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長短針荷花

長短針荷花

發布時間: 2023-02-24 01:38:27

1. 香包的製作方法

准備材料:布、剪刀、針、線、香料、棉花、穗子、珠子

步驟:

1、准備一塊長方形的布。

(1)長短針荷花擴展閱讀:

在民間荷包中,占相當比重的是香包,香包里裝有香草之類的葯品,包面上綉制著「五毒」,即蠍子、權蛇、蜈蚣、壁虎和蟾蜍,它原是五月端午的節令物品,為了防止各種毒蟲猖獗,侵害人體,人們相互饋贈,掛在衣襟或帳勾上,以避除「五毒」。就形狀來看,有虎形的,雞形的、如意形的、壽桃形的、編幅形的,以取意於福、祿、壽、喜、吉祥、如意等。富有深厚民族心理基礎的綉荷包,在民間文化中,顯示著旺盛的生命力。

2. 四川蜀綉的蜀綉針法

蜀綉基本針法之一。是一種很短的針腳,一般用在綉好的綉面上,為了更能體現色彩的調和,按刺綉物
蜀綉
象的具體需要,用二二或二三針閂,一般只用兩色。深的閂淺色,淺色閂深色。此種針法適用於綉制山水和孔雀羽毛等,以體現其真實和色彩。 蜀綉基本針法之一。是一種有規律的長短針,每層的色不一,而見縫插針,頭一層是長短的密針,長的
蜀綉
E1在短針內,第二層E2在長的內,二層以下是稀針蓋在第一層上,第三層的針腳需搭在第一層的線上,這種針法可以浸色,多用於綉花卉翎毛。 蜀綉綉藝絕天下
蜀綉的發展基於蜀地富饒,尤其是所產絲帛質好量大(著名的南絲綢之路便始發於成都),故唐宋時「繭絲織文纖麗者窮於天下」(《宋史·地理志》),「民織作冰紈綺綉等物,號為冠天下」(《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成都繁華富麗,生活享樂而藝能有所工,史稱「成人多工巧,綾錦雕縷之妙,殆牟於上國」)《隋書·地理志》)。良好的社會物質條件與優裕的精神氛圍使得綉藝妙絕天下。
民間凡富裕士子游女也多衣錦綉。《花間集》詞多詠五代蜀中男女情事,時有刺綉方面描寫,如「新貼綉羅襦,雙雙金鷓鴣」(溫庭筠),「錦浦春女,綉衣金縷,霧薄雲輕」(韋庄);除穿戴又借多種綉品及圖案抒發情思並點染境界,如「紅燭背,綉廉垂,夢長君不知」 (溫庭筠),「綉鴛鴦枕暖,畫孔雀屏欹」(顧曾)等等,盡管是詞人之語,也可探知當時風俗;女紅之盛,由閨閣的特定背景描寫可見一斑,如「鶯啼殘月,綉閣香燈滅」(韋庄),「後園里看百花發,香風拂綉戶金扉」(毛文錫),諸如此類,幾乎成了香艷脂粉套語,如「綉戶」不少是指大戶人家雕梁畫棟的屋宇,如王倨「綉戶雕軒文杏梁」。上舉詞中每每用金錢綉鴛鴦鷓鴣,那直是富豪之女的事,如白居易詩「紅樓富家女,金縷刺羅襦」,所謂綉樓綉閣,當是大家閨秀的所在。但也看出刺綉及綉品在婦女生活中的重要。 蜀綉傳繪畫之神韻 滅針線之痕跡
古蜀綉品極少傳世,較早的「北宋蜀綉雙冠圖片」(現藏西南師范大學),綾地,綉片高44厘米,寬30.7厘米,上綉二株雞冠花、孤嶼、水草水波紋,一雄雞嶼上昂首振翼催曉,上端鈐「明昌御覽」玉璽一方。明昌是金章宗皇帝年號,可能是宋朝廷贈給金國的。中國古代的山水花鳥畫的成熟期在五代,其突出代表便是西蜀南唐的畫家如黃筌、荊浩等。宋人之綉,針線細密,其用線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花草禽鳥之綉非如此細密而不能工不能真,加之題材之自然清新,比較龍鳳及漢唐流行紋樣更富於生活氣息。後代言及綉者之工,就說「工仿宋綉」,贊揚「精刺綉」者,即言其「能滅去針線痕跡」,直稱「針神」。此乃仿宋畫之工,甚至有直謂「繪綉」的。
明代秦良玉錦袍也是蜀中今所見稀罕綉品。一為藍緞並金綉蟒袍,胸背襟袖均並金刺綉蟒紋,又間彩綉萬福、如意、雲紋、寶相花紋等;一為黃緞 秦良玉平金綉蟒鳳衫,除蟒紋,胸背又綉雙鳳,裙腳彩綉壽山福海,空白間綉彩雲。秦良玉乃一代名將,崇禎帝曾召見並賦詩表彰其征戰之功,雲:「蜀錦征袍手製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不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身著蜀錦緞精綉蟒袍馳騁疆場,其俊美英武非男兒可比。服飾之用黃色在隋唐為皇帝所興,宋元以後赤黃、丹黃、淺黃更為皇朝所專用。秦良玉因召賜「太子太保誥封一品夫人」,故可服黃緞蟒鳳紋袍衫。《古董瑣記》載石柱有秦良玉錦袍,極長大。有作《秦良玉錦袍歌》:「……宮錦歸來撫戰袍,鏤金錯綉皆天澤……錦袍樂府蠻女唱,弓衣合綉都官篇」(見清王培荀《聽雨樓隨筆》引)。可見這件原藏石柱縣 秦良玉家廟的精工細做之戰袍非常有名。 蜀綉顯著的特點,具一氣呵成,氣韻連貫的藝術效果。
一首唱少女給情郎綉荷包表達愛心的四川民歌,有句「為綉荷包兒有人求,……瞞倒爹娘綉得忙」,封建社會青年男女互生戀情,違背父母之命,私送信物,故要瞞著。荷包隨身佩帶,除裝錢物又作裝飾,元雜劇明清小說服飾描寫每每提及,歐陽修的「紫荷垂橐」即言此物。因以彩色絲線刺綉,故必出自閨閣,送心上人,圖案綉鴛鴦或並蒂蓮,喻有情人終不分離,針針線線,極盡工巧,最見女子惠心深情。荷包未必都特別,然而刺綉確非等閑手段。先秦典籍記「觀古人之象」時,把「作會」(即繪)與「綉」並提,說「畫繢(繪)之事,雜五色……五采備謂之綉」(《尚書》《周禮》)。畫綉皆用色,且「綉亦須畫乃刺之」,可見其不簡單。漢以前刺綉主要是衣裳,王充《論衡》:「刺綉之師,能縫惟裳」。所謂「綉」,文綉(《禮記》)。只有皇帝服裝才以五色綉之。據說周代以綉文綉區別以葛布與絲帛為材料的綉品。《史記》載「楚莊王有所愛馬,衣以文綉,置華屋之下」皇帝寵物穿綉圖絲衣顯是極尊貴;戰國「齊紈魯縞」很有名,這大概與齊郡尚刺綉、「恆女無不能」有關,絲織綉品大量製作在當時是極奢侈的,所以齊國號為「冠帶衣履天下」。
衣因綉而尊,便有等級之分,古代正史上的《輿服志》詳列此種差別,謂之「典章興矣」(《舊唐書》)。不僅如此,絲帛必須「加五采之巧,施針縷之飾」,方顯珍貴,這正是「織錦刺綉,名曰卓殊」《論衡》的奇能,也是中國「女功之始也」(《禮記》)。王充論儒生之富於才學,比「猶女工織錦刺綉之奇也」。尤其商業發達生活侈靡之地刺綉更見興盛,且名家一出,便自成流派。 蜀綉輝煌: 朝廷授五品軍功 巴拿馬國際金獎
作為專門技藝,歷史上刺綉常為朝廷官府控制,如宋朝廷始設文綉院,招納綉工專為皇室綉制御服及裝飾品,元代在全國各地設有綉局,明代設內廷作坊專管各項工藝製作,清代同類機構叫造辦處。這些官方機構除了督造朝廷政府所需,對刺綉行業的正規確立,提高其社會經濟地位也起到積極作用。如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成都成立四川省勸工總局,內設刺綉科,聘請名家設計綉稿,同時鑽研刺綉技法。當時一批有特色的畫家如劉子兼的山水、趙鶴琴的花鳥、楊建安的荷花、張致安的蟲魚等入綉,既提高了蜀綉的藝術欣賞性,同時也產生了一批刺綉名家,如張洪興、王草廷、羅文勝、陳文勝等。張洪興等名家綉制的動物四聯屏並獲巴拿馬賽會金質獎章。張洪興綉制的獅子滾綉球掛屏又得清王朝嘉獎,授予五品軍功,為蜀綉贏得很大聲譽。
但蜀綉之形成專業比官方勸工局更早。道光年間(1830年),民間組織的三皇神會成立。這是一個由鋪(店主)、料(領工)、師(工人)組成的刺綉業的專門行會。這種正式垂版立行,建立行規,確定專業分工,維持行業內部各方(如生產、銷售等)的利益,表明蜀綉已從家庭逐漸進入市場,形成廣為社會所需的規模生產。那時成都的刺綉手工作坊在九龍巷、科甲巷一帶有八九十家,到官方勸工局成立,蜀綉業更加興盛。如三皇神會時的刺綉主分三類:穿貨(生產禮服、霞披、挽袖及其它實用品)、行頭(劇裝)、燈彩(紅白喜事用的圍屏、采帳等),到勸工局時期,實用品外更豐富了刺綉欣賞品類,如條屏、中堂、斗方、橫披等,題材除以古代名家畫作如蘇東坡的怪石叢條、鄭板橋的竹石、陳老蓮的人物等為粉本,又請當時名畫家設計綉稿,並綉制流行圖案,既有山水花鳥、博古、龍鳳、瓦文、古錢一類,又有民間傳說,如八仙過海、麻姑獻壽,吹簫引鳳、麒麟送子等,也有隱喻喜慶吉祥榮華富貴的喜鵲鬧梅、鴛鴦戲水、金玉滿堂、鳳穿牡丹等,十分豐富。 蜀綉在民間廣為流傳男綉工獨樹一幟
蜀綉在民間廣為盛行。當時成都周圍郊縣農村以刺綉為副業者眾,有些家庭代代相傳,故民間不乏刺綉高手。但勸工局對刺綉大力研究與創制反過來又促進了民間刺綉業的發展,刺綉商號及綉鋪增多。市場需求刺激著蜀綉工藝的提高,隨著綉技精進,蜀綉名聲大噪,據說清代有不少宮廷綉來自四川,《成都通覽》雲勸工局所出之品為天下無雙之品,以東洋之綉工較之,出於東洋十倍矣。這自然有賴於蜀綉固有傳統。據統計,蜀綉針法有12大婁,130餘種之多,是四大名綉之最豐富者,而70餘道衣錦線更是蜀綉所獨具。所以當時來成都的外國人,多購買數十年外之舊綉品為玩物,能出重價,如女人之裙幅,購去即作門簾;官場之,購去即作茶幾上之蓋面;神會之綉帳,購去即為壁上之屏幅(《成都通覽》),當然還是以其精緻的綉圖為珍;實用轉而為玩賞,自是其審美價值的提升。從方誌所列清末成都之綉工出品及勸工局之綉工出品工程,可見蜀綉在當時已非常注重日用品的出產。這是蜀綉民間性突出的方面,生活需用,民間即不乏綉制。城鄉婦女閑時多自綉鞋帽枕套頭巾甚至帳幃被面等,操練極精者即成高手。如成都王松軒女史便自製綵線,以名家粉本綉之,尤工小品,市多爭購。那時綉品時興,尤今青年之穿休所以愛家多慕世間名品。如上海露香園顧氏之綉,由明代傳至清,著意宋元名畫題材入綉,點染成文,無不精妙,世稱顧綉,是典型的閨閣畫綉,幾成民間刺綉代表。清末成都同蘇杭相同,銹鋪多打顧綉招牌,雖屬意包裝,以示其綉品上佳,但也昭示蜀綉能吸納顧綉技藝。據說清道光年一從蘇州調任四川的官員隨帶戲班中便有三個綉衣師傅,均為男子,皆顧綉技法。後招徒授技,顧綉之法遂融於蜀綉。於今蜀綉老藝人幾乎都是男子,其因就是當時招徒囿於世俗之禮而不能招閨中女。 蜀綉面臨失傳有識之士呼籲保護
今天四川的刺綉似又回復女兒本色,難見男性綉工。梁張率《綉賦》有雲:尋造物之巧妙,固飾化於百工……顧影自媚,窺鏡自憐,極車馬之光飾,盡衣裳之妊妍……言綉之技,綉之情,綉之美,非女兒之作不能形容如此。若沒有女工的刺綉印象,又焉能領略綉綳花鳥逐時新,活色生香可奪真的閨中情景及感受金針銀腳從人看,願度鴛鴦滿世間(清樊樊山《憶綉》詩)的兒女情懷。四川蜀綉的刺綉工場遠不是過去小姐綉樓的情調,也非慵線懶針,作為一門古老工藝,蜀綉以其獨特的技法(如雙面綉、雙面異色異形異針法的三異綉)與富於濃郁地方特色的圖案(如芙蓉鯉魚、竹林馬雞、山水熊貓花鳥人物等)受東西方人青睞,因是商品而能購得,因是工藝品而能蘊含並傳導民間文化,這又是蜀綉及其愛家的幸事。
進入新世紀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電腦綉花充斥市場。隨處可見人們身上、包上都有電腦刺綉的圖案,既經濟又美觀。誰還會費時費力去搞個蜀綉圖案在身上呢?加之蜀綉老藝人眼睛都已經不好使喚了,年青姑娘又不願意學,也沒那耐心坐得住。所以我們四川這一民族民間藝術瑰寶就面臨失傳、絕跡的境地。

