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冠神蘭花產地

冠神蘭花產地

發布時間: 2023-02-13 18:19:33

1. 春蘭冠神是科技草嗎

不是科技草
冠神蘭花耐陰,不耐曬,不能接受直射光,尤其是夏季的光照,要及時擋住。

2. 春蘭冠神勤苗嗎

植料選擇:養殖春蘭冠神最好選擇疏鬆透氣,瀝水保濕的顆粒植料,如我們耀家蘭花專用土,採用進口腐熟透的紐西蘭樹皮,日本進口植金石,火燒土,珍珠岩配比而成,可以充分做到瀝水,保濕,不爛根。
二:種植要求:新手朋友種植春蘭冠神時,植料應該填充至蘆頭中間部位,不要完全埋住冠神的蘆頭,保持蘭花蘆頭的通風透氣,同時可以採用顆粒植料鋪面,以保證澆水時植料不被水沖走。
三:澆水管理:蘭花種植完以後,可以澆定根水,用花曬或是澆水器一直對著植料沖洗,沖干凈植料內部的粉塵等其他雜質,放置在不曬太陽的陰涼通風處一周左右。後期澆水最好在沒有太陽的時候進行,(夏季晚上為宜,冬季中午為宜)見盆內上半部三分之一處材料見干時繼續用花曬澆透,平常時期不要噴霧,不要管它,只要見到盆內上半部快乾時再澆水。
四:日常養護:冠神的日常養護很簡單,只需要放置在有散光通風處,不要爆曬,以免葉子曬傷,通風是蘭花養殖管理中最為關鍵的一項,盡量不要放置在室內養殖,可以放在半封閉陽台,通風效果好,且又不爆曬的位置。
五:注意事項:很多新手朋友養殖春蘭冠神蘭花時,總是有事沒事去翻盆,去噴水,切記,這是嚴重錯誤的,折騰多了對蘭花的生長極其不友好。我們要做到,平常只要靜靜的欣賞它的美!

— 為你推薦更多精彩內容 —
內推簡歷和自己投遞簡歷的差別,真的會很大嗎?內推有何優劣呢?
內推簡歷和自己投遞簡歷的差別,真的會很大嗎?內推有何優劣呢?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些人早早地找到了
小龍兒侃侃車
  回答於 2022-12-01
13瀏覽
春蘭精品蘭花苗濃香型細葉蘭花春蘭發貨室內盆栽
¥12.23 元¥12.23 元
購買
m.taobao.com廣告
嬌蘭 蘭花-上淘寶選好物,輕松下單,放心購物!
淘寶熱賣廣告
張顏齊觀戰世界盃開心曬照,你是如何認識他的?
他是通過綜藝節目出道的,讓我們覺得特別的可愛。第1次知道這個男孩的時候,是他在綜藝節目上面的扮相,感
松仔說歷史
  回答於 2022-11-30
19瀏覽
選購蘭花_批發蘭花_認證企業_網路愛采購
值得一看的蘭花相關信息推薦
網路愛采購廣告
傳銷罪立案標准2020傳銷罪量刑標準是什麼?
視頻回答
上海王明磊律師
  回答於 2022-03-23
259點贊1評論
李尋歡最後為什麼會選擇孫小紅?
視頻回答
斷坡附萄9429
  回答於 2022-11-09
28點贊0瀏覽
中國蘭花蘭花移盆後能澆水嗎蘭花移盆後多久澆水合適
本月293028人下載
咨詢
深圳前海新之江信息..廣告
大家都說當兵越來越難,具體原因是什麼?
當兵越來越難確實是真實的,具體的原因也有很多,下面就來簡單的分析幾個吧。第一個原因就是現在軍隊對兵員
老徐談文化
  回答於 2021-08-21
2點贊10,154瀏覽
正在載入
全部
1

3. 春蘭冠神是原生種嗎

是的。春蘭銘品冠神,此花於1997年7屆蘭花博覽會獲得特別金獎,後又在12屆,15屆等博覽會上獲得金獎,該品種每箭開花2——3朵,花亭出架,此花為紅復色梅瓣,花大色艷,五彩斑斕的花色,鮮艷奪目,人見人愛,已成為四川春蘭極具代表的銘品。

