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池北舞

荷花池北舞

發布時間: 2023-01-26 18:20:44

❶ 春晚里《蝶戀花》的孫銳誰知到詳細信息和個人檔案啊

孫銳,比某人高一級,2005年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現為北舞青年舞團古典舞演員。多次在國內比賽中獲得名次(經常是第三名,5555)
2005年cctv舞蹈大賽憑借《竹夢》獲得古典舞第三名,但絕對是人氣王。
2005年 荷花獎 舞蹈大賽 憑借《梅》獲得古典舞第三名和表演第一名
04年桃李杯第三名

去 貼吧 看看吧

祝你好運\(^o^)/~

❷ 舞獅是什麼節日

問題一:舞獅子是在什麼節 一般,舞獅不分時季的,元宵節是舞獅最多的,也可以把元宵節當作舞獅子

問題二:春節舞獅有什麼意義?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 *** 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綉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並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並風行於港澳,東南亞僑鄉。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綵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須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須紅面獅,人稱「關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鬍須獅,動作粗獷好戰,俗稱「張飛獅」。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麻煩採納,謝謝!

問題三:舞獅起源舞獅的來源是什麼時期 舞獅是一種中國民間傳統表演藝術。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慶。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盛行舞獅。但中國大陸的民間舞獅實際已經日漸減少。聚居歐美的海外華人亦組成不少醒獅會,每年的春節或重大喜慶,他們都會在世界各地舞獅慶祝。
舞獅起源眾說不一。神話傳說是以前山中出現獅子,吃掉村莊內的村民,後來村民學會武功,格斃獅子,村民模仿獅子的形態而成為舞獅;亦有神話版本說是如來佛把獅子引走,因此南獅中常有「大頭佛」引領獅子。亦有傳說有村民以紙扎獅子及鑼鼓驅走年獸,演化成為舞獅。
較為可靠的說法是:中國本身沒有獅子,在中華文化中,「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到了漢朝時,才首次有少量真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外、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史書中,《漢書禮樂志》中提到「象人」,據三國時的解釋,就是扮演「魚、蝦、獅」的藝人。到了唐朝,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當時的「太平樂」亦稱為「五方獅子舞」。白居易的詩中描述獅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可見當時的舞獅跟今日我們所見的已十分相似。
今天的舞獅主要分南獅、北獅兩種。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亦有將二者溶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獅的獅子,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問題四:舞獅舞龍的含義是什麼 舞龍的由來
龍在歷史文籍的記載中出現的時間極早,而且「舞龍」包含「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
相傳很久以前,苕溪岸邊有個荷花村,村前有一個荷花池,池塘里長滿了荷花。每到夏季,碧綠的荷葉鋪滿水面,無數朵出水荷花,裊裊婷婷,鮮艷無比。
荷花池邊住著一對勤勞善良的青年夫婦,男的叫百葉,女的叫荷花,夫妻倆男耕女織,相敬相愛。這一年,荷花懷了孕,過了十個月,孩子卻沒有生下來。又過了一年,還是沒有生下來,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下了一個男孩。百葉見孩子生得端正健壯,心裡好生喜歡。再仔細一瞧,倒是錯愕不已:這孩子的胸口脊背上長著細細的龍鱗,金光閃閃,耀人眼目。數一數,有九百九十九片。旁邊的接生婆一見,大吃一驚,嚷道:「哎呀,了不得,你們家裡生了個龍神!」
消息傳遍村子,人人都來道賀。消息驚動了村裡的老族長,他兒子在朝廷做官,他的身邊留著個橫行霸道的丑孫子。這祖孫倆一聽到百葉家裡生下龍種,立刻手持鋼刀要來砍殺。鄉親得到消息,馬上給百葉報訊,大家細細商量,想出了個辦法:將孩子放在腳盆里,悄悄把他藏到門前的荷花池中。
老族長和他的孫子帶人沖進門來,孩子已經不見。族長老頭兒見找不到龍種,抓住百葉逼他交出來。孫子見荷花長得美麗,心生一計,舉起鋼刀殺死了百葉,把荷花搶到家裡。老族長心想:龍種沒有了爹娘,即使活著,也必定餓死。再說荷花會生龍種,將來龍種會生在自己家裡,這天下就是我家的了。
荷花被搶到老族長家裡,想念丈夫和孩子,十分悲痛。族長老頭兒逼著她去淘米,荷花拖著淘籮走到池邊,輕輕漾動池水,忽然一陣涼風吹來,荷塘深處,花葉紛紛倒向兩邊,讓出一條水路來,只見自己的兒子就坐在腳盆里,向她漂來。荷花又驚又喜,連忙將兒子抱到懷里,喂飽了奶水,仍然放回腳盆里。一陣涼風,腳盆又漂回到荷花叢中去。荷花曉得兒子沒有餓死,心裡十分高興。
自此,她一日三次到池中淘米,就給兒子喂上三次奶水。這樣餵了九百九十九天,兒子漸漸長大,滿身龍鱗閃亮金光。到了夜裡,荷花池中光芒四射。村子裡的老百姓知道龍種沒有滅掉,暗暗高興。老族長得知龍種竟在荷花池中,又生毒計。
一天傍晚,荷花到池邊淘米,祖孫兩個躲在楊樹叢里察看動靜,只見碧波盪漾,花葉浮動,一陣涼風吹來,荷塘深處徐徐漂來一隻腳盆,盆中坐著個滿身金色的孩子,歡樂地舉著雙手向淘米的荷花撲過去。荷花滿心歡喜,正要伸手去抱,楊樹叢中閃出個人,舉起明晃晃的鋼刀直向孩子砍去。剎那間,只見孩子從腳盆里倏地跳起來,化成一條金色小龍,向池中躍去。可是遲了,那一刀砍著了小龍的尾巴。荷花叢中停著的一隻美麗的大蝴蝶,忽然飛過去,用身子銜接在小龍的尾部上,用一對美麗的翅膀就變成了小龍的尾巴。
小龍長吟一聲,霎時間,狂風大作,烏雲翻滾,滿池荷花的花瓣也紛紛揚揚飛旋起來。霹靂閃電之中,小龍的身體漸漸變大,化成了數十丈長的巨龍,在荷花池上空翻騰飛躍。這時,一陣龍卷風卷了過來,小龍騰空而起,乘風直上,飛入雲端。這陣龍卷風好不厲害,那個砍龍尾巴的人被卷到半空,拋得無影無蹤。族長老頭兒見孫子被風捲走,「噗通」一聲,嚇得跌進荷花池淹死。
荷花看見兒子化成一條蛟龍飛上天空,大聲呼喊,但蛟龍已經飛得無影無蹤。
自此以後,苕溪兩岸每逢乾旱,小龍就來散雲播雨。
當地百姓為感謝它,就從這個池中採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葉花瓣,製作成一條花龍。因為不到一千葉,所以取名百葉龍。
每年春節,老百姓就要敲鑼打鼓來舞龍。
舞獅的由來
每逢春節或其它一些慶典活動,我國民間都盛行舞獅。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幾......>>

