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浮雕玉蘭花

浮雕玉蘭花

發布時間: 2022-09-20 19:17:13

『壹』 我想知道南京長江大橋的詳細介紹

南京長江大橋建成於1968年,是長江上第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上層的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並行,兩側還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的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江面上的正橋長1577米,其餘為引橋,是我國橋梁之最。

正橋的路欄上,公路引橋採用富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式。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還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潔白雅緻。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內有電梯可通鐵路橋、公路橋及橋頭堡上的瞭望台。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餘米的工農兵雕塑。南堡下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公園。
南京長江大橋共有9個橋墩,最高的橋墩從基礎到頂部高85米,底面積約400平方米,比一個籃球場還大。正橋的橋孔跨度達160米,橋下可行萬噸巨輪。整座大橋如彩虹凌空江上,十分壯觀。每到晚上,橋欄桿上的1048盞泛光燈齊放,橋墩上的540盞金屬鹵素燈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晝,加上公路橋上的150對玉蘭花燈齊明,橋頭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盞鈉燈使大橋像一串夜明珠橫跨江上。

『貳』 玉蘭映犀杯是什麼器具

玉蘭映犀杯是犀角雕玉蘭杯。在中國犀角製品是極為珍貴的收藏賞玩之物。在古代豪門貴胄家常置聚寶盆,其中除了有金銀珠寶珊瑚玉石之外,必定還有犀角一隻,可見其貴重的流行觀念。作為工藝品明永樂之後與南洋諸國往來頻繁。

玉蘭映犀杯的特點

犀角製品漸多,除了傳統的杯式製品外,還出現了諸多犀角文玩器件,而犀角杯本身的工藝、式樣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此件犀角雕玉蘭杯用材碩大,且不惜工本杯身透雕鏤空。其上以玉蘭為飾。杯身上大下小上部為荷葉形。

杯內葉脈相布,杯外壁上高浮雕朵朵玉蘭花枝,形態各異,雕工圓潤氣韻含蓄,杯柄為玉蘭花枝枝幹交錯鏤空而成,其上大大小小玉蘭花或盛開或含苞生動有效。整件犀角杯風格古樸雅緻,是件難得的明代犀角精品。

『叄』 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建成於1968年,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連通市區與浦口區,是長江上第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1968年12月29日竣工。上層的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並行,兩側還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的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其中江面上的正橋長1577米,其餘為引橋,是我國橋梁之最。正橋的路欄上,公路引橋採用富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式。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還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潔白雅緻。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內有電梯可通鐵路橋、公路橋及橋頭堡上的瞭望台。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餘米的工農兵雕塑。南堡下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公園。
南京長江大橋共有9個橋墩,最高的橋墩從基礎到頂部高85米,底面積約400平方米,比一個籃球場還大。正橋的橋孔跨度達160米,橋下可行萬噸巨輪。整座大橋如彩虹凌空江上,十分壯觀。尤其是晚上,橋欄桿上的1048盞泛光燈齊放,橋墩上的540盞金屬鹵素燈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晝,加上公路橋上的150對玉蘭花燈齊明,橋頭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盞鈉燈使大橋像一串夜明珠橫跨江上。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齊放,綿延十餘里,「疑是銀河落九天」。
有位哲人說,「橋是凝固的歷史,它記錄了民族的精神。」秦人公元前蒲津橋, 隋人的趙州橋,南宋泉州的萬安橋顯出中國古代文明「俯視六合」那份輝煌與自 信。而清代那種囿於情韻、小巧琦麗的橋卻成了帝王公侯後園獨享的玩物,雖風 光依舊,卻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橋文明」走入了一個「死胡同」。而中國橋 梁的輝煌時代卻是共和國50年,這筆「濃墨重彩」就繪於滔滔的長江上。 長虹接地通南北,遠水浮天貫古今。6300公里的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各拉丹 東雪山的沱沱河,流經11個省市。多少年,多少代,中國人夢想在長江建橋,19 57年10月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圓了國人第一個夢想。到現在,宜賓以下的長江上空 已建有宜賓、瀘州、白沙陀、南紀門、涪陵、萬縣、西陵峽、枝城、武漢、黃石 、九江、銅陵、南京、揚中和江陰等17座大型橋梁,囊括了拱橋、鋼桁架橋、斜 拉橋、懸索橋等各種橋型,成為反映中國橋梁建設各階段水平的龐大「博物館」 。兩代架橋人在這座「博物館」里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一次又一次地向極限發出 挑戰。
60年代,完全由中國人自力更生建造的南京長江大橋,曾以「最長的公鐵兩 用橋」被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

『肆』 長安CS35 PLUS極具辨識度,盡顯時尚運動感

春天,陽光灑在路人的肩頭,向母親的撫摸。陽光鑽進泥土裡吹醒了沉睡的大地,各種花兒千姿百態的綻放。玉蘭花便是那最優雅,也是最舒心的春天的問候。玉蘭花的花語是報恩,她很努力的用自己的淡雅裝扮著這美麗的季節。我以前總覺得玉蘭花嬌貴不好養,是有錢人才能養得起的花。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是普通大眾都能欣賞得起的美麗的花!在百年難遇的疫情面前我們的白衣天使們猶如像玉蘭花一樣頂著寒風不畏艱險的向前,為每一個病人盡職盡責的治療為他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她們未開放時亭亭玉立,開放後晶瑩剔透,絕對的美姿美態。在這春天裡妹妹的35plus就是「」玉蘭花「」,就像一位忠實的護衛保護著妹妹和家人,帶著妹妹去工作、學習和生活,隔絕一切病原體的侵入,風里來,雨里去的任勞任怨毫無怨言。他已經完全的融入了我和妹妹及全家人的生活,在這特別時期有一輛車是多麼的重要啊!我有時駕駛著妹妹的汽車在大街上回頭率非常高,感覺自己特別有面子。我經常誇獎妹妹車子買對了。CS35plus長安公司旗下的一款SUV汽車,他一面試無疑受到人們的歡迎,無論從外觀還是空間都很受大眾的喜愛。不光是外表與之前的35有很大的改變,內飾設計方面也全面升級更加時尚動感,符合年輕人的多元化需求,更進一步詮釋了非凡的運動氣質,令新車極具辨識度,盡顯時尚運動感。

