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上海棠棣信息科技公司怎麼樣

上海棠棣信息科技公司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2-16 20:37:42

⑴ 有沒有誰知道紹興的歷史

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景色秀麗,物產豐富,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相傳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為治水曾兩次躬臨紹興,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勝跡。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建都紹興,卧薪嘗膽時,「越池」一度成為我國東部政治文化中心。漢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稱吳州,唐朝又改稱越州,南宋時改為紹興府,沿襲至今。紹興人傑地靈,歷史上涌現出許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學家,如秋瑾、魯迅、蔡元培、周恩來等。

一代文學巨擘魯迅的許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紹興文化濃郁的地方性色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鄉的社戲,隨處可見魯迅文化中的故鄉情結。游覽紹興,也許就是一次魯迅文化的懷舊之旅,站在河邊,你可以看到戴著小氈帽的船夫以及戴著銀項圈的玩童;邁進咸亨酒店,你可以嘗嘗正宗的茴香豆;回到鄉間,去看一場傳統的社戲……

紹興就是這樣一座地方色彩很濃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纖道上,綠水晶瑩,石橋飛架,輕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橋梁4000餘座,構成典型的江南水鄉景色。東湖洞橋相映,水碧於天;五泄溪泉飛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蘭亭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而被稱為書法勝地;沈園則因陸游、唐琬的愛情悲劇使後來者嗟嘆不已;此外還有唐代纖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橋以及與此相關聯的紹興風土人情,以烏蓬船、烏氈帽、烏乾菜為代表,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並呈現獨特的地方風采,令人仰慕神往。