問題五:民間藝術「舞獅」的活動規矩 新春佳節,一支支舞獅隊伍給節日增添了不少的氣氛,但同時也有不少的禁忌,舊時如果不小心犯了禁忌,輕則被趕出門,重則惹上是非。
一、舞獅禁見神不參拜
客家傳統中多神論,每村每屋都有守護神,是每村每屋中的精神支柱,舞獅隊伍經過神壇,一定要參拜,否則視為不懂禮節,看不起本村人,村中鄉人也不會出錢請舞獅隊。
二、舞獅禁先從新屋表演
傳統民俗中,不到祖屋先舞獅者,其後裔新屋,不能請其舞獅。據傳此規矩與客家崇拜祖先有關。
三、舞獅禁從右邊進入圍屋
傳統民俗中,認為右邊為小片,左邊為大片,圍屋來龍處在左邊,所以舞獅隊伍一定要從左片進入圍屋,左邊(大片)來龍來獅,意兆龍騰獅躍,人財二旺。所以舞獅隊伍 禁忌從右邊進入圍屋。而且進入圍屋前一定要走丁字步,敲添丁鑼進入圍屋參拜,意在祝此屋添丁發財,新年萬事如意。
四、舞獅隊員禁與圍屋相對而坐
傳統民俗中,舞獅隊員禁與圍屋相對面而入坐,相傳圍屋中女子一般都在屋檐下看舞獅,舞獅隊員坐在屋檐下,背向著屋檐,女子站在其背後看舞獅,如果相對向而坐,會視為輕眺,而遭冷落。
五、禁打亂鼓
傳統打鼓分快鑼、慢鑼,獅鑼與龍鑼,如果亂打一通,視為不尊敬本屋,而受到驅逐。
六、參神禁吹滅神前及花燈燈盞
神前及花燈燈盞,每一盞代表一位新丁,燈火愈旺,代表新丁愈興,如果不小心吹滅了燈火,輕則賠禮,重則驅逐出門。
七、禮讓
舞獅隊如果遇上本圍屋的獅子,或是比自已早來的舞獅隊伍,要拱三下獅頭,以示禮讓尊重。