長安在用軍工品質感恩著國家,為車主的駕駛安全保駕護航。

『伍』 花神之類是什麼

12個月份12個花神Nb
花神花是天地靈秀之所鍾,美的化身,賞花,在於悅其姿色而知其神骨,如此方能遨遊在每一種花的獨特韻味中,而深得其中情趣。如古人所言:「梅標清骨,蘭挺幽芳,茶呈雅韻,李謝弄妝,杏嬌疏麗,菊傲嚴霜,水仙冰肌玉膚,牡丹國色天香,玉樹亭亭皆砌,金蓮冉冉池塘,丹桂飄香月窟,芙蓉冷艷寒江。」花的獨特性情便在這清、幽、雅、麗。。。。。。間,一覽無遺,成為賞花者美好的心靈享受。 花,因季節時節地勢的不聽而與人不同的氣質與美感。所謂「冷艷清香受雪知,雨中誰把蠟為衣」是梅花的美;「錦爛重陽節到時,繁華夢里傲霜枝」,是菊花的美。出谷送香非不遠,那能送到俗塵中」,是蘭花的美。自古至今,許多騷人墨客都為花寫下動人篇章,在這些藝術作品中,花已經成為一種心的嚮往與絕美的精神境界,深深的美化人們的心。
正月梅花--花神壽陽公主 (影斜清淺處,香度黃昏時。)
梅花,關於雪花飄飄的歲寒早春時,一般人為是農歷正月的代表花。其冰清玉潔,一身傲骨尤其為世人鍾愛。 梅花的花神相傳是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在某一年的正月初七,壽陽公主到宮里梅花林賞梅,一時睏倦,就在殿檐下小睡,正巧有朵梅花輕輕飄飄落在她的額上,留下五瓣淡淡紅色的痕跡,壽陽公主醒後,宮女都覺得原本嫵媚動人的她,又因梅花瓣而更添幾分美感,於是紛紛效仿,以梅花印在額頭上,稱為「梅花妝」。世人便傳說公主是梅花的精靈變成的,因此壽陽公主就成了梅花的花神。_
二月杏花-花神楊貴妃 ( 沾衣不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杏花屬木本薔薇科落葉樹,花朵嬌小可愛,而成片的杏花林。景色更是奇麗。農歷而月又稱杏月,正是杏花初放之時,朵朵美若天仙,柔媚動人。 杏花的花神相傳是楊貴妃。楊貴妃雖然身系唐玄宗的三千寵愛於一身,但是在安史之亂時,馬兵變,玄宗不得及應軍士之求殺了楊貴妃。當時,眾人將楊貴妃的屍體懸掛在佛堂前的杏樹上。平亂之後,玄宗派人取會屍骨移葬時,只見一片雪百的杏花迎風而舞。玄宗回宮後,命道士尋找楊貴妃的魂魄,此時的楊貴妃已在仙山上。司職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三月桃花--花神息夫人(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同屬木本薔薇科的桃花盛開與農歷三月,一般又稱為桃月。桃花姿態優美,花朵豐腴,色彩艷麗,長被譽為美人,盛開時明媚如畫,猶如仙境,乃有所謂的「世外桃源」。 桃花的花神最早相傳是春秋時代楚國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場政變中,被楚文王所滅。楚文王貪圖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強娶,息夫人不肯,乘機偷偷出宮去找息侯,息侯自殺,息夫人也隨之殉情。此時正是桃花盛開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堅貞,就立伺祭拜,也稱她為桃花神。

四月牡丹--花神李白(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開於農歷四月,唐代人以起香濃色艷,有富貴之枝,而對牡丹為「花王」,直到今日,世人仍愛其國色天香。 牡丹的花神傳說眾多,或說貂嬋,或說麗娟(漢武帝的寵妃),但是以李百最為知名。有一回,唐玄宗偕同楊貴妃在沉香亭賞牡丹,一時興起,與李白進宮寫三章《清平樂》:「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 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干。」

五月石榴--花神鍾道(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 .
俗稱農歷五月是榴月,五月盛開的石榴花,艷紅似火,有著火一般的光輝,因此許多女子都喜歡榴花戴在雲鬢上,增添嬌艷。 石榴花的花神傳說是鍾道,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節。於是,民間傳說的「鬼王」鍾道,便成為人們信仰的主要對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鍾道,死後更誓言除盡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惡如仇的火樣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剛烈性情,因此,大家就把能驅鬼除惡的鍾道視為石榴花的花神。
六月蓮花--花神西施(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s
農歷六月俗稱荷月,荷花既蓮花。蓮花生於碧波之中,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稱,且花大葉麗,清香遠溢,因此自古即深受人們喜愛。 蓮花的花神相傳是絕代美女西施。傳說中。西施在助越滅吳之前,是賣柴人家之女,夏日荷花盛開時,西施常到鏡湖采蓮,也許因為西施曾是六月時節的采蓮女,她美麗的身影無人能比,於是就自然成為蓮花的花神了。
七月蜀葵--花神李夫人(錦水繞花籃,岷山帶葉青。)蜀葵,植株修長而挺立,開於夏末秋初,花朵大而嬌媚,顏色五彩斑斕,其中,黃蜀葵又稱為秋葵,在詩經中就餐曾提及「七月菱葵叔」,葵指的就是黃菱葵。秋葵是一種朝開暮落的花,一般人說的「昨日黃花」,就是以秋葵為寫照。 菱葵花的花神相傳是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李夫人的兄長李延年曾為他寫一極其動人的歌,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由於李夫人極早逝,短暫而又絢麗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所以人們就以她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

