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海棠梨
⑴ 《過分水嶺》的詩意是什麼
過分水嶺 溫庭筠
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湲一夜聲。
化無情之物為有情,往往是使平凡事物富於詩意美的一種藝術手段。這首短詩,很能說明這一點。
詩中所寫的分水嶺,大約是今陝西略陽縣東南的嶓冢山。這是秦蜀或秦梁間往來必經之地,在唐代是著名的交通要道,故一般徑稱分水嶺而不必冠以所在地。題稱「過分水嶺」,實際上寫的是在過分水嶺的行程中與溪水的一段因緣,以及由此引起的詩意感受。
首句就從溪水寫起。溪水是沒有感情的自然物,但眼前這條溪水,卻又似乎有情。在這里,「無情」是用來引出「有情」、突出「有情」的。「有情」二字,是一篇眼目,下面三句都是圍繞著它來具體描寫的。「似」字用得恰到好處,它暗透出這只是詩人時或浮現的一種主觀感覺。換成「卻」字,便覺過於強調、坐實;改成「亦」字,又不免掩蓋主次,使「無情」與「有情」平分秋色。只有這個「似」字,語意靈動輕妙,且與全詩平淡中見深情的風格相統一。這一句在點出「有情」的同時,也就設置了懸念,引導讀者去注意下面的解答。
次句敘事,暗點感到溪水「似有情」的原因。嶓冢山是漢水與嘉陵江的分水嶺,因為山深,所以「入山三日」方能到達嶺頭。山路蜿蜒曲折,緣溪而行,故而行旅者感到這溪水一直在自己側畔同行。其實,入山是向上行,而水流總是向下,溪流的方向和行人的方向並不相同,但溪水雖不斷向相反方向流逝,而其潺湲聲卻一路伴隨。因為深山空寂無人,旅途孤孑無伴,這一路和旅人相伴的溪水便變得特別親切,彷彿是有意不離左右,以它的清澈面影、流動身姿和清脆聲韻來慰藉旅人的寂寞。我們從「得同行」的「得」字中,可以體味到詩人在寂寞旅途中邂逅良伴的欣喜;而感於溪水的「有情」,也於「得」字中見出。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湲一夜聲。」在「入山三日」,相伴相依的旅程中,「溪水有情」之感不免與日俱增,因此當登上嶺頭,就要和溪水分頭而行的時候,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湧起依依惜別之情。但卻不從自己方面來寫,而是從溪水方面來寫,以它的「惜別」進一步寫它的「有情」。嶺頭處是旅途中的一個站頭,詩人這一晚就在嶺頭住宿。在寂靜的深山之夜,耳畔只聽到嶺頭流水,仍是潺湲作響,徹夜不停,彷彿是在和自己這個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話別。這「潺湲一夜聲」五字,暗補「三日同行」時日夕所聞。溪聲仍是此聲,而當將別之際,卻極其自然地感覺這溪水的「潺湲一夜聲」如同是它的深情的惜別之聲。在這里,詩人巧妙地利用了分水嶺的自然特點,由「嶺頭」引出旅人與溪水的「分頭」,又由「分頭」引出「惜別」,因惜別而如此體會溪聲。聯想的豐富曲折和表達的自然平易,達到了和諧的統一。寫到這里,溪水的「有情」已經臻於極致,詩人對溪水的深情也自在不言中了。
分水嶺下的流水,潺湲流淌,千古如斯。看到過這條溪水的旅人,何止萬千,但似乎還沒有人從這個平凡景象中發現美,發現詩。由於溫庭筠對羈旅行役生活深有體驗,對朋友間的情誼分外珍重,他才能發現溪水這樣的伴侶,並賦予它一種動人的人情美。這里,與其說是客觀事物的詩意美觸發了詩人的感情,不如說是詩人把自己美好的感情移注到了客觀事物身上。化無情為有情,前提是詩人自己有情。
⑵ 有關棠梨的詩句
1. 關於棠梨花的詩句
關於棠梨花的詩句 1.關於梨花的古詩詞,請朋友提供
詩: 楊葉垂金砌,梨花入井闌。
【相和歌辭·怨詩二首】薛奇童 洛陽梨花落如霰,河陽桃葉生復齊。【舞曲歌辭·白?辭二首】崔國輔 洛陽二月梨花飛,秦地行人春憶歸。
【雜曲歌辭·渭城少年行】崔顥 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鳥藏。【雜曲歌辭·一片子】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
【雜曲歌辭·宮中行樂詞】李白 萱草已數葉,梨花復遍枝。【郎月行】張漸 洛陽一別梨花新,黃鳥飛飛逢故人。
【遇劉五】李頎 階下草猶短,牆頭梨花白。【春詞】常建 蕙草生閑地,梨花發舊枝。
【長門怨】劉長卿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送別】李白 客舍梨花繁,深花隱鳴鳩。
【冀州客舍酒酣貽王綺寄題南樓(時王子欲應制舉西上)】岑參 忽然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一從襄陽住,幾度梨花飛。
【送顏韶(得飛字)】岑參 牆上梨花白,尊中桂酒清。【贈別褚山人】高適 只緣春欲盡,留著伴梨花。
