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酥甜點
❶ 你吃過哪些傳統糕點呢
中國的美食文化悠遠綿長,煎炒蒸煮炸,酸甜苦辣甜,還有許許多多精緻的糕點。古人將四季食材巧妙融進點心,用代表「點點心意」的「點心」點綴了餐桌,也含蓄表達著情意。作為美食之都,我們有著很多傳統的美食都非常的誘人,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做法獨特,那些口感細膩,甜度暖度剛剛好的中國傳統糕點比起西方其實更勝一籌。
鮮花餅
雲南鮮花餅採用的是新鮮採摘的花瓣入餡,且其花瓣的採摘時間相當有講究,在其製作工藝上採用的是西方烘焙與傳統民間手藝的相互結合。因此在其口感上絕對是種享受,不僅能讓吃貨聞著花香,還能吃到花瓣夾心,一口咬下去酥軟細膩,實在是美味。
❷ 你吃過哪些好吃的糕點
有很多讓我一試就傾心的糕點,比如酥皮棗泥月餅,蛋黃酥,慕斯,榴槤酥等等。
我是肉絲兒,一個會吃會做會 養生 的吃主兒,分享家常飯菜,手工烘焙, 養生 食療經驗。歡迎關注我。
酥皮棗泥月餅
我從小愛吃酥皮月餅,尤其是棗泥餡的,現在也非常喜歡,每年八月十五家裡其他人吃廣式月餅,我就吃酥皮的蘇式棗泥月餅。
把油皮紙打開,咬上一口,層層掉酥皮,棗泥餡粘牙又香甜,我就慢慢地一口一口的把它品嘗完。
蛋黃酥
頭一次看見蛋黃酥是在朋友圈,朋友圈裡刷蛋黃酥刷的很火爆,家裡有烤箱,我就想能不能自己做點,然後就動手試了
剛烤出來就拿一個嘗,那個味道真的無法用語言形容,酥皮一咬就碎,沙沙的蛋黃和甜而不膩的豆沙讓人一口一口下去停不下來。
慕斯
剛買烤箱的時候,什麼甜點糕點都想試做,第一次做慕斯,是給自己做的生日蛋糕。
巧克力慕斯從冰箱拿出來,涼涼的,巧克力與奶油的的混合細膩又濃郁,中間夾的戚風既綿軟,吃下去又有絲滑的感覺。
榴槤酥
因為愛吃榴槤,也就愛上了榴槤酥,榴槤酥我還沒做過,在外邊一看到了就想買了吃。
西式糕點的酥皮和中式糕點的不大一樣,西式的更膨脹,一口下去里邊的榴槤餡就爆出來,吃一次就愛上!
稻香村的「自來紅」。
小時候,中秋節唯一的月餅,感覺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點心。
如今,點心五花八門,各式各樣,但我依然喜歡「自來紅」。
我住的小區附近有家大超市,還有一家稻香村門店,購買非常方便。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醫生讓少吃甜品。
實在想了,就買一二塊,還是稻香村。
糕點在南方的飲食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我給大家推薦幾個我曾經吃到的覺得不錯的糕點。說實話,長大後,已經很少吃糕點了,對於糕點的記憶大多來自小時候。
秤管糖
這是徽州的一種糕點,是用飴糖為主料所做的,再點綴上白芝麻或者黑芝麻,吃起來鬆脆可口,最主要的是沒有其他糖類吃起來那麼黏牙,所以老少皆宜,我爺爺就很喜歡吃這個,所以每次回去看他的時候,總會買上一些。
九層糕
這是去廣東的時候吃到的,樣子很好看,九層糕其實是一種米糕,味道甜甜的,喜歡吃甜口的,一定不能錯過,吃起來非常的軟滑可口。
麥芽糖
這個已經很久沒有吃到過了,只是記憶中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有人跳著擔子來學校買過,價格已經記不清了,有點貴,當時為了吃上一塊,算是傾家盪產。麥芽糖是所有糖中,口感最好的,不過麥芽糖不適合老年人和小孩子吃,太容易黏牙了。
