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譜上卷

蘭花譜上卷

發布時間: 2022-09-04 18:37:33

㈠ 電子琴曲譜蘭花草指法

在網上找了很久,但是只找到了五線譜版的,不知道是否符合你的要求
希望對專你有所幫助~~
另附網屬址http://www.wangyanpiano.com/bbsxp/dispbbs.asp?boardid=33&
;id=22984

㈡ 吉他譜蘭花草為什麼是53231323我看視頻彈唱不是53231323 為什麼求解答謝謝

可用不同的節奏型啦。

㈢ 蘭花草有什麼作用

蘭花草 蘭花草,其本意為植物名,也稱竹葉草、鴨跖草。蘭花草還有另外三層意思:一是指專輯名《蘭花草》;二是指詩歌名稱;三是指辭賦家金學孟先生所用筆名:蘭花草。 一、三十集電視劇《蘭花草》,編劇 孫才傑 (一)主題創意 蘭草,是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精神與智慧的象徵。從春秋到現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鑄就了中國蘭草在世界花卉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二十世紀末和本世紀初,中國蘭草業的發展出現了空前的繁榮。而中國蘭草的品牌也在世界花卉業中備受推崇。在全世界眾多花卉品種中,中國蘭草已經成為全世界政要、巨星及財富家們垂青和收藏的熱點。 三十集電視連續劇《蘭花草》將以蘭草為載體,擷取蘭草界中曾經發生過的眾多傳奇故事為母體,用藝術的手法創作出一幅攝人心魄的動人畫卷。 (二)故事大綱 1935年春,紅軍某連在掩護大部隊四渡赤水後奉命北上抗日,途中遭遇軍閥襲擊,除連長肖雲天死裡逃生外,其餘戰士全部壯烈犧牲。 肖雲天帶著用戰友鮮血染紅的蘭草來到成都,又不幸與敵人狹路相逢。犧牲前,他將蘭草和一封信交與孫啟茂之子孫濤和方載厚之女方燕,讓他們一定找到在成都的紅軍偵察員曲振國。 方載厚喬遷新居,遍請蘭花界朋友,唯獨沒請駐軍何旅長。當日,何旅長帶人大鬧宴席,聲稱方載厚私通紅軍。臨危之際,曲振國挺身而出救了方載厚,自己卻被何旅長下了大牢。 為救曲振國,蘭草大戶邱永澤的女兒邱宇指認曲振國就是當年父親為自己尋下的夫婿,將曲振國救出大牢。 幾天後,孫濤和方燕去肖雲天墳頭為其燒香,意外發現墳頭上的蘭草開出一朵嬌艷如血的奇花!孫濤回家後告訴父親孫啟茂,孫啟茂連夜上山將該草挖回,確認此草就是傳說中的蘭草極品「一代天驕」!與此同時,方載厚也從女兒方燕口中得知此事,當他帶著方燕趕到山上時,孫啟茂父子已先他一步將蘭草挖走。 方載厚向孫啟茂討要「一代天驕」,遭到孫啟茂否認。為防方載厚強行將「一代天驕」拿走,孫啟茂星夜將「一代天驕」送往邱永澤家讓其代管。本是兒女親家的孫、方兩家矛盾激化。為緩解兩家矛盾,方載厚請義弟錢道愚去孫家調和。錢道愚早有將方燕娶回給煙鬼兒子錢坤做老婆的想法,趁機挑撥孫啟茂與方載厚退婚。為了修補即將破裂的兒女親事,方載厚忍痛放棄「一代天驕」,但錢道愚卻假冒方載厚密信,要馬警長去滅孫家滿門。 雨夜,馬警長找到因盜案身陷囹圄的土匪李魁益去孫家滅門,不知內情的李魁益和義弟呂大鍾持槍闖進孫家,將孫啟茂殺死,卻讓孫濤和母親謝玉蘭死裡逃生。 孫家慘遭滅門的噩耗讓方燕身心俱裂,方載厚也發誓要找出製造慘案的兇手…… 因放走了孫濤和謝玉蘭,李魁益被馬警長殺人滅口。李魁益和外甥女周小仙冒死逃離成都,卻與孫濤和謝玉蘭相遇。李魁益無意中得知謝玉蘭就是孫啟茂妻子後,頓起殺心,但最終因周小仙和孫濤的緣故未能下手…… 曲振國陰差陽錯地和邱宇結成了夫妻,兩人暗中尋找襲擊紅軍的幕後兇手。終於,他們將化裝成何旅長副官的日本特務蔣副官處死,為死難的紅軍戰士報了仇。 李魁益帶著周小仙和謝玉蘭、孫濤來到一偏僻小鎮,隱姓埋名從事蘭草生意。