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病蟲害防治圖解
Ⅰ 蘭花常見病及防治方法是什麼
一、蘭花白絹病
1、症狀
澆水過濕或通風不良時發病最重,尤其剛栽種不久的幼苗最易受害。感染部位會產生褐色病斑,高溫多濕的環境下會迅速擴大,最終呈現黑褐斑。
2、防治方法
應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予以預防,發病後可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即可。
二、蘭花炭疽病
1、病症
種植太密、通風不良,水分失調或受傷傷口等易感病。蘭株患病初期會出現明顯的褐色凹陷小點,隨後會逐漸擴大形成圓形的不規則的病斑,嚴重時病斑中央會出現壞疽現象。
2、防治方法
種植勿太密。增加光照,保證排水、通風需良好。培養壯苗,不要經常搬動植株,以免造成損傷感病。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時切去患病葉片,用1/500倍大生水液,1/800倍萬菌清塗抹傷口。每周噴施一次1/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水液。
三、蘭花葉枯病
1、病症
葉梢產生黑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不規則病斑,病斑周緣形成黑褐色,中間呈淡灰褐色,嚴重時蔓延整個葉片,最後枯萎落葉。
2、防治方法
切除病葉,噴施500倍大生-45或1000倍好生靈。感病植株,應避免雨水或暫停淋水,防止病情加重。每日定期噴灑一次500倍大生-45,以作預防。
(1)蘭花病蟲害防治圖解擴展閱讀:
蘭花養殖注意事項:
1、及時修剪
蘭花若是出現老葉、黃葉以及徒長的無用枝條時,應該及時剪去病葉,注意不要用修剪過病葉的剪刀直接用來修剪無病的葉子,以免發生感染。
2、避免淋雨
本身蘭花就比較嬌貴,要是在陽台上養護蘭花,在雷雨季節來臨的時候,一定要將其移至室內的通風處進行養護,不能讓蘭花淋雨,否則淋雨之後曬太陽,非常容易導致爛根死亡。
3、乾旱噴水
在天氣十分乾旱,空氣濕度較低的時候,要對蘭花進行噴水工作,注意水分要噴灑得均勻,噴壺最好是往上噴,保持葉面的濕潤,這樣可以讓蘭花生長得更加旺盛。
Ⅱ 蘭花的養護要點有哪些
(1)用土與施肥
應選用酸性培養基質,一般可選椰子屑、碎磚粒、陶燒土和陳舊的樹皮塊來進行無土栽植。蘭花施肥原則為「寧淡勿濃」,生長旺期要勤施肥,休眠期或生長緩慢期可不施肥。在春、夏、秋三季皆可施肥,冬季不施或少施肥;陰雨天和夏季氣溫高於30℃以上不宜施肥;春、秋季天氣較涼,在清晨追肥為宜;夏季炎熱,以在晚間施用為好。
(2)水分
要選清潔、微酸性和不含礦物質的軟水澆灌為宜。根據蘭花「喜濕怕漬,喜干怕燥」特性掌握澆水量。如果過濕,水流不出去會變成積水。在北方養蘭尤其要注意空氣濕度不夠的問題。
(3)光照與溫度
適於半陰環境,即遮光50%~70%。冬、春季增加20%的光照量更利於蘭花生長。「清明」前後可讓蘭花多曬太陽,促使發根,多發葉芽;「白露」以後,天氣轉涼,新株大多長成,也可多照陽光,促使花蕾飽滿,使蘭株積蓄更多養分,以利下一年的生長。陽光照射時間長短,直接影響到蘭花生長。陽光照射多,蘭葉較黃,蘭根發達。反之,則蘭葉深綠,根系不發達,不易起花。
(4)繁殖
分株前控制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即可。選擇生長健壯母株,從盆中輕輕脫出,除去根部泥土,修除枯葉及腐爛根。用40%甲基托布津消毒,放置在陰涼處晾乾。等根部發白變軟時,用剪刀在假鱗莖之間連接不緊密處剪開,切口處塗上木炭,再種植在花盆內。
(5)病蟲害防治。