八月桂花--花神徐惠(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丹桂花又名木犀,丹桂,好生於岩領間,花族開與葉腋,黃色或黃白色,香氣極濃。八月桂花香,因此農歷八月又稱為桂月。 桂花的花神相傳的唐太宗的妃子徐惠。徐惠生與湖州長城,自小就聰慧過人,五月大就會說話,四歲就能讀論語,八歲能寫詩文。因為才思不凡,被唐太宗招入宮中,封為才人。太宗死後,徐惠哀傷成疾,二十四歲就以身殉情。後世就封這位才情不凡的女子為桂花的花神。
九月菊花--花神陶淵明(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YPi9Y
農歷九月的深秋時分,正是菊花開得最艷的時候,因此又稱為菊月。 在菊花這個璀燦的香國里,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龍飛風舞,有的瑰麗如彩虹,有的潔白賽霜雪,相當迷人。 菊花的花神相傳是陶淵明,菊花的凌霜怒放,性情冷傲高潔,在群芳中備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喜愛,更為菊花寫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佳句,菊花的花神自然非他莫屬了。
十月木芙蓉--花神石曼卿(江邊誰種木芙蓉,寂寞芳姿照水紅。)
木芙蓉又名木蓮,因花「艷如荷花」而得名,另有一種花色朝白暮紅的叫做醉芙蓉。木芙蓉屬落葉灌木,開在霜降之後,農歷十月就可以在江水邊,看到她如美人初醉般的花容,與瀟灑脫俗的仙姿。 木芙蓉的花神相傳是宋真宗的大學士石曼卿。宋代盛傳在虛無縹緲的仙鄉,有一個開滿紅花的芙蓉城。據說在石曼卿死後,仍然有人遇到他,在這場恍然若夢的相遇中,石曼卿說他已經成為芙蓉城的城主。因為在眾多傳聞中,以石曼卿的故事流傳最廣,後人就以石曼卿為十月芙蓉的花神。 十一月山茶--花神白居易(似有濃妝出絳紗,行光一道映朝霞。)山茶花開放在寒風細雨的農歷十一月,花朵五彩繽紛,有大紅,粉紅,紫白,純白等。百的色勝玉,紅的如火燃燒淡赤。萬紫千紅,飄香吐艷,為寒冷的大地增添了幾分愉悅的色彩。 山茶花的花神傳說是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知名的詩人,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句,備受稱贊而聞名於世。傳聞中並沒有說明為什麼白居易是山茶的花神,或許是詩人不畏強權的性情,如同山茶的不畏寒風細雨吧。

蠟月水仙--花神娥皇與女英(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
水仙別名金盞銀台。水仙開於蠟梅之後、江梅之前,為冬令時花,花如其名,綠裙、青帶,亭亭玉立於清波之上,素潔碧玉般的花朵冒雨而開,超塵脫俗,宛如水中仙子。 水仙的花神相傳是娥皇與女英。據說,娥皇、女英是堯帝的女兒,二人同嫁給舜。姊姊為後,妹妹為妃,三人感情甚好,後來,舜在南巡崩駕,娥皇與女即雙雙殉情於湘江。上天憐憫二人的至情至愛,便將二人的魂魄化為江邊水仙,二人也成為蠟月水仙的花神了。

『陸』 南京最著名的景點是哪裡

夫子廟
夫子廟始建於宋,位於市中心偏南 ,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是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人們通常所說的夫子廟,實際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三大建築群。南臨秦淮北岸,從文德橋到利涉橋,東起姚家巷,西至四福巷,北鄰建康路東段。今天我們所見的夫子廟建築,一部分為清末重建,一部分為近年重建。東西坊門所刻|德配天地|和|道貫古今|為曾國藩手跡。正門叫欞星門,後為大成門。過大成門到大成殿,是專門祭祝孔子之處,東西有配殿和長廊。往後為崇聖殿,結構高大,過去是歷代先賢祠。崇聖殿後為治山。山上有顧亭林飼。山頂上有敬一亭,可遠眺鍾山雄姿,近俯夫子廟全景。清末所建 江寧府學在夫子廟之東,現大部分建築已毀。 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八,這里舉行夫子廟燈會,年,南京市政府修復了夫子廟古建築群。還改建了夫子廟一帶的市容,許多商店、餐館、小吃店門面都改建成明清風格,並將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建成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 大成殿後街北為學宮,門楣上原有朱紅墨字「學宮」匾額,門外原有柏木牌坊,上書「東南第一學」。其後原有四書齋,為學子的自修室。再後為明德堂,建於南宋(1139年),現堂名為文天祥書寫。明德堂東四原有一些建築,有的已不復存在,有的已改作他用。學宮後有一土山名衛山,山上有敬一亭,亭畔種有梅花和翠竹。東吳後主孫皓結為頌揚自家四代之豐功偉績,於天璽元年(276年)八月立天璽記功碑於此,碑上刻有《天發神文》,所以又叫《天發種規碑》。晉時,碑折為三段,後人稱之為三段碑。據傳此碑仍在衛山下,是江蘇省見於古代史冊的第一個著名書法家皇象所書,字體將篆書、隸書結合起來,寫得氣勢雄偉,渾厚有力,開張舒展,別開生面。清康有為推崇此碑說:「筆力雄健冠古今。」