【闕題】杜甫 詞: 柳永 傾杯(林鍾商) 離宴殷勤,蘭舟凝滯,看看送行南浦。情知道世上,難使皓月長圓,彩雲鎮聚。
算人生、悲莫悲於輕別,最苦正歡娛,便分鴛侶。淚流瓊臉,梨花一枝春帶雨。
慘黛蛾、盈盈無緒。共黯然消魂,重攜纖手,話別臨行,猶自再三、問道君須去。
頻耳畔低語。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
從今盡把憑鱗羽。 晏殊 採桑子 櫻桃謝了梨花發,紅白相催。
燕子歸來。幾處風簾綉戶開。
人生樂事知多少,且酌金杯。管咽弦哀。
慢引蕭娘舞袖回。 晏幾道 生查子 金鞭美少年,去躍青驄馬。
牽系玉樓人,綉被春寒夜。 消息未歸來,寒食梨花謝。
無處說相思,背面鞦韆下。 蘇軾 木蘭花令(次馬中玉韻) 知君仙骨無寒暑。
千載相逢猶旦暮。故將別語惱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風去。花本無心鶯自訴。
明朝歸路下塘西,不見鶯啼花落處。 李清照 浣溪沙 小院閑窗春色深。
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2.關於「梨花」的詩句
徐鉉 【翰林游舍人清明日入院中途見過餘明日…因寄游君】 榆柳開新焰,梨花發故枝。輜輧隘城市,圭組坐曹司。獨對芝泥檢,遙憐白馬兒。禁林還視草,氣味兩相知。
齊己 【寒食日懷寄友人】 萬井追寒食,閑扉獨不開。梨花應折盡,柳絮自飛來。夢覺懷仙島,吟行繞砌苔。浮生已悟了,時節任相催。
沈亞之 【秦夢詩三首·挽公主】 泣葬一枝紅,生同死不同。金鈿墜芳草,香綉滿春風。舊日聞簫處,高樓當月中。梨花寒食夜,深閉翠微宮。
白居易 【寒食野望吟】 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離別處。冥寞重泉哭不聞,蕭蕭墓雨人歸去。
武元衡 【送田三端公還鄂州】 孤雲迢遞戀滄洲,勸酒梨花對白頭。南陌送歸車騎合,東城怨別管弦愁。青油幕里人如玉,黃鶴樓中月並鉤。君去庾公應借問,馳心千里大江流。
白居易 【杭州春望】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蹋晴沙。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杜牧 【殘春獨來南亭因寄張祜】 暖雲如粉草如茵,獨步長堤不見人。一嶺桃花紅錦黦,半溪山水碧羅新。高枝百舌猶欺鳥,帶葉梨花獨送春。仲蔚欲知何處在,苦吟林下拂詩塵。
趙嘏 【東望】 楚江橫在草堂前,楊柳洲西載酒船。兩見梨花歸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斜陽映閣山當寺,微綠含風月滿川。同郡故人攀桂盡,把詩吟向泬寥天。
崔櫓 【春日即事】 一百五日又欲來,梨花梅花參差開。行人自笑不歸去,瘦馬獨吟真可哀。杏酪漸香鄰舍粥,榆煙將變舊爐灰。畫橋春暖清歌夜,肯信愁腸日九回。
曹唐 【長安客舍敘邵陵舊宴,寄永州蕭使君五首】 不知何路卻飛翻,虛受賢侯鄭重恩。五夜清歌敲玉樹,三年洪飲倒金尊。招攜永感雙魚在,報答空知一劍存。狼藉梨花滿城月,當時長醉信陵門。
來鵠 【寒食山館書情】 獨把一杯山館中,每經時節恨飄蓬。侵階草色連朝雨,滿地梨花昨夜風。蜀魄啼來春寂寞,楚魂吟後月朦朧。分明記得還家夢,徐孺宅前湖水東
3.描寫梨花的句子
《又到梨花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四月是迷人的季節,千萬棵梨樹在古河的環繞下綻放著雪白的花朵,她舒展著雙臂好像梨鄉人民的胸懷,迎接普天下朋友的到來。置身於梨園叢中,微風吹來,花香五洲,吸引著各方「蝶兒」紛至沓來…… 四月的梨鄉是最熱鬧的。
那一位位花枝招展的姑娘,那河邊一對對竊竊私語的情人都在盡情地沐浴著梨花的芳香,輕敘著對梨鄉人民的深厚情誼,黃皮膚的來了,黑皮膚的來了,從不同的言語中聽出都在憧憬著自己的美好未來…… 四月的梨鄉是希望的季節,看那潔白的梨花在向您點頭微笑,孕育著秋後的希望;看那位捋著鬍子微笑的梨農在向您注釋著豐收後的故事;再看那位老農成交後的喜悅,總也掩蓋不了心中的愜意…… 四月的梨鄉是蝴蝶放飛的時節,那花花綠綠的蝶兒忽悠著翅膀翩翩而來。 是啊,「又到梨花開、笑迎采蜜人」,那吐翠的山在向您訴說著美麗的情懷,那川流不息的古河充滿了對您的期待…… 。
4.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雪梅》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3、《除夜有懷》崔塗: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5、《壽陽曲·江天暮雪》馬致遠: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6、《對雪》高駢: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5.有關秋海棠的詩句