3. 刺綉有哪些種類

刺綉種類有蘇綉、湘綉、蜀綉和粵綉等。
擴展閱讀:
刺綉,古代稱之為針綉,是用綉針引綵線,將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綉運針,以綉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古代稱"黹"、"針黹"。因刺綉多為婦女所作,故屬於"女紅"的一個重要部分。刺綉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中國的手工刺綉工藝,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至周代,有"綉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綉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綉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綉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綉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綉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綉、粵綉、隴綉、湘綉、蜀綉,號稱"五大名綉"。此外還有顧綉,京綉、甌綉、魯綉、閩綉、汴綉、漢綉、麻綉和苗綉等,

都各具風格,沿傳迄今,歷久不衰。刺綉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

刺綉按照材料又可分為絲綉、羽毛綉和發綉。綉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裝,歌舞或戲曲服飾,檯布、枕套、靠墊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明代刺綉中最著名的是顧綉。

刺綉在渭南世代相傳,遍及全市。花色品種達上百個。主要有枕、童帽、裹肚、門簾、鞋墊、床圍、針線包、荷包、動物玩具等,其內容多為花鳥蟲魚和風俗畫面,潼關一帶的婦女,將象徵富貴的牡丹和素雅的荷花綉於布馬鐙兩端,做工精巧,十分耐看,人稱"東府刺綉一絕"。隨著時代的變化,鄉品內容有所更新。同時一些傳統綉品已進入外貿市場。
轉自網路——刺綉

4. 想自己製作香包該怎樣做呢

香包的製作工具:
製作香包的工具主要有鉛筆、剪刀、針。鉛筆主要用於繪畫稿樣和綉樣,也就是製作香包前的圖形樣本。剪刀主要用於裁剪紙卡樣板、布面以及製作過程中的修剪工作。 最好選用尖口剪刀,因為尖口剪刀容易修剪細小轉折的部分。針主要用於表面刺綉和介面縫合以及樣板的固定,製作香包的針有綉花針和縫衣針兩種。
1. 粽子香包
是傳統的纏繞香包,也叫粽子香包。粽子香包的製作要經過做骨架、填充香料、纏繞、裝飾四個步驟。
(1)做骨架
准備一張寬8厘米,長40厘米的硬紙板,用硬紙板製作出粽子的主體模型,先從一端折出一個三角形,依照這個三角形繼續向前折,在三角形的邊緣處用力,按壓形成摺痕,翻轉,按正反兩個方向折疊,直至折到紙板的另一端,餘下的邊緣沿三角形的邊緣折出一個摺痕,此時,長方形紙板上總共有10個三角形,依據摺痕方向就可以折疊成一個立體粽子形狀了。
用剪刀把多餘的小邊的一個角剪下,並把這個小邊插入到骨架的縫隙中,這樣一個粽子形狀的立體模型骨架就做好了。
(2)填充香料
取一些棉花蘸上香料,填放到骨架中,香料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或是想要達到的功效進行選擇,再用透明膠帶固定封口。
(3)纏繞
為了呈現美感和層次感,纏繞棉線時按照由淺到深的過渡色搭配。先選用淺顏色的線,在這里我們選用的是黃色棉線,將線固定在骨架的一個角上,用透明膠帶固定,接著就可以纏繞了。
纏繞時,沿著頂點的三個邊順序纏繞,這里需注意的是,每次纏繞的力度要保持一致,以免造成綵線不均勻,粽子表面不平整的缺陷。當纏繞至1厘米寬時,就需要換用顏色稍深一點的線了,將兩種顏色的線打個死結,剪掉多餘的線頭,繼續按照先前的順序纏繞,這里需注意的是纏繞時最好將接頭處壓在下面,以保證表面的美觀。按照每種顏色的棉線1厘米的寬度,由淺到深,再由深到淺調換棉線,直到六個面都纏繞完成後,將多餘的線頭賽入纏好的線中,纏繞香包的主體製作就完成了。
(4)裝飾
為了便於懸掛和增強美觀的效果,我們還需給香包製作掛繩和吊穗兒。
先取長度45厘米左右的尼龍繩,對折後系一個扣,縫制到香包的一角上。掛繩製作完畢後,用線將銅鈴、彩珠串在一起,縫在香包的三個底角上。接下來為了豐富纏繞香包的視覺效果,我們再製作一個吊穗。
取尼龍繩或綉花絲線,按照20厘米的長度,反復纏繞,或依據自己想要的長度、粗細決定纏繞圈數。用剪刀將線圈一端剪開,取一個圓紙筒放在尼龍繩中間,把尼龍繩均勻地分布在紙筒周圍,取一根不同顏色的絨線纏繞固定。在做好的吊穗兒上再穿上幾粒彩珠,將吊穗縫在纏繞香包的底角上,一個漂亮的立體纏繞粽子香包就製作完成了。
2. 老鼠香包
製作立體香包——老鼠的步驟較多,它包括畫稿樣、剪紙卡樣板、粘布襯、裁剪、畫綉樣、綉花、縫合、填充、做底九個工序。
(1)畫稿樣
在硬卡紙上繪制出老鼠的身體和耳朵,只需畫出圖案的輪廓就可以了。圖案大小可根據實物或個人需要繪制。
(2)剪紙卡樣板
用剪刀延稿樣邊緣剪下,這就是製作香包所需的紙卡樣板,我們可以將這個樣板保留,作為長久使用的模板。
(3)粘布襯
由於布面柔軟不易成型,達不到立體效果,所以需給布料粘上一層襯布。
將襯布表面均勻地塗抹上漿糊,把我們所需的長方形布面粘貼在上面,這里需注意的是,襯布一定要粘貼在布料的內面上,以保證布料的正面朝外。
(4)裁剪
按照所需布料大小把多餘的襯布剪下,將布面對折,因為立體香包是雙面的,所以我們需要准備兩塊製作老鼠軀體的面料。將剪好的紙卡樣板用線固定在布料上,依據樣板形狀剪出老鼠的身體,拆下固定線,這樣兩片老鼠的軀體就成型了。 用同樣的方法剪出老鼠的兩只耳朵。再取一塊兒紅色綢緞布按照耳朵形狀再剪出兩片,作為老鼠耳朵內側襯布,裁剪時需注意紅色襯布略寬於黑色主料,為日後縫合留有餘邊。
(5)畫綉樣
為了增強美觀,提高觀賞性,我們要在老鼠的身體表面綉上花紋。在刺綉之前需要在布料上畫上各種花型圖案,作為刺綉的依據。
(6)綉花
按照畫好的綉樣綉出花朵、樹葉、老鼠的爪子和眼睛。香包的綉制技法包函了慶陽隴綉的掇、絀、貼、挖、補的手法及平、參、齊、綳、疊、挖,藏,打節,圈金等針法。融粗獷與細膩,古拙與秀雅為一體,盡展古韻新姿。
為了增添花朵的立體感,可以運用纏繞打結的針法綉制出幾點花心。用光片充當老鼠的眼睛,光片周圍用線包縫起來,使整個老鼠看起來活靈活現。
再綉上眉毛,給老鼠又增添了幾分神韻。
(7)縫合
主體刺綉完工後,就可以把各個單片布面縫合在一起了。先將黑色耳朵與紅色布襯合並,將紅色布襯預留的邊緣折到兩片布中間,用包針法縫合。為耳朵綉上三道裝飾線,這樣可增強視覺效果 。然後將兩片軀體布面正面相對,背面朝外,從嘴部延背部開始縫合,至背脊最高處。將老鼠軀體翻轉過來,這時老鼠的形狀就顯現出來了。
老鼠尾巴製作,取數根黑色棉線,兩只手分別捏住棉線的一邊,向相反的方向拈,直至棉線產生一定的張力,將線的兩頭相對,松開一隻手,棉線自然擰在一起,用線將尾部纏繞,打一結。
將做好的老鼠尾巴逢合到老鼠的軀體上,繼續將老鼠的背脊縫合完成。
為了使老鼠看起來更具有立體結實感,還要延背脊縫出一條直線,使背脊突起出來,然後將耳朵連接到軀體上,這樣老鼠的縫合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8)填充
取棉花粘上適量的香料填充到老鼠腹腔內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香料盡量要用棉花包裹起來,以避免日後,香料從包體縫隙中滲出,使香包失去香味和葯用價值,將老鼠腹部填充飽滿即可。
(9)做底
老鼠的軀體填充好後,腹部的棉花還暴露在外面。
所以我們需要給老鼠的腹部縫一個底。 取一張白紙,將填充好的老鼠放在上面,然後沿著腹部形狀勾畫出輪廓來。需注意的是,繪制的輪廓要略寬於老鼠腹部現有邊緣,為日後縫合留有餘量。將樣底剪下,依照樣板在紅布上裁剪出老鼠的底。將紅布邊緣向內翻一個小邊與老鼠軀體縫合在一起,再用少許棉線折疊多次,做為老鼠的胡須,縫在老鼠的軀體上,這樣一隻立體老鼠香包就製作完成了。

