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綉針法

荷花綉針法

發布時間: 2022-09-12 18:52:49

A. 坐蓮觀音十字綉怎麼綉

具體看你買的是多大的,一般這樣,14CT用二股綉。11CT用三股綉、9CT用四股綉,
你是新手的話可以畫格子綉這樣不容易綉錯,如果你不想畫格的,就從中間開始綉,圖紙上的上下兩邊和左右兩邊都有中心位置,找到圖紙的中心點,然後把綉布的中心點找出來,看下線號對照表,用該線開始綉。
就是打十字呢,保持X的一致性就可以了,針法會在線號里寫明的,有半針線,勾邊拉,法國結等等。
有啥問題你可以加我哈!!!!!!!!!!!!

B. 荷包的「荷」跟荷花有關系嗎

荷包來源於荷花!

根據民俗傳統,荷包一般是定情之物,上綉交頸鴛鴦或並蒂蓮。

蓮:代表連年有餘。
蓮籽:代表多子多福。
荷包不但是定情之物,還是吉祥如意的象徵。

荷包的起源,說法不一。據傳,它出現甚早,有數千年的歷史,源於香囊,用於盛放香料,也作為佩飾。在漢墓的出土物中就有綉花香囊、鏡套、手套等。位於絲綢之路上的民豐尼雅遺址中曾出土過絲質的刺綉香囊。佩帶荷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以後歷代都有。
荷包既是我國一種傳統的服裝佩飾,又是男女相愛,傳情的重要媒介,荷包從產生起,都是婦女精心製作,用於少女送情郎,少婦給丈夫表達慕戀、相思之情。正像河北民間廣為流傳的民間情歌《綉荷包》里唱的那樣:「小小荷包雙呀雙線挑,妹綉呀荷包墜嘛墜郎腰……」「……丈夫常在外,月月不回來,三月里桃花開呀,捎個信兒來:哎咳喲,要個荷包戴……」在河北等地一些農村裡有一種「對子荷包」,「雞心」形狀,兩只荷包一樣,一面為平面,一面凸出,上面綉有花鳥、龍鳳等圖案,都成雙配對,合在一起,用「葫蘆蔓」相綴,即為一個荷包,男女相愛後,姑娘自留一半,送男方一半,以作為定情的信物。可見荷包傳情成為當時社會普遍流行的一種社交風俗。
荷包被稱為「女紅」藝術的經典之作,用料講究,一般用緞子縫制,有里有面,表面要綉花,口穿絲繩,可以抽緊拉松,兩邊系有兩根小飄帶,底部綴有穗子,荷包針法細密,紋樣新穎,花樣繁多,有長方形、圓形、菱形、鴨蛋形、葫蘆形、雞心形、腰果形、花瓶形、銀錠形、方勝形、鍾形等。每件荷包都配以系帶,編出百結,用流蘇、料珠裝飾。荷包集我國各類刺綉針法之大成,如平綉、鎖綉、釘線綉、戳紗銹、十字綉、盤金綉、辨綉鋪絨、打籽綉等。河北省民俗博物館收藏有清代各式荷包,製作十分考究、精美。荷包的圖案千姿百態、紋樣新穎,不同的用途採用不同的紋樣。表現愛慕、思戀、夫妻和美的,如「並蒂蓮」「鴛鴦鳥」「兩鯉魚」「雙蝴蝶」「和合二仙」「麒麟送子」「榴開百子」。用於喜慶祝福的有如意、博古紋樣。吉祥花卉紋、百獸、萬字紋等,綉於文人雅士所帶的荷包,表達吉祥如意的主題,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

C. 刺綉基本針法是什麼

刺綉基本針法有:平綉、墊綉、扎針、戧針、擻和針、盤金、平金、施針、鋪針、套針、撒針、旋針、滾針、緝針、標針、絎針、鎖綉、鎖邊綉、打子、蕾花、挑花等等。

它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綉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中國刺綉主要有蘇綉、湘綉、蜀綉和粵綉四大門類。

套針

單套 單套又名平套。其綉法是:

第一批從邊上起針,邊品齊整。

第二批在第一批中落針,第一批需留一 線空隙,以容第二批之針。

第三批需轉入第一批尾一厘許,爾後留第四批針的空隙。

第四批又接入第二批尾一許;其後,依此類推。先批後批,鱗次相覆,犬牙交錯,邊盡處,針口仍需齊整,在分 的地方留一水路。也有的在輪廓邊緣滾一圈疊住,不留水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蘇綉針法