《春暮游小園》宋代 王淇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夭棘出莓牆。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宋代 蘇軾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海棠》宋代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霏霏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6.關於花的詩句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7.關於花的詩句
1、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夭夭:茂盛的樣子。
灼灼:鮮明的樣子。詩經·周南·桃夭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華鮮美,落英繽紛 芳華鮮美:一作芳草鮮美。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唐·宋之問《有所思》:「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幽閨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南陌青樓十二重,春風桃李為誰容容:打扮。唐·賀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然:燃。
唐·王維《輞川別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唐·王維《田園樂》:「桃花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桃蹊李徑年雖故,梔子紅椒艷復殊梔子:梔實,可作黃色染料。唐·杜甫《寒雨朝行視園樹》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唐·賈至《春思二首》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唐·韓愈《題百葉桃花》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唐·李賀《將進酒》:「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城邊流水桃花過,簾外春風杜若香杜若:香草名。唐·劉禹錫《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蕙蘭有恨枝猶綠,桃李無言花自紅宋·歐陽修《舞春風》鴨頭春水濃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臉鴨頭:形容春江江水如鴨頭的濃綠色。
宋·蘇軾《送別詩》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宋·蘇軾《新城道中》 桃花香,李花香。淺白深紅,一一斗新妝。
斗:比賽。宋·秦觀《江城子》 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桃蹊:桃樹下的小路。
《史記·李將軍列傳》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句意謂:桃柳成蔭的小路,似乎把春天的美景分送到家家戶戶。
宋·秦觀《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宋·曾鞏《城南》 梅花落盡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葉夢得《虞美人》 小桃初破兩三花,深淺散餘霞。
餘霞:晚霞。宋·李彌遜《訴衷情》 東風著意,先上小桃枝宋·韓元吉《六州歌頭·桃花》 夾岸桃花蘸水開蘸水開:桃花拂著水面帶水開放。
宋·徐俯《春遊湖》 桃花初也笑春風,及到離披將謝日,顏色逾紅離披:花將謝的樣子。元·姚燧《浪淘沙》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路煙千尺雨;連天的細雨。