在患難與共中,單身多年的李魁益與謝玉蘭結為夫妻,孫濤與周小仙也日久生情…… 方燕陷在失去孫濤後的悲痛中不能自拔,而方載厚妻弟寧志平的老婆田不姝卻以方載厚落在她手上的把柄開始爭奪方家的財產,方燕母親張二娥也被田小姝謀害致死……方載厚一怒之下將寧志平攆出方家…… 走投無路的寧志平只好四處販草。一天,他意外看到已經「死」去的孫濤居然還活著!寧志平將一這消息告知邱永澤,邱永澤讓寧志平火速去叫孫濤趕回成都,著意將「一代天驕」交還與他。 一手製造出孫家慘案後,錢道愚開始逼迫方載厚同意將女兒方燕嫁給錢坤。方載厚跳不出錢道愚為他設置的陷阱,只得答應這樁婚事,卻遭到方燕的強烈反對。為挽回方家面子,方載厚跪求女兒下嫁錢坤,方燕心如死灰。 孫濤、謝玉蘭得知「一代天驕」依然屬於自己後,決定回成都。臨行前,李魁益告知謝玉蘭,當年孫家那場血案是自己做的時,謝玉蘭呆若木雞。最終,得知事件真相的謝玉蘭原諒了李魁益。 邱永澤在北京上學的小女兒邱添回到成都,同來的還有她的老師——日本植物學博士橫田。橫田意外在邱家發現「一代天驕」後,許以天價想獲得此草,但遭到邱永澤的婉拒。橫田不死心,暗中收買馬警長和其外甥汪啟明,打算用暴力搶奪此草。 中秋節,方燕含淚下嫁錢坤。但在婚禮剛開始時,得知此訊的孫濤闖到錢家,讓所有人大感意外。看著早已喪身火海的孫濤神話般地出現在自己面前,方燕悲喜交加,她扯掉婚紗要跟孫濤走,但被孫濤勸回。 孫濤、謝玉蘭、李魁益及周小仙前去邱永澤家,與帶人前來邱家搶奪蘭草的汪啟明等人相遇。邱永澤怒斥橫田野蠻的強盜行徑和汪啟明認賊父的卑劣行為,被汪啟明槍殺,李魁益和孫濤冒死帶著「一代天驕」逃出邱家。 新婚之夜,錢坤百般侮辱方燕,並告知孫家慘案和讓方燕下嫁錢家全是其父錢道愚一手策劃的陰謀。方燕驚恐地逃出錢家,恰好與孫濤等人匯合,眾人一路去方家避難。 計謀得逞,錢道愚去方家謝罪。方載厚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一切竟是被自己視為兄弟的錢道愚所為!眼看木已成舟,方載厚唯有一笑置之。 孫濤等人剛到方家,橫田就親自帶人來方家搶奪「一代天驕」。得知消息後,曲振國前往方家救難。橫田被曲振國擊斃,方載厚和錢道愚也死於汪啟明槍下…… 「一代天驕」安然無恙…… 方燕將肖雲天臨終前的密信交與曲振國,大家至此才得知這株所謂的「一代天驕」其實就是一株普通的蘭草,只因它身上浸透了紅軍戰士的鮮血…… 真相大白後,方燕無法接受這殘酷的現實,在父親的墳前自殺。掩埋了方燕後,孫濤、李魁益帶著謝玉蘭和周小仙跟隨曲振國踏上了前往尋找紅軍主力的旅途…… 二、蘭花草:一種草本植物。 ◆蘭花草別名為竹葉草、鴨跖草;科屬:鴨跖草科、鴨跖草屬。形態與分布:一年生草本;莖多分枝,下部匍匐,節上生根。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圓鈍,兩面多少被柔毛,無柄或近無柄;葉鞘筒狀抱莖。苞片具柄、折疊、基部不連合。聚傘花序2個,每個花序1-3朵花,花略伸出苞片;萼片3片、膜質、綠色;花瓣3片,上方2片深藍色,卵形,下方1片白色;發育雄蕊3枚。子房淡綠色,蒴果長圓形,2室,每室種子2粒。分布我國至朝鮮、日本、俄羅斯和北美洲。校園常見野草,生於陰濕處。 ◆與蘭花草 同屬常見還有飯包草(C.benghalensisL.),主要區別是:多年生草本,苞片基部連合成漏斗狀或風帽狀,基部圓形或漸狹下延而成柄狀;花瓣3片、藍色、後方2片多少連合;子房3室,其中2室各具種子2粒,室背開裂,另一室不開裂,1粒種子。 三、專輯名《蘭花草》。 ◆歌 手:劉文正。語言:國語;公司:東尼;日期:1979年; 〖01〗讓我們看雲去 〖02〗蘭花草 〖03〗黃色的玫瑰 〖04〗小雨中的回憶 〖05〗心戀 〖06〗尋夢園 〖07〗雨中即景 〖08〗我的心裡沒有他 〖09〗愛是你愛是我 〖10〗鑽石 〖11〗夜歸人 〖12〗大江東去 曲譜蘭花草 詞:胡適 曲:陳賢德 張弼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 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音樂) 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 朝朝頻顧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開,能將夙願償. 