求
蘭花喜歡溫暖的環境,一般正常的室溫就能茁壯成長,溫度控制在15到25度。冬天氣溫比較低,把他搬進室內養護,溫度在11度左右,夜間5到10度為宜,在室內養的時候要注意通風,濕度不要太高。夏季氣溫過高,主要不要被陽光灼傷,溫度控制在28度以下。
蘭花的詳細養護方法大全:
1.蘭花養殖的土壤選擇
蘭花用土應以腐殖質為主,主要採用腐葉土或山林腐殖土。在南方用原產地的腐殖土,俗稱蘭花泥;也可用腐葉土、蛭石、珍珠岩等,人工配製成疏鬆、通氣、透水的培養土。一般採用腐葉土8份、河沙2份混合成培養土,或腐葉土7份、珍珠岩2份、河沙1份混合茂培養土,或腐葉土(草炭土)6份、堆肥土3份、河沙1份混勻的培養土。以上所配製培養土均呈微酸性。
2.蘭花養殖的施肥方法
蘭花施肥,一是在培養土中施入基肥,二是生長期追肥。追肥多用液肥或葉面肥,濃度應比其他花淡。蘭花每年換一次培養土,生長期間可少施追肥,並要注意適時。一般在生長季節,可追施充分腐熟的15%左右的稀薄餅肥水,或0.1%尿素肥水加0.2%磷酸二氫鉀肥水,每15~20天施1次;開花前至開花期可向葉面噴施2~3次O.2%的磷酸二氫鉀或草木灰水,以促進根、莖、花的發育。蘭花系肉質根,不可施未經腐熟的肥料,以免爛根。
3.蘭花養殖的澆水方法
對蘭花澆水,要根據種類、生長情況和當地的氣候而定,要做到潤而不濕,干而不燥;澆水不能過多了或過少了,掌握秋不幹、冬不濕的原則。冬季氣溫低,植株則處於休眠的狀態,應控制澆水,一般可每隔5~7天澆1次水,但冬季開花的墨蘭,則需要澆較多的水;
春、秋兩季每隔2~3天澆1次水;夏季氣溫高,又是蘭花生長旺盛期,平均每天澆1到2次水。澆水時要注意防止水點濺在葉片上,以免出現黑色斑點,影響觀賞效果。在蘭花生育期間,應經常向葉片上噴水,夏季還需向花盆周圍地面上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促進蘭花的生長發育。澆灌蘭花的水,以雨水、雪水最好,如用自來水,應存放2~3天後使用。
4.蘭花養殖的溫度要求
北方盆栽蘭花,應於霜降節前後氣溫降到5℃時移入室內,入室初期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冬季室溫保持10℃左右為宜。穀雨以後搬到室外養護。蘭花生長適宜溫度為16~24℃,冬季室內溫度一般要求比較低,白天在10~12℃,夜問5~10℃為宜,溫度、濕度不能太高;夏季溫度不超過30℃。
5.蘭花養殖的光照要求
蘭花喜陰,怕強光直射,因此春、夏、秋三季都要進行遮蔭。家庭養蘭花,為控制光量,最好放在設有竹簾遮蔭的陽台窗檯上或屋檐下,一般上午9時至下午6時前進行遮蔭,早晨和下午6時後拉開簾子,使其接受散射陽光。冬季應將其移人室內可見散射光處,但也應避免陽光直射。蘭花耐陰程度以墨蘭最強,建蘭次之,而春蘭及蕙蘭則耐陰性較弱。
6.蘭花養殖的上盆方法
栽培蘭花的環境應通風良好,空氣濕潤,無污染。蘭盆要選擇高盆.上粗下細,具有多排水孔,或盆壁設有排水孔。蘭盆本身也應具有觀賞價值。
由於蘭花生長較慢,可每隔1~2年於花謝後換盆一次。上盆時先在盆底填入瓦粒、爐渣等約3厘米,以利排水。然後,放入一層培養土,再將蘭苗放入盆中央,把根理直,讓其自然舒展,填土到一半時輕提蘭苗,同時搖動花盆,使土與根緊密結合,將土填距盆口2~3厘米處時,用手輕輕壓實即可。栽好後澆透水放陰涼處,每天上午、下午各噴水一次,約7~10天後移到有花斑陰涼處養護。
7.蘭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1)蘭花主要分布在東南、西南地區。多野生於濕潤山谷疏林下和岩邊的庇蔭之處,因此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陰濕,要求遮蔭度為70%~90%,忌高溫、乾燥和強光。
