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蘭花
1. 立法以前的蘭花可以買賣嗎
可以。
國家於2021年9月7日立法明文規定除兔耳蘭外的所有蘭花都屬於國家保護植物,私自_挖銷售,買賣交易等均屬於違法犯罪行為,將受到罰款,拘留和判刑等處罰。
二十年前挖的蘭花是在該法律條文頒布之前的行為,不在該法律條文時限內,不屬於違法。
2. 蘭花的古代雅稱
蘭花從古至今都深受人喜愛,因此別稱也很多。有九畹,九畹花,蘭苕,國香,幽蘭,服媚,芳蘭,侍女,古香等等。古人用蘭花來形容溫婉,溫純,賢德的女性,也象徵著純潔的愛情和友情。別名。《采蘭雜志》:「蘭待女子因種則香,故名侍女。侍女花,宜男草,是絕對也。」
第一香
《廣群芳譜》:「蘭無偶,稱為第一香。」
古香
蘭的別名。蘭以清香文靜,古樸雅潔而著稱,故有此說。元 薩都刺《蘭皋曲》:「幽蘭日日吹古香,美人不來溪水長。」
國香
語出《左傳 宣公三年》:「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曰余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為而子,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後人因稱蘭花為國香。宋 黃庭堅《書幽芳亭》:「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
宋 張炎《清平樂》:「蘭曰國香,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宋 楊澤民《浣溪沙》:「一徑栽培九畹成,叢生幽谷兔欹傾。……馥郁國香難可擬,紛紜俗眼不須驚。」
靜姿
喻蘭花幽靜嫻雅的姿容。宋 楊萬里《蕙花初開》:「燈夢得幽馥,月寫傳靜姿。」
九蘭
指蘭草。語出《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唐 駱賓王《上瑕丘韋明府啟》:「談叢散馥,韞余氣於九蘭;筆海流濤,駭洪波於八水。」
九畹
《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王逸 註:「十二畝曰畹。」一說,田三十畝曰畹。後即以「九畹」為蘭花的典實。唐 楊炯《幽蘭賦》:「爾乃豐茸十步,綿連九畹。」元 張昱《趙松雪墨蘭》:「玉廬墨妙世無同,九畹高情更所工。」明 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詩》:「五更飛夢環巫峽,九畹招魂費楚詞。」清 秋瑾《蘭花》:「九畹齊栽品獨優,最宜簪助美人頭。」
九畹花
指蘭花。清 陳維崧《採桑子·題蘭花小冊》:「只有章華,淪落天涯,忍看靈均九畹花。」
孩兒菊
蘭的一種。元 方回《訂蘭說》:「古之蘭,即今之千金草,俗名孩兒菊者。」元 方回《秋日古蘭花》:「綠葉梢頭紫粟攢,《離騷》經里古秋蘭。時人誤喚孩兒菊,惟有詩翁解細看。」
紅榮
喻蘭花。唐 李白《贈友人三首》:「蘭生不當戶,別是閑庭草。夙被霜露欺,紅榮已先老。」
蕙蘭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叢生,狹長而尖,初夏開花,色黃綠,有香味,庭園栽植,可供觀賞。《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晉 阮籍《詠懷》:「濯纓醴泉,被服蕙蘭。」晉 陸機《鱉賦》:「咀蕙蘭之芳荄,翳華藕之垂房。」宋 鄒浩《四柏賦》:「蕙蘭馥郁乎亭檻,錦綺焜煌乎塗泥。」
蘭黃
蘭花。以其蕊黃,故稱。三國 曹丕《秋胡行》:「府折蘭黃,仰結桂枝。」
蘭英
蘭花。漢 王逸《九思·憫上》:「懷蘭英兮把瓊若,待天明兮立躑躅。」唐 崔日用《奉和聖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光風搖動蘭英紫,淑氣依遲柳色青。」漢 枚乘《七發》:「蘭英之酒,酌以滌口。」謂同蘭花一樣香美之酒。後因以借指美酒。唐 上官昭容《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翠幕珠幃敞月營,金罍玉斝泛蘭英。」
媚世
蘭花別名。謂其清香四溢,悅人媚世,故稱。清 厲荃《事物異名錄·花卉·蘭》:「《退居錄》:『蘭,一名媚世。』」
