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虹荷花
『壹』 為什麼第四界荷花公盤要延遲
荷花喜陽懼寒,因近期天氣原因,今年荷花花期較去年延遲了半月有餘。金山公園內,早開荷花如粉色的「建選35號」、紅色的「飛虹」、綠色的「綠如意」、黃色的「金鳳凰」等俱已抽出新苞,亭亭待放。若氣溫得宜,多類荷花在月底將接連盛開。
『貳』 蘇軾描寫蘇堤的詩句
1. 關於蘇堤的詩句蘇軾
2. 關於蘇堤的詩句
關於蘇堤的詩句蘇軾 1.關於蘇堤的詩句以及對聯
鸚鵡曲 憶西湖 馮子振
吳儂生長西湖住。艤畫舫聽棹歌父。
蘇堤萬柳春殘,麴院風荷番雨。
草萋萋一道腰裙,軟綠斷橋斜去。
判興亡說向林逋,醉梅屋梅梢偃處。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
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
一聲啼過蘇堤曉。
西新橋
飛虹千尺掛湖西,猶是蘇公舊日堤。莫道滄桑今古異,風流曾記昔年題。
蘇堤春曉 『明』 張寧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
詩雲:「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明代王瀛《蘇公堤》「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
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
2.關於蘇堤的詩句
《六橋行》
年代: 宋 作者: 周端臣
蘇堤路。正密柳烘煙,嫩莎收雨。野芳競吐。山如畫、隱隱雲藏山塢。六橋徙倚。喧處處、行春簫鼓。鷗影外、一片湖光,夷猶彩舟來去。凝想禊飲花前,愛裙幄圍香,款留連步。舊蹤未改,還曾記、攬結亭邊芳樹。愁情幾許。更多似、一天飛絮。空自有、花畔黃鸝,知人笑語。
《蘭陵王·送春去》
年代: 宋 作者: 劉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鞦韆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蘇堤盡日風和雨。嘆神遊故國,花記前度。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雨。
如果還需要可以找我
3.關於白堤和蘇堤的古詩
1、[清] 吳偉業 《題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
珍珠無價玉無瑕,
小字貪看問妾家。
尋到白堤呼出見,
月明殘雪映梅花。
白話釋義
珍珠無價玉無瑕,小宇貪看問我家。尋找到白堤呼出來見,月明殘雪映梅花。
2、[宋] 汪元量 《鷓鴣天·瀲灧湖光綠正肥》
瀲灧湖光綠正肥。蘇堤十里柳絲垂。
輕便燕子低低舞,小巧鶯兒恰恰啼。
花似錦,酒成池。對花對酒兩相宜。
水邊莫話長安事,且請卿卿吃蛤蜊。
白話釋義
湖光瀲灧正肥綠。蘇絲垂柳堤十里。輕便燕子低聲低舞,小巧鶯兒恰好哭。花似錦,酒成池。對花對酒兩相宜。水邊沒有話長安事,而且請你你吃蛤蜊蜊。
3、[宋] 張炎 《鷓鴣天·樓上誰將玉笛吹》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雲低。
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賣餳時。故鄉惟有夢相隨。
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也皺眉。
白話釋義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寬黑說低。辛辛苦苦燕子人千里,落落雨一枝梨花。修禊近,賣糖時。故鄉只有夢相隨。夜晚來折到上游柳,不就是蘇堤的皺眉。
4、[宋] 無名氏 《木蘭花/玉樓春》
北湖雲錦。鋪遍琉璃三萬頃。
風月詩仙。趁得花時出洞天。
紅菱碧藕。滿勸一杯千歲壽。
來歲看花。新築蘇堤路上沙。
白話釋義
北湖雲錦。鋪遍琉璃三萬頃。風月詩仙。趁能花時出洞天。紅菱碧藕。滿勸一杯千歲壽。來年看花。新建築蘇堤路上沙。
5、[宋] 陳允平 《蝶戀花·謝了梨花寒食後》
謝了梨花寒食後。翦翦輕寒,曉色侵書牖。寂寞幽齊惟酌酒。柔條恨結東風手。
淺黛嬌黃春色透。薄霧輕煙,遠映蘇堤秀。目斷章台愁舉首。故人應似青青舊。
白話釋義
謝了梨花寒食之後。剪剪輕寒,晨光侵書窗。寂寞在齊國只有飲酒。柔條結下仇恨東風手。淺黛嬌黃春色透。輕煙薄霧,遠映蘇堤秀。眼睛斷章台愁抬頭。所以人應像青青舊。
4.蘇堤描寫西湖的詩
你說的是蘇軾吧?蘇堤是一個地方。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歸》詩:
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籃輿湖上歸,春風吹面涼。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又《懷西湖寄晁美叔》詩: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君持使者節,風采爍雲煙。
清流與碧巘,安肯為君妍。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使。
應逢古漁父,葦間自夤緣。問道若有得,買魚弗論錢。
5.蘇軾和楊萬里描寫西湖的詩句
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一》
作者:宋代-楊萬里
出得西湖月尚殘, 荷花盪里柳行間。
紅香世界清涼國, 行了南山卻北山。
譯文:
清晨走出西湖時天上還掛著殘月,我陪友人穿過荷塘,走在楊柳依依的小道上。在這樣的紅花遍地、清涼陰陰的世界裡,我們走過了南山,又繞到北山。
2、《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
作者: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麗的風光和其他時節迥然不同。碧綠的蓮葉連接天際,浩渺無盡,紅日與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鮮艷嬌紅。
3、《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一》
作者:宋代-蘇軾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譯文:
天色朦朧就去迎候遠道而來的客人,晨曦漸漸地染紅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飄來了一陣陣雨,客人不勝酒力已漸入醉鄉。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並沒有完全領略到。如要感受人間天堂的神奇美麗,還是應酌酒和西湖的守護神「水仙王」一同鑒賞。
4、《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作者:宋代-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晴天,西湖水波盪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5、《夜泛西湖五絕-其五》
作者:宋代-蘇軾
湖光非鬼亦非仙,風恬浪靜光滿川。
須臾兩兩入寺去,就視不見空茫然。
譯文:月落之後的湖光,給人以變幻多端、神秘莫測之感;風平浪靜之時,湖光清晰可見;隨著船行,湖光如同也在移動,然後跟著進入了寺中;船來到寺廟之下,卻根本看不見剛才彷彿「兩兩入寺」的湖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夜泛西湖五絕
6.蘇軾關於西湖的詩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湖上有水仙王廟。)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作者簡介:蘇軾(公元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進士。雖與王安石同出歐陽修門下,但政見不同,反對王安石的新黨所推行的變法,在政治上屬於舊黨。在新黨執政時,他屢遭貶謫,先後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結果卒於常州。蘇軾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稱「三蘇」,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蘇軾在詩、詞、賦、書法等各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作品視野廣闊,風格豪邁,個性鮮明,意趣橫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二 . 背景資料蘇軾於神宗熙寧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長十五公里,三面環山,東側是沖積平原。