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李商隱致荷花

李商隱致荷花

發布時間: 2023-02-19 04:39:18

① 李商隱《贈荷花》的全詩意思 。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廉潔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錄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② 《李商隱《贈荷花》》古詩原文及翻譯

作者:
原文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專
此花此葉長屬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譯文
人世間的花和葉是不能相比的,花被供入金盆,葉卻歸於塵土.
只有綠色的荷葉襯著紅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隨性自然.
這花和葉長久的互相映,等到翠色減少紅色凋零時,真讓人愁煞心肝.
世間的花和葉是不同等的,一般人總是重視花,不重視葉。
唯有碧綠的荷葉襯著未開的荷花,無論是開放還是合攏的都是天然本性。
荷花與荷葉長時間互相交映,一直到荷葉減少,荷花凋謝時令人愁苦至極。

③ 李商隱《贈荷花》原文及翻譯賞析

贈荷花原文: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常相映 一作:長相映)

贈荷花翻譯及注釋

翻譯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注釋 1不相倫:不相比較。意謂世人皆重花而輕葉。倫:同等,同類。2金盆:銅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3綠荷紅菡萏(han dan):綠荷是指碧綠的荷葉。菡萏是指未開的荷花。《詩經·山有扶蘇》之「隰有荷華」,劉楨《公宴》詩:「芙蓉散其華,菡萏溢金塘。」4卷舒:形容荷葉的姿態。卷,卷縮。舒,伸展。開合:形容荷花的姿態。開,開放。合,合攏。5天真:天然本性、不加雕飾的本來樣子。馮延巳《憶江南》詞之一:「玉人貪睡墜釵雲,粉消妝薄見天真。」6翠減紅衰:翠者為葉,紅者為花,翠減紅衰言花葉凋零。翠:指荷葉。紅:指荷花。7愁殺(sha)人:令人愁苦至極。

贈荷花賞析

詩的前兩句寫花與葉的兩種不同命運。世上的花與葉,本是同根生,同枝長,花兒萬紫千紅,千姿百態,各自與眾不同而獨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識中。便移栽金盆,倍受呵護。但綠葉卻受到遺棄,飄零落地,在凄風苦雨中化作塵土。花入盆,葉作塵,這是世間花和葉的各自的命運。這兩句總寫花的萬幸和葉的不幸,以它們的「不相倫」反映出荷花獨特品質的可貴。

「惟有」二字,同中取異,以下四句,全承它而來,轉寫荷葉的伸張捲曲,荷花的開放閉合,種種風姿,天然無飾。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贊美高潔脫俗、不媚於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這首詩,卻吟詠了荷葉荷花「任天真」的品質,藉以歌頌真誠而不虛偽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寫花,又是寫人。以花性寫人性,立意新奇。

最後兩句進一層寫荷花的「天真」之處。荷花的紅花綠葉,互照互映互襯。即使到了紅衰翠減、世人愁苦之時,仍然不相遺棄。如果說,前兩句寫荷花「任天真」,側重表現共榮;那麼,這兩句的「長相映」,則主要表現同衰。這四句詩互補互承,從正反兩方面完整地表現出荷花既能同榮、又能同衰的堅貞不渝的品質。

李商隱一生不得志,只做過幾任小官。其主要原因不是他無才,而是沒有知己者的力薦。他生存在牛、李兩黨的夾縫之中,沒有信任,沒有依託,飽受奚落和排擠。這首詩歌頌荷花能榮衰相依,實則表達了自己渴求知己、尋覓政治依託的心聲。

這首詩語言通俗淺近,寓意明顯,表達直露,節奏明快,與李商隱很多詩歌的含蓄委婉不同,體現了他詩歌風格的多樣性。

贈荷花創作背景

開成三年李商隱新婚,綠荷紅菡萏就是盛夏的景象,這首詩就是作於這一年夏天涇原幕里,王夫人會寫詩,李商隱就用格詩、律詩來贈送給她,這首詩的含義明確易懂,主要是以「荷葉」為主題,使它能誦易曉,更能表明自己的心跡,與議婚熱戀之時的《荷花》詩前後相應。