女蘭
指蘭花。蘭性溫純,頗女性化,故稱。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蘭草》:「《淮南子》雲:男子種壯,美而不芳,則蘭須女子種之,女蘭之稱,或因乎此。」
十步
唐 韓伯庸《幽蘭賦》:「芬芳十步之內,繁華九畹之中。」「薄秋風而香盈十步,凡皓露則花飛三田。」元 喬彝《幽蘭賦》:「薄秋風而香盈十步,汛皓露則花飛九畹。」故以「十步」作為蘭的別稱。
水香
澤蘭的別名。宋 洪芻《香譜·蘭香》:「一名水香,生大吳池澤,葉似蘭,尖長有岐,花紅白色而香,煮水浴以治風。」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澤蘭》:「吳普《本草》一名水香,陶氏雲亦名都梁,今俗通呼為孩兒菊,則其與蘭草為一物二種,尤可證矣。」
王者香
漢 蔡邕《琴操·猗蘭操》:「〔孔子〕自衛返魯,過隱谷之中,見薌蘭獨茂,喟然嘆曰: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與鄙夫為倫也。」後因稱蘭花為「王者香」。清 孔尚任《庚辰元日題翁岩求蘭譜》:「百花頭上春正月,王者香傳第一枝。」
心馨
蘭的馥香沁人心脾,舒暢愉悅,故謂蘭為「心馨」。元 郝經《幽蘭詩》:「猗蘭郁幽姿,心馨忘目悅。」
馨烈侯
《清異錄》:「唐保大二年,國主幸飲香亭,賞新蘭,詔苑令取滬溪美土為馨烈侯擁培之具。」於是「馨烈侯」成了蘭花的一個雅號。
3. 蘭花的歷史淵源是什麼
蘭花是我國人民最喜愛、最悠久的傳統名花之一,在浙江省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揭示了蘭花早在7000年前,就和遠古時代圖騰文化溶為一體,伴隨著中華民族,歷經七千年的風風雨雨,從遠古一直走到如今。隨著歷史的推進,蘭花「不以無人而不芳」的高尚品格和幽香高潔的神韻,歷代文人墨客、有識之士,無不為之仰慕。古往今來,一直被譽為「香祖」、「王者香」、「國香」、「天下第一香」。千百年來,蘭花文化成為華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千萬種花卉中最能寄託人類文明意念的花,對人類的社會生活和文學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保存的大量的蘭辭、蘭賦、蘭章、蘭畫,就足已形成了獨特的蘭文化。蘭花所表現的形態美、色彩美、芳香美,還有自古被人們稱頌的品性美、神韻美、氣質美,以其高潔、清雅、幽香而令國人情有獨鍾。
4. 以前養的蘭花香,現在不香了怎麼回事
其實關於蘭花開花不香這個問題,前幾天咱們也專門講過,有的蘭花品種香味濃一點,有的蘭花品種香味淡一點,但如果是同一個蘭花品種,人家養的很香,而咱們自己養的不香,那肯定是養護有問題了,一般有下面幾個原因:
想讓蘭花開花香,養護工作就不能鬆懈。除了要選擇適合蘭花生長的植料以外,花芽分化和生長期,應合理光照,勤施磷鉀肥。需要春化的品種,一定要確保春化充分,才能開出香噴噴,高質量的花來。要是你養的蘭花品種,本地花友養出來的都很香,而你養的不香,就應注意光照、施肥是否合理,春化充不充分等問題。
5. 以前種的蘭花犯法嗎
以前種的蘭花不犯法
人們都可以養這種下山蘭,它是屬於野生蘭花。但是從2021年9月7日開始,新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已經把所有野生蘭花全部囊括其中了,因此現在挖野生蘭花,和買野生蘭花,都是一種犯法的行為了,大家千萬不要再去購買什麼「下山蘭」了,如果你愛養蘭花,請購買正規蘭園苗圃人工生產的蘭花。
6. 古代蘭花的別稱是什麼
古代蘭花的別稱,蘭草、幽蘭、國香等。
希望幫到你。
7. 蘭花的發展史有多久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園林事業的發展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地對蘭花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引種和栽培。較是1987年中國蘭花協會成立後,全國各地的蘭花協會如雨後春筍般地組織起來了。蘭花這一傳統名花走進千家萬戶,成為尋常百姓家栽培的寵物。中國蘭花協會先後在廣州、廈門、深圳、成都、昆明、汕頭、北海和中山市舉辦了八屆中國蘭花博覽會。各省、各地區的蘭花展覽更是頻繁不斷。這些都為廣大蘭友切磋蘭藝,交流經驗,交換品種,推動蘭花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蘭花既是一種精神產品,更是一種具有特殊價值的商品,蘭花的經濟越來越活躍,真是國事興,蘭事盛。