湖中有蘇堤、白堤,分水為里湖、外湖、後湖,以十景馳名中外。十景中的「蘇堤春曉」即因蘇軾而來。他在杭州任官其間,疏導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頃,並築堤防洪,當地人即稱之為「蘇堤」。這一首作於熙寧六年(公元1073),是他題詠西湖的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飲湖上初晴後雨》共兩首,這里選的是第二首。三.賞析重點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題詠西湖的詩歌。這一天,詩人到西湖游覽,最初,天色晴朗,陽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閃動,非常好看。後來天色轉陰,下起雨來,雨霧迷漫,山色朦朧,又別有一番情調。西湖正如那儀態萬方的美人西子一樣,無論是淡雅或濃艷的打扮,都恰到好處,美麗動人。前兩句用白描和對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氣下所呈現的不同的美態。第一句描寫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贊美雨天的山色,兩句從剛晴又雨的具體情景著筆,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准確描繪。「瀲灧」、「空濛」等詞用得極精當、傳神。詩人這兩句固然是寫當日游湖時「初晴後雨」的眼前實景,但他沒有平素對西湖詳細的觀察和別有會心的領略,相信很難這樣提綱而總括其全。第三、四句,詩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說明西湖在任何時候都不減豐姿。詩人心與景會,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聯想到西施的「濃妝淡抹總相宜」,喻體(西子)和本體(西湖)之間,除了從字面上同有一個「西」字外,詩人的主要著眼點在於二者同具有天賦的自然之美,正因為如此,所以對西湖來說,晴也好,雨也好,對西子來說,濃妝也好,淡抹也好,都不改其美。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又極富詩意。詩人利用想像中西施的美,來為西湖增色,所以西湖從此就得了「西子湖」的美名。全詩構思高妙,概括性強,把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傳神地勾勒出來。直到今天,人們到西湖也一定會想起蘇軾這一首詩。
五、譯文: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酒。開始天氣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於是詩人贊嘆說: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盪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雲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番奇妙景緻。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濛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瀲灧水光是她濃艷的粉脂,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麗質和迷人的神韻。
7.關於西湖的詩句古詩蘇軾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宋)蘇軾
(1)
朝曦迎客艷重岡,
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
一杯當屬水仙王。
(2)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1)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2)
放生魚鱉逐人來,
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
風船解與月徘徊。
(3)
烏菱白芡不論錢,
亂系青菰裹綠盤。
忽憶嘗新會靈觀,
滯留江海得加餐。
(4)
獻花游女木蘭橈,
細雨斜風濕翠翹。
無限芳洲生杜若,
吳兒不識楚辭招。
(5)
未成小隱聊中隱,
可得長閑勝暫閑。
我本無家更安往,
故鄉無此好湖山。
8.蘇軾寫西湖的詩五首
1、《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夜泛西湖》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3、《開西湖》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一)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二)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徘徊。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三)
烏菱白芡不論錢,亂系青菰裹綠盤。
忽憶嘗新會靈觀,滯留江海得加餐。
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四)
獻花游女木蘭橈,細雨斜風濕翠翹。
無限芳洲生杜若,吳兒不識楚辭招。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
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
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
拓展資料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9.蘇軾的有關西湖的詩句
蘇軾描寫西湖的古詩並不少,但就上文的上下文銜接來說,比較合適的是「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另外,一些蘇軾的詩也可以作為參考。比如:
望湖樓醉書其一
(蘇軾·七言)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關於蘇堤的詩句 1. 關於蘇堤的詩句
《六橋行》
年代: 宋 作者: 周端臣
蘇堤路。正密柳烘煙,嫩莎收雨。野芳競吐。山如畫、隱隱雲藏山塢。六橋徙倚。喧處處、行春簫鼓。鷗影外、一片湖光,夷猶彩舟來去。凝想禊飲花前,愛裙幄圍香,款留連步。舊蹤未改,還曾記、攬結亭邊芳樹。愁情幾許。更多似、一天飛絮。空自有、花畔黃鸝,知人笑語。
《蘭陵王·送春去》
年代: 宋 作者: 劉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鞦韆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蘇堤盡日風和雨。嘆神遊故國,花記前度。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雨。
如果還需要可以找我
2. 關於蘇堤的詩句以及對聯
鸚鵡曲 憶西湖 馮子振 吳儂生長西湖住。
艤畫舫聽棹歌父。 蘇堤萬柳春殘,麴院風荷番雨。
草萋萋一道腰裙,軟綠斷橋斜去。 判興亡說向林逋,醉梅屋梅梢偃處。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 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 一聲啼過蘇堤曉。
西新橋 飛虹千尺掛湖西,猶是蘇公舊日堤。莫道滄桑今古異,風流曾記昔年題。
蘇堤春曉 『明』 張寧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 詩雲:「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明代王瀛《蘇公堤》「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
3. 關於蘇堤的詩句以及對聯
鸚鵡曲 憶西湖 馮子振
吳儂生長西湖住。艤畫舫聽棹歌父。
蘇堤萬柳春殘,麴院風荷番雨。
草萋萋一道腰裙,軟綠斷橋斜去。
判興亡說向林逋,醉梅屋梅梢偃處。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
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
一聲啼過蘇堤曉。
西新橋
飛虹千尺掛湖西,猶是蘇公舊日堤。莫道滄桑今古異,風流曾記昔年題。
蘇堤春曉 『明』 張寧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