問題六:元宵節舞獅象徵著什麼意義 前言元宵節舞獅象徵著什麼意義的問題。

問題七:為什麼元宵節要舞獅?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 *** 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綉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並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並風行於港澳,東南亞僑鄉。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綵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須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須紅面獅,人稱「關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鬍須獅,動作粗獷好戰,俗稱「張飛獅」。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問題八:春節為什麼舞獅 因為獅子是代表喜慶過年那時的你看的獅子都是紅色的對吧它是一種傳統的習俗同時也是一種人文象徵幸福。

問題九:舞獅子有怎麼作用? 舞獅大約始於漢代後,也是我國民間喜慶節日的傳統表演項目,春節、元宵最為多見。中國原不產獅子,《後漢書》載漢章帝時月氏國(西域的一個小國)貢獅子,當時名為「狻猊」。從那時起人們就把雄健、威武的獅子視為吉祥、勇敢的象徵,又模仿獅子的形象和動作,逐漸形成獅舞,慶典喜日以此為樂,並期望驅魔辟邪,故有「辟邪獅子」之稱。
明清時期,獅舞流行更為廣泛,且花樣更多,形成了許多流派。一般由兩人合作舞一大獅子(有的地區稱「太獅」),或一人舞一頭小獅子(有的地區稱「少獅」),另一人扮武士或大頭佛持綵球逗引。在表演上可分「文獅」和「武獅」二種。「文獅」主要刻畫獅子溫順的神態,有搔癢、舔毛、打滾、抖毛等動作;「武獅」則表現獅子勇猛的性格,有跳躍、撲騰、登高、翻轉、踩球等動作。舞獅時一定要有鑼鼓奏樂,獅踩樂點,節奏分明。
民國舞獅銅像是銅鑄塑成的一組舞獅群像,共有十二人,人高約4.6厘米,縱隊排列,固定於紅木座上。前組舞獅,獅身分節,頂有一角,下頜活動。舞獅者二人,一前一後,鑽入獅身。獅之左右各一人護獅,左旁的持叉,右旁的手托獅身,最前方的大頭佛,戴大圓的頭罩,兩手拿鏟狀物,逗引獅子。
中間一組五人,敲打樂器。緊隨舞獅的兩人,左邊的敲鑼,右邊的打鈸。後面又有三人,其中二人長杠抬大鼓,中有一人擊打。尾隨隊伍的二人,一手拿獸面盾牌,一手持刀,撫護衛姿勢。
舞獅銅像人物神態逼真,栩栩如生,動作灑脫,氣勢恢宏,民間的舞獅風情凝固其上