3. 元寶香包
元寶香包屬於補花軟香包,它的製作只需在主體布料上縫上幾個不同形狀的圖案,再配上些裝飾物即可,而且不需要襯布,手感松軟,製作相對簡單。
製作補花軟香包包括粘襯、繪制補花、粘布料、裁剪、貼補花、固定補花、縫合、填充香料、裝飾九個步驟。
(1)粘襯
取適量的布面粘貼在襯布上,作為製作補花的原料,粘襯主要是為了增加補花的硬度。
(2)繪制補花
製作的這個補花軟香包上有一個蝴蝶和一個荷花補花,所以按照事先做好的樣板在布襯上勾勒出蓮花、荷葉和蝴蝶的輪廓,沿邊緣剪下,備用。
(3)粘布料
在荷花的襯布上貼上粉色的布面,荷葉貼上綠色布面,蝴蝶貼上紅色布面。
(4)裁剪
把補花襯布邊緣的布料剪齊,這樣補花就製作完成了。接下來,我們取一塊黃色綢緞布,裁剪成正方形,作為香包的主體。
(5)貼補花
將布料兩個對角對齊折疊,形成一個三角形。再把蝴蝶補花塗抹上膠水,粘貼到三角形中間,把黃色綢緞翻轉過來,同樣將荷花粘貼在中間,然後再把荷葉粘貼到荷花的底部。
(6)固定補花
為了使補花更加堅固,看起來更美觀,我們還要在補花周圍縫上一圈綉花線。
荷花縫好後,我們就可以縫制蝴蝶了,為了使蝴蝶看起來更加逼真,我們可以用黑色裝飾線以打圈的方式為蝴蝶做出眼睛,最後再在蝴蝶的身體兩側各縫上兩枚光片,這樣一個閃閃發光活靈活現的蝴蝶補花就縫制好了。
(7)縫合
在縫合前需要依照黃色綢緞頂角的大小准備兩塊三角形的布料,作為香包的蓋子。為了使香包的顏色更加豐富,這兩塊布料最好選擇不同的顏色,這里我們選用了一塊紅布、一塊藍布,將其中一塊三角形布料放在頂角上,這里需注意的是,一定要放在有補花的正面布料上,然後用線縫合固定起來。縫好後將三角形翻過來,按照同樣的方法縫制好另一面。
依然將黃色綢緞對角相對折,補花朝外,這時兩塊三角形蓋子正好相對。用黃色綉花線從三角形蓋子的底角處延邊緣縫合,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為下一步抽褶做准備,所以逢到底角時不要把線剪斷。
(8)填充香料
縫好布袋一邊後我們就可以填充香料了,取適量棉花粘上香料,填充到布袋中,直到布袋填充飽滿為止。用一隻手捏住已經縫合好的三角形的那個底角,另一手抽拉剛剛沒有剪斷的那根綉花線,我們看到三角形的一個邊慢慢地皺縮在一起,形成了褶皺,用線把這個角與頂端的蓋子底角縫合,用同樣的方法縫制另一端。
(9)裝飾
為了使香包更加美觀,還要為香包配上三條吊穗兒,在蓋子上縫上一個裝飾珠,再為香包縫上一根掛繩,這樣一個補花軟香包的包體就製作完成了。

4. 鴛鴦香包
鴛鴦香包是一種雙面香包,製作它要經過製作紙卡樣板、裁布襯、粘布面、畫綉樣、綉花、縫合、填充香料、拼合、裝飾九個步驟。
(1)製作紙卡樣板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製作紙卡樣板的方法了,這里我們需要用到的樣板有鴛鴦和荷葉。
我們繪制好鴛鴦與荷葉樣板,然後畫好綉樣。
(2)裁布襯
依照剛剛製作好的樣板,裁剪好襯布。因為是雙面香包,所以我們需要准備兩片荷葉和四片鴛鴦的襯布。將固定線拆開,把樣板取下。布襯製作就完成了。
(3)粘布面
把荷葉貼上綠色布面,分別把兩兩相對的鴛鴦貼上黃色和紅色布面。布面粘好晾乾後,就可以沿著布襯輪廓裁剪圖形了。裁布面時,需要注意布面邊緣與襯布邊緣要留出0.5厘米的餘量,以方便粘邊。 粘邊的目的是為了將襯布包裹起來,避免襯布露在外面影響美觀。 為了使布邊粘合得平整,我們需要先沿著布襯邊緣,將多餘的小邊剪出若干個小口。
由於布面的張力很大,粘邊時一般使用強力膠,將膠水均勻地塗抹在布面邊緣處,稍晾後,就可以將布邊一塊一塊地粘在布襯上了。用同樣的方法,粘好兩個荷葉和四個鴛鴦的邊緣。
(4)畫綉樣
依照紙卡樣板的圖案,在布料表面繪畫出需要綉制的圖案。
(5)綉花
按照綉樣,設計好花色,就可以進行主體綉花了。對於雙面香包而言,綉花是關鍵步驟,因為它直接影響到香包的美觀。在色彩搭配和圖案設計上要精心准備。
綉制梅花時,我們採用長短針的針法,也就是一針長一針短的方法,以突出花瓣的層次感。 為了突出花朵的立體感,我們選用淺粉色綉線綉花心,深粉色綉線綉花瓣,最後再在花朵中間縫上一枚光片做裝飾。枝幹選用金線,以表現富麗堂皇的效果。然後我們分別用紅色綉線綉出鴛鴦的冠子,用黑色綉線綉出眼睛,並且用光片做出鴛鴦的眼球,用藍色綉線綉出頸部曲線,再綉上梅花做為裝飾,在鴛鴦的翅膀處我們還可以穿上幾粒彩珠作為裝飾,最後再綉出羽毛。用同樣的方法綉制好紅色鴛鴦,在色彩搭配上可以略區別於黃色的鴛鴦,以豐富色彩構成。
(6)縫合
兩片黃色鴛鴦以及兩片紅色鴛鴦以及兩片荷葉分別縫合在一起,縫合時注意針腳的整齊與勻稱。縫合荷葉時只需縫合一邊即可,另一邊留出,為下面拼合鴛鴦做准備。
再為鴛鴦製作一個裝飾花瓣,取一塊綢緞布,剪成三個相等的正方形,對角相折,將底邊縫合、抽緊,最後將三個花瓣相串聯,固定結實。
(7)填充香料
填充香料的方法,在前面我們已經多次講解過了,在這里就不再贅述。
(8)拼合
將兩個鴛鴦並列插到荷葉預留的縫隙里,再把製作好的裝飾花朵放在兩個鴛鴦中間,縫合整齊,香包主體就製作完成了。
(9)裝飾
在荷葉下端縫上三個吊穗兒,再在兩只鴛鴦的嘴部中間縫上一顆彩珠連接,為鴛鴦增添一份情趣,最後在再頂端配上一根掛繩,一個雙面的鴛鴦香包就製作完成了。