詩雲:「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明代王瀛《蘇公堤》「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
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
4. 關於白堤和蘇堤的古詩
1、[清] 吳偉業 《題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
珍珠無價玉無瑕,
小字貪看問妾家。
尋到白堤呼出見,
月明殘雪映梅花。
白話釋義
珍珠無價玉無瑕,小宇貪看問我家。尋找到白堤呼出來見,月明殘雪映梅花。
2、[宋] 汪元量 《鷓鴣天·瀲灧湖光綠正肥》
瀲灧湖光綠正肥。蘇堤十里柳絲垂。
輕便燕子低低舞,小巧鶯兒恰恰啼。
花似錦,酒成池。對花對酒兩相宜。
水邊莫話長安事,且請卿卿吃蛤蜊。
白話釋義
湖光瀲灧正肥綠。蘇絲垂柳堤十里。輕便燕子低聲低舞,小巧鶯兒恰好哭。花似錦,酒成池。對花對酒兩相宜。水邊沒有話長安事,而且請你你吃蛤蜊蜊。
3、[宋] 張炎 《鷓鴣天·樓上誰將玉笛吹》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雲低。
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賣餳時。故鄉惟有夢相隨。
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也皺眉。
白話釋義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寬黑說低。辛辛苦苦燕子人千里,落落雨一枝梨花。修禊近,賣糖時。故鄉只有夢相隨。夜晚來折到上游柳,不就是蘇堤的皺眉。
4、[宋] 無名氏 《木蘭花/玉樓春》
北湖雲錦。鋪遍琉璃三萬頃。
風月詩仙。趁得花時出洞天。
紅菱碧藕。滿勸一杯千歲壽。
來歲看花。新築蘇堤路上沙。
白話釋義
北湖雲錦。鋪遍琉璃三萬頃。風月詩仙。趁能花時出洞天。紅菱碧藕。滿勸一杯千歲壽。來年看花。新建築蘇堤路上沙。
5、[宋] 陳允平 《蝶戀花·謝了梨花寒食後》
謝了梨花寒食後。翦翦輕寒,曉色侵書牖。寂寞幽齊惟酌酒。柔條恨結東風手。
淺黛嬌黃春色透。薄霧輕煙,遠映蘇堤秀。目斷章台愁舉首。故人應似青青舊。
白話釋義
謝了梨花寒食之後。剪剪輕寒,晨光侵書窗。寂寞在齊國只有飲酒。柔條結下仇恨東風手。淺黛嬌黃春色透。輕煙薄霧,遠映蘇堤秀。眼睛斷章台愁抬頭。所以人應像青青舊。
5. 蘇堤描寫西湖的詩
你說的是蘇軾吧?蘇堤是一個地方。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歸》詩:
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籃輿湖上歸,春風吹面涼。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又《懷西湖寄晁美叔》詩: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君持使者節,風采爍雲煙。
清流與碧巘,安肯為君妍。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使。
應逢古漁父,葦間自夤緣。問道若有得,買魚弗論錢。
6. 關於白堤和蘇堤的古詩
蘇堤春曉。
明·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 重湖霧散分林鳥。 何處黃鸝破暝煙, 一聲啼過蘇堤曉。
蘇軾《築堤》詩: 六橋橫截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 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煙空。
昔日珠樓擁翠鈿,女牆猶在草芊芊。 東風第六橋邊柳,不見黃鸝見杜鵑。
又詩: 惠勤、惠思皆居孤山。蘇子倅郡,以臘日訪之,作詩雲: 天欲雪時雲滿湖,樓台明滅山有無。
水清石出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 臘月不歸對妻孥,名尋道人實自娛。
道人之居在何許,寶雲山前路盤紆。 孤山孤絕誰肯廬,道人有道山不孤。
紙窗竹屋深自暖,擁褐坐睡依團蒲。 天寒路遠愁僕夫,整駕催歸及未晡。
出山回望雲水合,但見野鶴盤浮屠。 茲游淡泊歡有餘,到家恍如夢蘧蘧。
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後難摹。 《泛湖度六橋堤》 王世貞 拂幰鶯啼出谷頻,長堤夭矯跨蒼旻。
六橋天闊爭虹影,五馬飆開散曲塵。 碧水乍搖如轉盼,青山初沐競舒顰。
莫輕楊柳無情思,誰是風流白舍人? 《西湖》 李鑒龍 花柳曾聞暗六橋,近來游舫甚蕭條。 折殘畫閣堤邊失,倒入山光波上搖。
秋水湖心眸一點,夜潭塔影黛雙描。 蘭亭感慨今移此,痴對雷峰話寂寥。
《春題湖上 》 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堤: 十錦塘 明代王稚登 湖邊綠樹映紅闌,日日尋芳碧水灣。 春滿好懷游意懶,鶯撩吟興客情閑。
波中畫舫樽中酒,堤上行人岸上山。 無限風懷拼一醉,醉看舞蝶繞花間。
7. 所有描寫杭州西堤(蘇堤)的詩
蘇堤全長三公里,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構築而成的。
故名之以蘇堤」。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
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相鄰,垂楊帶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最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
8. 所有描寫杭州西堤(蘇堤)的詩
蘇堤全長三公里,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構築而成的。
故名之以蘇堤」。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
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相鄰,垂楊帶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最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
『叄』 淺談蘇州園林的借景設計方法——以拙政園為例
淺談蘇州園林的借景設計方法---以拙政園為例
摘要: 借景設計方法是我國古典私家園林藝術中較為常用的一種造園造景手法,旨在於收無限於有限之中,以小見大,以有限中見無限,豐富園林內容與層次,使之在形狀、聲音、色彩和香味上能凸顯藝術創作品味、豐富畫面構圖因素,從而讓景色更具有獨特的風情與魅力。這篇文章以蘇州四大名園的拙政園為例,淺談蘇州園林的借景設計方法,為當代園林設計提供一定的分析參考。
關鍵詞 :蘇州園林;拙政園;借景
Abstract: Theborrowing design method is a kind of gardening landscaping technique which ismore commonly used in the classical private garden art in China. It aims tolimit the unlimited to the limit, to see the small, but see big, to limit theinfinite, to enrich the garden content and level. In terms of shape, sound,color and aroma, it can highlight the artistic creation and enrich thecomposition of the picture, so that the scenery has a unique style and charm.This paper takes the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in Suzhou's four famousgardens as an example. It discusses the design method of Suzhou gardens andprovides a certain analytical reference for contemporary garden design.
Keywords: Suzhou Garden; Humble Administration Garden;Borrowing Landscape
前言