問題十:舞獅是哪裡的習俗 春節期間,廣州人玩得可開心了:看戲的,打牌的,逛街的,旅遊的,拜年的,「逗利是的」,舞獅子的。而最吸引人的是舞獅子。可知道,舞獅子是廣州春節的一大娛樂,民間傳統活動之一。
舞獅,廣州俗稱「舞醒獅」,是以武術功法為基礎,又以「舞」 為形式的獨特民間藝術舞獅。由兩人合作,首尾配合,舞動一頭四不像「獅子」,前有「大頭佛」逗引,配以象徵獅吼和風雪之聲的大鼓、厚鑼、響鈸,隨著樂聲起伏,把「獅子」從酣睡到奮起的神態舉止、喜怒哀樂表現得淋漓盡致。。每逢佳節喜慶、迎春賽會、開張慶典,人們必敲鑼打鼓,舞獅助興。
廣州舞「醒獅」活動礎源於明朝末年,初為表現武術館的尚武精神。清朝中葉,已廣泛流行於兩廣地區,並傳至南洋。北美和華僑華人聚居的地方。廣州三元里、泮塘的「獅子」尤具特色。時逢節日,舞獅 *** ,共慶豐收,亦互為勉勵。若遇「獅子」臨門,視為「驅除邪惡、光耀門庭、大吉大利」之事,紛以彩禮答謝。現在,廣州各鎮、各大企業和一些村、街都有獅隊。廣州最具實力的獅隊是廣州工人醒獅隊。
其實,獅子有「北獅」和「南獅」之分。「北獅」重形,廣州民間的」南獅」重」意」,講究橋馬,善於抽象傳神。「南獅」造型套路甚多,酣睡、出洞、起勢、過三山、上樓台、發獅威,無不神似;喜則歡而碎步,怒則氣沖牛斗,哀則閉眼穩步,樂則躍而跨步。這是南獅重「意」的舞法。還有迎賓舞、跳龍門、疊彩、采青等各種形式。法不離碎步、馬步、弓步、虛步、行步、探步、插步、麒麟步,內外轉身擺腳等。「舞獅」 *** 在「采青」。人們把象徵「松柏常青、身壯力健」的「青葉彩禮」(通常是一棵連根的生菜,菜中扎有一封利是)高高掛起或放置於盛盤之中,「獅子」從探青、驚青、食青、吐青按套路表演。「采青」有地青、高青之別,花款有水青、橋青、蟹青、陣門青、七星伴月、九指連環等名式。「采青」時視「青」的高度,少則二三人「疊羅漢」踏肩而上,多則數十人肩托圓盤至五六重,摘取彩禮。舞獅者必須利地一次採到「青」,並將「青」食下,然後再把「青」吐出來拋給主人,主人接「青」以後,表示接到福了,無比高興。
廣州的醒獅,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明朝初年,廣東出現了一頭肉翅虎,翅如編幅,飛而食邪心人肉 ,它的皮可以辟百鬼百蠹。粵人迷信,凡能保家宅保平安的東西,都視為吉祥之物,因此,人們仿造此獸形象在節日中舞動它,以告四方生靈,不要給黎民百姓帶來災難。後來人們考究其實,原來這稱之為肉翅虎的,是文殊菩薩的坐騎――獅子,回其毛過肩;並且毛色與身體顏色相同,奔跑時成 毛揚起如偏幅的緣故。
現在廣州的醒獅,頭上是有角的,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造型,名為『獅子」,實為一頭不像獅子,不像犀牛,不像麒麟,不像虎豹的「四不像」。這個「四不像」還有一個傳說,在明朝初年,有頭獨角怪獸出現在佛山,害人害物,人們不得安寧。後來有人想了個辦法,以獸治獸,做了一頭竹編紙糊的頭上也長獨角的獅子,並且敲鑼打鼓大放鞭炮,把怪獸嚇跑了,從此便把獨角獅子作為驅邪消災的吉祥物。

❸ 唐詩逸身高怎麼入的北舞

唐詩逸身高怎麼入的北舞:

她畢業於中國舞蹈學院,是中國歌劇舞劇院的首席舞者。身高不足一米七的她卻憑借著自己自己的努力,以專業課第一名的成績被北舞錄取。她用舞蹈表現古詩,用翩若驚鴻的舞姿詮釋了歌舞劇里一個又一個角色。她是中國古典舞圈女神級別的存在,包攬了國內眾多舞蹈比賽的桂冠。

❹ 2021年荷花杯舞蹈在哪裡舉辦

在北京舉辦。

播出平台:

現場高清直播+照片直播互動;央視網、 新華網、人民網、鳳凰網、搜狐網、新浪網、優酷、愛奇藝等數十家媒體參與活動新聞報道、節目展播。

擬邀大師評委:

潘志濤:北京舞蹈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舞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