①介殼蟲,常在蘭花水濕過重且不通風時發生,可用5%馬拉硫磷1000倍液噴灑防治。②黑腐病,用甲基托布津噴灑。③細菌軟腐病,可用波爾多液噴灑。④葉斑病,可用0.01%的硼酸液噴灑。
蘭花
Ⅲ 蝴蝶蘭常見的病蟲害有哪些及怎麼防治
蝴蝶蘭常見病蟲害有:1.疫病,該病可侵害蝴蝶蘭的幼苗和成株,一般在高溫多濕的夏季(6~8月)或通風不良的溫室中發生。一旦發生,若不及時處理,會很快傳染到根系和莖,引起根腐、猝倒,甚至徹底摧毀苗株。當蘭株葉表面留有水膜或基質內含太多的水分,均有利於疫病菌的萌發和侵入。如果有傷口存在,更提供了病原菌入侵的捷徑。疫病雖可感染蘭花的葉片,但主要是經根及莖基部的傷口侵入,造成根的腐敗和葉片的脫落。防治方法:1.換盆時切勿傷害根系,傷口要進行消毒。2.發病時要嚴格控水,確保植株不被雨淋。3.發現病幼苗時,立即清除病株及其種植基質,並密封丟棄、燒毀或掩埋。4.中、大苗發病時,用消毒過的器具剪除病葉,傷口塗上殺菌劑消毒。嚴重時,需整株清除,以免病菌擴散。⑤可用80%的鋅錳乃浦(大生-45)500倍液淋施進行預防,發病時每隔3~7天噴1次,連續噴3次。
疫病
2.炭疽病,主要為害老葉或生長不良植株的葉片,症狀是出現大型黑褐色、淡褐色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有黑褐色或粉紅色同心圓狀小點。炭疽病菌具極強的腐生性,極易在老葉、枯枝、腐葉上發現並致病。防治方法:1.及時清除蘭株上的枯枝、老葉、腐爛葉、凍害或灼傷的葉片,清除傳染源。2.發現病害要及時用已消毒的工具除去有病組織,並在傷口上塗抹濃殺菌劑,發病嚴重時需整株清除。3.定期噴施80%的鋅錳乃浦(大生-45)或70%的甲基鋅乃浦500倍液,發病時每隔7天噴1次,連續噴3次。
炭疽病
3.白絹病,主要感染蝴蝶蘭的根及葉片,造成根腐或葉腐。在幼苗上的初期症狀不易與軟腐病或疫病區別,但不久後受害部位和基質上會長出白絹病特有的白色菌絲,後轉為褐色的菌核顆粒,導致植株莖基軟化而死亡。該病原菌寄主范圍很廣,而且有較強的腐生性,可借菌核長期存活於基質或舊盆中。防治方法:1.不要用未經消毒處理的舊育苗盤和基質。2.清理其他寄主,做好環境衛生。3.巡視植株,揀除病株、病葉,移出燒毀。4.多處發病時,可用50%的福多寧或75%的滅普寧可濕性粉劑噴施。
白絹病
4.煤煙病在通風不良、光照不足的情況下,蘭株易受介殼蟲、蚜蟲或粉虱等為害,在葉面或葉背沿著葉緣、假球莖或花梗上分泌蜜露,導致覆蓋一層煤灰色的真菌,從而誘發煤煙病。雖然煤煙病菌是表生菌,對蘭株無直接影響,但覆在葉表的菌絲會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和美觀。防治方法:1.控制和消滅介殼蟲、蚜蟲和粉虱等害蟲,可減少煤煙病發生。2.煤煙病出現時,可用濕布將發病部位上的煤灰色菌絲抹去。3.用50%的撲滅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每隔2~4周噴1次。
煤煙病
5.花瓣灰霉病症狀是在花瓣、萼片上出現小的圓褐色斑點。該真菌性病害主要由高濕及通風不良的環境引起,可感染觀賞植物、蔬菜和果樹等數百種寄主。防治方法:1.注意通風透氣,降低環境濕度。2.於第一朵花展開前,開始噴50%的撲滅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以後每隔2~4周噴1次。3.開花期間,發現染病的花朵立即摘除,集中燒毀或掩埋。
6.黃葉病或落花病主要為害蝴蝶蘭葉基部,症狀是葉片出現中型淡灰色、褐色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並有淺灰色的菌核,最終導致葉片黃化脫落,嚴重時會使花梗變黃從而造成整枝落花。防治方法:1.清除殘余花梗或落花,避免病原菌滋生。2.確保栽培環境通風透氣。3.定期噴施50%的撲滅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黃葉病