在如今人人都沉浸在燈火通明、車水馬龍的時代里,手機、電腦等各類電子產品日益成為人們所必需的生活用品,幾乎人人都已離不開它們給我們帶來的生活便利。書籍、園林又或者是悠閑的田園時光似乎逐漸被當代潮流所推開,壓力、浮躁、不安也逐漸籠罩在日夜奔波的人們中,使得人們逐漸失去了靜靜觀賞園林景色的興致,又或者是不願看書陶冶情操的安定。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蘇州園林所獨有的安定靜謐、意境深遠的魅力顯得尤為珍貴。它為人們打開了一扇通向自我的心窗,使之豁然開朗。它不僅能生動有力的為人們勾勒出一幅優雅大氣的畫卷,洗滌人們因壓力而浮躁的心靈,放緩因快速發展而逐漸加快的腳步,又或者是燈火通明下疲憊不堪的軀體;也能呼喚人們回歸大自然,享受大自然,體會古人們給現代人留下的智慧結晶,傳承和發展古典園林的獨特魅力,使其在大千世界裡不至於被遺忘、被忽視、被丟棄。
蘇州園林作為中國古典私家園林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國內外都享有極高的聲譽,至今都被廣大學者所研究。而「巧於因借,精在體宜」更是借景設計方法中重要的立論,也是造園造景手法的原則和手段[1]。國內關於借景設計方法的文獻很多,從明末造園家計成所編撰的園冶到現代古建築園林藝術家陳從周所發表的文章都有對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完整論述,從最初的文學詩詞繪畫對借景設計方法的論述到對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追求,每一時代對園林借景設計方法都有新的見解和認識。至今都有許多學者致力於對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研究,所以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研究在國內已經是相對成熟而又豐富,卻仍具活力。
本文主要在大量閱讀歷史文獻與實地考查的基礎上,通過總結、歸納、比較和分析的方法對園林借景設計的內容以及拙政園的借景設計方法進行概括整理。通過分析總結,主要解決以下問題:1)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概念以及內容;2)園林借景設計方法在園林中如何表現出來;3)分析拙政園中的借景設計方法。以期為園林賞析與建設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 園林借景設計方法概述
1.1 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概念與內容
明末造園家計成在園冶《興造論》中提出巧於因借,精在體宜的觀點,是其明確指出在造園造景手法中頗為精彩的觀點。而文中也詳細的闡述了借景設計方法,所謂「借」 是指將園林外部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等巧妙的融合,進而增加景深,豐富層次,演變成有限的空間,無限的景觀,使園林內外景觀相得益彰或融為一體。由於其巧妙的功能,可以增加藝術趣味,豐富畫面構圖,使形狀、聲音、色彩、香味等方面的外在因素能夠引入場景空間,使畫面更具特色和變化。
園林借景種類一般可分為直接借景和間接借景。藉助水面或鏡面映射、反射物體形象的景觀方式為間接借景。這種借景方式可以使景觀視覺意義深遠,能夠最大限度的豐富自身表象以及周圍景緻,組合成一幅優雅動人的自然景觀。
園林借景內容可分為借聲、色、形、香組景等。1)借聲組景:近可借鳥兒歌唱、蟬蟲鳴叫、山谷泉聲、雞啼狗吠,遠可借廟宇的晨鍾暮鼓,春天可借黃鶯鳴柳、浪海濤聲,秋夜可借殘荷夜雨、雨打芭蕉,這些皆為借聲組景的典範。2)借色組景:借旭日的光輝或借夕陽的余韻,又或借桃柳的鮮艷,借荷塘的碧綠,還可借丹楓的火紅,借飛雪的素銀等。3)借形組景:借水中塔影、山形起伏、樹影斑駁、丹楓似火、雁陣鷺行等。這些都是借形組景的運用。4)借香組景:藉助園林植物的芳香構圖添景。如古代園林池塘中很是喜歡種植荷花,一方面是取其形狀和色彩的觀賞價值,另一方面是賞其夏日散發出來的陣陣清香,又譬如拙政園中冬借雪香雲蔚亭賞梅,那散發的陣陣幽香何不是借香組景的應用呢?5)借景還可以借自然景觀、自然風光等物;也可借人如春日踏青、竹林彈琴、遠浦歸帆等。
園林借景設計重視人與自然的巧妙融合、和諧相處,實現藝術形式與思想境界上的共同美感。它給我們在有限的空間里帶來了無限的景色,使我們沉浸在唯美而豐富的景色中,不由得贊嘆古人智慧之巧妙,大自然美景之深邃。
1.2 古今借景設計方法的論述
明末時期,一本不朽的造園方面的著作——《園冶》在我國誕生了,該書極為詳盡的論述了有關借景設計方法的理論及造園實踐意義。
《園冶》開篇為《興造論》和《園說》,在其敘述中,借景篇是專門敘述造園藝術的思想,巧於因借,精在體宜更是一書中頗為精彩的論斷,也是全文的精華所在。
「因」是指因果關系。《園冶·相地篇》中提出水澗絕徑處架設橋梁,飛岩懸崖處鋪設棧道的觀點,其中「絕澗」「飛岩」為因,「梁」「棧」為果。而借則是指園內外的聯系。因的主要表現是就地審視,因地制宜。而借是園林最重要的,它的原則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好的事物就要盡收眼底,不好的事物就要屏蔽,如果能夠巧妙的因地制宜,就能做到得體合宜。
《園冶》並不強調其觀念之新,而是主要處理平凡的經驗和格言短句,以平常的修飾語加之論述,讓我們被引入造園者的心裡,感受她巧妙的設計構思。它不僅僅提供一種借景的方式,而且創造了一個思維過程的途徑,讓我們深刻認識借景是園林中最重要的。
而現代亦有園林藝術家陳從周,他發表的《說園》對園林借景設計方法進行了闡述。它為園林美景奠定了基調:造園最重要的是要借景[2]。
借景即園內看園外景。關於這種景象,陳從周先生曾分析並指出借景即園外的對景。若園子外面沒有景色可借,則通常採取園子內部的對景[3]。譬如拙政園晚翠月洞門中有枇杷小園,透過此門,正好看見枇杷園外假山上的雪香雲蔚亭,這就構成了絕妙的對景。
從明末時期到現代,關於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論述都有其獨特的見解,在新時代亦提出了一種新鮮的論述:借景是一種遊走性思維,需要自己感悟造園者的精心設計[4]。這樣的觀點以新穎潮流的方式脫離了學者專注於討論各文獻中若乾片語和想法重要性的基本框架,構建我們對新的借景設計方法的分析感。
2 拙政園借景設計方法分析
因受中國山水畫、詩歌和傳統文化等的影響,蘇州園林在建造園林的過程中也講究對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追求,它那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創造,使蘇州園林在古典私家園林中佔有特殊的位置。在蘇州園林中園林借景設計方法旨在於在有限的空間內獲取無限的意境,擴大園林的空間感,巧妙的借取園外景物,豐富園林景觀藝術情境。以下便以蘇州拙政園為例淺談蘇州園林的借景設計方法。
2.1 通過借景種類直接借景和間接借景來闡述拙政園借景設計方法
2.1.1 直接借景
①遠借
說起遠借,要數蘇州拙政園內眺望北寺塔的經典案例。在去蘇州園林實地調研時,我站在園中,看見水池裡有塔的影子,以為塔會在園中,本來想過去攀爬,誰知道塔居然在園外,很是驚訝,這大概就是遠借的巧妙吧,這里也因此成為了著名的景觀。我感慨古人這種借景方式的別具一格,為拙政園美景增添了一絲趣味;也感嘆古人造園造景的智慧與品味,為今後的拙政園描繪了一幅藍圖;也感動他們對古典私家園林做出的貢獻,使得今後的人們能夠一覽古人的風采。
蘇州園林大部分都是封閉式園林,園主為了在城市中能夠取得一方安隅之地,往往堆建高高的圍牆,這就給遠借帶來了困難。於是他們設想如果能夠設立具有一定高度的觀賞點,那麼是否可以遠借園外優美的景觀呢?因此便有了拙政園中的雪香雲蔚亭即藉助假山等視景點,使視線越過圍牆的限制遠觀園外優美的景色,這實在構思精妙。我不由得贊嘆古人心思之巧妙,以至於現在都久久不能忘懷。
②鄰借
說起鄰借,要數蘇州拙政園的宜兩亭最為精彩。據說,宜兩亭的建造是因西園所屬者想在亭中觀賞中園景色而動工的,而中園所屬者也可在中花園里眺望亭閣聳然的情境。那西園借亭觀景,中園借亭入景,實在妙哉。又如園主把綉綺亭建在遠香堂東側假山之上,緊緊的鄰靠著枇杷園,在綉倚亭內可往下觀賞枇杷園內的美景,也可以眺望見山樓的池水亭榭,而枇杷園內的借景則是依靠著雪香雲蔚亭的美景。這些景色是互相鄰借的典範。再譬如拙政園全園分割成東園、中園和西園三個子園。這三個子園之間,皆用漏牆和水波廊進行分割,又相互借景。這樣利用借景設計的方法,讓小小天地浩如縹緲,實在妙哉。
③仰借、俯借
要說仰借和俯借的經典案例,那得是拙政園西部的浮翠閣。因坐落在西山之上,它可以說是觀景的制高點,從周邊的留聽閣、卅六鴛鴦館、倒影樓一帶可仰觀浮翠閣立於雲巔的景色,也可從浮翠閣來俯視周邊各個景點,體驗不同景觀帶來的多面感官。園子雖然小巧,但構景布局豐富、建造亭閣精細、寓意意境深遠,使人在小園之中能夠體驗、感知、感悟這廣闊世界,看到古人智慧的風采和巧奪天工的精妙。
2.1.2 間接借景
因蘇州園林大都築有高高的圍牆,使得園林面積更加小巧,園主為了能夠擴大園林的空間感和層次感,通常會採取鏡借。它不但使園內的景色映入鏡中,增加景深層次,化實為虛,而且也把實在的景觀引入鏡中,令人產生新奇之感,使我們共游幻像之中。
拙政園中的香洲就恰恰運用了這樣的借景設計方法,一進艙門,迎面相迎的是一塊明鏡,它照映出對岸倚玉軒一帶的水景,荷葉裊裊,綠樹蔥蔥。鏡面上有煙波劃船的匾額,令人感到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和動靜結合。往得真亭遊走,那裡嵌有一大片的鏡子,使所有遊走的旅客都忍不住探索其優美的花園,這或許就是鏡像空間的虛實吧!
