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畫蘭花稿
㈠ 工筆蘭花的上色技法顏色都需要哪些怎麼調色上色步驟怎麼個順序
工筆蘭花屬於工細類花鳥畫,上色一般是
1、分染:分染可以先用淡墨,分百專染沖明暗對比屬和層次感,分染要根據畫面明度對比渲染淡墨,顏色明度底的墨色重一些,顏色明度高的墨色要淡,如圖(淡墨的渲染要用兩只毛筆交替使用,一度直色筆,一直水筆,通常是2支大白雲,上一筆色,洗一筆積墨,防止出現墨色沉積的現象)
2、統染:根知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此時可以用國畫顏料的石青、切記上色不道能火候太過,要保持色彩傾向)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內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利用石綠和藤黃局部)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這個過程是局部細節的處理過程,例容如葉片的脈絡,花瓣的邊沿變色等細節性的特徵)
㈡ 國畫蘭花畫法技法教程
步驟1、首先用鉛筆將稿子畫出,後用宣紙覆蓋在稿紙上方,用勾線筆勾勒,墨勾勒花頭、花莖、枝梗,用重墨勾勒葉子,勾畫是注意葉子之間的轉折關系,中墨勾勒蝴蝶翅膀輪廓以及頭部、腹部觸須、足部等,用底紋筆調米黃刷背景;
步驟2、然後用筆蘸取淡墨分染葉子留出水線,中間部分正葉用花青分染,左右兩邊正葉用花青加藤黃從葉子根部往葉子尖部分染,注意留出主筋水線與葉子兩邊的水線;
步驟3、接著繼續用筆蘸取草綠加藤黃,加少許朱磦調和成汁綠色平塗反面葉子與花柄及苞片,用汁綠色倒染部分正面葉子,用草綠加墨繼續分染正面葉子,加重葉子根部;
㈢ 蘭花工筆畫法三種技法
蘭花工筆畫法步驟詳解(一)
步驟一: 白粉平塗花頭,淡草綠染花梗。
步驟二: 藤黃分染花瓣,三綠分染花梗。
步驟三: 淡草綠分染花瓣根部,白粉提染花瓣尖。
步驟四: 大紅點染唇瓣上斑點,曙紅與草綠接染花梗。
蘭花工筆畫法步驟作品範例詳解(二)
步驟一: 勾線後用白粉平塗花頭,淡墨分染蘭葉。
步驟二: 藤黃稍加花青平塗花萼,淡三綠染花莖。
步驟三: 蘭葉正面用花青加墨分染後用淡石綠罩染,反葉用石綠加藤黃罩染,白粉分染唇瓣尖部,赭石加墨分染老葉茬。
步驟四: 草綠罩染正葉,嫩綠從花瓣尖往回倒染。
步驟五: 用稍濃的花青加調合出的顏色墨勾正葉葉脈,淡花青加墨勾反葉葉脈,濃黃色提染唇瓣根部。題款鈐印。
工筆花卉:蘭花的工筆畫法步驟(三)
步驟一、白描。 勾花和莖要用淡墨,線條細而柔。重墨勾葉,蘭葉較長,勾線時要流暢,有弧度和轉折的地方也應保持中鋒用筆。
步驟二、上底色。 花:用調稀的白色罩染花和莖,須染得薄而勻。用較重墨暈染正葉,淡墨染反葉。
步驟三、細部刻畫。 芽綠色染花頭,由花瓣尖向根部暈染。花苞和莖都用芽綠色罩染。綠色罩染葉子正面,淡綠染反葉。
步驟四、調整。 用白色提染花瓣根部,染得薄一些。白色和黃色分別染花蕊。
蘭花工筆畫法步驟圖示(四)
步驟1 .重墨勾葉子,注意其交、破鳳眼規律,淡墨勾花,注意其五瓣的生長規律;
步驟2 .淡白粉平塗花頭打底色,花青分染莖、葉;
步驟3 .淡汁綠罩染莖、葉,使其和諧;淡汁綠分染花瓣,使其清潤;
步驟4 .胭脂提染花瓣,從梢向根逐漸減淡;赭石分染花莖的苞片,從梢向根減淡,赭石、花青點寫根部苔草使其有所依附;
步驟5 .濃胭脂勾花瓣筋,體現虛實;濃草綠勾葉筋輔脈,使其完備。務求幽獨清芬之態。
㈣ 李鱓《蘭花》
搬家快有半年了,好多地方都還缺東西,可我總覺得時間還長著呢,並不急著買。
一進家門有一個電表箱,每天進進出出,先看著的就是它,原來是想著買個電表箱畫擋著,拖拖拉拉的一直沒買。太太有些急了,催著我趕快選張畫,買來掛上。
房子的裝修是簡歐風格,想著在這里搞點中國元素,算是混搭。看上了兩張蘭花,一張是張大千的,一張是齊白石的,可是挑來選去也拿不定主意,於是就讓遠在廣州的兒子提個建議,誰知他另外推薦了一張李鱓的蘭花,看著也不錯,可這李鱓是誰,畫上的題詩寫的什麼,落款的印章啥意思,全不知道。於是我就提出反對,可兒子卻說,不知道正好可以學習嘛,太太卻拍板,就買這個李鱓的蘭花,至於研究,就是我的事了。