D. 四川蜀綉的蜀綉針法

蜀綉基本針法之一。是一種很短的針腳,一般用在綉好的綉面上,為了更能體現色彩的調和,按刺綉物
蜀綉
象的具體需要,用二二或二三針閂,一般只用兩色。深的閂淺色,淺色閂深色。此種針法適用於綉制山水和孔雀羽毛等,以體現其真實和色彩。 蜀綉基本針法之一。是一種有規律的長短針,每層的色不一,而見縫插針,頭一層是長短的密針,長的
蜀綉
E1在短針內,第二層E2在長的內,二層以下是稀針蓋在第一層上,第三層的針腳需搭在第一層的線上,這種針法可以浸色,多用於綉花卉翎毛。 蜀綉綉藝絕天下
蜀綉的發展基於蜀地富饒,尤其是所產絲帛質好量大(著名的南絲綢之路便始發於成都),故唐宋時「繭絲織文纖麗者窮於天下」(《宋史·地理志》),「民織作冰紈綺綉等物,號為冠天下」(《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成都繁華富麗,生活享樂而藝能有所工,史稱「成人多工巧,綾錦雕縷之妙,殆牟於上國」)《隋書·地理志》)。良好的社會物質條件與優裕的精神氛圍使得綉藝妙絕天下。
民間凡富裕士子游女也多衣錦綉。《花間集》詞多詠五代蜀中男女情事,時有刺綉方面描寫,如「新貼綉羅襦,雙雙金鷓鴣」(溫庭筠),「錦浦春女,綉衣金縷,霧薄雲輕」(韋庄);除穿戴又借多種綉品及圖案抒發情思並點染境界,如「紅燭背,綉廉垂,夢長君不知」 (溫庭筠),「綉鴛鴦枕暖,畫孔雀屏欹」(顧曾)等等,盡管是詞人之語,也可探知當時風俗;女紅之盛,由閨閣的特定背景描寫可見一斑,如「鶯啼殘月,綉閣香燈滅」(韋庄),「後園里看百花發,香風拂綉戶金扉」(毛文錫),諸如此類,幾乎成了香艷脂粉套語,如「綉戶」不少是指大戶人家雕梁畫棟的屋宇,如王倨「綉戶雕軒文杏梁」。上舉詞中每每用金錢綉鴛鴦鷓鴣,那直是富豪之女的事,如白居易詩「紅樓富家女,金縷刺羅襦」,所謂綉樓綉閣,當是大家閨秀的所在。但也看出刺綉及綉品在婦女生活中的重要。 蜀綉傳繪畫之神韻 滅針線之痕跡
古蜀綉品極少傳世,較早的「北宋蜀綉雙冠圖片」(現藏西南師范大學),綾地,綉片高44厘米,寬30.7厘米,上綉二株雞冠花、孤嶼、水草水波紋,一雄雞嶼上昂首振翼催曉,上端鈐「明昌御覽」玉璽一方。明昌是金章宗皇帝年號,可能是宋朝廷贈給金國的。中國古代的山水花鳥畫的成熟期在五代,其突出代表便是西蜀南唐的畫家如黃筌、荊浩等。宋人之綉,針線細密,其用線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花草禽鳥之綉非如此細密而不能工不能真,加之題材之自然清新,比較龍鳳及漢唐流行紋樣更富於生活氣息。後代言及綉者之工,就說「工仿宋綉」,贊揚「精刺綉」者,即言其「能滅去針線痕跡」,直稱「針神」。此乃仿宋畫之工,甚至有直謂「繪綉」的。
明代秦良玉錦袍也是蜀中今所見稀罕綉品。一為藍緞並金綉蟒袍,胸背襟袖均並金刺綉蟒紋,又間彩綉萬福、如意、雲紋、寶相花紋等;一為黃緞 秦良玉平金綉蟒鳳衫,除蟒紋,胸背又綉雙鳳,裙腳彩綉壽山福海,空白間綉彩雲。秦良玉乃一代名將,崇禎帝曾召見並賦詩表彰其征戰之功,雲:「蜀錦征袍手製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不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身著蜀錦緞精綉蟒袍馳騁疆場,其俊美英武非男兒可比。服飾之用黃色在隋唐為皇帝所興,宋元以後赤黃、丹黃、淺黃更為皇朝所專用。秦良玉因召賜「太子太保誥封一品夫人」,故可服黃緞蟒鳳紋袍衫。《古董瑣記》載石柱有秦良玉錦袍,極長大。有作《秦良玉錦袍歌》:「……宮錦歸來撫戰袍,鏤金錯綉皆天澤……錦袍樂府蠻女唱,弓衣合綉都官篇」(見清王培荀《聽雨樓隨筆》引)。可見這件原藏石柱縣 秦良玉家廟的精工細做之戰袍非常有名。 蜀綉顯著的特點,具一氣呵成,氣韻連貫的藝術效果。
一首唱少女給情郎綉荷包表達愛心的四川民歌,有句「為綉荷包兒有人求,……瞞倒爹娘綉得忙」,封建社會青年男女互生戀情,違背父母之命,私送信物,故要瞞著。荷包隨身佩帶,除裝錢物又作裝飾,元雜劇明清小說服飾描寫每每提及,歐陽修的「紫荷垂橐」即言此物。因以彩色絲線刺綉,故必出自閨閣,送心上人,圖案綉鴛鴦或並蒂蓮,喻有情人終不分離,針針線線,極盡工巧,最見女子惠心深情。荷包未必都特別,然而刺綉確非等閑手段。先秦典籍記「觀古人之象」時,把「作會」(即繪)與「綉」並提,說「畫繢(繪)之事,雜五色……五采備謂之綉」(《尚書》《周禮》)。畫綉皆用色,且「綉亦須畫乃刺之」,可見其不簡單。漢以前刺綉主要是衣裳,王充《論衡》:「刺綉之師,能縫惟裳」。所謂「綉」,文綉(《禮記》)。只有皇帝服裝才以五色綉之。據說周代以綉文綉區別以葛布與絲帛為材料的綉品。《史記》載「楚莊王有所愛馬,衣以文綉,置華屋之下」皇帝寵物穿綉圖絲衣顯是極尊貴;戰國「齊紈魯縞」很有名,這大概與齊郡尚刺綉、「恆女無不能」有關,絲織綉品大量製作在當時是極奢侈的,所以齊國號為「冠帶衣履天下」。