2.2 通過借景內容借形、聲、色、香組景來分析拙政園借景設計方法
計成在《園冶》中提出園林妙在借景。因者是就地審視,因地制宜,借者是不限園內外的美景,這種隨時間地點因借的做法,大大超越了有限的園林空間,以有限中見無限,豐富園林內容與層次。而借景的內容可分為以下幾種。
①借形組景
通過借景把園內建築群體組合而成的空間,池水亭榭,山石樹叢等作為畫面的近景和中景處理;將遠處青山流水等園外景物作為畫面的遠景引入畫幅中來,組成具有一定景觀效果的優雅協調統一的觀賞面[5]。譬如拙政園借景北寺塔的巍峨雄偉,園內水池中倒影著塔影;梧竹幽居亭借園洞門的妙處,觀一年四季變化。春借迎春花的飄揚,夏借荷花的點綴,秋借竹子的筆直,冬借冰柱的晶瑩。如此巧妙的景色不正是運用了借形組景的方式嗎?
②借色組景
若漫步在拙政園里,春天我們可以在綉倚亭里賞杜鵑,那漫天的火紅會映照天地的廣闊,湖水的清澈;亦可以在海棠春塢里品賞海棠風韻,那粉紅的花骨朵盈盈綻放,風一吹零星幾朵脫落,那滿地的花香正告訴我們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季節;又或者秋天我們可以在待霜亭里賞楓賞桔,坐在假山的亭子里,欣賞著桔子紅了,楓葉紅了的秋景,品味著詩情畫意;如此曼妙的景色不正是運用了借色組景的方式嗎?
③借聲組景
園林設計中通常喜歡巧妙地運用自然界的各種聲響,特別是利用能夠激發人們情感,引起共性怡情養性的聲音來創造別具一格的藝術空間[6]。譬如拙政園中的留聽閣,因它有兩個側面是臨水的,恰巧可在池內種植荷蓮,綿綿雨天可在此體驗殘荷夜雨的曼妙詩意;又譬如拙政園中的聽雨軒,此處種植有荷、竹、芭蕉等植物,可以在此感知聽雨入秋竹的清脆悅耳;又可借雨打芭蕉來營造匠心獨運、藝術濃郁的意境;如此詩意的景色不正是運用了借聲組景的方式嗎?
④借香組景
在蘇州園林中藉助園林植物的芳香,為景觀增添優雅。譬如拙政園中的荷風四面亭周圍水池種植了荷蓮,一方面是取其形狀和色彩的觀賞價值,另一方面是賞其夏日散發出來的陣陣清香,又譬如拙政園中冬借雪香雲蔚亭賞梅,那散發出的陣陣幽香不正是借香組景的應用嗎?
2.3 通過園林借景方法和手段來淺談拙政園借景設計方法
自然萬物中可因借的對象非常廣泛,需要更深層次的修飾來避免一些枯燥無味或毫無美感的景物納入景中,因此可有以下幾種借景方法或手段來進行修飾:
①創造觀賞景物的透視線。譬如拙政園中借景北寺塔就有設置了一條賞景的透視線,它在北寺塔前方營造一灘池水,兩邊種植著柳樹,沒有茂盛的樹木枝葉遮擋著視線,可以清晰的看到北寺塔巍峨雄偉的形象,也能在池水中靜靜觀賞著曼妙的倒影,實屬精妙。
②提高視景點。譬如拙政園中的浮翠閣把視景點建立在西山上,它可以俯視或平視園內的景色,以有限見無限,增添了園林的層次感和空間感。又譬如拙政園西部假山上的宜兩亭,也是借鑒了這種做法,在亭上可觀中園的景色,增添了藝術情趣和畫面感。
③藉助虛景,如借光影樹影或建築影,又或借四周景物於水中的倒影來加強景深,增強園林的層次感與空間感。如拙政園中的小飛虹正是藉助了水中的倒影所形成的景觀。又如荷風四面亭因四面皆水,亭子與水面倒影鏡像,宛如一幅畫卷。
藉助山石、水體、植物、建築,光影等的借景設計方法使蘇州古典園林讓人流連忘返,主要原因不僅是因為其巧妙的借用或詩人的感概,還因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沉澱。
3 結語
在當代的時代背景下,蘇州園林這顆珍寶或許已經不夠從前的輝煌與璀璨,但那獨特的風情魅力與藝術沉澱仍值得我們去探索與傳承。淺談蘇州園林的借景設計方法,並以借景種類、借景內容以及借景方法與手段來展開說明,使得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解析存庫更加豐富與多樣,以便之後的探索與發展。
如今,逐漸增多的高樓大廈使得城市綠地逐漸縮小,人人也不可能都像古人們那樣隱居山林享受悠閑朴實的生活,那如果能夠恰當的運用園林借景設計手法想必可有效的彌補城市綠地因園內面積過小而造成的園內景色、景點貧乏、單調的情況,使景觀更有情趣。如果園子地址選擇理想,再加上園林規劃設計科學,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藝術效果。譬如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就有一間著名的空間餐廳,它借用夕陽的余暉,藍天的深邃,使遊人俯瞰著城市的美景而讓人耳目一新。正因為它借用了園林借景設計的手法,使得空間更有豐富感和動感,增添了景觀的效果。城市現在還有許多高層建築如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廣州小蠻腰電視台等都是理想的借景場所,而極目所望的景點便是最廉價而又最優美的「借景」了。時代不斷發展,園林設計水平亦不斷提高,但也有部分園林設計存在千遍一律,缺乏韻味和創新的問題。希望在古代園林借景設計方法的影響下,客觀分析現狀,傳承和創造出符合時代審美又層次豐富與極具詩意的園林佳作。
參考文獻
[1]計成.園冶[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7(5).
[2]陳從周.說園[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7.
[3]陳從周.園林談叢[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0.
[4]張青萍.陳植造園思想國際研討會暨江蘇省園林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博士生論壇論文集[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9.
[5]金元文.借景在蘇州園林建築中的運用[J].華中建築,1992(04):41-42+28.
[6]栗靖.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之「巧於因借」[J].山西建築,2013,39(30):185-187.
