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蘭花步驟
⑴ 寫意蘭花的畫法步驟
第一部分 畫葉
畫蘭以葉為先,起首一筆,有釘頭、鼠尾、螳螂肚之法。二筆交鳳眼,三筆破鳳眼,四筆、五筆宜間折葉。成叢多葉,宜俯仰生動、交加而不重疊。畫蘭葉切忌葉葉相勻、隨意塗抹,每一筆都要蘊含著輕重緩急、起伏轉折、濃淡虛實。要有「筆斷意連」、「意到筆不到」之筆。
畫叢蘭要注意不要三筆交於一點。花苞一般由一筆或兩筆畫成,半開的花由兩到三筆組成,全放的花朵用五筆畫出,用筆應由外向內一氣呵成。
⑵ 蘭花國畫初學入門畫法
蘭花國畫初學入門畫法如下:
1、首先用一個干凈的盤子,把墨色濃淡相宜,毛筆尖濃墨,筆肚子是淡墨這樣一筆畫下來,顏色有變化。
2、在紙上畫第一筆,入筆的時候要輕,然後加大壓力中鋒用筆,最後提筆要輕,但是仍然要有力度,不可一抹而過。
3、接下來畫第2筆,第2筆與第1筆形成鳳眼,的狀態,這也是蘭花葉片,相交做出現的一種交叉狀態,既要體現出變化,又不能平行,還要透氣。
4、第3筆與前兩筆相交,形成一個小的鳳眼。
5、第4筆在蘭花的根部出現一個比較短的葉片,,與以上的蘭花葉片,形成對比,長短之對比。
6、在右下邊也出現幾片短小的蘭花葉子,墨色上要比其他的要淡一些,形成顏色上的對比。
7、可以在一叢蘭花的旁邊再畫一小叢蘭花,形成多與少的對比,最後畫完以後可以用涮毛筆的水苔,以豐富畫面。
蘭花,是單子葉植物綱、蘭科、蘭屬植物通稱。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
⑶ 如何畫國畫蘭花
一、畫鳳眼二、破鳳眼三、葉子、長短、濃淡、粗細的變化。但是根一定要匯集在一塊,成鯽頭形。第二種一、白描。勾花和莖要用淡墨,線條細而柔。重墨勾葉,蘭葉較長,勾線時要流暢,有弧度和轉折的地方也應保持中鋒用筆(見圖一)。二、上底色。用調稀的折色罩染花和莖,須染得薄而勻。用較重墨暈染正葉,淡墨染反葉。三、細部刻畫。芽綠色染花頭,由花瓣尖向根部暈染。花苞和莖都用芽綠色罩染。綠色罩染葉子正面,淡綠染反葉(見圖二)。四、調整。用白色提染花瓣根部,染得薄一些。白色和黃色分別染花蕊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在於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要站著畫,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後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筆斷意連這在撇長葉中是經常遇到的,折筆既要體現蘭葉的輕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剛。在葉的組合上,長短、粗細與疏密要有變化,穿插交錯有致。對畫一叢蘭葉或分布在畫面上下的多株蘭葉,在墨色上要有濃淡層次變化,不可不分遠近地一律黑色。在葉子的分布上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秩序,要寧少勿多。畫法如下:花的畫法:蘭有梅瓣、荷瓣和尖瓣之分。