從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河姆渡文化開始,紹興至今已有約7000年歷史。越國古都建於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
春秋時期,於越民族以今紹興一帶為中心建越國,成為春秋列國之一。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越地置會稽郡,轄今江蘇南部和浙江大部20餘縣,治吳(今蘇州)。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會稽郡受督於揚州刺史部,時領26縣,在今浙江境內有18縣。東漢永建四年(129),分會稽郡置吳郡,錢塘江以南仍為會稽郡,治山陰(今紹興)。晉太康二年(281),以會稽地封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隋開皇九年(589)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同時並山陰、永興、上虞、始寧為會稽,並餘姚、勤、鄮入句章縣,設吳州,治會稽縣,轄會稽、諸暨、剡、句章4縣。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廢吳,以原吳州境置越州,是為越州名稱之始,轄縣不變。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駐蹕越州,於翌年改元紹興,升越州為紹興府,是為紹興名稱之由來。府治設山陰,轄山陰、會稽、諸暨、蕭山、餘姚、上虞、嵊縣、新昌8縣。
民國元年(1912)2月,廢府,實行省、縣兩級制,原紹興府轄縣直屬浙江省。24年,設紹興行政督察區,轄紹興、上虞、餘姚、嵊縣、新昌、諸暨、蕭山7縣,專員公署駐紹興縣。25年,改紹興為第三行政督察區,轄縣不變。37年,改名為第二行政督察區,轄14縣(改蕭山為省直屬,增轄鄞縣、慈溪、定海、鎮海、奉化、象山、寧海、四明8縣),專員公署駐餘姚。
1949年5月7日紹興解放。6月設浙江省第十專區,轄紹興市和紹興、上虞、嵊縣、新昌、諸暨、蕭山、會稽7縣。10月改為紹興專區。1952年1月撤銷紹興專區,所轄市、縣分劃省政府直屬和寧波、金華專區。1964年9月復設紹興專區,轄紹興、上虞、嵊縣、新昌、諸暨5縣。1968年5月改名為紹興地區,並成立紹興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9月改名為紹興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7月,撤銷紹興地區,設省轄紹興市至今,為全國68個省會和中心城市之一,被國家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行政區劃
紹興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近2500年建城歷史,素有水鄉、橋鄉、酒鄉、書鄉和名士之鄉之稱。紹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間,經濟發達,民眾富裕。下轄紹興縣、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和越城區。
為配合城鎮化戰略需要,經深入調研,徵求民意,反復論證,紹興市6個縣(市、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全部獲省政府批准實施,至此,全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全部完成。縣(市、區)的城區面積由447平方公里擴大到950.25平方公里;全市中心鎮規模相應擴大,鄉鎮數從135個減少到98個,街道數從6個增加到20個,為全市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
民族宗教
先秦時期,紹興地區主要為於越族的聚居地。秦漢以後,隨著中原漢族的大量南遷,民族之間的互相融合,漢族在紹興佔了主導地位。同時,也有少量的少數民族居民在紹興居住。1978年以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日益增多,紹興少數民族居民也有較大增加。
紹興系多種宗教並存、群眾宗教信仰多樣之地。
道教流傳最早。東漢煉丹方士上虞籍魏伯陽參照「大易」、「黃老」和「爐火」三家理法,撰成《周易參同契》一書,首次系統論述道教煉丹術,被後世譽為「萬古丹王」;東晉建武元年(317),著有《抱朴子》的著名道教理論家葛洪,曾結廬會稽,煉丹修行。
稍後印度佛教傳入會稽。東漢中平年間(184~189),由安息國(今伊朗)高僧安世高來會稽弘傳佛教。此後,紹興高僧輩出,名剎林立。高僧中以梁佛教史學家慧皎、隋唐三論宗創始人嘉祥大師吉藏、唐代華嚴宗四祖清涼法師澄觀和五代曹洞宗始祖洞山良價最著名;名剎中,最有影響的有三論宗祖庭會稽嘉祥寺、曹洞宗中興道場雲門寺、奉供江南第一大佛的剡縣大佛寺、諸暨五泄禪寺,郡城大善寺、開元寺、龍華寺、戒珠寺等。各種宗派諸如華嚴宗、律宗、凈土宗、密宗、三論宗、禪宗等都在境內流傳。唐代,越州成為江南佛教活動的重要場地和對外交流的驛站,日本「入唐八家」中的最澄、圓仁、圓珍、空海四家,都曾來越州求法,學成回國創宗弘傳,在日本佛教界具有深遠影響。1982年,日本空海訪華團來紹興尋根問祖,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佳話。
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宗教輸入中國。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七年(1850~1868),英國傳教士包爾騰、法籍神甫謝培德等人,先後來紹傳播天主教、基督教。此後,各國傳教士紛至沓來,足跡遍及紹興城鄉,以施粥、施米、施布等方式發展教徒,並廣建教堂。至民國8年(1919),紹興地區有基督教堂(所)124處、教徒2955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境內多所佛教名寺得到修繕,一些著名法師升座講經,重大佛事活動相繼舉行;道教已近湮滅;基督教、天主教會擺脫外國教會勢力控制,經過愛國愛教的革新運動,獲得健康發展。據1990年不完全統計,全市有宗教信徒5萬余名,約占總人口的1.2%,其中基督教徒4.43萬名、天主教徒365名、佛教僧尼252名、三皈依信徒約1.25萬名;全市有各教各級愛國組織18個,各教活動場所218處。教徒在各個領域勞動、生活和參加宗教活動,愛國愛教,心情舒暢。
物產資源
紹興的水資源十分豐富。紹興境內河湖密布,主要河流有曹娥江、浦陽江、杭甬運河,主要湖泊有鑒湖等。水資源總量為58.8億立方米,可供養殖的淡水水面1.7萬公頃。鑒湖水為紹興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優質水源。
紹興的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具有開發潛力和開采價值的礦產資源有鐵、銅、金、銀、鋅、硅藻土、高嶺土、葉臘石、石灰石、花崗岩、石英砂等60多種,其中鐵和銅的儲量占浙江省70%以上,硅藻土儲量為全國第一。
紹興的人力資源厚實。紹興歷來把發展教育、科技作為市策,並已結碩果。當代紹興籍中科院、工程師院士就有38名,正教授級科技人員近千名。全市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2.3萬人,受良好教育的從業人員266.7萬人,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各類專業人才。
紹興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紹興以悠久的歷史文化、秀麗的山水風光和獨特的民俗風情聞名於世。全市現有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近200處,著名的有魯迅故居、古纖道、大禹陵、蘭亭、沈園、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諸暨西施殿、新昌大佛寺、上虞曹娥廟等,現辟有酒文化、石文化、書法、佛教、水鄉等多條旅遊專線。全市有旅遊涉外飯店42家。
經濟社會
2004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313.9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增速為近七年來最高;財政總收入128.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4.4億元,分別增長20%和27.5%(由於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等原因,財政總收入按新口徑計算為76.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0.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25億元,增長16.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0元,分別增長18.9%和13.5%。去年我市還被評為最佳中國魅力城市和《福布斯》「2004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第9位,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居全國第42位、浙江省第3位。