衣因綉而尊,便有等級之分,古代正史上的《輿服志》詳列此種差別,謂之「典章興矣」(《舊唐書》)。不僅如此,絲帛必須「加五采之巧,施針縷之飾」,方顯珍貴,這正是「織錦刺綉,名曰卓殊」《論衡》的奇能,也是中國「女功之始也」(《禮記》)。王充論儒生之富於才學,比「猶女工織錦刺綉之奇也」。尤其商業發達生活侈靡之地刺綉更見興盛,且名家一出,便自成流派。 蜀綉輝煌: 朝廷授五品軍功 巴拿馬國際金獎
作為專門技藝,歷史上刺綉常為朝廷官府控制,如宋朝廷始設文綉院,招納綉工專為皇室綉制御服及裝飾品,元代在全國各地設有綉局,明代設內廷作坊專管各項工藝製作,清代同類機構叫造辦處。這些官方機構除了督造朝廷政府所需,對刺綉行業的正規確立,提高其社會經濟地位也起到積極作用。如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成都成立四川省勸工總局,內設刺綉科,聘請名家設計綉稿,同時鑽研刺綉技法。當時一批有特色的畫家如劉子兼的山水、趙鶴琴的花鳥、楊建安的荷花、張致安的蟲魚等入綉,既提高了蜀綉的藝術欣賞性,同時也產生了一批刺綉名家,如張洪興、王草廷、羅文勝、陳文勝等。張洪興等名家綉制的動物四聯屏並獲巴拿馬賽會金質獎章。張洪興綉制的獅子滾綉球掛屏又得清王朝嘉獎,授予五品軍功,為蜀綉贏得很大聲譽。
但蜀綉之形成專業比官方勸工局更早。道光年間(1830年),民間組織的三皇神會成立。這是一個由鋪(店主)、料(領工)、師(工人)組成的刺綉業的專門行會。這種正式垂版立行,建立行規,確定專業分工,維持行業內部各方(如生產、銷售等)的利益,表明蜀綉已從家庭逐漸進入市場,形成廣為社會所需的規模生產。那時成都的刺綉手工作坊在九龍巷、科甲巷一帶有八九十家,到官方勸工局成立,蜀綉業更加興盛。如三皇神會時的刺綉主分三類:穿貨(生產禮服、霞披、挽袖及其它實用品)、行頭(劇裝)、燈彩(紅白喜事用的圍屏、采帳等),到勸工局時期,實用品外更豐富了刺綉欣賞品類,如條屏、中堂、斗方、橫披等,題材除以古代名家畫作如蘇東坡的怪石叢條、鄭板橋的竹石、陳老蓮的人物等為粉本,又請當時名畫家設計綉稿,並綉制流行圖案,既有山水花鳥、博古、龍鳳、瓦文、古錢一類,又有民間傳說,如八仙過海、麻姑獻壽,吹簫引鳳、麒麟送子等,也有隱喻喜慶吉祥榮華富貴的喜鵲鬧梅、鴛鴦戲水、金玉滿堂、鳳穿牡丹等,十分豐富。 蜀綉在民間廣為流傳男綉工獨樹一幟
蜀綉在民間廣為盛行。當時成都周圍郊縣農村以刺綉為副業者眾,有些家庭代代相傳,故民間不乏刺綉高手。但勸工局對刺綉大力研究與創制反過來又促進了民間刺綉業的發展,刺綉商號及綉鋪增多。市場需求刺激著蜀綉工藝的提高,隨著綉技精進,蜀綉名聲大噪,據說清代有不少宮廷綉來自四川,《成都通覽》雲勸工局所出之品為天下無雙之品,以東洋之綉工較之,出於東洋十倍矣。這自然有賴於蜀綉固有傳統。據統計,蜀綉針法有12大婁,130餘種之多,是四大名綉之最豐富者,而70餘道衣錦線更是蜀綉所獨具。所以當時來成都的外國人,多購買數十年外之舊綉品為玩物,能出重價,如女人之裙幅,購去即作門簾;官場之,購去即作茶幾上之蓋面;神會之綉帳,購去即為壁上之屏幅(《成都通覽》),當然還是以其精緻的綉圖為珍;實用轉而為玩賞,自是其審美價值的提升。從方誌所列清末成都之綉工出品及勸工局之綉工出品工程,可見蜀綉在當時已非常注重日用品的出產。這是蜀綉民間性突出的方面,生活需用,民間即不乏綉制。城鄉婦女閑時多自綉鞋帽枕套頭巾甚至帳幃被面等,操練極精者即成高手。如成都王松軒女史便自製綵線,以名家粉本綉之,尤工小品,市多爭購。那時綉品時興,尤今青年之穿休所以愛家多慕世間名品。如上海露香園顧氏之綉,由明代傳至清,著意宋元名畫題材入綉,點染成文,無不精妙,世稱顧綉,是典型的閨閣畫綉,幾成民間刺綉代表。清末成都同蘇杭相同,銹鋪多打顧綉招牌,雖屬意包裝,以示其綉品上佳,但也昭示蜀綉能吸納顧綉技藝。據說清道光年一從蘇州調任四川的官員隨帶戲班中便有三個綉衣師傅,均為男子,皆顧綉技法。後招徒授技,顧綉之法遂融於蜀綉。於今蜀綉老藝人幾乎都是男子,其因就是當時招徒囿於世俗之禮而不能招閨中女。 蜀綉面臨失傳有識之士呼籲保護
今天四川的刺綉似又回復女兒本色,難見男性綉工。梁張率《綉賦》有雲:尋造物之巧妙,固飾化於百工……顧影自媚,窺鏡自憐,極車馬之光飾,盡衣裳之妊妍……言綉之技,綉之情,綉之美,非女兒之作不能形容如此。若沒有女工的刺綉印象,又焉能領略綉綳花鳥逐時新,活色生香可奪真的閨中情景及感受金針銀腳從人看,願度鴛鴦滿世間(清樊樊山《憶綉》詩)的兒女情懷。四川蜀綉的刺綉工場遠不是過去小姐綉樓的情調,也非慵線懶針,作為一門古老工藝,蜀綉以其獨特的技法(如雙面綉、雙面異色異形異針法的三異綉)與富於濃郁地方特色的圖案(如芙蓉鯉魚、竹林馬雞、山水熊貓花鳥人物等)受東西方人青睞,因是商品而能購得,因是工藝品而能蘊含並傳導民間文化,這又是蜀綉及其愛家的幸事。
進入新世紀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電腦綉花充斥市場。隨處可見人們身上、包上都有電腦刺綉的圖案,既經濟又美觀。誰還會費時費力去搞個蜀綉圖案在身上呢?加之蜀綉老藝人眼睛都已經不好使喚了,年青姑娘又不願意學,也沒那耐心坐得住。所以我們四川這一民族民間藝術瑰寶就面臨失傳、絕跡的境地。