贈荷花鑒賞

詩一開頭,並沒有直接從荷花本身著筆,而是先從其他花卉的花與葉的關系寫起:「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倫」,比並之意,世上的人對待花和葉是不一樣的,二者不能相提並論。人們對花特別偏愛,把它栽在金盆中以供觀賞,又倍加愛護,而花葉則聽任它「零落成泥碾作塵」(陸游《卜運算元·詠梅》)。同時,其他花卉的花與葉的關系也並不密切。如杏即先花而後葉,花開而葉未放,葉生而花凋落。桃花那麼鮮艷,但其葉也不與之般配,須得綠柳相映才更顯其美,故有「桃紅柳綠」之稱。「紅花雖好,還須綠葉扶持」。這種花葉相映之關是其他花卉不易具備的,只有荷花以此見長,所以詩人接下去便寫道:「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爾雅·釋草》: 「荷,芙蕖,其葉葭,其華菡萏, 《毛詩箋》雲: 『芙蕖之莖曰荷。」』《說文解字》;「荷未發為菡萏,已發為夫容(芙蓉)。」「惟有」,只有。這是詩人特別強調之語。「卷舒」指荷葉,「開合」指荷花,「任天真」即自然天成。在詩人眼中,只有荷花紅苞綠葉相配,完美無缺。荷葉之卷舒,荷花之開合,相互映襯,自然而然,美麗無比。

開頭這四句,詩人是別具匠心的:他寫的不僅僅是花與葉的關系問題,而是有深意的。字面上這是一種對比,即拿荷花與其他花卉對比,突出荷花花葉相配、交相輝映的特殊美,更深一層的意思則是在表明他自己與女方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有如荷花的花與葉,可堪匹配,是天賜良緣。這樣,在詩人的筆下,他自己與對方的情事便被描繪、渲染得十分美妙,又如此自然、和諧。詩的最後兩句,既寫出了詩人的期望,也寫出了詩人的隱憂:「此荷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首句是希望,明裡是說但願這美麗的荷花與那碧綠的荷葉長久共存、相互映襯、形影不離,實際的意思是期望女方同自己長相廝守,永不分離,白頭到老。後句是憂慮,字面上是憂慮荷葉減翠,紅花衰落,那時看起來太讓人傷感了。而實際上的意思則是一方面擔心時不我與。雙方年老色衰。但願青春常駐;但更深一層,則是擔心兩人的感情「變色」,出現意外的變故,如果出現那種情況,實在是不堪忍受的,簡直是愁死人了。所以,這是詩人在向情人表白心志,希望兩人都珍視愛情,永不變心。

這首詩明裡句句都是寫花。但實際上句句都是寫人。借荷花表明自己的心曲。既說明自己與女方可堪匹配。是天生的一對兒;又表明了兩人相配之美滿;又表明了自己的心願與憂慮。委婉含蓄,耐人尋味,在眾多的詠物詩中實屬上乘之作。

詩詞作品: 贈荷花 詩詞作者:【 唐代 】 李商隱 詩詞歸類: 【贊美】、【荷花】

④ 李商隱的《贈荷花》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譯文
人世間的花和葉是不能相比的,花被供入金盆,葉卻歸於塵土. 只有綠色的荷葉襯著紅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隨性自然. 這花和葉長久的互相映襯,等到翠色減少紅色凋零時,真讓人愁煞心肝. 另一種版本 世間的花和葉是不同等的,一般人總是重視花,不重視葉. 唯有碧綠的荷葉襯著未開的荷花,無論是開放還是合攏的都是天然本性. 荷花與荷葉長時間互相交映,一直到荷葉減少,荷花凋謝時,真是令人愁苦至極.
賞析
前二句是「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詩人是說人間世的花和葉都是不能相比的,花被供入金盆,葉卻歸於塵土. 後面的「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則是說只有綠色的荷色襯著紅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隨性自然. 最後兩句「此花此葉長相應,翠減紅衰愁殺人.」 意思是這花和葉長久的互相映襯,等到翠色減少紅色凋零時,真讓人愁殺心肝. 詩的前兩句寫花與葉的兩種不同命運.世上的花與葉,本是同根生,同枝長,花兒萬紫千紅,千姿百態,各自與眾不同而獨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識中.便移栽金盆,倍受呵護.但綠葉卻受到遺棄,飄零落地,在凄風苦雨中化作塵土.花入盆,葉作塵,這是世間花和葉的各自的命運.這兩句總寫花的萬幸和葉的不幸,以它們的「不相倫」反映出荷花獨特品質的可貴. 「惟有」二字,同中取異,以下四句,全承它而來,轉寫荷葉的伸張捲曲,荷花的開放閉合,種種風姿,天然無飾.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贊美高潔脫俗、不媚於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這首詩,卻吟詠了荷葉荷花「任天真」的品質,藉以歌頌真誠而不虛偽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寫花,又是寫人.以花性寫人性,立意新奇. 最後兩句進一層寫荷花的「天真」之處.荷花的紅花綠葉,互照互映互襯.即使到了紅衰翠減、世人愁苦之時,仍然不相遺棄.如果說,前兩句寫荷花「任天真」,側重表現共榮;那麼,這兩句的「長相映」,則主要表現同衰.這四句詩互補互承,從正反兩方面完整地表現出荷花既能同榮、又能同衰的堅貞不渝的品質.