4. 怎麼辨認蘭花的品種

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春劍、蓮瓣蘭的鑒別 贊贊贊1、春蘭 春蘭又稱山蘭、草蘭、撲地蘭、撲地娥、朵朵香。春蘭的主要特徵如下: 根:春蘭的根細長,呈長圓柱形,通常長20-40厘米、直徑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圍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漸細,通常無分枝。 莖:春蘭的假鱗莖較明顯,稍呈球形或橢圓形,較小,包藏於葉基與葉鞘內,成叢集生,高1-1.6厘米,直徑0.8-1.5厘米。 葉:春蘭的葉4-7枚,叢生,狹帶形,葉片長20-55厘米,寬0.6-1.7厘米。 葉姿多半立葉、半垂葉、垂葉,葉基有指環(離層)。葉薄革質,質地柔軟,綠色至深綠色。葉面較平展。花:春蘭2-3月開花,2月中旬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盛花期,3月中旬開始為末花期。花葶自假鱗莖基部鞘狀葉內側生出,園柱形,短於葉片,花梗直立,高約6-2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徑4-8厘米,多有香氣;花色變化較大,從淺黃綠色、綠色、黃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顏色,一般具雜色脈紋和斑點。春蘭花色中、東部以黃綠、嫩綠為多,大西南除黃綠、嫩綠外還有金黃、紫紅色的。春蘭是我國栽培歷史最久的蘭花之一,在眾多的古詩古畫中,都有對春蘭的描述和光輝形象。春蘭適應能力較強,分布地廣,近年的調查表明,春蘭廣泛分布四川、雲南、貴州、浙江等地的林緣、林中空地、灌叢草城、多石的濕潤山坡上。 在長期的栽培和選育中,人們已經從春蘭中選育出了許多珍、稀、奇特品種,現簡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種:宋梅、西神梅、萬字、逸品、集圓、天章梅、蔡梅、翠文、翠雲、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種:鄭孝荷、綠雲、翠蓋荷、環球荷鼎、高荷、張荷素、松廈素、月佩素、文團素、文艷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種:汪字、素月仙、西子、龍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極、奇峰等。 近年來又新發現許多具有觀賞價值的新品種,如天彭牡丹、錦綉中華、盛世牡丹、冠神等。 2、蕙蘭 又稱九華蘭、九節蘭、九子蘭。古人稱一莖九花為蕙,也稱蕙花而不稱蕙蘭。根:蕙蘭的根較粗短,長21-35厘米,直徑0.5-1厘米,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無分枝。 莖:假鱗莖不明顯,集生成叢,高1.4-1.8厘米,直徑0.8-1.3厘米,呈橢圓形。 葉:5-8枚叢生,長30-140厘米,甚至更長,寬0.6-1.3厘米,狹帶形,葉比春蘭長闊壯大,而且葉面粗糙,基部常對折,直立性強,葉上部微彎曲,薄革質,質地較堅硬;中脈明顯,半透明,向葉背面突出,平行脈也較明顯;葉邊緣具粗鋸齒,葉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內凹,橫切面呈「U」字形;葉尖端漸尖,中脈兩側對稱;葉柄痕不明顯;鞘狀葉薄革質,長7-15厘米;成苗的葉基逐漸張離,不呈抱合狀。葉不柔軟。副脈明顯。葉比春劍長得多。葉多半垂。花:花期4-5月,4月中旬為初期,4月下旬為盛花期,5月進入末花期;花梗粗長、直立,梗徑粗者1厘米,細者如線香,高挺,齊葉架或出葉架,一般高約35-80厘米。著花5-10多朵。花朵橙黃色,有深紫紅色的脈紋和斑點;花通常香氣濃郁。花色類似春蘭,而苞殼色澤比春蘭多,舌瓣發達,舌瓣上有綠絲絨苔,上綴許多紫紅色點塊,大多呈紫紅色,每朵花的小柄基部有一蘭膏,味甘醇,花開香味幽香。 蕙花分布較廣,秦嶺以北也有分布。比較耐寒、耐干、喜陽。各地所產蕙花其葉形、花質略有差異,以產地分為江浙蕙花、安徽西部和湖北蕙花、雲貴川內地蕙花和南方蕙花等。蕙花原產地海拔較高,因此引種難度較大。變異性較大。蕙蘭由於有較長的栽培歷史,已經被栽培的傳統品種也非常多,如:上海梅、老上海梅、老染字、關頂、程海、元字、潘綠、老極品、瑞梅、雀梅等。 3、建蘭 建蘭又稱四季蘭、夏蕙、夏蘭、秋蘭、秋蕙、駿河蘭、劍蕙等。 根:建蘭的根粗壯,長20-25厘米,直徑0.6-0.9厘米,具分枝。 莖:假鱗莖成叢集生,橢圓球形,微縱扁;高1-1.5厘米,直徑1.2-1.7厘米,蘆頭一般比春蘭大,比墨蘭小。 葉:葉2-6枚叢生,狹帶形,形似劍狀,葉面略帶光澤,長20-65厘米,寬1-2厘米;葉直立剛健,上部稍向外斜伸;薄革質,質地較硬;葉面平展,深綠色。 花:建蘭花期7-10月,通常分兩次開放,前後相隔約一個月;初花期早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開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為盛花期;如果第一次花遲開,則第二次花將晚至8月下旬初開;9月上旬盛開,9月中旬進入末花期。花瓣較寬,形似竹葉狀,花梗挺拔,常低於葉面,著花多,花箭1-2枚,著花3-9朵,甚至有更多者;開花時子房紐轉180度,有濃郁香氣放出;花中等大小,直徑約4.3-6.2厘米;花色變化較大,常呈黃綠色,有紫色、紫紅色的脈紋和斑點。 建蘭產地較廣,我國北緯30度以南的山林間皆有,建蘭主要分布於台灣、福建、浙江等地。一般群生於海拔300-400米的混交林中。由於產地廣,加之栽培歷史悠久,各地所產的建蘭其株形各不相同。有人將其分為眾多系列。如:駿河系、玉真系、雄蘭系、雌蘭系、玉枕系、素心系等。
建蘭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傳統名品多,近年來還有許多新品種在不斷地被發現。總的來說建蘭可以分為彩心和素心兩大類,常見名品有:銀邊大貢、十八學士、仰天笑、金絲馬尾、寶島仙女等。 4、寒蘭 根:寒蘭的根較細,長20-30厘米,直徑0.4-0.6厘米。具分枝。 莖:假鱗莖成叢集生,高2-4厘米,直徑1.2-2厘米,長橢圓形或狹卵球形,包藏於葉基之內。 葉:寒蘭的株型與建蘭十分相似,但葉片較細,尤以基部為甚,葉姿瀟灑,顯得幽雅高尚。葉3-7枚叢生,帶形,薄革質,深綠色,有或無光澤;葉片長40-80厘米,寬0.9-3.5厘米,葉面平展,上部披指下垂;中脈明顯,向背面突出;全緣或先端具有細齒,葉先端漸尖,中脈兩側對稱;葉柄痕明顯;鞘狀葉薄革質,長10-12厘米。 花:花葶直立,與葉等高或高出葉面,花疏生,有花10餘朵,花朵較大。寒蘭花葶由假鱗莖基部鞘狀葉內側生出,長25-60-(80)厘米,圓柱形,直立;被鞘5-8枚,長5-7厘米,膜質,半透明,貼抱花葶,瓣與萼片都較狹細,清秀可愛,花色豐富,有黃綠、紫紅、深紫等色,一般具有雜色脈紋與斑點。花期10~12月,凌霜冒寒吐芳,實為可貴,因此有「寒蘭」之名。花香濃郁持久。 寒蘭花期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通常集中在10月-11月開花,但也有7月和1月開花者,甚至還有4-5月開花的,故近年來人們認為,寒蘭應有春寒蘭、夏寒蘭、秋寒蘭等之分。 寒蘭主要分布於浙江、安徽、台灣、日本等地。有許多好品種,如:燦月、素豐、不老白、日向白龍等。 5、墨蘭 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人歲蘭。根:墨蘭的根粗壯而長。 莖:假鱗莖較大,橢圓形或者卵球形,集生成叢;直徑1.4-2.5厘米。 葉:墨蘭其葉片碩大而亮麗,葉3-5枚叢生;帶狀,全緣,近革質,暗綠色,有光澤,上部向外披散,下部有關節;長60-90厘米,寬2-4.2厘米。葉緣無鋸齒。花: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通常高出葉面,直立;有花7-20朵,中等大小,直徑4-5厘米,花色各式各樣,但多為紫褐色具深紫脈紋,花常具香氣;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狹橢圓形至披針形,花瓣比萼片短而寬,向前伸展,覆於蕊柱之上。花色多呈淡紫褐色,綴有深紫褐色條紋。花期自晚秋至翌年3月,具甜香味香氣。墨蘭生長於我國北緯26度以南的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江西、雲南、海南、四川和貴州南部等地,在我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經過若干代蘭花愛好者的精心培育和篩選,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精品和名品流傳於世,如:大屯麒麟、富貴名蘭、吉福龍梅和十八驕梅、彩龍等。 6、春劍根:根有叉。根比春蘭的根長而粗壯。莖:假鱗莖很小。蘭頭不明顯。葉:葉片直立性強,葉多直立或斜立。葉質象春蘭一樣細漓,副脈不明顯,葉邊緣細鋸齒。成苗每苗葉在4--8片葉。花:花莖直立,高2 0至30厘米。有花2至5朵,有時7朵,花型也比春蘭大,花苞片比子房連梗長;花直徑5 至6厘米,淺黃綠色,常呈半透明狀,有香味。 萼片長圓形披針狀,中萼片直立稍向前傾,側萼片左右斜向開展,花瓣較萼片為短,基部有三條紫紅色條斑,唇瓣端鈍、反卷。春劍葉姿挺拔蒼健,秀氣非凡,頗具風韻。 花色有紅、黃、白、綠、紫、黑及復色,春劍花色以淺黃綠、紫紅及復色居多。艷麗耀目,容貌窈窕,風韻高雅,香濃味純,常為養蘭人推崇首選。 最早春劍被作為蕙蘭的變種,後來又被定為一個獨立的種。春劍的分類:大分二類:彩心類和素心類。彩心類:青花春劍、紅花春劍、硃砂春劍、白花春劍、麻花春劍。素心類:統稱為春劍素,其中著名的有牙黃春劍素、玉版春劍素、白花春劍素、翠綠春劍素、馬邊春劍素、銀桿春劍素、玉桿春劍素、青桿春劍素、隆昌軟葉春劍素等。還有依產地而分類的如西山春劍、樂山春劍、馬邊春劍等。常見品種皇梅、玉海棠、西蜀道光、翠荷素、隆昌素。 7、蓮瓣蘭蓮瓣蘭亦稱小雪蘭根:根白色,粗壯,徑0.5-0.8厘米,長20-30厘米,有的可達50厘米以上,根尖部鈍圓。莖:假鱗莖較小,呈圓球形,假鱗球大多錯位分布。葉:蓮瓣蘭的葉寬的大都在0.5cm左右,葉長40~50cm者居多,葉面順滑,收腳緊,每葉的葉柄部剛勁有力。蓮瓣蘭葉片主脈兩側分別有一條側脈,側脈明亮,側脈邊緣呈暗綠色,在側脈與主脈之間,側脈與葉緣之間還有兩條次側脈,但用肉眼看不顯。蓮瓣蘭葉片潤而光亮。葉片葉質細膩,富彈性,鞘殼緊抱葉腳,株形緊湊。花:蓮瓣蘭一箭多花,一葶著花2-5朵,幽香,花色鮮麗,常見為藕色、粉、白、紅等花色多為麻白,幽香、長橢圓瓣形居多。