E. 香包的製作方法

准備材料:布、剪刀、針、線、香料、棉花、穗子、珠子

步驟:

1、准備一塊長方形的布。

(5)荷花綉針法擴展閱讀:

在民間荷包中,占相當比重的是香包,香包里裝有香草之類的葯品,包面上綉制著「五毒」,即蠍子、權蛇、蜈蚣、壁虎和蟾蜍,它原是五月端午的節令物品,為了防止各種毒蟲猖獗,侵害人體,人們相互饋贈,掛在衣襟或帳勾上,以避除「五毒」。就形狀來看,有虎形的,雞形的、如意形的、壽桃形的、編幅形的,以取意於福、祿、壽、喜、吉祥、如意等。富有深厚民族心理基礎的綉荷包,在民間文化中,顯示著旺盛的生命力。

F. 十字綉彩鯉荷花圖魚怎麼綉

一般要求先把中心找到,從中心開始綉,但是我都是從好綉的地方開始綉,特別注意的壓線方向一致,綉完後看起來比較有次序,拉線時力度要適當,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如果你的綉布是淺色的話可以用畫格筆點出要綉的再開始綉,這樣速度更快

G. 如何製作香包,需要用花嗎。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香袋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原本就是用五色碎布縫成包囊。裡面裝填上香料而製成的。那時主要用於佩在胸前用於祈福祛邪,記念端午或青年男女互贈的信物。近年來,香包的造型和表現內容有了很大的創新,從形狀上區分有平面的、立體的。從質地上區別有軟質的和硬質的。從表現內容上說,有象徵婚姻美滿百年好合的鴛鴦荷葉香包,有祈福孩童平安、祛邪的五毒香包,記念端午的粽子香包。兒童佩戴的生肖香包,美觀實用的手機袋香包。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鞋墊也可放入香料,綉上花製成香包形式。目前香包的使用范圍已不僅限於上述傳統內容,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旅遊記念品。非常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香包的製作方法。
一、 工具與材料
製作香包所使用的工具有剪刀、針、鉛筆。
製作香包所使用的材料有彩色布料、各色絨線、各色綉花絲線、襯布、硬紙板、801膠、膠水或漿糊、脫脂棉、紙筒、彩珠、光片、鈴鐺、香料。
其中香料是由多種芳香中草葯配製而成的,配製香料所用的中葯有: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高本、甘松、丁香,配製時,需用石臼分別將葯材搗成碎沫,等量混合後即成香包所用香料。
二、 香包製作
香包的種類很多:一般來說可分為平面綉花組合香包、立體香包、纏繞香包、補花軟面香包幾種。下面我們分別介紹一下各種香包的製作方法。
1. 平面綉花組合香包
① 畫稿樣
在製作香包之前首先要畫出稿樣,以便根據稿樣作出紙卡樣板來,在這一步畫稿樣中,只需畫出圖案的輪廓即可,由於稿樣是按實物的具體尺寸繪制的,因此在畫稿樣時要掌握稿樣的尺寸准確,稿樣畫好後,就可用剪刀將稿樣剪下。
② 剪紙卡樣板

為了製作能夠長久使用的樣板,還需根據紙樣將紙卡剪成樣板。當所有的樣板剪好後,就可在紙卡樣板上畫綉樣了。
③ 紙卡畫綉樣
畫綉樣就是在紙卡樣板上畫出香包表面上需要綉制的花紋,在畫綉樣時,要考慮到綉紋的走向和針法組合,以便進行綉制。綉紋畫好後,就完成了紙卡樣板的製作。
④ 裁布襯

