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騎償荷花
① 初一語文 詠荷詩歌五首的翻譯
《采蓮曲》:
一群采蓮姑娘身穿和綠色荷葉一樣顏色的羅裙,粉紅的荷花映照著姑娘們鮮艷的臉龐。她們混雜在池塘中難以發現,聽到姑娘們的歌聲,才知道有人出來的一番景色。 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人花難辨。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
《蓮葉》:
船在水中移動濺起水珠,被荷葉映成閃耀的綠色,倚靠著門檻,看著風搖動一株株荷花的柄,傳來陣陣香氣.。我要感謝當年在溪水中浣紗的女孩(西施)沒有將它攀折,以至留到現在,在雨中那一雙雙鴛鴦得以在下面棲息
《贈荷花》:
人世間的花和葉是不同等的,花被供入金盆,葉卻歸於塵土.
只有綠色的荷葉襯著紅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隨性自然.
這花和葉長久的互相映襯,等到翠色減少紅色凋零時,真讓人愁煞心肝.
《白蓮》;
白色的蓮花經常被其他姿色艷麗的花所欺。其實這冰清玉潔的白蓮花,真應該生長在西王母的仙境瑤池之中。
白蓮好像無情但卻有恨,在天欲破曉而殘月尚在,涼爽的晨風吹著,無人知覺的時候,白蓮正在悄然凋零
《蓮》:
城中有人挑著擔子在賣蓮房,於是我們未去西湖泛舟郊遊玩賞。蓮農隨即攀折擔中的荷花,剝出蓬內蓮子,那蓮子有露水的風味,月色的清香。
② 冰心《荷花》全文
1、全文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並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
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涼。祖父笑著和我說:「我們院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里添了你們三個姊妹。大家都歡喜,說適應了花瑞。」
半夜裡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裡。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裡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並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2、作者
冰心
(2)晨騎償荷花擴展閱讀
1、賞析
這是一篇借物喻人托荷葉贊母的散文詩。文章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重點寫雨中的紅蓮,在雨中作者發現荷葉掩蓋起紅蓮,觸動了自己,於是產生了聯想,想起了母親,想起了母親愛護兒女的情景,於是藉此景抒發自己對母親保護兒女成長的感情。
這樣寫荷花,把我比喻成了紅蓮,而母親是荷葉,生動形象。是啊,連荷葉都會自覺地保護荷花,何況母親愛護自己的子女。」在散文後簡單幾筆點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只有母親是保護自己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
2、作者簡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
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於1951年返回中國。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③ 葉聖陶《荷花》全文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
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 還
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
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
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
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
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參考資料:http://www.zjgsyxx.com/ztwz/1/hehua/kw.htm
課本上改動了一點 給你原文
詩的材料
葉聖陶