一年來,我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中央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為契機,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突出抓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積極緩解要素制約,促進穩健發展。認真研究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政策調控和指導服務,採取積極措施緩解要素制約。實施擴大增量、盤活存量、促進集約利用的政策措施,全面開展土地市場治理整頓,開發區(園區)從75個削減到13個、投資密度提高到每畝116.7萬元,收回拋荒、閑置土地1.6萬余畝。加大電源和電網建設力度,對熱電企業多發電和企業自備發電實施財政補貼的資金達近3億元,公用熱電廠新增發電容量25萬千瓦,企業自備柴油發電機新增容量86萬千瓦,變電容量新增338萬千伏安。積極拓展融資渠道,推進金融創新和銀企合作,本地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比年初增加242億元和208億元,企業異地貸款新增171億元。繼續做強做大「紹興板塊」,浙江海越、浙江展望、稽山控股、新和成、精工科技、盾安環境、京新葯業等7家企業實現上市,上市公司數量和籌資額保持全省地級市首位。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集約發展。按照「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要求,清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推動產業升級。圍繞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大企業和名牌產品培育力度,著力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工業性投資378億元,增長17.5%,限額以上非紡產業投資比重提高到62.2%;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8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1家,新獲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10隻;銷售收入超30億元的工業企業達到10家,其中2家超50億元;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評價考核得分223.3分,列全省第二位。建築市場進一步拓展,完成產值758億元,增長26.6%。認真貫徹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免徵農業稅,增加對糧食生產的補貼,全市財政預算內支農支出達到5.3億元,增長20.3%。糧食生產實現恢復性增長,播種面積224.2萬畝,總產量95.3萬噸,分別增長6.6%和13.7%,種糧效益有所改善;農業產業化步伐繼續加快,新增農業龍頭企業67家、特色農業基地201萬畝、市外農業基地153.7萬畝。加強對服務業發展的引導和激勵,制訂紹興大城市商貿服務業發展規劃綱要及若干意見,強化旅遊節會資源整合和宣傳促銷,積極採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措施,推進服務業設施建設和環境改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4億元,增長14.9%;接待國內外遊客122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95.2億元,分別增長18.3%和19.1%;商品房銷售額75.7億元,增長36.5%。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落實出口退稅政策,鼓勵發展加工貿易,改善服務環境,開放型經濟保持較好發展態勢。合同外資16.7億美元,增長11.3%,實到外資8.2億美元,增長10.9%;實現進出口總額86.6億美元,其中自營出口66.1億美元,分別增長45.3%和45.8%;外經合作進一步拓展。
提升城鄉建設水平,促進統籌發展。編制完成了杭州灣紹興工業新城區總體規劃、中心城市西南片分區規劃和迪盪新城規劃。重點工程建設投資156.7億元,完成調整後的年度計劃任務;「雙十」系列工程累計完成投資67.5億元,當年完成投資56億元。柯袍快速干線、杭金衢高速公路紹興縣連接線一期、勝利西路和人民路等市區道路延伸、八字橋歷史街區核心保護區和秋瑾故居保護、220千伏濱海輸變電、紹興縣鑒湖中學、蘭亭保護整治一期以及城中村改造金雞塘、大樹江等組團建設工程建成或基本建成,曹娥江大閘及閘前大橋、甬金高速公路、104國道上虞和新昌段、嵊新污水處理廠、諸暨石壁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相繼開工建設。袍江、柯橋和鏡湖新區的開發建設積極穩妥地推進。各縣域中心城市建設力度繼續加大,諸暨城西工業新城、上虞城北新區、嵊州城南新區、新昌七星新區功能配套進一步完善,成為城市建設和招商引資的新亮點。「百村小康示範、千村改造整治」、「千里清水河道」、「千里綠色林帶」工程建設進展明顯。市區開展城市管理「十大整治」,城中村改造拆遷107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築12萬平方米。著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小舜江區域供水工程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著力加強社會事業,促進協調發展。「爭做文明紹興人、爭創全國文明城」活動有序推進,「膽劍精神」的弘揚使「紹興精神」得到了升華。文化事業繁榮活躍,成功舉辦「七藝節」分會場和閉幕式,紹劇《真假悟空》榮獲「文華大獎特別獎」。教育事業積極推進,在全省率先實現創建教育強縣「滿堂紅」,有6個鄉鎮(街道)成為首批教育基本現代化鄉鎮,高校在校生超3萬人,蘭亭書法藝術學院建成。實施人才工作五年規劃,引進各類人才1.72萬人。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不斷加強,防止禽流感、非典等工作成效明顯,城鄉社區衛生服務網路逐步完善,各縣(市、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建立,參加人口達到293萬。市婦保院二期、公共衛生中心等一批衛生基礎設施相繼建成,市人民醫院主院、第七醫院遷建等項目進展順利。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孟關良在雅典奧運會上勇奪金牌。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整體推進,啟動了區域性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通過了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綜合改革中期評估。審計、統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事務、檔案、氣象、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工作有了新發展,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取得了新的成績。
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和諧發展。新增城鎮就業崗位5.5萬個,幫助2.5萬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百萬農民素質培訓工程」扎實推進,新轉移農村勞動力9.6萬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86%,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參保人數達30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增長11.5%。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實現「應保盡保、應補盡補」,對困難群眾發放基本生活消費品價格上漲動態補貼,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人員集中供養率達97.6%。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在已建工會企業實現全覆蓋。市區新建經濟適用房14萬平方米,解決657戶困難戶的住房問題,主要道路沿線建築物立面改造全面完成,食品葯品「放心工程」順利推進。創新「楓橋經驗」、創建「平安紹興」,強化維穩隊伍建設,扎實開展社會治安、安全生產、市場經濟秩序和工資清欠等專項治理活動,加強文化市場和黃酒業整頓,建立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聯席會議制度。安全生產事故下降39.8%,群眾信訪總量下降20.9%。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徵兵、人民防空、國家安全等工作得到加強,第三輪「全國雙擁模範城」創建工作扎實推進。
2005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自營出口總額增長20%,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城鎮就業崗位新增5萬個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32‰以內。
紹興市市花
紹興栽養蘭花的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始於春秋戰國時期,這可以說是世界之最。我國現存最早由東漢袁康、吳平撰寫的地方誌《越絕書》中有:「勾踐種蘭渚山」的記載。
東晉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謝安、孫綽等當時社會名流、 親朋好友41人到紹興蘭亭修禊,在「曲水流盪」活動中作詩37首,王羲之為這37首詩作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37首詩中就有幾首寫到蘭花。如徐豐之的「俯揮素波,仰掇芳蘭。尚想嘉客,希風永嘆。」袁嶠之的「人亦有言,竟得則歡。喜賓既臻,想與游盤。微音迭詠,馥為若蘭。苟齊一致,遐想揭竿。」
宋朝的張昊,在纂修寶慶《會稽續志》中寫道:「蘭,《越絕書》曰:句踐種蘭渚山。舊經曰:蘭諸山,句踐種蘭之地,王、謝諸人修禊蘭亭。」
明代紹興知府蕭良干主修,張元忭、孫鑛同纂的《紹興府志》中載有:「蘭渚山,有草焉,長葉白花,花有國馨,其名曰蘭。句踐所樹。蘭諸之水出焉(通曲),蘭亭,山陰漢舊縣亭,王羲之曲水序於此。」
明代紹興著名奇才,青藤畫派創始人徐謂,一生寫了許多關於蘭花的詩,畫了不少蘭花的畫,他在《蘭谷歌》中寫道:「句踐種蘭必擇地,只今蘭諸乃其處。千年卻有永和事,右軍墨藻流修禊。吾越蘭譜本如此,只今春來稽山裡,蘭花蘭垂雲之紫。」
紹興士大夫階層寫蘭、詠蘭、養蘭的情況,歷史淵遠,除見之於詩、畫以外,還見於散文筆記,如明代張岱的《陶庵夢憶》、清代李慈銘的《越縵堂日記》等。
魯迅先生1933年11月14日致山本初枝信中說:「養蘭花是頗麻煩的事,我曾祖栽培過許多蘭花,還特地為此蓋了三間房子。」這在周建人口述、周嘩編寫的《魯迅故家的敗落》中也有記載:「魯迅曾祖父芩年公生前除好種蘭花以外,沒有做過其他什麼事。」。
1923年出版的《蘭惠小史》是一本具有影響的蘭史,作者吳恩元結識了許多紹興棠棣的蘭農,在《蘭蕙小史》中記錄了紹興棠棣蘭農的種蘭經驗和發掘名貴品種的貢獻,在記錄的江、浙、滬40種蘭花名貴品種中,紹興縣就佔26種。
1984年1月22日,紹興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決議,確定蘭花為紹興市花。1988年至1992年,紹興的蘭花在全國三屆蘭花博覽會、兩次全國蘭花展覽會上共獲得金牌13塊、銀牌27塊,並獲得優秀品種獎牌10塊,栽培獎牌3塊,科技獎牌1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同志曾與紹興蘭農交流養蘭經驗,紹興還有專門的花市。1991年,在全國春季蘭花展開幕式上,中國蘭花學會名譽理事長吳應祥教授在講話中稱:紹興----中國蘭花的故鄉。