由於平面香包是由雙層布襯中間填充香料而製成的,因此需要按照紙卡樣板的形狀對各圖形剪出兩張布襯,剪布襯時,用針線將布襯與紙卡樣板縫合固定,再用剪刀沿紙卡輪廓將布襯剪下,布襯剪好後就可以粘布面了。
⑤ 粘布面
粘布面就是在布襯表面粘上香包的外裝飾面。粘面時,先在布襯表面,均勻地塗上膠水,把布襯和布面粘合在一起。我們在這個香包中,為荷葉選擇的是綠色布面,鴛鴦選擇的是紅色和黃色布面,布面粘好晾乾後,就可沿布襯輪廓剪下,在剪布面時,要留0.5厘米寬的餘量,以便粘邊。
粘邊的目的是為了將布襯包裹起來,防止製成成品時影響美觀,為了將布邊粘合的平整,在粘布邊前,要沿布襯邊緣將布面剪出小口,布面剪口後就可以粘邊了,一般粘邊可使用801膠,粘合時,將801膠均勻地塗抹在布面和布襯上,稍晾後,就可將布邊整齊地粘貼在布襯上。
⑥ 布面畫綉樣
由於這個平面香包的表面是用絲線綉花的,因此,要首先在布面上畫出綉樣來。畫綉樣時可根據紙卡上畫好的綉樣,在布面上進行描繪。當所有布面上的綉樣都畫好後,就可以進行綉花了。
⑦ 綉花
這個平面香包表面的綉花是增強觀賞性的關鍵,也是香包製作藝術水平的表現,因此,在綉花中,要認真仔細力求表現出香包本身的藝術特色,綉花首先用淺粉色絲線從荷葉上的裝飾荷花開始,綉花芯時,可用長短針的針法,也就是一針長一針短,以表現出花芯的放射狀。花芯綉好後,換深粉色絲線仍用長短針的針法綉出花瓣,以表現出花朵的立體效果。為了提高花朵的裝飾性,可在花蕊中間縫上梅花狀光片。為了表現出富麗堂皇的裝飾效果,荷葉的筋脈要用金線綉出。
荷葉綉好後就可綉鴛鴦了,黃色鴛鴦的冠子用紅色綉出,再用黑色絲線綉出鴛鴦的眼睛,並用銀色光片裝典出鴛鴦的眼球,再在頸部綉出藍色的條紋,鴛鴦胸部的梅花可用深粉色綉出,並裝飾上綠色的花芯。鴛鴦翅膀上的花紋可用紫紅色綉出輪廓,在輪廓內裝飾上粉色的花朵,綵球和綠線。鴛鴦的三條尾翎可用綠色和紫色表現,這樣黃色鴛鴦就綉好了,紅色鴛鴦的綉法和黃色相同,只不過,冠子的顏色改為紫紅色,頸部的條紋綉成綠色,胸部的花朵變為淺粉色,翅膀的輪廓更換為藍色,尾翎上的條紋用粉色、桔黃色和綠色表現。
⑧ 縫合裝香料
布面綉好後,就需要進行縫合裝填香料了,鴛鴦的縫和是將兩片鴛鴦綉面向外,用針縫和在一起,縫和時,用滾針法,只將兩片鴛鴦的邊緣縫和即可,當縫和至一半時,即可將脫脂棉夾放在兩片鴛鴦之間,填脫脂棉時要在脫脂棉上撒上一些香料粉,就可將鴛鴦的周邊全部縫和了。荷葉的縫和方法與鴛鴦的縫和方法近似,只是在荷葉上面收口時,要留出縫和鴛鴦和荷花的位置。荷葉的周邊大部分縫和好後,就需要製作荷花了。
作荷花時,將粉色的綢布剪成方塊,將方形綢布沿對角線折疊後,再對折,就形成了一片荷花花瓣,用針線把花瓣的底邊縫和收攏即成一片荷花瓣,用三片這樣的荷花瓣形成了半朵荷花。由於這個平面香包是雙面的,所以要縫制兩朵荷花,荷花縫制好後,就可以進行組裝了。
⑨ 組裝
組裝時,把兩只鴛鴦對襯地放置在兩片荷葉的夾層中,再把荷花放置中間,進行比較試驗後,覺得尺寸和構圖都無問題,就可進行縫和組裝了。縫和時,順序將兩只鴛鴦和兩朵荷花縫和到荷葉上端的夾層中,就完成了香包主體的製作。
⑩ 裝飾
鴛鴦香包主體做好後,還要為它配上吊穗和掛繩進行裝飾。在這里吊穗選擇的是黃、粉、綠三種顏色,三個吊穗縫好後,為了使香包的圖形更加生動,我們在兩只鴛鴦的嘴之間,還要縫上一顆珠子,塑造一幅兩只鴛鴦戲玩彩珠的圖形。最後我們為香包配上掛繩,這個平面綉花組合香包就製作完成了。

H. 十字綉愛蓮的荷葉勾邊怎麼綉

十字綉勾邊必須在所有十字綉都完成之後才能做。

1.十字綉勾邊可以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甚至可以走斜對角的方向,具體應該如何走要根據十字綉圖案的設計。