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 (原詩)希望胡適 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 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時過; 急壞看花人,苞也無一個. 眼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 四、詩歌標題名稱《蘭花草》。 ◆《蘭花草》乃是胡適先生早年的一部詩歌,名叫《希望》後被譜成曲子改名為《蘭花草》。 原詩歌《希望》(曲名《蘭花草》):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顧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開,能將夙願償.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 胡適寫下這首原題為《希望》的詩,是在1921年。那年夏天他到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婦送給他一盆蘭花草,他歡歡喜喜地帶回家,讀書寫作之餘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沒有開出花來。於是就寫了這首小詩。 胡適是中國現代史上叱吒風雲的大人物,但他的作品真正為大眾所熟知的並不多,這首《蘭花草》可能是流傳最廣的一個。它清新、質朴、深情,對生命的期待與珍惜躍然紙上,而且琅琅上口。但每哼起這支歌,在那優美的旋律中,我眼前浮現的不是蘭花草,而是胡適匆促而執著的身影。當年胡適學成歸來,也帶著一株「蘭花草」——自由主義,他千里迢迢不辭辛苦把它帶回來,種到中國的土地上,小心地呵護,殷切地期待它開出花來——何止是「一日望三回」啊!我想,正因為胡適有這種焦急的心情,當他看見這株遲遲不開的蘭花,才一下子觸景生情,萌發詩興。給它取命為《希望》,也許是希望自由主義思想早日開遍中國吧。如今斯人已去,歌聲在耳,想想胡適這株風雨飄搖近百年的「蘭花草」,竟抹不去絲絲的惆悵。 五、辭賦家金學孟的筆名蘭花草。 ◆辭賦家金學孟先生筆名蘭花草,他國學功底深厚,享有辭賦生產機的美譽。蘭花草是當代著名辭賦家、民生理論家、社會評論家。現為寫作網駐站作家。特別對中國辭賦創作頗有造詣,被全國婦聯、國務院婦兒工委、國務院扶貧辦聯合授予「愛心辭賦家」。 ◆蘭花草是當代民生辭賦的代表性作家,其民生作品有:《心神賦》、《民情上疏》、《毛澤東賦》、《小平賦》、《京華四望賦》、《蠹蟲賦》、《割據賦》、《憤世賦》、《邪惡賦》、《土地開發賦》、《短歌行賦》、《風雲賦》、《東昌湖賦》、《冷靜觀察說》、《博愛賦》、《與八義箋》、《君子蘭之國蘭賦》、《祭黃帝陵》、《現代詩詞賦之我見》等作品,來源真實生活,體現出現實主義和人文內涵。 ◆蘭花草是當代韻文賦派的開創者。韻文賦派,又稱「韻文辭賦派」。韻文賦派,是當代賦壇的著名文學流派,影響范圍大,讀者群落覆蓋廣,門徒成就博大精深。其派,創立者是當代著名辭賦家、傑出的辭賦文化活動家、臨清才子——金學孟先生。其文學宗旨:「以流暢而意達、簡短而意發(金學孟語)」為追求目標。 ◆蘭花草現任北京中華國學院院長助理(研究員)、中華國學教育工程組委會常務秘書長,兼《運河文化》雜志主編、《中華國學》雜志執行總編(籌)、《21世紀教育》記者等職務。

