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蘭花苞圖片
『壹』 卡特蘭的養殖方法,卡特蘭怎麼養,卡特蘭圖片 卡特麗
卡特蘭的養殖方法:
1、溫度:適宜的生 長適溫15℃至30℃,其中白天以25℃至30℃為好,夜間以15℃至20℃為最佳,日較差在5℃至10℃較合適。當溫度低於10℃時進入半休眠狀態,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遮陰和噴水。
2、光照:它喜具散射光的半陰環境。若光線過強,則會使得葉片變黃,光照太弱就會導 致葉片徒長。春、夏、秋三季可用黑網遮光50%至60%,冬季在棚室內不遮光,擱放於室內的植株可置於窗前,稍見一些直射陽光。
3、澆水:卡特蘭不耐干,生長季節喜濕潤的土壤,喜較高的空氣濕度。生長季節,應保持盆土的濕潤。冬季,植株處於半休眠狀態,要切實控制澆水,否則易導致其爛根枯死。春、夏、秋三季,每2天至3天澆水一次,冬季每周澆水一次。
4、施肥:卡特蘭喜肥。幼苗期需氮肥多些,中苗期需用高鉀肥,中大苗期需高磷肥。可在換盆時施入氮、磷、鉀平均配比的奧綠長效顆粒肥,在生長旺盛季節按需要增施1000倍「花多多」高氮、高鉀或高磷配方的營養液。
5、盆土:可用蕨根、苔蘚、樹皮塊、水苔、珍珠岩、泥炭土、煤爐渣等混合配製。一般生長 旺盛的植株,每隔1年至2年更換一次植料,時間最好在春季新芽,剛抽生時或花謝後,結合分株進行換盆。
6、病害防治:卡特蘭的病蟲害主要有葉枯病、葉斑病、粉虱、介殼蟲等。家庭栽培的卡特蘭容易出現葉片變黃、生長停滯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光照 過強引起的。
『貳』 蘭花有多少種品種
名字
拉丁語學名:
英文名字: boat orchids
別名: 蘭草 (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別名)
蘭花的花語:淡泊、高雅
蘭花的品種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4萬多個蘭花的品種,其中比較出名的有春蘭、蕙蘭、蝴蝶蘭等。其實,它們各自有各自的花語,蘭花總的花語就是淡泊、高雅。
生物學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
目: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 蘭目 Orchidales
科: 蘭科 Orchidaceae
屬: 蘭屬 Cymbidium [編輯本段]原產地簡述
由於地生蘭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並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中國蘭花主要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有上千種園藝品種。 蕙蘭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蘭科共750屬35 000餘種,而蘭屬70餘種。我國常見栽培種有:
四季名花春蘭(C.goeringii):
又稱草蘭、山蘭、朵朵香。一莖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傳統名貴品種有宋梅、龍字等。變種有線葉春蘭(C.georingii var.serratum),葉較細,花深綠色,無香氣或淡香。
國寶蕙蘭(C.faberi):
又稱九子蘭、夏蘭。一莖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區與春蘭相似。傳統名種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嶴素等。
生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肥大,無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鱗莖,俗稱蘆頭,外包有葉鞘,常多個假鱗莖連在一起,成排同時存在。葉線形或劍形,革質,直立或下垂,花單生或成總狀花序,花梗上著生多數苞片。花兩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與3枚花瓣及蕊柱組成。萼片中間1枚稱主瓣。下2枚為副瓣,副瓣伸展情況稱戶。上2枚花瓣直立,肉質較厚,先端向內捲曲,俗稱捧。下面1枚為唇瓣,較大,俗稱蘭蓀。成熟後為褐色,種子細小呈粉末狀。