致謝
時間猶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我將結束我的大學生活,同時也將面臨新旅程的開始。本文是在老師的熱切關懷和精心指導下完成的。老師嚴謹細致的教育態度,扎實豐富的專業知識,全面廣闊的視野,深思熟慮的思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精心指導本論文,多次詢問論文進程,開拓了我的研究思路,使我逐步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確立了基本的學術目標。老師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誨人不倦的師德,值得我們學習。在此感謝老師對我的幫助,並表示至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肆』 溫州市區旅遊哪裡有景點好玩
溫州熱門景點: 楠溪江風景 銅鈴山 楠溪江石桅 百丈漈 中雁盪山 文成龍麒源 楠溪江龍瀑 澤雅漂流 南麂列島
溫州江心嶼
雁盪山
楠溪江風景名勝區
泰順廊橋
洞頭列島
瑤溪風景名勝區
四海山
平陽西灣景區
玉蒼山風景區
烏岩嶺國家級自然...
劉基墓
仙疊岩景區
石桅岩景區
雁盪山(南)風景...
莒溪景區
石聚堂景區
鯨頭風景區
峽谷景廊
溫州動物園
瑞安隆山公園
江心拓展園
中山公園
金坑峽景區
白雲山農業觀光園
卧龍峽
龍井
隆山公園
玉鹿寺
劉公谷和劉公塘
大門島
小門島
大瞿島景區
竹嶼景區
楠溪江源頭景區
『伍』 合肥晚上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天鵝湖
暢游光的仙境
到天鵝湖游泳,
就像是吃冰淇淋,
是小夥伴們在夏天必做的事情,
黃昏的天鵝湖總是人潮擁擠。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大劇院、省廣電還有雙子大樓,
一到晚上就亮起了霓虹燈,
微光直射進湖面,
湖水盪漾著倒影,
光是看看就已經醉了醉了醉了~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絢爛的燈光,
不時地閃動著,
像忽閃忽閃的星星,
點綴著這個城市。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地 址:東臨潛山路、南臨祁門路、西臨聖泉路、北臨東流路
交 通:13路、18路、20路、32路、41路、43路、129路、156路等
翡翠湖
湖畔之火
夜晚的翡翠湖極其安靜,
若隱若現的燈光,
就像翡翠一樣晶瑩剔透。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如果說天鵝湖的夜景是遠眺的美,
那翡翠湖的夜色就美在身臨其境時,
正好又臨近大學城,
絕對是同學們的約會聖地。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夜幕下的翡翠湖安靜的像個妹子,
微風吹過,波光粼粼,
如果你是秋季去的話,
風中還夾雜著桂花的香氣。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地 址:翡翠路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西門對面
交 通:乘坐150、602路公交車到翡翠湖站下即可
環城公園
恰似一串璀璨項鏈
擁抱著老城區,
又包融著新城區,
束在新城舊市之間,
就像是一串美麗的翡翠項鏈。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浪漫的水景,
奇怪的雕塑,
逍遙津、包河,
漫步在環城公園,
還可以傾聽老城區的故事。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燈光映在樹上,
折射出斑斕的顏色。
看著水中古橋的倒影,
就像是在看另一個世界。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環城南路29號
交 通:途徑公車14路,17路,138路
包公園
散步好去處
外牆高聳、梧桐掩面,
是人們認識的包公園。
如果不住在附近的話,
估計無法見到美麗的包河夜景。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夏天來了,
不僅要來看看荷花,
晚上還要記得來散散步。
相比白天的人潮擁擠,
晚上其實是更加靜謐的。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徽式的浮庄獨自坐在水中央,
白天看過去會覺得有點清冷,
晚上亮起燈反而讓人覺得有了些煙火氣。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蕪湖路72號
交 通:119路、11路、154路、226路、6路等;地鐵1號線包公園下
明珠廣場
歐洲風情
如果你喜歡歐式建築,
明珠廣場可以了解一下。
音樂噴泉、草坪音響,
哥特式建築包羅萬象。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晚上看不見可愛的鴿子沒有關系,
我們可以看到呈現在牆壁上的暖黃色燈光。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一磚一瓦構成的幾何建築骨骼清晰可見,
在燈光的照耀下好像又多了一份神秘感。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地 址:經開區經濟開發區繁華大道
交 通:20路、30路、33路、52路、57路、64路、66路等
三河古鎮
婉約派夜色
古河古橋古街古巷,
古民居古戲台古炮台古城牆。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五里長街、青石板路,
雕梁畫棟、飛檐走壁,
漫步在古鎮的夜色下,
彷彿有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感覺。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三河的水最是多,
愜意地坐在古船上,
可以嘗試一邊喝茶一邊欣賞美景,
再借著月光瞧一瞧水裡的魚,
炎熱的夏天帶來的不良情緒都會煙消雲散咯。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南端,地處合肥、六安、巢湖交界處
交 通:汽車南站可以直接坐到3河或廬江的車子,上車說清楚即可
五里墩立交橋
一環路上的幾條巨龍
三里庵除了吃的喝的,
最壯觀的景色就是五里飛虹,
速度快的是飛沒錯了,
完全就是活在抖音里的大網紅~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如果想看到五里飛虹的全景,
最好站在更高的地方。
順行逆行的,來來往往,
流光溢彩猶如蛟龍。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經常都是在附近的商圈逛累了,
再來高高的立交橋上吹吹風,
還可以感受一下「俯視」的感覺,
看看遠處的大合肥。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地 址:五里墩立交橋位於長江西路、屯溪路、合作化路的會合處
交 通:公交地鐵2號線三里庵下
長江中路
城市光影路
一軸、兩圈、五點,
歷史憶、時尚美、智慧光。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四牌樓、三孝口、百大、銀泰……
長江中路的美食美景太多了,
一到晚上這條路攢動的都是車流和人流。
合肥夜景最美的8個地方,一定要帶你的ta去一遍!