5. 怎麼做香囊

介紹一下各種香囊的製作方法。
1. 平面綉花組合香囊
① 畫稿樣
在製作香囊之前首先要畫出稿樣,以便根據稿樣作出紙卡樣板來,在這一步畫稿樣中,只需畫出圖案的輪廓即可,由於稿樣是按實物的具體尺寸繪制的,因此在畫稿樣時要掌握稿樣的尺寸准確,稿樣畫好後,就可用剪刀將稿樣剪下。
② 剪紙卡樣板
為了製作能夠長久使用的樣板,還需根據紙樣將紙卡剪成樣板。當所有的樣板剪好後,就可在紙卡樣板上畫綉樣了。
③ 紙卡畫綉樣
畫綉樣就是在紙卡樣板上畫出香包表面上需要綉制的花紋,在畫綉樣時,要考慮到綉紋的走向和針法組合,以便進行綉制。綉紋畫好後,就完成了紙卡樣板的製作。
④ 裁布襯
由於平面香包是由雙層布襯中間填充香料而製成的,因此需要按照紙卡樣板的形狀對各圖形剪出兩張布襯,剪布襯時,用針線將布襯與紙卡樣板縫合固定,再用剪刀沿紙卡輪廓將布襯剪下,布襯剪好後就可以粘布面了。
⑤ 粘布面
粘布面就是在布襯表面粘上香包的外裝飾面。粘面時,先在布襯表面,均勻地塗上膠水,把布襯和布面粘合在一起。我們在這個香包中,為荷葉選擇的是綠色布面,鴛鴦選擇的是紅色和黃色布面,布面粘好晾乾後,就可沿布襯輪廓剪下,在剪布面時,要留0.5厘米寬的餘量,以便粘邊。
粘邊的目的是為了將布襯包裹起來,防止製成成品時影響美觀,為了將布邊粘合的平整,在粘布邊前,要沿布襯邊緣將布面剪出小口,布面剪口後就可以粘邊了,一般粘邊可使用801膠,粘合時,將801膠均勻地塗抹在布面和布襯上,稍晾後,就可將布邊整齊地粘貼在布襯上。
⑥ 布面畫綉樣
由於這個平面香包的表面是用絲線綉花的,因此,要首先在布面上畫出綉樣來。畫綉樣時可根據紙卡上畫好的綉樣,在布面上進行描繪。當所有布面上的綉樣都畫好後,就可以進行綉花了。
⑦ 綉花
這個平面香包表面的綉花是增強觀賞性的關鍵,也是香包製作藝術水平的表現,因此,在綉花中,要認真仔細力求表現出香包本身的藝術特色,綉花首先用淺粉色絲線從荷葉上的裝飾荷花開始,綉花芯時,可用長短針的針法,也就是一針長一針短,以表現出花芯的放射狀。花芯綉好後,換深粉色絲線仍用長短針的針法綉出花瓣,以表現出花朵的立體效果。為了提高花朵的裝飾性,可在花蕊中間縫上梅花狀光片。為了表現出富麗堂皇的裝飾效果,荷葉的筋脈要用金線綉出。
荷葉綉好後就可綉鴛鴦了,黃色鴛鴦的冠子用紅色綉出,再用黑色絲線綉出鴛鴦的眼睛,並用銀色光片裝典出鴛鴦的眼球,再在頸部綉出藍色的條紋,鴛鴦胸部的梅花可用深粉色綉出,並裝飾上綠色的花芯。鴛鴦翅膀上的花紋可用紫紅色綉出輪廓,在輪廓內裝飾上粉色的花朵,綵球和綠線。鴛鴦的三條尾翎可用綠色和紫色表現,這樣黃色鴛鴦就綉好了,紅色鴛鴦的綉法和黃色相同,只不過,冠子的顏色改為紫紅色,頸部的條紋綉成綠色,胸部的花朵變為淺粉色,翅膀的輪廓更換為藍色,尾翎上的條紋用粉色、桔黃色和綠色表現。
⑧ 縫合裝香料
布面綉好後,就需要進行縫合裝填香料了,鴛鴦的縫和是將兩片鴛鴦綉面向外,用針縫和在一起,縫和時,用滾針法,只將兩片鴛鴦的邊緣縫和即可,當縫和至一半時,即可將脫脂棉夾放在兩片鴛鴦之間,填脫脂棉時要在脫脂棉上撒上一些香料粉,就可將鴛鴦的周邊全部縫和了。荷葉的縫和方法與鴛鴦的縫和方法近似,只是在荷葉上面收口時,要留出縫和鴛鴦和荷花的位置。荷葉的周邊大部分縫和好後,就需要製作荷花了。
作荷花時,將粉色的綢布剪成方塊,將方形綢布沿對角線折疊後,再對折,就形成了一片荷花花瓣,用針線把花瓣的底邊縫和收攏即成一片荷花瓣,用三片這樣的荷花瓣形成了半朵荷花。由於這個平面香包是雙面的,所以要縫制兩朵荷花,荷花縫制好後,就可以進行組裝了。
⑨ 組裝
組裝時,把兩只鴛鴦對襯地放置在兩片荷葉的夾層中,再把荷花放置中間,進行比較試驗後,覺得尺寸和構圖都無問題,就可進行縫和組裝了。縫和時,順序將兩只鴛鴦和兩朵荷花縫和到荷葉上端的夾層中,就完成了香包主體的製作。
⑩ 裝飾
鴛鴦香包主體做好後,還要為它配上吊穗和掛繩進行裝飾。在這里吊穗選擇的是黃、粉、綠三種顏色,三個吊穗縫好後,為了使香包的圖形更加生動,我們在兩只鴛鴦的嘴之間,還要縫上一顆珠子,塑造一幅兩只鴛鴦戲玩彩珠的圖形。最後我們為香包配上掛繩,這個平面綉花組合香包就製作完成了。

6. 形容刺綉技術高超的詩句

1. 關於說刺綉的詩句
關於說刺綉的詩句 1.形容刺綉的詩句
1)詠綉障(唐·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嬌 爭拈小筆上床描 綉成安向春園里 引得黃鶯下柳條 2)綉(唐·羅隱) 一片絲羅輕似水 洞房西室女工勞 花隨玉指添春色 鳥逐金針長羽毛 蜀錦謾誇聲自責 越綾虛說價猶高 可中用作鴛鴦被 紅葉枝枝不礙刀 3)九張機(宋·無名氏) 一張機 採桑陌上試春衣 風晴日暖慵無力 桃花枝上 啼鶯言語 不肯放人歸 兩張機 行人立馬意遲遲 深心未忍輕分付 回頭一笑 花間歸去 只恐被花知 三張機 吳蠶已老燕雛飛 東風宴罷長洲苑 輕綃催趁 館娃宮女 要換舞時衣 四張機 咿啞聲里暗顰眉 回梭織朵垂蓮子 盤花易綰 愁心難整 脈脈亂如絲 五張機 橫紋織就沈郎詩 中心一句無人會 不言愁恨 不言憔悴 只恁寄相思 六張機 行行都是耍花兒 花間更有雙蝴蝶 停梭一晌 閑窗影里 獨自看多時 七張機 鴛鴦織就又遲疑 只恐被人輕裁剪 分飛兩處 一場離恨 何計再相隨 八張機 回紋知是阿誰詩 織成一片凄涼意 行行讀遍 厭厭無語 不忍更尋思 九張機 雙花雙葉又雙枝 薄情自古多離別 從頭到底 將心縈系 穿過一條絲 唵哈哈哈微三摩地梭哈。
2.描寫刺綉的詩詞有哪些
春女怨 唐五代• 朱絳

獨坐紗窗刺綉遲,紫荊花下囀黃鸝。

欲知無限傷春意,盡在停針不語時。

鳳歸雲 滕潛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樹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綉衣。

飲啄蓬山最上頭,和煙飛下禁城秋。

曾將弄玉歸雲去,金青羽斜開十二樓。

贈張公洲革處士·李白

列子居鄭圃,不將眾庶分。革侯遁南浦,常恐楚人聞。

抱瓮灌秋蔬,心閑游天雲。每將瓜田叟,耕種漢水濆。

時登張公洲,入獸不亂群。井無桔槔事,門絕刺綉文。

長揖二千石,遠辭百里君。斯為真隱者,吾黨慕清芬。

雜曲歌辭·鳳歸雲 滕潛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樹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綉衣。

飲啄蓬山最上頭,和煙飛下禁城秋。

曾將弄玉歸雲去,金青羽斜開十二樓。

小至 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綉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琯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3.描寫刺綉的詩句
1、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出自兩漢的《迢迢牽牛星》

譯文:在銀河東南牽牛星遙遙可見,在銀河之西織女星明亮皎潔。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札札地響個不停。

2、病起心情終是怯,困來模樣不禁憐,旋移針線小窗前。——《浣溪沙·淺畫香膏拂紫綿》宋代:陳克

譯文:大病初癒心情總是郁悶難解,身體疲乏無力,精神困頓無法出門。只能移步在小窗下慢慢的做著針線。

3、添線綉床人倦,翻香羅幕煙斜。——《西江月·添線綉床人倦》宋代:吳文英

譯文:貧苦人家冬至夜婦女坐在綉床前漏夜刺綉,人雖極感疲倦,然而還是續添絲線繼續刺綉。惟一表示「冬至」的是燃起一束敬神的信香,裊裊香煙斜沖天上。

4、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 綉成安向春園里,引得黃鶯下柳條。——《觀鄭州崔郎中諸妓綉樣》唐代:胡令能

譯文:黃昏余暉之下,廳堂前面鮮花嬌美。一群可愛綉女,爭拿筆上綉床寫生。成美麗屏風,靜靜放進花園,逗得黃鶯好奇,離開柳條飛來。

5、刺綉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小至》唐代:杜甫

譯文:刺綉女工因白晝變長而可多綉幾根五彩絲線,吹管的六律已飛動了葭灰。
4.描寫刺綉的詩
《詠綉障》

作者: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嬌,

爭拈小筆上床描。

綉成安向春園里,

引得黃鶯下柳條

《綉女怨>》

疏影簾櫳對綉屏,

鴛鴦織就怕針停。

長居深閨無個事,

此中清味要君明。

《貧女》作者: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錢,為他人做嫁衣裳。

這雖然是一首詠嘆貧女的身世,但也寄託了貧士懷才不遇之感傷。因為語意雙關,含蘊豐富,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形象鮮明,詩情哀怨。主人公雖然「十指」「針巧」,可是「擬托良媒」,也無人賞識,只得「年年」「苦恨」。「為他人作嫁衣裳」,高度概括了終年勞心勞形的寒士,卻不為世用,久屈下僚的憤懣不平的心情。
5.描寫刺綉的句子有哪些
1.綉成安向春園里, 引得黃鶯下柳條。

2.疏影簾櫳對綉屏, 鴛鴦織就怕針停。

3.敢將十指誇纖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4.刺綉師正沉浸在藝術的海洋中。

5.在她靈巧的雙手下,五顏六色的絲線、白色的確良布,加上些簡單的圖案,在手中花針的勾織下,慢慢的就變成了鮮艷的花朵、栩栩如生的飛鳥魚蟲。

6.一張精巧的刺綉作品很快就呈現在筆者的眼前。

7.在她的家裡,到處都是薛秀娟創作完成和正在創作的作品,牆上掛著的刺綉圖和剪紙圖,人物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線條優美、流暢,紋絡清晰、細膩。

8.筆者看到牆角有一疊厚厚的鏡框,裡面鑲著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剪紙作品和刺綉作品。

刺綉,定義: 刺綉,古稱針綉,是用綉針引綵線,按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綉運針,以綉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古代稱「黹」、「針黹」。因刺綉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刺綉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

刺綉針法:直綉、盤針、套針、擻和針、搶針、平針、散錯針、編綉、施針、輔助針、變體綉。

特點:手工刺綉的主要藝術特點是圖案工整絹秀,色彩清新高雅,針法豐富,雅艷相宜,綉工精巧細膩絕倫。
6.和刺綉有關的古詩詞
如下,望採納:

《綉》唐·羅隱

一片絲羅□□□,洞房西室女工勞。花隨玉指添春色,

鳥逐金針長羽毛。蜀錦謾誇聲自貴,越綾虛說價功高。

可中用作鴛鴦被,紅葉枝枝不礙刀。

《美人剌綉》明·楊基

風送楊花滿綉床,飛來紫燕亦成雙。

閑情正在停針處,笑嚼殘絨唾碧窗。

《春女怨》唐·朱絳

獨坐紗窗刺綉遲,紫荊花下囀黃鸝。

欲知無限傷春意,盡在停針不語時。

《綉婦嘆》唐·白居易

連枝花樣綉羅襦,本擬新年餉小姑。自覺逢春饒悵望,誰能每日趁功夫。

針頭不解愁眉結,線縷難穿淚臉珠。雖憑綉床都不綉,同床綉伴得知無?