從左到右的十字綉勾邊方法應該這樣(奇數表示將針從十字綉綉布下面穿上來,偶數表示將針紮下去)。

2.勾角的邊的時候,為了不在背面留下一段對角線,要按如上方法操作(奇數表示將針從綉布下面穿上

來,偶數表示將針紮下去)。



I. 古代人的刺綉是怎麼綉的呢

刺綉是針線在織物上綉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綉料上穿刺,以縫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綉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中國刺綉主要有蘇綉、湘綉、蜀綉和粵綉四大門類。刺綉的技法有:錯針綉、亂針綉、網綉、滿地綉、鎖絲、納絲、納錦、平金、影金、盤金、鋪絨、刮絨、戳紗、灑線、挑花等等,刺綉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藝術裝飾,如服裝、床上用品、檯布、舞台、藝術品裝飾。 刺綉(圖2)刺綉[1],古稱針綉,是用綉針引綵線,按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綉運針,以綉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古代稱「黹」、「針黹」。因刺綉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刺綉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我國的手工刺綉工藝,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至周代,有「綉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綉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綉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綉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綉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綉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綉、粵綉、湘綉、蜀綉,號稱「四大名綉」。此外尚有顧綉,京綉、甌綉、魯綉、閩綉、汴綉、漢綉、麻綉和苗綉等,都各具風格,沿傳迄今,歷久不衰。刺綉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綉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裝,歌舞或戲曲服飾,檯布、枕套、靠墊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民代刺綉種最著名的是顧綉。 刺綉在渭南世代相傳,遍及全市。花色品種達上百個。主要有枕、童帽、裹肚、門簾、鞋墊、床圍、針線包、荷包、動物玩具等,其內容多為花鳥蟲魚和風俗畫面,潼關一帶的婦女,將象徵富貴的牡丹和素雅的荷花綉於布馬鐙兩端,做工精巧,十分耐看,人稱「東府刺綉一絕」。隨著時代的變化,鄉品內容有所更新。同時一些傳統綉品已進入外貿市場。[2] 編輯本段刺綉源流 刺綉起源很早。黼黻絺綉 對鳳對龍紋綉淺絹面衾之文,見於尚書。虞舜之時,已有刺綉。東周已設官專司其職,至漢已有宮廷刺綉。三國吳孫權使趙夫人綉山川地勢軍陣圖,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盧眉娘以法華經七卷,綉於尺絹之上,因刺綉聞名,見於前者著錄。自漢以來,刺綉逐漸成為閨中絕藝,有名刺綉家在美術史上也佔了一席之地。 在原始社會,人們用紋身、紋面來進行裝飾。自從有了麻布、毛紡織品、絲織品,有了衣服,人們就開始在衣服上刺綉圖騰等各式紋樣。據《尚書》記載,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在先秦文獻中有用硃砂塗染絲線,在素白的衣服上刺綉朱紅的花紋的記載及所謂"素衣朱綉"、"袞衣綉裳"、"黻衣綉裳"之說。在當時既有綉畫並用,也有先綉紋形後填 刺綉藝術彩做法。 戰國時期的刺綉已很精美,這時期的刺綉用的都是辮子綉針法,也稱辮子綉,鎖綉。湖北江陵馬山硅廠一號戰國楚墓出土的綉品,有對鳳、對龍紋綉、飛鳳紋綉、龍鳳虎紋綉禪衣等,都是用辮子股施綉而成,並且不加畫填彩,這標志此時的刺綉工藝已發展到成熟階段。這些綉品在圖案的結構上非常嚴謹,有明確的幾何布局,大量運用了花草紋、鳥紋、龍紋、獸紋,並且浪漫地將動植物形象結合在一起,手法上寫實與抽象並用,穿插蟠疊,刺綉形象細長清晰,留白較多,體現了春秋戰國時期刺綉紋樣的重要特徵。 目前傳世最早的刺綉,為戰國時期湖南長沙楚墓中出土的兩件綉品。觀其針法,完全用辮子股針法(即鎖綉)綉成於帛和羅上,針腳整齊,配色清雅,線條流暢,將圖案龍游鳳舞,猛虎瑞獸,表現得自然生動,活潑有力,充分顯示出楚國刺綉藝術之成就。漢代綉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內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大批種類繁多而完整的綉品,更有助於了解漢代刺綉風格。從這些綉品看,漢綉圖案主題,多為波狀之雲紋,翱翔之鳳鳥、賓士之神獸,以及漢鏡紋飾中常見之帶狀花紋、幾何圖案等。刺綉新採用的底本質材,則為當時流行的織品,如織成「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長樂光明」等吉祥文字之絲綢錦絹。其技法以鎖綉為主,將圖案填滿,構圖緊密,針法整齊,線條極為流暢。 刺綉佛像供養人東晉到北朝的絲織物,出土於甘肅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魯番等地,所見殘片綉品無論圖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細密的鎖綉全部綉出,成為滿地施綉的特色。傳世及出土的唐代刺綉,與唐代宗教藝術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中有不少唐綉佛像,如大英博物館藏有東方敦煌千佛洞發現之綉帳靈鷲山釋迦說經圖,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所藏釋迦說法圖等,都與當對佛敦隆盛的信仰,有直接關聯。此時刺綉技法仍沿襲漢代鎖綉,但針法已開始轉變運用平綉為主,並採用多種不同針法,多種色線。所用綉底質料亦不限於錦帛和平絹。刺綉所用圖案,與繪畫有密切關系,唐代繪畫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鳥也漸興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樓閣,花卉禽鳥,也成為刺綉圖樣,構圖活潑,設色明亮。使用微細平綉之綉法,以各種色線和針法之運用,替代顏料描寫之繪畫形成一門特殊的藝術,也是唐綉獨特的風格。至於運用金銀線盤繞圖案的輪廓,加強實物之立體感,更可視為唐代刺綉的一項創新。 唐以前之綉品,多為實用及裝飾之用,刺綉內容與生活上的需要和風俗有關。