這一段高層建築也比較多,
省政府、長江飯店、新華書店、環城公園……
夜晚從高往下看,大街上車流連綿,
車燈、路燈、霓虹燈互相交錯,
光和影不斷流動,
彷彿是一個不斷變幻的奇異世界。
『陸』 蘇州的哪些景點是比較適合夏季去遊玩的
這道題目你可算是問對人了,前段時間我去蘇州旅遊剛好做過詳細的攻略。夏季去蘇州遊玩,拙政園、虎丘山、荷塘月色濕地公園等這些旅遊景點都是不錯的選擇。下面我就詳細分享一下我去蘇州拙政園的遊玩經驗吧,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拙政園
地址:蘇州市姑蘇區東北街178號
拙政園植荷有近五百年歷史,園中多處景點與荷相關:芙蓉榭、遠香堂、香洲、荷風四面亭、藕香榭、留聽閣……
拙政園在每年夏季都會舉行荷花節,荷花節依託於拙政園寬闊的荷塘,以200餘個品種、千餘株缸荷、碗蓮及多種水生植物造景,渲染荷花香遠益清的感官效果,營造夏日江南水鄉的清涼意境。其中尤以袖珍荷花——碗蓮亭亭可愛,最具特色!夏季來蘇州拙政園遊玩,欣賞夏荷滿園的美景是很棒的體驗。
【浮翠閣】
為八角形雙層建築,高大氣派,煞是引人注目。山上林木茂密,綠草如茵,建築好像浮動於一片翠綠濃蔭之上,因而得名「浮翠閣」。
『柒』 拙政園的特點是什麼
園林特點
1,以水見長
早期拙政園,林木蔥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園林中的建築十分稀疏,僅「堂一、樓一、為亭六」而已,建築數量很少,大大低於今日園林中的建築密度。
竹籬、茅亭、草堂與自然山水溶為一體,簡樸素雅,一派自然風光。拙政園中部現有山水景觀部分,約占據園林面積的五分之三。
池中有兩座島嶼,山頂池畔僅點綴幾座亭榭小築,景區顯得疏朗、雅緻、天然。這種布局雖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園的風范。
2,庭院錯落
拙政園的園林建築。早期多為單體,到晚清時期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表現在廳堂亭榭、游廊畫舫等園林建築明顯地增加。中部的建築密度達到了16.3%。
其次是建築趨向群體組合,庭院空間變幻曲折。如小滄浪,從文徵明拙政園圖中可以看出,僅為水邊小亭一座。
而八旗奉直會館時期,這里已是一組水院。由小飛虹、得真亭、志清意遠、小滄浪、聽松風處等軒亭廊橋依水圍合而成,獨具特色。
水庭之東還有一組庭園,即枇杷園,由海棠春塢、聽雨軒、嘉實亭三組院落組合而成,主要建築為玲瓏館。在園林山水和住宅之間,穿插了這兩組庭院,較好地解決了住宅與園林之間的過渡。
同時,對山水景觀而言,由於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間的對比襯托,主體空間顯得更加疏朗、開闊。
這種園中園式的庭院空間的出現和變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與園林面積縮小有關。光緒年間的拙政園,僅剩下了1.2公頃園地。
與蘇州其他園林一樣,佔地較小,因而造園活動首要解決的課題是在不大的空間范圍內,能夠營造出自然山水的無限風光。
這種園中園、多空間的庭院組合以及空間的分割滲透」、對比襯托;空間的隱顯結合、虛實相間空間的蜿蜒曲折、藏露掩映;
空間的欲放先收、欲揚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間的局限,收到小中見大的效果,從而取得豐富的園林景觀。這種處理手法,在蘇州園林中帶有普遍意義,也是蘇州園林共同的特徵。
3,花木為勝
拙政園向以「林木絕勝」著稱。數百年來一脈相承,沿襲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園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觀取自植物題材,如桃花片,「夾岸植桃,花時望若紅霞」;竹澗,「夾澗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瑤圃百本,花時燦若瑤華。」歸田園居也是叢桂參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蘚然」。
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蘭如雪。杏花盛開,「遮映落霞迷澗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錦帳重疊。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獨傲冰霜。有泛紅軒、至梅亭、竹香廊、竹郵、紫藤塢、奪花漳澗等景觀。
截至2014年,拙政園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觀取勝的傳統,荷花、山茶、杜鵑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僅中部二十三處景觀,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為主景的景觀。
(7)飛虹荷花擴展閱讀:
拙政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始建於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拙政園位於蘇州城東北隅(東北街178號),截至2014年,仍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約合5.2公頃)。
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
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傳統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1961年3月,拙政園被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被國家計委、旅遊局、建設部列為國家級特殊游覽參觀點。
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捌』 明湖荷花在哪裡
大明湖內現有17處零散賞荷處 如今,作為濟南的市花,要想在市區欣賞它,最好的地方仍然是大明湖。 據了解,2009年大明湖擴建工程完工之後,雖然湖面很大,但荷花難以大規模成片栽植生長。據大明湖工作人員介紹,大明湖現有荷田17處,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種植有荷花品種11個,其中主要品種有4個。 主要集中的賞荷地點為,大明湖南岸水域:南門附近,主要品種為明湖紅蓮和明湖重台。大明湖西南門附近水域:常規品種明湖紅蓮。鐵公祠荷花池:大明湖特有的荷花品種「明湖重台」,花朵比普通荷花大,一朵「重台」有200多片花瓣,是普通荷花的10倍;沒有蓮蓬。明瑟園(北極廟北側):該園是大明湖荷花品種最多,觀賞性最強的場所之一,植物的多樣性、層次都非常豐富,比如新增大灑錦、飛虹、友誼牡丹蓮。
『玖』 北山公園怎麼樣,值得去嗎
園內峰巒疊翠,亭台樓閣遍布,值得一去。
北山公園是吉林市著名旅遊勝地。位於吉林省吉林市船營區,是一座久負盛名的寺廟、風景城市園林。以山水景觀為主,主峰海拔270米。
一座卧波橋把湖水分為東、西兩湖,夏季湖中荷花盛開,微風起時,花香四溢。是遊人和市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一九九九年八月,吉林市政府聘請北京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心對北山公署前山區作了新的規劃,並投資3000萬進行改造,計劃2000年5月底完工。
新的規劃由正門入口區、荷花觀賞區、九龍廣場、九龍溪遊憩區和水禽觀賞區構成。每一景觀區游覽內容豐富,自成一體,又相互呼應,整體協調。