馮英:國家一級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

駱文博:中國內地女演員、舞蹈家。

孫科: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演員、青年舞蹈家。

沙呷俊楠:中央民族歌舞團舞蹈編導,東方歌舞團首席舞蹈演員。

邱思婷:著名旅德芭蕾舞蹈家,藝術製作人,被西方媒體高度贊譽為「東方天鵝公主」。

Doro shenko Roman:烏克蘭著名國標舞導師,全美拉丁舞錦標賽冠軍。

❺ 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蹈團的代表作品

1、《俏花旦》(女子群舞)
[第七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一等獎、第六屆全國舞蹈比賽金獎]
編導:劉凌莉
作曲:藍天
表演者:舞團全體女舞蹈員
俏花旦、花旦俏,翎子飛舞春意鬧,七分靈巧三分笑,你說花旦俏不俏。
2、《竹夢》(男子獨舞)
編導:張雲峰
表演者:孫銳 (全國第三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三等獎;第七屆全國 「桃李杯」舞蹈比賽二等獎獲得者)。
3、《孔雀飛來》(傣族女子獨舞)
[第七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二等獎]
編導:田露
作曲:黃薈
表演者:趙知博(星空衛視「舞狀元」獲將者)
高潔的孔雀翩躚飛來,似精靈,把親近的問候撒向人間。
4、《那片血色山崗》(男女雙人舞)
編導:梁群
表演者:張姝(第七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二等獎獲得者)
王盛峰(2005年日本國際現代舞及芭蕾舞比賽特別獎獲得者)
5、《楚腰》(女子三人舞)
[中國經典傳統舞蹈劇目]
編導:孫穎(中國著名漢唐古典舞蹈研究教育家)
表演者:劉瀟 趙知博 郭嬌
相傳先秦時候楚靈王好細腰,楚地女子以腰細為美,楚地又盛行巫風,婆娑歌舞,事神娛神也就成了楚人的「時尚」。這個舞蹈根據楚文化的歷史訊息,也參考了湘、桂邊境銅鼓飾紋中的羽人形象,試圖表現先秦時代樸拙的舞風;坦盪狂放的巫女神韻和不同於後世的秀麗嫵媚。
6、《書韻》(男子獨舞)
[第六屆全國舞蹈比賽、第七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二等獎]
編導:江靖弋
表演者:王磊 (第七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青年組一等獎、
第六屆全國舞蹈比賽二等獎、第三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作品表現文人墨客從思考、結構直至書寫成章的全過程。以此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體韻墨香及輕柔淡雅的文人氣質,並在動靜合一中形成對「氣韻生動」的深層思考。
7、《扇舞丹青》(女子獨舞)
[第二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金獎]
編導:佟睿睿 音樂選自古曲《高山流水》
表演者:王亞彬(全國舞蹈比賽表演金獎、第七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表演一等獎、第2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表演一等獎獲得者。)
(張姝)她手中的扇子,似筆墨描繪著丹青,傳遞著神韻又如龍飛鳳舞,流水行雲。這是獨特的中國舞蹈帶給您的美和想像。
8、《風吟》(男子獨舞)
[第五屆全國舞蹈比賽金獎]
編 導:張雲峰
音樂:選自電影《廊橋遺夢》
表演者:武巍峰 (第五屆全國舞蹈比賽表演一等獎;全國第六屆「桃李杯」舞蹈比賽表演一等獎;首屆全國 「荷花杯」 舞蹈比賽優秀男主角稱號;第二屆全國CCTV舞蹈大賽銀獎。曾出演舞劇《閃閃紅星》、《紅樓夢》男主角。)
從心底漂來一種對自由的渴望,於是就讓它隨風兒飄盪,剎時,不知風兒是我,還是我是風兒,卻原來只是思緒在飛揚……
9、《老伴》(雙人舞)
[第四屆全國 「荷花杯」 舞蹈比賽金獎]
編導:靳苗苗
表演者:趙知博、胡志偉
袁佳(第七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一等獎獲得者)
10、《胭脂扣》(女子獨舞)
編 導:張雲峰
音樂:選自電影《花樣年華》
表演者:劉 岩(全國第七屆「桃李杯」舞蹈比賽二等獎、第六屆全國舞蹈比賽表演一等獎、第三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二等獎獲得者。)
舞蹈以非常富有特色的舞蹈動作,深刻刻畫出一個掙扎在生活與感情中的風塵女子的形象。內心的酸楚、壓抑與激情都掩蓋在那紅粉胭脂之中。
11、《無極》(男子獨舞)
編導:高成明
音樂:譚盾
表演者:王盛峰(第七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獲三等獎、2005年日本國際現代舞及芭蕾舞比賽中表演《無極》榮獲特別獎。出演舞劇《原野》男主角。)
12、《秦王點兵》(男子四人舞)
[首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最佳創作獎]
編導:陳維亞
音樂:選自民樂《絳州大鼓》
表演者:汪子涵武巍峰王磊 王盛峰
(均在全國各類舞蹈比賽中榮獲金獎。)
創意來自來世界十大奇跡之一的中國西安秦兵馬俑。舞蹈採用了中國古典舞的語匯和創作手法,借古樸的「秦俑」形象,以民間樂曲「絳州大鼓」鏗鏘有力的節奏、獨特的動作造型,表現了中華武士馳騁疆場、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
13、《踏歌》(女子群舞)
[首屆全國「荷花杯」舞蹈比賽創作金獎]
編導:孫穎
作曲:孫穎
表演者:舞團全體女舞蹈員
兩腳踏地出聲作為節奏,邊歌邊舞,是中國古代很流行的一種舞蹈形式,民間有、宮廷也有。漢族地區已經失傳,邊疆兄弟民族至今仍有踏歌形式地舞蹈,現在表演的踏歌是取魏、晉以及南朝的文化風韻和古江漢秦淮地域特色參考文物中的舞蹈形象資料編創的。
14、《潯陽遺夢》(女子獨舞)
編導:李珊珊
表演者:張姝(第七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二等獎、第八屆北京舞蹈比賽表演一等獎、第三屆「荷花杯」舞蹈比賽「優秀表演獎」獲得者)
15、《明星風采》(男女群舞)
表演者:舞團全體獲獎者