⑵ 郭沫若的資料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為當代著名文學、史學界權威人士,蜚聲國際,致力於世界和平運動,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動家。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因為他的家鄉有兩條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樂山人。清光緒十八年九月二十七年(1892年11月16日)生於四川省樂山縣觀娥鄉沙灣鎮。幼年入家塾讀書,1906年入嘉定高等學堂學習,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先學醫,後從文。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科。這個時期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惠特曼等外國作家的作品。1919年9月開始發表新詩。1921年,與郁達夫、成仿吾等組織「創造社」。同年8月,第一部詩集《女神》出版。「皖南事變」後,他寫了《屈原》《虎符》等六部歷史劇。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多種國家行政、科學文化方面的領導工作,同時堅持文學創作,出版了歷史劇《蔡文姬》《武則天》等多部詩集等作品。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後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參加革命工作,三十餘年,為八一南昌起義之核心人物。歷任政務院副總理、全國文聯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1918年春寫的《牧羊哀話》是他的第一篇小說。1918年初夏寫的《死的誘惑》是他最早的新詩。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在日本福岡發起組織救國團體夏社,投身於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盤》、《地球,我的母親》、《爐中煤》等詩篇。 代表作詩集《女神》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反映了「五四」時代精神,在中國文學史上開拓了新一代詩風。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達夫等人組織創造社,編輯《創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國大學畢業、回國後繼續編輯《創造周報》和《創造日》。1923年後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倡無產階級文學。1926年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副主任。1924年到1927年間,他創作了歷史劇《王昭君》、《聶嫈》、《卓文君》。1928年因受蔣介石通緝,旅居日本,從事中國古代史和古文字學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研究》。1941年皖南事變後,創作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膽》等歷史劇和戰斗詩篇《戰聲集》。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人民保衛世界生閏委員會委員、中日友好協會名淮會長等職。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所著《甲骨文字研究》、《兩周金文辭圖錄考釋》、《金文叢考》、《卜辭通纂》等,曾在學術界引起震動。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1944年,郭沫若歌頌明末女軍事家秦良玉《詠秦良玉》。他的代表作有《星空》《女神》等。
《星空》和《天上的街市》《靜夜》等詩歌。被收入新教材七年級語文27課和小學六年級教材。
(1892~1978),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郭沫若,男,漢族,中國現代著名學者、文學家、社會活動家。1892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早年赴日本留學,後接受斯賓諾沙、泰戈爾、惠特曼等人思想,決心棄醫從文。與成仿吾、郁達夫等組織「創造社」,積極從事新文學運動。這一時期的代表作詩集《女神》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充分反映了「五四」時代精神,在中國文學史上開一代詩風,是當代最優秀的革命浪漫主義詩作。1923年後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倡無產階級文學。1926年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蔣介石清黨後,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1928年2月因被國民黨政府通緝,流亡日本,埋頭研究中國古代社會,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學術著作。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國,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後改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團結進步文化人士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46年後,站在民主運動前列,成為國民黨統治區文化界的革命旗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歷任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
郭沫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1958年5月,為了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加速培養國防建設和尖端科學技術方面急需的專門人才,當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聯合部分著名科學家,向黨中央提出由中國科學院創辦一所新型大學的建議。建議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等的支持,以及中央書記處會議的批准。同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正式成立,國務院任命郭沫若兼任校長。此後,郭沫若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長達20年,顯示出淵博的知識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領導下,科學院貫徹「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校方針,實施科研與教育一體化政策,充分發揮科學院各研究所師資力量雄厚、科研設備優良的優勢,全力支持科大建設;確立了教學與科研、科學與技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學原則,倡導了「勤奮學習,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優良校風,建立了培養新興、邊緣、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教育體制,形成了開明開放、兼容不同學派的民主學術氛圍,這些都在中國科大以後的辦學實踐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科大於建校30周年之際,在東區校園樹立郭沫若銅像。��
郭沫若名言

