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各種病
『壹』 蘭花得了什麼病
具體什麼症狀?方便上圖嗎
蘭花的病害一般分為生理性病害和侵染(寄生)性病害兩大類。
一、生理性病害:是由於不適宜的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植材、肥料、葯物等諸多因素引起的。病害表現有爛根、葉片焦尖、葉片枯黃脫落、葉面日灼斑、凍害後葉片變黑等。
二、侵染(寄生)性病害:又可分為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三大類。表現為黑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細菌性軟腐病、褐斑病和「巴拉斯」病毒病等。
三、常見的蘭花病害:
1、幼芽疾病:幼芽生長期的4—9月,如果在葉鞘健康的狀態下,新葉的根部突然變褐色腐爛掉,這是因為得了軟腐病。預防的方法是:不要讓水滯留在幼芽上。
幼芽在稚嫩期間停止生長而且出現黑色斑點,這是得了炭疽病所致。預防的方法是:一個月噴灑有機硫磺殺菌劑(大生)1—2次。
2、葉片、根、花瓣的疾病
①炭疽病:氣溫升高後,葉片里出現不規則的褐色斑點,且面積逐漸擴大,或是出現旋渦狀的花紋就表示得了炭疽病了。預防的方法和前述幼芽炭疽病一樣。
②葉枯病:葉尖突然變成褐色乾枯掉。或是葉的基部或是葉鞘變色,而且周圍還出現黑點,表示患葉枯病,當根部有障礙時,很容易得到此種病。預防的方法是與上述炭疽病的相同。
③萎縮病:當葉片上出現一部份白點,或是黃色條紋、壞疽斑,表示患萎縮病。這種病無法用葯物預防。一旦得到此病,便要立即隔離。由於此病容易借水傳染,所以把盆體放入水桶中浸水方法、或是放在棚架下的管理方式,都要立即暫停,以防止此病傳給其他的植株。
3、軟腐病:高溫時,葉基突然變成黃褐色,而且鱗莖也腐爛掉,表示患了軟腐病。防治方法是通風、排水狀況保持良好,且不要讓水滯留在新芽上。
4、白絹病:高溫時,葉根的附近或鱗莖上出現白色細絲,而且生出許多褐色的顆粒,這是一種叫做白絹病的疾病,轉眼的工夫就能整株枯死,而且還會使根的周圍出現白色菌絲。由於它沒有葯物可以治療,所以一旦出現這種病株,便應立即銷毀丟棄,或是改用新植材種植隔離之。預防方法是盡量保持盆體的清潔,且不要讓盆體直接與地面接觸,保持通風狀態。
5、灰色微病:當開花時,花瓣出現水漬狀、變色的現象,而且還長出微菌,這表明已患灰色微病。預防方法是不要讓花瓣沾到水,以及在花蕾還很小時候,就用免賴得的兩千倍稀釋液噴灑之,而且不要讓室內出現高溫的狀態。
以上病害均為真菌感染所致,可用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鋅等殺菌劑,均有防治效果。
6、毒素病:拜拉斯是惠蘭的剋星。它是由於病毒(微生物)感染侵入到細胞內而產生的萎縮、花葉等異樣。時至現在,蘭惠毒素依然沒有特效葯可治。
『貳』 栽培蘭花常見病害的診斷與防治 蘭花常見病害與防治知識
1、蘭花真菌性病害:蘭花真菌病害主要跟溫度和濕度有關,通常氣溫在20-30度容易出現,它屬於菌核類疾病,高溫高濕環境特別容易產生,具有傳染性,蘭花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有:炭疽病,白絹病,立枯病,莖腐病。真菌性病害發生的原因是植料沒有高度腐熟,處於高溫高濕條件下,在花盆中產生第二次發酵,使得一些菌核裂變,產生菌絲體,比如白絹病。而且會產生多餘的菌群,一些有害的孢子會依附在蘭根,蘆頭,蘭葉上,通過氣孔,蟲咬的傷口危害蘭株,形成以上疾病。