春蘭、蕙蘭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狀、質地等的不同變化分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種與素心等。梅瓣為萼片短圓,肉質較厚,稍向內曲,基部狹窄,捧瓣肉質肥厚先端內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開時微向上,名種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種。水仙瓣為萼片稍長於梅瓣,先端漸尖,捧瓣質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種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為萼片寬大,質厚,基部窄,先端寬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較潤,微反卷,名種有大富貴、翠蓋花等。蝴蝶瓣為向下的兩枚萼片的內側,質地變厚,成波狀縐,並有紅色塊斑,有時整個萼片或花瓣數量突然增多(如綠雲,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狀有特殊變化。素心為花被、花莖、苞片同一顏色,純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紋,名貴品種有張荷素、老文團素等。
蘭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質壤土,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編輯本段]種類介紹蘭花是珍貴的觀賞植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個屬、二萬多個種,每年還發現和培養出不少新品種。
蘭草:由於地生蘭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並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
中國蘭花主要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中國文化先師孔子曾說:「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他還將夫蘭(夫蘭:蕙蘭和白芷稱為一對,合名:蕙芷 )稱之為「王者之香」這句話流傳至今,足以證明中國蘭和傘形科白芷在歷史文化上所佔的地位。
春蘭:
春蘭又名草蘭、山蘭。春蘭分布較廣,資源豐富。花期為一年的2~3月,時間可持續1個月左右。花朵香味濃郁純正。名貴品種有各種顏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從瓣型上來講,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蕙蘭:
蕙蘭根粗而長,,葉狹帶形,質較粗糙、堅硬,蒼綠色,葉緣鋸齒明顯,中脈顯著。花朵濃香遠溢而持久,花色有黃。白、綠、淡紅及復色,多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蘭:
也叫四季蘭,包括夏季開花的夏蘭、秋蘭等。四季蘭健壯挺拔,葉綠花繁,香濃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強,易栽培。不同品種花期各異,5~12月均可見花。
寒蘭:
寒蘭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廣東以及西南的雲、貴、川等地。寒蘭的葉片較四季蘭細長,尤以葉基更細,葉姿幽雅瀟灑,碧綠清秀,有大、中、細葉和鑲邊等品種。花色豐富,有黃、綠、紫紅、深紫等色,一般有雜色脈紋與斑點,也有潔凈無瑕的素花。萼片與捧瓣都較狹細,別具風格,清秀可愛,香氣襲人。