(2)蘭花栽培中應不斷剪去枯黃老葉和病蟲葉,以利通風。花芽出土之後,每株應留一壯花芽,其餘剪去,以免消耗過多養分,影響來年開花。花謝後,應將花薹剪除。
(3)冬季要注意防寒,地生蘭抗寒性強,洋蘭類則要求越冬溫度較高,應及早移入室內或用塑料棚防寒,以免受凍,室溫最好保持在10~15℃,室內養護應注意通風。入春氣候逐漸轉暖,呵逐步將蘭花移至庭院或陽台。
(4)家庭栽培蘭花以天然雨水、溪水、井水、河水最好,如用自來水,要先用缸貯藏,經太陽暴曬除去漂白粉後使用,如長期用自來水澆花,會使栽培基質逐漸鹼化。可隔一段時間施一次硫酸亞鐵以增加土壤酸度,另外,用發酵的淘米水澆蘭花,也可使上壤保持微酸性狀態。
8.蘭花養殖的繁殖方法
蘭花多採用分株繁殖和組織培養繁殖,培育品種採用播種法。
(1)分株繁殖:分株在春、秋兩季進行,因種類不同而異。冬、春季節開花的種類宜在秋末分株;夏、秋季節開花的種類應在早春萌芽前進行。一般每隔2~3年分株1次。分株前要減少澆水,使盆土適當乾燥;分株時用手握住盆,輕輕將母株從盆內磕出,除去泥土,剪掉腐敗的根葉,然後用清水洗凈,放在陰處晾3~5小時,待浮水消失根發白變軟略有皺縮時,再用利刀從假鱗莖中間切開,在切口處塗草木灰防腐,陰干後立即栽植。分株操作時要細心,防止碰傷葉芽和肉質根。上盆後放於陰處,待恢復生長後再轉入正常管理。
(2)組培快繁:近年來,我國已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大量進行蘭花生產。除繁殖蘭花外,蝴蝶蘭、大花蕙蘭、石斛蘭等洋蘭的繁殖也多應用組培技術。
冬天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盆栽:
冬天蘭花盆栽在養殖時,需要放置到溫度高於10攝氏度的室內進行培養,確保生長環境中空氣濕度高於60%、每天光照時間超過3個小時,每隔2~3天澆一次水。養殖時需要注意,定期修剪植株上衰老、病蟲害的枝幹,每隔2個月疏鬆一次土壤。
冬天蘭花盆栽養殖的方法
在冬天養殖蘭花盆栽時,需要放置在溫暖、透氣的室內進行養殖,確保溫度在10攝氏度以上、空氣濕度在60%以上、陽光照射的時間超過3個小時,這樣才能維持蘭花正常的生長和發育,保證能夠順利度過冬天。
在冬天養殖蘭花盆栽時,不用施加肥料,避免肥害現象的發生,當生長完全停滯時,可以施加少量腐熟發酵的有機肥。每隔2~3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表面濕潤,控制澆水的量,避免引起底部土壤積水,根系腐爛的現象發生。
注意事項
定期修剪枝葉是確保蘭花盆栽,在冬季能夠正常生長的關鍵。主要修剪生長密集、較長、衰老、病蟲害的枝葉,修剪完成後,要及時在傷口處塗上多菌靈溶液,防止傷口感染空氣中的細菌,加快傷口的癒合速度。
每隔2個月疏鬆一次土壤, 保證土壤的透氣和排水性良好,避免結板現象的發生,防止底部土壤出現大量積水,根系長期浸泡在水中,會阻礙根繫上的氣孔,影響吸收土壤中水分和營養物質的能力,導致植株生長營養不良。
【家庭盆栽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蘭花養殖的注意事項,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養蘭有四戒: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肥宜稀忌濃,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性喜潔凈。不耐塵垢,在溫暖濕潤,朝南陽光比較多的半蔭處,生長特別旺盛。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
