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道的畫
㈠ 國畫荷花的荷花象徵
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或間色變化,素有「花中君子」之稱,有品格高尚、純凈美好等寓意。蓮花有並蒂同心者,為一蒂兩花,且「蓮」與「憐」諧音,是男女好合、夫妻恩愛的象徵;蓮花多子,故可寄託多子多福的願望,多子的蓮蓬也象徵著多多生子。
國畫中荷花有很多的不同寓意象徵,周敦頤的《愛蓮說》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支的君子形象;「一品清廉」,「蓮」通「廉」,荷花寓意公正廉潔,是對清官的贊揚;「本固枝榮」,荷花枝繁葉茂,用荷花叢生比喻根基牢固,興旺發達,世代綿延,家道昌盛。
畫家筆墨下寫意大氣的墨荷或是形象逼真、色彩鮮亮的工筆荷,我們都能從中讀出荷的美麗與純潔。亭亭玉立、玉肌水靈的荷是我們心中的聖潔仙女,無人時,靜靜的觀賞畫中的荷,總會讓人心中愉悅、神清氣爽,想起屬於我們美麗的夢。
㈡ 如何畫工筆畫荷花
如何畫工筆畫荷花
一般的工筆畫荷花的三大國畫技法有碰染、分染、罩染;試著按下面的方法進行繪畫吧!說不定會有驚喜!下面一起來看看!
碰染技法
工筆畫荷花的碰染技法,也可叫做"承染",是傳統的國畫技法。如畫綠色的工筆荷花的花葉,先把花育調和好,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花青色點在葉的暗處,隨時用水筆烘乾,這樣用花青染,水筆烘,越來越淡,畫至亮處,用水接染對,要退暈得天然無痕跡,更不可出現水花及臟各
碰染法多數應用在工筆熟紙上。方法是手上同時嵌住兩支筆,如畫荷花時,一支筆蘸洋紅,一支筆蘸白色的粉,到紙上互相碰染,產生好看的顏色,比在色盤中經過調拌的色調鮮明,其意外效果全在於碰,所以色不能調得大幹,才能在色與色相碰時互相滲透而產生暈染效果。人物面部用儲石,而兩頰可用曙紅與儲石相碰染,碰染一般一次完成,如果不足可以碰染兩次。嶺南派國畫家全用這種國畫技法,用工筆畫青銅器也用這種國畫技法。
分染技法
碰染是一次完成的國畫技法,分染是把一道工序分成兩道來完成。方法是把碰染中的色調,按照陰陽向背,分作兩次或數次來完成。
如畫生紙的人面必須分染時,為避免生紙遇到含膠的顏色後再畫時容易滯貼,可以先把小面積的口唇用洋紅畫出來,再塗大面積的'儲石,以求渾融,如畫國畫月季花,在用洋紅烘染出陰陽反正後,下次再染白色的粉;畫青綠山水,山石的根部先染儲石,下一步用石綠畫沒有著色的下部,慢慢退暈到與蕉石互相銜接。染色時,要求染得自然而無痕跡。
【拓展閱讀】
水墨人物畫四大技法學習
水墨人物畫四大技法有打底、礬畫、堆金瀝粉、三礬八染。具體的內容你都清楚嗎?一起看看為你收集的資料吧!