2、蘭花細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大家比較熟悉且最典型的當屬軟腐病,該病主要是新芽出土,開嘴和展葉期多發,這時候蘭花抗病能力比較弱,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細菌性黑斑病,細菌借澆水或操作不當時,從葉片傷口或氣孔侵入,高溫時發病比較嚴重。細菌性病害發生的原因是用水不潔,植料沒有充分消毒,通風不良,機械性損傷,生理性病害,屬滋生性病菌,主要是要有一個好的環境,通風透氣是關鍵。
3、蘭花病毒病:蘭花的病毒病主要是一種過濾性,隱性病原體,多不在當代發生,而是在下一代的新生蘭株中產生,有時症狀不明顯,主要寄生在蘭株體內,增殖擴散,屬於潛伏侵染,發覺非常困難。這種疾病一般很少發生,一旦發生,危害嚴重,下山蘭中沒有聽說。傳統品種引種交換,一定要選信用好,靠得住的蘭家。病毒病屬於自身攜帶式病菌。
4、多菌靈:多菌靈屬內吸式葯物,廣譜殺菌葯,通過噴施,澆灌,讓蘭株吸收葯效,達到治療的效果,有殘留,經常用會產生抗體,與百菌清交替使用可解決抗葯性問題。
5、百菌清:百菌清屬懸浮性葯劑,主要殺滅表面細菌,給蘭花噴施比較管用,用葯後大多不產生抗體。
6、農用鏈黴素,是目前農作物生產當中,比較可靠的一種廣譜殺菌葯,花卉中殺菌也比較常用,屬於內外皆修,噴灌都行,屬抗生素類,需間隔使用,使用六小時後需用清水回水,去除殘留。本人比較喜歡用農用鏈黴素預防,大多從本地種子公司購買,比較可靠。
7、甲基托布津,屬低毒,廣譜殺菌劑,內吸式,對葉蟎,線蟲有抑製作用。
8、蘭花常見蟲害:殺蟲劑,阿維菌素,主要殺蟎,殺卵。吡蟲啉,煙鹼類高消殺蟲劑,比如蚧殼蟲,蚜蟲,小黑飛,薊馬等。
9、觸殺劑:菊酯類的乳油;內吸殺蟲劑:氧化樂果;神經毒:呋喃丹;呼吸毒劑:氰氫酸;生物毒劑:礦物油。通過閱讀說明,聯合使用,交替使用,不會產生抗體。危害蘭株的病菌蟲,十分復雜,雖不可能全部杜絕,但積極防治是根本。
『叄』 蘭花病蟲害有哪些
蘭花有以下病蟲害:
1、蘭花疫霉病
病症:一年四季均會發生,但在梅雨季節,澆水過濕或通風不良時發病最重,尤其剛出瓶不久的幼苗最易受害。感染部位產生褐色病斑,高溫多濕時迅速擴大,終呈黑褐斑,落葉莖腐至植株死亡。
2、蘭花炭疽病
病症:種植太密、通風不良,水分失調或受傷傷口等易感病。患病初期葉片產生褐色凹陷小點,以後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病斑,嚴重時病斑中央有壞疽現象。
3、蘭花軟腐病
病症:春夏季高溫多濕,通風不良,過量施用氮肥時較易發生此病害。初期由細菌侵入葉片或心葉產生水漬狀病斑,迅速擴大、含水多,後期發生惡臭,病葉變黃而脫落,全株軟腐而死。該病傳染極迅速,必須盡快防治。
4、蘭花葉枯病
病症:葉梢產生黑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不規則病斑,病斑周緣形成黑褐色,中間呈淡灰褐色,嚴重時蔓延整個葉片,最後枯萎落葉。
5、蘭花白絹病
病症:大花蕙蘭較易發生此病,初期假球莖基部變黑而腐爛,逐漸在病斑上產生白色菌絲,病株逐漸枯衰而死。
(3)蘭花各種病擴展閱讀:
洗衣粉除了能洗衣物,還能預防蘭花的病蟲害。洗衣粉能溶解介殼蟲的角膜,所形成的泡沫會裹住蟲體,使介殼蟲窒息而死。其還能殺滅蚜蟲、粉虱、紅蜘蛛。
草木灰是柴草燃燒殘留的物質,只要成分是碳酸鉀,可以做花肥。同時,還可以防止蘭花的蚜蟲病,讓蚜蟲因為呼吸孔被堵住而窒息死亡。
將食醋與水成1:8的比例稀釋兌換好,用其噴灑在蘭株上,三天噴灑一次,續三次,就能防治蘭花病蟲災害了,可防治蘭花常見的黑斑病、黃化病、白粉病、葉斑病等。.