5. 川蘭春劍的歷史文化與傳承

文/狼煙詩影

「國蘭」名為「中國蘭。」是生長在亞溫帶蘭屬蘭科植物。生長在中國的蘭屬蘭科植物有兩千多種,但「國蘭」中開花「香」的只有十一個種屬,不香的有五個種屬。國蘭中「香」的分別是春蘭、春劍、蓮瓣蘭、四季蘭、蕙蘭、送春、寒蘭、秋芝、綠蘭、秋榜(秋榜:雲南白墨)、墨蘭(墨蘭:廣東紫墨)。「不香」的有豆瓣、兔耳蘭、吊蘭、虎頭蘭、蜜蜂蘭。這十一個「香「種屬和「不香」的五個種屬通常被國人栽種,統稱「國蘭。」而來自我國廣東海南、雲南南部和越南、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大花蕙蘭和蝴蝶蘭等統稱「熱帶蘭,」熱帶蘭花大而艷,不香,不是我國的統稱「洋蘭。」在中國大地,黃河以南最適合國蘭生長。在中國亞溫帶北緯30度到34度的地方最適合國蘭生長。大部分山林中都生長「春蘭、四季蘭、蕙蘭。」春劍和蓮瓣蘭這兩個種群要分常年溫度而定。其餘者以溫度、海拔、土壤而生長。在四川,蘭花種內多種多樣,多生長春蘭、春劍、四季蘭、蕙蘭(蕙蘭:四川有2個種群)。(1)名稱:巴茅蘭;(2)名稱:紅香妃,蓮瓣蘭、送春、寒蘭、綠蘭、兔耳蘭、吊蘭、虎頭蘭、蜜蜂蘭、豆瓣蘭等眾多國蘭品種。其中春劍、春蘭、四季蘭、送春,最受川人喜愛,家家戶戶都種養一些,作為欣賞和繁殖,或在市場交易。久而久之,蘭花在四川就成了千年蘭文化的種養和傳承。

據《山海經》記載,四川岷江山系長「蕙」的記載,這是「蕙」字最早出現。又據《詩經》《陳風》記載,有《防有鵲巢》「防有鵲巢,邛有旨苕。誰侜予美?心焉忉忉。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誰侜予美?心焉惕惕。」意有三,其一是邛有美人和作者之間的愛情故事。其二是指「旨苕」為一種香草。其三,「旨苕」生長在小丘林中的「蘭草,」邛人「將「蘭草」種於甓上那種山野生活的樂趣。《衛風》也記載有《芄蘭》「芄蘭之支,童子佩觿。雖則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帶悸兮。芄蘭之葉,童子佩韘。雖則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帶悸兮。」意思是指那孩童還未成年就摘蕙蘭之花系於腰間,作為跟女孩示愛的信物。西周時期,河南濮陽「蕙蘭」記載的出現,同樣奠定蘭蕙的文化,兩者為因「中國蘭」最早記載。春秋戰國時期,鄭文公有個兒子叫「鄭穆公 蘭,」生於公園前672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用「蘭花」為名字的皇帝。同樣在春秋戰國時期,作為周宣王的太師「尹吉甫,」他收集西周時期八百年民間「詩書,」著成中國最早的《詩經》,裡面記載了有關於「蘭」的植物故事,並傳承下來,流傳至今,為我國周文化打下了基礎,於是,尹吉甫就被尊稱為中華「詩祖。」於是,春秋戰國時期才有孔子詠蘭,將「蘭」示為學之「君子,作為道德的標准來定位世人應有的品德。故,孔子曰:「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因窮困而變節。」後人雖說對古人寫蘭有不同的解釋,或以蘭為「香草?」或就指今天的蘭花?但後人還是多將孔子詠蘭作為蘭文化的傳播,開啟了中國蘭的時代。秦漢兩晉南北朝,詠蘭、詩詞、墨畫者,甚多。亦如:屈原《楚辭》中屢屢引蘭為佩:「紉秋蘭以為佩」,「疏石蘭兮以為芳」,「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懷蘭英兮把瓊若」,「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相傳,唐初,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看了《詩經》中《防有鵲巢》的故事,識蘭於《詩經》。邛之蘭美,隨之,邛蘭就到了長安,這些民間傳說也奠定了蘭文化的基礎。於是有了李世民詠蘭詩句,長安城的達官貴人也就家家戶戶有「蘭場」的記載。於是,帝王之尊的李世民在《芳蘭》中寫到:「春暉開紫苑,淑景媚蘭場。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詩意也符合川蘭春劍的花型和色彩,也符合春劍「幽香」的描述。唐宋時期,有關文人墨客詠蘭、畫蘭,已經數不勝數了。孔子、李世民、王安石、黃庭堅、李白、柳宗元、楊萬里、李清照、陸游等,都給蘭花留下太多的詩篇,日本也是在盛唐時期,遣唐使把中國蘭和中國蘭花文化帶到了日本。又如唐代文學家陳陶在《種蘭》詩中這樣寫到:「種蘭幽谷底,四遠聞馨香。春風長養深,枝葉趁人長。智水潤其根,仁鋤護其芳。蒿藜不生地,惡鳥弓已藏。椒桂夾四隅,茅茨居中央。左鄰桃花塢,右接蓮子塘。一月薰手足,兩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腸。幽人飢如何,采蘭充餱糧。幽人渴如何,醞蘭為酒漿。地無青苗租,白日如散王。不嘗仙人葯,端坐紅霞房。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美人久不來,佩花徒生光。刈獲及葳蕤,無令見雪霜。清芬信神鬼,一葉豈可忘。舉頭愧青天,鼓腹詠時康。下有賢公卿,上有聖明王。無階答風雨,願獻蘭一筐。」從這一首詩中,把種蘭、愛蘭、賞蘭、詠蘭說得一清二楚,全面描述了上至達官貴人,下至文人墨客、山野農夫、養蘭愛蘭的全面介紹。到宋代,《金章蘭譜》的出現,第一次把蘭花瓣型學給予了蘭花文化的基礎。也把蘭花經濟聯系起來,為蘭文化注入了「經濟模式。」於是,從民間到達官貴人,再到帝王將相,養蘭愛蘭不分長位。今考查古籍記載有關寫「蘭」的詩詞三百多首,散文一百餘篇。(不包含清朝以後)又如《邛州嘉慶志》第二十三卷記載:「邛蘭葉纖潤而色淡,花發稍短。姿清而芳氣酷烈者,俗名玉翰,即蘭也。葉粗勁而色深,花發稍長,神濁而芳氣差減者,俗名大青,即蕙也。」又如清乾隆時期臨邛舉人王永士在(對客.漁唱庵)中寫到:「閑來無個事,日整釣魚竿。釣得雙鯉魚,市上買酒旋。何處車馬聲,望之遙見君。下馬飲我酒,停杯食我魚。取詩為我看,取琴為我彈。看詩歌山蓁,彈琴操幽蘭。君若有所思,我若有所嘆。問君意如何,默坐競無言。」《康熙志》記載「邛蘭葉立如劍,一桿著花三五朵,五色幽香,紫居多者。」故,康熙帝在《詠幽蘭》詩中這樣寫到:「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帝王愛蘭、賞蘭,也為蘭文化做了最有力的傳承。