我們這些人,雖然念了幾年書,卻是最沒文化的一代人了。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我們上學的那時候全都是糟粕,是毒草,鋤都除不盡,誰還會去學習這些玩意啊。再後來,倒是讀了不少書學了不少知識,可都是些幹活掙錢養家糊口用的,閑情逸致一點也沒學著。
中國繪畫向來有文人畫、院體畫和工匠畫的提法,其中文人畫尤為受人推崇,陳衡恪在《文人畫之價值》中寫道:"即畫中帶有文人之性質,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畫中考究藝術上之工夫,必須於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謂文人畫。"好深奧啊。李鱓這幅蘭花當屬人文畫之列,要想評鑒實在是難,我覺得自己先看明白這畫上都是些啥東西為要。
看一幅中國畫,其形式上總少不了詩書畫印,樸素淡雅的畫面,配以中國書法,題詩落款,再押署印章,這才彰顯出中國畫特色。仔細端詳這幅李鱓的蘭花,那幾筆蘭花,雖看不出筆墨高雅,卻也知道畫的是蘭花。再看題詩就暈了,讀也讀不通啊,更不要說是啥意思啦。紅彤彤的兩枚印章看著像花一般,上面的字一個也認不得,面對著這幅畫,自己看著就像是傻子一樣。
先研究了這畫家李鱓,原來那是揚州八怪之一。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活動於揚州地區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公認的是指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等人。這些人裡面,我只知道那個鄭燮鄭板橋,他畫竹子最有名。網路上介紹,李鱓(shàn),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生,乾隆二十一年(1756)卒。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墨磨人,江蘇揚州府興化人,明代狀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孫。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舉,康熙五十三年召為內廷供奉,其宮廷工筆畫造詣頗深,因不願受「正統派」畫風束縛而遭忌離職。乾隆三年出任山東滕縣知縣,頗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罷官。後居揚州,賣畫為生。
李鱓是清中期「揚州八怪」中的代表畫家,他博學多能,詩書畫皆有建樹。其繪畫雅俗共賞,縱橫馳騁,多得天趣,對後來的「海派」、齊白石影響深遠。他早年曾從同鄉魏凌蒼學畫山水,繼承黃公望一路,供奉內廷時曾隨蔣廷學畫,畫法工緻;後又向指頭畫大師高其佩求教,進而崇尚寫意。在揚州又從石濤筆法中得到啟發,遂以破筆潑墨作畫,風格為之大變,形成自己任意揮灑,「水墨融成奇趣」的獨特風格,喜於畫上作長文題跋,字跡參差錯落,使畫面十分豐富,其作品對晚清花鳥畫有較大的影響。
再看題詩,那些字好多都不認識,更說不上是啥意思啦。經過努力,查閱請教,終於看懂了這些字,讀通了這些詩,也大致弄明白了是啥意思。現將畫上的題詩轉錄如下:
青山如髻草如髿,膏沐朝雲共晚霞。巧被春風會梳掠,玉簪重整又簪花。沅芷澧蘭擅楚材,山靈不許過江開。何年燕姞荒唐夢,天遣游香入鄭來。
這詩大致的意思就是:青山啊就像是美人的發髻,蘭草就是她垂散的頭發,朝雲和晚霞沐浴潤澤了她的美發,恰好有春風為她來梳理裝扮,重整了玉簪又簪上了花。沅水邊的芷(香草名)草啊,澧河旁的蘭花,都是長在楚國,山神都不許它開過江來。那是何年燕姞做了一個荒唐夢,上天派遣蘭花來到了鄭國。