『肆』 蘭花常見蟲害和防治方法
蘭花常見蟲害和防治方法
蘭花常見蟲害和防治方法,蘭花在我國一直深受大眾的喜愛,素雅大方。逢年過節大家都喜歡買一盆蘭花擺在家裡,不過蘭花總是很容易生病,對於這個問題,讓許多愛好蘭花的朋友一直很困擾,接下來我將介紹蘭花常見蟲害和防治方法。
蘭花常見蟲害和防治方法1
一、蘭花病蟲害有哪些
1、炭疽病
這是蘭花最為常見的一種病害,在發病的初期會導致植物出現明顯的小黑點,然後就會不斷的擴大,知道植物葉子全都形成不規則的病害,嚴重的時候病斑中央還會出現炭疽現象,從而影響到植物正常生長。
2、蚧殼蟲
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會染上這種蟲害,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天氣會比較嚴重,如果再加上室內空氣不流通的話,植物就很容易就會出現蚧殼蟲,而且蚧殼蟲繁殖速度非常快,嚴重的話會導致整株植物死掉。
3、線蟲病
線蟲寄生於蘭花根部,引起根系腐爛,地上葉片生長不良, 葉色退綠、發黃,甚至造成植株萎焉。線蟲危害造成大量傷口,還引起其他土傳病菌的侵染,導致植株發病,加速植株枯死。
4、白絹病
澆水過濕或通風不良時發病最重,尤其剛栽種不久的幼苗最易受害。感染部位會產生褐色病斑,高溫多濕的環境下會迅速擴大,最終呈現黑褐斑,要是花友們在養殖的過程中遇到這種情況,不及時的進行救治就會導致整株植物死掉。
二、蘭花常見蟲害及防治方法
1、異味蔬菜
異味蔬菜均有各自的.異味,其氣味能起殺蟲滅菌的作用。家庭常用的異味蔬菜有大蔥、大蒜、韭菜 、生薑、洋蔥等,取適量的異味蔬菜。將其搗成汁,兌少的水,直接噴灑蘭株。可治蚜蟲、紅蜘蛛、介殼蟲及灰霉病。
2、葯膏塗抹法
對於蘭花黑斑病等局部發生的病患,如捨不得摘除整個葉片,可使用局部葯膏塗抹法,具體做法是把托布津粉劑用水和成膏糊狀後塗抹在病患處,每隔一周擦掉重新塗抹,可最大限度抑制病患發展擴大,蘭友們不妨一試哦。
3、煙頭防蟲
煙葉中含有煙鹼,對害蟲具有查殺作用,只用取20幾個煙頭和一份生石灰,加水攪拌均勻,浸泡一夜,然後過濾,加入30倍的水,用其直接噴灑蘭株,噴灑盆底還可以消滅螞蟻等害蟲。
結語: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蘭花病蟲害有哪些,其實蘭花常見的病蟲害有很多,而且對於植物的危害性也是比較大的,要是人們在養殖的過程中,不細心的話就會出現這種病害,所以花友們可以按照上面蘭花常見蟲害及防治方法來進行預防。
蘭花常見蟲害和防治方法2
一、蘭花根尖腐爛
1、蘭花根尖長時間接觸蘭花植料裡面的積水,在通風不良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細菌迅速繁而潰爛。
2、我們在種植的時候蘭株動搖使蘭根擦傷根尖,以及油,煙,汗濕觸傷根尖受傷害所引起。防治:在換盆栽種的時候,不要觸及根尖,栽種好後後期注意排水通風可有效預防和避免。
二、蘭花爛根
1、觸傷蘭花根尖而未愈再加上澆水,會使細菌迅速繁殖導致蘭花根部腐爛,用顆粒植料種植保持良好的通風可以有效避免。
2、蘭花根部呈空心無肉,為細菌類蠶食,也有蟲類吞食,過濕或過干而發生黑網都可以導致蘭花空根。蘭花種植時需要先消毒殺菌,風吹至半干後再種植,則可有效避免。
三、蘭花爛芽易生銹斑
1、爛芽一般都是當蘭花芽開葉時,我們澆水時把水澆進葉心積水,沒有積水風干經日曬導致細菌在裡面迅速繁殖並侵入蘭株所致。
2、在氣溫高的時間段,一般是夏季,蘭株在未恢復正常溫度時澆水,致使芽易生銹斑,非常嚴重,夏季建議把澆水時間改為晚上澆水比較好。
四、蘭花褲葉乾枯
1、蘭花褲葉枯乾,一般為天氣悶熱,通風不良,澆水把褲葉悶熱所致。
2、蘭花褲葉呈黑爛時,為澆水頻率過高,植料透氣導致植料過濕,或植料長時間未更換導致植料腐化導致粉末增多而細菌感染所致。
3、蘭花有新芽出土,植料應該跟不上,老草會通過退草為新芽提供供其生長的養份,退草表現為先從老草外面的褲葉開始發黃並迅速乾枯!