今天清早進公園,聞到一陣清香,就往荷花池邊跑。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大圓盤,碧綠的面,淡綠的底。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勢完全相同的嗎?沒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都可以畫寫生畫。我家隔壁張家掛著四條齊白石老先生的畫,全是荷花,墨筆畫的。我數過,四條總共畫了十五朵,朵朵不一樣,朵朵都好看,如果把眼前這一池的荷葉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比齊白石老先生更大了。那畫家是誰呢……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一身雪白的衣裳,透著清香。陽光照著我,我解開衣裳,敞著胸膛,舒坦極了。一陣風吹來,我就迎風舞蹈,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呢,這不就像電影《天鵝湖》里許多天鵝齊舞蹈的場面嗎?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下邊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周行、李平他們在池對岸喊我,我才記起我是我,我不是荷花。
忽然覺得自己彷彿是另外一種東西,這種情形以前也有過。有一天早上,在學校里看牽牛花,朵朵都有飯碗大,那紫色鮮明極了,鑲上一道白邊兒,更顯得好看。我看得出了神,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牽牛花,朝著可愛的陽光,仰起圓圓的笑臉。還有一回,在公園里看金魚,看得出了神,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條金魚。胸鰭像小扇子,輕輕地扇著,大尾巴比綢子還要柔軟,慢慢地擺動。水裡沒有一點兒聲音,靜極了,靜極了……
我覺得這種情形是詩的材料,可以拿來作詩。作詩,我要試試看——當然還要好好地想。
http://..com/question/27765169.html?fr=qrl
④ 關於荷花的現代詩
1、我愛家鄉荷花美
作者:遙遙長安
我家池塘水,
水中荷花美。
花蕾脈脈含深情,
花枝亭亭吐芳菲。
風中擺綠裙,
雨里笑微微。
百花園里不爭春,
只戀家鄉泥和水。
我家池塘水,
水中荷花美。
花開飄香千萬里,
花落結果堆成堆。
出泥不染塵,
高潔清如水。
花開花落都是情,
只為人間愛和美。
我愛荷花美,
多少夢里你伴隨;
我愛荷花美,
多少征程你相陪。
啊——
我家池塘水,
水中荷花美。
2、聽說荷花已經開了
作者:拉姆之歌
想像中的荷花
在頭腦里已開過千遍萬遍
關於荷花的贊美
足夠一杯下午茶的慢慢品味
實際中的荷花
也只開在朋友的照片里
等了那麼久
要與荷花有個約會
陽光和雨露
催生出鍾情的邂逅
留一串腳步
踩著荷花的翩躚節奏
為夏天寫上一個歡快的故事
幾許透明的心事
在荷葉下瘋長
我的朋友啊
聽說荷花已經開了
你的心裡
有沒有太多的美麗也在瘋長
等待的美麗
會不會與生命里的遺憾擦肩而過
我的朋友啊
如果你
聽說荷花已經開了
那就准備好出發吧
不要讓荷花的心事
遺落在水塘里
驚動一條小魚的歸去
3、荷花頌
作者:塵心
荷風輕擺漢唐的綉狹裙
盛世的廣寒袖
舞一曲華章
似飛燕站立在掌心
在荷端
曼妙的旋轉
暈開一副色染山水的
丹青妙筆
又如玉環倒映華清池旁
霓裳羽衣
在長袖紛飛中
紅了臉頰
醉了帝王
江山不抵,美人嬌羞
你是人間六月天
你是臨水照花人
4、荷花情
作者:於新人
夢中常常與你重逢
醒來都是一場空
今日真的踏上了征程
跋山涉水
千里迢迢
怎奈歲月滄桑
物是人非
你早已了無形蹤
山風告訴我
你曾望眼欲穿
期盼我突然現身
從初春直到深秋
白雲告訴我
你不會忘卻
舊日的許諾
戀情依舊深
愛意依舊濃
時令之神
攫取了你的
紅潤面頰
亭亭玉立的
美麗嬌容
你帶著惆悵失望
凄然離去
仍頻頻回首尋覓
我的身影
啊我美麗的
純潔的天使
千言萬語
表達不盡
對你的愧疚
即使今生
再不能相見
我也無怨無悔
我要把曾經化為永恆
你的雕像
已銘刻在我的心中
5、奔向荷花盛開的地方
作者:雲湘鶴
連接天最近的地方
誰能讀懂那端溫柔,荷花的
承諾,守望千年
始終沒變月的盈缺
如今物是人非,誰能給它不染的證明
七月一場盛放,圍城一座心靈的城堡
在唐詩宋詞里妙曼成舞
往昔如風,城外
高調的喧嘩,燈紅酒綠里
你把矜持的樣子保持如初
連接地最近的地方
誰能讀懂那端清廉
蓮的心事,點亮泥土深處綠色的燈盞
一年一次,風雨無阻
如今世風日下,誰能照亮它看不到的黑暗
七月,花香泥軟
你在翡翠般的舞台前沿盡釋豐采
昭示,和平的鴿子
奔向荷花盛開的地方,蝴蝶張開了翅膀
荷脫落馨香的花瓣,蓮不再亭亭玉立
輪回,伏地生長,渡這苦界
⑤ 求清代石濤的荷花一詩的解釋與品析
愛蓮說⑴
(北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⑵。晉陶淵明獨愛菊⑶。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⑷。予獨愛蓮之出淤泥⑸而不染⑹,濯清漣而不妖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⑻,香遠益(9)清(10),亭亭凈植(11),可遠觀而不可褻玩(12)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13)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14);蓮,花之君子(15)者也。噫(16)!菊之愛(17),陶後鮮有聞(18)。蓮之愛,同予者何人(19)?牡丹之愛,宜乎(20)眾矣!