· 唾沫現在不管用了
· 春天沒有花,人生沒有愛,那還成個什麼世界。
·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優惠的友情,得到仁惠的友情。
· 一萬個口惠而實不至的泛交,抵不過一個同生死共患難的知心。
· 天才這個字本來含意極其暖昧,它的定義,決不是所謂「生而知之,不學而能」的。天地間生而知之的人沒有。不學而能的人也沒有。天才多半由於努力養成。天才多半由於細心養成。
·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
· 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的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
· 多讀名家著作,多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同樣是必要的。
· 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
· 科學也需要創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傳統的束縛,才能發展科學。
· 我們不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我們同樣需要有自然科學和其他方面的巨人。
· 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 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
· 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讓我們在無窮的宇宙長河中探求無窮的真理吧。
·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一個社會最傷心的現象無過於正義的淪亡。
· 什麼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奮的結果。
·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有幾分勤學苦練是成正比例的。
·我們只願在真理的聖壇之前低頭,不願在一切物質的權威之前拜倒。
·有幾分勤學苦練,天資就能發揮幾分。天資的充分發揮和個人的勤學苦練是成正比的。
其他成就
1、書法家郭沫若:行草見長韻味無窮
在書法藝術方面,郭沫若同樣成就璀璨,在現代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郭沫若以「回鋒轉向,逆入平出」為學書執筆 8字要訣。其書體既重師承,又多創新,展現了大膽的創造精神和鮮活的時代特色,被世人譽為「郭體」。郭沫若以行草見長,筆力爽勁灑脫,運轉變通,韻味無窮;其楷書作品雖然留存不多,卻尤見功力,氣貫筆端,形神兼備。郭沫若在書法藝術上的探索與實踐歷時 70餘年。青年郭沫若的書法得到社會承認,始於辛亥年間。
10年以後,他的著名詩集《女神》等作品集問世,使其書體在更廣泛的讀者面前顯露風采。上世紀 20年代末,郭沫若旅居日本,由金文甲骨入手,以字辯史,借史鑒今,諳熟了祖國文字、書體的演進軌跡,創立了古文字研究的科學模式。 1937年他歸國抗戰,在民族危難之中,其詩詞創作常與書法相結合,筆墨間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新中國成立以後,郭沫若在繁重的國事之餘從事更為豐富的書法創作。他慷慨為人,博識廣聞,為全國各地名勝古跡、工礦學校、以及社會各界、海內外友人留下難計其數的辭章墨寶。其書法作品數量之多,影響之廣,少有出其右者。為紀念建國 15周年而創作的巨幅書法作品是郭沫若書法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在一幅 1.42米×3.57米的宣紙上,郭沫若用蒼勁有力的行書,書寫了「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八個氣勢磅礴的大字。市場拍賣時底價為 100萬元人民幣,最終以 319萬元的價格改寫了郭沫若書法作品成交記錄,同時也刷新了近現代書法單件作品的成交記錄。值得一提的是,樂山日報和樂山晚報的報頭字體,也是集郭沫若手書作品而成。
若以書法家視之,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郭沫若可歸入學者型或「文化人」類型的書家。在他的書法作品中,處處透射出一種「文」的氣息,寵萬端於胸中,幻化出千種思緒,從筆端涓涓流出,生成與他詩、文、史種種學問修養相融合的化境,以書法的外化形式展現給讀者。
關於書法的學習,郭沫若在《洪波曲》中說:「我從前也學過顏字,在懸肘用筆上也是用過一番功夫的」。從他的自敘可以看出他早年師顏魯公的用功刻苦。從他的作品中,仍依稀可見顏魯公的精神,比如線條的朴茂、敦厚;結體的寬博。郭沫若行草書的精妙之處,在於「意」的揮灑和「韻」的和諧。郭沫若在文學上的成就使他擁有了人格的浪漫與文化思想的深刻,轉換成書法作品時,即有了「意」的揮灑與「韻」的天成。如果以郭沫若在文學、人格上的浪漫與文化上的「狂飆」來視其書法創作,應該是耐人尋味的。沈尹默有詩評曰:「郭公餘事書千紙,虎卧龍騰自有神。意造妙摻無法法,東坡元是解書人。」
2、關於郭沫若書法作品的系列出版物
主要有郭平英主編《二十世紀書法經典·郭沫若卷》(河北教育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和《郭沫若書法集》(四川辭書出版社1999年出版)兩種,印製精美,信息量大,極富欣賞價值和長久保存價值。如果說這些出版物的不足,則是因循慣例,僅在作品旁簡單標注題名、尺寸、年代等,高雅有餘,普及不足,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不能夠從中了解書法家其人及其作品的價值。趙笑潔、東野長河著《中國書法家全集·郭沫若卷》,(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國藝苑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恰恰彌補了上述不足。

⑶ 你知道孝感么

孝感市地處湖北省東北部,長江以北,漢水之東,南鄰「九省通衢」的武漢市,北連河南省的南大門信陽市,東連黃岡,西接隨州、荊門、天門、仙桃等市。現轄孝南區、漢川、應城、安陸三個縣級市及雲夢、大悟、孝昌三縣。面積8941平方公里,總人口528萬,其中孝感市城區人口30萬。孝感地貌自南向北為平原、丘陵、山區,氣候兼有南北之優,土地肥沃,是重要糧棉油生產基地。地質礦藏豐富,有「膏都」「鹽海」「磷山」之稱,石膏地質儲量2.49億噸,岩鹽地質儲量2800億噸,磷礦地質儲量1.72億噸。

孝感市政區全圖孝感市地處湖北省東北部,長江以北,漢水之東,南鄰「九省通衢」的武漢市,北連河南省的南大門信陽市,東連黃岡,西接隨州、荊門、天門、仙桃等市。因東漢孝子董永賣身葬父,行孝感天動地而得名。現轄孝南區、漢川、應城、安陸三個縣級市及雲夢、大悟、孝昌三縣。面積8941平方公里,總人口528萬,其中孝感市城區人口30萬。孝感地貌自南向北為平原、丘陵、山區,氣候兼有南北之優,土地肥沃,是重要糧棉油生產基地。地質礦藏豐富,有「膏都」「鹽海」「磷山」之稱,石膏地質儲量2.49億噸,岩鹽地質儲量2800億噸,磷礦地質儲量1.72億噸。