7.軟腐病軟腐細菌主要是由傷口或自然開口如氣孔等處侵入蘭株體內,多發於高溫多雨季節,易感染蔓延。蝴蝶蘭葉片被感染後,首先出現水漬狀斑點,面向光源,病斑呈透明狀。在適合條件下,病斑快速擴展,在感染後1~2天內,每天擴展2~3厘米,3天後每天以4~6厘米的速度蔓延,因此小苗一般2~3天即告死亡,成株也僅需4~5天即死亡。葉片感染後,病區表皮與葉肉組織分離,受到外力時(如澆水、施肥、噴葯、移動植株等)極易破裂,此時會釋放出大量含軟腐細菌的液體污染健康葉片或基質,造成二次污染,加速了該病菌的蔓延和擴散。由病原細菌引起的軟腐病,一般農葯均無治療效果,一旦發現,只有拋棄,因此主要採取預防措施:1.蘭花不要放置太密,要確保合理的株距、行距,施用適量的氮肥,給予充足的光照,以增強蘭株的抵抗力。2.加強通風,降低相對濕度,澆水後葉片不要積水,清除所有的雜草,避免混植沾染有病原細菌的寄生植物。3.及時清除病株,集中燒毀或掩埋,切勿置於溫室附近。4.定期噴施鏈黴素、四環黴素、氧氯化銅、銅鋅錳乃浦等抗生素或含銅制劑,每隔7~10天噴1次,可獲較好的預防效果。
軟腐病
8.褐斑病該病生存條件與軟腐病相似,喜愛高溫多濕的環境,葉片積水易引起。受褐斑病菌感染的葉片,最初形成暗綠色水漬狀的小斑點,在適宜的環境下,小斑點會逐漸向外擴大形成橢圓形、長條形或不規則的深綠色或黑褐色的大型水漬斑;病斑四周常會出現黑褐色的環紋,嚴重時會造成整片葉褐變黃化,若擴散至生長點,可造成整株死亡。在環境改變而不利於病原菌生存或噴施有效葯劑後,病斑會變成褐色並停止擴大,病斑周圍形成黃暈。褐斑病與軟腐病不同之處在於,患褐斑病的葉片,其葉組織仍較堅硬,病葉保持其原姿。但是若幼苗感染,則會很快軟腐而壞死,症狀與軟腐病、疫病相似,不易分辨。在溫度高時,以手輕輕擠壓病斑,病斑上會溢出許多乳白色菌膿,內含許多具有感染力的細菌。此細菌感染源會通過澆水、施肥、噴葯而擴散至其他植株上,造成二次感染。本病可感染蝴蝶蘭的幼苗至開花株,為害情況不如軟腐病的快速兇猛,但此病原菌殘存能力強,根除難。褐斑病菌在侵入蘭株後,大概需要1周的時間才會出現肉眼可見的小病斑,但發現病斑後,即使立即切除病灶,數日後仍可在葉片其他部位發生,除非能持續噴抗生素或含銅制劑,否則清除此病確實不易。因此褐斑病的防治首先要能早期識別其初期的特徵,再加上持之以恆的噴葯和清除病株工作,才能成功地控制其發生。
褐斑病
9.病毒性病害為害蘭花的病毒常見的有齒蘭環斑病毒(ORSV)、蕙蘭花葉病毒(CyMV)、煙草花葉病毒(TMV)和黃瓜花葉病毒(CMV)。受感染的蘭花多產生壞死病斑,導致葉變黃、花變色和畸形等。目前國際上對蘭花病毒病的防治還沒有特效的葯物,防治方法仍主要靠早發現、早隔離、早燒毀,及時殺滅害蟲,做好修剪器具的消毒,以防止病毒的傳播和蔓延。
10.蝗蟲類害蟲,多為小型蝗蟲。葉片被害後造成大型食痕;幼嫩花梗被害時,嚴重者會折斷;花瓣被嚼食後,花朵殘缺不全。防治方法:1.清除雜草,減速少蝗蟲繁殖和棲息的場所。2.用50%的速滅松乳劑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
11.薊馬類害蟲,主要發生於蘭花的正常開花期。成蟲集中於花瓣重疊處銼吸汁液並產卵,孵化後的若蟲也會繼續為害,花梗、花蕾被害後萎縮、黃化脫落:成熟花苞被害時,待開花後花朵會皺縮扭曲;花瓣組織被銼吸,形成白色斑點或條斑,最後導致花瓣褪色、乾枯,失去觀賞價值。當花開完後,薊馬又會遷移到幼嫩葉片的葉心上,使抽出的新葉扭曲,葉片上出現密集的褐色條斑。防治方法:1.懸掛藍色的誘蟲紙,可誘粘薊馬成蟲並觀察其發生情況。2.發生時,用10%的百滅寧乳劑或50%馬拉松乳劑稀釋1000倍,每5~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3.誘殺薊馬,用淺黃、中黃、檸檬黃3種色板都有很好的效果。