宋代刺綉之作,除為實用品外,尤致力於綉畫。自晉唐以來,文人士大夫嗜愛書法並及於繪畫,書畫乃當時最高的藝術表現,至宋更及於絲綉,書畫風格直接影響到刺綉之作風。歷代迄清各時代之綉畫與繪畫應有不可分離之關系。 宋代刺綉之發達,由於當時朝廷獎勵提倡之故。據《宋史·職官志》載,宮中文綉院掌纂綉。徽宗年間又設綉畫專科,使綉畫分類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因而名綉工相繼輩出,使繪畫發展至最高境界,並由實用進而為藝術欣賞,將書畫帶入刺綉之中,形成獨特之觀賞性綉作。為使作品達到書畫之傳神意境,綉前需先有計劃,綉時需度其形勢,乃趨於精巧。構圖必須簡單化,紋樣的取捨留白非常重要,與唐代無論有無圖案之滿地施綉截然不同,明代董其昌《筠清軒秘錄》載:「宋人之綉,針線細密,用絨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待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讒唼之態。佳者較畫更勝,望之三趣悉備,十指春風,蓋至此乎」。此段描述,大致說明了宋綉之特色。 元代綉品傳世極少,台灣雇故宮博物院僅有一幅作品,由作品觀之,仍承繼宋代遺風。元人用絨稍粗,落針不密,不如宋綉之精工。 元代統治者信奉喇嘛教,刺綉除了作一般的服飾點綴外,更多的則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被用於製作佛像,經卷,幡幢,僧帽,以西藏布達拉宮保存的元代《刺綉密集金剛像》為其代表,具有強烈的裝飾風格。山東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刺綉,除各種針法外,還發現了貼綾的作法。它是在一條裙帶上綉出梅花,花瓣是採用加貼綢料並加以綴綉的做法,富有立體感。 明代刺綉以灑線綉最為新穎突出。灑線綉用雙股捻線計數,按方孔紗的紗孔綉制,以幾何紋為主,或配以鋪絨主花。灑線綉是納線的前身,屬北方綉種,以定陵出土明孝靖皇後灑線綉蹙金龍百子戲女夾衣為例,它用三股線、絨線、捻線、包梗線、孔雀羽線、花夾線6種線、12種針法製成,是明代刺綉的精品。屬北方綉系的還有山東魯綉、衣線綉和輯線綉。 明代刺綉始於嘉靖年間上海顧氏露香園,以綉傳家,名媛輩出。至顧名世次孫顧壽潛及其妻韓希孟,深通六法,遠紹唐宋發綉之真傳。摹綉古今名人書畫,劈絲配色,別有秘傳,故能點染成文,所綉山水人物花鳥,無不精妙,世稱露香園顧氏綉,蓋所謂畫綉也。此即傳世聞名之顧綉。 顧綉針法,最主要繼承了宋代最完備之已成綉法,更加以變化而運用之,可謂集針法之大成。用線主要仍多數用平線,有時亦用捻線,絲細如發,針腳平整,而所用色線種類之多,則非宋綉所能比擬。同時又使用中間色線,借色與補色,綉繪並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視圖案所需,可以隨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羅斗雞尾毛,薄金、頭發均可入綉別創新意,尤其利用發綉完成繪畫之製作,於世界染織史上從未一見,即此可知顧綉有極其巧妙精微之刺綉技術。 清代刺綉,多為宮廷御用的刺綉品,大部分均由宮中造辦處如意館的畫人繪制花樣,經批核後再發送江南織造管轄的三個織綉作坊,照樣綉制,綉品極工整精美。除了御用的宮廷刺綉,同時在民間先後出現了許多地方綉,著名的有魯綉、粵綉、湘綉等、京綉、蘇綉、蜀綉等,各具地方特色。蘇、蜀、粵、湘四種地方綉,後又稱為「四大名綉」,其中蘇綉最負盛名。蘇綉全盛時期,流派繁衍,名手競秀,刺綉運用普及於日常生活,造成刺綉針法的多種變化,綉工更為精細,綉線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圖案多為喜慶、長壽、吉祥之意,尤其花鳥綉品,深受人們喜愛,享盛名的刺綉大家相繼而出,如丁佩、沈壽等。 清末民初,西學東漸,蘇綉出現了創新作品。光緒年間,余覺之妻沈雲芝綉技精湛,聞名蘇州綉壇。沈氏30歲時,逢慈嬉太後70壽辰,沈氏綉了「八仙慶壽」的八幀作品祝壽,獲賜贈「福」「壽」兩字,因而改名沈壽。沈綉以新意運舊法,顯光弄色,參用寫實,將西畫肖神模擬的特點表現於刺綉之中,新創「模擬綉」,或稱「藝術綉」,針法多變,富立體感。 近代刺綉藝術家沈壽,不但綉藝高超,還分類整理歷代刺綉針法,繼承顧綉、蘇綉傳統技藝,並引用西方素描、油畫、攝影的表現方法,創造散針、旋針、以表現物體的明暗虛實。她綉制的義大利帝王肖像,在義大利都朗世界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會展出,獲世界榮譽最高級之卓越獎。 1911她在年天津開設自立女工傳習所,傳授綉藝,組辦女子師范學校傳習所,培養專業人才,晚年病中寫成《雪宧綉譜》,總結中國自唐宋畫綉、明代顧綉以及她的美術綉所刺綉針法,為我國刺綉藝術作出了卓越貢獻。 隨著蘇綉的發達與創新,延至今日,又形成許多新的刺綉,如亂針綉、束綉、雙面綉、雙面異色綉、精微綉、彩錦綉等。另外還有許多邊疆少數民族的織綉,亦充分表現原始風格的自然美與拙樸之美。刺綉最早多為實用,及至宋元廣及書畫之製作,漸乃成為藝術珍賞之用。故宮所藏之刺綉,多屬此類。時代最早者為五代,而用品最多者為清代。經歷代的創新發展,各具特色,皆有高度的成就。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品幾乎皆為精品,綉工勻整,針線細密,設色精妙,深得書法精髓,且均裱裝成冊軸卷,使觀賞者往往誤以為書畫,欣賞珍藏藝術價值極高。 1958年,在中國長沙楚墓中出土了龍鳳圖案的刺綉品,這是二千多年前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刺綉品,是現在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刺綉實物之一。 到了漢代,刺綉品的應用更加廣泛,出土的實物也較多。 明代刺綉已成為一種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品,先後產生號稱"四大名綉"的蘇綉、粵綉、湘綉、蜀綉。上海的露香園顧綉,就是當時最出名的刺綉。顧氏家族世襲相傳,善於刺綉的聲譽名揚大江南北,並得到朝廷的賞識。到了清代顧綉不僅震海內,而且蜚聲海外,吸引了不少國外商人來上海,大量訂購顧派刺綉品,一時顧綉成為刺綉的通稱了。 中國古代的刺綉,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不走銷,價格平平。直至1993年起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才開始有人專門收集。據市場分析家推論,要使刺綉品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新寵兒,還需收藏家們10年時間的努力。近兩年國內的一些藝術品拍賣會上,刺綉拍品,價格競現高攀,非常吸引買家競爭。 刺綉在國外也享有很高的聲譽。在外國人眼裡,刺綉是中國文化藝術的代表之一。 2006年,揚州刺綉技藝被省政府批准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名錄。 編輯本段刺綉的工藝要求 刺綉的工藝要求是:順,齊,平,勻,潔。順是指直線挺直,曲線圓順;齊是指針跡整齊,邊緣無參差現象;平是指手勢准確,綉面平服,絲縷不歪斜;勻是指針距一致,不露底,不重疊;潔是指綉面光潔,無墨跡等污漬。