一路煙:水上彌漫著雲煙。清·吳偉業《鴛湖曲》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碧桃:桃的變種,花重瓣。
和:伴隨。唐·高蟾《上高侍郎》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碧桃:仙桃。
栽和露:伴著玉露栽種。數:輩。
宋·秦觀《虞美人》 2、梅花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晉·陶淵明《蠟月》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迥臨:遠離。唐·張謂《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著:開。
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梅衰未減態,春嫩不禁寒不禁:經受不住。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唐·李商隱《憶梅》 寒柳翠添微雨重,臘梅香綻細枝多唐·薛逢《奉和僕射相公送東川李支使歸使府夏侯相公》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兩句寫早梅開放。
傳說詩中「一枝」原作「數枝」,鄭谷為改,齊己因稱鄭谷為「一字師」。唐·齊己《早梅》 臘後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臘後:進入臘月之後。
臘月是陰歷的十二月。東風:春風,這里指春天。
信:信使。宋·晏殊《蝶戀花》 小梅枝上東君信,雪後花期近信:消息,徵兆。
東君:司春之神.借指春天。宋·晏幾道《虞美人》 折得疏梅香滿袖,暗喜春紅依舊宋·晏幾道《清平樂》 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宋·晏幾道《臨江仙》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暗香:清幽的香氣,此指梅花的清香。
宋·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孤瘦:指梅枝乾枯,梅花稀疏。雪霜姿:指梅花不畏嚴寒傲霜鬥雪的姿態。
意謂遲開的梅花雖故作桃杏之色,卻仍保持著孤高清瘦,傲霜鬥雪的姿態。宋·蘇軾《紅梅》 溪源新臘後,見數朵江梅,剪裁初就宋·周邦彥《玉燭新》 天憎梅浪發,故下封枝雪浪發:濫開,開得太爛漫。
宋·周邦彥《菩薩蠻·梅雪》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江南信:春天到來的消息。梅破:梅花開放。
宋·黃庭堅《虞美人》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詩境:富有詩意的地方。
物華:美麗的景物。應酬:指眼睛看不過來。
宋·張道洽《嶺梅》 小春何處有梅花,想見水邊籬落,數枝斜宋·吳則禮《虞美人》 不與群芳爭絕艷,化工自許寒梅化工:天工,指大自然的創造或生長萬物的功能力量。宋·葉夢得《臨江仙》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宋·呂本中《踏莎行》 東風已有過來信,先返梅魂信:消息。
宋·王灼《丑奴兒》 月籠明,窗外梅花瘦影橫宋·李重元《憶王孫·冬詞》 不知牆外夜來梅,忍寒添得疏花否疏花:很少幾朵花。宋·侯真《踏莎行》 雪後。
8.關於花的詩句
唐·元稹: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斐休: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宋·晏殊: 春風不解禁揚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唐·趙嘏: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元·盧摯: 春來南國花如綉,雨過西湖水似油。
宋·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唐·東方虯: 春雪海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唐·杜甫: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明·豐坊: 東風一夜吹桃萼,桃花吹開又吹落。開時不記春有情,落時偏道風聲惡。
宋·王安石: 隔岸桃花紅未半,枝頭已有蜂兒亂。
宋·楊萬里: 骨相玲瓏透八窗,花頭倒插紫荷香。線身無數青羅扇,風不來也自涼。
