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黃永玉的荷花作品圖片

黃永玉的荷花作品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9-03 06:46:59

A. 黃永玉都有哪些類型的作品

都很精彩

我繪制的水墨國畫肖像作品《黃永玉先生》

B. 誰有黃永玉書畫還有陳靛的精品書法

我發一副圖片與您欣賞

陳靛 書法款識:甲午之夏京華陳靛

C. 黃永玉的繪畫有什麼風格特點

黃永玉1924年出生於湖南省鳳凰縣,土家族人。少年時期就以出色的木刻作品蜚聲畫壇。他自學美術、文學,為一代「鬼才」。他設計的生肖猴票家喻戶曉。其人博學多才,詩書畫俱佳,亦是詩、雜文、散文、小說、劇本的大家。這個沒念完中學、沒有經過系統美術訓練的人,卻憑著其天生才情和後天非凡的勤奮努力,成為出色的木刻家、國畫家、雕塑家、作家和詩人。黃永玉一直說自己是一個「文化流浪漢」,十四五歲起就開始了多姿多彩的藝術人生。在生機蔥郁的藝術原野上,他的足跡遍及木刻、雕塑、繪畫、文學等領域

其實,除了驚嘆黃永玉出神入化的畫技外,恐怕更多的是被他這種的豁達超然的人生態度所折服吧。

D. 黃永玉的這幅書畫值多少錢高手回答

黃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鳳凰縣城沱江鎮。土家族人。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土家族人,受過小學和不完整初級中學教育。因家境貧苦,12歲就外出謀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區小瓷作坊做童工,後來輾轉到上海、台灣和香港。14歲開始發表作品,以後一段時間主攻版畫,其獨具風格的版畫作品飲譽國內外。十六歲開始以繪聲繪色畫畫及木刻謀生。曾任瓷場小工、小學教員、中學教員、家眾教育館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報社編輯、電影編劇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作為「一代鬼才」,黃永玉不僅在藝術上能別出心裁,其作品在拍賣市場上亦能別出蹊徑。在榮寶51期精品拍賣會上,黃永玉的《松風》以440萬的價格成交,是迄今為止黃永玉作品的最高拍賣紀錄。一般作品也在8-12萬/平方尺,但實際上這還遠非其真正藝術價值所在。從當前的拍賣市場趨勢看,黃永玉的作品還具有非常廣闊的升值空間。