選土:
栽植蘭花可用黑山泥、泥炭土、田園土、松什土、苔鮮、蕨根、樹皮塊等。盆底徘水孔蓋上瓦片,再鋪一層碎磚瓦石粒,厚度為盆深的四分之一以增強透氣排水性,然後果再鋪一層培養土。將蘭花扶正栽下,填充培養土,蓋任鱗莖。土要壓實,距益口2厘米處不填土,便於澆水。栽後澆足透水,置於涼爽的蔭蔽處。半月後再移置到向陽通風的環境中蒔養。為增加美觀和保濕力,盆面可鋪一層小碎白石。
光照水分:
養蘭有四戒: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春季氣溫沿不穩定,過早出房易遭受風寒。就在4月初出房比較安全。夏季要置於蔭棚下,避免陽光直射,採取散射光照蒔養。秋季為蘭花發芽拔箭期,要保持相應的濕度,避免乾燥,蘭花根為肉質,冬季休眠朗需水量不多,盆土賂濕即可,不可過多澆水,以免萌生根葉疾病。
施肥:
肥宜稀忌濃:在生長期.以腐熟的豆餅水、馬蹄醬渣水每半月澆施一次。若加施適量的磷酸二氫鉀則效果更好。炎夏不施肥。氣溫過高時(超過32℃),除每日澆水外,匝再噴水數次。以微酸性水為宜。經常以清水噴洗葉面,不僅使盆蘭生長環境改善,且可保持葉片清潔,減少病蟲害感染的機會。
修 剪:
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乾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在剪除病毒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病毒傳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則需進行消毒。
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後,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餘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蘭的花,約開半月,即需將花剪除;夏蘭的花,到花序上最後一朵後開放一周時,也應將花序剪除。名貴的品種不應使其受粉結實,否則影響翌年開花。如果作為雜交育種的,則另需加意培養,使其果實飽滿成熟。
病蟲防護:
蘭花易生介殼蟲,可用敵敵畏乳油1000位液噴治。粉虱危害時,以溴氰菊配2000倍液噴殺。蘭根帶甜味,易招螞蟻,可用肉骨頭引而滅之。蘭花易生炭疽病菌、黑斑病菌。發生病害後要及時清除病葉燒毀,並拉開盆株距離,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噴水,控制濕度.並配以多菌靈進行防治。要進行殺菌處理(在烈日下曝曬即可),以防病害發生。
蘭花在多雨高溫的季節最容易發生白絹病,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爾多液噴施預防。如發病嚴重可用托布津500-750倍釋,每隔7-10天噴一次。蟲害中以介殼蟲發生最多,此蟲附著在葉的基部,如發現介殼蟲,應及時剔除。如要避免介殼蟲侵襲,從4月份開始,可用"1059"2000倍液防治。
為了抑制蘭花病害的發生,除平時對盆土的干濕度應作適當的控制外,還應在花盆的選上盡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別對生長差的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必須用泥盆栽種。這樣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進蘭花生長,減少發病。