珍珠泉
珍珠泉位於南京市浦口以西6 公里處,現已建成南京地區唯一的省 級旅遊度假區,面積1400多公頃。 相傳明萬曆年間,金陵大旱,惟浦口以西一帶因得益於珍珠 泉水,農作物依然豐收,當地農民居然不知旱情。當時人認為這 是龍王爺的保佑,紛紛捐資興建龍王閣及其他園林建築,以表示 對龍王的感謝,這就是珍珠泉的由來。 進入大門左邊不遠處就是珍珠泉的泉眼,泉水從石縫中湧出, 酷似成串的珍珠,因此得名。泉邊石壁上有古人刻下的「萬斛明 珠」四字。泉眼前是一個水池,遠遠望去,池中水珠像雨點在水 面跳濺,如同晴天細雨,故稱晴雨泉。如在此鼓掌或唱歌,則池 中水珠又隨聲音大小而變化,是極為罕見的自然聲控噴泉,其狀 彷彿喜迎賓客,又稱「喜客泉」。他右是一大片水域,稱鏡山湖, 現在有竹筏可供遊人乘坐,觀賞湖光山色。湖右岸是我國珍稀動 物揚子鱷養殖場。泉眼後面是定山閣餐廳,餐廳後建有駱駝園、 跑馬場,供遊人觀賞、乘坐。左邊有射箭場和野營服務中心,如 在夏日可租帳蓬去山坡草地上野餐燒烤,露宿帳中領受大自然情 風的沐浴,盡享閑情野趣。 翻過一座山坡,疑為到了西雙版納,此處是按雲南少數民族 風情築起的竹樓、木屋,常有民俗、舞蹈表演。再向後去是斗雞 場和斗羊場,不時為遊客表演。向左穿過一條小道便是一座由 1 米多高的灌木築起的迷宮,青年男女追逐其中,彼此雖能看見對 方頭部,卻不知從哪條路能追上他(她),十分有趣。西北角是 一個按國際標准刀洞建設的「昭富國際高爾夫球場」,是南京地 區唯一一座國際標準的高爾夫球場

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連通市區與浦口區,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1968年12月29日竣工。 上層的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並行,兩側還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的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 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其中江面上的正橋長1577米,其餘為引 橋,公路引橋採用富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式。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還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內有電梯可通鐵路橋、公路橋及橋頭堡上的瞭望台。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餘米的工農兵雕塑。南堡下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公園。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八日,中國自行設計和施工的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它標志著中國橋梁建設的一個飛躍。南京長江大橋被收入世界吉尼斯紀錄。 長江從西至東橫貫江蘇省,此段全長四百二十五公里,阻隔地處長江南北兩岸的城鄉陸路交通。一九五八年九月,中國政府決定興建南京長江大橋。一九六0年九月主要工程江心橋墩動工時,正值中國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大橋建設資金缺乏,建築材料供應緊張,接著「文化大革命」的派性斗爭波及大橋工地;使工程處於癱瘓狀態,幸而已故周恩來總理在關鍵時刻堅決支持南京長江大橋的建設工作,對建橋工人發出指示,不能停工,繼續架設鋼梁使鐵路通車。南京長江大橋建設工程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得以順利建成。 南京長江大橋選址在南京市下關和浦口之間。由於這里水深三十至四十米,水下泥沙覆蓋層厚,江底岩層情況復雜。外國橋梁專家曾經預言:在南京造橋,基礎工程這一關就過不了。但是中國建橋工人和技術人員憑著聰明才智,根據江底不同的水文地質情況,分別採取幾種類型的管柱基礎和沉井基礎,攻克了基底質量檢驗與水下焊接、氧割等技術難題,終於在一九六八年建成了南京長江大橋,這是橋梁工程中的一大創舉,在當時國際上是屬罕見。 南京長江長橋是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上層為公路橋,下層為雙線鐵路橋,正橋十孔,全長一千五百七十七米,連同兩端引橋總長:鐵路橋長六千七百七十二米,公路橋長四千五百八十九米,寬十五米。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使南來北往的火車由過去靠輪渡過江的一個半小時縮短為二分鍾,大大方便了長江兩岸的物資交流和人員來往,對促進經濟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中山陵
中山陵建於1926年1月至1929年春。有墓道、牌坊、陵門、碑亭、衛士室、望柱、祭堂、平台、石級、圍牆等工程。墓建工程設計師呂彥直把主要建築放在一條中軸線上,整個建築成自由鍾形。前面半月形廣場是鍾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穹窿圓頂就像鍾的擺錘。祭堂頂作穹窿狀,中央有大理石坐像,是法國籍的波蘭人保爾·朗多夫斯基於1930年在巴黎雕刻的,坐像四周用半浮雕雕出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的故事。堂內四壁刻有孫中山手書「建國大綱」。墓室內的壙穴里有大理石的孫中山卧像,為捷克雕刻家高祺所雕。孫中山的靈樞在卧像下5米左右處。所有謁陵者進入墓室後都很自然地俯首向孫中山卧像行往目禮。除陵墓主體建築外,在中山陵四周還有一些紀念性建築物,是由當時各界人士和海外僑胞投資修建的。
雨花台
雨花台位於名勝古跡眾多,除著稱著名的雨花台烈士陵園和辛亥之役人馬冢外,還有明洪武年間戍征將鄧愈墓,明建文年北京時間侍講學士方孝孺衣冠冢。以及後來移到此地的南宋建康通判楊邦十墓等。附近的安德門外向花村附近還有名的渤泥國王墓。此外雨花石是南京特有的旅遊紀念品,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遊客不妨購買以作留念。
靈谷寺在紫金山東麓。是古代鍾山70多座南朝佛寺中唯一留存至今的寺院,最初在今明孝陵所在地,後因興建明孝陵而遷至今址。這里松木參天,景色宜人,有"靈谷深松"之稱。
寺建於明初,當時規模十分宏大,佔地500畝,從山門至大殿長達5華里,還設有鹿苑,養鹿無數。現在寺址僅是明初靈谷寺龍王殿的一部分。
靈谷寺有一中外聞名的建築---無量殿(無梁殿),從基到頂,全部磚砌,不用一寸木材。殿高22米,寬53.8米,縱深37.85米,分作五楹。其工程艱巨復雜,是用造拱橋方法,先砌五個橋洞,合縫後再連疊成一個大型拱圓殿頂,所以特別堅固,幾百年來,歷經滄桑,仍完好無損。有人認為,在我國現存的幾座無量殿(無梁殿)中,以靈谷寺的無量殿氣勢最雄偉,是我國古代石建築的傑作。
此外還有三絕碑、松風閣、靈谷塔等勝跡。靈谷塔是近代建築物,為鋼筋水泥九層八面琉璃塔,塔高66米。
玄武湖位於南京市東北城牆外,由玄武門和解放門與市區相連。1909年辟為公園。當時稱元武湖公園,還曾稱五洲公園、後湖等。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佔地面積437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內有5個島,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島之間有橋或堤相通,便於游覽。湖水深度不超過2米,湖內養魚,並種植荷花,夏秋兩季,水面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景色迷人。
湖內的5個洲各有特色。先說環洲,環洲像兩條巨大的手臂從南北兩邊伸向湖中擁抱著櫻洲。環洲正對玄武門的拐角處有一座假山,假山旁有兩塊形狀奇特的太湖石,一塊形似觀音,一塊形似童子,名為童子拜觀音。假山後小丘上有郭璞亭,此丘為東晉著名文人郭璞的衣冠冢。環洲的特色是沿湖岸一排排亭亭玉立的垂柳,清風拂過,婆娑飄舞,獨具風韻,使人駐足。此景為金陵新四十八景,名為"玄武煙柳"。
由環洲向北過芳橋就是梁洲,洲東北有兩層方型古建築。樓北邊有一平台,四周有鐵欄桿圍護,是古時點將台。樓西有友誼廳、聞雞亭、湖神廟等建築。該洲西北角是一個古典園林式花壇,由黃石疊砌而成,壇間有雨花石鋪成的曲折小路,聞雞亭即在花壇邊。東南隅是一座色澤淡雅、設計頗具特色的兩層建築--白苑餐廳,每日供應湖中鮮活魚餐、魚宴。此洲的特色是菊、桂二美,每至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沁人心脾;菊花爭妍,令人目迷,此景?quot;梁洲秋菊",此洲與南京火車站僅一水之隔,湖畔有遊船可達,對外地旅客極為方便。