⑤ 李商隱 贈荷花

《贈荷花》

作者:李商隱

原文: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注釋:

1、菡萏(hndn):荷花。
2、倫:同等,同類。
3、綠荷:碧綠的荷葉。菡萏:未開的荷花。卷舒:形容荷葉的姿態。卷,卷縮。舒,伸展。開合:形容荷花的姿態。開,開放。合,合攏。天真:天然本性。
4、翠:指荷葉。紅:指荷花。愁殺人:令人愁苦至極。

翻譯:

人世間的花和葉是不同等的,
花被供入金盆,葉卻歸於塵土。
只有綠色的荷葉襯著紅色的荷花,
不管是卷是舒都隨性自然。
這花和葉長久地互相映襯,
等到翠色減少紅色凋零時,
真讓人愁煞心肝。

賞析:

惟有二字,同中取異,以下四句,全承它而來,轉寫荷葉的伸張捲曲,荷花的開放閉合,種種風姿,天然無飾。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贊美高潔脫俗、不媚於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這首詩,卻吟詠了荷葉荷花任天真的品質,藉以歌頌真誠而不虛偽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寫花,又是寫人。以花性寫人性,立意新奇。

最後兩句進一層寫荷花的天真之處。荷花的紅花綠葉,互照互映互襯。即使到了紅衰翠減、世人愁苦之時,仍然不相遺棄。如果說,前兩句寫荷花任天真,側重表現共榮;那麼,這兩句的長相映,則主要表現同衰。這四句詩互補互承,從正反兩方面完整地表現出荷花既能同榮、又能同衰的堅貞不渝的品質。

李商隱一生不得志,只做過幾任小官。其主要原因不是他無才,而是沒有知己者的力薦。他生存在牛、李兩黨的夾縫之中,沒有信任,沒有依託,飽受奚落和排擠。這首詩歌頌荷花能榮衰相依,實則表達了自己渴求知己、尋覓政治依託的心聲。

這首詩語言通俗淺近,寓意明顯,表達直露,節奏明快,與李商隱很多詩歌的含蓄委婉不同,體現了他詩歌風格的多樣性。

李商隱 贈柳


《贈柳》

作者:李商隱

原文:

章台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翻譯:

從長安(章台為長安街名)到大江之濱的江陵,
柳從北到南,無處不在,柳色或明或暗,
柔條垂拂,蓬勃生機,秀色千里。
古今之人對柳的風姿贊賞,
我見到眼前之柳的時候,
正當其婀娜多姿之時。
柳樹體態輕盈春風吹拂,
宛若妙齡女郎,翩躚起舞。
我的目光,心為柳所系,
緊隨不舍,柳花怒放,
像雪一樣在空中飛舞,
撲動著青樓的酒旗。

賞析:

《贈柳》,其實就是詠柳。詠而贈之,故題曰贈。前人認為此詩有本事,馮浩並認為系為洛陽歌妓柳枝作。由於年代久遠,別無旁證,真實情況,已難考知。

李商隱對柳很有感情,他的詩集中,以柳為題的,多至十幾首。這一首同他別的那些詠柳詩不同,它的背景不是一地一處,而是非常廣闊的地域。章台從掩映,郢路更參差。首聯就從京城長安到大江之濱的江陵,寫柳從北到南,無處不在,掩映參差,秀色千里。

掩映、參差,是寫柳色或明或暗,柔條垂拂的繁茂景象,點出時間是在春天。由從(任從)到更的變化,把柳的蓬勃生機,渲染得更加強烈。次聯風流、婀娜,則是寫柳的體態輕盈。柔長的柳枝,千枝萬縷,春風吹拂,宛若妙齡女郎,翩躚起舞,姿態是非常動人的。見說是聽見別人說,包括古今之人對柳的贊賞。來當句是說自己見到眼前之柳的時候,正當其婀娜多姿之時,表現出詩人的欣喜之情。上面四句,從廣闊的背景上,對春柳作了生動具體的描繪,寫出了她嫵媚可愛的風姿。