8. 最古老的蘭花是哪種,哪種蘭花最名貴
一、最古老的蘭花品種
清朝鼎盛時期的康熙天祿年間,就發現了玉素梅的身影,還被當時的文人雅士所贊譽。它的葉片狹長,長度可達20厘米到30厘米左右。寬度在0.5厘米到1厘米之間,厚度比較勻稱。整個植株高度相比較而言要比其他的植株要低矮一些,它的花劍不高大約只有6厘米左右,花劍和花蕾都是呈紫紅色,在蘭花當中算是比較獨特的一種了。這樣一棵歷史悠久的蘭花時至今日還被很多人所喜愛,可見它的魅力確實不凡。
9. 曾經天價的8種蘭花,為何現在變成爛大街的花
在我國的古代詩詞中有很多的是贊美梅蘭竹菊的,這是為什麼呢?有的人認為是因為這些花好看,也有的人認為這幾種花都映襯著我們人身上一些非常高貴的品質,比如梅花的孤傲,竹子的氣節,這些都在我國古代的一些詩人和和一些追求正義的人的身上都有體現。那麼我們來說說為什麼以前賣價非常高的8種蘭花,現在卻是爛大街呢?
所以隨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進步,讓以前我們覺得望塵莫及的東西,現在看來也不過就是那樣吧,懂他的人才會明白其中的意義
10. 野生蘭花在2021年前挖的怎麼辦
在2021年9月7日前挖的沒關系。在2021年的9月7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終於公布了第二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新修訂的名錄比第一批增加了1000多種保護植物,蘭花也終於成功「入保」。蘭花是蘭科植物的通稱,屬世界性的瀕危物種。我國擁有豐富的野生蘭花資源,分布在雲南、海南、廣東等地的密林深處。隨著我國野外調查的持續開展,很多新種蘭花被不斷發現命名,丹霞蘭、二葉蘭都屬於此類。矮生獨蒜蘭
尤其是雲南省,這里的蘭花資源相當豐富,堪稱一座「蘭花寶庫」。2002年,雲南高黎貢山地區記載的蘭科植物只有230種,到了2018年,被發現的物種就增加到了450種。截止到2020年,我國累計發現的蘭花已達1620種,具有極為重要的研究、保育價值。_
野生蘭花的困境
在國內,蘭花的栽培已有2000多年歷史,民間賞蘭、植蘭的風氣盛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蘭花市場開始蓬勃發展,蘭花交易量不斷攀升,市場供不應求。此時,野生的蘭花也開始遭到大規模採挖,以更高的價格流入各地的集散交易市場。由於常年的亂采濫挖,野生的蘭花資源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之中,多種蘭花相繼絕跡。「物以稀為貴」,野生蘭花越是稀少,市場價格就被哄抬得越高,各地採花者越是趨之若鶩,反而不利於蘭花的保護。
其實,野生蘭花本身數量就不多,屬於稀有物種。野外的蘭花生長在安靜、遮光的環境中,對生境要求苛刻,分布零散,不容易被發現。然而,各地村民並沒有意識到野生蘭花的重要性,相比於務工、務農等重體力勞作,上山尋找野生蘭花來錢更快,而且投入低、獲益多,很快就成為了不少人的「致富首選」。毋庸置疑,人為採挖已經成為野生蘭花最大的威脅因素。近年來,各地為了保護蘭花採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建立各級自然保護區、集中移栽育種、發展人工栽培、加強貿易監管等措施,但還是沒能從根本上解決蘭花遭遇的生存危機。
業內人士指出,一些花卉公司為了獲取一兩株少見或者變異的蘭花,不惜動用人工上山採挖、收購成千上萬株野生蘭花。最終,絕大多數蘭花都被隨意丟棄,造成了極大的資源破壞。剩下的一兩株則以天價售出,而且品相越奇特價格就越高,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畸化。
_
蘭花為什麼會遭到瘋狂掠奪?