據《左傳•宣公三年》:「初,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說的是戰國時期有一個位於河南新鄭的鄭國,鄭文公有一賤妾叫燕姞,她懷孕前夢見天派人送給她一枝蘭花,並且說:「我是你祖伯儵,把這枝蘭花作為你的兒子。蘭有國香,你佩在身上就會使人覺得你的嫵媚無比。」後來她懷了孕,生了個兒子,取名為蘭,這就是穆公。
這首蘭花詩最早寫於乾隆三年即1737年,李鱓時年53歲,到臨淄任縣令。臨淄人評論這位縣官是「口碑在人,風流蘊藉」。這階段他的詩畫心境顯得平淡中和,從詩中可見一斑。1738年,他又出任山東滕縣知縣,為政清簡,頗得民心,但因得罪上司而被罷官。罷官後,他在山東滯留數年,往返於滕縣、歷下、彎德、泰安、崮山、崇川各地,期間以書畫抒發心中的情緒。後來,他到揚州以賣畫為生,與鄭板橋關系最為密切,故鄭有「賣畫揚州,與李同老」之說。
畫中落款:乾隆十七年冬,李鱓制。就是1752年,這年李鱓67歲。
畫上共有兩枚鈐印,宗楊(白),賣畫不要官(白)。李鱓字宗楊,李鱓一直認為「以畫為娛則高,以畫為業則陋」,但現實生活把他兩次三番地拋出廟堂之外,在「兩遭世網破其家」又失去了「一官聊以庇其身」的條件之後,他只能違心地以畫為業,他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購畫者的要求。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兩種。朱文印又稱陽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紙上字是紅色的;白文印又稱陰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紙上字是白色的。這幅畫上的兩枚印章都是白文。
此畫來自李鱓花鳥冊(12開之十一), 26×40.9cm 紙本水墨 ,遼寧省博物館藏。
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總算是把畫上的東西弄清楚了,可是要想評鑒還差得遠呢。不過我想,看畫也和聽音樂一樣,首先是喜歡,至於為什麼,常常是說不清的,感覺好聽就行了。看中國畫還要弄清楚上面的詩書畫印,看西洋畫更簡單了,我看著梵高的向日葵或是星空,只覺得喜歡,感到興奮,覺得好就行了。這么看來我真的很難變得深刻了。
㈤ 工筆素材丨李曉明工筆花鳥白描,喜歡快收藏!
荷花翠鳥
荷花千瓣蓮
花藍圖(臨宋)
蘭花粉蝶
八哥枯樹(臨宋)
鯉魚
牡丹金琉璃
牡丹洛陽春
牡丹青龍卧墨池
牡丹羊脂白
牡丹趙粉
牡丹狀元紅
四條屏-001(牡丹太平、荷花鷺鷥)
四條屏-002(翠竹綉眼、葵花鸚鵡梅花)
豬籠草
紫藤綬帶
鴛鴦睡蓮
荷花水草
荷花扇面
牡丹二喬
麻雀翠竹
荷花翠鳥圖
牡丹大山雀
翠竹太平鳥
荷花水草浮萍
牡丹崑山夜光
荷花綠翠鳥
牡丹玉芙蓉
梨花
蘋果花蜜蜂
梨花蜜蜂
梨花蛺蝶
月季
桃花鳳尾蝶
牡丹蛺蝶
梅花八哥圖
牡丹白頭翁
牡丹鳳丹白
牡丹翠竹
牡丹壽帶鳥
石榴黃鸝(臨宋)
梅竹雙雀(臨宋)
竹雀圖(臨宋)
牡丹雙蝶
金合歡山雀
富貴竹
紅荷綠翠
臨宋竹鳩圖
玉蘭灰喜鵲
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㈥ 蘭花花瓣用什麼筆畫效果好
蘭花是十分素雅的花朵,是最有仙氣的花朵之一。我看過最美的蘭花畫作是中國傳統的工筆畫蘭花,用鉛筆或者小毫精細地描繪蘭花的花瓣,花蕊,點綴花朵上的黃色斑點,美得讓人著迷。
㈦ 蘭花中國畫怎麼提字
中國花鳥畫分寫意來和工筆兩種。蘭自花的畫法當然也是可以採用工筆或者寫意兩種方式。工筆畫需要有一定的白描基礎,先著淡墨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暈染,同時根據畫面調整墨色再進行輪廓的勾勒。寫意蘭花注重表達蘭花舒展剛韌的狀態,一般用濃墨或偏淡點的墨,墨要飽滿,運筆要流暢,葉中部分要壓筆,葉稍部分要提筆同時快速掃出。構圖方面就要看自己的藝術修養了。
㈧ 記錄我的國畫之梅蘭竹菊
11月21日正式課開始,重新做回學生的感覺真好。先從基礎梅蘭竹菊開始,練行筆,中、側鋒用筆以及用筆中提按變化,培養懸腕懸筆控腕控筆能力。