㈣ 求雅尼心系蘭花簡譜

目前整個網路還沒有這譜,不行到處找找看

㈤ 博古畫與清供畫有啥區別

孔子家語·觀周》曰:「吾聞老聃博古通今」。老聃指老子,言其知識淵博,了解古代歷史文化,又通曉當代文化。人以「博古圖」寓意學問博大,不同凡俗,圖案多為古器物,如古瓶、古銅器、書畫、琴棋,再配加一些吉祥圖案,居官及文人雅士多以其裝飾庭堂或作送禮之用。屬於花鳥畫科的寫意或工筆畫種,期間還夾雜界畫的一些筆法。

「博古清供」孔子瑜花卉博古畫作品欣賞

孔子瑜
孔子瑜,族名昭宣,又名孔宣,以字行。(1873-1926)山東曲阜人。工花卉,摹古尊彝等物工細逼真。自幼受父影響,愛畫成癖,偶得蘭花畫譜愛不釋手,細心臨摹、配合寫生、畫藝日精,惜父親英年早逝,作為長子應承繼父業,而他把經商字型大小悉數託付其弟管理,顧自潛心繪事,然其弟亦早亡,家業集於一身,由於不善經營,未及中年即家道中落,逐以賣畫為生。

孔子瑜 擅長蘭花寫生,由蘭及盆到各類陶瓷、青銅器、秦磚漢瓦拓片,玉石器皿等配以時花鮮果,畫風嚴正,開創 花卉博古畫為孔氏專門特色,名聲逾越東洋。孔宣好客,家中座上客常滿,砌磋談藝,與城內王一亭過往甚密,時有合作。南匯百十翁蘇局仙當年也多交往,並沿續至孔小瑜,及伯容仲起三代。1986年,已屬一百零五歲的蘇翁曾忘年詩贈浙江美院孔仲起曰『三代相交結契深』……以頌孔門三代之誼。

博古是雜畫的一種,後人將圖畫在器物上,形成裝飾的工藝品,泛稱「博古」。如「博古圖」加上花卉、果品作為點綴而完成畫幅的叫「花博古」。

全稱《宣和博古圖》,宋代金石學著作。簡稱《博古圖》。著錄當時皇室在宣和殿所藏的自商至唐的銅器839件,集中了宋代所藏青銅器的精華。宋徽宗敕撰,王黼編纂。大觀初年(1107)開始編纂,成於宣和五年(1123)之後。

全書共三十卷。細分為鼎、尊、罍、舟、卣、瓶、壺、爵、斝、觶、敦、簠、簋、鬲、及盤、匜、鍾磐錞於、雜器、鏡鑒等,凡二十類。每類有總說,每器皆摹繪圖像,勾勒銘文,並記錄器物的尺寸、容量、重量等,或附有考證。所繪圖形較精,圖旁器名下注「依元樣制」或「減小樣制」等以標明圖像比例(明代縮刻本,始刪去比例)。

書中每能根據實物形制以訂正《三禮圖》之失,考訂精審。其所定器名,如鼎、尊、罍、爵等,多沿用至今。對銘文考釋、考證雖多有疏陋之處,但亦有允當者,清代《四庫全書總目》評述說:「其書考證雖疏,而形模未失;音釋雖謬,而字畫俱存。讀者尚可因其所繪,以識三代鼎彝之制、款識之文,以重為之核訂。當時裒集之功亦不可沒。」書中所著錄的銅器,靖康之亂時為金人輦載北上,但其中十之一、二,曾流散江南,見於張掄《紹興內府古器評》中。

此書流傳版本很多,以明嘉靖七年(1528)蔣暘翻刻元至大重修本為佳,通行較廣的則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黃晟的亦政堂重修寶古堂本。
請採納謝謝您

㈥ 蘭花是怎麼繁殖的

蘭花繁殖分為分株和播種:

分株: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內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容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干。

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cm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播種:蘭花常用分株、播種及組織培養繁殖。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

(6)蘭花譜上卷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

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

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㈦ 建蘭的花語以及傳說故事

建蘭是一種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的觀賞花卉植物,花繁葉茂很有生氣,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關於建蘭的花語以及傳說故事,歡迎借鑒參考。

蘭花的花語是什麼?