❻ 荷花杯舞蹈比賽與荷花杯校園舞蹈大賽一樣嗎

專業程度不一樣~
荷花杯舞蹈比賽是專門給專業舞蹈院校或團體設立的比賽~
荷花杯校園舞蹈大賽是專門給師范類院校或在校的舞蹈愛好者設立的比賽~
而且是不允許A級院校參加的~
當然了證書獎狀也不一樣~
話雖然是這么說但是北舞和軍藝都參加過荷花杯校園舞蹈大賽~理解不能~

以上

❼ 蓮的藝術作品有哪些

古典舞<愛蓮說>北舞邵俊婷

❽ 誰知道北舞吳珍燕的資料

吳珍艷
1979年出生於湖北武漢的一個工人家庭。6歲習舞,10歲進入湖北省藝術學校學習古典舞蹈,15歲在讀期間出演舞劇《紅樓夢》中林黛玉一角。1995年分配到湖北省歌舞劇院當專業舞蹈演員,在大型舞劇《荷花賦》中飾演女主角荷花仙子一舉成名,年僅16歲的她獲得中國政府藝術表演最高獎——文華獎,為當時獲得此獎最年輕的演員。1998年考入北京舞蹈學院,師從王玫教授,學習現代舞。2000年12月4日,在巴黎舉行的第九屆國際舞蹈大賽中,獲得現代舞比賽金獎,這是華人女舞蹈家首次獲得此項大獎。
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曾榮獲第五屆全國舞蹈比賽二等獎;北京市第七屆舞蹈比賽專業組表演一等獎;第九屆法國巴黎國際舞蹈比賽現代舞組女子金獎;2000年國際舞蹈比賽中國選拔賽現代舞組二等獎。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代表作:《也許是要飛翔》。
吳珍艷訪談
春天剛到,柳絮不飛,陽光曖昧,一切都是懶洋洋的。計程車在三環路邊的魏公村附近走街竄巷折騰了半天,找不到北京舞蹈學院的大門。跟人一打聽,人家還挺幽默,指著一堵青磚的高牆,說:「翻過這牆,裡面就是。」廢車步行,沿著圍牆走了個半圓,終於看到了大門和門匾上的一行題字「舞蹈家的搖籃」。校門外很熱鬧,賣吃的玩的小攤點很多,舞鞋和舞蹈服裝的鋪面招牌也占據著醒目的位置。記得昨天幾經尋覓終於撥通吳珍艷的手機約訪她時,她顯得有些迷惑,說:「得獎都已經過去幾個月了,我以為人們早忘了我。人們不太關心現代舞的事情,你想采訪我,可是你想寫點兒什麼呢?」

我們手機約定在學校的大門口見面,清晨的校園里三三兩兩的學生輕快地走著,各個挺胸抬頭,身材很好,充滿自信,那舉止氣度與大街上的人截然不同。等候多時,遠遠地一個嬌小的女生向門口慢慢走來,黑灰色系的衣服,運動鞋,走近了是一張非常古典的臉:尖尖的下巴頜,淡淡的眉毛,牙黃的膚色。舞台下的吳珍艷,非常安靜、嫻雅。這位21歲的大三女孩一點不矯情、一點不鬧,甚至少有在這個年齡的年輕人常有的緊張度、焦慮感和浮躁情緒。她平平常常地走來,淡淡表情的眉宇間流露出一股靈氣。