五、蘭花葉片變黃
1、蘭花老葉片迅速變黃,脫落,屬正常老化現象。
2、蘭花葉片變成黃綠,其他各部分正常,一般因光照太強所導致的。
3、蘭花新生葉片先端似被灼焦,嚴重時基部枯死,盆中根部會死去,但不感染,是因施肥太多或肥的肥料太靠近蘭花根部導致的。
4、蘭花嫩葉初呈鉤狀,後從葉尖和葉緣向內死亡,屬於蘭株缺鈣所致。
5、蘭花嫩葉基部淺綠,從葉基起枯死,葉捻曲,屬於蘭株缺硼所致。
六、蘭花花苞變黃或苞口不展開
1、蘭花花苞變黃再變褐色,因濕差太大溫度過高或冬天受凍所致。
2、蘭花花苞粘合不易展開,濕度太低乾燥導致的。
3、蘭花變質花苞,由遺傳因素或不明生理因素所致。
七、蘭花花蕾不生長
1、 蘭花花蕾不生長,翻盆或其他外力引起的。
2、蘭花花蕾不生長,因遺傳因素或夜溫度太高所致。
3、蘭花花蕾不生長,春化條件不足或溫度陡然提升導致的。
『伍』 蘭花病害防治及用葯
一、炭疽病這是蘭花常見的病害,剛開始發病的話就是有黃色的小斑點。需要盡快將病葉剪除,再購買代森鋅葯物,配製之後放在空氣流通性好的地方。不要讓它被雨淋,會影響葯劑的。
二、黑斑病發生了黑斑病之後,它的葉子就會變成枯黑的狀態,整株的狀態也會變差。可以給它打點粉銹靈葯物,並在用葯的時候把控好澆水量,並適當的進行通風。
三、腐爛病當植株得了腐爛病之後,它葉子底部和根系會受到傷害,要使用硫酸銅或者是用一些殺菌的葯劑噴灑。這種病一般就是病黴菌造成的,所以還要注意消毒。
四、葉枯病當蘭花的葉子上出現一些病斑之後,病斑中心的顏色就是灰褐色,邊緣是黑褐色。要盡快將它剪除發病的葉子,再配合好生靈進行噴灑,堅持使用就行。
『陸』 蘭花常見的病蟲害
蘭花病蟲害是影響蘭花生長的重要因素,常見的蘭花病蟲害你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蘭花常見的病蟲害,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蘭花常見的病蟲害:蘭花葉尖枯焦
蘭花葉尖枯焦,是常見的多發病害之一。它既損害了蘭葉的完整性,影響了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也嚴重地影響了蘭株的健康生長,甚至會危及蘭株的生命。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認為,蘭花葉尖枯焦是由生理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所造成的。而絕大多數是由生理病害引起的。現分述如下:
一、蘭根生長不良
可以說,凡是有蘭株葉尖枯焦,都有不同程度的敗根現象存在。而根部生長不良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
1、水漬害:
主要是由於蘭盆質地細密,水分揮發慢;培養基質不夠粗糙,排水性能低下;澆水過想過多。蘭花“喜雨而畏澇”,“喜潤而畏濕”。但千萬別把“潤”字理解為潮濕滋潤,而把蘭上澆成如同水田裡的爛泥。應該是綿雨暴雨要遮擋、盆面土干後的二三天才澆水為宜。蘭盆景好選用質地粗糙的陶器盆,盡量用特製高筒有腳的,盆壁多孔、盆底有大孔的蘭盆,如是質地細密的瓷盆、紫砂盆,最好是設法多鑽孔;另方面盆底也千萬不能用瓦片堵死,一定要架空。培養基質,一定要力求粗糙,就地取材的山泥,應混進碎磚粒、火燒土、或經消毒過的蛇木屑,杉木屑等粗植料,以增強透氣疏水性能。
2、冰凍害:
蘭花屬陰生植物,不耐低溫霜凍。氣溫零度以下時,大多數蘭花都有不同程度的凍害發生。若根尖被凍傷、逐漸干皺、失去了吸收水份營養的能力,翌春氣溫回升,光照增強,葉尖得不到給養而枯焦。甚至春末所萌發的新芽,由於植株得不到給養而無力供給新梢發育的消耗,致使新梢長根十分緩慢,也同樣出現葉尖枯焦。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簡易溫棚和就地用塑料薄膜覆蓋防凍的,由於無法排濕、吸潮,薄膜內的水蒸氣回滴於蘭葉上而結冰,猶如被開水燙過似的。受凍輕微的,雖可恢復,但到春末夏初就逐漸出現大面積焦尾現象。所以對於簡易溫棚和就地覆蓋薄膜的,應在棚內懸掛吸潮氣的布、毯、麻袋、稻草簾等。
3、肥害:
“蘭花喜肥而畏濁”。蘭花施肥不僅濃度要低、間隔時間要長,施量也要少。過濃、過密的施肥易清傷蘭根而導致葉尖枯焦。
另方面,栽蘭花一般不需下基肥;如果要下,比例要少,一般以不超過百分之一為宜。沒有經過發酵、腐熟、消毒的有機肥,不宜作為栽蘭的基肥,以防在盆中發酵、燙傷根部。
4、高溫害:
在盛夏金秋的高溫季節,溫室和塑料溫棚里,在驕陽的輻射下氣溫高達30餘度,甚至四十幾度,十分悶熱,場地上的有限濕氣,一上升就被消耗掉,不可能抵達葉尖部分,從而導致葉端部、葉緣和葉尖枯焦。
還有一種情況是細筒盆 種植 的蘭株,其根尖緊貼盆壁,氣溫高、盆壁發燙也會燙傷根尖而導致葉尖枯焦。因此,在高溫季節,應認真加強遮蔭、透風、噴水霧降溫,盆壁也需噴濕。
5、酸害:
對兩年以上未換盆的基質,由於常施酸性化肥等因素,基質太過偏酸,也會引起敗根,解決的辦法是:
①起苗更換新基質;
②澆施一次3000倍液白鹼水,以中和之。
6、激素害:
有的人,為了使蘭株矮化,施以“哆效哩”等矮化劑,由於它的毒性太大、殘效期長,使根部黑腐,致使根部的功能喪失,葉片得不到充足的給養而出現焦尖,直至全株枯死。
7、缺素害:
有的人,為了使葉片濃綠和多發芽而常增大氮肥的比例,使肥料的三要素失去相對的平衡。最常見的是缺鉀症狀顯露,出現端部葉緣和葉尖枯焦。所以用肥別偏氮太過,注意根外補磷酸二氫鉀,也可在盆面撒施些“蘆葦草灰”。
8、病害:
最常見的根部疾患有根腐病、黑腐病、軟腐病、青枯病等累及根部,致使根部喪失功能,導致葉尖先後枯焦,繼而全株死亡。因此,每當新芽發育緩慢或葉片失神時,就應探查根部,如發現有問題,應起苗、洗凈、消毒重植。
對此病,重在預防,一般是,培養基質不要太潮濕,力求偏於,不要偏氮肥。春暖氣溫回升後,用800~1000倍液“敵克松”澆根,十天一次,續兩次,以後每季施一次,多可有效地防範於未然。
二、葉片生長異常
1、在生理上,有因偏施氮素,葉片過多幼嫩,抗逆性下降;有因噴葯肥,濃度過高,施量過大,淤積葉尖所造成的肥葯害;有因空氣濕度太低而引起的干焦;有因冬季保溫、水蒸氣淤積葉尖,溫度太低結冰的凍傷;有因葉尖長期與盆壁、培養基質接觸而引起的傷害;有因缺鉀引起的焦尖等,應針對致因,力避之。對噴葯噴葉面肥八小時後,最好再吸清水以洗掉葯肥、比較完全。
2、侵染性病害:
①焦尾病:其病特徵是:受侵染後,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褐色斑,稍呈下陷,並逐漸變成錢褐色於枯狀。
②鐵銹病:其病特徵是:發病初期,葉背表面會鼓起許多鐵褐色,似芝麻大小的隆起物,當斑粒破裂,其孢子會隨風飄揚,四邊擴散。
③鐵炮病:其病特徵是,多先從葉的端部葉緣出現病斑;其形由小到大,直至密連成片,其色由黃轉褐,最後變成黑褐色。
防治辦法是,避免偏施氮肥;匆過度密植,蘭盆別陳列得太擠;一旦發生病害,及時剪除染病部分(應多擴剪一二厘米),集中燒毀;其葯物防治,要注意噴及葉背,並要求隔天一噴,續三次,將可比較完全控制病情。其防治的有效葯劑有“億力”1000倍液;“益普丹”500倍液;“大生45”500倍液;“好速凈”80O倍液;“殺毒礬”500倍液。
三、如何區別生理病害與侵染性病害
生理病害的枯焦部分,色澤一致,沒有點塊斑,葉背斑部在潮濕條件下,沒有霉狀物釋出;浸染性病害是先有點斑,逐漸擴大連成片而致整段枯焦,其斑色由淺到深,最後變黑,在潮濕條件下,有霧狀物釋出。