蘭花在中國代表著女子氣質如蘭,蕙質蘭心,男子溫文爾雅,淡泊名利。

蘭花的花語:淡泊、高雅、美好、高潔、賢德。外國的蘭花花語:熱烈、友誼、自信。

蘭花最早的含義是愛的吉祥物。屈原在詩歌中將蘭喻為君子,故後人又把蘭理解為君子高潔、有德澤的象徵。

建蘭的傳說

大宋提刑官宋慈曾在福建汀州任知縣3年,縣衙所在地為現在的福建省長汀縣,當時的閩西首府,范圍為現在的福建省龍岩市管轄區和三明市的部分地方。汀州盛產蘭花,百姓愛種蘭花,素有用蘭花為孕婦催生助產、搬遷新居饋贈蘭花、婚嫁以蘭陪嫁、種蘭避邪以求子孫滿堂等民情風俗。宋慈在任知縣時是不是與眾文人一樣愛蘭,對蘭花的賞愛是否入鄉隨俗尚無文字記載,但史記他是首開汀江水路運輸的知縣。汀江水路的開辟為建蘭主產區打開了一條通向海內外的通道。因此,宋慈對建蘭的外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汀江是福建省境內的第四大河,它發源於長汀縣,幹流全長280多公里,自北朝南縱貫福建省的長汀、上杭、永定三縣,流至廣東省的大埔縣三河壩,與梅江匯合為韓江奔流入南海。汀江自北向南流,八卦中南方屬丁,故汀江古稱丁水,後來人們把「丁」與「水」合為「汀」字,取名「汀江」。毛澤東有「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岩上杭」的著名詩句描述汀江的神奇和氣魄。

宋紹定年間,宋慈從江西信豐主簿調任長汀知縣,發現百姓食鹽從千里之外的福州靠走山路挑運而來。古代的長汀地處山區,山路漫漫,交通不便,外引食鹽「愈年而至」,食鹽官賣,鹽官貪賄,哄抬鹽價,窮苦百姓買不起鹽,多吃淡菜,缺碘患大脖子病的不少。宋慈細察民間疾苦,水路運輸可直抵汀州城,決定開辟汀江,從廣東潮州船運食鹽。閩西大山是蘭花生長的好地方,山高谷深,汀江河水穿行在深山峽谷之中,古時汀江灘多水急,有棉花灘、回灘、大姑灘、折灘、龍灘等,且到處暗礁密布,航道艱險,江水漲落無常,宋慈經過沿途觀測探險,開鑿疏浚航線,鼓勵農民造船,操習撐船技巧,同時改革鹽政,懲治貪賄鹽官。

汀江水路交通的開辟,縮短了運鹽路線,減少了運費,降低了鹽價,免除了挨家挨戶抽調勞役肩運食鹽之苦。同時,使潮州至汀州、贛州運輸通暢,促進了汀、潮、贛包括蘭花在內的物資交流,鹽商米商往來其間,「鹽上米下」的一派繁榮景象,汀江上百舸爭流,曾有「上三千下八百」之說。宋慈開汀江水路的功績為閩西百姓世代相傳,如今汀江兩岸仍尚存的400多座馬祖廟,見證了當年水路交通的繁榮歷史。

據連城縣、永定縣和上杭縣的老人介紹,過去他們那裡還出現了「蘭商」,專門靠賣蘭發大財,通過賣蘭暴富,建土樓,買河段養魚養鴨過休閑日子。

宋代建蘭並不出名,甚至連福建本地的蘭家和文人雅士都說不準蘭花的正名。「建蘭」是我國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蘭花中的一類,而且是唯一以產地命名的一大類蘭花。據考證,「福建」名稱的第一次出現是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為了加強邊防武裝力量,設立軍事長官經略使,專管軍事,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取名為「福建」經略使(軍事長官職稱)。福建的名稱出現歷史不算遲。

南宋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福建漳州的趙時庚著述的《金漳蘭譜》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蘭花譜。全書共三卷,分「敘蘭容質」、「品蘭高下」、「天下養愛」、「堅性封植」和「灌溉得宜」五部分。對紫蘭和白蘭的30多個品種的形態特徵與栽培管理作了簡明論述,並論及蘭花的品位。《金漳蘭譜》中「紫蘭」指的是墨蘭,「白蘭」指的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素心建蘭。趙時庚生活的地方為漳州府,與汀州府毗鄰,趙時庚尚且沒有給建蘭確切的名字。另外,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修纂的《臨汀志》土產門花之屬中記述的33中花果中,有「素馨」指的也是素心蘭花。福建的地名早已有之,但是海內外的愛蘭人還沒有把福建所產的蘭花叫「建蘭」。這些充分說明宋時建蘭還不夠知名。