E. 黃永玉的人物簡介

黃永玉 、中國畫院院士,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祖籍為湖南省的鳳凰縣城。土家族人。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受過小學和不完整初級中學教育。
因家境貧苦,12歲就外出謀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區小瓷作坊做童工,後來輾轉到上海、台灣和香港。
14歲開始發表作品,以後一段時間主攻版畫,其獨具風格的版畫作品飲譽國內外。
16歲開始以繪聲繪色畫畫及木刻謀生。
曾任瓷場小工、小學教員、中學教員、家眾教育館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報社編輯、電影編劇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
黃永玉除了繪畫外,還精於篆刻,刀法瀟灑出塵,令人嘆為觀止,但他平生從不為人篆刻,平生只為朋友制過兩枚印章,一枚為50年為其妻張梅溪所制金文藏書印「梅溪藏書」,另一枚則為近幾年來所制,在《平凹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次印刷版)中《畫家逸事》一文中曾提到黃永玉先生托 世南先生為石魯先生帶去一方石印(上海錢瘦鐵所制),似為此石印。
黃永玉1952年偕同夫人張梅溪由香港回北京,被安排在中央美術學院工作。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
1956年就出版過《黃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詩瑪」,曾轟動了中國畫壇。「文革」期間,被「四人幫」指控為反動學術權威受到批判。而後,又因為在「北京大飯店」畫了一幅《貓頭鷹》遭到殘酷迫害,被遣送回家鄉鳳凰。「四人幫」倒台後回北京。黃永玉擅長版畫,主攻國畫,其畫構思奇特,造詣精深。
1978年,英國《泰晤士報》用了六個版面,作了專題報道了黃永玉的其人其畫。
1980年,《黃永玉畫集》由香港美術家出版社出版。國內多家出版社相繼出版了黃永玉的《湘西寫生》《永不回來的風景》《黃永玉》等多本畫冊。
黃永玉自學美術,文學,為一代「鬼才」,他設計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裝家喻戶曉。有《永玉六記》《醉八仙》《吳世茫論壇》《老婆呀,不要哭》《這些憂郁的碎屑》《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太陽下的風景》《無愁河的浪盪漢子》等書。畫過《阿詩瑪》、生肖郵票《猴》和毛主席紀念堂山水畫等。在澳大利亞、德國、義大利和中國內地、香港開過畫展,其美術成就曾獲義大利總司令獎。在海內外享譽甚高。
黃永玉對家鄉更是一往情深。近些年他滿世界地走了不少地方,卻始終未曾有一刻忘懷自己的故鄉——美麗的鳳凰城。他認為故鄉是一個人感情的搖籃,它的影響將貫穿人的整個一生;故鄉是自己的被窩,或許它的氣味並不好聞,但卻是自己最熟悉而又無可替代的氣息。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我的血是O型,誰拿去,它對誰都合適。我的心,只有我的心,親愛的故鄉,它是你的……」
2010年8月31日下午,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芳菲苑,黃永玉被聘為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院長。 舞文弄墨、刻木鑄銅仍覺不過癮,黃永玉又在京郊矗立起一件巨型藝術作品——佔地六畝的「萬荷堂」。這座完全採取傳統建築結構蓋起的大宅院不是單純意義上的住宅或畫室,而是黃永玉平生最大的一件藝術作品。他親自設計的建築格局以及屋內的桌椅、壁爐、吊燈等等都在無言地訴說著主人非同一般的藝術品位。
萬荷堂的中心是大殿,也是他的畫室,有東西兩個院落。東院是一個仿古江南園林式的建築群,院中間有一方佔地兩畝多的大荷塘,荷塘里有來自頤和園、大明湖各地上好的品種荷花。每年7月,紅花綠葉,是黃永玉最流連荷塘的日子,他最欣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不論是在他的經歷中、他的繪畫中、他的書齋畫室萬荷堂中,都會得到充分體現。 從萬荷堂大殿後門走出來,穿過庭院就到了黃永玉的起居室——老子居。
乍一聽「老子居」,是不是有點自大,其實,這不是黃老自己起的名字,而是呂正操將軍代他定下來的。說來其中還有一段故事:那是在黃老年輕的時候,曾在福建泉州住過一段時間,他住處附近有一座廟,廟里種有很多的玉蘭花,有一次他禁不住爬上樹去摘玉蘭花,被一個老和尚看見,叫他下來。黃永玉開始時不知道這個老和尚就是弘一法師,跟法師講話的時候滿口「老子」,後來被人傳了出去,成為笑談。這次他要為自己的起居室取名字,呂正操就舊事重提,乾脆就叫「老子居」吧! 黃永玉被稱為「荷痴」,不單是緣於他畫的荷花多,還在於他畫的荷花獨樹一幟,神韻盎然。國畫傳統講究「計白當黑」,他偏偏來個「以黑顯白」,這種反向繼承不但使畫面看上去主體突出,色彩斑斕,而且顯得非常厚重,有力度。
有的人認為中國畫的精髓在於水墨山水,一種很清雅的、表現文人出世的氣質,但黃永玉的畫卻大多數是濃墨重彩的,所以也曾經有人說他的國畫不正宗。對此,黃永玉說,誰再說我是中國畫我就告他。當然這只是一種玩笑話。
黃永玉與荷花結緣於十年動亂那些惡夢般的日子。傲然展蕊的荷花顯得分外高潔清逸,不僅超凡脫俗、臨風亭立的仙骨神韻給他以絕妙的美感享受,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氣節品性,更成為他逆境中啟迪心智的精神支撐。黃永玉一有閑暇就去荷塘賞荷,從用心靈捕捉到用畫筆描繪,僅速寫就畫了八千多張。荷花的千般姿態被他描摹殆盡,荷花的萬種風情被他展現無遺,蘊涵了他無限的情思。在他的繪畫題材里,荷花是一個非常具有風格的主題,但是荷花中國的文人也畫了上千年了,各種流派的,比如說像明末清初的朱耷畫的那種殘荷就有一種孤傲於世的感覺。但是黃永玉畫的荷花,沒有給人那種非常清高、出世的感覺,而是一種很絢麗、很燦爛的氣質。黃永玉開玩笑說荷花從哪兒長的,從污泥裡面長的,什麼是污泥呢?就是土地摻了水的那個叫做污泥,是充滿養料的那種土。從土地母親那裡長出來的,回頭再來罵它是污泥,這叫忘本。周敦頤說「出污泥而不染」,這是一種說法,某一種情況底下的一種說法。
小時候到外婆家去,外婆那個城門外就是一個荷塘,小黃永玉出了什麼事了、調皮了,外婆要找他算賬的時候,他就把一個高大的腳盆滾到荷塘,自己躲在里頭。小時候個兒不高,看著荷花像房頂那麼高,一動不動地呆兩三個鍾頭之後,青蛙過來了,水蛇過來了,他仔細地觀察它們。荷花底下有很多的苔、草,那種光的反映、色彩的關系,非常豐富。後來他開始畫荷花,大部分都是從根底下這個角度來看荷花,畫的就是當年外婆家池塘里頭給他的那種感覺。
如今在北京家中萬荷塘的池水裡,黃永玉已經種下了來自山東、湖南、廣東、北京的各色蓮花。實際上畫了這么多年的蓮花,它們的形態與精神已經爛熟於心,即使睡覺的時候也有「十萬狂花入夢寐」了。 余年過七十,稱雄板犟,撒惡霸腰,雙眼茫茫,早就歇手;喊號吹哨,頂書過河,氣力既衰,自覺下台。
殘年已到,板煙釅茶不斷,不咳嗽,不失眠數十年。嗜啖多加蒜辣之豬大腸,豬腳,及帶板筋之牛肉,洋藿、苦瓜、蕨菜、瀏陽豆豉加豬油渣炒青辣子,豆腐乾、霉豆豉、水豆豉無一不愛。
愛喝酒朋友,愛擺龍門陣,愛本地戲,愛好音樂,好書。
討厭失禮放肆老少,尤其討厭油皮涎臉登門求畫者,逢此輩必帶其到險峻亂木山上亂爬,使其累成孫子,口吐白沫說不成話,直至狼狽逃竄,不見蹤影。
不喝酒,不聽卡拉OK,不打麻將及各類紙牌。不喜歡向屋內及窗外扔垃圾吐痰。此屋亦不讓人拍電影及旅遊參觀。