川蘭蘭屬,多種多樣,但栽培大多數以春劍為主,也最為歷史久遠。春劍生長積約三萬平方公里,從四川盆地周圍的通江、南江、平昌、宣漢、達州、巴中的米倉山脈到龍門山脈的青川、北川、綿竹、什邡、廣漢、德陽、彭州。又以邛崍山脈的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崍、浦江、名山、蘆山、雅安、天全等地區,南以樂山、峨眉、眉山、夾江、沐川、馬邊、丹棱、拱縣、犍為、宜賓、瀘州等地區,加之重慶地區、貴州、湖南、湖北、雲南羅平和廣西百色等地區都生長春劍,只要是風化紅土地就生長春劍;只要海拔四百米到九百米,就生長春劍,故有七省是春劍的產蘭區。據古籍對蘭的記載,春劍種屬定性,在蘭屬中是栽培沒有變異的基因,其葉型、花型、花姿、花品多樣性,五彩繽紛,而花色豐富,在花卉中的顏色,春劍也應有盡有,是其它蘭種不具備的,是獨立的蘭屬品種,生長面積之廣,無任何雜交變異。四川春劍,葉姿悠美,開花幽香,色彩豐富,花型、花蕊,不停的在自然界中變換,以召世精靈植物之蘭花魅力。

1987年1月10—14日,「中國蘭花協會」在廣東勝德縣陳村成立,伍尚忠先生任第一屆會長。「中國蘭花協會」的成立,「蘭花經濟」模式就此拉開序幕。1987年3月8日,由當時的邛崍縣城建局副局長高文祥等十二人(現邛崍市)成立了全國省、市、縣級首個蘭花協會「邛崍蘭花協會。」1987年10月22日到25日「中國蘭花學會」在北京成立,首任「中國蘭花學會」名譽理事長王伏雄、吳應祥,理事長陳心啟。四川代表有鄧承康、陳遠星、王德容、高陳華等。緊跟著,四川蘭花協會、成都市蘭花協會,乃自全國各地的蘭花協會如雨後春筍般的開始成立,傳承中國三千年的蘭文化,就此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蘭花經濟的發展。

四川春劍最早就有「五朵金花」之說,而五朵金花之首要數「西蜀道光」了,更是把春劍素花的祥瑞之氣顯示出來,展示給世人。有詩雲:「青城山高石徑長,林中幽蘭泛霞光。自古西蜀多芝草,立葉劍姿注蕊香。「這花更是春劍素中的銘品。此花為清道光年間,有個灌縣大興鄉人徐木匠到青城山一農戶中做木工活時引種帶回家栽培的。到民國初年,徐家後人由木匠轉變成鐵匠,由於民國時期天下大亂,土匪眾多,便有土匪聽說徐鐵匠家有春劍牙黃素非常稀有珍貴,就帶著土匪去搶,此花隨即消失,十年後,徐家人又在青城山道觀里又發現此種,於是又引種回家,後稱「徐家芽黃。」解放後,至文革時期,此花被當作四舊,備受摧殘,文革結束時,只剩下不到三十苗。l990年灌縣縣志將四川知名蘭家長陳岱開先生命名的「西蜀道光,」編入《灌縣志》,取其道家之禪意,產地之青城山,也因發現於道光年間。因此花素靜清雅嫩黃,故以「西蜀道光」名。入市後被爭相引種栽培,成為大西南雲、貴、川地蘭友廣為引種栽培。都江堰市人栽培蘭花的歷史悠久,就在兩河鄉七仙洞就出土了南宋紹定元年(1228年)古碑《薛仙洞記》,即有青城山「蕙圃」與「芝田」的記載。另外,清代乾隆《灌縣志》記載有青城後山生長有蘭,「其花似玉,其香清遠,為人珍愛」的素心蘭記載,更進一步記載了川蘭在歷史上的蘭文化地位。

五朵金花之二:四川春劍「隆昌素。」有詩雲:「隆昌幽蘭如美人,朱德來時花正開。春風碧水新燕舞,馨香要留元帥家。」1961年4月17日,朱德元帥來當時的四川隆昌縣視察隆昌炭黑廠,(現:隆昌市)縣政府領導提前得知朱德喜元帥歡蘭花草,便派隆昌文化館館長去找一些比較好的蘭花回來,於是去了榮昌縣安富鎮的張榮漢家端了一盆軟葉春劍素回來,擺放在接待朱德元帥要入住的招待所。當時這盆蘭花正在盛開,芳香吐蕊,綻放那玉潤嫩白的花姿。喜愛蘭花的朱德元帥看見就贊不絕口,說道:「你們隆昌的蘭草真好,隆昌的素真是名不虛傳,很好,很好,就叫隆昌素嘛。」於是,在隆昌平頂鄉下山的這棵軟葉春劍白花素就有了朱德元帥命名的「隆昌素」了。後來,中日交好,朱德元帥將一盆隆昌素送給了日本友人來華改善關系的日本松村謙三先生。後,隆昌素在日本、韓國,多次獲得最高獎。

「五朵金花」之三「銀桿素。」在 川蘭中,「銀桿素。」有詩雲:「小院門庭對聯新,過年正逢鞭炮聲。幽蘭銀桿宮中素,端坐盆中潤香馨。」關於銀桿素的歷史傳說有三。其一為青城山劉素華帶到崇州街子鎮的「趙家銀桿素;」其二為當時灌縣(灌縣:今都江堰市)石羊場王姓人家發現的「黃胎銀桿素;」其三為「宮廷銀桿素,」有曾為清朝宮中「貢蘭」的歷史,如清朝乾隆年間,四川華陽有個武狀元就將紅胎宮廷銀桿素帶到清宮栽種,後宮中幾次栽死後,又到灌縣引種回北京栽種,由於清宮栽培四川春劍時,由於北方太冷,經常把蘭草凍死,死了又到四川灌縣引種很多次,於是就成了都江堰民間傳說的「貢蘭。」民國三十五年,即1946年春,曾任民國政府的外交部長、上海市市長、四川省主席、民國政府行政院長的蔣介石的同學、結拜兄弟、國民黨元老的張群(四川省華陽縣人,今成都天府新區),得知四川春劍銀桿素曾是清宮廷時年貢蘭的歷史,就讓他弟弟張雲碸到灌縣尋找曾在清宮中種過的「紅胎銀桿素。」當時,張雲碸從湖北電政監督兼漢口電報局局長,新調任到川康電政監督兼重慶電報局局長、成都電報局長。他就聯系多地政府官員,得知灌縣石羊和柳街有人家栽種春劍銀桿素,就慕名到了灌縣石羊場尋找宮庭銀桿素。原來,銀桿素有兩種,一種是黃胎銀桿素,一種為紅胎銀桿素,於是在石羊場袁紹堂家中確他們家種的紅胎銀桿素為清宮中種過的宮廷銀桿素。經了解,這個銀桿素是清乾隆年間在青城山林中發現的。袁紹堂又在民國十年(即:1921)趕廟會時買回家開始種養,養了二十五年,發展多了,每年趕廟會時,都會拿往灌縣、彭縣等地的廟會去賣,換生活物資回家。於是,張雲碸就在袁紹堂家中購得了兩盆紅胎宮廷銀桿素,給他哥哥張群送到南京去了。