從梁洲向東過翠橋即到翠洲,該洲有露天劇場、翠洲舞台、翠虹廳等建築。其特色為樹多僻靜,那巨傘般的雪松,寶塔形的松柏與成片的竹林,十分幽靜,是情侶們的樂園,此景稱"翠洲雲樹"。如今在旭橋南面水上仿傣族風情築起了一座水寨,名"綠漪小榭",由20餘間小竹屋組成,各屋間有竹橋相連,遊人坐在屋中或品茗、或進餐、或弈棋、或高歌,如在舟中,情趣獨特。水中還養著紅鯉魚供人觀賞,為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從環洲向東過菱橋可達菱洲,洲上有動物園。園內伺養著大熊貓、長頸鹿等珍稀動物數十種。該洲緊臨鍾山,鍾山宛如游龍,氣勢雄偉,山頂常有紫金色雲霞繚繞,從菱洲觀賞千變萬化的紫金雲霞,神秘莫測,故稱"菱洲山嵐"。從菱洲向南經台菱堤即可從解放門出玄武湖。櫻洲上有500米長的曲折游廊,廊北有喇嘛廟一座,廟旁有七層寶塔,塔名為"諾那"。此洲廣植櫻桃樹,近年又引種櫻花,名種繁多,每年四月洲上一片燦爛,稍遇風雨便落英繽紛,迷人之極。此景名為"櫻洲花海"。
近年玄武湖公園引進了許多大型娛樂項目為遊人助興,如玄武門右側是一個佔地3000平方米的跑馬場,該場馬匹馴服,騎行時有騎兵退伍軍人隨後保護,保證遊客安全。左側有湖上觀光列車向北繞過梁洲、環洲、櫻洲、菱洲,直抵台菱堤。台菱堤西側還有高爾夫球俱樂部和標准網球場。

『柒』 南京長江大橋於1968年由中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並用本國材料建成世界_。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連通市區與浦口區,是長江上第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上層的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並行,兩側還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的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其中江面上的正橋長1577米,其餘為引橋,是我國橋梁之最。正橋的路欄上,公路引橋採用富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式。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還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

『捌』 怎樣畫工筆白玉蘭

畫工筆白玉蘭步驟如下:

一、在稿子上用毛筆勾線。用淡墨採用虛入版虛出的方法勾權花瓣,用虛線勾花萼。用淡墨平塗雌蕊,勾皴結合法畫出枝幹。用虛入虛出的方法勾鳥,並注意墨色濃淡變化淺灰藍色(花青加墨平塗鳥爪。

『玖』 玉蘭花形犀角杯是什麼器具

明末犀角鏤雕秋葵葉紋玉蘭花形杯是明末的杯子。杯色棕黃偏紅,用亞洲犀牛角製成。以盛開的玉蘭花為造型,將敞闊的杯口雕做五瓣開放的玉蘭花形。杯側鏤雕一杈點綴著兩朵花蕾的枝幹成柄。又將連著花蕾和碩葉的枝莖鏤雕成圈盤結在杯底做足。

玉蘭花形犀角杯的特點

杯身浮雕的葉及花蕾,前後交錯,形態各異。明代初期由於文玩清供的興起,帶動了一些文人參與金石竹木犀角以及象牙等的雕刻工藝。犀角歷來被視為寶物,根據犀角的天然特徵雕刻各種紋飾逐漸成為時尚。

此杯為花卉型杯之一,造型小巧刻工精細,角質瑩潤是犀角陳設品的傑作。器身以一朵玉蘭花為主體,花心微微凸起,口沿內壁浮雕成5片花瓣形,並以其中一片花瓣為流,線條優美流暢。

『拾』 不爬黃山,沿途一路往南京可以玩三天,建議幾個景點!