饊酥
音是這個音,小的時候,每年到了十一二月分,家裡就會開始准備熬製糖漿,做饊酥,糖漿是利用放置了一段時間的芋頭,自己熬制的糖漿特別好喝,不過記憶中也就那麼一兩次,很麻煩,一般村裡做饊酥的,都會有糖漿出售,不過那個味道差遠了,然後糖漿和饊子在鍋子混合後,攪拌均勻後,倒在一個很大的板子上,弄成方形後,切成一塊一塊的,那種還沒有完全冷卻的,有點熱氣的最好吃。通常家裡還會做點花生糖,芝麻糖什麼的,不過我最愛的還是這個饊酥。也很久沒有吃過了。
南方的糕點有很多,定勝糕,桂花糕,綠豆糕等等等等,歡迎大家留言說說自己喜歡吃的糕點。
眼看著端午要近,又到了吃糕綠豆糕的時候了。壹周君想起來,趕緊去曹祥泰排隊,不然吃個呵欠(武漢話 什麼都沒有了的意思)。
不打折也不進超市,曹祥泰就是這么有腔調。十二塊綠豆糕,大小形似麻將牌,印著美麗的圖案,上層覆蓋著一層淺綠色的綠豆沙茸,地下顏色略深,是紅豆沙餡。包裝更樸素,只是一張白紙,四周印花,中間有招牌上的曹祥泰三個大字,銷售員手腳麻利地包裹起綠豆糕,用一根麻繩困紮好,不一會,綠豆油就滲到包裝紙上了。武漢人就愛曹祥泰的包裝和油滲到紙上的感覺,覺得這才夠傳統。
每年臨近端午,武漢三鎮的市民前來曹祥泰賣芝麻糕綠豆糕的,隊伍排得足足有一公里,毫不誇張地說,都排到大橋下面了。(雖然曹祥泰地址在司門口,靠近大橋),真格是中華百年老字型大小的號召力,一點都不比那些網紅店差。
曹祥泰的 歷史 ,如今的說法,也是夠逆襲的的,草根創業,全靠一個「勤」字。據說,創始人曹南山,年幼時候就遭遇喪父,小小孩子就肩負起撫養母親和弟妹的責任。鄰居可憐他,便湊點錢,讓他提籃子賣蠶豆。在今天看來,也算是眾籌創業吧。小本經營,他本分又大方,別人買他的蠶豆,他總會給人家多抓一大把,歷經十多年後,曹南山在武昌長街新街口(今解放路)開起了「曹祥泰」,經營傳統糕點,特別是綠豆糕廣受歡迎。
曹祥泰的綠豆糕是為何如此受歡迎?他家真是綠豆做成的,因為市場上很多綠豆糕,並非綠豆而是芸豆製成。有關曹祥泰的綠豆糕製作工藝,早已有一句「十全十美」來形容了。
煮熟,曬干,去皮,石墨磨粉(非機器磨),篩拋(讓粉質更細膩),成型,(鋪上綠豆粉,加入紅豆沙餡,再鋪一層綠豆粉;蒸熟,攤涼吹乾,成品。
據說,曹祥泰最高峰,日產一萬多斤,毫不誇張地說,沒吃過曹祥泰綠豆糕的武漢人,真是一點也不武漢呀。綠豆糕好吃不,好吃,綠豆清甜,紅豆甜潤,初吃很甜,必須要喝茶,但是越吃越想吃,滿口都是回味,絕對不油膩。相吃不,想吃來武漢,逛完了戶部巷,朝著司門口一路繼續前行,多走幾步路就到了。
其實我吃過的有名糕點也不多,我就講幾個我家鄉的特色糕點吧。
「馬糕」也就是米糕,你們可能吃過那種袋裝的,但是袋裝那種太幹了!最愛那種剛出鍋的。以前在鄉下的時候,賣「馬糕」的大叔總是伴隨著清晨的第一抹陽光,騎著老舊的大自行車,後座的大圓木箱里是香噴噴的「馬糕」!在鄉間穿梭並吆喝著…
那種軟糯香甜令人想起來都流口水,越嚼越甜,細膩綿軟,現在在外地很難吃到……
「黃金粿」是一種糯米製作的糕點,也許你會想到年糕,其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加入適量的食用鹼,它就會變得金燦燦的,既好看,又好吃。吃起來QQ的,不過要蘸些許白糖,不然沒味道哦!
「楓亭糕」是我姐的最愛,她曾經從一個城市的最南面跑到最北面,就是為了「楓亭糕」!中間夾心的有花生黑芝麻,甜蜜蜜的。南方人嘛,大概都愛吃甜!
好了,就說到這里吧!