這還要從本世紀初的「天價蘭花」說起。
蘭花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民間愛蘭者不在少數。隨著野生資源持續減少,市場價格因炒作而不斷飆升。最誇張的是在2006年,一株蘭花被賣出了2000萬元,這是普通人連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天價蘭花一經爆出,隨即引發了全民熱議,甚至還驚動了央視媒體。據調查,當年一株品相較好的蘭花苗就能賣到200多萬元,中檔的蘭苗叫價50~80萬元,普通的野生蘭也能賣到10~20萬元,行業定價堪稱瘋狂。正因如此,採花者才不惜遠途跋涉,常年游盪在深山密林中,背後往往是金錢的誘惑。售賣蘭花的經銷商們也有自己的一套說辭:精品蘭花的培育需要十多年時間,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上品蘭花可遇不可求,出現率很低;蘭花就像藝術品一樣,是無價的。而蘭花的交易價也沒有市場規范,由買賣雙方共同商定,理論上不存在上限。不過,蘭花的價格泡沫並沒有持續太久,2007年便開始破滅,整個蘭花市場也趨於冷靜。時至今日,天價蘭花已經一去不復返,蘭花品種鑒賞的知識開始在民間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回歸理性頭腦,一些山區的野生蘭花種群正在逐步恢復。
_
過去30年裡,保護蘭花到底有多難?
若從90年代算起,蘭花陷入生存困境已有30年之久。國內專家早在90年代初就呼籲保護蘭花,提出了就地保護、異地保護、立法保護等多項措施,但一直得不到響應。
1999年,《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公布,蘭花卻遺憾落選。此後長達22年的時間里,蘭花的保護主要以民間的自發保護為主,但缺乏立法支撐始終是最大的「痛點」。換句話說,蘭花在過去並非明面上的保護植物,這就使得執法人員陷入了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即便執法者當場發現了有人盜采野生蘭花,在法律上也不能以「非法採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對採花者實施處罰。時隔22年,在2021年的9月7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終於公布了第二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新修訂的名錄比第一批增加了1000多種保護植物,蘭花也終於成功「入保」。這意味著從今往後,如果再有人以牟利為目的採挖蘭花就屬於違法行為,並且很可能會面臨牢獄之災。要注意,重點保護植物也不能隨便移栽,該行為同樣具有破壞性,過去曾有人以身試法,結果被法院定為「非法採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罰款和坐牢一樣都沒少。採挖野生蘭花該如何量刑?可參考我國《刑法》第344條的相關規定:
違反國家規定,非法採伐、毀壞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及其製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_
我國為什麼要禁采蘭花?
把蘭科植物(兔耳蘭除外)全部列為保護物種也在情理之中,因為蘭花具有重要的生態、科研、葯用價值。其一,蘭花天生具有「稀有屬性」。
蘭花是地球上進化程度最高的植物之一,其種子的萌發離不開共生真菌的輔助。與蘭花共生的真菌有10多個屬,包括伏革菌屬、層孔菌屬、干菌屬等等。這些共生真菌對氣溫、光照、濕度等生態因子有很高要求,這就使得蘭花植物的繁殖條件受到了很大限制,非常稀有。
其二,蘭花有重要的生態價值。
蘭花和真菌、昆蟲以及其他植物關系密切,是熱帶、亞熱帶植物群落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野外的蘭科植物滅絕,必然影響到多種授粉昆蟲的生存,導致食物鏈斷裂,其他間接相關的植物、動物都會受到影響,甚至走向消亡。生態系統環環相扣,人類在這場變化中也難以獨善其身。其三,蘭花對環境變化很敏感,人為影響強度高。
蘭花是一種嬌貴且脆弱的植物,對濕度反應敏感,空氣乾燥時容易出現焦尖、枯死現象。而在過去30年裡,廣東、雲南、台灣等省份亂挖濫采現象猖獗,各地毀林開荒、工程建設對蘭花的生存環境也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這些都不利於蘭花的資源保育。總結
蘭花是我國重要的珍稀植物資源,需要大家共同保護。如今,我國雖然將蘭花列為了國家保重點保護植物,但民間的偷采盜挖依然是個不小的威脅,這需要廣大群眾齊心協力,敢於監督舉報,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同時,關於蘭花的科普宣傳也應該加大力度,讓公眾更加了解蘭花,提高保護意識。只有人人都做到了自覺保護,蘭花資源才能逐漸恢復,真正回饋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