[編輯本段]注釋
【1】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周濂溪集》。周敦頤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體裁,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論述道理。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也稱雜說.這種文體一般講可以說明事理,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都是為了闡明一個道理,
給人某種啟示或給自己明志
「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它可以直接說明事物,闡述事理,也可以通過敘事,寫人,詠物,議論說道理;也可以發表作者的感想。
【2】蕃(fán):多。
【3】晉陶淵明獨愛菊: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現在江西省九江縣)人,東晉著名詩人。是著名的隱士。他獨愛菊花,常在詩里詠菊,如《飲酒》詩里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4】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世人,社會上的一般人。唐人愛牡丹,古書里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萬(指錢)者。」甚:特別。
【5】淤泥:河溝或池塘里積存的污泥。
【6】染:沾染(污穢)。
【7】濯(zhuó)清漣而不妖:在清水裡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漣:微波。妖:美麗而不端莊。
【8】通:貫通。
【9】直:挺直。
【10】不蔓(w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長枝節。蔓:生枝蔓。枝:長枝節。
【11】香遠益清:香氣越遠越清。益:更,更加。
【12】亭亭凈植: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裡。亭亭:聳立的樣子。植:立。
【13】褻(xiè)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焉:句末語氣詞。
【14】隱逸:隱居的人,隱士。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便隱居避世。者:~~的花。
【15】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花)。因為牡丹看起來十分濃艷,所以這樣說。
【16】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
【17】噫(yī):嘆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唉」。
【18】菊之愛:對菊花的喜愛。
【19】鮮(xiǎn)有聞:很少聽到。鮮:少。
【20】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
【21】宜乎:宜:應當,這里和「乎」連用,有「當然」的意思。
【22】眾:多。
【23】宜乎眾矣:當然人很多了。
[編輯本段]譯文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令人喜愛的很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老百姓很喜愛牡丹花;我唯獨喜愛蓮從淤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裡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遠播,越顯清新,筆直潔凈地立在那裡,可以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喜愛,人應當是很多了!
[編輯本段]題目解說
「說」,古代的一種文體,通常借某一事物說明道理,可記事,可議論,相當與現代的雜文。
[編輯本段]賞析
「說」,是一種議論性古代文體之一,它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頤的《愛蓮說》正是這種托物言志的文體中一篇不可多得的傳世佳作。
蓮花,曾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但大多數文人都是驚嘆於它的清姿素容,並將其形諸筆端;而這筆散文精品卻獨辟蹊徑,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從內容上看,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並以蓮自況,抒發了作者內心深沉的慨嘆。
文章的前一部分,寫出了蓮花之美就在於其一個「潔」字。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寫出了蓮花身處污泥之中,卻纖塵不染,不隨世俗、潔身自愛和天真自然不顯媚態的可貴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出了它里外貫通、外表挺直、表裡如一、不牽扯攀附的高尚品質;再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寫出了蓮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樣,決不被俗人們輕慢玩弄。
前文所說的一切,事實上是作者人格的寫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證。正如作者所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其間的潛台詞就是感慨於象他一樣具有蓮花之潔的人實在太少了。
在寫法上,《愛蓮說》具有「說」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即托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時,文章還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在文中幾次以菊、牡丹反襯蓮之美;還把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使「愛蓮」之一主題得以加深,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三種形象的對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謂高明之極。而且,文章以一個「愛」字貫通全文,使得文章結構謹嚴。 在文章結尾,作者一嘆真正隱逸的高士極少,二嘆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見,三嘆貪慕富貴的俗人很多,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這首詩在語言上也同樣富有特色,那就是優美簡練,的確是如蓮之美——「不枝不蔓」,沒有多餘的無用之語
其重點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是全文的中心題意。
古人寫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懷,同樣的一句話,都有二層意思,一層喻物,一層抒懷。同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也有第二層抒懷意思。隱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實際上,他說的意思就是: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己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麼難。這也是他為官的經驗總結,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一種良好願望罷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獨蓮而能為,彌足可貴也。這也是作者的感嘆吧,因為在大環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獨善其身的,除了逃避與遠離。或者如他那樣兢兢業業的守著自己的一份志節。
周敦頤的《愛蓮說》從「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開篇深沉大氣,既點明了《愛蓮說》之蓮也屬水陸草木之花,也點明了蓮的可愛,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罷了。這為他下文的「予獨愛蓮」埋下了順理成章的伏筆。如此開篇,出筆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頤並沒在甚蕃里糾纏,只是直接縮景,一句「晉陶淵明獨愛菊」,更加明確了題意,陶淵明可以愛菊抒懷,我怎不可獨愛蓮呢?