一、對栽培基質的要求:
野生蘭花生長在背陰、通風、不積水的山地,因此栽培基質要求:通氣、松軟、漏水性好,呈微酸性。蘭花唷⒎緇揭碎石土、紅土磚碎石,也有人用帶叢生雜草的土壤經火烤後成碎烤土,以上幾種栽培基質都附合通氣、透水、微酸等特點,且磷、鉀肥豐富,可作蘭花栽培基質,但要適當補充氮肥。
近幾年隨著港台及國外養蘭選進方法的傳入,室內養蘭得到較大推廣,因此,採用水苔、珍珠岩、火山噴積石、顆粒磚塊、顆粒仙土、顆粒泥炭等成為理想栽培的基質。它們的最大優點是便於水份管理和通氣。
二、對溫度的要求:
溫度是生物生存發展的命脈。有生命的蘭花,它的生存和發展與溫度息息相關。溫度適宜,它就生長繁茂;溫度過高,它就生長停滯,甚至因悶熱傷害而夭折;溫度低了,它就進人休眠狀態,過低了,它就會因為受到凍害而枯死。
(一) 蘭花生根、發芽和正常生長的最佳生長溫度為20~28度;2O℃以下,雖可生長,但生長緩慢;28℃以上,雖生長迅速,但也容易因氣溫過高而被迫進人休眠狀態。因此,每當氣溫高於32℃時,則應採取加大遮陽密度、增加通風量和提高空氣濕度的措施,以保證蘭花有高速生長的生態條件。
(二)休眠的適溫;蘭花休眠期適溫為晝溫10~16℃,夜溫5~1O℃。但春蘭休眠期的適溫應控制在10℃以下、3℃以上,才能度過春化階段,保證正常開花。休眠期氣溫過高,雖可打破休眠,提高發芽率,增加發芽次數,但有容易早衰和縮短壽命的弊端。
(三)蘭花可耐受的最低溫度,春蘭為-4℃,建蘭為-2℃,墨蘭為2℃。根據我國的地理位置,全國各地很難有全年理想的溫度,各地的氣溫也是不一致的,因此,要根據蘭花對溫度的需求,應進行必要的人工調節,創造適合蘭花生長、休眠的溫度。
當養蘭場所出現不利蘭花生長溫度時,碰到溫度較低時,就要人工加溫。蘭場較小的話,可用空調、電熱器、暖氣等加溫。如蘭場較大,可安裝暖氣設備,用暖氣來加溫。在夏天,蘭場的溫度在30多度時,注意通風一般問題也不大,蘭花也能抗一定的高。碰到溫度特別高,那就要採取人工降溫措施,可用空調、電扇、排風扇、地上噴水、面盆里放水、冷氣等等來降溫。
三、對濕度的要求:
蘭花原生長在深山野林中,周圍環境濕度較大,一般為75%一90%之間。蘭花在空氣相對濕度60--70%時生長良好,過干或過濕都易引發蘭病。因此,室內外栽培要創造一個適於蘭花生長的逐部濕度小氣候。蘭花下山之後.尤其是種在陽台或房屋平台上,如不採取加濕措施,棚內濕度多低於60%。
因此要因地制宜,採取有效方法,提高養蘭場所的濕度,以達到合適蘭花生長的溫度要求,即75%左右,接近蘭花原生地的環境濕度。這樣蘭花生長良好,葉色翠綠,有生氣,發芽率高,葉面不起黑點,葉尾不焦黃,開花也多。
提高養蘭場所濕度的方法有:安裝通風用的送、排風機(扇)、風扇、電動噴霧增濕器、設置水池、水盆,或在地面放置吸水海綿,用水滴濕地面等等。現在市場上賣的增濕電扇比較經濟實用,一可增溫;二可通風;三可降溫,真是一舉三得。
四、對陽光照射的要求:
野生蘭花是喜蔭植物,多生長在茂林修竹下,叢林遮擋了強烈的陽光照射。使蘭花喜陰畏陽,但陽光又是蘭花生長不可缺少的,因為陽光是蘭花製造養分的來源,又是葉綠素形成的必要條件。蘭花從葉綠體的形成、氣孔的開閉、養分和水分的吸收、細胞質的增生、花芽的形成以及有機物製造、釀蜜、放香等生命活動新陳代謝等基本生理過程中,處處都受光照的影響。
一般來說,在冬季要求有充足的光線,利於其生長發育。而在夏季因陽光過強,溫度過高,則必須遮蔭。陽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必不可少的,是製造養分的能量來源。