蘭花常見的病蟲害:蘭花腐爛病
對於蘭花來說,腐爛病的危害非常嚴重,且蔓延迅速。蘭花腐爛病主要有軟腐病、黑腐病兩種。
軟腐病的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微小的褐色水漬狀斑,然後擴大成黑色潮濕斑塊,此時病斑極易破裂,並流出有惡臭味的液體。此後,蘭花植株會很快腐爛。一般在30℃以上多雨潮濕季節易發生此病。
黑腐病則是真菌病害,多發生在葉片、根基部和生長點,患病處最初出現半透明斑點,斑點逐漸擴大,組織發黑,逐漸腐爛。當它在根系或地下莖上開始出現時,就應引起重視,如不加以防治,很快就會從根系傳染到整個地下莖,直至將植株徹底摧毀。在極短時間內,該病害可使蘭花根莖變成黑色,葉子發黑腐爛。
防治 方法 蘭花染上腐爛病後,要及時翻盆換土,把病害部位所有組織剪掉集中燒毀,然後在切口處用潔凈水清洗消毒,並塗抹硫磺粉,放在陰涼通風處乾燥,等切口乾縮後再重新上盆。上盆後,3至4天不澆水不噴水,用50%的福美雙加500倍水製成溶液,噴灑一次。種植環境要加強通風和光照。搶救後的病株,應暫時與其他蘭花隔離,以免傳染。待其生長正常,不具傳染性後,方可與其他蘭花放在一起。
蘭花常見的病蟲害:蘭花黑斑病
蘭花是一種“觀葉勝觀花”的植物。在蘭花感染黑斑病時,最好的根治方法就是除其病葉,但這樣會降低蘭花(特別是珍貴品種)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以下三法可有效治癒蘭花黑斑病且不必摘除病葉。
龍膽紫法發現蘭花患黑斑病後,應立即用龍膽紫除擦患處(塗葯面積略超過病斑),斑塊即不再擴大,數日內即能痊癒,這樣可保全葉片,如果不用龍膽紫而用高錳酸鉀飽和溶液也一樣有效。
食酷法在花卉葉面上噴灑食用醋,可消滅黑斑病、白粉病、葉斑病,還可以防治茶花、杜鵑的黃化病。
菜法將韭菜葉子放在清水中浸泡24小時,一般是韭菜加水的比例為1:10。用泡韭菜的水澆花,可以預防黑斑病和白粉病,對已染病的花卉可以減輕病害。用泡韭菜的水噴在患病花卉的葉面上,也可治癒病症。
蘭花種植方法
分株繁殖的時間分株繁殖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分盆,一般是將生長過於密集的蘭花分栽成多盆。分株繁殖在蘭花的栽培中是比較常見的,尤其是家庭少量栽培時,一般都是採用分株繁殖法。一般說來,蘭花旺盛生長季不可以進行分株,比較適宜的季節是蘭花的休眠期,也就是3到4月新芽沒有出土之前,或者是9到10月蘭花停止生長以後。
分株的具體方法 分株時先用左手五指伸進蘭苗中,托住盆土,右手將盆倒過來,然後叩擊盆周圍,讓盆與盆土脫離。再用右手抓住盆底的小孔,這樣就可以分離盆土和蘭花植株了。要注意不能使土坨散裂,保證蘭花根系不折斷。然後就要小心的輕拍土坨,逐步將舊土弄下來,分離。剪除已經枯黃的葉片、腐爛的苞葉、腐爛的老根等。最後從較大叢的植株中找出兩假鱗莖相距較寬的小植株、找到容易松動的地方,用剪剪開,塗抹少量碳末和硫磺粉,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傷口腐爛。需要注意的是剪開後的每一部分最少要有3個假鱗莖。
栽植花盆的選擇 選用花盆要適當,根據蘭花株大小選用不同規格塑料盆或泥炭盆、瓷盆都可以。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花盆底部最好採用碎磚來墊底,一般來說占花盆高度的1/3就可以了,這樣有利於通氣、吸水、保水。
培養基質的配置 我們這次介紹一個新的培養土配方,不像以前的 經驗 里介紹的園土類配方,這個很適合蘭花的配方是用椰子殼碎塊、經過消毒處理過的樹皮塊和火山岩碎粒(就是我們以前介紹的珍珠岩)進行混合,當然也可以適量加入有機肥,如果分株的苗很小,可以加入優質水苔(水草),因為水苔具有彈性,易吸水、肥,起到保溫作用,有利於小苗生長。