就是這位帶著輕描淡寫的心情講述自己的吳珍艷同學,2000年12月4日,在巴黎舉行的第九屆國際舞蹈比賽中一舉勝出,獲得金獎。國際現代舞比賽分現代舞和芭蕾舞兩個系列,吳珍艷參加了現代舞的角逐,擊敗來自21個國家的73名選手,獲得金獎殊為不易。此前在廣州舉行的國內選拔賽中,她以第二名的成績獲准與第一名選手一起代表國家參賽,此次在巴黎獲獎是中國女舞蹈選手在世界上獲得的最高榮譽。12月4日的展演在巴黎的香榭里舍劇院舉行,希拉克總統夫人貝娜戴出席了頒獎儀式。在巴黎的三個星期是吳珍艷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光,她見到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現代舞同行,生平第一次有此道不孤之感。此後的現代舞展演周,令整個巴黎市為之沸騰,吳珍艷說:「現代舞在國內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我們的采訪是在學生公寓樓的會客室進行的。兩三個管樓的大媽看著這樓里的百多位女學生,她們不知道、或者是不關心這里還有一位「世界金獎」得主,她們當然拒絕了我們想進宿舍采訪的請求,滿牆的「三有三齊五凈十不」等校規舍規限制和約束了這一群花樣年華中的女孩子,男士止步,會客登記,晚上11點一定要回宿舍,不然就要記過「夜不歸」。其實這一套管理對吳珍艷根本無效,因為目前她沒有必須犯規去做的事情,所以每天練功之後只好乖乖回宿舍:「我覺得這種管教不好。但我們有時候不是太能管住自己,遵守規矩就可以少受干擾更專心做自己的事情。」作為編導系現代舞專業學生的吳珍艷,就在這樣一個被同學稱之為「連一隻公蒼蠅都飛不進來」的樓里生活著。
訓練幾乎是吳珍艷生活的全部。每天清晨,陽光從大玻璃窗外泄進來,練功房頓時明亮起來,一天的功課就從換好鞋子長吸一口氣之後開始。「有時候我覺得教室象一個輝煌的舞台。我喜歡早來一點,晚走一會兒,不是為了多跳幾下,只是想一個人靜靜地旋舞。」吳珍艷孤獨的影子重重地劃過木頭地板,影子被身體做出的超越體態局限的不可思議的動作搞糊塗了,幾番搖曳後眩暈的影子就地落下,一種重量被消解了。受傷的影子、重創的地板和輕捷的身體,狠狠擁抱在一起,硌痛了吳珍艷。

直到黑暗襲來,影子不再糾纏,吳珍艷開始覺得孤獨:「當我意識到只有我一個人時,我突然覺得無助和害怕。對一個舞者來說,『感覺』是最重要的東西。感覺是舞蹈的靈魂。現代舞不僅僅是一些高難動作,而是感情。我最終知道了困境和渴望正是舞蹈所要征服的。」反叛傳統舞蹈的條條框框的限制,超越身體的極限,現代舞更注重自我的體驗。吳珍艷就是這樣從自己的內心深處與她的肢體溝通。

參賽巴黎的兩個作品,是她的指導老師王玫親自編導的獨舞《也許想要飛翔》和《絹色》,用吳珍艷的話來說,這是兩個「作品級」的舞蹈。吳珍艷介紹說:「從欣賞趣味上說,前者是偏西方一點的,技巧一點的,能力一點的。表現人的美好嚮往,想飛但飛不起來。特別寫出了青年人在對未來的追求中充滿希望和困惑的矛盾痛苦心理。《絹色》是很『中國』、很『女人』的作品,舞蹈動作很狠,但視覺上很柔。用以表現中國人身上的神秘韻律,作品非常細膩。」吳珍艷對自己的恩師王玫教授充滿欽佩之情,她說:「沒有王老師,我不可能獲獎。」近乎殘酷的訓練持續了幾個月,每天跳啊跳啊,直到全身散架癱在地板上。吳珍艷不會抱怨,在她這樣的年紀她還不知道索取,她只是體驗生活,從每一次的身體直接的感受中感受生活的艱辛和美麗。正是這種殘酷的訓練讓她在比賽時完美無暇的表現,她向不可企及的理想、向身體的極限挑戰。王玫老師一直用挑剔和苛刻的目光盯著她的排練,對每一個細節都死摳不放。

在巴黎古老的香榭里舍劇院的舞台上,吳珍艷輕盈得象羽毛,在舞台上漂浮,輕舞飛揚的墜落感,掙扎中的抬升,掙脫地球的引力的飄止。舞台上只有短暫的四分鍾,完美的感覺永遠持續。比賽之後外電評論她的舞蹈:「觀眾隨著她輕盈的身體到天堂。舞蹈、音樂和感情結合得天衣無縫。」一向嚴厲的王玫在吳珍艷獲獎之後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也終於給了她心愛的學生一個發自內心的評價,王老師說:「她很有天賦,技巧出色。我很吃驚,她跳出了身體的極限。她發揮得非常出色。」用王老師的話來說:吳珍艷是一個矛盾的女孩子。她平時生活中很溫順,舉止優雅嫻靜。一旦到了舞台上,她就變成一個截然不同的人,在舞台上閃閃發光。與她溫柔的性格相反,她的舞蹈富有激情和自我表現的渴望。這讓人吃驚。我們本來還想聽聽這位學生心中的功勛老師對吳珍艷的更多評價,可惜,王老師正在台灣訪問,我們無法采訪到她。