蘭花喜歡早上陽光,朝陽初升,陽光照射角度低,蘭花受光面積大。又因為早上陽光經晨霧阻擋,光線相對柔和,直射不會灼傷蘭葉。蘭花經夜間營養積累後,早晨光合作用能力最強。因此,夏天七時前可讓陽光直射蘭葉,七時後用50%--90%的遮光網遮擋陽光。
"清明"前後可讓蘭花多曬太陽,促使發根,多發葉芽,"白露"以後,天氣轉涼,新草大多長成,亦可多照陽光,促使花蕾飽滿,使蘭株積蓄更多養分,以利來年生長。陽光照射時間長短,直接影響到蘭花生長。
陽光照射多,蘭葉較黃,蘭根發達,健花。反之,則蘭葉深綠,根系不發達,不易起花。陽光照射時間長的花瓣質厚,反之,則花瓣質薄。但若過分照射陽光,則會可能灼傷蘭葉,甚至造成失水、死亡。
蘭花種類不同,生長季節不同,對光線的要求也不一樣。建蘭較喜光,只需遮去60%~70%的光線;春蘭與蕙蘭略進一步,需要遮去70%~80%的光線;墨蘭則更喜蔭,需遮去85%左右的光線。光照過強或過弱對蘭花的生長均不利。
因此,在栽培蘭花的日常管理中需要根據蘭花的生長發育對光照的要求,調節光照強度與光照時間。調節的方法或用建築物調節光照;或在蘭堂、亭廊、水榭等處放置蘭花;或在向陽的地方布置遮陽網、竹簾等遮光,夏季則可利用蘭棚培育蘭花;或搭建棚架,四周種上攀援植物,任其爬蔓其上遮蔭;或落葉樹木,調節光照。
五、水分的要求:
控制水分是養好蘭花的最根本條件。蘭葉質地較厚,表面有角質層保護,因此,蘭葉不消耗大量水分。蘭的假鱗基和肉質根能貯藏一定的養分和水分,因此較能耐旱。除發根、發芽期,快速生長期需要較多的水分外,其他時間消耗水分較少。若水分過多,造成土壤積水,阻塞根部呼吸,就易爛根。水多亦會造成蘭葉細胞壁充水,葉面氣孔張開,造成內含養分淡薄,進而造成組織纖弱,生長不良,產生病害。
蘭花是"喜雨而畏潦,喜潤而畏濕"。由於春、夏、秋、冬空氣濕度不同,蘭花生長速度不同,對水分要求也不同。同時,蘭蕙植物體是偏酸性。因絕大部分蘭蕙花朵都是以綠色為基調。用水就應合乎偏酸的要求。一般PH值以5.5到6為佳。水質PH值偏高,是不能用於養蘭的。
對水的酸鹼度要做到心中有數,如鹼度過高,可以在水中放一點硫酸亞鐵、亞硝酸鹽或米醋,達到要求後,再灌根或噴施蘭花。過酸的水也是不能用的,澆灌後對蘭花生長也是有害的。
一般來講,蘭花澆水,夏季每日澆1次水,春秋季節3-4天澆1次水,冬天5-7日澆1次水。但蘭花澆水也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盆、不同的植料、不同的場所、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區域,蘭花株植吸收水的強弱有所不同,不能死搬硬套,那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澆水。
夏季澆水要在最底溫進行,春秋季節澆水在上午進行較好,冬季則可以在中午澆水,水溫與養蘭場所的空氣溫差不要太大,有必要的話,在冷水裡加一點熱水來提高水溫,這樣有利蘭花的生長。
六、對空氣的要求:
蘭花喜歡流通和沒有污染的空氣。空氣不流通,會在葉面附著細菌病毒,危害蘭花生長。養蘭場所要遠離煤氣、油煙,遠離塵土飛揚之地。油煙、塵土附著在葉面,會阻塞葉面呼吸,影響進行光合作用。空氣流通可以改善蘭花生長環境的溫度,有利於維持最適生長濕度。
空氣流通,能及時給蘭花生長環境中補充因光合作用而消耗的二氧化碳,並使其含量保持穩定,從而提高光合效率。因此,在開辟養蘭場所時,就要人為地避開空氣不暢、有煤氣、油煙、塵土飛揚之地,選擇座北向南,西北有比較高的建築物或有大樹、林木,前面開闊的場所。這些地方,空氣新鮮、流通,極有利蘭花的生長。
七、對肥料的要求:
要使蘭花生長好,開花多而艷麗,在蘭花栽培的過程中,施肥是十分重要的。蘭花喜歡清淡,施肥寧淡勿濃。蘭花生長旺期時要多施肥,休眠期或弱生長期可不施肥。給蘭花施肥最要緊的是不能急於求成。若過度施肥,將燒傷根葉,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現代養蘭大都注重根外施肥,即葉面噴施肥。也可薄肥灌根。應淡肥勤施。
蘭花的幼苗期,可以氮肥為主,促蘭苗快速生長,發草、發根;等新苗長到5-6公分左右時,可以磷、鉀肥為主,促蘭苗頭粗壯。提高蘭苗抗病菌和蟲害的免疫力。
大苗、壯草旺長期,應氮肥勤施,可一個星期一次。復壯的草,則應適當減少次數,半月一次或更長點。而弱草、無根草、無葉球莖,絕對應素養,不可施肥。否則欲速則不達,反受其害。施肥應選陰天或傍晚降溫時施用,第二天清晨再復水,俗稱還水。這樣能把剩餘和肥料沖掉,有利蘭花的生長。
Ⅳ 蘭花花芽分化的時候可以淋雨嗎
可以淋雨,沒問題的,給大家說下蘭花花苞保護,此篇蘭花花苞的保護,是我本人在養蘭過程中實際的應用與個人感悟,著重對應於春蘭、蕙蘭的花苞管理,由於蘭花種類、養植地域、養植環境的不同,對於花苞的管理有很大的差別,不同地域、不同環境的蘭友也可作一參考,因為蘭花花苞的管理措施,不外乎符合蘭花原生地的生長規律。我的養蘭環境:坐落在蘭花發祥地浙江四明山北麓餘姚城區,蘭房建在四樓露台,朝南、西為上下玻璃窗,頂層為鋼化玻璃,鋼化玻璃外、內和南面窗各有遮光70%、50%、50%遮陰網,頂外除下雪時拆除一下,一般就裝在那兒,頂內遮光網遇連續陰雨天、冬季必要時關閉,南窗遮光網固定不動;並時南窗玻璃完全打開,蘭室內控制器定時進排風、蘭架下循環風,白天葉面風小風扇常開,所以是個半敞開、通風良好的、陽光充足的蘭室,除夏天高溫時間,蘭室內溫濕度與外界基本一致。夏天溫度超過35°C時,關閉所有窗戶,打開空調,溫度控制在30°C,蘭室內的控制器照常,晚上看氣溫和澆水情況是否關閉空調打開窗戶;蘭花盆具基本採用出汗紫砂盆,植料多為以顆粒山泥為主的混合植料,最近也試驗了一香土等植料。前面介紹我的地域與環境,一般時間是很適合蘭花的生長,所以並時除開控制器通風外並不幹預,但是從我以前的陽台搬到這個蘭房後,發現一個最嚴重的問題是好多花苞會在秋天時焦苞衣,最後枯萎黃掉,有沒枯萎的,在開花時由於苞衣乾枯,開不好花或被包住開不了,一年辛辛苦苦養出的花苞就這樣沒了,為了這個問題曾困惑我二年的時間,然而解決這個問題是受韓國朋友為了調花色和拔花桿用套筒套花苞啟發而成,也讓我理解了花苞苞衣焦枯、花苞枯萎的最根本原因。\花苞枯萎的原因:春蘭的花苞最早能在4、5月形成,隨後一直到11月都是春蘭、蕙蘭等花苞孕育的時間,8月前後,是春蘭最多孕苞時間,花苞孕育時一般多數在葉甲內或種的較深在土中,所以蘭友們見到有花苞時已是10月前後,都以為7、8月別人拍花苞照片上來說這么早,其實只要仔細找就能找到的,這最早在4、5月孕育的花苞要經過夏天,如沒有降溫措施的話,會因為高溫後澆水,爛掉花苞,像我這樣蘭室內降溫的,早起的花苞一般都能經歷夏天,花苞的苞衣也不太會焦,但是到了8月初立秋後,花苞才開始焦苞衣,後進入秋天後,雖經常有秋老虎,但溫度沒了夏天的高,也沒了夏天的悶熱,然而就是這樣夏天悶熱難耐時花苞保護下來了,可進入秋天後溫度逐漸降低甚至秋高氣爽時花苞大量焦苞衣,部分花苞枯萎,這說明蘭花花苞的保護與溫度有關系,但關系不大,影響花苞的最關鍵因素是空氣的濕度,在我這里,夏天雖然溫度高,但空氣的濕度也高,尤其是高溫感到悶熱時,其實空氣濕度很高,但到了立秋後,溫度降了,人感到秋高氣爽,這爽字並不是降溫的作用,是因為空氣濕度很低,即使有點熱,但沒有了悶的感覺,從我蘭室實際的觀察看,到9月前後,濕度一般白天在20%以下,因此,蘭花花苞焦苞衣、枯萎最大的原因是空氣濕度太低,苞衣中散發的水分大於供給的水分,苞衣失去水分,就從苞衣邊開始乾枯,最後全張乾枯,導致花苞也供水不足,先開始枯鼻柱的葯帽,後鼻柱黃,最後乾枯苞內的外瓣,這可從花苞乾枯的不同時期剝花見到。