打底技法
水墨人物畫的打底技法,主要是為了美術顏料的使用,不象水彩、油畫顏料那樣經常互為調拌。打底的不法,可以簡單地分作墨打底與色打底。
畫水墨淡彩時,一般都用墨打底,如畫水墨人物畫的面部,在明暗交接處.下頦與頸部的一部分,都用淡墨先打一個底,然後再著赭色。如畫手部,也可把隆起的關節處用淡墨烘出起伏再行著色。一方面可增加手部的厚度、肌肉感.另方面可避免赭石色調的過度單一如果是畫藍色襯衣時,水墨人物畫用墨打底.也可增強農服的質感,另外在畫純勾勒的形式時.亦可不用打底色打底技法。
如果畫的是水墨山水畫的草坡.先用赭石打底後.罩以草綠.表現單下邊還有些黃土層:再如披金色時也可先用黃色打底,石綠用儲石或草綠打底.都可增加厚度感。另外石膏用花青打底,韓砂用洋紅、殊源打底,工筆花葉正面用石青畫,亦可背後用草綠或石綠襯底。
礬畫技法
以礬助畫,逐漸為國畫家所多用,則當代很多國畫家,愛用礬水畫雨雪,利用生宣紙,按草圖安排,灑上肌水甩成的雪花或雨點,後再塗墨,則凡有礬點的地方,便成了雪花和雨柱了。
婦女兒童和花衣服,也可用礬水勾勒花紋,然後通染顏色,則花紋很覺自然,又如節日的燈火,焰火、鯉魚的鱗片、掛雪的樹枝,都可用礬水畫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國畫技法之堆金瀝粉
在中國古代建築結構彩畫中,常常使用准金瀝粉的技法。其技法是用搗細的黃土七分與豆面三分拌膠成為泥狀,裝入小布包中,用時通過管狀物擠到畫棟上,然後塗以石黃、膠礬水及桐油,借著未乾而有粘性的時候,貼上金箔,慢慢地壓擦一下,使畫面呈現出薄薄的內雕感。這種技法也大量地用於佛寺壁畫,用以描繪服裝、冠帶及佩飾物,可增強喜慶吉祥,富麗堂皇的氣氛,富於民族色彩感。
堆金瀝粉的技法,不適用於紙絹材料上作畫,因日久容易脫落。但如用淺蛤粉瀝粉後,使用句金之法,仍是可行的,國畫水墨人物畫物服裝及空白處,需用金、銀細箔裝飾者,亦可直接用膠粘貼於畫面。
;㈢ 哪位畫家畫荷花
1、王冕
元代著名畫家,擅長梅花和荷花,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版,每天利用放牛的權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里山,以賣
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
等。
2、朱耷
朱耷擅花鳥、山水,也是歷史上荷花畫的聖手,其花鳥承襲陳淳、徐渭寫意花鳥畫的傳統。發展為闊筆大寫意畫法,其
特點是通過象徵寓意的手法,並對所畫的花鳥、魚蟲進行誇張,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簡練的造型,使畫中形象突出,主題鮮明,甚至將鳥、魚的眼睛畫成「白眼向人」,以此來表現自己孤傲不群、憤世嫉俗的性格,從而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花鳥造型。
㈣ 畫荷花的著名畫家有哪些
1、張大千
張大千(Chang Dai-Chien,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正權,後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堂。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城郊安良里(現市中區公園灣半坡井「芭蕉井」)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
張大千的荷花素凈純美,亭亭玉立又不失瀟灑飄逸,將「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兩種對立之美糅合其中,遠觀之仙氣十足,與周敦頤蓮之「不可褻玩」的高潔性情甚符。
㈤ 國畫荷花有什麼寓意
1,荷花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或間色變化,素有「花中君子」之稱,有品格高尚、純凈美好等寓意。
宋代周敦頤之名篇《愛蓮說》稱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意思是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贊美荷花的高貴品格,將其視為清白、高潔的象徵。
2,蓮花有並蒂同心者,為一蒂兩花,且「蓮」與「憐」諧音,是男女好合、夫妻恩愛的象徵。
南北朝佚名《西洲曲》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意思是低下頭撥弄著水中的蓮子,蓮子就像湖水一樣青。把蓮子藏在袖子里,那蓮心紅得通透底里。蓮子:和「憐子」諧音雙關。青如水:和「清如水」諧音,隱喻愛情的純潔。蓮心:和「憐心」諧音,即愛情之心。
3,意比和合。