閩西即古汀州府,是中國東南沿海腹地的林區,也是距台灣海峽與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最近、自然氣候優勢最強的中國蘭產區之一。南宋之後閩西有汀江通往境外,得天獨厚的蘭花生長環境與古代交通占優勢的水上運輸,使閩西的「龍岩素」、「長汀素」、「上杭素」、「永福素」等蜚聲海內外。

隨著汀江水上運輸業的興盛,蘭花高雅之物從汀州人文古城,逐漸通過文人儒商傳到海內外。1995年,筆者從汀江的源頭龍門出發,沿古水路到福建的上杭、永定,再到廣東大埔、潮州、汕頭考察建蘭的流播路徑,發現沿線深宅大院養的建蘭都是從閩西境內傳種的。一些載入世界各地眾多蘭花專著名品譜中品種,由於當時人們對植物分類不太了解,而被習慣以原產地稱呼,比如「龍岩素」、「長汀素」、「上杭素」、「永福素」,而且是說得更准確的原產地。而對於福建境外的人稱福建外傳的蘭花,籠統地就叫「建蘭」。由此可見,建蘭及建蘭中的傳統名品「龍岩素」、「長汀素」、「上杭素」、「永福素」都是外來名,因為外傳而得名的。所以,建蘭的外傳與汀江水上運輸的興起、發展、繁榮密不可分,與大宋提刑官開辟汀江水路運輸息息相關。

什麼是建蘭?

地生植物;假鱗莖卵球形,包藏於葉基之內。葉2--6枚,帶形,有光澤,長30-60厘米,寬1-2.5厘米。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一般短於葉;總狀花序具3-9朵花;花常有香氣,色澤變化較大,通常為淺黃綠色而具紫斑;萼片近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花瓣狹橢圓形或狹卵狀橢圓形,長1.5-2.4厘米,寬5-8毫米,近平展;唇瓣近卵形,長1.5-2.3厘米,略3裂。蒴果狹橢圓形,長5-6厘米,寬約2厘米。花期通常為6-10月。生於疏林下、灌叢中、山谷旁或草叢中,海拔600-1800米。產中國多地,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和南亞各國,北至日本。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和草葯價值。

建蘭的形態特徵

建蘭是地生植物;假鱗莖卵球形,長1.5-2.5厘米,寬1-1.5厘米,包藏於葉基之內。葉2-4(-6)枚,帶形,有光澤,長30-60厘米,寬1-1.5(-2.5)厘米,前部邊緣有時有細齒,關節位於距基部2-4厘米處。

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長20-35厘米或更長,但一般短於葉;總狀花序具3-9(-13)朵花;花苞片除最下面的1枚長可達1.5-2厘米外,其餘的長5-8毫米,一般不及花梗和子房長度的1/3,至多不超過1/2;花梗和子房長2-2.5(-3)厘米;花常有香氣,色澤變化較大,通常為淺黃綠色而具紫斑;萼片近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2.3-2.8厘米,寬5-8毫米;側萼片常向下斜展。

花瓣狹橢圓形或狹卵狀橢圓形,長1.5-2.4厘米,寬5-8毫米,近平展;唇瓣近卵形,長1.5-2.3厘米,略3裂;側裂片直立,多少圍抱蕊柱,上面有小乳突;中裂片較大,卵形,外彎,邊緣波狀,亦具小乳突;唇盤上2條縱褶片從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半部向內傾斜並靠合,形成短管;蕊柱長1-1.4厘米,稍向前彎曲,兩側具狹翅;花粉團4個,成2對,寬卵形。

蒴果狹橢圓形,長5-6厘米,寬約2厘米。花期通常為6-10月。

建蘭的價值

1、葯用價值

全草(蘭草):辛、甘、微苦,平。滋陰潤肺,止咳化痰,活血,止痛。用於血滯經閉,經行腹痛,產後瘀血腹痛,頓咳,肺癆咳嗽,咯血,腎虛,風濕痹痛,頭暈,腰疼,小便淋痛,帶下病。根(蘭草根):滋陰清肺,化痰止咳。花(蘭草花):辛,平。理氣,寬中,明目。用於久咳,胸悶,泄瀉,青盲內障。[6]