J. 綉花的來歷

綉花,也稱刺綉, 又名「針綉」 。以綉針引綵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綉跡構成紋樣或文字,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古代稱「黹」、「針黹」。後因綉花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據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綉品,水平都很高。唐宋綉花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綉花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綉工規模很大,民間綉花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綉、粵綉、湘綉、蜀綉,號稱「四大名綉」。綉花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綉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裝,歌舞或戲曲服飾,檯布、枕套、靠墊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

電腦綉花設計圖
起源
中國刺綉起源於3000多年前,傳說古代蘇州有一位聰穎漂亮的姑娘,在結婚前正在趕制一件新嫁妝,在製作過程中不小心在衣襟上戳了一個洞。她急中生智用彩絨綉了一朵小花,不僅將破洞掩蓋住,而且還顯得格外漂亮,起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首次啟發,聰明的蘇州人從此就開始喜歡穿綉花衣服了。根據西漢劉向所撰的《說苑》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吳人就開始把刺綉工藝應用於美化生活。到了三國時期,蘇綉已發展到較高水平,據說三國時期的趙夫人利用自己既能畫又能綉的特長,為孫權作的一幅"畫綉",被時人堪稱"針絕",從而趙夫人便成為"畫綉"的鼻祖。
黼黻絺綉之文,見於尚書。虞舜之時,已有綉花。東周已設官專司其職,至漢已有宮廷綉花。三國吳孫權使趙夫人綉山川地勢軍陣圖,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盧眉娘以法華經七卷,綉於尺絹之上,因綉花聞名,見於前者著錄。自漢以來,綉花逐漸成為閨中絕藝,有名綉花家在美術史上也佔了一席之地。

熱點內容
七夕發相片 發布:2025-07-09 10:46:47 瀏覽:667
百合林花畫 發布:2025-07-09 10:46:43 瀏覽:350
簡單小盆景 發布:2025-07-09 10:45:23 瀏覽:650
竹柏盆景圖 發布:2025-07-09 10:34:35 瀏覽:769
茶房盆景 發布:2025-07-09 10:33:30 瀏覽:157
插花綻放 發布:2025-07-09 10:33:29 瀏覽:619
嘉興綠植公司 發布:2025-07-09 10:30:24 瀏覽:675
小魚荷花畫 發布:2025-07-09 10:28:53 瀏覽:169
索尼情人節限量版 發布:2025-07-09 10:14:43 瀏覽:177
紅玫瑰種植 發布:2025-07-09 10:02:36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