12.介殼蟲類害蟲主要寄生在蘭花的葉片、葉鞘和假球莖上,以刺吸式口器深入蘭花的氣孔,吸取營養,嚴重時葉片黃化、枯萎掉落。多發生在高濕、通風不良和陽光不足的栽培場所。該類害蟲會分泌蜜露,誘發煤煙病,影響植株生長和觀賞價值。防治方法:1.少量發生時用軟毛刷蘸水刷除蟲卵,或將發生部位剪除並移出燒毀。2.瓢蟲是介殼蟲的天敵,可捕食大量的介殼蟲,從而抑制其發生。3.介殼蟲發生較多時,噴施50%速滅松乳劑1000倍液或50%馬拉松乳劑8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
13.蚜蟲,主要在春季和夏初為害,吸食嫩葉、嫩芽和發育中的花穗、花苞的汁液和養分,致使生長受抑制,葉片和花穗變形、扭曲,發育不良。其分泌的蜜露會吸引螞蟻,引發煤煙病或其他真菌性病害。防治方法:1.用氧化樂果或除蟲菊酯1000倍液輪流噴殺。2.紅點唇瓢蟲、日本方頭甲、紅環瓢蟲等天敵在捕食蚜蟲中有較好作用。3.用黃色色板誘殺。
14.蝶蛾類害蟲主要為斜紋夜蛾。雌成蟲產卵在葉片背面,孵化後的幼蟲成群為害,嚼食幼嫩葉片,使葉片呈透明食痕或孔洞,在基質上也可見墨綠色顆粒狀糞便。開花期也會為害花朵,嚼食花瓣。幼蟲日間潛伏在基質或枯葉中,黃昏後才出來為害。防治方法:1.清除雜草、枯枝和落葉,防止蟲卵和幼蟲潛伏。經常觀察,發現蟲卵或成群幼蟲時,立即摘除並集中燒毀。2.懸掛斜紋夜蛾的性引誘劑盒,可誘殺大量雄性成蟲,並可依此預測該害蟲的發生情況。3.用10%百滅寧乳劑3000倍液、50%的加保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殺,或90%萬靈可濕性粉劑,幼苗3000倍液、成株2000倍液噴施,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
15.蟎類害蟲,一般在乾燥的環境和氣溫較高的天氣下發生。初期發生在葉背,不易被發現,後來大量繁殖,為害葉片,呈現密集的灰白色斑點,進而變成暗褐色斑塊,嚴重時葉背常發現絲網,使葉片慢慢焦黃凹陷、萎縮變形,最終導致葉片枯黃脫落。防治方法:1.用肥皂水噴灑葉片正面和背面,形成一層薄膜,可防止和減少蟎類寄生。2.保護蟎類害蟲的天敵——草蛉和捕食蟎,對防治蟎類害蟲效果顯著。3.用三氯殺蟎醇、得脫蟎、速滅蟎等殺蟎劑1000~1500倍液噴灑,或10%芬普寧乳劑2500倍液輪流使用。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噴葯時要噴及葉背和凹陷處。16.粉虱,通常群集寄生在蘭株上,嚴重時整片葉、葉鞘和假球莖上都會布滿粉虱。其繁殖力很強,會導致蘭花的葉片乾枯脫落。防治方法:1.為害時,噴施50%速滅松乳劑1000倍液或50%馬拉松乳劑8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2.用黃色色板可較好地誘殺溫室白粉虱。
17.蝸牛和蛞蝓,均喜溫暖潮濕的環境,常藏匿於水溝、枯葉堆或花盆內等蔭蔽處,白天潛伏,晚上出來啃食蘭株的新芽、新葉、根和花朵。其爬行經過的地方會留有一條銀白色的痕跡,影響蘭花的觀賞價值。下雨天的白天、清晨或黃昏氣溫低時也會出來為害。防治方法:1.清除雜草和落葉。栽蘭場所不要長期積水,注意環境清潔。2.人工捕殺。於清晨和傍晚持手電筒檢查植株和盆底,捕捉正在爬行的蝸牛和蛞蝓,集中銷毀。3.在蝸牛和蛞蝓經常出沒的地方和花盆之間撒上石灰粉形成隔離帶,阻止蝸牛和蛞蝓向蘭株爬行。4.用多聚乙醛與豆餅或玉米粉混合做成毒餌,於黃昏時撒在栽植場所四周進行誘殺,可達較好的防治效果。