梅瓣,是說它的花片形圓近似於梅,點法上起筆也同於點梅瓣,行筆至末端向里出鋒收筆;荷瓣,其形短肥而頭尖近似荷花瓣,點法是用露鋒筆尖朝上,先朝左點再向右折筆,後拖然後出鋒;尖瓣,其形瘦長而尖,點法是露鋒點入然後下按,再輕輕提筆至末端收筆出鋒。蘭的結構是花五瓣,當中的兩瓣較短朝內側抱芯,另外三大瓣伸向外側。花芯是由鼻和舌所構成,莖是由幾片●葉包裹而成連接花蒂,蘭的花芯實際是一個瓣。蘭花也有蘭開或全開的狀態,舌上有的有紅斑,有的沒有紅斑,沒有紅斑的稱「素心」。點花,一種是純墨色的濃淡點法,另一種是草綠蘸淡花青或草綠蘸淡胭脂的色瓣點法。先點內瓣兩筆,再點外側瓣三筆,行筆起伏較大,要點得飄逸瀟灑。要用行書的筆法,三筆間互有引帶。蘭花的美全在外側這三瓣筆法的變化。莖部的●以濃草綠蘸胭脂左、右兩筆下行,形成包裹的樣子。用勾、寫結合的方法畫亦可,筆法要簡潔。點斑用濃胭脂色,大的斑點一般兩點比較明顯,細碎的斑點有的露得不明顯,可酌情適當地點入。蕙一莖多花,五至十朵之間,花從下而上開。尖瓣居多,在一串花之中藏、露、含、放、俯、仰、●、側頗具姿致。花六瓣,分內、外層,外層三大瓣是主瓣,內層三瓣,兩瓣對稱,當中一瓣向外翻卷。傳統畫法一般把這三瓣概括成兩瓣,共五瓣,內層緊束,外層開張,先點內層瓣,再點外層瓣。花苞左右兩筆相包。行筆要筆筆銜接貫氣,筆斷意連。具體筆法和用色與蘭花相同,而在外側三七瓣的點法上更需注意一串花之間造型上的變化,筆意上更需靈活多變。花芯用濃墨點在花瓣的相合處,花苞點在瓣的合縫間,半干時點入。花的三點呈草書的「●」字型或兩點呈「●」字型,苞的兩點上下連接呈「●」型。葉的畫法:畫葉稱撇葉,意味其用筆同於楷書的「撇」法。撇葉一般用濃墨,與淡色花相互映襯,但有時考慮到層次也用淡墨。每株蘭葉在五筆至七八筆之間,先從簡單入手練習右撇式和左撇式。第一筆長,自下而上隨行筆的提按間粗間細;第二筆仍朝右撇,較短;第三筆朝左撇,與第一筆相交呈「鳳眼」狀。另一種形式是第一筆長,粗細變化自如,要粗若螳螂肚,細若鼠尾;第二筆朝相反方向撇,與第一筆相交,亦成所謂的「交鳳眼」;第三筆短,穿過第一、第二筆形成「破鳳眼」。從一株進而兩株、三株反復練習。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在於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要站著畫,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後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筆斷意連這在撇長葉中是經常遇到的,折筆既要體現蘭葉的輕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剛。在葉的組合上,長短、粗細與疏密要有變化,穿插交錯有致。對畫一叢蘭葉或分布在畫面上下的多株蘭葉,在墨色上要有濃淡層次變化,不可不分遠近地一律黑色。在葉子的分布上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秩序,要寧少勿多。
⑷ 國畫蘭葉染色的技巧
參加國畫基礎課程學習第五課時學習筆記
學習目標:在上節課的基礎上繼續學習蘭花的染色技巧,完成《秋蘭綻蕊圖》。
工筆畫分勾線、分染、罩染、調整完成四個步驟完成。本節完成罩染和調整完成兩個部分。