「五朵金花」之四,「大紅硃砂。」有詩雲:「紅牆碧院角樓高,幽蘭飄逸向春陽。府台公館門緊閉,硃砂花紅染亭廊。」又有:「龍門山下丹景台,誰家小院幽蘭開?花似硃砂紅似火,盆中蕊色入畫齋。」據四川省蘭花協會副秘書長陳岱開講,大紅硃砂在清朝就廣為達官貴人所栽培,有兩百多年的栽培歷史,從清時期到民國時期,四川軍閥五霸的劉湘、劉文輝、鄧錫侯、楊森、王陵基家裡都栽培有很多大紅硃砂,民國時期,駐防灌縣的國民黨軍長黃逸民家裡栽培很多春劍的大紅硃砂,還專門請了園藝人員管理大紅硃砂。解放後,彭州人特別喜歡,就也廣栽的一個品種。又據彭州養蘭名家梅章發講,七十年代初,二十剛出頭的他,去君平祭魂庄趕廟會,那時,廟會人山人海,廟會上賣各種東西的也不少,其中就有人在賣蘭花,他看見有人賣蘭花有人買蘭花,於是就花幾元錢買了一些回家養著,養多了也賣一些,就覺得這個東西可以掙錢,1986年到1988年春,他把大紅硃砂拿到灌縣關口鎮去趕廟會,他賣了兩萬多元,第一個在他們彭州麗春鎮青龍村修了二十多間樓房,當時養大紅硃砂賣到錢的還有王洪興等人。

「五朵金花」之五「雪蘭。」有詩雲:清姿綠葉年正華,雪蘭馨香入萬家。客來先賞盆中蕊,不聞枝頭鳥聲高。」四川種雪蘭的歷史更長,但是沒有明確的歷史記載,只是在成都平原廣為栽培的一個品種。雪蘭又名雪殼、水白蘭等名字,與春劍大紅硃砂並稱「紅白二草。」其葉型為中垂葉,葉姿清麗飄逸,如春劍似春蘭。是一個在林中自然雜交品種,著花通常二到三朵,後來,川人因偏愛春劍,大家悉數就把雪蘭規類到春劍屬系之中,因為花姿花色粉紅白中透黃而有春劍的飄逸美。沒有人能說得出雪蘭來自於哪裡?因為這個品種在四川各地栽培時間有幾百年的歷史,不但家家戶戶種有雪蘭,上至達官貴人軍閥,下至平民百姓,就連四川大多數寺廟里也廣為栽培。雪蘭開花顏色秀麗飄逸好看,葉姿也甚美,價格最低,大家都很喜歡的一個品種。

由於四川在歷史上曾被先秦時期的秦惠王取巴蜀和元軍入川,以及明末張獻忠入川,曾三次滅絕過四川歷史文化,故而歷史對先期蘭花的文字記載少之又少。直到清以後,四川蘭花的文字記載才略有一些,民間關於圍繞蘭花發生的故事傳說也多。川蘭的復興,也只是從新中國成立後的七八十年代開始,到九十年代才真正重新進入「蘭花經濟」時代。在九十年代,四川蘭花中的「五朵金花」就都以「素」為貴開始在蘭界流行。1993年,四川邛崍蘭家胡丙章先生第一個選育一棵春劍荷瓣,也在1994年在邛崍蘭花博覽會上,胡丙章先生送展的春劍「老荷瓣」花奪得由台灣蘭家蘇義俊捐贈的金牌獎。於是,春劍荷瓣就開啟了四川瓣型學的時代章程。荷瓣、梅瓣、水仙瓣似以東部江浙瓣型學基礎模式,便開始登場,瓣型花在那時就開始漲價。於是,四川蘭花瓣型學時代到來,素、縞、瓣型、復色、奇花、牡丹、紅舌、也全面進入蘭花復興時代。

四川蘭花在近四十年的「蘭花經濟」時代中,養蘭花讓很多的山區農村貧困人口,因種蘭、販蘭脫掉了貧窮的帽子,因蘭花而致富。自那時起,川人開始孜孜不倦的選育、栽培、培育新品種。2000年到2006年,川蘭進入全面興盛時代,川人愛蘭賞蘭,從原來的素、縞、矮種、荷瓣、梅瓣、水仙瓣、復色花到追求更高檔次的牡丹瓣、奇花、縞草縞花,又從雙藝到多藝的轉變。在國蘭中,唯有四川春劍會山林中大量的自然雜交,讓花型花色變化多端。很多的春劍奇異品種的出現,打破了自《金章蘭譜》對國蘭描述只有縞、素、奇、荷瓣、梅瓣、水仙瓣的記載。近而唯所未見的新品蘭花出現了。由於全新品種的出現,讓蘭花經濟產業多次死而復生,這是大自然饋贈給華夏子民的財富。七十年代初,川人多種春劍、春蘭、四季蘭,而送春和蕙蘭,種戶及少,原因是送春葉多花色單一,品種少;蕙蘭因葉太長,邊緣有鋸齒,粗獷貌是「茅草」而不受愛蘭者喜愛。九十年代,荷瓣、梅瓣、水仙瓣粉墨登場,而奇、蝶類品種也悄悄崛起。也雲南昆明世博會上,時當國家副總理李嵐清副總理就為邛崍陳澤君先生選育送展的一盆四季蘭「君荷」親評了「金牌獎。」

2005年,四川春劍蓋世牡丹成交高達120萬一苗;奧迪牡丹王成交價驚人的達到130萬一苗;三十萬、五十萬一苗成交的春劍品種還有很多。由於四川春劍的強勢崛起。繼春劍五朵金花之後,在多次多地舉辦的全國蘭花博覽會上,包括省、市、縣級蘭展中,四川春劍玉海棠、學林荷、邛州紅荷、桃園三結義、奧迪牡丹王、五彩麒麟、蒙頂奇珍、富貴蝶、蓋世牡丹、雪山蝶蓮、冠蝶、喜蝶、紅太陽、花蕊夫人、七彩紅鑽等,曾為四川春劍開辟了品種稀有珍貴性的「天價蘭」的歷史。2010年,「首屆西蜀蘭花博覽會」在成都市九里堤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大會組委會評出了魚鳧梅、蒙頂奇珍、梅蝶、今世緣、典荷為「五大蘭花王。」2011年,四川春劍「紅太陽」以930萬一苗成交,更是震驚全國以及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2011年以後,紅太陽、金太陽、彩圓圓、荷氏璧、七彩紅素、紅尊、東方紅、中國紅、逸心素、血菩提、金絲紅玉、都江紅素、鳥嘴紅素、中華紅素,紅霞素、紫荷素、東方紅素等近百個中高端品種,被雲貴川和廣東、福建、以及中東部蘭友大量引種栽培,四川蘭花讓全國蘭友愛不釋手,喜愛之及。縞藝以春劍的水晶荷瓣的「龍騰、」白瓷縞的「天嬌、」金黃縞的「520」為代表,書寫了縞藝的高水平觀賞藝。四川春蘭市場曾在2005年以500萬一苗成交的「天逸荷」為代表、又以冠神、包公魂、和四季蘭國魂、君荷、峨眉晨光,學元紅素等為代表,為四川蘭花書寫了燦爛的篇章,帶動了四川乃至全國的蘭花經濟發展。