墨蘭:
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等,原產於我國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台灣、海南等。我國南方各地特別是廣東、雲南的養蘭人最喜栽培與觀賞。
春劍:
春劍常稱為正宗川蘭,雖雲、貴、川均有名品,但以川蘭名品最名貴。花色有紅、黃、白、綠、紫、黑及復色,艷麗耀目,容貌窈窕,風韻高雅,香濃味純,常為養蘭人推崇首選。
品種鑒別:
品種鑒別是對蘭花綜合素質的鑒定,是最能展示藝蘭功力的一門學問。因此,歷代藝蘭大家都對此格外慎重,從不妄下結論,始終奉行「三看」原則。一看葉形「觀花一時,賞葉終年」。
在無花季節,人們對名品蘭花鑒別的主要依據是看葉形,包括葉芽、株形等。蘭芽出土時的色澤對蘭花品種的鑒賞有一定參考作用,芽期需仔細觀察。一般而言.凡新芽為白色、白綠色、綠色的,春蘭一般為素心品種,蕙蘭大多為素心或綠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狀「白峰」的,有可能出細花。蘭花傳統名品大都相對穩定,其葉形也有一定的規律性,蘭藝家經長期實踐,對葉形特徵明顯的品種一般能憑眼看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如直立葉的汪字、泰素、老極品,環垂葉的宋梅、大一品,肥環葉的大富貴、扭曲葉的綠雲等。但蘭花由於種養環境不同,並非年年歲歲葉相同,於是蘭藝家們在觀葉的同時往往還要結合看花苞來鑒定品種。二看花苞蘭花傳統名品不但葉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們在鑒別時既要看葉形,又要看花苞。關於花苞的鑒定,前人總結出了蘭蕙頭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鈴的「五門八式」。這些寶貴的經驗,對於我們鑒別品種大有裨益,值得我們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人們在蘭藝實踐中發現,即使同一盆蘭花,有時其花苞的顏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對此我有體會。經多年觀察,我栽培的大富貴、元字等名品蘭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時會有差異,有的年份花苞色澤深些、有的年份色澤淺些。據無錫陳耀明先生講,他種養的集圓有時抽出的花葶為「深赤紅色」,有時抽出的花葶為「綠中見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圓拔出五個花葶,有三個是紅的,兩個綠中見紫。
可見,單純從花苞的色澤、形狀來鑒別品種有其局限性,還必須看其開品。三看開品對蘭蕙品種的鑒別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開品,這也是引種品種要見花引種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開品到位,見花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種的蘭蕙往往因種法不同開出的花品有時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開出四五種花形,綠雲、西神亦能開出幾種不同的花形,但我們不能因其開品有異就斷定它們是不同的品種。故一代蘭藝大家吳恩元言:「因種法有好歹,致開品有高下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品種鑒別真學問。對蘭花品種的鑒別應辯證的看、綜合的看,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妄下結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看葉形、看花苞、看開品。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1)墊盆。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2)栽植。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