下面接寫柳色綿延不斷。一到春天,路旁堤畔之柳籠煙罩霧,蔥蘢翠綠,望之令人心醉。詩人的目光,正是被這迷人的柳色所牽引,向前移去,直到橋邊,眼看柳色就要被隔斷,可是跨過橋去,向旁一彎,卻又順著長堤,向前延伸,最後雖然眼中已望不見柳,但心中彷彿仍然見到青青的柳色向遠方伸去。行作行蹤、蹤跡解。意相隨既指春柳傍隨長堤而去,也指詩人的心為柳所系,緊隨不舍,最後直至青樓酒旗、柳花似雪之處。青樓、酒旗是人間繁華之地;飛花似雪是春柳盛極之時。忍即忍心之意,字里透露出詩人的痛惜之情。花飛似雪,固然美極盛極,然而繁華已極,就意味著離凋謝不遠。兩句把春柳的繁華寫到極致,也把詩人的愛惜之情寫到極點。紀昀評此詩雲:五、六句空外傳神,極為得髓。結亦情致可思。(《李義山詩集輯評》)這四句,意境很美,言外之意不盡,很耐人尋味。

清代王士禛說:詠物之作,須如禪家所謂不粘不脫,不即不離,乃為上乘。(《帶經堂詩話》)此詩全篇八句,純用白描,篇中不著一個柳字,卻句句寫柳。而且,仔細玩味,又會發覺它們既是寫柳,又象是在寫人,字里行間,彷彿晃動著一位窈窕女郎的倩影,風流韻致,婀娜多情,非常逗人喜愛。她也許是詩人的友人,也許就是詩人的情人,由於某種原因,他們分離了。詠柳即詠人,對柳之愛憐不舍,即對其所愛之人的依戀與思念。似彼似此,亦彼亦此,不即不離,正是此詩藝術表現的巧妙之處。馮浩說此詩全是借詠所思(《玉溪生詩集箋注》),大旨是不錯的。

李商隱 風雨


《風雨》

作者:李商隱

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又幾千。

注釋:

1、寶劍篇:唐將郭震(元振),少有大志。武則天曾召見,索其文章,震乃上《寶劍篇》。
2、羈泊句:意謂終年漂泊。
3、心斷句:馬周西遊長安時,宿新豐旅店,店主人很冷淡,馬周便要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後來唐太宗召與語,授監察御史。這里意思是說,不可能會象馬周那樣得到知遇了。心斷:猶絕望。新豐:故址在今陝西臨潼縣東。

譯文:

我讀了寶劍篇後心裡凄楚悲涼;
羈旅中不得志想必漂泊到終年。
我象風雨中的黃葉依然在飄落;
別人成日在青樓作樂歌舞管弦。
縱有新交遇到薄俗也難得持久;
舊交老友因為久疏而斷了良緣。
我不企望喝新豐酒能有新際遇;
為消愁姑且沽飲不惜耗費幾千。

賞析:

這是作者自傷淪落漂泊無所建樹的詩,是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詩起句寫理想與際遇的矛盾,雖懷有郭震般的抱負,卻沒有他那樣的際遇。頷聯抒寫羈旅漂泊的人生感受。頸聯寫在現實生活中孤立無援的悲涼。末聯寫想借酒澆愁,但卻不能象唐初的馬周,落拓時在新豐酒店受到冷遇,然而後來他卻得到皇帝的賞識,拔居高位。詩以風雨為題,凄涼開首,是表露羈泊異鄉,因目接凄風苦雨而引起的身世之感。

李商隱 嫦娥


《嫦娥》

作者: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江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釋:

1、嫦娥:古代神話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恆娥竊以奔月。恆又作姮。
2、雲母屏風:嵌著雲母石的屏風。此言嫦娥在月宮居室中獨處,夜晚,唯燭影和屏風相伴。
3、長河句:銀河逐漸向西傾斜,曉星也將隱沒,又一個孤獨的夜過去了。
4、碧海:《十洲記》:扶桑在東海之東岸,岸直,陸行登岸一萬里,東復有碧海,海闊狹浩汗,與東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譯文:

透過裝飾著雲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也在靜靜地消失,晨星沉沒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宮的嫦娥恐怕後悔偷了後羿的長生不老葯。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韻譯:

雲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
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葯,
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⑥ 李商隱最美的情詩《贈荷花》,感動了無數人,你認為好在哪裡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李之儀

愛情總是總是藝術創作的主旋律,不管是現代的電影、電視、音樂,還是古代的詩詞歌賦,都有著太多愛情題材的經典。



結語

李商隱非常巧妙地通過這首詩來向妻子表明心跡,先通過荷花告訴他的妻子,世界上最好的愛情是什麼。

然後用通過荷花與荷葉告訴妻子,他們便如荷花與荷葉一般,是這世界上最完美結合。然後又表明心跡說,我希望他們倆能恩愛一輩子,能白頭偕老。

而最後,李商隱又通過荷花枯萎這一自然現象,告訴妻子,他們都應該珍惜彼此,珍惜著一段緣,珍惜他們的婚姻。




⑦ 《贈荷花》 李商隱

贈荷花
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解釋:
人間世的花和葉都是不能相比的,花被供入金盆,葉卻歸於塵土.
只有綠色的荷色襯著紅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隨性自然.
這花和葉長久的互相映,等到翠色減少紅色調凌時,真讓人愁殺心肝.
賞析:
這也是一篇有深刻思想內容的詩。我國民間長期流傳著這樣的諺語:「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李商隱的這首七言古詩,形象地表現了和這諺語相似的可貴思想。作者說,一般人總是重視花,不重視葉。花栽在金盆里,葉子卻讓它落地成為塵土。但荷花的紅花綠葉,卻配合得很好,它們長期互相照映,一直到綠葉減少,紅花謝落,使人覺得很愁悵的時候。這樣就寫出了荷花荷葉的共同命運,而且寫得很有感情
【譯文】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廉潔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錄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前二句是「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詩人是說人間世的花和葉都是不能相比的,花被供入金盆,葉卻歸於塵土.
後面的「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則是說只有綠色的荷色襯著紅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隨性自然.
最後兩句「此花此葉長相應,翠減紅衰愁殺人。」
意思是這花和葉長久的互相映襯,等到翠色減少紅色凋零時,真讓人愁殺心肝.
詩的前兩句寫花與葉的兩種不同命運。世上的花與葉,本是同根生,同枝長,花兒萬紫千紅,千姿百態,各自與眾不同而獨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識中。便移栽金盆,備受呵護。但綠葉卻受到遺棄,飄零落地,在凄風苦雨中化作塵土。花入盆,葉作塵,這是世間花和葉的各自的命運。這兩句總寫花的萬幸和葉的不幸,以它們的「不相倫」反映出荷花獨特品質的可貴。
「惟有」二字,同中取異,以下四句,全承它而來,轉寫荷葉的伸張捲曲,荷花的開放閉合,種種風姿,天然無飾。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贊美高潔脫俗、不媚於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這首詩,卻吟詠了荷葉荷花「任天真」的品質,藉以歌頌真誠而不虛偽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寫花,又是寫人。以花性寫人性,立意新奇。
最後兩句進一層寫荷花的「天真」之處。荷花的紅花綠葉,互照互映互襯。即使到了紅衰翠減、世人愁苦之時,仍然不相遺棄。如果說,前兩句寫荷花「任天真」,側重表現共榮;那麼,這兩句的「長相映」,則主要表現同衰。這四句詩互補互承,從正反兩方面完整地表現出荷花既能同榮、又能同衰的堅貞不渝的品質。

⑧ 贈荷花的全詩意思 李商隱

《贈荷花》

[唐] 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李商隱(約813——約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現在河南省沁陽縣)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僧孺)李(德裕)黨爭的影響,不斷受到排擠,以致終身潦倒。李商隱是晚唐詩壇重要詩人,他的詩歌以抒寫自己傷時憂憤和失意感慨為主,也有抨擊時政和借古諷今之作。他善於運用象徵、比喻、暗示、襯托等手法,形成一種婉曲朦朧的風格,有時則流於晦澀。