上盆栽植的方法 第三步中已添加好碎磚來墊底的花盆,加第四步中配置的培養土,先加盆深的一半的基質,用手將添加的基質壓實,要注意的是盆中央的土最好略高於四周的盆土。將分株分好的苗至於盆中心(可以是多株,視花盆大小而定),再添加培養土。注意添加到已經覆蓋到蘭花根部時,向上輕提蘭花苗,這樣能夠使蘭花的根系在盆中充分伸展,使得根系孔隙填滿土,最後壓緊培養基質,最好在培養基質上面鋪一層碎石粒或者陶粒,然後澆透水後放於陰涼的地方。
栽植後緩苗保護 上盆栽植後蘭花就進入了緩苗期,由於緩苗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和生理方面的變化,這一時期注意不可以有太多的光照,同時要注意保持培養土的濕潤,可以通過葉面噴霧的方式保證濕度,降低溫度,大概1周左右,苗木就進入了正常生長階段。
蘭花的澆水管理 蘭花是耐旱性強的植物。澆水太多,會影響根部呼吸,引起根部腐爛。澆水的主要原則是要根據天氣、氣溫及蘭株大小而靈活進行。一般是土壤發干後再澆水,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如果是蘭花小苗,其耐旱性相對比較差。所以應經常澆水.但也不能過分澆水,如果蘭花開花,要減少澆水次數。
蘭花的施肥管理 蘭花一般是在生長期增施氮肥,這樣能夠促使蘭花生長迅速,植株健壯,葉片濃綠。而磷肥能促進根系生長,還利於開花,所以開花期要補給磷肥。一般蘭花成株以後需較多鉀肥。要注意的是施肥必須和澆水相結合,最好是施肥後就進行澆水,同時也可以進行噴施葉面肥,來保證蘭花的旺盛生長的需要。
蘭花病蟲害防治 蘭花主要的病害有炭疽病和葉斑病,炭疽病主要的防治 措施 是剪除病葉,加強通風,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作為預防。葉斑病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防治。主要的蟲害是介殼蟲和蝸牛,主要還是及時觀察,及時去除病蟲枝葉。
『柒』 蘭花的病害有哪些類型
人會生病,蘭花也一樣,各種各樣的病害困擾著蘭花養殖者,大部分人都是對蘭花的病害不是很了解的,蘭花生病了不知道是何種病害,不知道如何處理,查資料也是無從下手,往往都是一頭霧水,眼睜睜看著蘭花因為病害而慢慢死亡,或者是病急亂投醫,稀里糊塗的用一堆葯,最後也是瞎忙活,蘭花還是死了,本文就給大家梳理一下蘭花常見病害的類型和症狀。
一、蘭花病害的兩大類型
蘭花的病害從大的方向上講,分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兩大類型。侵入性病害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有傳染性,有病症,非侵入性病害是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無傳染性,無病症。
二、生物性病和非生物性病的定義
病原指:引起蘭花生病的原因;生物性病原指:引起蘭花生病的寄生物,也稱為病原生物和病原物,如:真菌、細菌、病毒等。非生物性病原指:引起蘭花生病的各種不良環境因素,如:水分、光照、溫度、濕度、養分、空氣、蟲害等環境因素。
三、蘭花病害的症狀
蘭花產生病害後會在生理、組織、形態上表現出各種各樣的病症和病狀,這些病症和病狀的表現形式是復雜多樣的,正是因為這種復雜性和多樣性,讓我們對蘭花病害的症狀出現了知識盲區,今天弄清楚了一種病害,下次出現新的病害,又蒙圈了。蘭花病害病狀表現為:蘭花葉片和根系出現變色,壞死、蔫萎、腐爛;蘭花病害病狀表現為:霉狀物、粉狀物、粒狀物、膿狀物。