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 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3)填土。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
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4)鋪面。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5)澆水。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 [編輯本段]世界國蘭家族蘭花是世界名花,國蘭家族中有一萬五千多個品種,亞洲中國蘭是蕙蘭,大洋洲、非洲多為鳳蘭,新加坡萬帶蘭,芬蘭鈴蘭,南斯拉夫鈴蘭, 塞席爾--鳳尾蘭,辛巴威--嘉蘭,南美洲國家的定為國蘭:巴西卡特蘭,哥斯大黎加卡特蘭。厄瓜多、瓜地馬拉都是麗卡特蘭,哥倫比亞卡特蘭,厄瓜多白蘭花。
中國蘭蕙蘭通常是指蘭屬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種。假鱗莖較小,葉線形,根肉質;花莖直立,有花1至10餘 蕙蘭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綠色有紫紅色斑點。種類不同葉和花形態及花期變化較大。產秦嶺以南及西南地區。栽培歷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自古以來人們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屈的象徵。形成有濃郁中華民族特色的蘭文化。用分株、播種或組織培養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氣排水好;喜半陰和濕潤的環境,墨蘭建蘭和寒蘭越冬溫度10℃左右,另外幾種5℃左右。
當今所稱的中國蘭,古代稱之為「蕙」。正如北宋黃庭堅(1045~1105年)在《幽芳亭》中對蘭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華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華而香不足者蕙」。 [編輯本段]中國人觀賞與培植蘭花我們中國人觀賞與培植蘭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蘭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時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國文化先師孔子曾說:「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蘭,香草也。――《說文》
衡蘭芷若。――《漢書
『叄』 卡特蘭一般什麼季節開花
卡特蘭的開花季節是春季、秋季,它一年可以開兩次花,觀賞價值是很高的。它的版花期權會受到光照、溫度等方面的影響,所以想要延長花期就要滿足光照的需求。
卡特蘭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葉與假鱗莖呈深綠色,富有光澤,生機盎然,花芽可順利成長,花朵盛 開,花色艷麗。
在開花期減少澆水,可促進花芽分化;新芽形成或花苞形成後,要多澆水,但夜間要避免澆水,特別是寒潮侵襲的時候必須完全停止澆水。
(3)卡特蘭花苞圖片擴展閱讀:
卡特蘭花形、花色千姿百態,絢麗奪目,常出現在喜慶、宴會上、用於插花觀賞。如用卡特三、蝴蝶蘭為主材,配以文心蘭、玉竹、文竹瓶插,鮮艷雅緻,有較強節奏惑。
若以卡特蘭為主花,配上紅掌絲、石竹、多孔龜背竹、熊草,則顯輕盈活潑。而且花期長,一朵花可開放1個月左右;切花水養可欣賞10~14天。
卡特蘭是最受人們喜愛的附生性蘭花。花大色艷,花容奇特而美麗,花色變化豐富,極其富麗堂皇,有「洋蘭之王"的譽稱。
『肆』 卡特蘭為什麼有花袋子沒花苞
卡特蘭有花袋子沒花苞的原因:
1、陽光不足
原因:如果長時間將卡特蘭養在偏陰暗的環境裡面,它就無法得到陽光。這樣它就無法分化花芽,自然也就開不出花。