《贊綉寶公》宋·釋咸傑

針鋒上直入,線縫里跳出。

剪刀尺子自隨身,號令乾坤齊萬物。

《綉山》當代·蔡文炳

滿山紅綠紫黃青,幾度拋針綉得成?

寄語天仙瀛海月,綉完膚色綉精神。

《題楊秀才園三亭·綉春》宋·王炎

幽圃春風盪漾時,阿誰綉出百花枝。

春工不與人爭巧,玉筍羞拈五色絲。

《題膠山寺綉佛》宋·蔡載

妙相奪天真,針針巧入神。

幾多瞻佛者,還想用以人。

《餘姚胡氏綉觀音求頌》宋·釋正覺

線蹊密密度金針,一一針針觀世音。

妙凈庄嚴成相好,光明感應發身心。

江橫練色月浮水,雨灌華枝春在林。

聞見可中超有路,普門處處許相尋。

《次韻綉屏》宋·鄧深

定是司花怯曉寒,花枝圍處密縈蟠。

草針柳線藏真巧,莫作尋常倚市看。

《十詠 領邊綉》南北朝·沈約

纖手制新奇。剌作可憐儀。縈絲飛鳳子。結縷坐花兒。

不聲如動吹。無風自褭枝。麗色儻未歇。聊承雲鬢垂。
7.描寫刺綉的句子
刺綉,古稱針綉,是用綉針引綵線,按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綉運針,以綉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

古代稱「黹」、「針黹」。因刺綉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

刺綉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我國的手工刺綉工藝,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

至周代,有「綉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綉品,水平都很高。

唐宋刺綉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綉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綉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綉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綉、粵綉、湘綉、蜀綉,號稱「四大名綉」。

此外尚有顧綉,京綉、甌綉、魯綉、閩綉、汴綉、漢綉、麻綉和苗綉等,都各具風格,沿傳迄今,歷久不衰。刺綉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

綉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裝,歌舞或戲曲服飾,檯布、枕套、靠墊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民代刺綉種最著名的是顧綉。

描寫刺綉的詩 1)詠綉障(唐·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嬌 爭拈小筆上床描 綉成安向春園里 引得黃鶯下柳條 2)綉(唐·羅隱) 一片絲羅輕似水 洞房西室女工勞 花隨玉指添春色 鳥逐金針長羽毛 蜀錦謾誇聲自責 越綾虛說價猶高 可中用作鴛鴦被 紅葉枝枝不礙刀 3)九張機(宋·無名氏) 一張機 採桑陌上試春衣 風晴日暖慵無力 桃花枝上 啼鶯言語 不肯放人歸 兩張機 行人立馬意遲遲 深心未忍輕分付 回頭一笑 花間歸去 只恐被花知 三張機 吳蠶已老燕雛飛 東風宴罷長洲苑 輕綃催趁 館娃宮女 要換舞時衣 四張機 咿啞聲里暗顰眉 回梭織朵垂蓮子 盤花易綰 愁心難整 脈脈亂如絲 五張機 橫紋織就沈郎詩 中心一句無人會 不言愁恨 不言憔悴 只恁寄相思 六張機 行行都是耍花兒 花間更有雙蝴蝶 停梭一晌 閑窗影里 獨自看多時 七張機 鴛鴦織就又遲疑 只恐被人輕裁剪 分飛兩處 一場離恨 何計再相隨 八張機 回紋知是阿誰詩 織成一片凄涼意 行行讀遍 厭厭無語 不忍更尋思 九張機 雙花雙葉又雙枝 薄情自古多離別 從頭到底 將心縈系 穿過一條絲 唵哈哈哈微三摩地梭哈 刺綉針法 類別:直綉、盤針、套針、擻和針、搶針、平針、散錯針、編綉、施針、輔助針、變體綉 直針 完全用垂直線綉成形體,線路起落針全在邊緣,全是平行排比,邊口齊整。配色是一個單位一種色線,沒有和色。

針腳太長的地方就加線釘住,後來就演變成鋪針加刻的針法了。 盤針 表現彎曲形體的針法。

包括切針、接針、滾針、旋針四種。其中切針最早,以後發展到旋針。

套針 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至明代的露香園顧綉,清帶的沈壽時,就進一步發展了。 單套 :又名平套。

其綉法是:第一批從邊上起針,邊口齊整;第二批在第一批之中落針,第一批需留一線空隙,以容第二批之針;第三批需轉入第一批尾一厘許,爾後留第四批針的空隙;第四批又接入第二批尾一厘許……;其後,依此類推。 擻和針 有稱長短針。

這種針法是長短針參差互用的,後針從前針的中間羼出,邊口不齊,有調色和順的長處,可用來綉模擬形象。 搶針 又叫戧針,是用短直針順著形體的姿勢,以後針繼前針,一批一批地搶上去的針法。

可以說,這種針法是直針的發展。 平針 是用金銀線代替絲線的綉法。

其方法:先用金線或銀線平鋪在綉地上面,再以絲線短針紮上,每針距離一分到一分半,依所綉紋樣而迴旋填滿,有二、三排的,也有多排的。扎的線要對花如十字紋,如同扎鞋底花紋。

散錯針 它以多種針法變化運用,達到陰陽濃淡適度,力求所綉的形體逼真。 散整針:是套針、施針、接針、長短針兼用的混合針法。

編綉 是一種類似編織的綉法。它包括戳紗、打點、鋪絨、網綉、夾錦、十字桃花、絨線綉等。

這些針法都適用於綉圖案花紋,所以也可將它們稱為「圖案綉」。 饒綉 是一種針線相繞、扣結成綉的針法。

打籽、拉鎖子、扣綉、辮子股和雞毛針,都屬於這一類。 打籽:它是蘇綉傳統針法之一。

可以用它綉花蕊,也可以獨立地綉圖案畫。 施針 是加於他針的針法。

這種針法要求疏而不密,歧而不並,活而不滯,參差而不齊。 輔助針 這類針法不是獨立綉形體的針法,而是為了增強所綉景物形似程度和神情的生動性所採用的輔助性針法。

歸入這一類的針法有:輔針、扎針、刻鱗針等。 變體綉 刺綉中,有一些藉助於其它工具、材料和工藝方法,使常規刺綉發生變化的特殊綉法,就是變體綉,其中包括染綉、補畫綉、借色綉、高綉、摘綾和剪絨等。

染綉:元代綉品中的人物、花鳥多用墨描眉目,以畫代綉。染綉的方法,就是從這兒開始的,至今仍在沿用。

1958年,在中國長沙楚墓中出土了龍鳳圖案的刺綉品,這是二千多年前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刺綉品,是現在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刺綉實物之一。 到了漢代,刺綉品的應用更加廣泛,出土的實物也較多。

明代刺綉已成為一種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品,先後產生號稱"四大名綉"的蘇綉、粵綉、湘綉、蜀綉。上海的露香園顧綉,就是當時最出名的刺綉。

顧氏家族世襲相傳,善於刺綉的聲譽名揚大江南北,並得到朝廷的賞識。到了清代顧綉不僅震海內,而且蜚聲海外,吸。
8.形容刺綉的句子
刺綉,深宅里的女子抒情,一針一線的溫柔傾訴。

空白的織物被賦予靈感,思想的純度融進無聲的詩行,浪漫山水是靈魂深處綻放的花。豐富而美好的想像點綴了單調的生活,構築出夢里江山與詩意年華。

我驚詫眼前的精緻和雅韻,並無意去打探刺綉背後的故事,而流淌的歲月,是否還繼續於日出日落的精耕細作?我也無需解釋刺綉為何是女子心靈的漣漪,那眉宇間的一抹嬌羞,已使綉料上的春光四溢。對於刺綉這個特定名稱,我的思緒,潛意識地飄進了在唐風宋雨里:煙雨江南,小橋、流水、人家,伴著春暖花開,在那穿竹石欄邊,一個妙齡女子,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嫻靜時,猶如花照水,一個人獨坐在古樸清幽的宅院里,計上心思,輕挑慢捻地細描著針線,一針一線來回穿梭。
9.描寫女子刺綉(或綉花)的詩歌,詩,詞,句有哪些
描寫「女子刺綉」或「綉花」的詩歌,詩,詞,句有:

1、日暮堂前花蕊嬌, 爭拈小筆上床描。 綉成安向春園里, 引得黃鶯下柳條——胡令能 《詠綉障》

2、疏影簾櫳對綉屏, 鴛鴦織就怕針停。 長居深閨無個事, 此中清味要君明。——《綉女怨》

3、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亦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纖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貧女》

4、終於,刺綉作品完成了,是一幅優美的風景圖,上面有一個荷塘,裡面開滿了亭亭玉立的荷花,還有圓圓的荷葉,荷葉上有一群青蛙在開演唱會,清澈的河水裡有幾只小魚在嬉戲。這一幅美麗的作品,為我的房間增添了一道風景。

5、最美的刺綉,總是以明麗的花朵映襯於暗淡的背景,最輝煌的成就,總是因艱苦卓絕的奮斗而生成。

6、女子刺綉,穿一針萬色的線。閨中翹首,粉黛紅腮,紅桑樹下飄落了誰的相思?月下水影,柔臂嬌步,硃砂指尖流逝了誰的容顏?閨香情,惘然事,每一針刺痛手心,淚流,血染,浸漫了月色的光華,夜霧矯揉了女子的愛戀。

7、我不停地綉著,看著小青蛙慢慢成型,越看越喜歡。雖然在刺綉的途中遇到挫折磨練,但是我不放棄。我堅信,刺綉是一種鍛煉人意志的大鐵爐,只要勇往直前,功夫會不負有心人。小青蛙掛飾一定會被我綉好的。

8、無人問津這家小刺綉店,盡管她裡面蘊藏著無數精美的手工藝品,人們往往目不斜視地走進隔壁的旗艦店,精心挑選,滿載而歸。全城的人都將穿著這個品牌的衣服作為時尚,男男女女,誰要是有能力進這家店購物就是一種能力。這種攀比,儼然成為市民的一種時尚。

9、日暮堂前花蕊嬌 爭拈小筆上床描 綉成安向春園里 引得黃鶯下柳條——胡令能《詠綉障》

10、一片絲羅輕似水 洞房西室女工勞 花隨玉指添春色 鳥逐金針長羽毛 蜀錦謾誇聲自責 越綾虛說價猶高 可中用作鴛鴦被 紅葉枝枝不礙刀——羅隱《綉》

11、富貴的絲綢作面料,智慧的蕾絲鑲個邊,優雅的刺綉掛個花,魅力的金片閃閃亮。祝福小公主前途錦綉!