本節課所需工具:勾線筆1支、羊毫筆4支、熟宣紙30cm×42cm、胭脂/花青/赫石/三綠鈦白/藤黃。
操作步驟:
一、用一手執兩支筆的方式,用淡墨將蘭葉重疊、翻轉和後面的葉片及葉脈採用多次疊加的方式進行分染,直到層次分明。
小技巧:分染時卡准葉片邊緣,色筆水份多一些,水筆中水份少一點,待上次分染水份幹掉後再進行第二次分染。清水筆的作用是把筆痕帶走,忌反復塗摸。
二、罩染,是對整個畫面無差別的染色即平圖。
1、准備花青色加少許藤黃調成汁綠色,再加一點點赭石,降降火氣調成稍灰一點顏色,卡准輪廓線,用羊毫筆開始對全部葉片進行罩染一遍,無需考慮層次變化,顏色染勻即可。
分染和罩染不分先後,可靈活處理。染色的次數無特別的規定,根據各自調色效果不同,層次鮮明即可。
2、用赫石加少許淡墨調調淡談的赭墨色,開始染所有花瓣的尾端,花蕊不染。
3、再用赭墨色用分染的方法將葉片的葉尖和根部進行分染,讓層次更加分明些。
4、再次用淡墨分染葉片顏色不夠重的地方,讓顏色光鮮亮麗些。
5、用三綠加一些鈦白用清水調和顏色(稍淡些),染所有花瓣的尖端部分。第二次挑選部分重點花頭稍加一些層次。
6、用鈦白調和白色,用分染的方法卡住邊緣給花蕊著色。待鈦白色干之後,用勾線筆沾胭脂色順著生長方勢勾列花蕊的花絲。再用淡胭脂色潤一下花頭中間的小縫。讓花頭更賴看。
7、最後調整工作。將自己的畫面推遠一些,審視整張畫面呈現的效果,靈活調整處理層次不夠分明的地方。
老師點評:整張畫面還可以,中間葉子色調呈現沉穩,但也有點悶,上面葉片稍淡雅一些,下面葉片應稍重一點,左邊兩片葉子應更淡一些,呈現效果會更好。蘭花前濃後淡有所呈現,前面的花瓣顏色再重一些。後面背景再均勻些,外邊緣再淡些,整體效果會更好。
⑸ 國畫蘭花畫法技法教程
步驟1、首先用鉛筆將稿子畫出,後用宣紙覆蓋在稿紙上方,用勾線筆勾勒,墨勾勒花頭、花莖、枝梗,用重墨勾勒葉子,勾畫是注意葉子之間的轉折關系,中墨勾勒蝴蝶翅膀輪廓以及頭部、腹部觸須、足部等,用底紋筆調米黃刷背景;
步驟2、然後用筆蘸取淡墨分染葉子留出水線,中間部分正葉用花青分染,左右兩邊正葉用花青加藤黃從葉子根部往葉子尖部分染,注意留出主筋水線與葉子兩邊的水線;
步驟3、接著繼續用筆蘸取草綠加藤黃,加少許朱磦調和成汁綠色平塗反面葉子與花柄及苞片,用汁綠色倒染部分正面葉子,用草綠加墨繼續分染正面葉子,加重葉子根部;
⑹ 國畫蘭花怎麼畫
國畫蘭花畫法步驟如下:
1、繪畫工具:兼毫毛筆,小紅毛或勾線筆,墨汁,生宣紙,小瓷碟兩個,筆洗
一、構圖:
1.左側構圖,構圖不可太滿,要注意留出空間。
蘭挺拔,蒼翠,一年四季都展示著生命的真色,特別是隆冬之時,百花凋零,草木或處於休眠狀態,唯獨窗檯上的蘭傲然怒放,花蕾站在一層層的蘭葉間,像驕傲的公主,亭亭玉立,又像是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帥,霸氣十足。
畫蘭葉切忌葉葉相勻、隨意塗抹,每一筆都要蘊含著輕重緩急、起伏轉折、濃淡虛實。要做到「筆斷意連」。
花之法,蘭、蕙各不相同。蘭一莖一花,蕙一莖多花;蘭花生葉下,蕙花則往往由一莖舉出葉外。與蘭葉相比,蘭花的用墨宜稍淡,以表現其輕盈、豐腴之韻。繪畫時,應先將筆在清水 中蘸濕,使筆根含水充足,再用筆蘸少許淡墨。
⑺ 如何繪畫蘭花
蘭花繪畫步驟:
(1)花頭的畫法:
用中號以上京提筆(羊毫配狼毫的兼毫筆)飽蘸大紅色,在調色盤上調和,使顏色向筆根滲透,再用筆尖蘸胭脂色,稍作調和後即在畫面上點畫。傳統的點牡丹方法是一筆緊挨一筆,整個花頭是由一筆筆由濃到淡的色點組成。花頭完成後,乘顏色尚未乾時,在花心和花瓣的交接處用胭脂加墨的重色進行調整,使花瓣的交接清晰生動。待顏色七、八成干時,用石青在花蕊處點上顏色,再用藤黃調白粉點花蕊。點花蕊時要按三筆一組的組織結構進行點畫,千萬不能無組織地隨意點畫。
(2)蘭花花朵畫法:
花朵和花頭的畫法相近,不同之處在於花朵有花萼和托葉,畫時一定要從花朵的整體考慮,使花萼和托葉成為花頭的有機整體。
(3)蘭花葉片的畫法:
用中號以上京提筆蘸花青加藤黃的淡綠色,在調色碟上調和,再用筆尖蘸墨,稍稍糅合一下,使墨色和筆上原有的顏色融合,用側鋒干凈利落地在畫面上畫上葉片。畫葉片要成組地進行,以三筆為一組由規律地點畫,這樣畫出的葉片就不會雜亂無章。寫意畫的魅力不僅表現在生動的筆觸,活潑的形象,還體現在滋潤的色彩和淋漓的筆墨上,所以畫葉片時要掌握用水和用色的技巧。起筆時色墨要飽和,下筆要迅疾,用一筆顏色畫一片葉片,這樣從起筆到收筆,自然就形成了干濕濃淡的變化。葉片色墨點畫完成後,待其晾至七、八成干時,用較重的墨(色)勾勒葉脈。勾葉脈是一個重要的步驟,葉片的轉折向背以及組織結構都是由它決定,因此要從畫面的整體結構出發進行調整,不能只從局部考慮。
(4)蘭花枝乾的畫法:
在一般情況下,枝幹在畫面上與花頭和葉片相比,所佔比重較少,但是在描繪時千萬不可低估它的重要性,更不能隨意點畫,要了解它的結構規律和生長特徵,畫時才能表現出主幹和嫩葉的不同質感。
⑻ 國畫蘭花的畫法是什麼呢
1、畫花須有疏密、正側、向背、偃仰、含放、呼應之關系。2、用筆勿選過硬的狼毫筆,兼毫或白雲為上。水分勿多,多則容易出現墨溢、肥膩現象,也不可太少,少則乾枯,無蘭花清潤之味。墨色一般為淡墨,體現蘭花潤透、雅逸之特性。3、等墨快乾時點蕊,蕊的點法尤如草書之中“上”“下”字等。花托起到調節畫面的作用,畫蘭時根據疏密需要安排,可有可無。用筆之間注意虛虛實實,勿平均用力,防止死板無輕盈感。
畫蘭花難就在於此,線條穿插如草書中線條的穿插,極其講究。切忌多線交於一點形成“十字交叉”、“米字交叉”。也不可多線平行而出。蘭花要分前後,即藏露,有花擋葉或葉擋花,方顯出層次的微妙變化。藏露皆要含蓄,勿平均處理。意筆蘭花雖精概其意,但其生長規律出枝穿葉皆要交待清楚。
⑼ 國畫蘭的畫法
中國畫蘭花,有兩種構成形式,一種是一莖一花,一種是一莖數花,雖然統稱是有蘭和蕙的區別,蘭是一莖一花,蕙是一莖上有數朵乃至十幾朵花。蘭花花瓣兩輪,外面一輪為三片,上方一片為頂瓣,兩側為副瓣;內輪一層為三瓣,上方兩片為翼瓣,俗稱捧心,下方一瓣為舌,俗稱唇,上有紫紅斑點。
畫中蘭花由五撇三點組成。先畫為三短兩長,淡墨撇出中間三短筆,先撇出中間一筆,然後撇出相抱的左右兩筆,最後撇出外側左右兩長筆。在沒乾的時候,即用濃墨在中間三撇間點出呼應的三點。最後用瘦勁流利的淡墨畫出花莖。花莖宜用短筆左右交替畫出。花蕾先用淡墨作上下相應相合的兩筆,然後中間用濃墨作點即成。無論蘭和蕙,其花都有正側仰俯和含苞、欲開、盛放等區別。花枝要有姿韻,或左或右的欹斜,又要使花莖有弧曲動勢,切忌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