2、溫度不適
原因:想讓它順利分化花芽,就一定要給予它合適的溫度。若是環境的溫度過於極端,它就不可能分化出花芽,也就不可能開花了。
3、分株太頻
除以上兩點外,卡特蘭不著花的緣由還能夠是你分株太甚頻仍了!卡特蘭的繁衍辦法多選用分株法,而花友們為了失掉更多的卡特蘭盆栽,頻仍的去分株,這會影響卡特蘭的發育,從而招致植株不著花。
處理方法
1、光照缺乏彌補辦法:碰著這類狀況,很簡潔,增補光照便可。不外在中午要恰當遮陰,不然被強光直射,會形成植株短小並惹起日灼病,最初還會呈現卡特蘭葉子發黃,乃至整株草木滅亡。
2、溫度不適彌補辦法:合時的調劑溫度,讓卡特蘭白晝發育在21~30℃情況中,夜間發育在18~21℃情況中,最好堅持6-10℃的日夜溫差,如此能夠讓卡特蘭盡快著花。
3、分株太頻彌補辦法:在養殖卡特蘭的進程中,除非植株長滿全部盆面,或許像水苔等基質曾經腐朽,不能不換盆分株時,才幹持續。只需節制好分株次數,並仔細養護,卡特蘭不久就會著花的。
『伍』 這是什麼蘭花
這個是卡特蘭。卡特蘭喜半陰,為此春、夏、秋季節蒔養時都應放在半陰環境下養護,遮陰度以遮去60%左右的陽光為宜,切忌強光直射,否則易導致日灼病。卡特蘭花形、花色千姿百態,絢麗奪目,常出現在喜慶、宴會上、用於插花觀賞,也可以送給心儀的女子表達愛情。拉丁名:Cattleya labiata
蘭科 Orchidaceae · 卡特蘭屬 Cattleya
『陸』 卡特蘭這種植物,該如何給它修剪
卡特蘭修剪開花的方式 ,立即修剪干枝爛葉,降低不必要營養物質的耗費。立即修剪卡特蘭太長太密的枝條,合理改進卡特蘭的生長形狀。立即修剪卡特蘭的病害枝條,防止病菌病蟲害滋長。修剪後的卡特蘭必須 開展消毒殺菌解決,移放蔭涼的位置保養。
卡特蘭在生長全過程中,一些病害枝條必須 立即切除,病菌病蟲害會大量的滋長,會干擾其生長開花。在遭到病害侵害後,必須 立即噴撒滅蟲劑,開展有效的預防,保養在自然通風蔭涼的地區,合理提高氣體的商品流通。
卡特蘭在修剪後,在卡特蘭的創口位置,擦抹適當的三唑酮水溶液或草灰。塗完葯後,必須 放到自然通風蔭涼的位置保養。在保養的時候必須適當的給其澆灌,防止創口觸碰到水導致感柒,等候創口的逐步修復。
『柒』 要種好卡特蘭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卡特蘭喜高溫潮濕環境,生長適溫白天為25~30℃,夜間為15~20℃,越冬溫度要在10℃以上,否則即使能順利越冬,也會由於全年積溫不足而不能開花。在光照方面,卡特蘭喜陽光但忌陽光直射,光線越充足,開花就越容易和越多。不管怎樣,夏季需要遮光50%~60%,以免被強光灼傷葉片。到了冬季則無需遮光,可以在全日照環境下生長。卡特蘭只長葉而不開花往往是光照不足所致,因此光照是卡特蘭開花的關鍵因素之一。卡特蘭的澆水應視季節而定。生長旺盛期1~3天澆1次。冬季是卡特蘭的生長緩慢期,此時可暫停澆水,僅用水噴灑植料,維持植料濕潤就可以了。為了提高栽培環境的濕度,在澆水的同時向蘭株灑水或噴霧會更有利於生長。施肥對卡特蘭的茁壯生長極為重要,春、夏、秋三季生長期要求每周施液肥1次,冬季和花期可暫停施肥。在春芽生出時宜施偏氮花肥,如花寶4號,以促進假鱗莖的增粗。夏季則多施氮磷鉀均勻的肥料,如花寶2號,以促進莖葉的均勻生長。秋後就要多施磷鉀肥了,以促進花芽的形成和發育。在澆水和施肥時,要注意切忌將肥液或水濺到葉鞘或花苞上,以免引起腐爛,尤其是在天寒地凍的冬季,葉鞘上的積水會引起莖腐的發生,因此一定要用葯棉或衛生紙把水分吸干,以策安全。
總之,要種好卡特蘭,溫度不宜太冷,濕度不宜太低,光照不能太弱或太猛。如果要想已長出花苞的卡特蘭早點開花,可用剪刀將花苞片的尖端剪去,好讓花蕾順利地伸出,花朵會提早7~10天開放。當花朵凋謝後,及時將花梗從基部剪除,會有助於減少養分的消耗,為來年再度開花創造有利條件。
『捌』 新買的卡特蘭怎麼養
卡特蘭也被稱作是卡特利亞蘭,是一種觀賞性花卉,可以養殖在客廳、卧室、陽台以及庭院增加美觀度。想要卡特蘭開花美麗,就要選擇合適的盆土,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不能養殖在密閉的空間內。下面來給大傢具體講講。
4. 澆水
卡特蘭喜濕潤、怕澇。澆水時見干見濕,寧干勿濕。保持盆土濕潤的同時,空氣乾燥時需要向葉片和植株噴水,保持足夠的濕度。夏季可以增加澆水量,每天澆水1-2次,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期,減少澆水或者停止澆水。