接下句「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像是重復,但實為加深語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讓對比感更為強烈,為其求蓮之高潔鋪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一份高潔,寧願終老南山。他要在塵世中當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心態,與眾人皆羨富貴(牡丹)的從眾心態是有著思想境界上本質的區別的。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
下句周敦頤就直接進入了正題「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寫蓮之語,愛蓮之心,喻蓮之志,可謂一氣呵成,看似是對蓮的直觀描寫,其實字字句句皆是借蓮之表像傾訴心衷也。此運筆之老到,實讓人嘆為觀止。可說通篇讀者都無一絲喘息之機。語言超凡脫俗,而回味卻是雋永綿長,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頤先用花進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讓人讀來也別有一番滋味。「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節「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可謂渾然一體,不著絲毫痕跡。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而無一言直接指責。
周敦頤通過這樣的對比,將自己比喻為君子。君子難為,猶勝於避世也。從這一點來看,周敦頤有些孤芳自賞的意思。不過周敦頤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發出了深沉的感嘆「菊之愛,陶之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的,滾滾紅塵,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晉有陶淵明,可現在卻聽都沒聽到還有人會這樣做的。或是像我一樣的,在塵世中能相守一份純凈的,有著我這樣追求君子風范的,又有幾人?大多數的人,皆在紅塵世事中從眾罷了。從這里可以看出,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眾只求純凈的心態,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為世風日下,大多數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本文托物言志,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鄙棄。
此文高風亮節,清雅脫俗,精短,琅琅上口,實為古文中難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雙解,內容厚實而意境深遠。加上其文近似白話,易讀易解,所以成了流傳後世膾炙人口的傳世佳品。在賞析此文的時候,如果能感動於文中的志節,這也就是讀此文的最佳所得吧。
[編輯本段]蓮花的美麗別稱
(1)芙蓉:《爾雅》:「荷,芙蕖,別名芙蓉。」
(2)芙蕖:《爾雅·釋草》:「荷、芙蕖。……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
(3)藕花: 唐張籍《送從弟之蘇州》詩:「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
(4)水芙蓉:《群芳譜》:「荷花亦稱作芙蕖、水芙蓉。」
(5)草芙蓉:杜詩注雲:產於陸者曰木芙蓉,產於水者曰草芙蓉。」
(6) 水花:李時珍《本草綱目》:「蓮花」釋名:「芙蓉、芙蕖、水華。」
(7)凈友:又稱凈客。蓮花潔凈不染,因此人們稱其為凈友。
(8)水芝: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華,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9)澤芝:《類聚》郭璞《爾雅圖贊 ·芙蓉贊 》雲:「芙蓉麗草,一曰澤芝,……」
(10) 靈草:吳閔鴻《芙蓉賦並序》:「乃有芙蓉靈草,栽育中川。」
(11)玉芝:《本草經》載:「荷花又名玉芝。」
(12)君子花:北宋周敦頤著《愛蓮說》,謂蓮為花中君子,蓮又稱「君子花」。
(13) 水宮仙子:因蓮生水中,蓮花亭亭玉立於水面,好似仙女飄然而行,故名。
(14) 菡萏:《爾雅》:「荷,芙蕖……其華菡萏。」