18.老鼠老鼠會啃食蘭花的幼苗、幼芽、花梗甚至蘭花的假球莖,常咬成碎片,造成損失。防治方法:可設置捕鼠器、電鼠器或毒餌。常需輪流使用,才能達到防治效果。
Ⅳ 蘭花常見的病害有什麼,怎麼防治
1、疫霉病防治方法:
(1)避免過濕,改善通風通氣條件,光照充足。(2)避免偏用氮肥,減少植株徒長軟弱。(3)噴施1/800多菌清或1/1000好生靈水液。(4)病株切除的傷口用大生粉塗抹,再放乾燥處,一周不澆水,可遏止病害蔓延。
2、炭疽病防治方法:
(1)種植勿太密。增加光照;排水、通風需良好。(2)培養壯苗,勿經常搬動植株,以免造成損傷感病。(3)切去患病葉片,用1/500倍大生-45水液,1/800倍萬菌清塗抹傷口。(4)每周噴施一次1/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水液。
3、軟腐病防治方法:
(1)改善生長條件,增加通風,降低溫度和濕度。(2)切除感病部位,用抗生素粉劑塗抹,一周不澆水,可阻遏該病蔓延。(3)採用鏈黴素1000倍水液,石硫合劑或波爾多液500倍水液,每周噴灑一次。
4、葉枯病防治方法:
(1)切除病葉,噴施500倍大生-45或1000倍好生靈。(2)感病植株,應避免雨水或暫停淋水,防止病情加重。(3)每日定期噴灑一次500倍大生-45,以作預防。
5、白絹病防治方法:
(1)切除帶病斑的假球莖,連同栽植的盆皿、植料用火燒毀。(2)每周噴施一次500倍大生-45液,或多菌靈1000倍水液。
供您參考!歡迎交流評價!
Ⅳ 西蘭花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是什麼
西蘭花是一種維他命成分比較豐富的蔬菜水果。在栽種西蘭花的時候,假如種類挑選不合理.栽種地挑選不合理.栽種管理方法不合理.病害防治不合理,都是會對西蘭花的產銷量和產品質量導致危害。那麼,今日咱們就要掌握西蘭花的普遍的病害及其它的防治方式:
1.霜霉病
霜霉病是一種念珠菌性病蟲害,它關鍵產生在西蘭花結花球的情況下。在霜霉病發前期,具體表現在黃葉上邊,隨後漸漸地的往核心蔓延,葉片會變黃,最終變枯。如果有露珠或是是溫度過大的話,葉子反面還會繼續發生霉層。霜霉病對西蘭花的損害是非常大的,因此 大家第一步便是要挑選抵抗性強的種類,隨後在患病前期應用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開展防治。但是要留意的 是在採摘前大半個月內不可以噴灑葯物。
2.菌核病
菌核病它關鍵產生在西蘭花的結球及其花骨朵對外開放的情況下。這類病蟲害最開始體現在西蘭花的地面部分的莖干及其葉莖的地區,病發前期,病發的地區會變成深褐色,而且展現水跡狀,伴隨著病況的比較嚴重,會發生葉子凋零.鬆弛,假如水份過高,那麼也會發生乳白色的核菌。造成菌核病發的首要因素實際上便是超低溫多雨,田裡環境濕度過大所造成的。大家一般可以根據改進田裡的滲透性.減少田裡的溫度來開展防治,自然還可以應用代森錳鋅展開防治。
Ⅵ 蘭花常見病害及防治方法
蘭花白絹病
葉梢產生黑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不規則病斑,病斑周緣形成黑褐色,中間呈淡灰褐色,嚴重時蔓延整個葉片,最後枯萎落葉。
防治方法切除病葉,噴施500倍大生-45或1000倍好生靈。
感病植株,應避免雨水或暫停淋水,防止病情加重。
每日定期噴灑一次500倍大生-45,以作預防。
Ⅶ 蘭花病害及防治方法是什麼
1、白絹病
多發生於梅雨季節。應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予以預防,發病後可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即可。