李商隱的《贈荷花》詩,是吟詠荷花的。

荷花,也稱為蓮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起初,根莖細瘦如指,稱為「蔤」(蓮鞭)。蔤上有節,節上再生蔤。荷的節向下生須根,向上抽葉和生花梗。荷夏季開花,顏色有淡紅色或白色。荷花凋謝後,花托膨大形成蓮蓬,蓮蓬內生長有很多堅果(俗稱為「蓮子」)。荷在夏秋生長的末期,蓮鞭前端數節入土後,膨大成藕。第二年春天萌生新株。荷原產印度,在我國中部和南部淺水塘栽種較多。荷葉的用處也很多,花和葉子可以供人們觀賞;藕可以食用或製作藕粉;蓮子是滋補品;蓮子、藕節、荷葉都可以入葯。

對《贈荷花》詩中的「荷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荷花」是李商隱年輕時一位朋友的名字,是個女子。她與李商隱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但由於種種原因,兩人卻不能結合在一起。李商隱這首詩是為她而作。又有人認為,「荷花」是一位風塵女子的名字,李商隱有一次偶然遇見她。兩人談詩論文,很是投機。臨別時,以詩相贈,比喻她雖流落風塵,卻具有美好的品質。不管怎麼說,《贈荷花》是一首好詩。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世間的人們對待花和葉態度不一樣,把花栽入金盆,把葉子變成塵土。

倫:同等,同類。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只有荷花是綠葉紅苞相配相映,荷葉的舒捲,荷花的開合,全憑自然。

綠荷:碧綠的荷葉。菡萏:未開的荷花。卷舒:形容荷葉的姿態。卷,卷縮。舒,伸展。開合:形容荷花的姿態。開,開放。合,合攏。天真:天然本性。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荷花荷葉長期互相輝映,荷葉減少,荷花衰敗。令人愁苦難當。

翠:指荷葉。紅:指荷花。愁殺人:令人愁苦至極。

詩的前兩句寫花與葉的兩種不同命運。世上的花與葉,本是同根生,同枝長,花兒萬紫千紅,千姿百態,各自與眾不同而獨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識中。便移栽金盆,備受呵護。但綠葉卻受到遺棄,飄零落地,在凄風苦雨中化作塵土。花入盆,葉作塵,這是世間花和葉的各自的命運。這兩句總寫花的萬幸和葉的不幸,以它們的「不相倫」反映出荷花獨特品質的可貴。

第三至六句,是詩的主體部分。群芳譜中,惟有綠荷、紅菡萏與眾不同。

「惟有」二字,同中取異,以下四句,全承它而來,轉寫荷葉的伸張捲曲,荷花的開放閉合,種種風姿,天然無飾。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贊美高潔脫俗、不媚於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這首詩,卻吟詠了荷葉荷花「任天真」的品質,藉以歌頌真誠而不虛偽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寫花,又是寫人。以花性寫人性,立意新奇。

最後兩句進一層寫荷花的「天真」之處。荷花的紅花綠葉,互照互映互襯。即使到了紅衰翠減、世人愁苦之時,仍然不相遺棄。如果說,前兩句寫荷花「任天真」,側重表現共榮;那麼,這兩句的「長相映」,則主要表現同衰。這四句詩互補互承,從正反兩方面完整地表現出荷花既能同榮、又能同衰的堅貞不渝的品質。

李商隱一生不得志,只做過幾任小官。其主要原因不是他無才,而是沒有知己者的力薦。他生存在牛、李兩黨的夾縫之中,沒有信任,沒有依託,飽受奚落和排擠。這首詩歌頌荷花能榮衰相依,實則表達了自己渴求知己、尋覓政治依託的心聲。

這首詩語言通俗淺近,寓意明顯,表現直露,節奏明快,與李商隱很多詩歌的含蓄婉曲不同,體現了他詩歌風格的多樣性。

熱點內容
油茶花成分 發布:2025-05-25 08:25:46 瀏覽:902
無花果樹樁盆景造型 發布:2025-05-25 08:25:45 瀏覽:346
梨樹嫁接海棠 發布:2025-05-25 08:25:08 瀏覽:438
百合抗抑鬱 發布:2025-05-25 08:25:00 瀏覽:479
儀征荷花展 發布:2025-05-25 08:12:39 瀏覽:30
風之郁花語 發布:2025-05-25 08:11:46 瀏覽:334
525改版牡丹平民選擇 發布:2025-05-25 08:11:45 瀏覽:890
室外綠植牆效果圖大全 發布:2025-05-25 08:05:05 瀏覽:945
直立牡丹 發布:2025-05-25 08:04:31 瀏覽:110
一朵槐花簡筆畫 發布:2025-05-25 08:04:29 瀏覽: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