12、一張機 採桑陌上試春衣 風晴日暖慵無力 桃花枝上 啼鶯言語 不肯放人歸 ;兩張機 行人立馬意遲遲 深心未忍輕分付 回頭一笑 花間歸去 只恐被花知 ;三張機 吳蠶已老燕雛飛 東風宴罷長洲苑 輕綃催趁 館娃宮女 要換舞時衣 ;四張機 咿啞聲里暗顰眉 回梭織朵垂蓮子 盤花易綰 愁心難整 脈脈亂如絲 ; 五張機 橫紋織就沈郎詩 中心一句無人會 不言愁恨 不言憔悴 只恁寄相思 ; 六張機 行行都是耍花兒 花間更有雙蝴蝶 停梭一晌 閑窗影里 獨自看多時; 七張機 鴛鴦織就又遲疑 只恐被人輕裁剪 分飛兩處 一場離恨 何計再相隨 ; 八張機 回紋知是阿誰詩 織成一片凄涼意 行行讀遍 厭厭無語 不忍更尋思; 九張機 雙花雙葉又雙枝 薄情自古多離別 從頭到底 將心縈系 穿過一條絲 唵哈哈哈微三摩地梭哈——無名氏《九張機》

13、牆上掛著一副十字綉,這十字綉可是出自我心靈手巧的外婆之手,看了這寓意深長的刺綉,每一個人都會在心底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

14、甌綉,始於一千多年前,其針法類型卻有二十多種,斷針、滾針、亂針等等……其特點是針法繁多,做工精細,以刺綉人物為絕招,具有色彩鮮艷奪目、綉面光亮生動、綉畫巧妙結合、針法勻稱靈活、針腳齊平、構圖簡練、主題突出等。這可是除了那中國的四大名綉之外的另一個高潮啊!

15、列子居鄭圃,不將眾庶分。革侯遁南浦,常恐楚人聞。 抱瓮灌秋蔬,心閑游天雲。每將瓜田叟,耕種漢水濆。 時登張公洲,入獸不亂群。井無桔槔事,門絕刺綉文。 長揖二千石,遠辭百里君。斯為真隱者,吾黨慕清芬。——李白《贈張公洲革處士》

7. 民間傳統手工藝:刺綉的起源歷史

刺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用針線在各種服飾上面綉上一些我們喜歡的圖案,刺綉在我國的歷史也有二三千年了。一直是我國傳統的 民間藝術 之一。刺綉還分為多種的分類,例如蘇綉,湘綉,蜀綉等等。一般都用於服裝,檯布和藝術品。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刺綉的起源歷史。

刺綉,古代稱之為針綉,是用綉針引綵線,將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綉運針,以綉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古代稱「黹」、「針黹」。因刺綉多為婦女所作,故屬於「女紅」的一個重要部分。刺綉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中國的手工刺綉工藝,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

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至周代,有「綉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綉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綉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綉作書畫,飾件等。

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綉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綉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綉、粵綉、隴綉、湘綉、蜀綉,號稱「五大名綉」。此外還有顧綉,京綉、甌綉、魯綉、閩綉、汴綉、漢綉、麻綉和苗綉等,

都各具風格,沿傳迄今,歷久不衰。刺綉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

刺綉按照材料又可分為絲綉、羽毛綉和發綉。綉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裝,歌舞或戲曲服飾,檯布、枕套、靠墊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明代刺綉中最著名的是顧綉。

刺綉在渭南世代相傳,遍及全市。花色品種達上百個。主要有枕、童帽、裹肚、門簾、鞋墊、床圍、針線包、荷包、動物玩具等,其內容多為花鳥蟲魚和風俗畫面,潼關一帶的婦女,將象徵富貴的牡丹和素雅的荷花綉於布馬鐙兩端,做工精巧,十分耐看,人稱「東府刺綉一絕」。隨著時代的變化,鄉品內容有所更新。同時一些傳統綉品已進入外貿市場。

百鳥裙,唐中宗安樂郡主擁有兩件百鳥裙,都是曠世珍品。就是用天然羽毛做成的衣服。羽毛綉不但能綉出山水花鳥,還能綉出各種日用品抱枕、羽毛綉地毯、羽毛綉服裝。

水族馬尾綉:最古老的刺綉藝術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心靈手巧的水族婦女創造了色彩斑斕的民族民間工藝,聞名遐邇的水族馬尾綉獨樹一幟,被譽為中國刺綉的活化石,堪稱世界一絕,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風、圖騰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貴藝術資料。馬尾綉入選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這一古老的原始藝術的保護帶來了更好的機遇。

源流
刺綉起源很早。黼黻絺綉之文,見於尚書。虞舜之時,已有刺綉。東周已設官專司其職,至漢已有宮廷刺綉。三國吳孫權使趙夫人綉山川地勢軍陣圖,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盧眉娘以法華經七卷,綉於尺絹之上,因刺綉聞名,見於前者著錄。自漢以來,刺綉逐漸成為閨中絕藝,有名刺綉家在美術史上也佔了一席之地。

在原始社會,人們用紋身、紋面來進行裝飾。自從有了麻布、毛紡織品、絲織品,有了衣服,人們就開始在衣服上刺綉圖騰等各式紋樣。據《尚書》記載,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