在四川地區,有上百萬人因為種養蘭花而脫貧致富,從貧困線提升到了小康生活。川蘭品種也在中國大部分地區被引種栽培。在中國,有8000萬蘭花愛好者,專業養蘭人數有600多萬,全國蘭花經濟板塊已達500多億元產值。就雲、貴、川三省,已達200億元的產值和交易量。四川蘭花的交易值已達100億元。近幾年來,由於栽培蘭花的人越來越多,產業化蘭花種植的發展加快,一些種蘭大戶種植面積已達幾畝、幾十畝。因為四川是野生蘭的資源大省,又有幾十年的栽培發展,四川蘭花外銷至貴州、雲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福建,以及東部等省市種蘭戶大量引種栽培,並遠銷到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等。

放眼觀望蘭花經濟這個板塊,在中國花卉中,成功展現了「花卉經濟」的模式,成為中國花卉產業中不可缺少提案,更關鍵的是有三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同時,2021年,國家也制定蘭花野生資源立法和保護,亂采亂挖野生蘭花資源被切斷,蘭花新品種將後會越來越少。同時,也積極地推動傳統蘭花的栽培與發展,蘭花經濟的健康發展,目的是為更多從事蘭花栽培行業創造更好的、更健康的花卉經濟創收模式。在蘭文化傳承引領蘭花經濟的同時,又建設了美好中國、富強中國。四川春劍、春蘭、四季蘭,葉型飄逸,花姿幽美,花香濃郁,著花三五朵,五顏六色的花姿,觀賞性及高,是其它蘭花種屬不具備的。目前,在建養蘭花大棚還在不斷增加,產業化蘭花養蘭模式正在直追福建、廣東蘭花產業化之勢。未來,四川蘭花產業化的發展,將會成為中國蘭花行業的一張重要「蘭花經濟」名片。

作者/狼煙詩影,四川邛崍市人。曾用多個筆名著有詩歌,小說,散文,散文詩數百篇,古體詩,填詞兩千多首。筆名有:狼煙詩影,田子,哥哥在寫詩,溫柔一劍,老大,風中孤影,風中流浪……等。作者真實姓名暫時保密。

6. 春蘭冠神值得養么

值得。
1、品質方面。春蘭銘品冠神,此花於1997年7屆蘭花博覽會獲得特別金獎此花為紅復色梅瓣,花大色艷,五彩斑斕的花色,鮮艷奪目,人見人愛,值得養。
2、價格方面。春蘭銘品冠神,一株多數售價在40元左右,價格實惠。

7. 請問這是什麼品種的蘭花

春蘭又稱山蘭、草蘭、撲地蘭、撲地娥、朵朵香。
1、花期:2-3月。
2、花序:1-2枚單生或雙生。
3、花葶(花箭):5-10厘米。
4、苞片(殼、苞衣):比子房長,膜質半透,貼抱子房,基部不合生。
5、葶鞘(包殼):5-7厘米,共4-5片,半透,貼抱花葶,下部合生成管狀。
6、苗(束)狀:成苗葉基逐漸張離,而不再緊密抱合-即「絲茅腳子」。
7、每苗(束)葉片數:4-6葉。
8、葉緣:具細鋸齒。
9、葉柄痕:較明顯。
10、鞘狀葉:長6-8厘米,薄革質。
春蘭的主要特徵如下:
根:春蘭的根細長,呈長圓柱形,通常長20-40厘米、直徑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圍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漸細,通常無分枝。
莖:春蘭的假鱗莖較明顯,稍呈球形或橢圓形,較小,包藏於葉基與葉鞘內,成叢集生,高1-1.6厘米,直徑0.8-1.5厘米。
葉:春蘭的葉4-7枚,叢生,狹帶形,葉片長20-55厘米,寬0.6-1.7厘米,邊緣有細鋸齒。葉薄革質,質地柔軟,綠色至深綠色;葉面較平展。
花:春蘭2-3月開花,2月中旬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盛花期,3月中旬開始為末花期。花葶自假鱗莖基部鞘狀葉內側生出,園柱形,直立,短於葉片,長2-1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徑4-8厘米,多有香氣;花色變化較大,從淺黃綠色、綠色、黃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顏色,一般具雜色脈紋和斑點。
萼片長3-4CM,寬0.6-.0.9CM,狹矩圓形,端急尖或圓鈍、緊邊,中脈基部有紫褐色條紋;花瓣卵狀披針形,稍彎,比萼 片稍寬而短,基部中間有紅褐色條斑;唇瓣3裂不明顯,比花瓣短,先端反卷或短而下掛,色淺黃,有或無紫紅色斑點;唇盤有2條褶片。花期2-3月。
我國古籍上有關春蘭的記載最多,其品種也最多(超過200種)。自清代鮑薇省在《藝蘭雜記》中將春蘭、蕙蘭分為梅、荷、水仙瓣型以來,在江浙一帶的蘭藝界多為採用。一般分為梅瓣、荷瓣、水仙瓣、素心和蝶瓣5類,而一般野生春蘭則稱之為竹葉瓣。其實在荷瓣、梅瓣、水仙瓣之中都有素心以現,因此素心瓣不能作為一類。蝶瓣實際上是畸形變異,這個性狀不易固定下來,如一經將變異固定也可作為一類。
春蘭是中國栽培歷史最久的蘭花之一,大多數自山采來,形態與顏色有很大的變化,有可能是自然雜交之故。
在眾多的古詩古畫中,都有對春蘭的描述和光輝形象。春蘭適應能力較強,分布地廣,近年的調查表明,春蘭廣泛分布四川、雲南、貴州、浙江等地的林緣、林中空地、灌叢草城、多石的濕潤山坡上。
在長期的栽培和選育中,人們已經從春蘭中選育出了許多珍、稀、奇特品種,現簡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種:宋梅、西神梅、萬字、逸品、集圓、天章梅、蔡梅、翠文、翠雲、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種:鄭孝荷、綠雲、翠蓋荷、環球荷鼎、高荷、張荷素、松廈素、月佩素、文團素、文艷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種:汪字、素月仙、西子、龍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極、奇峰等。
近年來又新發現許多具有觀賞價值的新品種,如天彭牡丹、錦綉中華、盛世牡丹、冠神等。