蘭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古人把蘭花看做高潔典雅的象徵。開始學習蘭葉的畫法,蘭葉畫法的口決,一筆長,二筆短,三筆破鳳眼,四筆交魚頭,五筆六筆攢根走。
蘭葉有提按變化,墨的濃淡區分不好。蘭花中鋒行筆,實起虛收,很難做到。
古人對好的文章稱為蘭章,情深誼厚的朋友稱為蘭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蘭花是非常美好的象徵。荊棘是帶刺的灌木,荊棘和蘭花是對立面,把蘭花和荊棘處理在同一畫面象徵君子與小人
石頭畫的有質感,左邊的蘭花和荊棘墨色過濃。
北宋大文豪蘇軾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子有節,挺撥,也是君子的象徵
竹葉能區分出濃淡變化,竹桿行筆猶豫 ,畫不直。
雪竹,用淡墨染背景,留白體現出積雪壓竹。背景墨色偏濃 ,留白少了。
菊花被稱為長壽花,我花開後百花煞,傲霜不屈,獨放一技。古人贊為君子,受到文人的喜爰。東晉時期的陶淵明作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達淡泊名利的品格。
第一次畫菊花,花辨的提按不好把握,手放不開,葉子墨色偏濃,勾出的葉脈看不清,調淡墨水份又多了,暈染嚴重,墨的濃淡真不好把控。
畫這幅的菊花花瓣手有些放開了,花頭的濃淡有區分,但葉子的墨色還是濃了。
菊黃蟹肥。菊花的花瓣有些累贅,畫的時候有些收不了手,比以前畫的順暢。葉子有濃淡區分,但把松果畫的像蜂巢。
古詩里有許多描寫梅花的詩句。王安石的牆角數技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元代王冕《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楊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題梅花圖》鐵干銅皮碧玉技,庭前老樹是吾師,畫家門戶終須立,不學元章與補之。還有齊白石,吳昌碩等等畫的梅花圖。歷代文人墨客都表達了對梅花的喜愛。我也喜愛梅花。
老桿的轉折蒼勁能體現出來,但老桿的墨色有些濃了。樹技,梅花的濃淡區分出來了,但梅花的層次欠缺。
有了前面雪竹的經驗,這次畫雪梅底色調淡墨。畫面上星星點點的白色是用筆粘上鈦白色,用另一次筆敲粘上鈦白的筆,讓鈦白撒在畫面上,做出雪花。結果畫面上沒落多少,倒是衣服上落下很多。
首次挑戰紙張超一米,竹桿往上畫手抖。竹桿向左傾斜,竹葉向右傾斜力度不夠,沒有休現出風竹。
花瓶的右邊弧度畫歪了,乾脆左邊補一筆相同的。
上圖的工筆蘭花為宋代作品,原畫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剛開始看到工筆課安排的是兩節課的時間,覺得很奇怪,這么簡單的畫為何要安排兩節課。原來工筆畫還真不簡單,先是分染一層層加重墨色大概三到四遍,再是統染兩到三遍,然後還要罩染。考驗耐心和細心。工筆畫更像是製作工藝品,呈現的畫面是精美。我的水平還很欠缺。
相對於工筆畫沒骨畫較為簡單,用接染由淡色向重色過渡,和渲染方法。然後葉子用點染和撞水的方法。
一個多月的學習從不懂紙墨筆到能區分出濃淡,疏密變化,收獲很多。還需要提高用筆熟煉。每幅畫沒有提字和落款,老梁說來練毛筆字,以後由他提字。放假回來的閨女看我畫,問先不起形的嗎?閨女學過水粉畫,水粉畫為西洋畫,畫面容易修改,覆蓋能力強,而中國畫正如老師說的只能做加法不能做減法。一筆下去的敗筆很難修改,甚至是越改越是敗筆,所以要做到心中有畫,下筆有神。接下來的花鳥專項,期待。
㈨ 中國畫工筆花鳥的花都有些什麼(種類)
以牡丹花、荷花、梅花為多還有桃花、菊花、蘭花
㈩ 怎麼用鉛筆畫蘭花
鉛筆畫蘭花屬於鉛筆畫,可以先畫草,然後再畫花。
鉛回筆畫答是指用鉛筆畫畫。包括鉛筆素描、鉛筆速寫等,廣義上也指素描。鉛筆畫,是一切圖形藝術的基礎,基本內容包括描線條、繪畫基礎、肌理明暗、人物素描、動物素描、彩色筆繪畫等等。此外,對平面設計工作者來說,鉛筆畫也是他們的基礎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