解決花苞枯萎的辦法:找到了花苞枯萎的原因,就能解決花苞枯萎的辦法,首先想到的是給蘭室在秋天時候增濕,開始進入現在蘭室時配備了一台超聲波加濕器,後來發現不實用,就轉給了其他蘭友,又見到其他的蘭友利用水簾夏天降溫又增濕度,自己給蘭室設計了台靠窗的水簾,降溫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增濕是絕對的,因為水簾工作時蘭室內濕度100%,然而到了新苗半大時問題就來了,碧波梅蝶幾個半大的新苗爛芽,最後分離,竟然倒去8苗大苗,心痛之餘,分析應是蘭室內濕度過大,引發軟腐,所以又把這台水簾轉給了需要的蘭友,這下我這里要增加濕度的方法是沒有了,花苞在秋天還是不斷的枯萎掉,有幾個下山新品好不容易起個花苞,也因枯萎見不到開花,這期間我採用韓國的套花苞套筒調節蘭花的花色試驗,其中一個舟山下山的復色飄門水仙(後由韓國朋友取名為紅韻),因此花外瓣、捧瓣鑲邊,不加干預時紅邊為紫色,瓣為綠,對比不明顯,通過遮光套花筒,把瓣色調成白色或黃白,邊是鮮紅色,對比非常強烈,那次有三個花苞,我給二花苞套上不透光的花筒,一個未套,在觀察花色的同時,發現套花筒的二個花苞苞衣沒一絲焦邊,水分充足,筋脈清晰突出,而沒套花筒的一個好幾層苞衣焦邊,聯想到這么多花苞的枯萎從焦苞衣開始,何不套個花筒保濕?於是開始對其它的花苞套上花筒,留下幾盆品級低的不套,作為對比,這年,所有套了花筒的花苞沒再一個枯萎,而且開花時的花葶比一般的高,而未套花筒的幾盆,雖黃掉了個別,但開花時有的苞衣全焦,需要把焦掉的苞衣挑開後才能開出,否則乾枯的苞衣粘在花瓣上使花瓣變形或被兜住。這年我就找到了因空氣乾燥而保護不了花苞的解決辦法——套花筒。下面的上圖是我用套不透光花筒後開出的紅韻,下圖是沒有採用套花筒開出的紅韻,二者的美麗程度都是有目共睹的。
後我到其他蘭友那裡觀察過這個事情,把蘭房建在地面,而且地面不用水泥封死的蘭房,不存在老是焦苞衣的事情,其實這樣的蘭室比我們的蘭室多了一個有利條件,就是著地氣,秋天有較高的空氣濕度,因此我上面解決花苞枯萎的方法更適合於陽台、露台、室內等無法解決空氣濕度問題的蘭友。花苞套花筒的作用:給蘭花花苞套花筒,開始於韓國、日本等地,主要是為了影響花苞的受光量從而調節蘭花花瓣的顏色,因韓國、日本有大量的色花、復色花,通過遮光花筒的調節後,色花更鮮艷、復色對比更強,同時通過套花筒使蘭花開花時的花葶增高,增加觀賞性。花筒一般分為不透光和透光二種,不透光的花筒用作調節花色,比如把綠色花瓣的宋梅,在起花後套上不透光的花筒,能開出雪白的一朵「白宋梅」,有時能使舌面的紅塊也不見,變成「白素宋梅」,前些年也有不法奸商通過給花苞遮光,開出「白花」、「紅花」、「黃花」等來忽悠新蘭友;透明的透光花筒,原來主要作用是不影響原有花色的基礎上增高花葶,現在又可作為花苞保護的一個方法,真是一舉多得,就作為花苞保護的角度,就是花筒內小環境的濕度高於外界,防止苞衣散失水分,使花苞的苞衣處於濕潤的環境中,從而使苞衣不焦不幹枯,也使裡面的花瓣不散水,花苞發育有充足的水分,開花飽滿。下面的圖片是我拍於前些日子套花筒後花苞照片,這些照片是除去花筒時拍的,拍照時已幾天未澆水,但剛除去花筒時就可見到花苞苞衣上細細的水珠,苞衣滋潤。