中文名稱: 孝感市
外文名稱: Xiaogan City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中南
下轄地區: 孝南區、漢川市、雲夢縣等
政府駐地: 孝南區城站路
電話區號: 0712
郵政區碼: 432000
地理位置: 北緯30.56,東經113.54
面積: 8941平方公里
人口: 528萬人(2010年)
方言: 孝感方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雙峰山風景區,白兆山風景區, 「玉女湯池」溫泉
機場: 孝感機場
火車站: 孝感站
車牌代碼: 鄂K
行政區劃代碼: 420900

行政區劃 孝感市直轄

孝感是中國湖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地處湖北省東北部。位於長江以北、江漢平原中部、漢水之東。南鄰「九省通衢」的武漢市,北瀕河南省的南大門信陽,東連武漢市、黃岡,西接隨州、荊門,南臨天門、仙桃等市。
孝感城市風貌(25張)外文名稱: XiaoGan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中,長江北岸,江漢平原中北部。 下轄地區: 孝南區、雲夢縣、孝昌縣、大悟縣、應城市、安陸市、漢川市 電話區號: 0712 (已融入武漢城市圈,後期區號變更為027) 郵政區碼: 432000(市內) 432100(孝南) 地理位置: 北緯30.56 ,東經113.54 面積: 8941平方公里 人口: 528萬人(2010年) 方言:南部為西南官話、北部為江淮方言-孝感方言、武漢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 雙峰山風景區(4A級風景區)、觀音湖風景區(4A級 孝昌)、白兆山風景區(安陸)、湯池溫泉(應城)、天紫湖風景區(4A級 孝南區) 火車站: 孝感火車站、孝感北站(在建)、孝感東站(漢孝城鐵站) 車牌代號: 鄂K 市花:桂花 市樹:樟樹 政府駐地:湖北省孝感市城站路26號(目前) ,新政府將於未來二三年內搬遷至東城區。目前新政府大樓即將竣工。 城市榮譽:中國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孝文化城市 全國創建學習型家庭示範城市 國家紅色革命文化城市【按照1955年-1965年獲得軍銜的將軍籍貫人數排名,紅安縣和大悟縣分別排名中國十大將軍縣的第一(72人)和第七位(37人)。紅安縣於1970年劃歸黃岡管轄】、空軍15軍司令部所在地、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所在地、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部最佳投資城市。 孝感末陽

名稱由來
湖北省孝感市,因東漢孝子董永賣身葬父,行孝感天動地而得名。 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蘊。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縣名「孝昌」。後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縣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諱,遂根據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扇衾溫被和孟宗哭竹生筍等孝子感天動地的故事,改孝昌縣為孝感縣,是為「孝感」得名之始。今天的孝感,大力弘揚古孝子的孝德遺風。樹立了社會新風,促進了和諧社會、和諧孝感的建設.