如果你是一名吃貨,那一定要嘗一嘗哦,因為要吃遍天下 美食 ;如果你不是一個吃貨,那麼,有機會也一定要嘗一下,說不定你會吃的食物中的小情人!
上海的糕點很出名,樂逗 美食 記帶大家去品嘗上海的糕點;
仙豆糕吧,網紅食品,一款外形四四方方的小點心,外酥里嫩,去北京的時候吃過一次,至今念念不忘,據說由黑豆、綠豆、花豆、花生豆、雪山黑腎豆混合而成的,營養美味,綿密醇香,吃起來甜度剛剛好,仙豆糕要趁熱吃,冷了口感就差了!
感謝好友的邀請,下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說起高點,中國糕點確實文明世界,中國 美食 到現在有著三四千年的 歷史 ,對於我們這些晚輩來說,簡直就是一種驕傲啦。中國 美食 現在在國際上人氣非常的高,無論去到哪個國家裡面 旅遊 ,都是能夠在當地看到中國 美食 的身影。未來非常的喜歡中國這一個國家,也很愛吃當地的特色 美食 呢的噢!
相信大多數吃貨朋友們都非常的喜歡吃糕點,其實未來 美食 也挺愛吃的。那麼今天就給你們介紹一下,中國好吃的四種糕點呢。
我們的第1種的名字它叫做"桂花糕"桂花糕聞起來它有股淡淡的桂花味,吃起來非常的松軟,而且還感覺不到膩,所以說是非常的美味,口感也不錯噢!不知道你有沒有成功?
我們的第2種糕點的名字叫做綠豆糕。不得不說,中國廚師的廚藝精湛,能夠把綠豆這一種食材製作成 美食 ,實在是太高明,這一種 美食 味道超級的美味,而且還帶有一點點葯效,雖然說葯效不明顯,但是有總好過沒有把。小吃貨們,你們吃沒吃過綠豆糕呢?
我們的第3種糕點的名字叫做紅豆糕。既然有了綠豆糕這一種 美食 ,那自然也是少不了紅豆糕對吧。紅豆糕的顏值比綠豆糕高,而且味道超級的美味。要是讓未來 美食 在這兩種糕點裡面選擇出一種最喜歡的,未來肯定會選擇紅豆。小吃貨們,你們覺得如何呢?
我們的第4種糕點的名字叫做 發糕。相信大多數吃貨朋友們都吃過吧,畢竟,每一次過節日的時候就得吃上一些發糕。雖然說發糕不太好看,但是味道還行,最關鍵的是,非常的抗餓。不知道,吃貨們看完之後有什麼想說的話?如果你有好的意見。可以在留言區告訴未來 美食 。感謝友友們觀看,Bye bye.
我國糕點的種類很多,而每個人所喜歡的品種也不相同,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好吃的糕點。
1.千層糕製作精細,糕體松軟,層次豐富清晰,色彩繽紛,味道香甜可口。
2.馬蹄糕是一種廣東,福州及閩南地區的甜點名吃之一。以糖水拌荸薺粉蒸制而成。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備,味極香甜。
3.
綠豆涼糕口感鮮嫩爽口,絲絲順滑。夏天放在冰箱里冷藏一段時間,更加涼爽。
4.桂花糕有三百多年 歷史 ,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美味糕點, 歷史 悠久,美味爽口。
5.海棠酥。造型美觀大方,外酥內甜,松軟滋潤。
6.翠玉豆糕。以白碗豆液,白糖,凍粉,油菜葉為主材。
7.