「荷」,與「和」諧音。民間吉祥畫,「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持荷,一人捧盒,以示和合。八仙中的何仙姑,以手執荷花為表徵,象徵其貌美並姓何,表示祥和吉利。
4,表示清廉。
荷花即青蓮,青蓮與「清廉」諧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為官清正,不與人同流合污,這主要是指在仕途中。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即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支的君子形象。
5,代表聖潔。
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凈潔的象徵。荷花出塵離染,清潔無瑕,故而中國人民和廣大佛教信稈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作為激勵自已潔身自好的座右銘。荷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
㈥ 精美荷花PS教程
精美荷花PS教程
先看效果圖:
效果圖
1、新建文檔用「鋼筆」工具繪制如圖的路徑,荷花邊緣起伏不平所以我們在畫的時候也凹凸不平。
圖1
2、把路徑轉化為選區(ctrl+Enter),填充顏色(R、G、B、分別為 26、89、98、)這個顏色不一定是最終荷花顏色,最後我們可以通過「曲線」做調整,暫時先用這個相近的顏色填上。添加「雜色」數量為「1.5」左右。
圖2
3、取消選區(ctrl+D)下面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刻劃出荷花凹凸感,在中間用鋼筆工具畫出如圖路徑,右擊「建立選區」,羽化半徑為「20」增加羽化值是為了在後面用「加深」和「減淡」工具時邊緣不生硬,不會出現明顯的分界線。
圖3
4、換用「加深」和「減淡」工具,注意畫筆大小要大些,曝光度要小一些,曝光度是要特別注意的,不要太大,否則會留下明顯的痕跡;如圖把選區內一部分減淡,一部分加深。
圖4
5、反選(ctrl+shift+i)同樣用「加深」和「減淡」,把邊緣折疊的地方「加深」。注意「加深」部分是一段一段的這樣荷花邊緣才有上下起伏感,這里只是簡單的處理,細節刻劃留在後面做。這個時候荷葉已經有了一點立體感。
圖5
6、同樣用「加深」和「減淡」工具在邊緣細心的塗,曝光度依然很小,根據需要調整「畫筆」大小。凹下去的地方被光,所以顏色深些,凸起的地方為高光區,顏色較淡。
圖6
7、繼續把右邊的明暗變化用相同的方法塗出來,要注意的是在最右邊做了一個卷邊效果。
圖7
8、卷邊做法也非常簡單,用「鋼筆」或「套索」做出如圖選區,直接用「減淡」工具減淡幾下就可以了。
圖8
9、「減淡」出中心的凹點,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畫荷葉的葉脈,也是很簡單的事情,首先用「鋼筆」畫出如圖的路徑。
圖9
10、用「畫筆描邊路徑」功能給路徑上顏色,方法為(1)新建空圖層,選擇畫筆工具,(2)畫筆大小為「2像素」,(3)選擇顏色(35、95、90),(4)選擇「路徑」點下面的圖標。
圖10
11、此時如圖線條還非常生硬。順便用「曲線」調整一下「荷葉」的顏色(調不調無所謂)。
圖11
12、用「橡皮」,調整下參數,「不透明度」和「流程」都要低一些,不然就會一次性把剛才的「葉脈」擦掉了,邊緣的多擦掉一些,中間稍微擦一兩下就可以,如果「葉脈」仍很明顯,可以降低該圖層的透明度,也可以用「高斯模糊」稍微模糊一下。
圖12
13、上一步完成後基本是這樣了,已經有了「葉脈」紋理。
圖13
14、但是現實中「葉脈」是有厚度的,所以附近荷葉光線有些變化,依然是「加深」工具,沿「葉脈」的一側塗出一道道顏色微深的線條。
圖14
15、這樣我們的第一片荷葉就已經完成了,其餘荷葉相同的部分就不再累述,主要把不同的地方再說明一下。第二片是一個帶點「殘破」的荷葉,用「橡皮」,把「不透明度」和「流程」都調到「100」是為了一次性擦除,畫筆小一點,在「荷葉」上擦出一些小洞。
圖15
16、用「鋼筆」勾出荷花的「莖」。填充和「荷葉」相近的顏色,添加雜色,數量為「1.5」也可以用「加深」和「減淡」局部處理一下,有些不明顯的顏色變化,不止於一根「莖」下來。
圖16
17、第三片葉子,與前兩個不同,它是側面圖像,首先還是用「鋼筆」勾出整體外形,填充和以前一樣的顏色和雜色處理。
圖17
18、用「鋼筆」畫出葉子的「背面」區域,填充顏色(71、113、88)並用「加深」把靠邊「正面」的部分顏色加深。
圖18
19、同樣用「鋼筆」畫出「莖」的輪廓填充(處理同以前做法)葉子背面的`「葉脈」,也是以前的「畫筆描邊路徑」做法。
圖19
20、「 鋼筆」畫出如圖選區,注意的是選區的交界線一邊淡一些,一邊稍微深一些,當然是用「加深」和「減淡」工具完成的,其他做法同其他葉子一樣做法。
圖20