玄武湖
位於東北城牆外,由玄武門和解放門與市區相連。它在六朝以前稱桑泊,晉朝時稱北湖,是訓練水軍的場所。歷史上除了訓練水軍之外,它一直是帝王大臣們的游樂地,1909年辟為公園。當時稱元武湖公園,還曾稱五洲公園、後湖等。湖內有環洲、櫻洲、梁洲、翠洲、菱洲,5個洲各有特色。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佔地面積437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內有5個島,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島之間有橋或堤相通,便於游覽。湖水深度不超過2米,湖內養魚,並種植荷花,夏秋兩季,水面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景色迷人。
交通:南京火車站對面可乘遊船到玄武湖公園。304路到玄武湖解放門(台城),游1路,1、3、8、22、25、28、30、33、35、38、52、56路車到玄武湖公園。
門票:環湖路免費開放,玄武湖公園門票20元。
租船:腳踏小船15元/小時,腳踏大船25元/小時,電動船30元/小時。需交50元押金。

古城牆
與秦淮河緊密相依的南京古城牆,是歷史的象徵。南京城牆全長33.5公里,高度為12米以上,厚7.62米至12.19米。城以花崗石為基,巨磚為牆,每磚側石均有造磚者的府縣官衙和年月日,規格一致,築成時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夾漿,十分堅固,屹立數百年,巍然無恙。城牆上有碉堡2000座,城門24個。保存比較好的有城南中華門、西北挹江門、城東北玄武門、城東的中山門等。
應天府的正南門——中華門古稱聚寶門,是南京城牆上最大的一座城門,也是我國最大的一座城堡。建築形體像瓮,故亦稱瓮門,是專門為抵禦敵軍攻城而設計的。瓮城工程雄偉,結構復雜,城分兩層,門有四重,建有27個藏兵洞,能藏兵3000。它是我國最大的瓮城,現設有瓮城歷史陳列室。南京古城牆規模之大堪稱世界第一,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的一個傑作。
交通:乘游2、游4路,2、16、26、33、49、88、101、102路車可達。
門票:15元

總統府舊址
位於長江路292號,這里原是天王府,晚清又將這里重建為兩江總督衙門。
天王府西花園的西側有幢西式平房,原系清末兩江總督端方的私人花廳,共7間。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這里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孫中山就將此作為總統辦公室和會議室。西花園東北側的一座中式樓房,後稱「中山堂」,是孫中山先生的卧室、餐室和浴室,樓下是警衛人員的住房。
國民黨統治時期,天朝宮殿一度成為蔣介石的辦公處,末期改為總統府。在後面建造了一座子超樓,蔣介石在二樓119房間辦公,副總統李宗仁在對面118房間辦公,三樓會議廳是當時舉行國務會議的所在。
交通:乘游1、2路,1、2、3、5、9、25、29、30、31、51、65、68、80、304路車可達。
門票:旺季(4月15日-10月15日)40元,淡季(10月16日-次年4月14日)30元。

雞鳴寺
位於城北雞鳴山東麓,是南京著名古寺之一。本是三國吳後苑,晉為廷尉署。梁大通元年(527年)在此建同泰寺,侯景叛兵圍台城時,寺毀於兵火。楊吳建台城千佛院,南唐建凈居寺,又改圓寂寺,宋為法寶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同泰寺舊址建雞鳴寺。相傳此地是古戰場,元時是刑場。明初迎請西番僧立壇施食,超度幽靈,故名施食台。清同治年間(1862-1874)重修,規模亦縮小。光緒時建豁蒙樓,民國初建景陽樓。樓下山麓,有胭脂井,相傳為陳後主與張麗華、孔貴嬪避隋兵之所,傳說以帛拭井欄石,石脈有胭脂痕,故稱胭脂井,又稱辱井。其處北臨玄武湖,湖光山色,風景佳麗,是南京著名風景區之一。
提醒:雞鳴寺裡面的素麵非常有名。
交通:乘游1路、2、3、11、15、20、24、31、48、52、70、304路車可達。
門票:5元,登葯師佛塔2元

梅園新村紀念館
位於長江路東段,漢府街偏北的梅園新村30號、35號和17號,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團的辦公原址。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在這里同國民黨政府進行了10個月零4天的談判。
梅園新村30號,是周恩來和鄧穎超同志當年辦公和居住的地方。辦公室里還陳放著當年周恩來用過的寫字台、轉椅、分省地圖以及中共代表團的信箋。35號是董必武和李維漢、廖承志等代表團成員當年辦公和居住的地方。17號是代表團工作人員辦公和居住的地方。代表團的外事組、軍事組、新聞組、婦女組、顧問組、電訊室和十八集團軍辦事處都設在這里。周恩來經常在這里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發表重要聲明。
交通:乘游1、2路,1、2、3、5、9、25、29、30、31、40、47、51、58、65、91、304路車可達。
門票:10元

鼓樓
位於市中心鼓樓崗,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其建築規模之大國內少見,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拱形無梁城闕狀,上層為重檐四坡頂,龍飛鳳舞,雕梁畫棟,十分壯觀。樓上原為明代迎王迎妃、接詔報時之所,原有報時和儀仗用的大鼓兩面,小鼓二十四面,雲板一面,點鍾一面,牙杖四根,壺房銅缸一座,以及其它樂器。明亡後這些陳設均已散失。現樓基是明代原建,樓上建築為晚清重修。康熙在1684年南巡時曾來鼓樓,次年在樓上建一巨碑,改鼓樓為碑樓,但當地人仍習稱其為鼓樓。
交通:乘游1路,1、3、11、16、20、24、25、28、31、33、34、35、38、46、47、52、100路車可達。
門票:免費

南京博物院
位於城東明故宮旁邊,是中國國內最負盛名的幾家博物院之一,民國時候的國立博物院,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齊名。
博物院目前有各類藏品42萬件(上海博物院是20萬),國寶級文物和國家一級文物有二千件以上,其中考古發掘品、少數民族文物、外國文物、宮廷器皿、清代文書以及日寇投降儀式的文物,都是全國獨有的罕見品,科學價值較高。院藏中外專業圖書近30萬冊,其中還有全國少有的善本書和殿版書。南京博物館集中全國第一流珍品約二、三十萬件,其中包括繪畫中的《歷代帝後像》、《唐明皇幸蜀圖》;銅器中的《毛公鼎》、《司母戊鼎》等稀世國寶。一批著名專家雲集於此,如李濟、吳金鼎、夏鼐、曾昭橘、王天木等。在**戰爭內遷西南期間,進行考古發掘、民族調查,並出版有《雲南蒼洱境考古報告》、《么些象形文字字典》、《博物館》等許多專著。
近年來經過修葺後的博物館頂蓋金色琉璃,門仿漢闕,綠樹蔥蘢,月台前拱。門前面向通往東郊明孝陵和中山陵的林蔭大道,滬寧高速公路經門口穿過而進入市內繁華地區;門內庭園廣闊,花木蔥蔥似錦,襯托出仿遼式宮殿建築的陳列大殿的端嚴和壯觀。
交通:公交5、9、27、51路到中山門下,游1、游2路也可到達。
門票:成人20元,學生票10元。
電話:025-84800405
開放時間:09:00-10:00

