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基腐病
❶ 君子蘭花葉被掰掉了能活嗎
君子蘭的葉片比較結實的,不會一碰就掉的,你的君子蘭肯定是在碰前就已經腐爛了,問題出在澆水澆在葉基中了,或是被干淋的。另外你要檢查一下是否栽植過深,應只埋進土中根系及一小部分基部即可,栽培過深時澆水就會爛心,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君子蘭燒心現象,又稱砍頭病,比較棘手。
君子蘭砍頭病,實際上是一種腐爛病,由細菌感染所致。能導致腐爛的病菌有很多種,根據發病部位和原因,可歸為兩種類型。
一種是由於氣溫過高,濕度太大,通風不良,或光線太暗及嫩葉基部積有肥料殘渣、灰塵等污物所致,細菌通過葉片傷口或新葉幼嫩組織侵入體內,繼而大量繁殖,造成葉片腐爛以致爛心。其防治方法是:首先徹底清除腐爛部位,將花盆側放,反復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干凈,再用多菌靈(或托布津)粉劑塗於創處。
另一種是由於使用未經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所致。未腐熟有機肥繼續發酵,各種細菌大量繁殖,致病菌侵入君子蘭肉質根內導致爛根,或是土壤過於板結妨礙根部呼吸,引起厭氧菌大量繁殖,導致爛根。根系腐爛後,植株失去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葉片營養不足而發生病變,最後爛心或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是將病株翻盆取出,剪掉爛根爛葉,用清水洗凈,再將其根部在0.3%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3小時後,取出在陰涼處放置 12~24小時,再植入經消毒(日曬或適量拌入多菌靈等)的新盆土中即可。
夏季君子蘭處於半休眠狀態,澆水要有所控制,不能澆水太勤,要間干間濕,不幹不要澆,澆則澆透即可。每月一次澆灌多菌靈或高錳酸鉀800倍液的溶液進行預防。
❷ 蘭花葉子上有黑褐色斑點是怎麼了是生什麼病了嗎
一、通風不良
管理蘭花期間要給與通風好的環境。因為通風環境好專能及時將葉片上屬的水分帶走,能防止葉片表面的細胞腐壞。若是通分環境較差,蘭花的葉子和花朵上都容易長黑斑。這種情況下要盡快將其移到通風處,並控溫在15-20度之間,還要多曬曬散光照,慢慢的還可能恢復生長。
二、澆水過多
蘭花的葉子上有黑斑還可能是澆水澆多了。因為水多根部容易受損,不能正常的給植株提供養分,水分,會阻礙生長,出現各種生長不良現象。這種情況下建議加入適量疏鬆的基質,提高土壤的透氣透水能力。此外,還要減少澆水,嚴禁積水情況。每次澆水後一定要多通風,蒸發水分。
三、感染病蟲
蘭花一旦感染病蟲害,葉片就容易有黑斑。常見的病蟲害有炭疽病,薊馬等,它們會吸收植株的營養,從而導致部分地方變黑,甚至可能乾枯壞死。這種情況下要盡快將有黑斑的地方剪掉,避免繼續感染。此外,還要噴灑葯劑。後期提供適宜生長的環境,這樣還會恢復過來。
❸ 給蘭花噴水應注意哪些問題
給蘭花澆水的學問
「養蘭一點通,澆水三年功」。給蘭花澆水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摸索才能掌握。
掌握一條原則
給蘭花澆水,總的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則澆透,適當偏干。」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干,二分濕為最好。如果過濕,容易使花爛根而死。