據說,釋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薩,下凡降生到迦毗羅衛國凈飯王處。凈飯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長得象天仙一樣美麗,性溫和賢淑,與國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憶新婚之夜,她朦朧中看到遠處有一個人騎著一頭白象向她走來並且逐漸變小,從她的右肋處鑽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預感到菩薩化作一頭白象入胎。日後,身懷有孕的摩耶夫人臉上,微微泛著紅暈,那色彩鮮艷的綠色領口花邊像一片蓮葉,她的臉兒像一朵綻開的蓮花。後來摩耶夫人在娑羅樹下降生佛祖時,百鳥群集歌唱,天樂鳴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開,尤其是沼澤內突然開放出大得像車蓋一樣的蓮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並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不僅如此,蓮還與佛教醫學有著密切關系。蓮花含有豐富的營養,既可食用又可葯用。古代女子常采清晨帶露的蓮花敷面美容,或服食蓮花以養顏。蓮花含有皮素和木樨素,能潤澤膚色。初放鮮嫩的蓮花用開水泡飲,其汁翠綠清香,有清暑解熱和生津開胃之功效。蓮的地下根莖稱為蓮藕。相傳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患有肺結核,目犍連來探望他,並得知舍利弗喜歡吃蓮藕,就帶些新鮮蓮藕讓舍利弗吃,舍利弗吃蓮藕後果然病癒。後來,佛祖弟子經常用蓮藕作為葯用來治病,並發現了蓮藕的許多葯用價值。
譯為: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⑥ 中國騎兵裡面的荷花是誰
楊淼在劇中飾演荷花,性格內向,從小就換給劉春雷(王雷飾)做童養媳,自版幼命運多揣,在一段權這樣的婚姻中,荷花經歷了幾多波折
姓名:楊淼
生日:1月23日
星座:水瓶
身高:165cm
體重:46kg
籍貫:遼寧沈陽
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 表演本科
⑦ 誰能告訴我葉聖陶寫的《荷花》的原文
《荷花》原文如下:
作者:葉聖陶
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賞析:
《荷花》這篇文章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盛開的、素雅的白荷花,作者觀花而觸景,沉醉其中,與荷花合二為一的感受。文章以豐富的想像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姿態不一,素雅明艷、栩栩如生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那處處都充滿了勃勃生機的筆墨,處處都洋溢著荷花氣息的活力,讓讀者深深體會到,葉老先生對美的追求與嚮往。可以說是一篇沁人心脾、凝神遐想的佳作。
(7)晨騎償荷花擴展閱讀
葉聖陶先生的語言是簡練而感人的,他的文章中強調感覺與情感。人物、事物在葉聖陶先生的筆下鮮明活潑,他的優美文章持久而韻美的留存於世。他表達的情感和感覺構築了真相與現實的基礎,也使他的文章充滿無窮的力量。
「情感如同忽明忽暗的燈火,但是記述卻因為這燈火而引入注目」,葉聖陶說。這段談話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葉聖陶不僅是一位善於講述故事的人,他更是一位藝術家。
《荷花》這篇文章將荷花高潔、素雅的形象描繪於心,將栩栩如生的畫面鮮活示人,將美好的憧憬凝神聚心,是一篇具有極高欣賞價值的文章。
⑧ 《荷花》三年級課文
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荷花》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拓展資料
《荷花》一課,是省編義務教育五年制第六冊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像,贊美了荷花的美麗。再現了如詩如畫的大自然美景。全文共五個自然段。
作者以觀察的程序為線索敘寫。課文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3節),寫的是作者從看荷花的角度,對荷花進行直接記敘描寫。作者由『「聞」到「清香」,來到荷花池邊。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開」,有的「含苞欲放。」再細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勢各不相同。接著通過假設「一大幅活的畫」,圍繞一個「活」字,展開想像,轉入對荷花動態的描繪,這是課文的第二部分(4—5節)。
作者從想像的角度,對荷花進行比喻性描寫。進一步描繪了荷花的美麗。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變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佼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⑨ 解簽文:太陽一出正當晨,荷花露珠色更新,一色杏花紅千里,營謀有利稱君心。事業簽,此簽文是什麼意思
上簽。第一句,占天時,時機正好;第二句,發展態勢好;第三句,運勢正旺;第四句,勸勉你多用心多努力,一定能取得稱心如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