唐·岑參: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宋·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元·薩都刺: 江南二月風雨過,梅花開盡杏花紅。
宋·楊萬里: 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竟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
宋·王安石 詠石榴花: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舒捲開合任天真。
唐·杜甫: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宋·汪藻: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唐·杜甫: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洌紅。
唐·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劉禹錫: 迎得春花先到一,淺黃輕綠映樓台。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
正月里,梅花陣陣香;二月里,杏花暖洋洋;三月里,桃花噴噴香;四月里,薔薇都開放;五月里,石榴紅似火;六月里,茶花香滿塘;七月里,鳳仙是七巧;八月里,桂花滿園香;九月里,菊花堆得高;十月里,芙蓉小陽春;十一月,山茶滿樹花;十二月,臘梅黃燦爛。
⑶ 棠梨耐寒多少度
杜木 也稱「杜梨木」,為土灰黃色,木質細膩無華,橫豎紋理差別不大,適於雕刻。舊時多用杜木雕刻木板和圖章等。曾有山西商號所用微雕商標雕版,方寸之內人物、舟車,山川、屋宇等精緻之極,並有數百蠅頭小字於其上,令人嘆為觀止。 杜梨,又名棠梨,為薔薇科梨屬落葉喬木,高可達12米。小枝棘刺狀,葉長卵形,長5至9厘米,葉緣有粗鋸齒,花乳白色,果赭石色,粒徑2厘米左右,花期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果熟期為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在我國分布較廣,華北、西北、長江中下游流域及東北南部均有栽培。 杜梨適生性強,喜光,耐寒,耐旱,耐澇,耐瘠薄,在中性土及鹽鹼土中性土及鹽鹼土中均能正常生長,筆者所在地區土壤含鹽量為0.4%,pH值為8.5,但未經改土及客土等技術措施,所種植的杜梨均能生長旺盛。 杜梨的繁殖以播種為主,亦可壓條,可於秋季采種後堆放於室內,使其果肉自然發軟,期間需經常翻攪,防止其腐爛,待果肉發軟後,放在水中搓洗,將種子撈出,放在室內陰干,11月份土壤上凍前進行混砂貯藏,濕砂與種子之比為31,拌勻後放在室外背陰的貯藏池內,為防止種子脫水,可再蓋10厘米左右的濕砂,來年春季解凍後,要及時翻攪,以防霉爛變質,時間為每... 杜木 也稱「杜梨木」,為土灰黃色,木質細膩無華,橫豎紋理差別不大,適於雕刻。舊時多用杜木雕刻木板和圖章等。曾有山西商號所用微雕商標雕版,方寸之內人物、舟車,山川、屋宇等精緻之極,並有數百蠅頭小字於其上,令人嘆為觀止。 杜梨,又名棠梨,為薔薇科梨屬落葉喬木,高可達12米。小枝棘刺狀,葉長卵形,長5至9厘米,葉緣有粗鋸齒,花乳白色,果赭石色,粒徑2厘米左右,花期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果熟期為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在我國分布較廣,華北、西北、長江中下游流域及東北南部均有栽培。 杜梨適生性強,喜光,耐寒,耐旱,耐澇,耐瘠薄,在中性土及鹽鹼土中性土及鹽鹼土中均能正常生長,筆者所在地區土壤含鹽量為0.4%,pH值為8.5,但未經改土及客土等技術措施,所種植的杜梨均能生長旺盛。
⑷ 上海植物園