F. 《荷花》這幅作品是現代畫家( )的作品

《荷花》是一幅大眾喜歡的題材畫,也是一幅大眾畫家喜歡畫的畫,畫過《荷花》的畫家很回多,例如近答代現代大畫家:齊白石、黃澤金、張大千、徐悲鴻、李可染、李苦禪、潘天壽、吳作人、黃胄、黃永玉、范曾、何家英、史國良等都畫過。
荷花的象徵意義:
清白、高尚而謙虛(高風亮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表示堅貞、純潔、無邪、清正的品質。低調中顯現出了高雅。 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荷花是中國的傳統名花。花葉清秀,花香四溢,沁人肺腑。有迎驕陽而不懼,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所以荷花在人們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豐興的預兆,是佛教中神聖凈潔的名物,也是友誼的種子。此外,它在埃及也被稱作代表和平的友誼之花。

G. 黃永玉 荷花作品 賞析

【博寶藝術網訊】博寶藝術網評論員雲峰 撰文 在寶珍初見這幅畫,色彩鮮版艷,美麗的花朵權以不同的顏色和形態被詮釋著,我心裡想這樣浪漫的畫,必定是一位年輕人所作,細細一看作者是黃永玉老先生的作品,這幅不同尋常的荷花圖一九九三年創作於香港,一位老人盡能創作出這么浪漫的的作品,想必他一定是懷有一顆未泯的童心,若不是一顆裝滿美好的心,定是不能繪出如此絢麗美妙的色彩。熟悉黃永玉先生的人,都知道黃永玉老先生出於湖南省鳳凰縣,土家族人,受過小學和不完整初級中學教育。十六歲開始以繪聲繪色畫及木刻謀黃永玉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土家族,湖南鳳凰人。擅長版畫、彩墨畫。賞中國國畫,不得不看這用墨的濃淡上,這幅《荷花》用筆非常的老辣,線條流暢曲亦豐盈,是荷花創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非常具有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博寶藝術網評論員雲峰 撰文 )【博寶點評】描繪春景的作品有很多,但很少見像黃先生這般用大量色彩重頭打造多彩春景的手法,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和感染力,欣賞之餘不免被這種朝氣蓬勃的氛圍所感染,心潮起伏。

H. 表叔是沈從文,自己也是個名畫家,黃永玉的畫能賣多少錢呢

黃永玉,1924年出生於湖南常德,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中國著名畫家,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 尺寸:122.5×124cm
  • 成交價:RMB 7,626,960
  • 拍賣時間:2013-05-28
  • 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題識: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蓬聲,夢初驚。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萬里作,有人喜,有人厭,余屬喜派。萬里風格無它,僅不食前人余唾耳。數千年來詞人無數,何若多一重復詞人耶,畫亦如是。人言余作非國畫,余唯唯,復言余畫不似古人,余亦唯唯,余不愚,窮半曰功臨一宋元人小品等間耳,非不能也,實不為也。余所作若全系別人作過,有何味道?故余雖不抖擻家數,不薄古人,然只薄穿戲裝龍袍,而令家童稱婆姨為娘娘者,借題罵街補白耳。黃永玉,戊辰(1988年)初夏。