21、完成如圖。
圖21
22、這片葉子完全是「反面」顏色淡一些(76、128、82),光線變化不復雜幾乎是單色,只要花點功夫用「筆刷」畫出葉子上的「紋理」就可以了,配合減淡工具和「圖層」不透明度,實現半透明度效果。
圖22
23、第五片同第四片,這也是個「殘葉」用「橡皮」,同第二片葉子處理方法一樣。
圖23
24、這里主要工作是畫出「荷花」,花由花瓣組成的,所以我們這里也不能一股腦的上顏色,而是一片一片組成的,「鋼筆」畫出路徑後轉為「選區」填充顏色(210、142、194)具體數值自已決定,喜歡紅一些的就填紅顏色。
圖24
25、用「減淡」工具把一部分減淡。
圖25
26、復制「花瓣」圖層(ctrl+j)改變每一個的角度,重新排列,注意是從中間向外的不要排的太分散。
圖26
27、還有幾片葉子形狀各不一樣,所以就不能復制了,得一個一個的用「鋼筆」畫出形狀後著色(同其它「花瓣「顏色)再用「加深」和「減淡」處理。
圖27
28、為「花朵」做出「莖」方法同其他「莖」做法一樣。
圖28
29、在左邊同樣做出幾片葉子,其中一片用「高斯模糊」處理過,表示較遠處的葉子,到此畫面構圖完成。
圖29
30、畫面背景色彩單調,我們來襯托一下,選「筆刷「顏色為(179、203、209、)
圖30
31、在葉子和空白處填色,增加朦朧感,筆刷直徑要大,否則會塗出一條條的線來,這樣可以大功告成了。
圖30
32、一幅作品完成後加個落款,這樣作品才完整,OK搞定。
最終效果圖 ;
㈦ 在家中畫荷花好嗎有什麼寓意
寓意「和為貴」、「連年有餘」、「品格高尚」等很多,荷花也是佛家的聖花,內中國人大多喜歡的。這些容方面可以看看現在畫荷花的畫家王榮昌、邢靈敏、藹繪丹、楊成功等老師的作品,他們幾位的荷花都有獨到之處,網上都能看到,供你參考。
㈧ 怎麼畫一個古代的荷花
就這么簡單
㈨ 蓮花如何畫
蓮花的畫法:
蓮花,雙稱荷花。是蓮科蓮屬植物。
荷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狀莖橫生,肥厚,節間膨大,內有多數縱行通氣孔道,節部縊縮,上生黑色鱗葉,下生須狀不定根。
葉圓形,盾狀,直徑25至90厘米,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覆蓋,背麵灰綠色,全緣稍呈波狀,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葉脈從中央射出,有1至2次叉狀分枝;葉柄粗壯,圓柱形,長1至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葉柄等長或稍長,也散生小刺;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
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花直徑10至20厘米,美麗,芳香;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黃色或間色等變化;荷葉矩圓狀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至10厘米,寬3至5厘米,由外向內漸小,有時變成雄蕊,先端圓鈍或微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葯條形,花絲細長,著生在花托之下;花柱極短,柱頭頂生;花托(蓮房)直徑5至10厘米。
堅果橢圓形或卵形,長1.8至2.5厘米,果皮革質,堅硬,熟時黑褐色;種子(蓮子)卵形或橢圓形,長1.2至1.7厘米,種皮紅色或白色。花期6至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期8至10月。荷花栽培品種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
荷花是最古老的雙子葉植物之一,同時又具有單子葉植物的某些特徵。荷花的胚芽被鱗片包裹著,和單子葉植物相似。從花的結構看,荷花具有3、4層花被,外輪萼片狀,內輪花瓣狀,雄蕊多數,雌蕊離生,花粉粒為單溝舟形。蓮的莖有明顯的分節現象,地下莖節長滿須根。這些都是單子葉植物的特徵。荷花的芽為混合芽,人們所見的蓮芽,是藕的頂芽以及各節腋芽的位置。根分為種子根和不定根兩種,播種所出的由種子的胚根所形成的主根不發達,發揮功能作用的是不定根。荷花的莖就是藕,是荷花的地下根狀莖,是荷花儲藏養分和供繁殖的器官。荷花的花單生,兩性,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花托、花柄等六部分組成。品種多樣,花色豐富。