朝天宮是江南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古建築,佔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依山而建。朝天宮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5世紀,在今朝天宮所在的冶山上就曾建有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冶城,此後歷朝歷代,均在此地建有名樓佳構,成為名士登臨之地。整組建築分為三列,當中是文廟,東側為江寧府學,西惻為卞公祠堂。
交通:乘4、41、23、48、43、80、82、83、306路可達。
門票:免費

明故宮遺址
是北京故宮的藍圖,由皇城與宮城兩部分組成,合稱皇宮。明故宮殿宇重重,樓閣森森,雕梁畫棟,萬千門戶,氣勢恢宏,曾作為明初洪武、建文、永樂三代皇宮,長達54年之久。直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明故宮才正式結束王朝皇宮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地位十分重要。
都城北遷後南京明故宮漸趨冷落,此後數百年間,風吹雨打,自然損壞也很嚴重。到了清咸豐、同治年間,由於太平軍與清軍的作戰行動,明故宮又經受了一次較大的破壞,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構件基礎外,「樓台金粉已沉銷……月落宮垣春寂寂」,只剩下一片殘垣碎瓦的廢墟。
今天在明故宮的遺址上建起了明故宮廣場和午朝門公園。
交通:乘游1、2路,5、9、17、25、29、36、51、65路車可達。
門票:皇城部分免費開放,宮城部分門票2元。

紅山森林動物園
位於城北的紅山,東眺紫金山,西靠南京火車站,南臨玄武湖,北望幕府山,佔地68公傾。園內地形起伏,曲徑通幽。樹叢中分布著鳥類區、猛獸區、靈長類區、大型食草動物區和大型動物表演場、動物攝影場、兒童動物園、獅虎山等37個場館,依山就勢,布局奇巧。
交通:乘游3路,8、30、35、54、64、72、76路車到北門,乘22、24、40、66路到東門。
門票:25元
秦淮風光帶——

夫子廟
即孔廟,始建於宋,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以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牆為照壁,全長1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八,這里舉行夫子廟燈會,熱鬧非常。
1985年,南京市政府修復了夫子廟古建築群,還改建了夫子廟一帶的市容,許多商店、餐館、小吃店門面都改建成明清風格,並將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建成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夫子廟既恢復了舊觀,又展現了新容。
夫子廟建築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明遠樓是貢院內樓宇之一,位於貢院中間,原是用來監視應試士子的行為和院落內執役員工有無傳遞關節的設施。「明遠」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原」的意思。樓下南面曾懸楹聯,系清康熙年間名士李漁所撰並題:「矩令若霜嚴,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盡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覽無余。」從聯中也可看出明遠樓設置的目的和作用。大門上懸有橫額「明遠樓」三個金字,外牆嵌《金陵貢院遺跡碑》,記述了貢院的興衰歷史。
如今這里是南京最著名的步行商業街區,也是最具老南京風味的地方。
交通:乘游2、游4路,1、7、31、40、301路車在夫子廟站下,乘2、4、16、33、44、49路車在長樂路站下。
門票:15元

雨花台烈士陵園
為城南制高點,天雨落花的故事即源出於此。國民黨統治時期這里成了屠殺革命者的刑場,解放後,在這里興建了烈士陵園。建有革命烈士紀念館和烈士事跡陳列館,憑吊人流長年不斷。
交通:乘游2、游4路,2、16、26、33、49、88、105路車可達。
門票:25元,景區內有帶導游的電瓶車10元/人。
提醒:不要隨便購買小販兜售的雨花石,很多是假貨

莫愁湖

相傳南朝時洛陽少女莫愁,家貧賣身葬父,遠嫁金陵,不容於舅姑,投湖自盡,因此得名。明朱元璋時,在此建別墅,後稱「金陵第一勝地」。
交通:乘游4路,5、9、29、68、82、92、307路到北門,乘7、13、19、37、41、48、83、306路車到南門。
門票:8元

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館

坐落在南京江東門,是侵華日軍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同胞葬地。為悼念遇難同胞,南京人民於1985年修建了紀念館,1995年又進行擴建。該館佔地面積2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物採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氣勢恢宏,庄嚴肅穆。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
該館共分為外景展區、遺骨陳列、史料陳列三個部分。外景展區由群雕、立雕、浮雕、標志碑、紀念碑、詩碑、贖罪碑、枯樹、斷垣殘壁、遇難者名單牆、綠樹草坪等諸多景觀,構成了生與死和悲與憤為主題的紀念性墓地建築風格。外形為棺槨狀的遺骨陳列室內,陳列著建館時從「萬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難者遺骨,是侵華日軍大屠殺的鐵證。呈墓穴形狀且半地下的史料陳列大廳內,陳列著1000餘件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物、圖表和見證資料,採用燈箱、沙盤、泥塑、油畫、復原景觀、多媒體觸摸屏、電影電視等現代陳列手段,再現南京大屠殺的悲慘歷史,揭露日本軍國主義者的血腥暴行。
該館成為國際間祈禱和平與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交通:乘游4路,7、29、37、39、41、80、82、92路車可達。
門票:免費

瞻園
南京現存的兩個古典園林之一。原為徐達的王府。園中東部以一組古建築為主,西部為園林,園中以假山及水榭著稱。假山「仙人峰」相傳為宋徽宗時「花石綱」遺物,靜妙堂為鴛鴦廳,均是南京園林的佳作。
交通:乘游2、4路、2、4、7、14、16、23、26、33、35、37、40、43、47、49、81、301路車可達。
門票:40元(包括導游服務、聽戲、喝茶、零食。)