公園簡介 上海植物園, Shanghai Botanical Garden 位於龍吳路號,東界龍吳路,西靠龍川路,南臨平福路,北沿張家塘港。全園面積八十餘公頃。 (一)沿革 1972年底,在上海市園林管理處庄茂長的倡議下,開始著手研究將龍華苗圃逐步改建為植物園。次年秋,在市園林處程緒珂的策劃下,由該處設計組完成了植物園的規劃方案,上海市革命委員會於1974年3月5日批准這個建設項目。初建和擴建工程總體規劃由市園林處設計組周在春負責,葉金培參與了初建的規劃;綠化設計由周在春、秦啟憲等負責。建園工程分兩期進行。第?期為改建原龍華苗圃,參加編寫植物名錄的有北京林學院的陳俊愉、張天麟,市園林處的庄茂長、張連全、徐欣、陳定慧;辦公樓、植物樓、模擬展覽溫室等大型建築的設計由上海工業建築設計院的陳翠芬、管式勤負責;道路、涵、閘、下水道的設計由上海市市政設計院負責。大型建築由上海市第七建築工程公司施工;路、涵、閘由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施工;其餘工程項目由市園林處綠化工程隊施工。地形改造和綠化施工於1974年開始,至1978年初公園已稍具規模,遂於同年4月1日局部開放,1980年元旦上海植物園籌備組撤銷,正式定名上海植物園。1984年一期工程竣工,。 1981年後,市人民政府批准將共青苗圃、龍華公園、吳淞公園的部分土地改作它用,以植物園相鄰的土地補償。為此,從1984年起在新增的土地上實施第二期工程,由市園林工程公司施工,工程於1987年竣工,。 (二)園景與植物展出 全園展出、游覽區域約60萬平方米。展出區域沒有照搬一般植物園通常的分區方法,既宣傳植物的科學知識,又展現多彩多姿的園林風貌。園內分植物進化、環境保護、人工生態、綠化示範等4個展出區和黃道婆廟游覽區,各區下又分若干小區。各小區以專類植物為主景,配以園林建築小品,形成不同意境的園林景觀和植物季相特色的山水園。 1、植物進化區 位於園中部,,佔全園展出區域的62%。區的北、西、南三面環河,區中曲水縈回,聚於中央而成水生植物池,環池四周有蕨類園、松柏園、木蘭園、牡丹園、杜鵑園、薔薇園、槭樹園、桂花園、竹園。區內地形起伏,亭廊台榭與花叢草地交相輝映。 植物樓位於園中部南側,處於全園的中心點,東有幹道直通東南園門。樓系兩層現代展覽館,混合結構,面積4420平方米。植物樓的北側和西側由香樟、龍柏、銀杏、桂花樹等高大喬木組成綠色屏障。南側庭園中央有一水池,太湖石駁岸,池周圍黃馨低垂。東南通過臨水平台隔湖與環境保護植物區相望。 水生植物池位於植物進化區中央偏西南,面積7080平方米。池西岸有座雙坡面敞廊式水謝,鋼筋混凝土結構,面積105平方米。池內植睡蓮、荷花、芡實、花葉水蔥等水生植物。 蕨類園位於水生植物池東側,。園內有座雙層頂傘形蔭棚,鋼筋混凝土結構,面積430平方米。園中種植鐵線蕨、鳳尾蕨、鱗毛蕨、貫眾、海金沙等10種蕨類植物。 松柏園位於水生植物池東北部,。園內丘陵起伏,群植雪松、白皮鬆、龍柏、中山柏、羅漢松、香榧、水杉、墨西哥落羽杉、池杉、日本柳杉等54種裸子植物。 木蘭園位於松柏園與水生植物池之間,。園內有隻仿玉蘭花型的圓亭,鋼筋混凝土結構,。園中種植白玉蘭、二喬木蘭、廣玉蘭、黃山木蘭、天目木蘭、鵝掌揪、樂昌含笑等36種木蘭科植物。 牡丹園位於水生植物池北,。園內建牡丹亭、牡丹廳和長廊,均系仿明清建築,磚木結構,面積分別為16、54、。園內種植牡丹150個品種和芍葯近萬株,其中有被譽為牡丹中的花王姚黃、花後魏紫,以及棗紅色的首案紅、青白色的崑山夜光、肉紅色的胡紅,還有紫喬、洛陽紅、大棕紫、玉樓春、烏龍卧墨池、晨玉、紫斑等精品。近年來,園內新增日本牡丹76個品種(包括花王、島錦等)、蘭州紫斑牡丹49個品種(包括書生捧墨等)、四川牡丹金腰樓、紅丹蘭、玉半白3個大品系,園內種植牡丹品種達到300餘種。充實山茶品種50餘種,並通過配置觀賞性強的品種,達到提高景觀效果、增強科學性的目的。每年四五月間,牡丹、芍葯爭先怒放,滿園奼紫嫣紅,成為滬上賞牡丹的最好去處。園內還配植香樟、月桂、杜英、紫椴、杜仲、紅果榆、楓香等86種喬灌木。 杜鵑園位於水生植物池西北,。園內植春鵑、夏鵑、毛白杜鵑、西洋鵑、雲錦杜鵑等各種杜鵑5000多株。園南有座鋼筋混凝土廊架,,廊側植獼猴桃2種7株。園西北是片柿林。北部主要種植秤錘樹、野茉莉、小葉白辛樹、賽山梅、垂珠花等野茉莉科植物。 薔薇園位於水生植物池南側,。園內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廊式薔薇棚架一座,。園中植垂絲海棠、櫻花、梅花、桃花、棠梨、山楂、紫荊、合歡等97種薔薇科、豆科植物,僅月季就有150個品種近萬株。除了隆冬,園中花開不絕。 槭樹園位於水生植物池西,佔地5萬平方米。園東有一個面積1480平方米的水池,池周圍鋪設1300平方米的草坪。池北側的紅雲亭為磚木結構,四角高翹,青瓦攢尖頂,。園內以槭樹科植物為主,共有160多種植物。紅雲亭北山坡植山茱萸科植物,春日綠樹黃花,一片清香。園西紫薇區種植紫薇、浙江紫薇、石榴、欒樹、無患子等喬灌木。園東南為佔地460平方米的葡萄區,植葡萄、刺葡萄、雀梅藤、南蛇藤等以藤本為主的植物。園東、南部佔地1萬平方米的紅楓區,植紅楓、羽毛楓、樟葉槭、中華槭、羅浮械,並配植黃櫨、火炬樹、烏柏等色葉樹,深秋層林盡染,令人賞心悅目。 桂花園位於薔薇園南,。園內有座菊藝廊,混合結構,面積112平方米。園中植桂花、女貞、光緣苦櫪木、白臘樹、丁香、金銀木、木綉球、錦帶花等86種植物。 竹園位於桂花園東,。園內有座仿傣家的竹樓架於溪水之上,為鋼管仿竹結構,面積64平方米。