I. 黃永玉的捐巨幅畫作

名畫家黃永玉日前向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其巨幅代表作《春江花月夜》,及上世紀50年代為國家博物館創作的《各族人民大團結》壁畫小稿,捐贈儀式17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
《春江花月夜》為黃永玉先生89歲所作,畫心高5米,寬3.85米。作品表現了唐代詩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境,採用全景式構圖,描繪了春江花月夜宴樂盛景,讓人聯想到黃永玉故鄉鳳凰沱江之夜。作品色彩濃烈,人物眾多,造型生動,綜合了畫家水墨和重彩的功力,為畫家晚年最重要代表作之一。
《各族人民大團結》壁畫由黃永玉完成於上世紀50年代,一直安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大廳內,直至中國國家博物館2007年新館重建,經歷了20世紀後半葉的社會變遷,成為新中國壁畫碩果僅存的精品。原創作小稿見證了黃永玉嚴謹的藝術創作態度及扎實藝術功力,為後人研究新中國壁畫創作提供了珍貴資料,故此壁畫小稿的捐贈具有特別意義。
在17日的捐贈現場,黃永玉一直說這是「小事一樁」。「人老了,畫留在家裡會有很多復雜的問題,捐給國家是最好的選擇。」
2013年8月,「黃永玉九十畫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展覽全面回顧了黃永玉的藝術歷程,展現了畫家從版畫到水墨的創作流變,及其在書法、雕塑、工藝、設計等多方面的才華,充分顯示了老畫家的藝術激情與創新能力 。

J. 黃永玉的相關信息


地圖:
原標題:《黃永玉全集》在京首發 所有入選作品均本人審定
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黃永玉全集》2013年7月29日在北京舉行了首發儀式。全集編撰歷時3年,是迄今為止最全面展示黃永玉藝術成就的一套叢書。
《黃永玉全集》的出版恰好在黃永玉90歲生日即將到來之際,在今天的首發儀式上,黃永玉先生謙遜並不失幽默地說:「可能是因為我歲數大了,湖南省畫畫的人沒有比我大的了,所以給我出了這套全集。」作為海內外知名畫家、當代中國藝術的指標人物,黃永玉先生的創作橫跨文學、藝術多個領域。《黃永玉全集》共計14卷,前8卷「美術編」,分別為版畫、彩墨風景、彩墨花鳥、彩墨人物、油畫雕塑、小品插畫、書法及設計,收錄作品圖片共計2630幅;後6卷「文學編」,分為詩歌、人物、自述、雜文游記、文與畫、雜集(書信),收錄文學作品共計1200篇,是對黃永玉先生作品最全面、最完整、最權威的結集出版。
《黃永玉全集》於2010年8月啟動,2011年入選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項目,歷經三載,湖南美術出版社集中重點編輯力量,進行全方位的訪談、采編、組稿、拍攝、編輯。為了保證《全集》的質量,出版社組建了堪稱豪華的編委陣容:由美術理論家劉驍純和湖南美術出版社社長李小山擔任主編,黃永玉兒子黃黑蠻、資深編輯左漢中擔任執行主編,編審郭天民擔任總體設計,學者李輝擔任文學編主編。為了防止假畫魚目混珠編入「全集」,所有入選作品均由黃永玉本人及兒子黃黑蠻親自審定,保證了每件入編作品的真實性。
2014年2月17日,黃永玉先生將自己的巨幅代表作《春江花月夜》和上個世紀50年代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創作的《各族人民大團結》壁畫的小稿贈予國博,豐富了國博對近現代美術經典作品的收藏。
《春江花月夜》為黃永玉先生89歲時所作,畫心高5米,寬3.85米。作品表現了唐代詩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中的情境,畫面採用全景式的構圖,描繪了春江花月夜宴樂的盛景,是黃永玉八十高齡以後最重要的代表作。

熱點內容
青錢柳盆景 發布:2025-07-18 03:46:59 瀏覽:731
胥口櫻花院 發布:2025-07-18 03:44:36 瀏覽:86
荷花帶回家 發布:2025-07-18 03:43:56 瀏覽:66
曾泰梅花 發布:2025-07-18 03:36:47 瀏覽:790
燈心草盆栽 發布:2025-07-18 03:22:38 瀏覽:504
豆角花語 發布:2025-07-18 03:18:54 瀏覽:935
形容寒蘭花 發布:2025-07-18 03:09:53 瀏覽:935
香香櫻花 發布:2025-07-18 02:25:33 瀏覽:954
花語長興 發布:2025-07-18 02:19:59 瀏覽:869
真人蘿莉百合 發布:2025-07-18 01:44:14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