鏡糕。小如鏡,也圓如鏡,厚不盈指。主料是江米細細研磨成粉,在小巧如玩具的竹木籠屜里墊上薄鐵片,填實江米粉,撒上紅糖、綠色和黃色的糖,加上細細切碎的青紅絲,一屜一屜的摞起來,如寶塔般,寶塔尖有一機關,待到熟透時蒸汽一沖,發出長長的響聲,兒童聞聲而至。
8.缽子糕是廣東,香港街頭傳統小吃。缽子糕以黃糖,粘米粉等製成,放在一個瓦制的小缽里蒸熟,吃的時候用竹簽串起來吃。
❸ 你吃過哪些一嘗傾心的糕點
基本沒吃什麼糕點,天津那裡壞牙的牙科天天爆滿,嗯,特別好甜。
天津綠豆糕
入口的是甜甜的,涼涼的,比較軟和,和個棉花時的,但是味道很輕,於是吃了很多。12元一斤
❹ 國內的藝術品糕點都是哪些呢
很多年輕人喜歡在朋友圈發一些外國那些好看的甜點,像什麼馬卡龍啊,布丁啊,提拉米蘇之類的,覺得吃著這些國外的東西有一種優越感。難道只有吃國外的東西才有優越感嗎?其實我一聽到糕點,腦中就出現一串名:龍須糕,雲片糕,棗泥糕,綠豆糕,江豆糕,驢打滾,發糕,千層糕,板栗糕,桂花糕,豌豆黃,馬蹄糕,涼糕,米糕,山葯糕,英蓉酥,江西桃酥。現在就給大家介紹幾款國內的藝術品——糕點。
羊羹,羊羹起源於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最早的羊羹其實確實是用羊肉熬制的,經久熬的羊羹因其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油脂凝固點高,當羹湯冷卻時會凝成固體,因方便攜帶而廣為流傳。後來羊羹隨禪宗傳至日本,由於僧人不食肉,於是便用紅豆與麵粉或者葛粉混合後蒸制,今日中國的羊羹與日本相似,有些還會加入山楂等水果,口味上更具多樣化。
光「糕」,「穌」,「餅」,每一個字的系列點心美食,都能吃的一個中國人嘖嘖稱贊,換老外,非吃的你懷疑人生!我們吃的不是點心!
❺ 令人驚艷的中國傳統甜品都是哪些呢
像戲曲之於流行樂曲,傳統中式點心在所謂西式甜點面前就成過了時的玩意兒。姑娘們都去學習馬卡龍了,美食班的馬卡龍精品課開的不亦樂乎,可要找一個會做中式甜品的人就難多了。能讓祖國未來的花骨朵們吃到正宗的中式甜品就更難了。我們中國傳統甜品並不比國外的差,相比之下馬卡龍簡直弱爆了!
令人驚艷的中國傳統甜品,相比之下馬卡龍簡直弱爆了
玫瑰木瓜水米涼蝦
米涼蝦用大米制漿煮熟,用漏勺漏入涼水盆中而成,因頭大尾細形似蝦,故此得名,成品香甜軟嫩,入口冰涼。
你們那還有什麼令人驚艷的中國傳統甜品,快告訴我們吧。
❻ 你們國家的傳統甜點有哪些
傳統的甜點有荷花酥,馬蹄糕,涼糕,豌豆黃,海棠酥,蘿卜糕,綠豆糕,桂花糕,芙蓉糕,豬油年糕,核桃酥等。
❼ 傳統糕點都有哪些
1、荷花酥:
荷花酥是浙江杭州著名的漢族小吃。酥層清晰,食之酥鬆香甜,別有風味。用專油酥面製成的屬荷花酥,形似荷花,酥層清晰,觀之形美動人,食之酥鬆香甜,別有風味,是宴席上常用的一種花式中點,給人以美的享受。
2、馬蹄糕:
馬蹄糕是一種廣東、福州及閩南地區的漢族傳統甜點名吃之一,也是最受歡迎的甜點之一。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蒸制而成。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吃起來甜而不膩。雖然吃起來像果凍,但要比果凍要好吃得多。
3、涼糕:
涼糕是四川宜賓的一款傳統特色小吃。其味美香甜沙軟,食之清爽可口。在炎炎夏日放下冰箱里冷藏一段時間後,將紅糖水淋澆上去,可謂是夏日不可或缺的解暑良葯。
4、豌豆黃:
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是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
5、茯苓糕:
茯苓糕,又名「復明糕」,是閩南民間傳統手工食品。茯苓糕口感很有韌性,嚼起來十分帶感,剛吃時可能感覺像極了饅頭,沒啥味道,但嚼著嚼著,嘴裡就有甜味了。