「不幹不澆」,是說只有當培養土確實乾燥時才可為蘭花澆水。具體應掌握「四多四少」:在生長期(5至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至4月)和開花期(約3至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盆小株大應多澆水,盆大株小應少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潮濕時(如梅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干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澆則澆透」,澆透的標準是不僅使水從盆底孔流出來,並且要濕透盆中全部植料。往往澆一次水,雖有水從底孔流出,仍達不到「透」的標准,為了使盆中植料濕透,可分數次澆或採用浸盆法澆水,對於乾燥的顆粒植料,非浸盆不能澆透,但浸盆法不要連續使用,須間隔一定的時候,讓蘭花有喘氣的時間。另外冬天及早春,用水量不宜太大,以潤為好。
蘭「喜潤而畏濕,喜干而畏燥」。「濕」、「潤」、「干」、「燥」是有程度不同的區別的,過潤即濕,「濕」為水分過多,會使蘭根窒息腐爛死亡;過干即燥,「燥」為水分過缺,會使蘭株萎蔫,生長受挫,甚至乾枯至死;而「干」與「潤」為水分適中,是蘭花生長所喜愛的狀態。要認識「干」和「潤」這個關鍵問題,必須在實踐中細心觀察和體驗,逐步積累經驗才能真正掌握。
一般說來,在盆面植料干而不燥,盆底孔潤而不濕時,即為給蘭株澆水的最佳時機。不必等盆土完全乾透了再澆,否則對蘭花的生長發育會造成不良影響。
選擇兩條途徑
供給蘭花植株所需水分有兩條途徑:
1.灌、灑、浸靠根部吸收水分,通過維管輸送到全株,即灌、灑、浸三種。「灌」就是用水壺沿盆邊注水,水不會灌到葉心,但澆水速度慢,且難以澆透,要反復灌多次才能達到澆透的效果;「灑」就是用噴壺灑水,把整個養蘭環境都噴濕,讓水從土表滲到根部,濕潤蘭盆,這種方法可澆透整個蘭盆,但水容易濺到葉心內,須小心使用,否則會爛心;「浸」就是將蘭盆的3/4連同蘭花植株一起浸入水中,水雖可浸透,但容易傳播細菌,且費工費時。如果將這三種方法混合使用,效果會更理想。
2.噴靠蘭葉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以供蘭株新陳代謝所需,即噴水。方法有:噴、增濕二種。「噴」就是用噴霧器噴出細霧,直接散落在蘭葉上,讓蘭葉通過氣孔吸收進體內。「增濕」就是增加空氣濕度,讓蘭葉吸收。
增濕的方法亦有幾種:一是用空氣加濕器彌霧,增加空間濕度;二是增加水面,在蘭架下多設水盆,靠水分揮發來增加空間濕度;三是人工模擬降雨,濺起水霧,增加空氣濕度;另外亦有用增氧泵放入水盆內幫助揮發水汽等。
不管哪種供水途徑,都要注意:澆水時避免澆到新株的葉心上,因為新芽株的葉鞘尚未腐爛掉,仍然緊裹葉莖,水澆上去,在風力弱無光照的情況下,水分淤積在葉心裡,容易漬傷新芽株。葉面噴水時,水霧要細,只向葉背噴,葉面自然也有水,噴水不宜多,以葉面不滴水為度。冬季容易結冰,凍壞蘭苗,寒流將來時,勿澆透水,蘭土實在太干時,僅向株基略灑些保命水,同時結合葉背、葉面噴水霧,以防蘭株脫水就行,也要防蘭土因太濕而結冰。
注意三種情況
1.品種與生長情況附生性蘭花和有氣生根的可以少澆水,如虎頭蘭有氣生根,能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因此澆水不必過多。另外葉片有厚角質層的少澆,如鐵骨素葉片的角質層厚,水分蒸發量少,澆水就要嚴格控制。對長勢強、根部好的植株,可多澆;反之酌情減少,病株更要控制水分。在蘭花發芽生長時,水分可以多些;發芽後可逐漸減少。新芽逐漸成熟時水分又應少些,花芽出現時稍為多水;而開花期間水分不宜過多,以延長花期。花凋謝之後應停止澆水數日,使盆土略乾燥,蘭花稍休眠,然後再澆。