8. 國蘭的品種分類

1硬葉吊蘭:附生。葉革質,先端有不等二裂。花序下垂,有花15—40朵,紅褐色。花期7—8月。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2尖葉吊蘭:附生。葉劍形,硬革質,先端有不等的二尖裂。花序下垂,有花5一13朵,紫褐色。花期5—8月。分布於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多生於樹上。
3冬鳳蘭:附生。葉彎垂、先端尖,全緣。花序下垂,有花10朵以上,花白色有紫紅色條紋。花期11一翌年1月。分布於廣東、雲南、福建和台灣。
4多花蘭:附生或地生。葉直立、劍形,深綠色,基部有關節,花序直立或下垂,多達50朵,花紅褐色,無香氣。花期6—8月,分布於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台灣、江西、貴州、雲南、四川等地。 1西藏虎頭蘭:附生。植株高大。花序斜出或下垂,花大形,黃褐色,唇瓣有毛,花極香。花期11一翌年2月。分布於雲南與西藏。
2黃蟬蘭:附生。葉套疊而生。花序斜出或下垂,有花7一13朵,花黃褐色,唇瓣有長毛,花期9月至翌年4月。分布於雲南、貴州、四川及西藏。
3長葉蘭:附生。葉長,4—10片。葉基部套疊。花序直立或斜出,有花5—10朵,花褐紫色。花期9—12月。分布於雲南、四川和西藏。
4虎頭蘭:附生。葉大形,基部有關節,全緣。花序斜出,有花6—12朵,淺黃綠色,有紅褐色條紋,唇瓣淺黃色,有短毛。花期7—11月。分布於貴州、四川、雲南及西藏。
5短葉虎頭蘭:附生。葉短小,長約35厘米,寬不及1厘米。花序斜出,有花4—9朵,淡綠色有紫紅色條紋,唇瓣有短毛。花期2—4月。分布於雲南。
6碧玉蘭:附生。葉大形,葉基套疊,有葉約9枚。花序下垂或斜出,有花12—30朵,花綠色,唇瓣有一「V」形紅斑。花期2—6月。分布於雲南、西藏。
7貢山鳳蘭:身附生。葉4—7片,近革質,全緣。花序斜出,有花約5—6朵,花紫色,花期夏季。特產雲南貢山。
8美花蘭:附生或地生 。葉6—9片,基部套疊。花序直立,長可達1米 ,有花5—15朵,花大,直徑約9厘米,花期3—5月。分布於海南。
9文山紅柱蘭
附生或半地生。葉長,有葉6—8片。花序斜出,有花3—10朵,花大形,白色有紫紅點紋,花蕊柱端紅色。花期1一3月。特產雲南省文山縣。
10象牙白花蘭:l.附生。葉質軟,下彎,葉端呈不規則兩尖裂。花序斜出或下垂,有花1一3朵,白色,花極香。花期3—5月。分布於雲南、海南、貴州。
11莎草蘭:附生。葉7—11片,下垂。花序下垂,有花10多朵,密集,白色,花被不張開,呈筒狀。花期10—12月。分布於雲南、四川和台灣。
12大雪蘭:附生。莖可隨時套疊而不斷生長,長可達2米,並會分枝。葉先端2尖裂,葉關節明顯。有花3—8朵,花向下,白色,不甚開展。花期9—12月。分布於雲南。 1建蘭:又名秋蘭或四季蘭。地生。葉直立或稍彎,先端尖銳,邊緣具齒。花序直立,有花5—13朵,紅色、白色、綠白色均有,花有香氣。花期6一12月,有時每年開花2—3次。品種極多。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江西、浙江、台灣以及海南等地。
2珍珠矮蘭:地生。無明顯假鱗莖,地下莖粗壯,呈單株生長,矮小。葉2—3片,綠色有光澤。花序直立,有花3—5朵,淡黃綠色有紫色條紋,稍具香氣。花期6月。分布於雲南西部。
3落葉蘭:地生。有假鱗莖,但只有一個假鱗莖有葉,葉2—4片,質軟,全緣,冬季脫落,春季再出。花序直立,有花2—4朵,稍有香氣。花期夏季。分布於貴州、雲南、四川。
4墨蘭:.又名報歲蘭。地生,葉劍形,有光澤,深綠色。花序直立,花5—17朵,有褐紅色、黃綠色、白綠色等。花期9月至翌年3月。有極多品種。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海南。
5寒蘭:地生。葉直立性強,邊緣具鋸齒。花序直立,有花5—12朵,花被狹窄,紫色或綠色,有香氣。花期l0月至翌年1月。栽培品種極多,分紫寒蘭和青寒蘭兩大類。分布於廣東、廣西、台灣、福建、海南、江西、湖南、雲南、四川、貴州等地。
6邱北冬蕙蘭:又名紫秀。地生。葉狹線形,基部紫色。花莖直立,有花5—6朵,綠色。花期10—12月。分布於廣西馬山縣及雲南邱北縣。
7蕙蘭:又名九子蘭和九花蘭。地生。葉直立性強,邊緣有粗鋸齒,葉脈明顯。花序直立,有花5一18朵,花黃綠色,極香。花期3—5月。栽培歷史悠久,品種極多。產湖北、湖南、陝西、浙江、江蘇等地,是分布最北和最耐寒的蘭屬植物。
8套葉蘭:地生。葉彎垂,6—11枚,基部套疊,葉基有一膜質邊緣。花序略彎或直立,有花5—9朵。花期9—12月。分布於廣東、廣西和雲南。
9大根蘭:腐生於林下腐葉層中。無葉。地下根莖多分枝,成珊瑚狀。花序直立,有花2—8朵,花白色,花期7—8月。分布於雲南、四川、台灣。
10春蘭:地生。葉4—6片叢生,狹帶形,邊緣有細鋸齒。花序直立,有花1朵,少數有2朵花,花紅色、綠色、黃綠色等。花極香,花形多變,品種極多,是歷史最悠久栽培的國蘭。花期1—3月。分布於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陝西、甘肅等地。
11兔耳蘭:地生。假鱗莖長柱狀,葉2—4片,有葉柄,長橢圓形,花序直立,有花3—6朵,淡綠色有紫紅線條。花期5—7月。分布於廣東、廣西、台灣、雲南、四川、貴州及西藏。
12春劍:地生。葉5—7片,基生成束,直立,邊緣具鋸齒。花序直立,有花2—5朵,黃綠色或紫紅色。花期1一3月。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等地。
1、花期:12-3月。
2、花序:2-4枚,總狀花序,罕見5朵,生長不良時僅開一朵
3、花葶(花箭):16-20厘米。
4、苞片(殼、苞衣):苞片大,比子房連梗長。
5、葶鞘(包殼):約4厘米,端尖。
6、苗(束)狀:成苗葉基張離,而不抱合。
7、苗(束)葉片數:6-7葉。
8、葉緣:具細鋸齒。
9、葉柄痕:不明顯。
10、鞘狀葉:長7-10厘米,薄革質。
11、其他:葉線性,葉質較硬,葉片斜上生長5-6厘米後逐漸彎曲下垂。
蓮瓣蘭是主產於雲南省滇西北地區的一種地生蘭,時逢每年的元旦春節盛開。這種蘭花的花瓣呈橢條形,酷似盛開的蓮藕花瓣,民間以花喻花,定名為「蓮瓣蘭」,深受國蘭愛好者青睞。
名品
滿江紅、天雨流芳、大唐鳳羽、汗血寶馬、金沙樹菊、荷之冠等,傳統銘品是大雪素、小雪素、硃砂蘭。當前比較為市場認同的、價格又比較適中的是大理的五朵金花即:黃金海岸、滇梅、蒼山奇蝶、奇花素、劍陽蝶。 春蘭又稱山蘭、草蘭、撲地蘭、撲地娥、朵朵香。
春蘭的主要特徵如下:
根:春蘭的根細長,呈長圓柱形,通常長20-40厘米、直徑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圍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漸細,通常無分枝。
莖:春蘭的假鱗莖較明顯,稍呈球形或橢圓形,較小,包藏於葉基與葉鞘內,成叢集生,高1-1.6厘米,直徑0.8-1.5厘米。
葉:春蘭的葉4-7枚,叢生,狹帶形,葉片長20-55厘米,寬0.6-1.7厘米;葉薄革質,質地柔軟,綠色至深綠色;葉面較平展。