1、變色
變色一般出現在蘭花的葉片上,出現病害的部位細胞色素出現改變,一般不會導致細胞的死亡,如:缺鐵性黃化、蟲害吸咬後留下的黃斑,光照不足出現的褪綠現象等。
2、壞死
蘭花組織細胞壞死,根系和葉片都會出現,如:炭疽病導致葉片出現大小不一的黑色斑點,斑點中間的組織細胞壞死塌陷,根部積水導致根系壞死腐爛、假鱗莖被病害侵襲後干癟壞死等。
3、蔫萎
蘭花葉片的蔫萎主要是有缺水導致的,長時間不給蘭花澆水,蘭株體內缺水就會出現蔫萎的情況,高溫時間段給蘭花澆水,根部低溫導致氣孔關閉,蒸騰作用的供需失衡,也會導致葉片迅速蔫萎。
4、腐爛
蘭花葉片和根系的組織細胞會壞死並分崩離析,出現腐爛狀態,最常見的是蘭花的軟腐病和莖腐病,會在葉片底部出現腐爛,造成蘭花死亡,根系積水後,其根肉組織會快速腐爛掉,剩下根皮和中心柱。
5、霉狀物、粉狀物、粒狀物、膿狀物
這4種狀態可以共同發生在同一株蘭花上,它們出現的時機不同,最常見的就是白絹病,發病初期會在蘭花植料和蘭花葉片的基部出現密密麻麻的粉狀物,為白絹病的菌絲,隨著病情的加重會慢慢轉變為霉狀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霉狀物上會生長出黃色的圓球形粒狀物,個頭在0.1cm作用,類似於小蘑菇的真菌孢子。
蘭花出現莖腐病後,在濕度大的情況下,葉片上也會出現大量的黑褐色的霉狀物,腐爛嚴重的部位會有黏黏的膿狀物,有黏性,蘭花的花桿腐爛後易產生白色的粒狀物,這些粒狀物附著在腐爛的部位,密密麻麻。
軟腐病在葉片基部組織細胞壞死腐爛,變成膿狀物,並伴隨有臭味
『捌』 蘭花病害和治療是什麼
1、 疫霉病
病症:一年四季均會發生,但在梅雨季節,澆水過濕或通風不良時發病最重,尤其剛出瓶不久的幼苗最易受害。感染部位產生褐色病斑,高溫多濕時迅速擴大,終呈黑褐斑,落葉莖腐至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避免過濕,改善通風通氣條件,光照充足。
避免偏用氮肥,減少植株徒長軟弱。
噴施1/800多菌清或1/1000好生靈水液。
病株切除的傷口用大生粉塗抹,再放置乾燥處,一周不澆水,可遏阻病害蔓延。
2、炭疽病
病症:種植太密、通風不良,水分失調或受傷傷口等易感病。患病初期葉片產生褐色凹陷小點,以後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病斑,嚴重時病斑中央有壞疽現象。
防治方法:
種植勿太密。增加光照;排水、通風需良好。
培養壯苗,勿經常搬動植株,以免造成損傷感病。
切去患病葉片,用1/500倍大生-45水液,1/800倍萬菌清塗抹傷口。
每周噴施一次1/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水液。
(8)蘭花各種病擴展閱讀:
蘭花的種植需要環境要求較高,因為蘭花大多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的潮濕環境中。熱帶雨林的濕度一般在70%-90%,中國亞熱帶也達到60%-80%,冬季或旱季可降低至40%-50%。
因此在夏季生長期要求濕度不低於70%,蘭花對濕度的要求是有一定規律的。生長期增高休眠期降低,白晝增高夜間減低,附生蘭增高地生蘭減低,熱帶蘭增高溫帶蘭減低,晴天增高陰雨天減低,炎熱時增高涼爽時減低。
在南方,蘭花最佳生長溫度是18--30攝氏度,5攝氏度以下,35攝氏度以上生長緩慢,生殖生長期為5--18攝氏度。蘭花在空氣相對濕度60--70%時生長良好,過干或過濕都易引發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