公園內的古建築主要有玉皇閣、葯王廟、坎離宮和關帝廟,全部坐落於東峰上。其中關帝廟的修建年代最早。
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廟內正殿供泰關羽朔像,兩側是關平、周倉像,正中高懸乾隆御書「靈著幽岐」四字匾額。正殿對面是戲台,兩側有鍾樓、鼓樓、翥鶴軒、松風堂、澄江閣、暫留軒等建築。每年農歷四月的北山廟會期間,山下有歌舞、秧歌等民間表演,熱鬧非凡。
『拾』 拙政園中復園景色怎樣
1648年,當時拙政園主園的園主為徐佳第五代後人,他將拙政園售於了清代大學士陳之遴。陳之遴得園後重加修葺,使園內極其奢麗。
與陳之遴為兒女親家的吳偉業在其《詠拙政園山茶花》小引中贊道:
有寶珠山茶三四株,交柯合理,得勢爭高,每花時,鉅麗鮮妍,紛被照矚,為江南所僅見。
並在詩中贊美道:
艷如天孫織雲錦,赬如奼女燒丹砂
吐如珊瑚綴火齊,映如螮蛛凌朝霞。
後來陳之遴獲罪被謫至遼東,1662年,拙政園被沒收為官產。後來,拙政園又被還予了陳之遴家,由陳之遴之子所有。陳之遴之子又將園林賣給了王永寧。
王永寧購得拙政園後,開始大興土木,易置丘壑。經過此次大修後,拙政園的面貌與文徵明的圖記中所述已大不相同。
重建後,園內有斑竹廳和娘娘廳,為王永寧居處。又有楠木廳,列柱100多個根,石礎直徑達三四尺,高齊人腰,柱礎所刻皆升龍。還有白玉龍鳳鼓墩,都是珍貴的寶物。
當時,王永寧常在園內舉行盛宴,令家姬演劇,時人有「素娥幾隊出銀屏,十斛珍珠滿地傾」之句。後來,王永寧因故身亡,家產被沒收,雕龍柱及楠木柱等盡被運送到京師,拙政園便頹圮衰敗了。
1679年,拙政園改為蘇松常道新署,當時的參議祖澤深將園修葺一新,增置堂三楹。
1684年,康熙帝南巡曾來此園,同年編成的《長洲縣志》中寫道:
廿年來數易主,雖增葺壯麗,無復昔時山林雅緻矣。
拙政園自蘇松常道署裁撤後,開始逐漸散為民居,先由王皋聞、顧璧斗兩富室購得,後總戎嚴公偉亦居於此。
在1736年左右,拙政園又被分為中部的「復園」和西部的「書園」兩部分,再加上早已分離出去的東部「歸田園居」,最初渾然一體、統一規劃的拙政園,演變為相互分離、自成格局的3個園林了。
此時,中部的復園歸蔣棨所有。當時園內荒涼滿目,經過蔣氏多年經營,才逐漸恢復了原來的規模。「復園」面積為10000多平方米,其中水面佔1/3,為全園精華之所在,雖歷經變遷,但園林的布局基本上延續了明代的格局。
「復園」中水面有分有聚,臨水建有形體各不相同,樓台亭榭位置參差錯落。
從《拙政園圖》和《八旗奉直會館圖》中可以看到,曾經的海棠春塢、聽雨軒、玲戲館、枇杷園和小飛虹、小滄浪、聽松風處、香洲、玉蘭堂等庭院,與存留下來的拙政園中部建築毫無二致。
遠香堂是「復園」的主體建築。遠香堂主廳為宴飲賓客之所,四面長窗通透,可環覽園中景色。
廳北有臨池平台,池中有東西兩座假山。西山上有雪香雲蔚亭。亭子上與遠香堂正對的兩根柱子上掛有文徵明手書的對聯:
蟬噪林愈靜;
鳥鳴山更幽。
亭的中央是元代詩人倪瓚所書的「山花野鳥之間」題額,東山上有待霜亭。在兩座山之間以溪橋相連接,山上到處都是花草樹木,岸邊則有眾多的灌木,使得這里到處都是一片生機。
遠香堂的東面,有一座小山,小山上有「綠綺亭」、「枇杷園」、「玲瓏館」、「嘉實亭」、「聽雨軒」、「梧竹幽居」和「海棠春塢」等眾多建築。
聽雨軒位於遠香堂的東南方,與周圍建築用曲廊相接。軒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邊有芭蕉、翠竹,軒後也種植一叢芭蕉,前後相映。
這里芭蕉、翠竹、荷葉都有,無論春夏秋冬,雨點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聽雨人的心態各異,就能聽到各具情趣的雨聲。因此,多少年來,在這里聽雨的人們,都會感到境界絕妙,別有韻味。
荷風四面亭位於遠香堂北方,亭建於水池中央,亭的西面有一座曲橋通向柳蔭路曲。在這里轉向北方可以見到見山樓。
見山樓是一座江南風格的民居式樓房,重檐卷棚,歇山頂,坡度平緩,粉牆黛瓦,色彩淡雅,樓上的明瓦窗,保持了古樸之風。
見山樓三面環水,一側傍山,底層被稱作「藕香榭」,沿水的外廊設吳王靠,小憩時憑靠可近觀游魚,中賞荷花,遠則園內諸景如畫一般地在眼前緩緩展開。
從西部可通過平坦的廊橋進入底層,而上樓則要經過爬山廊或假山石級。上層為見山樓,陶淵明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
古代,蘇州城中沒有高樓大廈,登此樓望遠,可盡覽郊外山色,故而得名。見山樓高而不危,聳而平穩,與周圍的景物構成均衡的圖畫。此樓高敞,可將中園美景盡收眼底。春季滿園新翠,奼紫嫣紅。夏日熏風徐來,荷香陣陣。秋天池畔蘆花迎風,寒意蕭瑟。冬時滿屋暖陽,雪景宜人。
在遠香樓的西邊,便是小飛虹。小飛虹的型制很特別,是蘇州園林中唯一的廊橋。取南朝宋鮑昭《白雲》詩「飛虹眺秦河,泛霧弄輕弦」之意,取名小飛虹。「虹」指雨過天晴後橫跨大地的一架絢麗的彩橋,古人以虹喻橋,用意絕妙。
小飛虹橋體為三跨石樑,微微拱起,呈八字形。橋面兩側設有萬字護欄,三間八柱,覆蓋廊屋。檐枋下飾以倒掛楣子,橋兩端與曲廊相連,是一座精美的廊橋。小飛虹朱紅色橋欄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飛虹。
小飛虹的南面有小滄浪水閣。「小滄浪」取自北宋蘇舜欽所築的「滄浪亭」,寓意遁世歸隱。小滄浪閣面闊三間,南窗北檻,兩面臨水,外形十分別致,似房非房,似船非船,似橋非橋,完全是架在水面上的一座水閣。
水閣橫跨池上,將水面再度劃分,把到此結束的中園水尾營造得貌似綿延不斷,藝術手法高超。亭廊圍繞,構成開敞的幽靜水院。
從前蘇州古城文人雅士、官宦人家眾多,無論是華屋巨宅還是一般住房,都特別注意小空間的修飾,這小空間就是庭院,而水庭院則是這絕無僅有的小滄浪。
一方面,它體現了江南水鄉風情,另一方面,因水造景,院落內外互相借景而構建了一個特別清涼的環境。
小飛虹的北面是香洲。香洲為舫式結構,有兩層艙樓,通體高雅而灑脫,其身姿倒映水中,更顯得纖麗而雅潔。香洲之名寄託了文人的理想與情操。香洲,用的是屈原筆下「芳洲」的典故。
《楚辭》中有「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的句子。古時人們常以香草來比喻清高之士,此處以荷花景觀來寓意香草,也很得體。
在我國古典園林眾多的石舫中,拙政園香洲大概稱得上是造型最為美觀的一個。船頭是台,前艙是亭,中艙為榭,船尾是閣,閣上起樓,線條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當,使人想起古時蘇州、杭州、揚州一帶山溫水軟、畫舫如雲的景象。
香洲位於水邊,正當東、西水流和南北向河道的交匯處,三面環水,一面依岸,由三塊石條所組成的跳板登船。站在船頭,波起漣漪,四周開敞明亮,滿園秀色,令人心爽。烈日酷暑,此地卻荷風陣陣,舉目清涼。
香洲船頭上懸有文徵明寫的題額,後人還專門為之題跋。香洲這條旱船,建築手法典雅精巧,引人入勝,使人感到一種對高潔人格的追尋。
松風水閣位於遠香堂的西南邊,又名「聽松風處」,是看松聽濤之處。松、竹和梅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被稱作「歲寒三友」。
松樹經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將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並且,松之蒼勁古拙的姿態常被畫入圖中,是我國園林的主要樹種之一。有風拂過,松風水閣外,松枝搖動,松濤作響,色聲皆備,是別有風味的一處景觀。
再往西,便是玉蘭堂。玉蘭堂曾名「筆花堂」,與文徵明故居中的「筆花堂」同名,夢筆生花是古代文人對創作靈感的追尋,將此處取名筆花堂表明這里是園主進行創作的地方。
玉蘭堂一處獨立封閉的幽靜庭院,房屋高大寬敞,院落小巧精緻。玉蘭堂的南牆高聳,好似畫紙,牆上藤草作畫,牆下築有花壇,植天竺和竹叢,配湖石數峰,玉蘭和桂花,色、香宜人。
蔣氏擁有復園70餘年之後,終於易主。1809年,刑部郎中查世倓購得此園,當時園子已經池堙石頹了,經過查氏不斷修繕,復園面貌才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