在先秦文獻中有用硃砂塗染絲線,在素白的衣服上刺綉朱紅的花紋的記載及所謂「素衣朱綉」、「袞衣綉裳」、「黻衣綉裳」之說。在當時既有綉畫並用,也有先綉紋形後填彩做法。

8. 古代人的刺綉是怎麼綉的呢

刺綉是針線在織物上綉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綉料上穿刺,以縫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綉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中國刺綉主要有蘇綉、湘綉、蜀綉和粵綉四大門類。刺綉的技法有:錯針綉、亂針綉、網綉、滿地綉、鎖絲、納絲、納錦、平金、影金、盤金、鋪絨、刮絨、戳紗、灑線、挑花等等,刺綉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藝術裝飾,如服裝、床上用品、檯布、舞台、藝術品裝飾。 刺綉(圖2)刺綉[1],古稱針綉,是用綉針引綵線,按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綉運針,以綉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古代稱「黹」、「針黹」。因刺綉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刺綉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我國的手工刺綉工藝,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至周代,有「綉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綉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綉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綉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綉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綉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綉、粵綉、湘綉、蜀綉,號稱「四大名綉」。此外尚有顧綉,京綉、甌綉、魯綉、閩綉、汴綉、漢綉、麻綉和苗綉等,都各具風格,沿傳迄今,歷久不衰。刺綉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綉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裝,歌舞或戲曲服飾,檯布、枕套、靠墊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民代刺綉種最著名的是顧綉。 刺綉在渭南世代相傳,遍及全市。花色品種達上百個。主要有枕、童帽、裹肚、門簾、鞋墊、床圍、針線包、荷包、動物玩具等,其內容多為花鳥蟲魚和風俗畫面,潼關一帶的婦女,將象徵富貴的牡丹和素雅的荷花綉於布馬鐙兩端,做工精巧,十分耐看,人稱「東府刺綉一絕」。隨著時代的變化,鄉品內容有所更新。同時一些傳統綉品已進入外貿市場。[2] 編輯本段刺綉源流 刺綉起源很早。黼黻絺綉 對鳳對龍紋綉淺絹面衾之文,見於尚書。虞舜之時,已有刺綉。東周已設官專司其職,至漢已有宮廷刺綉。三國吳孫權使趙夫人綉山川地勢軍陣圖,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盧眉娘以法華經七卷,綉於尺絹之上,因刺綉聞名,見於前者著錄。自漢以來,刺綉逐漸成為閨中絕藝,有名刺綉家在美術史上也佔了一席之地。 在原始社會,人們用紋身、紋面來進行裝飾。自從有了麻布、毛紡織品、絲織品,有了衣服,人們就開始在衣服上刺綉圖騰等各式紋樣。據《尚書》記載,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在先秦文獻中有用硃砂塗染絲線,在素白的衣服上刺綉朱紅的花紋的記載及所謂"素衣朱綉"、"袞衣綉裳"、"黻衣綉裳"之說。在當時既有綉畫並用,也有先綉紋形後填 刺綉藝術彩做法。 戰國時期的刺綉已很精美,這時期的刺綉用的都是辮子綉針法,也稱辮子綉,鎖綉。湖北江陵馬山硅廠一號戰國楚墓出土的綉品,有對鳳、對龍紋綉、飛鳳紋綉、龍鳳虎紋綉禪衣等,都是用辮子股施綉而成,並且不加畫填彩,這標志此時的刺綉工藝已發展到成熟階段。這些綉品在圖案的結構上非常嚴謹,有明確的幾何布局,大量運用了花草紋、鳥紋、龍紋、獸紋,並且浪漫地將動植物形象結合在一起,手法上寫實與抽象並用,穿插蟠疊,刺綉形象細長清晰,留白較多,體現了春秋戰國時期刺綉紋樣的重要特徵。 目前傳世最早的刺綉,為戰國時期湖南長沙楚墓中出土的兩件綉品。觀其針法,完全用辮子股針法(即鎖綉)綉成於帛和羅上,針腳整齊,配色清雅,線條流暢,將圖案龍游鳳舞,猛虎瑞獸,表現得自然生動,活潑有力,充分顯示出楚國刺綉藝術之成就。漢代綉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內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大批種類繁多而完整的綉品,更有助於了解漢代刺綉風格。從這些綉品看,漢綉圖案主題,多為波狀之雲紋,翱翔之鳳鳥、賓士之神獸,以及漢鏡紋飾中常見之帶狀花紋、幾何圖案等。刺綉新採用的底本質材,則為當時流行的織品,如織成「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長樂光明」等吉祥文字之絲綢錦絹。其技法以鎖綉為主,將圖案填滿,構圖緊密,針法整齊,線條極為流暢。 刺綉佛像供養人東晉到北朝的絲織物,出土於甘肅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魯番等地,所見殘片綉品無論圖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細密的鎖綉全部綉出,成為滿地施綉的特色。傳世及出土的唐代刺綉,與唐代宗教藝術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中有不少唐綉佛像,如大英博物館藏有東方敦煌千佛洞發現之綉帳靈鷲山釋迦說經圖,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所藏釋迦說法圖等,都與當對佛敦隆盛的信仰,有直接關聯。此時刺綉技法仍沿襲漢代鎖綉,但針法已開始轉變運用平綉為主,並採用多種不同針法,多種色線。所用綉底質料亦不限於錦帛和平絹。刺綉所用圖案,與繪畫有密切關系,唐代繪畫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鳥也漸興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樓閣,花卉禽鳥,也成為刺綉圖樣,構圖活潑,設色明亮。使用微細平綉之綉法,以各種色線和針法之運用,替代顏料描寫之繪畫形成一門特殊的藝術,也是唐綉獨特的風格。至於運用金銀線盤繞圖案的輪廓,加強實物之立體感,更可視為唐代刺綉的一項創新。 唐以前之綉品,多為實用及裝飾之用,刺綉內容與生活上的需要和風俗有關。宋代刺綉之作,除為實用品外,尤致力於綉畫。自晉唐以來,文人士大夫嗜愛書法並及於繪畫,書畫乃當時最高的藝術表現,至宋更及於絲綉,書畫風格直接影響到刺綉之作風。歷代迄清各時代之綉畫與繪畫應有不可分離之關系。 宋代刺綉之發達,由於當時朝廷獎勵提倡之故。據《宋史·職官志》載,宮中文綉院掌纂綉。徽宗年間又設綉畫專科,使綉畫分類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因而名綉工相繼輩出,使繪畫發展至最高境界,並由實用進而為藝術欣賞,將書畫帶入刺綉之中,形成獨特之觀賞性綉作。為使作品達到書畫之傳神意境,綉前需先有計劃,綉時需度其形勢,乃趨於精巧。構圖必須簡單化,紋樣的取捨留白非常重要,與唐代無論有無圖案之滿地施綉截然不同,明代董其昌《筠清軒秘錄》載:「宋人之綉,針線細密,用絨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待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讒唼之態。佳者較畫更勝,望之三趣悉備,十指春風,蓋至此乎」。此段描述,大致說明了宋綉之特色。 元代綉品傳世極少,台灣雇故宮博物院僅有一幅作品,由作品觀之,仍承繼宋代遺風。元人用絨稍粗,落針不密,不如宋綉之精工。 元代統治者信奉喇嘛教,刺綉除了作一般的服飾點綴外,更多的則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被用於製作佛像,經卷,幡幢,僧帽,以西藏布達拉宮保存的元代《刺綉密集金剛像》為其代表,具有強烈的裝飾風格。山東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刺綉,除各種針法外,還發現了貼綾的作法。它是在一條裙帶上綉出梅花,花瓣是採用加貼綢料並加以綴綉的做法,富有立體感。 明代刺綉以灑線綉最為新穎突出。灑線綉用雙股捻線計數,按方孔紗的紗孔綉制,以幾何紋為主,或配以鋪絨主花。灑線綉是納線的前身,屬北方綉種,以定陵出土明孝靖皇後灑線綉蹙金龍百子戲女夾衣為例,它用三股線、絨線、捻線、包梗線、孔雀羽線、花夾線6種線、12種針法製成,是明代刺綉的精品。屬北方綉系的還有山東魯綉、衣線綉和輯線綉。 明代刺綉始於嘉靖年間上海顧氏露香園,以綉傳家,名媛輩出。至顧名世次孫顧壽潛及其妻韓希孟,深通六法,遠紹唐宋發綉之真傳。摹綉古今名人書畫,劈絲配色,別有秘傳,故能點染成文,所綉山水人物花鳥,無不精妙,世稱露香園顧氏綉,蓋所謂畫綉也。此即傳世聞名之顧綉。 顧綉針法,最主要繼承了宋代最完備之已成綉法,更加以變化而運用之,可謂集針法之大成。用線主要仍多數用平線,有時亦用捻線,絲細如發,針腳平整,而所用色線種類之多,則非宋綉所能比擬。同時又使用中間色線,借色與補色,綉繪並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視圖案所需,可以隨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羅斗雞尾毛,薄金、頭發均可入綉別創新意,尤其利用發綉完成繪畫之製作,於世界染織史上從未一見,即此可知顧綉有極其巧妙精微之刺綉技術。 清代刺綉,多為宮廷御用的刺綉品,大部分均由宮中造辦處如意館的畫人繪制花樣,經批核後再發送江南織造管轄的三個織綉作坊,照樣綉制,綉品極工整精美。除了御用的宮廷刺綉,同時在民間先後出現了許多地方綉,著名的有魯綉、粵綉、湘綉等、京綉、蘇綉、蜀綉等,各具地方特色。蘇、蜀、粵、湘四種地方綉,後又稱為「四大名綉」,其中蘇綉最負盛名。蘇綉全盛時期,流派繁衍,名手競秀,刺綉運用普及於日常生活,造成刺綉針法的多種變化,綉工更為精細,綉線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圖案多為喜慶、長壽、吉祥之意,尤其花鳥綉品,深受人們喜愛,享盛名的刺綉大家相繼而出,如丁佩、沈壽等。 清末民初,西學東漸,蘇綉出現了創新作品。光緒年間,余覺之妻沈雲芝綉技精湛,聞名蘇州綉壇。沈氏30歲時,逢慈嬉太後70壽辰,沈氏綉了「八仙慶壽」的八幀作品祝壽,獲賜贈「福」「壽」兩字,因而改名沈壽。沈綉以新意運舊法,顯光弄色,參用寫實,將西畫肖神模擬的特點表現於刺綉之中,新創「模擬綉」,或稱「藝術綉」,針法多變,富立體感。 近代刺綉藝術家沈壽,不但綉藝高超,還分類整理歷代刺綉針法,繼承顧綉、蘇綉傳統技藝,並引用西方素描、油畫、攝影的表現方法,創造散針、旋針、以表現物體的明暗虛實。她綉制的義大利帝王肖像,在義大利都朗世界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會展出,獲世界榮譽最高級之卓越獎。 1911她在年天津開設自立女工傳習所,傳授綉藝,組辦女子師范學校傳習所,培養專業人才,晚年病中寫成《雪宧綉譜》,總結中國自唐宋畫綉、明代顧綉以及她的美術綉所刺綉針法,為我國刺綉藝術作出了卓越貢獻。 隨著蘇綉的發達與創新,延至今日,又形成許多新的刺綉,如亂針綉、束綉、雙面綉、雙面異色綉、精微綉、彩錦綉等。另外還有許多邊疆少數民族的織綉,亦充分表現原始風格的自然美與拙樸之美。刺綉最早多為實用,及至宋元廣及書畫之製作,漸乃成為藝術珍賞之用。故宮所藏之刺綉,多屬此類。時代最早者為五代,而用品最多者為清代。經歷代的創新發展,各具特色,皆有高度的成就。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品幾乎皆為精品,綉工勻整,針線細密,設色精妙,深得書法精髓,且均裱裝成冊軸卷,使觀賞者往往誤以為書畫,欣賞珍藏藝術價值極高。 1958年,在中國長沙楚墓中出土了龍鳳圖案的刺綉品,這是二千多年前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刺綉品,是現在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刺綉實物之一。 到了漢代,刺綉品的應用更加廣泛,出土的實物也較多。 明代刺綉已成為一種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品,先後產生號稱"四大名綉"的蘇綉、粵綉、湘綉、蜀綉。上海的露香園顧綉,就是當時最出名的刺綉。顧氏家族世襲相傳,善於刺綉的聲譽名揚大江南北,並得到朝廷的賞識。到了清代顧綉不僅震海內,而且蜚聲海外,吸引了不少國外商人來上海,大量訂購顧派刺綉品,一時顧綉成為刺綉的通稱了。 中國古代的刺綉,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不走銷,價格平平。直至1993年起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才開始有人專門收集。據市場分析家推論,要使刺綉品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新寵兒,還需收藏家們10年時間的努力。近兩年國內的一些藝術品拍賣會上,刺綉拍品,價格競現高攀,非常吸引買家競爭。 刺綉在國外也享有很高的聲譽。在外國人眼裡,刺綉是中國文化藝術的代表之一。 2006年,揚州刺綉技藝被省政府批准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名錄。 編輯本段刺綉的工藝要求 刺綉的工藝要求是:順,齊,平,勻,潔。順是指直線挺直,曲線圓順;齊是指針跡整齊,邊緣無參差現象;平是指手勢准確,綉面平服,絲縷不歪斜;勻是指針距一致,不露底,不重疊;潔是指綉面光潔,無墨跡等污漬。

9. 怎麼做香囊

問題一:怎樣製作香囊(要花的) 1、香囊囊體可採用單面絨布等布面材料,囊體可根據需要作成多種造形和花色,如吉祥物、生肖動物、卡通人物等。 2、留香緩釋劑的充填:囊體縫制好後,即可向裡面充填留香緩釋劑由高分子聚合物或普通硅膠和填料配製而成。高分子聚合物可採用丙烯酸聚合物、澱粉聚合物等材料;填料可選用硅藻土、白炭黑等。高分子聚合物和真烊比例為5:1。留香緩釋劑的填充量約為囊體體積的1/3,裝好留香緩釋劑後,將香囊口縫合好,用塑料袋或精美紙盒包裝後即為成品。3、加香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香水,加2倍的清水稀釋,再把香囊浸泡在稀釋的液體中,待其充分吸收後,取出晾乾即可。還有一種方法是先把香囊在清水中浸泡在稀釋的液體中,待其充分吸收後,取出晾乾即可。還有一種方法是先把香囊在清水中浸泡1-2小時後,取出香囊體將香水的原液直接噴灑在香囊上面,充分吸收後即可。

問題二:香囊怎麼做 自動動手做香囊和香枕,不僅可以省錢,香氣用完了,也可以很容易的為枕頭、囊袋添香。所有的材料不過是一塊布,面積的大小不拘,先把布袋的三邊縫合起來,塞進去一些清新的乾燥植物或香料並滴進純精油。或者你可以先將精油滴在乾燥花上,再把植物放到香囊里,靜置一晚,植物就會吸收所有的精油,這是加強香味的方法。你可以根據枕頭和囊袋的大小及你所喜歡香氣的濃淡,來決定將使用多少滴精油。使用精油時,不一定非用乾燥植物不可,任何的填充如棉花或海棉都可以,睡眠用的枕頭可用洋甘菊、薰衣草、橙花、馬郁蘭等純精油;裝飾或非睡眠用的枕頭可以和每個房間里的香味搭配,例如:檸檬、天竺葵或快樂鼠尾草等純精油。最後塞進填料,把第四邊縫起來。 當然,現在市面上也有現成的香熏包出售,正適合喜歡方便省時的你。它是特製的蠟里添加了各種天色純精油,分別有不同的香氣和功效,如柑橘、檸檬、萬加利樹茶及玫瑰薰衣草等,然後裝進精美的布袋裡,不僅可以放在衣物櫃,還可放在浴室、汽車、手提包甚至鞋子里,等香氣散盡了,還可以自己添加純精沒以恢復其香氣和功效。

