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有蘭花嗎
Ⅰ 蘭亭序中寫蘭花的古詩
你好!蘭亭序中並沒有描寫蘭花的句子,蘭亭是一個地名,王羲之在亭中醉酒寫了篇序取名蘭亭序。這篇文章體現了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
Ⅱ 蘭組詞有哪些
一、組詞:蕙蘭、澤蘭、芝蘭、蘭若、蘭譜、蘭章、蘭家、蘭夢、樓蘭、波蘭、墨蘭。
二、內讀音:lán
三、容基本字義:
1、指「蘭草」和「蘭花」。
2、古書上指「木蘭」。
3、古同「欄」,家畜圈。
4、古同「斕」,斑斕。
5、姓。
(2)蘭亭有蘭花嗎擴展閱讀
一、筆畫順序:點、撇、橫 、橫、橫。
二、筆順圖解:
三、詞語解釋:
1、蕙蘭 [ huì lán ]
蘭花的一種,初夏開花,黃綠色,有香氣。
2、波蘭 [ bō lán ]
中歐國家。北臨波羅的海。
3、樓蘭 [ lóu lán ]
古鄯善國的本名。
4、蘭章 [ lán zhāng ]
美好的文辭(多用於稱頌)。
5、蘭譜 [ lán pǔ ]
舊時結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稱金蘭譜,簡稱蘭譜。上面寫自己的姓名、年齡和家族譜系。
Ⅲ 蘭花集序如何落在唐太宗手裡,後來他死後,又是如何在人間流傳
是蘭亭集序吧,先說說《蘭亭集序》的來歷吧
王羲之最受人推崇的帖子是 《蘭亭集序》。
蘭亭,是會稽山陰的一處古老名勝;那裡有祟山峻嶺,茂林修竹,蘭亭左右有彎彎的曲水,自古遊人頗多。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正值 "楔節"這天,王羲之邀集謝安(即後來肥水之戰東晉一方的決策者)等41人,到蘭亭過楔節,飲酒賦詩。彼此相約,以觴盛酒,置於孜孜的曲水之上,任其順勢漂流,各人分列曲水之旁,依石而坐,'觴流至誰面前,誰就當即賦詩一首,若作不出,'則罰酒三觴。那天,曲水流瘍,"一觴一飲",共得佳作四十餘篇,編為一集,王羲之為之作序並親自書寫了該序,故稱《蘭亭序》,又叫《蘭亭集序》,或 《臨河序》、《楔序》、《楔帖》。該序共28行,324宇。這序,王羲之本是信手寫來,宇體瀟灑流暢,氣象萬千,其中二十多個"之"字,千變萬化。無一雷同,成為中國行書的絕代佳作。相傳他後來又寫了幾遍,但都不及這一遍好。他曾感嘆說:"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為傳家之寶,一直傳到他的第7代孫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愛書法,死前他將《蘭亭集序》傳給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對書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 《蘭亭集序》的價值,將它視為珍寶,藏在他卧室樑上特意鑿好的一個洞內。
這里轉入正題:
唐太宗李世民喜愛書法,尤愛王羲之的字。他聽說王羲之的書法珍品《蘭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裡,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終推說不知真跡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為智取。他派監察御史蕭翼裝扮成書生模樣,去與辨才接近,尋機取得《蘭亭集序》。蕭翼對書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談得很投機。待兩人關系密切之後,蕭翼故意拿出幾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給辨才和尚欣賞。辨才看後,不以為然地說:"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跡倒不差。"蕭翼追問是什麼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訴他是《蘭亭集序》真跡。蕭翼故作不信,說此帖已失蹤。辨才從屋樑上取下真跡給蕭翼觀看,蕭翼一看,果真是 《蘭亭集序》真跡,隨即將其納人袖中,同時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關 "詔書"。辨纔此時方知上當。
辨才失去真跡,非常難過,不久便積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根據這一故事創作了一幅《蕭翼賺蘭亭圖》。閻立本在畫中將蕭翼的機智、狡猾和辨才和尚的謹慎、疑慮刻畫得非常傳神,人木三分。
他死後,如何在人間流傳的原因:
唐太宗從辨才和尚那裡得到《蘭亭集序》真跡之後十分高興,將其視為神品,令當時的書法名家趙模、馮承素等人臨摹數本,分賜給他的親貴近臣。唐太宗生前對《蘭亭集序》愛不釋手,曾多次題跋,死後又將其隨葬。後來,他的陵墓在五代時被一個叫溫稻的軍閥盜掘了,《蘭亭集序》從此失傳。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都是摹本和臨本,盡管如此,人們還是能從中看到它的風姿和神采。
Ⅳ 王羲之《蘭亭序》"蘭」字筆順是什麼,筆畫順序是什麼,
蘭筆順:
名稱:
點、撇、橫、橫、橫
蘭
蘭
lán
【名】
(形聲。從艸,闌(lán)聲。本義:蘭草,即澤蘭)
同本義
蘭,香草也。——《說文》
衡蘭芷若。——《漢書·司馬相如傳》
蘭槐之根是為芷。——《荀子·勸學》
澤蘭屬植物的泛稱,屬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山中濕地,花紫紅色,其莖、葉、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謂的蘭,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蘭科的蘭。如:蘭臭(朋友相契。引申為友情);蘭麝(蘭草和麝香。都是高貴的香料,古時用來薰香)
蘭花。蘭科。多年生常綠草本。觀賞植物。如:蘭英(蘭花);蘭香(蘭花香味);蘭生(形容酒的香淳如蘭花開放。芬芳四溢。後引申為引酒名)
蘭屬植物的泛稱。如:長葉蘭;多花蘭;素心蘭;建蘭;墨蘭
即「春蘭」。亦稱「蘭花」、「山蘭」、「草蘭」、「朵朵香」。一種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簇生、肉質、圓柱形,葉線形、革質,早春由葉叢間抽生多數花莖,每莖頂開一花,花淡黃綠色、清香,供觀賞
古指木蘭。如:蘭槳(用木蘭製成的槳。代指船);蘭舟(木蘭舟。亦用為小舟的美稱);蘭棹(蘭舟)
兵器架
武庫禁兵,設地蘭錡。——漢·張衡《西京賦》
又如:蘭盾(放置兵器的架子)
假借為「欄」。欄桿
又置奴婢之市,與牛馬同蘭。——《漢書·王莽傳中》
假借為「籣」。盛弩矢之袋,形如木桶
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管子·小匡》
姓?
蘭艾同焚
lán'ài-tóngfén
蘭∶香草。艾:臭草。比喻美的與丑的一同毀滅
蘭艾同焚,賢愚所嘆。——《晉書·孔坦傳》
蘭摧玉折
láncuī-yùzhé
蘭草衰敗,美玉折斷。比喻賢才的夭折死亡。後多用為哀悼人不幸早夭
毛伯成既負其才氣,常稱「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蘭閨
lánguī
女子居室的美稱
妝罷出蘭閨。——劉珊《侯司空宅詠妓》
蘭花
lánhuā
蘭科。多年生常綠草本。觀賞植物
蘭交
lánjiāo
指義氣相投、志同道合的至交
蘭譜
lánpǔ
金蘭譜,舊時結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上面寫著自己家族的譜系(蘭味香,比喻情投意合,《易經·系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蘭若
lánruò
寺廟,即梵語「阿蘭若」的省稱
蘭若山高處,煙霞障幾重。——杜甫《謁真諦寺禪師》
蘭室
lánshì
芳香典雅的居室
蘭言
lányán
喻指心意相投的言論
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易·系辭上》
挹蘭言於斷金。——駱賓王《上樑明府啟》
蘭因絮果
lányīn-xùguǒ
蘭因:比喻美好的前因。絮果:指飄絮離散的結果。後世多以蘭因絮果比喻男女始合終離,結局不好
蘭因絮果,現業誰深。——清·張潮《虞初新志》
蘭玉
lányù
舊時對別人子弟的美稱
謝家蘭玉真門戶,蘇氏文章亦弟兄。——陳造《賀二石登科》
蘭章
lánzhāng
形容文章美好佳妙;對他人書信的美稱
蘭章忽有贈,持用慰所思。——韋應物《答貢士黎逢》
蘭州
Lánzhōu
甘肅省省會。位於省東部,市區面積2122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42萬。中國西北地區綜合性工業城市,黃河上游重要渡口,甘肅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市電力供應充足,石油化學工業發達,是中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冶煉基地
蘭舟
lánzhōu
木蘭木製造的船。這是文學作品中常用的對船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