❽ 中西點心文化比較
中西糕點的區別很簡單,來源中國的為中點,其他外來的既是西點。其實在烹飪學看來中西糕點製作應該屬於一門課程,不管是中點還是西點,共同點很多,比如現在紅遍大江南北的廣式蛋塔其根源就是西點里一種起穌類的改良,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推陳出新。這本來就是從事烹飪工作人們的不變信條。西點的優勢是西點製作更注意了營養,使得我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能得到大量蛋白質、維生素。比如蛋糕類、水果派類、這一點中式糕點做的差一些。再有,西點給注意顏色的搭配。當然,他們選擇的一定是自然色。美好的視覺享受是中點有所欠缺的。
點心在中國各種菜系中都有。在粵菜飲茶中尤其發達,一般都是指放在蒸籠的包子及糕點。點心推出初期款式並不多,有大包、叉燒包、蝦餃、燒賣、腸粉等。點心是區分於北方飲茶習慣的一個重大標志,今日,廣東飲茶的點心種類非常多,大致分為咸點及甜點兩類。大部分點心都是熱吃的,亦有小部分的冷盤。
而在北方菜系中,用面為主要原料的「面點」也是中國點心的重要分支之一。北方一個比較出色的廚師就能做出2000多種面點。
傳統點心包括了包點,餃子和腸粉。很多點心酒家同時會提供其他菜式,例如油菜、燒肉類、不同款式的粥和湯。在茶樓或酒樓中,茶通常是伴以點心,伺候顧客。
在眾多烹飪方法中,點心通常是採用蒸、煎或炸的,而數量則是四件一碟。
西點是西式甜點、西式茶點的簡稱;由於以蛋糕、餅干為大宗,也常簡稱西餅。西式糕餅多屬甜食,常用原料包括麵粉、牛奶、牛油、沙糖、奶油、朱古力、生果、果仁等,以焗爐高溫烘製;英國傳統上配紅茶、奶茶、咖啡等熱飲,於下午茶時品嘗。例如蛋糕、布丁、果凍、冰激凌等。由於在19世紀前西方社會糖作為奢侈品僅為上層社會的專利,食用甜點會被視為是貴族的象徵,所以在西餐中甜點是有一定地位的。由於後來糖被普遍使用,所以甜點亦同時普及起來,發展出多元化的特色。現在,很多人都會在餐後享用甜點。
從文獻上看來,點心與茶食兩者原有區別,性質也就不同,但是後來早已混同了。
據我的考察,北方的點心歷史古,南方的歷史新,古者可能還有唐宋遺制,新的只是明朝中葉吧。點心鋪招牌上有常用的兩句話,我想借來用在這里,似乎也還適當,北方可以稱為「官禮茶食」,南方則是「嘉湖細點」。———周作人《南北的點心》
中國的傳統點心一般最常見的是「八大件」和「八小件」。
八大件也稱北式糕點,以北京地區為代表。京式糕點,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滋味各異,具有重油、輕糖,酥鬆綿軟,口味純甜、純咸等特點。代表品種有京八件和紅、白月餅等。其中京八件有大八件、小八件和細八件之分。八件是採用山楂、玫瑰、青梅、白糖、豆沙、棗泥、椒鹽、葡萄乾等八種餡心,外裹以含食油的面,放在各種圖案的印模里精心烤制面成。形狀有腰子型、圓鼓型、佛手型、蝙蝠型、桃型、石榴型等多種多樣且小巧玲瓏。入嘴酥鬆適口,香味純正。特製是細八件,製作精細層多均勻,餡兒柔軟起沙,果料香味純厚。外型也有三仙、銀錠、桂花、福、祿、壽、喜桃等八種花樣,是京式糕點中的優質產品。
舊時,北京人探親訪友要攜帶禮物,講究送「京八件」,即「大八件」、「小八件」。這原是清胡皇室王族婚喪典禮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禮品和擺設,後來配方由御膳房傳到民間。其主要成分是精白面、白糖、豬油、蜂蜜及各種果料籽仁。所謂「八件」,即八樣點心,一般有麻餅、棗花、卷酥,有的刻上福、祿、壽、喜等不同字樣。有圓形、桃形、正方形等,裝在一個長方形紙板盒內。「小人件」是雙份,十六件裝在一個紙盒子里。過去,遇到女兒回娘家,給長輩拜年等,都要去糕點鋪買一盒大八件提在手中,大方而漂亮。