2、炭疽病
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極。防治方法除改善環境。
3、蚧殼蟲
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用常規法防治。
(7)蘭花病蟲害防治圖解擴展閱讀:
蘭花的形態特徵為:
1、蘭花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鱗莖;假鱗莖卵球形、橢圓形或梭形,較少不存在或延長成莖狀,通常包藏於葉基部的鞘之內。
2、蘭花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
3、蘭花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幾部分組成。蘭花是一種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它的花結構與眾不同。
Ⅷ 蘭花病蟲害有哪些
蘭花有以下病蟲害:
1、蘭花疫霉病
病症:一年四季均會發生,但在梅雨季節,澆水過濕或通風不良時發病最重,尤其剛出瓶不久的幼苗最易受害。感染部位產生褐色病斑,高溫多濕時迅速擴大,終呈黑褐斑,落葉莖腐至植株死亡。
2、蘭花炭疽病
病症:種植太密、通風不良,水分失調或受傷傷口等易感病。患病初期葉片產生褐色凹陷小點,以後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病斑,嚴重時病斑中央有壞疽現象。
3、蘭花軟腐病
病症:春夏季高溫多濕,通風不良,過量施用氮肥時較易發生此病害。初期由細菌侵入葉片或心葉產生水漬狀病斑,迅速擴大、含水多,後期發生惡臭,病葉變黃而脫落,全株軟腐而死。該病傳染極迅速,必須盡快防治。
4、蘭花葉枯病
病症:葉梢產生黑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不規則病斑,病斑周緣形成黑褐色,中間呈淡灰褐色,嚴重時蔓延整個葉片,最後枯萎落葉。
5、蘭花白絹病
病症:大花蕙蘭較易發生此病,初期假球莖基部變黑而腐爛,逐漸在病斑上產生白色菌絲,病株逐漸枯衰而死。
(8)蘭花病蟲害防治圖解擴展閱讀:
洗衣粉除了能洗衣物,還能預防蘭花的病蟲害。洗衣粉能溶解介殼蟲的角膜,所形成的泡沫會裹住蟲體,使介殼蟲窒息而死。其還能殺滅蚜蟲、粉虱、紅蜘蛛。
草木灰是柴草燃燒殘留的物質,只要成分是碳酸鉀,可以做花肥。同時,還可以防止蘭花的蚜蟲病,讓蚜蟲因為呼吸孔被堵住而窒息死亡。
將食醋與水成1:8的比例稀釋兌換好,用其噴灑在蘭株上,三天噴灑一次,續三次,就能防治蘭花病蟲災害了,可防治蘭花常見的黑斑病、黃化病、白粉病、葉斑病等。.
Ⅸ 蘭花的根部出現了很多白色的蟲卵,該如何預防治理
幼苗帶卵,一般藏在枯葉、葉殼或根部,不易被察覺。第二,土壤帶卵,如果土壤不暴露在陽光下可能會遇到。第三,環境污染,蘭花周圍還有其他植物,它們有介殼蟲,或者遇到過介殼蟲。又藍的情況已經很嚴重了。建議:將有白點的蘭花的葉子剪下,倒入盆中,用清水沖洗干凈,將枯葉和根全部修剪干凈。更換植物材料,扔掉所有舊的植物材料,在新的植物材料中暴露土壤幾天後才能使用。在種植環境中使用「米結靈」等特殊葯物殺蟲。
農葯控制需要跟進孵化出的若蟲殼尚未形成,活動范圍大,繁殖速度快。這是防治介殼蟲最關鍵的時期,需要立即防治。一般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噴2000-3000倍液或40%殺撲磷乳油噴600-1000倍液。噴灑農葯應在晴朗的傍晚進行,蘭花葉的葉面、背面和基部應噴灑均勻。只有這樣才能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