行政區劃
孝感市是湖北省的地級市之一。現轄孝南區、開發區和雲夢、孝昌、大悟3縣,代管應城、安 陸 、漢川3 個縣級市。
孝感市直轄
市郊新區:雙峰山風景區 孝南區,面積1020平方千米,人口95萬,郵編432100,區人民政府駐書院街道。
孝感市孝南區地處江漢平原北部,與武漢市東西湖區唇齒相依,是孝感市唯一的建制區,也是孝感市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中心所在地。全區面積1020平方公里,轄13個鄉鎮場、1個開發區、4個街道辦事處,人口95萬(2010) 其中市區建成區面積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萬,流動人口18萬。 這里是湖北省有名的「魚米之鄉」。50萬畝肥沃農田盛產糧棉,10萬多畝精養水面水歡魚躍,久負盛名的孝感麻糖、孝感米酒、太子米、中國香稻、焦湖蓮藕、楊店早蜜桃飲譽海內外!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書院街道辦事處、車站街道辦事處、新華街道辦事處、廣場街道辦事處、開發區(丹陽辦事處。..)、西河鎮、楊店鎮、陡崗鎮、肖港鎮、毛陳鎮、三汊鎮、祝站鎮、新鋪鎮、朋興鄉、卧龍鄉、閔集鄉、朱湖農場、東山頭原種場
漢川市
面積1663平方千米,人口112萬,郵編432300,市人民政府駐仙女山街道。 仙女山街道辦事處、馬口鎮、城隍鎮、分水鎮、楊林溝鎮、脈旺鎮、田二河鎮、沉湖鎮、垌冢鎮、新堰鎮、廟頭鎮、劉家隔鎮、麻河鎮、新河鎮、回龍鎮、馬鞍鄉、里潭鄉、西江鄉、南河鄉、韓集鄉、灣潭鄉、刁汊湖養殖場、華嚴農場、中洲農場。
雲夢縣
面積604平方千米,人口61萬,郵編4325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義堂鎮、曾店鎮、吳鋪鎮、伍洛鎮、下辛店鎮、道橋鎮、隔蒲潭鎮、胡金店鎮、城關鎮、倒店鄉、沙河鄉、清明河鄉
孝昌縣
面積1217平方千米,人口66萬,郵編432900,縣人民政府駐花園鎮。 花園鎮(城區)、衛店鎮、王店鎮、小河鎮、周巷鎮、豐山鎮、鄒崗鎮、白沙鎮、花西鄉、季店鄉、小悟鄉、陡山鄉。
大悟縣
面積1979平方千米,人口64萬,郵編4328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城關鎮、陽平鎮、芳畈鎮、新城鎮、夏店鎮、劉集鎮、河口鎮、四姑鎮、呂王鎮、黃站鎮、宣化店鎮、豐店鎮、大新鎮、三里鎮、東新鄉、高店鄉、彭店鄉。
應城市
面積1103平方千米,人口67萬,郵編432400,市人民政府駐城中街道。 城中街道辦事處、城北街道辦事處、四里棚街道辦事處、東馬坊街道辦事處、長江埠街道辦事處、經濟技術開發區、田店鎮、楊河鎮、三合鎮、郎君鎮、黃灘鎮、天鵝鎮、義和鎮、陳河鎮、楊嶺鎮、湯池鎮、南垸良種場
安陸市
面積1355平方千米,人口63萬,郵編432600,市人民政府駐府城街道。南城街道辦事處、府城街道辦事處、東城經濟開發區、趙棚鎮、李店鎮、巡店鎮、棠棣鎮、王義貞鎮、雷公鎮、孛畈鎮、煙店鎮、洑水鎮、木梓鄉、陳店鄉、辛榨鄉、接官鄉。
地理位置
地處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是武漢「1+8」城市圈中距離武漢最近的中等城市【距武漢市中心城區(武漢廣場)1小時車程】。京廣、漢渝、武荊、漢丹4條鐵路,京珠、漢十、滬蓉3條高速公路,107、316兩條國道貫穿全境。漢孝城際鐵路、孝漢大道三期、硚孝高速公路等路網工程竣工開通後,孝感與武漢全方位對接的大交通格局,將使孝感的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更加凸顯。 中部地區最佳投資城市 孝感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強化「發展為先、產業第一、企業家至上」的理念,完善政府服務企業「直通車」制度,致力為投資孝感的企業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務。基本實現「審批項目最少、辦事環節最簡、申報資料最省、辦理時限最短、收費標准最低」的目標。先後被評為「中部地區最佳投資城市」和「粵商最佳投資城市」。 中部崛起的產業高地 全市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近1000家,孝感高新區光電信息、孝南生活用紙、漢川馬口制線、應城精細化工、雲夢塑料包裝、安陸食品醫葯、孝昌機械電子、大悟硅材料等20個產業集群初具規模。緊鄰武漢天河機場的孝感臨空經濟區正在加緊規劃建設。航空產業、高新產業、現代貿易、先進製造等產業功能區,將把臨空經濟區打造成為孝感未來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產業轉移的密集承接平台 武漢光谷·孝感產業園、深圳產業園,上海產業園,華工科技孝感產業園、三江航天產業園等產業轉移示範園區互動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共引進外資企業近400家,累計吸引外商投資12億美元。德國西門子、日本松下等世界500強企業和光明食品、銀鷺集團、大洋電機等知名企業先後落戶孝感。沿海地區企業在孝感呈現扎堆發展、聚集發展、裂變發展的強勁態勢。 「建設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孝感正在搶抓「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機遇,堅持以大開放為先導,以試驗創新為著力點,以建設武漢工業協作配套、農副產品供應、商品物流集散、旅遊休閑度假、科技成果轉化、人力資源培訓六大基地,2010初,市委,市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又提出新的發展規劃,力爭3年內,全市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同時加大城市建設力度,加速閔集天河航空城建設,東城區建設,孝南新城區建設,雲夢城區東擴和孝感城區對接等,建設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可以預料,孝感在未來的發展中必將成為中部地區最具潛力和競爭力的城市之一
民族宗教
孝感市少數民族基本情況: 孝感市屬少數民族雜散居住地區。共有土家、回、蒙古、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哈尼、傣、黎、佤、畲、水、納西、土、達斡爾、仫佬、撒拉、毛南、仡佬、錫伯、俄羅斯、京、赫哲等少數民族31個,4044人,占總人口萬分之七;分布在7個縣市區、雙峰山旅遊度假區98個鄉鎮、場、街道。少數民族人數最多的是土家族,1493人,佔全市少數民族總人口的37%。全市有縣級以上少數民族幹部3人。參加各級人大8人,政協32人。 孝感市宗教基本情況:該市宗教歷史悠久,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五大宗教俱全。全市現有信教人數7萬多人,約占該市人口總數的1.4%,其中佛教4.2萬多人,天主教1.5萬多人,基督教1.2萬多人,伊斯蘭教0.18萬人,道教0.1萬人,已登記發證的宗教活動場所94處(其中佛教70處,道教3處,天主教11處,基督教9處,伊斯蘭教1處),分布在7個縣市區的鄉鎮場和雙峰山旅遊度假區,佔全市鄉鎮總數的70.6%;備案認可發證的宗教教職人員159人(其中天主教神父5人、修女2人,基督教義工以上教職人員23人,伊斯蘭教阿訇3人,佛教比丘、比丘尼126人),縣級愛國宗教團體5個(孝南區佛教協會,孝南區伊斯蘭教協會,應城市佛教協會,漢川市天主教愛國會,漢川市基督教「三自」愛國會)。
地質特徵
孝感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112mm,降水量分布大致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南北差約250mm,全市單站年最大降水量為2420.9mm(1954年萬福閘站),年最小降水量分457.7mm(1978 年天子站),降水分布極為不均勻,4-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5%~85%。全市多年平均氣溫為15.8℃,年極端最高氣溫為43.1℃(1959年大悟站),年極端最低氣溫為-15.7℃(1969年應城站)。 孝感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38.14億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36.73億m3,地下水資源量6.59億m3,地表水與地下水的不重復計算量1.41億m3。多年平均入境水量33.4851億m3、多年平均出境水量55.8462億m3(出入境水量不包括漢江)、多年平均供水量20.9321億m3、多年平均其它供水量0.5895億m3、多年平均用水量20.9321億m3、多年平均耗水量10.4277億m3。地表水水質較差,大多生活用水來自漢川漢江,無Ⅰ類水,大中型水庫水質為Ⅱ類。 2005年度全市評價河流為新河、大富水、環水和府環河,在總評價河長435.2km中,枯水期Ⅱ類河長154km,占總評價河長的35.4%,Ⅴ類河長4.5km,占總評價河長的1.0%,超Ⅴ類河長276.7km,占總評價河長的63.6%。豐水期Ⅱ類河長154km,占總評價河長的35.4%,Ⅳ類河長54.5km,占總評價河長的12.5%,超V類河長226.7km,占總評價河長的52.1%。主要污染物為:氨氮、總磷、氟化物等。
礦產資源
孝感地質礦藏豐富,素有「膏都」、「鹽海」、「磷山」之稱,石膏地質儲量2.49億噸,岩鹽地質儲量2800億噸,磷礦地質儲量1.72億噸。還有儲量可觀、開采潛力大的芒硝、稀土、金、銀、錳、鎳、大理石、花崗岩、重晶石等。 孝感礦產資源豐富,初步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錳、重晶石、石英石、蛇紋石、芒硝、重稀土等24種,礦床集中,易於開采。其中,膏、鹽、磷被譽為孝感「三寶」,素有「膏都」、「鹽海」、「磷山」之稱。
生物資源
一、森林資源 2000年二類調查, 孝感市林業用地面積是 176997 公頃,森林面積131751公頃; 活立木總蓄 積量5790634立方米,森林蓄積4517219立方米。
二、野生動物 1997年,境內首次進行陸生野生動物重點資源調查。野生動物共4綱26目58 科138種。其中,兩棲綱2目5科11種;爬行綱2目5科14種;鳥綱15目36科90種;獸綱7目12科23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白鸛;二級保護的有大鯢、虎紋蛙、豺、水獺、豹、大靈貓、獐、斑羚、穿山甲、黃嘴白鷺、小天鵝、灰鶴、小杓鷸、蒼鷹、白腹鷂、紅隼、雕、縱紋腹小號、長尾雉。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Ⅱ的有狼、豹貓等7種動物。 被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定為易危種的有3種。屬於中國與日本、 澳大利亞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中指名種的有牛背鷺、大白鷺、中白鷺、鴻雁、豆雁、赤麻鴨、綠頭鴨、普通秋莎鴨、普通秧雞、董雞、鳳頭麥雞、大杜鵑、小杜鵑、家燕、虎紋伯勞、紅尾伯勞、黑尾蠟嘴等。境內野生動物以鳥類為優勢種群。
歷史文化
孝感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境內有門板灣、夏家寨、禹王城、楚王城等古遺址460多處,古墓葬200多處,古建築40多處,古塞堡180多處,還有許多古景觀。出土的古文物中,國家一級品100餘件,二、三級品1000餘件。雲夢縣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代竹簡,1000多枚,近4萬字,內容涉及從戰國晚期到秦始皇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諸多方面,史學界稱之「具有劃時代意義」。研究雲夢秦簡的中、英、韓、日文字著述達400餘種。雲夢縣周田村出土的東漢陶樓,是一件陪葬冥器,仿死者生前「重樓高閣」式居室製作而成,也是一件精巧的古代建築模型工藝品,為研究古代建築學、社會學和民俗學提供了實物資料,被載入中學歷史教科書。應城市城北街道辦事處新石器時代的門板灣遺址,距今5000多年, 是二十世紀中國文物考古重大發現之一,是研究長江流域城市建設和房屋建築的重要實物資料。 孝感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大革命時期,這里是北伐軍的前進基地;土地革命時期,這里是鄂豫皖和湘鄂西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賀龍、徐向前指揮紅軍在此進行過龍王集、雙橋鎮等著名戰斗,取得輝煌戰績。抗日戰爭時期,陶鑄在應城湯池舉辦培訓班,培育了大批抗日骨幹;李先念在安陸彭家祠堂宣布建立新四軍第五師;孝感成為鄂豫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和新四軍五師長時期的領導指揮中心。抗戰勝利後,周恩來在大悟宣化店同美蔣代表談判,揭露了國民黨假和談真內戰的陰謀;李先念、鄭位三、王震、王樹聲率領中原主力部隊舉行了震驚中外的中原突圍,拉開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序幕。孝感人民配合劉鄧大軍南下,積極支前,為解放全中國作出了重要貢獻。在1955年至196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中,孝感籍將軍50名,其中大悟縣37名,居全國將軍縣第七位。 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蘊。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縣名「孝昌」。後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縣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諱,遂根據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扇衾溫被和孟宗哭竹生筍等孝子感天動地的故事,改孝昌縣為孝感縣,是為「孝感」得名之始。今天的孝感,大力弘揚古孝子的孝德遺風,大打孝文化品牌,於1996年、2002年連續開展了兩屆「十大孝子」評選活動,涌現出了「全國敬老好兒女」周玉蘭等一批新時期孝子,樹立了社會新風,促進了和諧孝感建設。