5. 施肥
卡特蘭喜肥,肥力越旺盛花苞越多。在生長期間可以每隔15-20天施肥一次,可以選用專業花肥或者稀釋的腐熟農家肥,薄肥勤施。
『玖』 卡特蘭的生長規律
卡特蘭假鱗呈棍棒狀或圓柱狀,具1-3片革質厚葉,是貯存水分和養分的組織。花單朵或數朵,著生於假鱗莖頂端,花大而美麗,色澤鮮艷而豐富。花萼與花瓣相似,唇瓣3裂,基部包圍雄蕊下方,中裂片伸展而顯著。
花大、雍容華麗,花色嬌艷多變,花朵芳香馥郁,在國際上有「蘭之王後」的美稱。
先端尖尖的萼片3枚,豎直著延伸為此花的最大特徵。卡特蘭屬的園藝雜交種,是國際上最有名的蘭花之一。假鱗莖呈棍棒狀或圓柱狀,頂部生有葉1~3枚;葉厚而硬,花單朵或數朵,著生於假鱗莖頂端,花大而美麗,色澤鮮艷而豐富。
原產美洲熱帶,為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等國國花。品種在數千個以上。顏色有白、黃、綠、紅紫等。繁殖用分株、或無菌播種。性喜溫暖、潮濕和充足的光照。通常用蕨根、苔蘚、樹皮塊等盆栽。生長時期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適當施肥和通風。
卡特蘭屬植物為,屬附生蘭,周年常綠。植株具有1~3片革質厚葉,是貯存水分和養分的組織。花單朵或數朵,著生於假鱗莖頂端。花萼與花瓣相似,唇瓣3裂,基部包圍雄蕊下方,中裂片伸展而顯著。
卡特蘭莖葉肥厚,氣根旺盛,耐乾旱,一個月不澆水也不致於枯死。在屋頂、陽台、屋檐、大樹下,均可栽培,但要求空氣新鮮流通,並適當予以遮光,可用遮陽網擋去50%至60%的陽光,要求白天溫度25℃至30℃,夜間15℃至20℃,小苗冬季最好在溫室內越冬。
濕度方面,在開花期減少澆水,可促進花芽分化;新芽形成或花苞形成後,要多澆水,但夜間要避免澆水,特別是寒潮侵襲的時候必須完全停止澆水;平常空氣濕度控制在60%至65%。培植卡特蘭可用塑料盆或陶瓷盆;成株栽培植料,可用碎蕨根6份1份,外加木炭和碎石等。
移栽最好在結束後進行冬季卡特蘭幾乎停止生長,
通風較差的溫室應將卡特蘭移至室外蔭棚下一段時間,否則生長不良,在卡特蘭旺盛生長的春夏秋三季,應注意在盆面不同部位放上一些經過發酵的固體肥料,1~2個月放1次,或每1~2周施1次液體肥料。小苗更應勤施肥,才能生長得快。卡特蘭喜半陰的環境,在華北地區春夏秋三季可用遮蔭網、竹簾等遮蔭,這時期可遮去陽光50%~60%,光線太強可導致嚴重的日灼病或生長停滯。
『拾』 蘭花9月開花是什麼蘭
是四季蘭。
四季蘭是中國蘭花的一種,因四季都可以開花而得名,地生蘭,主要在每年7-9月份開花,主要產四川樂山市眉山市、廣東、福建、台灣等地,多生於懸崖上和疏林中,當地人稱夏蘭,學名建蘭。植株自然高度約 20~60 公分。
四季蘭喜溫暖濕潤的多山地區。生長適於在年平均氣溫15-23℃之間,夏天氣溫炎熱,用70-80%的塑料遮光網來降溫。分布很廣,中國長江以南,或長江流域兩岸,台灣中央山坡兩側等。 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林中陰濕地雜木 林下, 山陽朝南多霧的地方是四季蘭生長的好環境。
(10)卡特蘭花苞圖片擴展閱讀:
四季蘭的特點:
一、歷史悠久,家族龐大。
建蘭家族龐大,它的原變種彩心建蘭,其變種為素心建蘭和焦葉蘭。其中不乏有正格瓣型花、奇蝶花、擬態花和秀麗花。就素心花,也不僅僅是一種顏色,而是紅、黃、白、綠、紫、黑均而有之。
二、花多色雅,清香縈繞。
建蘭擅於開花。通常有2-3株連體種植的,只要不用激素催芽,多會正常開花;出架花5-11朵。像立葉四季蘭有自晚春至早冬次第現花,不少品種之壯苗在氣溫較高的地區栽培,可年二三度開花。
三、適應性強,易栽易養。
建蘭植株中矮,根粗且長,假鱗莖較大葉片宿角質層,葉面葉背均較光滑,因而有較強的抗逆性和適應性。不論被那個國家和地區引種,都能茁壯成長。
四、軒昂挺秀、一派英姿。
建蘭之葉呈帶形,葉幅1.2-2.5厘米,居地生根蘭花葉幅之第2位,為中闊葉幅;葉長25 -50厘米,亦為中高葉。可以說建蘭之葉,寬窄、高矮適中而得體。
五、線藝之祖,續變力強。
建蘭為線藝之鼻祖,各色線藝、水晶藝、圖畫斑藝均十分豐富,花藝的續變力也十分強盛。如上世紀末發現的朵開三重花,每重有3-4朵奇彩蝶的「三重彩蝶」,便是典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