2、園藝價值

建蘭植株雄健,根粗且長。適宜用五筒以上的蘭盆栽植,每盆苗數稍多,置於林間、庭園或廳堂,花繁葉茂,氣魄很大,也可用較大的高腰簽筒盆栽植數苗,長時蒼綠峭拔,很有神采。花開盛夏,涼風吹送蘭香,使人倍感清幽。

建蘭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在我國南方栽培十分普遍,是陽台、客廳、花架和小庭院台階陳設佳品,顯得清新高稚。

建蘭與劍蘭的區別

㈧ 蘭花草這首歌詞是誰寫的寫作背景是什麼寓意是什麼

曲譜蘭花草 詞:胡適 曲:陳賢德 張弼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 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音樂) 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 朝朝頻顧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開,能將夙願償. 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 (原詩)希望胡適 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 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時過; 急壞看花人,苞也無一個. 眼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 胡適寫下這首原題為《希望》的詩,是在1921年。那年夏天他到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婦送給他一盆蘭花草,他歡歡喜喜地帶回家,讀書寫作之餘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沒有開出花來。於是就寫了這首小詩。 胡適是中國現代史上叱吒風雲的大人物,但他的作品真正為大眾所熟知的並不多,這首《蘭花草》可能是流傳最廣的一個。它清新、質朴、深情,對生命的期待與珍惜躍然紙上,而且琅琅上口。但每哼起這支歌,在那優美的旋律中,我眼前浮現的不是蘭花草,而是胡適匆促而執著的身影。當年胡適學成歸來,也帶著一株「蘭花草」——自由主義,他千里迢迢不辭辛苦把它帶回來,種到中國的土地上,小心地呵護,殷切地期待它開出花來——何止是「一日望三回」啊!我想,正因為胡適有這種焦急的心情,當他看見這株遲遲不開的蘭花,才一下子觸景生情,萌發詩興。給它取命為《希望》,也許是希望自由主義思想早日開遍中國吧。如今斯人已去,歌聲在耳,想想胡適這株風雨飄搖近百年的「蘭花草」,竟抹不去絲絲的惆悵。