市內學府
一等高級中學:孝感高中 孝感一中 普通高級中學:孝感黃陂路高中 孝感三中 英才外國語學校 孝感綜合高級中學 孝感實驗高中(原卧龍師范) 孝南高中孝感農校 初級中學:實驗中學 文昌中學 楚環中學 車站中學 航天中學 高等學校: 孝感學院(擬更名為湖北工程學院)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 孝感學院新技術學院 國家級中職學校:孝感工業學校

孝感市擁有多個級別風景區,
市內景點
董永公園 去過孝感的人,不能不到擁有悠久歷史的孝感董永公園。董永公園位於孝感市槐蔭大道東段,一九八四年建成,2008年重建。佔地75畝,分為三個區域。
園內有孝子祠、仙女池、槐蔭樹、鴛鴦樓、理絲橋、滌絲亭、白步梯和升仙台等景點12處。景點按董永賣身葬父、孝行感天、仙女下凡、百日姻緣等情節為線索建造,歌頌了孝感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後湖公園,槐蔭公園,街心老年人活動中心

孝感特產
麻糖:
孝感麻糖孝感麻糖「孝感牌」麻糖以香、甜、薄、脆的獨特風味聞名於世,其顯著特點是:香而不艷、甜而不膩、回味無窮。原料無任何化學污染,產品無任何添加劑,是一種天然綠色食品。作為主要原料的麥芽糖又兼有潤肺治喘之功能,對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患者能減輕病情,有百利而無一害。1981年榮獲國家銀質獎,1994年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親筆題詞「中國一絕」,並捧回湖北僅有的「真絕杯」;在1995年首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上被評為「中國國際食品科技之星」產品,1998年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上榮獲「國際金獎」、「中國市場名牌產品」。 米酒: 孝感米酒孝感米酒孝感米酒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地方名吃,選料考究,製法獨特,它以孝感出產的優質糯米為原料,以孝感歷史承傳的鳳窩酒麴發酵釀制而成。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襲人,甜潤爽口,濃而不沽,稀而不流,食後生津暖胃,回味深長。一九五八年,毛澤東主席親臨孝感視察工作時,品嘗了孝感米酒後稱贊「味好酒美」。
「神霖牌」米酒繼承和發揚了這一民族傳統產品的特色,在多次各項名譽測驗中被評為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並獲得歷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在一九九八年全國米酒行業中唯一指定為綠色食品。除米酒外,我公司還開發了果蔬系列飲料。 其他: 郊區的糯米湯圓,孝昌鄒崗的太子米。
雲夢特產
魚面 雲夢位於古楚夢澤之畔,盛產魚蝦,魚是餐桌上的常菜,其中有一道獨具風味的佳餚--魚面。魚面製作很有講究。首先要選用青、草、鰱、鯉等魚肉和上等白面、玉米粉,再拌上麻油、細鹽,經過揉、擀、蒸、切、曬等工序精製而成。魚面形狀似普通面條,但更精細,以「色香味形」著稱,為湖北特產中的精品。 相傳在很久以前,在雲夢城北的雲台山下住著一位王幺姑。一天,幺姑在做面條時倒進了剛煮好的鮮魚湯,家人吃面條時都說味道鮮。聰明的幺姑想,要是在麵粉里加些鮮魚肉做成面條,味道豈不更好?於是幺姑取來鮮魚的凈肉,剁成肉泥和進麵粉中,做出了第一碗雲夢魚面。王家幺姑會做魚面的消息很快在四鄉傳開,人們都來學藝,並編成歌謠:「擀的面像素紙,切的面像花線,下在鍋里團團轉,盛在碗里像牡丹」。 魚面則以「色香味形」著稱,為湖北特產中的精品。1911年魚面作為雲夢名產參加巴拿馬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以「銀絲魚面」獲銀質獎。
安陸特產
翰林雞: 「翰林雞」,是楚北安陸市太白酒樓烹制的系列太白菜餚之一,此餚得名,是取李白曾供翰林職之意。其製作系用整雞首先腌漬入味蒸至七成熟,然後去骨切塊,上盤整理成原雞形。另以蛋黃糕雕刻「翰林雞」三字,置雞首前,並以雞湯、磨菇入味和以若干小蝦球點綴,經復蒸烹製成。可謂制工精細,造形生動,形神兼備,質佳味美。據有關史籍記載,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自26歲出川入楚,於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春來到安陸。他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寫道:「見鄉人相如大誇雲夢之事,雲夢有七澤,遂來觀焉。」李白寓居安陸時,結交了不少名人,並以「酒隱安陸,蹉跎十年」而著名。傳說他飽覽古澤楚風後,常豪飲高歌,語驚四座,其才華深受唐高宗時的宰相許圉師(安陸人)的賞識,次年並將自己的孫女嫁給予李白。「溳水波於酒,碧山俏作詩」。李白十年酒隱安陸,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以及關於李白活動的不少珍貴貴跡。經安陸研究太白辦公室考證,詩人當年的飲食生活表明李白平素嗜酒佐食之物,最喜食雞、鴨、鵝、魚及蔬果菜餚,也吃牛、羊肉和野味精,唯獨不食豬肉。友人素知詩人生活癖好,故常以雞、鴨、鵝等作菜佐酒助興。在眾多酒餚中,而李白尤對「烹雞」最感興趣。這在後來李白出遊離開安陸,當他接到朝廷詔令時,還回想過烹雞的美味。
漢川特產
刁汊湖蓮籽: 漢川汈汊湖蓮籽為漢川特產,主產於漢川市汈汊湖一帶。汈汊湖蓮籽籽粒飽滿,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清香可口,具有補腎、養心、固精等功效,食用、葯用價值兼備。蓮籽心還可清心祛熱、滋陰解煩。汈汊湖蓮米行銷各地,還被稱之為「中國蓮」(籽)遠銷香港和出口東南亞等地。 「麻河」牌富硒蓮藕: 「麻河牌」富硒蓮藕是經國家工商局注冊的無公害綠色農產品,主產地為漢川市有「蓮藕之鄉」美稱的麻河鎮一帶。這一區域稻田、湖泊、塘堰溝渠泥沼資源非常豐富,水土純正,無污染,土壤中富含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硒,再加上蓮藕本身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麻河牌」富硒蓮藕,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一年四季都有藕食用,並編印收集有《富硒蓮藕55種食譜》,頗具特色風味。 二河三蒸: 外地客來漢川,都愛吃「二河三蒸」。這也難怪,「二河三蒸」歷史悠久,享有盛名。「二河三蒸」源於何時尚無定論,但必與漢川是水鄉澤國有關。舊時,漢川「一年雨水魚當糧,螺蝦蚌蛤填肚腸」,漁家農戶吃不上粒粒如珠璣的大米,只有用少許雜糧磨粉,拌合魚蝦、野菜、藕塊投簞而蒸以充飢。久而久之,便發展成為湖北的傳統名菜。民間有一個傳說:「二河三蒸」起源於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之妻。當年,起義軍行軍打仗,多吃夾生飯,鹽水菜,有的兵士患了消化道疾病,細心的陳友諒夫人便采民間所長,以魚藕青菜拌大米粉末而蒸,再輔以佐料,其味道醇香可口,起義軍吃上這樣的飯菜後,身體康復,精神抖擻。「二河三蒸」則以清蒸、粉蒸、泡蒸見長,其蒸法更講究,菜餚更具特色。以清蒸甲魚和武昌魚為例,要求原料必須鮮活,現殺後抹鹽、姜及部分佐料,用旺火蒸,熟後再淋油加佐料,其味肉質鮮嫩、不油不膩;粉蒸是將原料拌上米粉及姜、蒜等佐料,用旺火「干蒸」,其菜味足味長;「泡蒸」則將蒸物和佐料泡油一次蒸成,其菜回味綿長。由於清蒸、粉蒸、泡蒸的方式不同,對時間、火候、用料極為講究,故味道、色彩迥然不同。 荷月酥: 荷月酥是湖北漢川一帶的風味佳點,人們逢年過節,走親訪友,都要准備它。當年明皇太後身患重病,不想吃,不想喝,無論御廚做什麼美味佳餚,也提不起她的食慾。皇上只好傳下聖旨,讓各地進貢美味食品。漢川縣令接到聖旨,找來糕點名師梅翁,讓他製作貢品。梅翁苦心設計,終於以白面、砂糖、金桔餅、桂花等為原料,制出一種糕點,並特意註明,要以鮮豆漿加白糖泡食。點心送到京城,皇太後照著說明吃,只覺得香甜酥綿,甚為好吃,於是食慾大增,皇太後問皇上:「這點心有名嗎?」皇上答不出,他捧起一塊點心細細觀看,只見點心正面的圖案宛如待熟的蓮蓬;四周酥皮翻起,如同荷花瓣。再看樣子,好似十五的圓月,皇上靈機一動,笑著對太後說:「這叫『荷月酥』。」從此以後,荷月酥就在漢川地區傳開了,成為當地的貢品。 熱乾麵: 漢川熱乾麵與武漢熱乾麵有不同,說不出來的味道。但絕對是最佳的!
應城特產
沙子饃:湖北省應城市長江埠地方小吃,後流傳至湖南、江西一帶。 找若干卵石洗凈置油鍋內翻炒若干遍備用,卵石視鍋的大小而定,裝入鍋內約一滿鍋的六七分。將剁碎的豬油脂拌上椒鹽、辣椒粉、蔥花作為餡料;把發酵好的面團包上餡料做成餅狀,待鍋內卵石七八分熱時,鏟起一半石子,將做好的餅放在石子上,再另一半卵石覆蓋餅上;等到香味溢出時鏟起,輕輕敲掉卵石即可食之。此餅香脆可口,正反兩面皆布滿卵狀凹凸形狀甚是特異。 松花皮蛋 :應城無鉛松花皮蛋個大質優,蛋白部分為半透明體,呈茶褐色,光滑晶亮,有明顯的松花紋理,蛋黃部分稀酥軟嫩,凝而不因,在1984年北京舉辦的全國土特產品展銷會上,格外引人注目。1985年被評為湖北省優良產品,在1992年第二屆全國農民運動會上被指定為專供食品。 早在公元1660元,應城就開始生產皮蛋,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清代,應城松花皮蛋被列為朝廷貢品,民間譽其為「蒲陽佳品」,松花皮蛋因其外表呈松針花紋,風味奇特而得名。

⑷ 郭沫若簡介急需50字啊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之一、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從1926年參加北伐,1927年參加了南昌起義,1928年2月因被國民黨政府通緝,流亡日本,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學術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主編組品有《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

1952年4月9日郭沫若獲得「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國際獎。

郭沫若是中郭沫若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1958年5月,為了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加速培養國防建設和尖端科學技術方面急需的專門人才,當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聯合部分著名科學家。

向黨中央提出由中國科學院創辦一所新型大學的建議。建議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等的支持,以及中央書記處會議的批准。

熱點內容
色色玫瑰 發布:2025-08-04 20:45:33 瀏覽:979
zx花卉 發布:2025-08-04 20:40:01 瀏覽:329
茶花怎麼接種 發布:2025-08-04 20:40:00 瀏覽:633
鐵海棠能嫁接 發布:2025-08-04 20:38:23 瀏覽:111
吉塘花卉 發布:2025-08-04 20:32:32 瀏覽:280
盆景招財手 發布:2025-08-04 20:31:04 瀏覽:573
日本花藝圖片 發布:2025-08-04 20:23:38 瀏覽:821
七夕和平精英軍需 發布:2025-08-04 19:56:01 瀏覽:500
蒼蘭訣小蘭花懷孕番外 發布:2025-08-04 19:55:50 瀏覽:622
高考一朵雲 發布:2025-08-04 19:53:41 瀏覽: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