2.季節與天氣情況春季氣溫逐漸回升,為新芽萌發季節,澆水應及時。每天或隔日澆水一次,保持盆土濕潤。此期間缺水則花遲發,芽不壯。
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量大,為展葉、出根和根葉的伸長期,每日清晨澆一次水,傍晚如盆土乾燥,可補些水分浸潤盆土,透潤葉片,降低溫度,減少養分消耗,以利生長發育。
進入秋季,氣溫漸降,蘭花生長緩慢,每天觀察盆土的干濕,干則澆之。
冬季蘭花進入休眠期。盆土宜稍干,應少澆或不澆,但要注意盆土,防止盆土過於失水反而滲透根內的水分。
冬春之交。春蘭孕蕾後花芽開始伸長,因此盆土也應保持一定的濕度。如果冬天盆土過濕,蘭株含水量增大,容易造成凍害。
天氣,自然界天氣變化無常,不同的天氣光照、溫度、濕度均不同,蘭株的蒸騰作用也千差萬別。基本做法是:晴天多澆、陰天少澆、即將下雨不必多澆、下雨(雪)天不澆。
3.花盆與盆土情況即根據花盆的質地和大小來澆水,瓦盆、大盆多澆,瓷盆、釉盆則少澆。盆栽植株多或地栽蘭株密時多。
季節、植株、天氣、花盆、土質等澆水的依據,都可以從盆土的干濕程度綜合反映出來,所以盆土的干濕是澆水的直接的依據。可以根據觀察和觸摸來判定。如盆土變硬,顏色變淺,盆面青苔乾燥、萎蔫,表明土壤乾燥,應立即澆水。如果盆土色深,有潮氣、青苔長霉,是土壤過濕的表現,不宜澆水。一般土壤含水量以15%至20%為宜。
❹ 西蘭花莖基腐病什麼症狀,如何制療
危害症狀:1.花球來發病,花球源出現不規則的水浸狀小斑點,隨著病情擴展,病斑逐漸變褐並擴大,在潮濕的條件下發病部位腐爛棄並發出惡臭,病情進一步擴展可以延伸至花梗,花梗出現褐色軟腐的症狀,使整個植株塌倒,病部散發出難聞的臭味。乾燥時病部變黑,最後整個花球腐爛變黑。
2.葉柄和莖基染病,葉柄染病時,呈水浸狀腐爛並脫落,威脅到莖基部,使得莖基部也呈現水浸狀軟腐,當病原菌從莖基部的切口處浸染時,病部初呈水浸狀,後逐漸向內部腐爛,進一步擴展後病斑呈褐色腐爛,最終導致整個莖基部崩潰。
3.葉片染病:常見到有些植株老葉發黃蔞垂,細看花球基部或莖基部變褐、濕腐,中下部葉片在中午呈似失水萎蔫,初期早晚尚可恢復,反復數天萎蔫加重不再恢復。
用什麼葯:首先在基質中要放入200克福美雙或多菌靈。出苗後一般在有兩片真葉時,使用甲霜靈錳鋅噴一次。如果發生的是黑根,可用惡霉靈防治兩次。
❺ 發現蘭花莖腐病,用甲基托布津乾粉撒在盤土面上可以嗎
蘭花莖腐病用甲基托布津乾粉撒盤土表面的治療方法效果不大。
在確認蘭花已感染莖腐病時,要立刻脫盆起苗,然後切掉染病的蘭花苗,一直切到白色的組織位置,每切一次,工具都要進行殺菌消毒一次,同時要把死根、空根清理干凈,如果不清理干凈,這些根系裡面的鐮刀菌還會繼續侵染健康的蘭株,且在根系內的鐮刀菌還不容易被葯物殺滅,鐮刀菌被隱藏在壞根的內部,因為死根葯液無法進入。
常用的殺菌葯有多菌靈、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惡霉靈、世高、適樂時、敵力脫、奧美靈、阿米西達等。
把切除染病蘭苗的健康蘭株浸泡在稀釋後的殺菌葯中,葯液要覆蓋過假鱗莖,浸泡時間為30分鍾或更長些時間。浸泡後拿出放到通風陰涼的地方陰干,根表面無水時應該對傷口進行封口,封口可用葯物或蠟燭等方式進行,封口後便可重新上盆。
在蘭花感染莖腐病時用的盆和植料最好丟棄,如捨不得丟,一定要進行殺菌處理,優先選擇蒸煮的方式進行殺菌處理,高溫下病菌會被全部殺滅,殺菌的同時還能殺滅蟲卵,這樣比較徹底,不方便蒸煮的就用殺菌葯物浸泡,浸泡時間建議24小時以上,期間可以反復攪拌幾次,讓葯物盡量進入到植料的死角。
在夏季一定要注意蘭花放置地點的通風,良好的通風可以有效降低莖腐病的發生率,適當減少澆水次數或者適當延長澆水時間間隔,還要定期給蘭花噴灑殺菌殺蟲葯,殺菌葯可7-15天使用1-2次,殺蟲劑15-30天使用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