園中植孝順竹、剛竹、早園竹、鳥哺雞竹、金鑲玉竹、紫竹等85種竹類。 2、人工生態區 位於園東南部,。區內地勢平坦,園中兩條東西向的主幹道橫貫了南北面。 草葯園位於本區東南,佔地2萬平方米。四周有圍欄,園門西向,門內為鋼筋混凝土的李時珍塑像,,。園東有高4米的黃石假山與砂積石假山各一座,佔地分別為800平方米和200平方米。。園西北有一座面積98平方米的磚木結構溫室,用於培育不耐寒的葯用植物。園內有一面積840平方米的水池,池內種植水生葯用植物。全園共植草葯600多種。 盆景園位於本區西北部,。由周在春負責規劃,周在春、章怡維、顏文武設計。園由序景、樹樁盆景、山石盆景和服務等四個區組成。園內有竹亭、竹廊、樹皮亭、柴門、藤架和青瓦粉牆的展室,構成江南庭院式園林。序景區里的盆景博物館第一館為磚木結構,面積115平方米;第二館為混合結構,面積374平方米。兩館均系江南民居式建築,館中陳列中國盆景發展的史料,重點介紹海派盆景資料。區內展出「迎客松」、「松鶴延年」、「枯木逢春」等巨型盆景。樹樁盆景區中有一條曲曲折折的混合結構游廊,總面積為563平方米。游廊將全區分割成多個小院,院中陳列各式樹樁盆景千餘盆,虯枝橫空,古樸入畫。游廊兩面空敞,下置圍欄,各院落有相對的兩門可出入。雨天或烈日當空時,遊人在廊中就可以觀賞到兩旁院落中的盆景。區內勁松院的松柏類盆景有五針松、羅漢松、黑松、真柏、檜柏、金錢松、矮紫杉等樹種,蒼松翠柏、古樸素雅。花果院的花果類盆景有梅、榆、紫藤、海棠、石榴、紅楓、火棘、胡頹子、臘梅等樹種,鐵干銀枝,繁花碩果。小型、微型盆景展覽原來是在一座名四景軒的仿明清建築內。軒為混合結構,面積322平方米。軒中陳列的都是在數寸方圓的小盆中栽種的各種小樹樁,遠望猶如掌上之物,近觀卻有曠野林木之姿。1995年移小、微型盆景於展覽溫室內。溫室為八角形,混合結構,面積443平方米。山石盆景區的水石盆景館系仿明清建築,混合結構,面積449平方米。入口處有長達7米的以斧劈石製成的桂林山水盆景,氣勢雄偉。館內陳列以斧劈石、英石、石筍、鍾乳石、太湖石、浮石、砂積石、海母石、蘆管石等各種石料製成的水石盆景共28盆,把各種山川奇景盡收於咫尺之間。 蘭花區中國蘭室於2000年3月建成,。小橋流水,白牆青瓦,假山、水池、水溪、瀑布、小橋等小品,營造出高雅、別致的江南園林景觀,提供遊人一個良好的休憩場所。目前蘭室已收藏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和日本友好人士贈送的一大批名蘭,共計近300個品種。蘭室首次設立了蘭花展覽溫室,營造了蘭花原始生態環境。還專門設立了賞蘭、詠蘭、介紹養蘭技術的活動場所,使蘭室同時具有蘭花展覽和普及蘭文化的多種功能,使中國的蘭花進一步得到人們的熟悉和贊揚。 展覽溫室作為園內的標志性建築位於盆景園東側,草葯園西側。展覽溫室為大空間多斜面的塔形建築,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高32米。屋蓋採用全玻璃天棚和幕牆結構,屋面承重構件和側牆國內首次採用防腐防銹的鋁鎂合金。溫室內環境採用自動環境控制系統為溫室植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上海植物園展覽溫室室內布置設計熱帶雨林和室內花園兩大主題,展示世界各地熱帶植物3500餘種。熱帶雨林展區設計展示東南亞溝穀雨林類型。選材主要採用原產我國西雙版納和海南的熱帶雨林植物,把熱帶雨林幾大重要特徵,即絞殺現象、大板根、空中花園、老莖生花等,融匯布置成景點。展覽溫室展示的植物神奇多樣,,高14米,重達20噸的環紋榕(集絞殺、附生和木質藤本等熱帶雨林現象為一體),自然高度達70?80米的東南亞熱帶雨林中最高的樹種----望天樹;大板根植物四數木。老莖生花植物木瓜榕、大葉蜜心果、對葉榕等,這類植物一般是雨林下層小喬木,花開在莖上,便於昆蟲傳粉,是植物的一種生存適應。空中花園布置各種附生植物如卡特蘭、石斛等熱帶蘭花和寄生植物,有的葉形奇異、有的花色雅緻、有的香味宜人。其他神奇的植物有劇毒的見血封喉、據傳是釋迦牟尼在其下覺悟的聖樹----菩提樹和據傳是釋迦牟尼在其下誕生的無憂花等。室內花園區設計展出四季變換的熱帶風光主題,包括姿態美麗的棕櫚科植物分區和豐富多彩的熱帶果樹分區。棕櫚科植物依據上層骨幹樹配置分為大王椰子林、椰子林、檳榔林、假檳榔林,特色植物有巨型葉的董棕、傣族用於撰寫經書的貝葉棕。展示熱帶果樹40餘種,包括樹菠蘿、可可、咖啡和能改變味覺的神秘果等。精心配置色彩紛呈的熱帶花灌木和溫室花卉,再加上珍奇的食蟲植物、鳳梨科植物,把整個展覽溫室渲染得更加豐富、生動。 3、環境保護植物區 位於園中部南面,。區內種植對有害氣體的抗性植物,包括能吸收有害氣體的夾竹桃、臭椿、羅漢松、女貞、香樟、大葉黃楊、廣玉蘭、桑、構樹等植物,以及能指示某種有害氣體污染程度的雪松、金絲桃、酢漿草、桃等植物。