大八件一般是八件一共一斤,小八件一般是八件一共半斤。
大八件、小八件。以八塊不同品種糕點配搭一組為一斤稱大八件,一般作送禮用最相宜。小八件也是八個品種分十六小塊為一斤。作為禮品,都以大八件為主,質量都是很高的。八種不同糕點的名目,大八件為:一、翻毛餅,二、大卷酥,三、大油糕,四、蝴蝶卷子,五、幅兒酥,六、雞油餅,七、狀元餅,八、七星典子。小八件比大八件小一號:一、果餡餅,二、小卷酥,三、小桃酥,四、小雞油餅,五、小螺絲酥,六、咸典子,七、棗花,八、坑面子。後四種最受小孩子歡迎。特別是棗花,用棗泥扭成花瓣,非常美觀。
中國食文化歷史悠久長遠,作為中式餐飲的一部分——中國點心,經過我國勞動人民的長期實踐,尤其是點心師們的繼承和發展,點心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例如:包、餃、糕、團、卷、餅、酥、條、凍、飯、粥等。在通過數千年點心師們的創作,它們基本形態也豐富多彩,造型逼真,例如:幾何形、象形、自然形等等。
我國面點的造型種類繁多,不同的品種具有不同的造型,即使同一品種,不同地區,不同風味流派也會千變萬化,造型逼真。但從總體上看,面點的外形都有一定的特徵,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幾何形態是造型藝術的基礎,在面點造型中被大量採用,它是模仿生活中各種幾何形狀製作而成。幾何形又可分為單體幾何形和組合式幾何形。單體幾何形如湯圓、藕粉團子的圓形粽子的三角形、梯形方糕的方形鍋餅的長方形千層油糕的菱形等。立體裱花蛋糕則是由幾塊大小不一的幾體組合而成。再加上與各種裱花造形的組合形成美觀的立體造型。總體上看這種蛋糕即屬於組合式幾何形。
2、象形形態,可分為仿植物和仿動物形。仿植物形是面點製作中常見的造型,尤其是一些花式面點,講究形態,往往是模仿自然界中的植物,如花卉,像船點中的月季花、牡丹花,油酥製品中的荷花酥、百合酥、海棠酥,水調製品中的蘭花餃、梅花餃等。也有模仿水果的,像酵面中的石榴包、壽桃包、葫蘆包等。而船點中就更多了,柿子、雪梨、葡萄、橘子、蘋果等。模仿蔬菜的有青椒、蘿卜、蠶豆、花生等。仿動物形也是較為廣泛的一種造型,如酵面中的刺蝟包、金魚包、蝙蝠平、蝴蝶夾等,水調面點中的蜻蜒餃、燕子餃、知了餃、鴿餃等,船中點就更多了,金魚、玉兔、雛雞、青鳥、玉鵝、白豬,這些都是仿動物形面點。
3、自然形態 ,它採用較為簡易的造型手法使點心通過成熟而形成的不十分規則的形態。如開花饅頭,經過蒸制自然「開花」。其他如開口笑、宮廷桃酥、蜂巢蛋黃角、芙蓉珍珠餅等也是在成熟過程中自然成形的。
我國面點的成形從成形手段看有手工成形、印模成形、機器成形3種,但從實際情況看,仍然以手工成形為主,通過面點師靈巧的雙手捏塑成各種形狀。面點造型中的一系列操作技巧和工藝過程都要圍繞食用和增進食慾這個目的進行,首先是好吃,其次才是好看,既能滿足人們對飲食的慾望,又能使人們產生美感,但以味美為主的面點,也有具體的形態作為依託,所以面點形狀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造型簡潔自然,我們在製作面點時,要力求簡潔、明快向抽象化方向發展。一方面因為製作面點的首要目的是食用,而不是觀賞,另一方面,過分講究逼真,費時費工,食品易受污染不符合現代快節奏生活的需要。簡潔、明快、自然,既能滿足食慾,又衛生,是追求的方向。 2、形象生動,我國面點的形,主要在面團、坯皮上加以表現,歷來面點師們就善於製作形態各異的花卉、鳥獸、魚蟲、瓜果等。
面點造型對於題材的選用,要結合時間因素和環境意識,宜採用人們喜聞樂見、形象簡潔的物象為佳,如金魚、白兔、玉鵝、蝴蝶、鴛鴦等,要善於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徵。從生活中去提煉出適合面點造型特點的藝術造型。可通過運用省略法、誇張法、變形法、添加法、幾何法等手法,既創造出形象生動的面點,又簡潔迅速。例如裱花蛋糕中用於裝飾的月季往往省略到幾根但仍不失月季花的特徵,「金魚餃」著重對金魚的眼和魚尾進行誇張則更加形象,「蝴蝶卷」則把蝴蝶身上的復雜的圖案處理成對稱的幾何形等,既形象生動又簡便易行。