花筒的製作以及使用方法:花筒的製作可說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可以使用各種可利用的合適管件,甚至是紙張,我用過各種飲料的吸管、毛筆的塑料套、香煙盒內的錫箔紙等,最後被我普遍利用的一是香煙的錫箔紙,二是喝豆漿、奶茶的塑料吸管,這二個東西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用途。先說香煙的錫箔紙。要提醒的不是所有的煙盒內錫箔紙都最合適,要選錫箔內附的紙很薄的那種,這樣的錫箔紙卷了後不會反彈,裡面紙質少不會受水後發生霉變,另外錫箔多的有壓痕,這樣的錫箔紙具有透氣性,我就用20元一盒的硬殼「利群」內的錫箔紙,因我長年就抽這煙,也感覺這煙的錫箔紙最合要求,每當要套花筒時,抽完一包就到蘭房可套三個花苞,取出錫箔紙後,剪成小方塊,用畫筆把錫箔紙捲成筒狀,後一頭捏憋折彎,形成一個一頭封閉的套筒,套於花苞上,採用錫箔紙是在花苞的初期,花苞初期較小也較脆弱,錫箔紙質地柔、輕,不會傷害到花苞,另這樣用錫箔紙卷的花筒不透光,需要調色的花從花苞很小時就需要套花筒,否則等裡面的花瓣受光形成葉綠素再套就沒多大作用了,這個錫箔紙從一有花苞即可套,不過中間需要定期看看,套上去的時候花苞很小、很短,為了能套住卷的較小,隨著花苞的長大,需要調整花筒的大小,否則會漲住,影響花苞發育,還要觀察花苞苞衣上是否有菌絲,有些花筒進水後長時間不幹易生黴菌,對發現有黴菌的,涼一天用新的花筒換上,這個錫箔紙可用到11月中旬,因到11月中旬,花苞基本發育完全,就用塑料套管替換。下圖是我換下的錫箔紙套管和套在花苞上的樣子。
後介紹塑料吸管。我用的塑料吸管是喝豆漿、奶茶的塑料吸管,管徑1厘米,基本適合春蘭的花苞大小,管壁很薄,如有薄的越薄越好,越薄越輕巧,塑料管需要透明透光良好,這樣可以不改變花原有的花色,但對於要調色的花,不能使用透明管,要用黑色的不透光管,我把塑料吸管的一頭削掉一半,然後折下來,用透明膠帶一紮,一個花筒就做成了,這樣的目的是既要使花筒上部透氣,又不要被澆進水,當然少量的進水是沒關系的。這個吸管做成的套管在套花苞會很大的蘭花時需要注意,比如套余蝴蝶、蕙蘭等,因余蝴蝶、蕙蘭等的花苞發育直徑絕對大於1厘米,不及時更換更大的花筒會漲住套管,去年我的老極品就被這套管漲住,很難拔出來,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一點點割開套管才除掉,所以我在今年套這樣的花時在管上剪了一刀,管壁一邊是開口的,這樣就漲不住。下面上圖是塑料吸管製作花筒的過程圖片,圖片中的吸管是粉紅色,後來找到透明吸管後換成了透明吸管。下圖是塑管套在花苞上的狀態。
再說說這不透光花筒的使用。我在第一階段,即從花苞起始到11月中旬,都使用了不透光的錫箔紙花筒,這使所有被套花筒的蘭花花苞受光不足,形成苞衣顏色淺,如這時剝苞的話裡面的花瓣都是白色,紅點也很難見到,其實對於不需要調節花色的花,從一開始就可以套透明花筒,這樣不會影響開花的花色,去年我換花筒較晚,所開出的花花色太淡,但對於像紅韻那樣需要調節花色的花,一開始就要套不透光的暗筒,但也不是一直套到開花為止,如一直套到開花,紅韻瓣邊的紅色就不會顯示或很淡,因此像這類花開始時一直套暗筒,在開花前一個月就需要換透明的花筒或不套花筒,使花苞接受陽光,受陽光後,才能顯示紅色,在韓國、日本稱為發色,對於一些紅花、復色花都要這樣,但純粹要白色的花,例如一些本來就有些白色的素花,一直用暗筒套到花開,這樣開出的素心潔白無瑕。暗花筒在一般的春蘭中也可以作為調節瓣色的作用,例如傳統品種瓣形花的花色以嫩綠為上,老綠為次,對於正常開花老綠的品種,在花苞初期套上暗花筒,在後期套透明的花筒,能使老綠的瓣色轉成嫩綠,其它的紫花調成紅花,老黃調成嫩黃等。下圖是花苞一有即套暗筒,在換透明花筒時就可見到苞衣色較淡。
在09年要寫花苞的管理一文時,我想的文章框架與上面的完全不一樣,因當時主要想到在管理方面加強花苞的護養,比如增加環境的濕度、降低環境的溫度等,但從我這三年來的實際中發現這套花筒不僅能調花色、拔花葶外,還有個保護花苞的功能,而且是簡單易操作,就沒想在其它的管理上強調,因這足夠保護好花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