吳珍艷愛上了現代舞。是因為現代舞讓她覺得在舞台上感到自由。「現代舞是真正的享受,我從民間舞蹈和古典舞蹈那裡學到了規定動作,在現代舞里又打破它們,從很多種束縛中掙脫。現代舞更多表現舞者自己的感受,它是自由、激情和創造性。目前沒有交男朋友的吳珍艷,一門心思都在事業上。明年就要畢業的她面臨多種可能性:繼續求學、國外深造、工作和教學。她還沒有想好做什麼。但無論如何,她覺得自己應該為現代舞做一些什麼,讓更多的人關注現代舞事業的發展,只是她又不知道怎麼做。對於日新月異的現代舞而言,曾經還現代的一些探索都已經成為「後現代」人眼中的古董,慈禧太後時代的現代舞,久已經失傳。新中國現代舞的奠基人吳曉邦已經是前輩,鄧肯更是前輩中的前輩了。吳珍艷說:「我還沒有學習現代舞的時候,人們就告訴我,現代舞已經發展到盡頭了。沒有使用的手段都已經使用過了,已經到了瓶頸處了。這次我在法國觀摩,覺得現代舞還是很棒,棒極了,還在發展。」她反對現代舞走行為藝術的路子,說:「有的演員站在台上不跳也不動,然後下去啦。舞蹈還總是要跳的嘛,身體語言是我們的強項。老站在那兒不動就沒有勁了。」

吳珍艷自稱是一個「在生活中暗淡無光」的人。穿衣服的顏色比較樸素,不喜歡亮色的衣服,不喜歡引人注目。有時候和同學朋友出去玩,去跳舞、蹦迪什麼的,總是安於偏坐一隅無人關注的角色。一塊去的同學因為是搞專業的,在迪廳隨便跳跳就會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且人們越注意她,她跳的越好,很盡興,很幸福。吳珍艷說:「我就不行,我在那時候動都不想動一下,我怕人看。我願意在舞台、在寢室、在練功房跳,那時候我覺得自由。」也許所有光彩都在舞台上,也許只有積蓄了太多的激情,才可能在舞台上蓬勃爆發,也許她知道總有一天要飛翔,她愛惜羽毛,她害怕輕飄的浮躁,她害怕失控的墮落,她讓精神翔止在高處,待時而飛。
初次采訪之後的當晚,我們又約吳珍艷到中糧廣場古鋼琴咖啡廳拍照,依然是素麵朝天,依然是灰黑的衣著,但比初次見面多了幾分活潑。畢竟,她是那麼年輕,幾乎還是一個小姑娘。帶著可能性很多的期待,我們目送她離開在10點半的咖啡廳,趕在11點熄燈前回到宿舍。這時華燈閃爍,夜遊的人們才出家門,咖啡廳新一輪的熱鬧才剛剛開始。

❾ 中國荷花舞蹈聯盟考級證書國家認可嗎是真的嗎

國內舞蹈考級認證國家承認的,正規的中國舞考級證書有三種,發證單位分別是版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權舞蹈家協會、中國歌劇舞劇院。其它資料顯示還有: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考級(芭蕾舞考級)、中國專業人才庫管理中心、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舞考級、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中國專業人才庫全國少兒表演考評中國舞考級(芭蕾舞考級)、華彩中國舞考級、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要是國家批准可以面向社會宣傳並參與考級的都是認可的,證書上有印章有官網的!

❿ 北京舞蹈學院青年歌舞團演員胡玉婷的簡歷

姓 名:胡玉婷
性 別: 女
星座:天蠍座
現居地 : 北京 海淀
家 鄉: 湖北 荊門
古典舞蹈演員,就讀與北京舞蹈學院.
個人成果
舞蹈作品《美人決》_《月滿春江》
她曾獲第八屆「桃李杯」舞蹈比賽少年組二等獎,第九屆「桃李杯」舞蹈比賽青年組二等獎,第六屆中國舞蹈「荷花獎」雙人舞二等獎,第七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獨舞表演銀獎。

舞劇代表《情殤》、《珍珠湖》

熱點內容
天價字形盆景 發布:2025-08-16 09:28:47 瀏覽:33
綾月花語 發布:2025-08-16 09:28:06 瀏覽:367
天花花語 發布:2025-08-16 09:24:24 瀏覽:222
巴西地毯盆栽 發布:2025-08-16 09:23:51 瀏覽:432
盆栽大盆栽 發布:2025-08-16 09:23:42 瀏覽:146
松江花語 發布:2025-08-16 09:23:09 瀏覽:182
七夕炮樓 發布:2025-08-16 09:23:06 瀏覽:265
粉色櫻花圖 發布:2025-08-16 09:13:10 瀏覽:556
雨之戀之櫻花 發布:2025-08-16 09:04:14 瀏覽:179
大尺度百合漫畫 發布:2025-08-16 08:45:21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