㈨ 西藍花怎麼做好吃

  1. 西蘭花切割成小朵,放進淡鹽水中浸泡10分鍾左右洗凈瀝干

  2. 鍋中沸水燒開,下入西蘭花,待水再次沸騰即可撈出冷水沖沖瀝干

  3. 碗中加2勺蚝油、2勺料酒、1勺生抽和少量白糖調勻備用

  4. 起油鍋,放少量蒜末爆香,下入西蘭花翻炒幾下

  5. 倒入調好的蚝油汁翻拌幾下即可關火

  6. 裝盤,拌點切碎的培根片口味更佳。

㈩ 《蘭花》的全文意思

蘭花,是我國優秀的傳統名花之一,約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蘭花具有令人難以捉摸的陣陣幽香,伴隨著端莊花容、素雅豐姿,充分體現了東方特有的溫馨和淡雅宜人的格韻;而在無花之時,它那剛柔相濟、疏密有致的葉叢,四季常青,臨風搖曳,又是竭盡風姿神韻。因此,溫馨、素潔、高雅的幽蘭,古往今來,贏得了多少人的贊賞和歌頌。屈原生前酷愛蘭花,常借蘭花的高潔,抒發自己的忠憤不平之氣。此後,我國人民常把蘭花的堅貞品性,象徵不畏強暴、矢志不屈的民族性格。敬愛的朱德委員長平生最愛井岡蘭,就是在那國事紛忙的年代中,常把親手澆灌、培植的井岡蘭,連同井岡山的革命精神,分贈給國內外的革命同志,讓五洲蘭香飄逸,環球共此芬芳。
本書作者沈淵如是我的父親,自14歲起即從事藝蘭工作,孜孜不倦,五十餘年如一日。名種蘭花在我國原有數百種之多,後因歷經多次戰亂,散失甚多,及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僅剩近二百多個品種了。抗戰前後,又經多次戰事動亂,生活顛沛,一些稀珍名種不是失傳就是被惟利是圖的奸商們盜賣國外。沈淵如先生一邊慘淡經營,搶救名種不致外流,一邊匯集藝蘭同好舉行蘭展,引起國內有識之士重視。1933年日本侵略者入侵我國東北,造成災民流離失所,飢寒交迫。當時,家父曾匯集無錫藝蘭同好在城中公園同庚廳舉行蘭花義展,所得門券收入,悉數捐贈賑災之用。其後,日人小原榮次郎親臨江浙一帶搜集蘭蕙稀珍品種,在金錢利誘和淫威之下,名種又相繼外流。家父眼見此般情況,節衣縮食,甚至變賣家財,把一些瀕臨滅絕的蘭蕙品種廣為搜集培養,例如傳統珍奇名種中的「東萊」、「顧氏大魁素」、「涵碧」……等等在國內已屬鳳毛麟角。由此倖免外流而遭覆滅之危。抗戰勝利後,政治腐敗,民不聊生,諸多名蘭又隨之相繼失散,或操奸商、富豪手中,僅頓時之興,而後又往往置之不顧。家父又不辭艱辛,多方收集,持之以恆,成績卓然,深受藝蘭界同好愛戴,故一些年邁體衰前輩或為生活所逼無法繼續藝蘭的同好,不受高利之誘,寧願轉讓家父培養。在多次危機中,家父力挽蘭蕙名種幾遭覆滅之狂瀾。爾後,家園已名種齊備,況一些孤本、罕見品種亦保存不遺。由於家父廢寢忘食、刻苦鑽研,又見多識廣,每探其精微而不舍。他除在培養技術上有豐富經驗外,且對藝蘭中選擇落山新花的鑒別法----「看筋、辨脈紋、察色暈」等,懷有精闢而獨特見解,所以首創了「扭瓣形」、「雙唇形」、「蓮花形」、「曲瓣形」,以及多種盆面形式和復花起蕊論等。抗戰勝利後,1948年家父把國內僅存歇花二十多年的赤蕙名荷瓣「曹榮大荷」任其開放,並舉行花展,將此蘭易名為「勝利大荷」,以志祖國光復。在近二十年中,家園始終開放,任人參觀,每當盛春百花爛漫時,園中遊人熙來攘往。欣賞著這些精心培育出來的名花異卉。
解放後,祖國一片興旺,在黨的英明政策感召下,家父毅然把全園數千盆名花捐獻給國家,以便讓名貴的花木開放出更美麗的花朵。此後,家父更信心百倍,精益求精,不但要養好這些花木,並立志要把數十年來積聚的資料、經驗編撰成冊,讓這些傳統名花和精湛技藝介紹給國內外同好,為國爭光。
1962年12月22日和1964年1月9日,敬愛的朱德委員長曾兩次來無錫接見過家父,每次都互贈蘭花,交談藝蘭經驗,並贈送《蘭花譜》(日本小原榮次郎著,共三冊)、《蘭言述略》、《蘭蕙同心錄》、《蘭蕙小史》。朱委員長並親筆題寫「養好蘭花」四字,以資鼓勵。
家父倍受摧殘,身患重病,但還是經常呆立在遍地慘盆瓦礫荒蕪的空園中,凝淚無語。在他卧病的五年中,我根據三十餘年來傳授的技藝知識和所聞所見,逐步匯總編撰書稿。並受到父輩園藝同好----月季專家蔣恩鈿女士和印伯賚,以及李克因、洪美等同志鼓勵,終於完成脫稿。 當前,全國人民正在向四個現代化進軍,祖國藝苑一派生氣勃勃景象。撫今追昔,重新翻閱那些殘存的名種蘭照和校審著這本《蘭花》書稿時,但如想家父地下有知,當可瞑目了。

熱點內容
盆景有緣人 發布:2025-07-13 18:12:37 瀏覽:642
小水溝荷花 發布:2025-07-13 18:11:47 瀏覽:163
荷花和大叔 發布:2025-07-13 18:11:01 瀏覽:161
丁香花環 發布:2025-07-13 18:10:52 瀏覽:54
時尚牡丹 發布:2025-07-13 18:10:17 瀏覽:579
海南宿根花卉 發布:2025-07-13 18:10:12 瀏覽:339
問道七夕節 發布:2025-07-13 18:02:50 瀏覽:762
小區茶花 發布:2025-07-13 18:01:58 瀏覽:155
情人節沒有空 發布:2025-07-13 17:58:42 瀏覽:456
茹志鵑百合花賞析 發布:2025-07-13 17:58:04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