區內建混合結構環保宣傳廊,面積144平方米。本區主要是宣傳發展綠化、保護環境的知識,向工礦企業推薦適用的環保樹種。 黃石假山位於園東南部,佔地392平方米,,全部用黃石堆疊而成。山前為通向一號門的主幹道,幹道兩側種植高大挺拔的廣玉蘭行道樹,氣勢雄偉。山後幹道以人字形分成南北兩條深入園的腹部。 4、綠化示範區 位於園東北部,。區內設有垂直綠化、綠籬、草花、地被、草坪和屋頂綠化等示範小區,種植的大多是從外地或國外引種的新種類,配以廊、榭、棚架等園林建築小品,景色優美。 垂直綠化小區位於本區東北部,佔地540平方米。為表現垂直綠化的形式與效果,小區內有?組園林建築。臨水處建綠蘿榭,雙層,混合結構,。混合結構的屏風式籬架,,;另一列長20米,高3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人字形廊式棚架,面積415平方米,廊內設坐椅。在這些建築上攀援著獼猴桃、常綠油麻藤、廣東蛇葡萄、雞血藤、異葉爬山虎、山蕎麥、美洲南蛇藤等30餘種藤本植物。 綠籬小區位於本區東南部,佔地2000平方米。區內種植欏木、金葉女貞、紅花繼木、厚皮香等新型綠籬材料及定型植物。 草花小區位於本區南部西側和北部東側,佔地1160平方米。區內植角堇、球根鳶尾等一二年生和多年生宿根、球根花卉。 地被植物小區位於本區南部東側,佔地920平方米。區內種植荷蘭菊、釣鍾柳、大濱菊、大花萱草、鳶尾、金雞菊、花葉蔓長春花、品種美人蕉、過路黃等多種地被植物,綠葉蔥蔥,色彩艷麗。 草坪小區位於本區北部,佔地3400平方米。主草
⑸ 溫庭筠的代表作是什麼
溫庭筠代表作
《蘇武廟》《觱篥歌》《利州南渡》《自有扈至京師已後朱櫻之期》《瑤瑟怨》《嘲春風》
《雞鳴埭曲》 《過陳琳墓》《夏中病痁作》《贈少年》《拂舞詞》《題李衛公詩二首》
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並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
溫庭筠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為放浪。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助教。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
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庄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有 《花間集》遺存。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人物綜述:
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是唐代詩人,又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詞風濃綺艷麗,語言工煉,格調清俊,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有「溫李」之稱。他當時與李商隱、段成式文筆齊名,號稱「三十六體」。
溫庭筠的先世溫彥博雖是宰相,而溫庭筠是溫彥博的裔孫。可是,到了溫庭筠的時候,其家世已衰微。溫庭筠與令狐綯之子令狐滈友好,經常出入於相府。
同時與段成式兩家頗睦,互通詩文,輯為《漢上題襟集》,溫庭筠遂將女兒嫁給了段成式之子段安節。
溫庭筠詩風上承南北朝齊、梁、陳宮體的余風,下啟花間派的艷體,是民間詞轉為文人詞的重要標志。溫庭筠作為詞人的地位很高。他著有《握蘭》、詞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現存的《花間集》收集了66闋他的詞作、列為篇首。
溫庭筠詞風婉麗、情致含蘊、辭藻濃艷,今存310餘首,後世詞人如馮延巳、周邦彥、吳文英等多受他影響。
⑹ 棠梨花怎麼做好吃
主料
棠梨花 酸腌菜
韭菜
輔料
糊辣椒 鹽
棠梨花的做法步驟
1. 汆水,去除棠回梨花苦澀答之味。隨後,撈起,用清水浸泡1-2天
2. 加油,放入胡辣子增加香味。隨後加入棠里花。配料可放入酸腌菜和韭菜。不喜歡吃酸腌菜的人會選擇加入尋甸老醬或是湯池老醬爆炒。
3. 完成。棠梨花入口後只有淡淡的香味,味覺不敏感的人有時也無法嘗出淡淡的香味。棠梨花清甜的口感,不斷咀嚼後留存於齒間的回甜讓人難以忘懷。雲南人如此珍惜這道美食,源於它的季節性。過了這個季節,就再無棠梨花的身影。想要再品一品它的回甜只有等下一個春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