白鷺洲
古人所說的白鷺洲位於現在南京城西2.5公里處的長江中,因當時洲上多聚白鷺而得名。李白曾有詠其名句「二水中分白鷺洲」。
今天的白鷺洲公園位於南京城南武定門內北側,秦淮河利涉橋及古桃葉渡的南邊,是秦淮風光帶上的景點之一。原是明中山王徐達的東花園,園中景物毀於太平天國時期。1923年,一宜興人在此經營茶廬,建有綠雲齋、沽酒軒、藕香居、吟風閣、話雨亭等。當年在藕香居中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此地為東園故址」,下聯為「其名出太白遺詩」,比較清楚地解釋了公園的歷史。1929年,整修東園故址時,辟為公園,取名「白鷺洲公園」。1937年公園遭破壞,到了1949年建國前夕,僅存斷橋殘垣,荒地數畝。1951年結合整治秦淮河,白鷺洲公園始得到擴建,開設四個園門,北門前豎石獅一對,書法家費新我題門額。園內堆積湖石假山,遍植花木。除整修鷲峰寺、藕香居外,還增建了煙雨軒、迴廊、小橋、拱橋、水榭、風景亭、溜冰場和少年之家等。
交通:乘14、23、43、87、88、301、304路車可達。
門票:5元

清涼山石頭城
位於南京城西,景色清幽,有「城市山林」之稱。清涼山上,名勝古跡隨處可尋,有「駐馬坡」、「南唐古井」、「清涼寺」、「崇正書院」及「掃葉樓」等。石頭城在清涼山後,南北全長約3000米。城基遺跡為赭紅色,內有大量河光石,一般高出地表0.3-0.7米,最高處為17米,系自然山岩鑿成。中段幾塊突起的紅色水成岩,酷似丑臉,故稱鬼臉城。此城原為楚威王的金陵邑,築於楚威王七年(前333年)。
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遷至秣陵(今南京),翌年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取名石頭。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加磚累甓,明洪武二年(1369年)石頭城為應天府城(今南京)的一部分重加修建。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交通:乘游4路,6、21、23、60、75、91、302路車可達。

渡江戰役勝利紀念碑
位於下關熱河路廣場中心,建於1979年。遠遠望去,整座紀念碑如同一艘乘風破浪的戰艦。碑座正面鐫刻鄧小平手書「渡江勝利紀念碑」,背面鐫刻毛澤東手跡《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交通:乘游4路,12、16、18、31、32、34、39、302、307路車可達。
長江風光帶——

燕子磯

長江三大名磯之一,在南京北郊觀音門外。是岩山東北的一支。海撥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因稱燕子磯。清初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時,均在此泊舟。磯頂有碑亭,亭中石碑下面有清乾隆帝書「燕子磯」,背面是他的題詩。夜晚登臨,水月皓白,澄江如練,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燕子磯附近有弘濟寺、觀音閣,寺廢閣存。岩山原有12洞,大都是懸崖絕壁,為江水沖擊而成。現在只有頭台洞、二台洞、三台洞比較有名。其中以三台洞最為深廣曲折。洞中有觀音泉、小有天等名勝;洞右有石梯,可達一線天;再上有石階百級,飛閣凌空,別開境界。
交通:乘8、64路、燕堯線公交車可達。
門票:單游燕子磯6元,如果買包括頭台洞、三台洞的套票8元。

南京長江大橋

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1968年12月29日竣工。
上層的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並行,兩側還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的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其中江面上的正橋長1577米,其餘為引橋,公路引橋採用富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式。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還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內有電梯可通鐵路橋、公路橋及橋頭堡上的瞭望台。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餘米的工農兵雕塑。南堡下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公園。
南京長江大橋共有9個橋墩,最高的橋墩從基礎到頂部高85米,底面積約400平方米,比一個籃球場還大。正橋的橋孔跨度達160米,橋下可行萬噸巨輪。整座大橋如彩虹凌空江上,十分壯觀。尤其是晚上,橋欄桿上的1048盞泛光燈齊放,橋墩上的540盞金屬鹵素燈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晝,加上公路橋上的150對玉蘭花燈齊明,橋頭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盞鈉燈使大橋像一串夜明珠橫跨江上。
交通:乘12、15、67、69、307路可達大橋公園,往浦口、大廠去的郊區公交車過大橋。小型客車過橋費10元。

靜海寺

建於明代永樂初年。明成祖朱棣為表彰鄭和七下西洋使海外平服,並祈望海神護佑,敕建靜海寺。
1842年,英軍侵入南京,靜海寺成為中英《南京條約》「議約」地。8月29日,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在停泊於靜海寺附近的一艘英國軍艦「漢麗華」號上正式簽訂。靜海寺是中國近代遭受外國列強侵略與凌辱的歷史見證人。
交通:乘游4路,10、12、16、18、21、39、53、54、307路可達。
門票:3元

南京長江公路二橋
位於南京東北郊,是南京繞城高速公路的北跨江工程,南起堯化門,經江中的八卦洲到江北的大廠區,是國內第一大斜拉橋,在世界上僅次於日本的多多羅大橋和法國的洛曼底大橋,居第三位。2001年3月竣工通車,它的建成大大緩解了已有30多年歷史的南京長江大橋的交通壓力。

熱點內容
墨影荷花圖片 發布:2025-07-03 09:39:48 瀏覽:505
愛奇藝男人花 發布:2025-07-03 09:35:20 瀏覽:592
玫瑰顏料畫法 發布:2025-07-03 09:23:35 瀏覽:66
七夕大丫頭 發布:2025-07-03 09:16:04 瀏覽:757
怪盆景造型 發布:2025-07-03 09:14:09 瀏覽:901
綠植管理方案 發布:2025-07-03 08:59:28 瀏覽:928
夢見一朵很漂亮紅花 發布:2025-07-03 08:48:03 瀏覽:465
倒扣盆盆景 發布:2025-07-03 08:09:22 瀏覽:981
插花尺寸 發布:2025-07-03 07:58:54 瀏覽:331
七夕詩詞嗎 發布:2025-07-03 07:26:18 瀏覽: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