西方糕點從外國傳入我國的糕點的統稱,具有西方民族風格和特色。如德式、法式、英式、俄式等。傳統西點主要包括麵包、蛋糕和點心3大類。
1、夾餡將麵包從邊緣旁邊切開,然後夾以餡料(奶油膏、吉士奶膏、馬西麥麗等)做成三明治,另一種方式是在麵包表面當中切一條口,然後用齒狀裱花嘴在切口中裱上餡料,如菠蘿麵包、酥皮麵包等均用此種方法成型。
2、包餡類似中式包子的做法,包有餡料,一般有豆沙、果醬、花生醬、椰蓉、肉鬆等。
3、模具成型主要是甜酥點心和花式麵包,其主要類型是塔、排和福蘭。塔呈敞開的盆狀,加有蓋的塔則為排俗稱餡餅。塔和排無固定大小,形狀除圓形外,還有橢圓形、船形、帶圓角長方形等。而福蘭則呈扁平的圓盤狀,直徑20 cm。這些點心是餡心的不同來變化品種的。花式麵包可做成辮子狀、花捲狀、花瓣狀。
西點的造型裝飾是以裝飾料及餡料為基礎的,造型設計是西點裝飾的一個重要環節。
1、造型裝飾設計,它包括裝飾的類型與方法的確定、圖案與色彩的構思以及裝飾材料的選擇。裝飾圖案有對稱與非對稱、規則與非規則之分。圖案要求簡潔、流暢,不過於繁雜,這一點與中式面點的造型裝飾要求是一致的。色彩運用上力求協調、明快、雅緻,不要過分艷麗甚至俗氣。色彩盡量利用原料本身的色澤。西點的顏色一般不宜超過3種,顏色不在乎多,而在於搭配。搭配的方式可以採用近似或反差的原則,以產生悅目和誘人的視覺效果。例如,白色奶膏上點綴紅色的草莓或深棕色的巧克力,可形成鮮明的色調反差,而黃色奶膏上配以和它顏色相近的橙色橘瓣或褐黃色果仁,則能給人以色調柔和、舒適的感覺。
2、西點裝飾類型,簡易裝飾簡易裝飾屬於用一兩種裝飾材料進行的一次性裝飾,操作簡便、快速。如在製品表面撒糖粉,擺放一粒或數粒果乾或果仁,或在製品表面裹附一層巧克力、方橙等。僅使用餡料裝飾也屬於簡易裝飾的范疇。圖案裝飾一般需使用兩種以上的裝飾材料,並通常具有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裝飾工序,操作較為復雜,帶有較強的技術性。造型裝飾造型裝飾屬於西點的高級裝飾,技術性要求很高。裝飾時,或將製品做成多層體、房屋、船、馬車等立體模型。再作進一步裝飾,或事先用糖製品、巧克力等做成平面的小模型,再擺放在初步成型的製品上。
3、西點造型裝飾方法, 擠注裱花擠注是西點成型的一種重要的方法,大多數為膏類原料和半固體的糖霜類裝飾料和巧克力,其製作表現形式主要有,模擬形式、抽象形式、卡通形式等等。裱花創意內容非常豐富,設計形式也因內容而決定。花式裱花形象生動活潑,可採用模擬的表現手法或卡通的表現手法,內容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事或物。歐式裱花簡潔、莊重、典雅、樸素,可採用抽象裝飾成型的手法,內容取材於生活中的事或物進行總結歸納而產生的理念,賦予更多的想像、提煉和概括。浸又稱「穿衣」,即將製品的部分或全部浸入熔化的巧克力或方橙中,片刻即取出,晾冷後,製品表面就形成具有一定色澤的新的裝飾原料。包裹是將蛋皮、虎皮或糖皮包在製品表面,彩色蛋糕或花式捲筒蛋糕就是用這種方法。抹一種是膏類原料塗抹於製品表面和四周,另一種是將熔化的巧克力或糖霜類原料傾倒在製品上,然後將其抹平。拼擺常用於水果塔和福蘭的裝飾,如將各種水果拼擺於烤好的塔坯和福蘭坯中。蘸在製品外表面先抹上一層黏性的原料,如果醬、奶油膏、凍膠等,然後再接觸乾性的果仁或巧克力,使其粘附在製品表面,看起來似毛絨狀。模型用糖製品或巧克力製作成花、動物、人物等模型,再擺放於製品實現,這是一種技術難度較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