荷花為竊根水生花卉。藕是荷花橫生於淤泥中的肥大地下莖。藕的橫斷面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孔道,這是荷花為適應水中生活形成的氣腔。此種氣腔在葉柄、花梗里同樣可以見到。在莖上還有許多細小的運輸水分的導管,導管壁上附有增厚的粘液狀的木質纖維素。它具有一定的彈性,當折斷拉長時,使出現許多白色相連的藕絲。老藕的絲尤多於微藕。種藕的頂芽叫「藕苫」,被鱗片包著。它萌發後抽出白嫩細長的地下莖,稱為「藕帶」。藕帶分節,節的周圍環生不定根。節上抽葉和花。從藕帶先端形成的新藕叫主藕,旺盛者有4至7節藕筒,簡長10至25厘米,直徑約6至12厘米。主藕上分出支藕叫子藕;從子藕再長出的小蔥稱孫藕,常僅1節。藕的大小、形態、色澤、生藕的遲早、入泥深淺、品質風味等,均因品種而異,又受栽培和條件的影響。
荷花葉大,直徑可達70厘米,全線,呈盾狀圓形,具14至21條輻射狀葉脈。葉面深綠色、粗糙、滿布短小鈍刺。刺間有一層蠟質白粉,故能使雨水凝成滾動的水珠。葉背談綠,光潔無毛,脈隆起,中央有圓柱狀葉柄挺舉荷葉出水。柄上倒生較密剛刺,葉柄與地下莖相連處呈白色,水中及水上部分則為綠色。葉分三種:以頂芽最初產生的葉,形小柄細,浮於水面,稱為錢葉,或叫荷錢;最早從藕帶上長的葉略大,也浮於水面,叫浮葉;後來從藕帶上長的挺出水面的葉叫立葉。無論是錢葉、浮葉或立葉,出水前均相對內捲成棱條狀。立葉依生長早晚,其大小、高矮、順序表現出明顯的上升階梯和下降階梯。在新藕形成時抽出的立葉,比前張大而剛刺較短,叫「後把葉」,在其前方再出現一張形小、柄短、葉背微紅的葉,叫「終止葉」。人們只要辨別出終止葉,就能找到泥中新藕的方位。
㈩ 荷花誰畫得好
王冕
王冕(1310—1359),字元章,一字元肅,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市長寧鄉郝山下人。他的別號很多,有竹齋生、會稽山農、會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陰野人、浮萍軒子、竹冠草人、梅叟、飯牛翁、煮石道者、閑散大夫、老龍、老村等。另外,他還給自己的草堂,先後取了水南軒、浮萍軒、竹齋軒、滿目青山軒、梅竹軒、耕讀軒、心遠軒、竹西軒、聽雪軒、聽秋軒等名稱。他是元代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傑出的詩人和畫家。
王冕隱居在山明水秀的諸暨九里山的水南村。村上共有三戶人家,一年到頭辛苦過活。一條溪水像帶似的流過,挺秀的山巒聳立在屋後,山上竹木茂盛,一片蔥蘢。山光水色相映,景色秀麗,環境清幽,正如他詩篇中所說:「青山隱隱帶江流,江上軒窗面面幽。」他在此地「種豆三畝,粟倍之,梅千樹,桃杏居其半,芋一區,薤韭各百本;引水為池,種魚千餘頭」(《芝園後集》卷十)。王冕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就是在這么一個充滿著詩情畫意的山村中度過的。朴實的生活與清幽的山水孕育了他的熱愛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性格,賦予他的詩畫創作以濃厚的生活氣息。
王冕的祖代,原住在關西的王景(函谷關以西)。他的十世祖宗是王德元,在宋朝做清遠軍節度使的官。王德元有兩個兒子,一是王琪,曾任閬州觀察使;一是王琳,做過統制官。從王琳開始遷居諸暨,傳到王冕已經八代了。
王冕的遠祖,無疑是官僚家庭,但傳到王冕的父親已成為一個一貧如洗的農民。徐顯的《稗史集傳》載:「父力農,冕為田家子。」在王冕的《竹齋詩集》中說:「九里先生兩鬢皤,今年貧勝去年多。敝衣無絮愁風勁,破屋牽蘿奈雨何。數畝豆苗當夏死,一畦蘆穄入秋瘥。相知相見無他語,笑看生前白鳥過。」(《九里山中》)「白日力作夜讀書,鄰家鄙我迂而愚。破甑無粟妻子悶,更采黃精作朝頓。」(《過山家》)「江南古客無寸田,半尺破硯輸租錢。好山好水難夤緣,荃房日薄蒙荒煙。」(《有感》)
從這些詩句來看,他是親身參加各種勞動的,讀書作畫不過是他的農余活動,而且是為了生活,以賣畫易米糊口和納租付稅,他寫詩作畫自然與一般士大夫吟風弄月、消愁遣恨有所不同。由於他「耕無寸田,牧無風芻」,生活一年不如一年,冬天無棉絮過冬,草屋破漏無力修補,莊稼抗不住天旱,家中破甑無糧,妻子忍飢挨餓,不得已只好采野菜充飢。在此情況下,自己就不得不直接參加體力勞動,蓬頭赤腳,下田耕種,栽植竹、茶、桑、麻及雜糧等來維持生活。對這種貧苦生活的描述,在有關的著錄中到處可以找到。例如在《竹齋詩集》中還有「我窮衣袖露兩肘,回視囊中無一有」的描寫。在《鐵網珊瑚》里有「今年老異於上年,須發皆白,腳病行不得,不會奔趨,不能諂佞,不會詭詐,不能幹祿仕,終日忍飢過」的記載。盡管有此慘苦遭遇,但他寧願耕作賣畫度日,不願奔走豪門乞食,充分表現了一個藝術家的堅貞不屈的性格。
王冕的出生,一說生於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卒於至正十九年(1359)正月,享年七十三歲。吳榮光《歷代名人年譜》持此說。吳譜還載王冕生日為七月廿二日。一說生於元至元元年(1335),卒於明永樂五年(1407),享年七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