花:春蘭2-3月開花,2月中旬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盛花期,3月中旬開始為末花期。花葶自假鱗莖基部鞘狀葉內側生出,園柱形,直立,短於葉片,長2-1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徑4-8厘米,多有香氣;花色變化較大,從淺黃綠色、綠色、黃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顏色,一般具雜色脈紋和斑點。
春蘭是中國栽培歷史最久的蘭花之一,在眾多的古詩古畫中,都有對春蘭的描述和光輝形象。春蘭適應能力較強,分布地廣,調查表明,春蘭廣泛分布四川、雲南、貴州、浙江等地的林緣、林中空地、灌叢草城、多石的濕潤山坡上。
在長期的栽培和選育中,人們已經從春蘭中選育出了許多珍、稀、奇特品種,現簡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種:宋梅、西神梅、萬字、逸品、集圓、天章梅、蔡梅、翠文、翠雲、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種:鄭孝荷、綠雲、翠蓋荷、環球荷鼎、高荷、金牛荷、大富貴、張荷素、松廈素、月佩素、文團素、文艷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種:汪字、素月仙、西子、龍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極、奇峰等。
其他具有觀賞價值的新品種,如天彭牡丹、錦綉中華、盛世牡丹、冠神等。 蕙蘭是一種分布較廣的地生蘭,和春蘭一樣有悠久的栽培歷史。
現將其特徵介紹如下:
根:蕙蘭的根較粗短,長21-35厘米,直徑0.5-1厘米,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無分枝。
莖:假鱗莖不明顯,集生成叢,高1.4-1.8厘米,直徑0.8-1.3厘米,呈橢圓形。
葉:5-8枚叢生,長30-140厘米,甚至更長,寬0.6-1.3厘米,狹帶形,基部常對折,直立性強,葉上部微彎曲,薄革質,質地較堅硬;中脈明顯,半透明,向葉背面突出,平行脈也較明顯;葉邊緣具粗鋸齒,葉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內凹,橫切面呈「U」字形;葉尖端漸尖,中脈兩側對稱;葉柄痕不明顯;鞘狀葉薄革質,長7-15厘米;成苗的葉基逐漸張離,不呈抱合狀;
花:花期4-5月,4月中旬為初期,4月下旬為盛花期,5月進入末花期;花箭1-2枚,花朵橙黃色,有深紫紅色的脈紋和斑點;花通常香氣濃郁。
蕙蘭由於有較長的栽培歷史,已經被栽培的傳統品種也非常多,如:上海梅、老上海梅、老染字、關頂、程海、元字、潘綠、老極品、瑞梅、雀梅等。 建蘭又稱四季蘭、夏蕙、夏蘭、秋蘭、秋蕙、劍蕙等。
建蘭主要分布於台灣、福建、浙江等地。
根:建蘭的根粗壯,長20-25厘米,直徑0.6-0.9厘米,具分枝。
莖:假鱗莖成叢集生,橢圓球形,微縱扁;高1-1.5厘米,直徑1.2-1.7厘米。
葉:葉2-6枚叢生,狹帶形,葉面略帶光澤,長20-65厘米,寬1-2厘米;葉直立剛健,上部稍向外斜伸;薄革質,質地較硬;葉面平展,深綠色。
花:建蘭花期7-10月,通常分兩次開放,前後相隔約一個月;初花期早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開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為盛花期;如果第一次花遲開,則第二次花將晚至8月下旬初開;9月上旬盛開,9月中旬進入末花期。花箭1-2枚,著花3-9朵,甚至有更多者;開花時子房紐轉180度,有濃郁香氣放出;花中等大小,直徑約4.3-6.2厘米;花色變化較大,常呈黃綠色,有紫色、紫紅色的脈紋和斑點。
建蘭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傳統名品多,還有許多新品種在不斷地被發現。總的來說建蘭可以分為彩心和素心兩大類,常見名品有:銀邊大貢、十八學士、仰天笑、金絲馬尾、寶島仙女等。 根:寒蘭的根較細,長20-30厘米,直徑0.4-0.6厘米。具分枝。
莖:假鱗莖成叢集生,高2-4厘米,直徑1.2-2厘米,長橢圓形或狹卵球形,包藏於葉基之人。
葉:葉3-7枚叢生,帶形,薄革質,深綠色,有或無光澤;葉片長40-80厘米,寬0.9-3.5厘米,葉面平展,上部披指下垂;中脈明顯,向背面突出;全緣或先端具有細齒,葉先端漸尖,中脈兩側對稱;葉柄痕明顯;鞘狀葉薄革質,長10-12厘米。
花:寒蘭花葶由假鱗莖基部鞘狀葉內側生出,長25-60-(80)厘米,圓柱形,直立;被鞘5-8枚,長5-7厘米,膜質,半透明,貼抱花葶,常有濃烈而持久的香氣;花朵較大,直徑6-9厘米;花色多種多樣,有黃綠、紫紅、深紫等,通常具有雜色脈紋和斑點。
寒蘭花期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通常集中在10月-11月開花,但也有7月和1月開花者,甚至還有4-5月開花的,故人們認為,寒蘭應有春寒蘭、夏寒蘭、秋寒蘭等之分。
寒蘭主要分布於浙江、安徽、台灣、日本等地。有許多好品種,如:燦月、素豐、不老白、日向白龍等。 根:墨蘭的根粗壯而長。
莖:假鱗莖橢圓形或者卵球形,集生成叢;直徑1.4-2.5厘米。
葉:葉3-5枚叢生;帶狀,全緣,近革質,暗綠色,有光澤,上部向外披散,下部有關節;長60-90厘米,寬2-4.2厘米。
花: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通常高出葉面,直立;有花7-20朵,中等大小,直徑4-5厘米,花色各式各樣,但多為紫褐色具深紫脈紋,花常具香氣;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狹橢圓形至披針形,花瓣比萼片短而寬,向前伸展,覆於蕊柱之上。
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人歲蘭。主要分布於廣東、海南、台灣等省區,在我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經過若干代蘭花愛好者的精心培育和篩選,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精品和名品流傳於世,如:大屯麒麟、富貴名蘭、吉福龍梅和十八驕梅、彩龍等。

9. 蘭花冠神與冠神梅的區別是什麼

花種不同。
1、蘭花冠神,是蘭花品種。
2、冠神梅,是梅花品種。蘭花,是單子葉植物綱、蘭科、蘭屬植物通稱。

10. 四川蘭花冠神價格

有的網站才一百多一苗耶

熱點內容
模擬崖柏盆景 發布:2025-05-28 02:27:26 瀏覽:635
重慶海棠鎮 發布:2025-05-28 02:15:14 瀏覽:471
春節花卉市場 發布:2025-05-28 02:12:06 瀏覽:348
黑玫瑰電視劇全集劇情 發布:2025-05-28 02:11:24 瀏覽:162
山西海棠電器有限公司 發布:2025-05-28 02:04:10 瀏覽:311
花語千鳥 發布:2025-05-28 01:58:14 瀏覽:187
盆景破干剪 發布:2025-05-28 01:44:57 瀏覽:736
木蘭花乙 發布:2025-05-28 01:39:08 瀏覽:560
七夕紅綠燈 發布:2025-05-28 01:39:08 瀏覽:431
情人節單只花 發布:2025-05-28 01:26:36 瀏覽: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