問題三:自己怎樣製作香囊 自己動手製作香囊。請調配自己喜歡的香場的香囊。【成分】白檀??桂皮??丁香??大茴香??龍腦
布袋3個??絲帶3條
將這不經意間的香氣放到衣服里,就能享受到香氣轉移到衣服上去的樂趣。
如果可以的話,請在這有限的布袋裡創造不同的香氣吧。

問題四:如何自己製作驅蚊香囊? 艾葉有驅蚊的功效,端午節做得香囊裡面放得就是艾葉。艾葉有賣的,買回來自己做一個就好了~~

問題五:怎麼做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香袋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原本就是用五色碎布縫成包囊。裡面裝填上香料而製成的。那時主要用於佩在胸前用於祈福祛邪,記念端午或青年男女互贈的信物。近年來,香包的造型和表現內容有了很大的創新,從形狀上區分有平面的、立體的。從質地上區別有軟質的和硬質的。從表現內容上說,有象徵婚姻美滿百年好合的鴛鴦荷葉香包,有祈福孩童平安、祛邪的五毒香包,記念端午的粽子香包。兒童佩戴的生肖香包,美觀實用的手機袋香包。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鞋墊也可放入香料,綉上花製成香包形式。目前香包的使用范圍已不僅限於上述傳統內容,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旅遊記念品。非常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香包的製作方法。
一、 工具與材料
製作香包所使用的工具有剪刀、針、鉛筆。
製作香包所使用的材料有彩色布料、各色絨線、各色綉花絲線、襯布、硬紙板、801膠、膠水或漿糊、脫脂棉、紙筒、彩珠、光片、鈴鐺、香料。
其中香料是由多種芳香中草葯配製而成的,配製香料所用的中葯有: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高本、甘松、丁香,配製時,需用石臼分別將葯材搗成碎沫,等量混合後即成香包所用香料。
二、 香包製作
香包的種類很多:一般來說可分為平面綉花組合香包、立體香包、纏繞香包、補花軟面香包幾種。下面我們分別介紹一下各種香包的製作方法。
1. 平面綉花組合香包
① 畫稿樣
在製作香包之前首先要畫出稿樣,以便根據稿樣作出紙卡樣板來,在這一步畫稿樣中,只需畫出圖案的輪廓即可,由於稿樣是按實物的具體尺寸繪制的,因此在畫稿樣時要掌握稿樣的尺寸准確,稿樣畫好後,就可用剪刀將稿樣剪下。
② 剪紙卡樣板

為了製作能夠長久使用的樣板,還需根據紙樣將紙卡剪成樣板。當所有的樣板剪好後,就可在紙卡樣板上畫綉樣了。③ 紙卡畫綉樣
畫綉樣就是在紙卡樣板上畫出香包表面上需要綉制的花紋,在畫綉樣時,要考慮到綉紋的走向和針法組合,以便進行綉制。綉紋畫好後,就完成了紙卡樣板的製作。
④ 裁布襯

由於平面香包是由雙層布襯中間填充香料而製成的,因此需要按照紙卡樣板的形狀對各圖形剪出兩張布襯,剪布襯時,用針線將布襯與紙卡樣板縫合固定,再用剪刀沿紙卡輪廓將布襯剪下,布襯剪好後就可以粘布面了。
⑤ 粘布面
粘布面就是在布襯表面粘上香包的外裝飾面。粘面時,先在布襯表面,均勻地塗上膠水,把布襯和布面粘合在一起。我們在這個香包中,為荷葉選擇的是綠色布面,鴛鴦選擇的是紅色和黃色布面,布面粘好晾乾後,就可沿布襯輪廓剪下,在剪布面時,要留0.5厘米寬的餘量,以便粘邊。
粘邊的目的是為了將布襯包裹起來,防止製成成品時影響美觀,為了將布邊粘合的平整,在粘布邊前,要沿布襯邊緣將布面剪出小口,布面剪口後就可以粘邊了,一般粘邊可使用801膠,粘合時,將801膠均勻地塗抹在布面和布襯上,稍晾後,就可將布邊整齊地粘貼在布襯上。
⑥ 布面畫綉樣
由於這個平面香包的表面是用絲線綉花的,因此,要首先在布面上畫出綉樣來。畫綉樣時可根據紙卡上畫好的綉樣,在布面上進行描繪。當所有布面上的綉樣都畫好後,就可以進行綉花了。
⑦ 綉花
這個平面香包表面的綉花是增強觀賞性的關鍵,也是香包製作藝術水平的表現,因此,在綉花中,要認真仔細力求表現出香包本身的藝術特色,綉花首先用淺粉色絲線從荷葉上的裝飾荷花開始,綉花芯時,可用長短針的針法,也就是一針長一針短,以表現出花芯的放射狀。花芯綉好後,換深粉色絲線仍用長短針的針法綉出花瓣,以表現出花朵的立體效果。為......>>

問題六:香囊做什麼用的 中國風文雅配飾,配掛香囊自古是文人雅士,達官貴人的時尚!
清香、驅蟲、避瘟、防病,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
清新空氣、防霉驅蟲、除甲醛味、舒緩神經、解除緊張焦慮,緩解頭痛...
男女傳情之物,此物最相思!
送禮佳品,價廉物美,別有情趣!
中醫古籍 中葯香囊 中葯香包 預防四時感冒 霍香 丁香 木香
一口價 18.00元

問題七:簡易香囊製作方法 hanminzu/...251075
端午節香囊、絲絛製作簡易教程(入門級別)
v.ku6/show/FLP4kzCZcC0-W22q
如何簡單製做端午香囊?(視頻)

問題八:怎麼做香包 工具/原料
手帕
電熨斗
縫紉機
香料
針線
紙張
絲帶
方法/步驟
1
准備一張表面上帶有好看刺綉圖案的手帕,用電熨斗熨平。
2
對折,再對折,然後在縫紉機上把褶好的手帕四邊縫合,但是留下一個小口子用於填充香料。
3
准備你需要用到的香包填充料:薰衣草、茶葉或者其他中葯材。
4
把縫好的香包掀開一個口子,用紙捲成漏斗插入香包中,導入香料。
5
縫合香包的填充料口。
6
用另外一張手帕再做了一個。
7
把兩個疊起來,用時代把它們扎在一起,飽滿的提神香包就做好了。

問題九:怎麼做桂花香囊 准備材料:布料、剪刀、桂花(干)。製作方法:1、先製作出月亮的型版。2、依照型版裁出月亮形的不織布兩片。3、製作兔子版型。4、依照兔子版型,裁出兔子的身體各部分。5、把透明玻璃紗的邊緣,用火親親燒一下,可避免脫絲。6、然後縫在挖好的月亮前片上面。7、兩片月亮用卷縫縫好後,從預留口中倒入桂花。8、然後把兩片縫合。9、在小兔子臉上綉上五官和表情。10、卷縫後塞入PP棉。11、按照同樣方法,把小兔子的各個部分塞入pp棉,把小兔子各個部分連接好,小兔就做好了。12、把小兔固定在月亮上,別致可愛的桂花香囊就做好了。

10. 刺綉分為哪幾種

刺綉分為蘇綉、湘綉、粵綉、蜀綉、京綉、魯綉、汴綉、甌綉、杭綉、漢綉、閩綉等地方名綉。

而我國的少數民族如維吾爾、彝、傣、布依、哈薩克、瑤、苗、土家、景頗、侗、白、壯、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綉。

蘇綉、湘綉、粵綉、蜀綉四大名綉之稱形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本身的藝術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綉品商業化的結果。

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綉產地的不同,刺綉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蘇、蜀、粵、湘四個地方的刺綉產品銷路尤廣,影響尤大,故有「四大名綉」之稱。

(10)長短針荷花擴展閱讀

手工刺綉的主要藝術特點是圖案工整絹秀,色彩清新高雅,針法豐富,雅艷相宜,綉工精巧細膩絕倫。

就刺綉的針法而言,極其豐富而變化無窮,共有9大類43種,主要有齊針、掄針、套針、施針、亂針、滾針、切針、平金、打點、打子、結子、網綉、冰紋針、挑花、納錦、刻鱗針、施毛針、穿珠針等等,採用不同的針法可以生產不同的線條組織和獨特的手工刺綉藝術表現效果。

這種絲織刺綉工藝品的生產,不僅對中國社會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國際文化生活中也產生了很大的作用與影響。到了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刺綉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綉品也成為對外輸出的主要商品。

由於中國是絲綢的故鄉,自古以來,富者以「閨房綉樓」為貞,北京的京綉、溫州的甌綉、上海的顧綉、苗族的苗綉等,產地不同,風格烔異。刺綉的針法有錯針綉、亂針綉、網綉、滿地綉等。刺綉的花卉不聞猶香,飛禽栩栩如生。走獸神態逼真。

解放後,中國將油畫、中國畫、照片等藝術形式運用於刺綉,使之達到遠看是畫、近看地綉的絕妙效果。刺綉品的用途也進一步擴大,從戲劇服裝到日常生活中的枕套、檯布、屏風、壁掛及生活服裝等等。此外,刺綉品還是中國傳統的外貿產品,經濟價值很高。

熱點內容
男士做花藝 發布:2025-05-24 08:27:34 瀏覽:260
鬼針草的花語 發布:2025-05-24 08:23:27 瀏覽:284
七夕玉項鏈 發布:2025-05-24 08:23:26 瀏覽:549
寶趣玫瑰園門票多少錢 發布:2025-05-24 08:11:18 瀏覽:310
大疆蘭花土 發布:2025-05-24 08:11:14 瀏覽:151
登台荷花酒 發布:2025-05-24 08:00:33 瀏覽:135
浙江玫瑰醋 發布:2025-05-24 08:00:25 瀏覽:128
綠綢衫上綉牡丹歇後語 發布:2025-05-24 08:00:25 瀏覽:659
教我畫一朵牡丹花 發布:2025-05-24 08:00:25 瀏覽:232
綉梅花男上衣 發布:2025-05-24 07:59:09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