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荷花
① 白蓮花怎麼畫
蓮花其實就是荷花,准確的來說現在所說的荷花都是蓮花,蓮花只是荷花的別稱而已,是同一種植物,只是現在叫做荷花的比較多,加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世人稱贊的更多,那麼蓮花的工筆畫教程是什麼呢?
繪畫步驟:
步驟 1、用淡墨勾荷花花瓣,濃墨勾荷正葉。中墨勾荷反葉、蓮蓬、荷桿、水草及浮萍。用長鋒勾線筆勾線,力求用筆穩健,線條流暢。
工筆畫教程
步驟 2、荷花花頭用鈦白加水調成淡白色平塗,注意鈦白不可太濃,以免傷了花頭墨線。把畫面用水打濕,用酞青藍+墨渲染背景。畫面四周用色要重些,中間要淡些,營造一種光感效果。初學者如果一起達不到效果,可以畫面干後重新打濕再調整畫面。
2
步驟 3、荷花花瓣用藤黃+酞青藍+少許墨+少許朱鏢調成一種淡灰黃綠色來分染,蓮蓬用藤黃色平塗。荷葉不分正反面全部用酞青藍+墨分染,背景和浮萍也用此色分染和調整。
3
步驟 4、荷花花瓣用酞青藍+藤黃+少許墨調成草綠色分染,根部要染的重些,然後正瓣根部再用藤黃+少許曙紅調成中黃色罩染。蓮蓬用藤黃+朱鏢分染。荷葉、荷桿、水草、背景、浮萍用酞青藍+墨繼續分染調整。
4
步驟 5、荷花花瓣用酞青藍+藤黃+少許墨調成草綠色絲花脈,用藤黃+少量朱鏢用立粉法點花蕊,干後用濃白粉點蕊尖。蓮蓬上的蓮子用白色平塗後用胭脂勾勒。荷葉、水草、浮萍、背景用綠色(酞青藍+藤黃)罩染。用三綠提染荷葉、荷桿。墨綠色荷桿上的刺。三青提染水草和浮萍。水草葉尖和蟲蛀部分用朱鏢+藤黃+少許墨調成赭黃色分染。
②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
人教版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
「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 ,歡迎閱讀。
19世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形象地指出:"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給學生的不是己投入千百萬年動盪的現成的大廈,而是促使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同他一起建造大廈,教他建築。"我國教育家葉聖陶也曾指出:"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國內外教育家的精闢論述,強調了教師要引導學生入知識之門,帶領學生上科學之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一輩子受用。如何改革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呢?下面就《荷花》第一教時,談談我的粗淺見解。
一、教材分析
《荷花》一課,是省編義務教育五年制第六冊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像,贊美了荷花的美麗。再現了如詩如畫的大自然美景。全文共五個自然段。作者以觀察的程序為線索敘寫。課文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3節),寫的是作者從看荷花的角度,對荷花進行直接記敘描寫。作者由『"聞"到"清香",來到荷花池邊。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開",有的"含苞欲放。"再細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勢各不相同。接著通過假設"一大幅活的畫",圍繞一個"活"字,展開想像,轉入對荷花動態的描繪,這是課文的第二部分(4—5節)。作者從想像的角度,對荷花進行比喻性描寫。進一步描繪了荷花的美麗。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變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佼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這篇課文的教學,根據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較發達的特點,要充分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進行美的教育。同時也要緊扣教材第六單元的訓練重點,練說自然段的大意,學寫總分段式的一段話。
二、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三年級階段著重進行段的訓練。第六單元的閱讀訓練重點是用"誰"、"怎麼樣"的句式概括自然段大意。學會用總分的方法寫一段話。課文第二自然段就是用總分方法寫的一段話,教學時可作學法遷移,安排學生練筆。圍繞教材和單元的特點《荷花》第一教時可設定如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1.自學為主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理解6個新詞的意思。
2.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
3.理解並概括1、3自然段的大意。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第二自然段。
5.初步了解荷花的美麗、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概括1、3自然段的大意。
教學難點:理解荷花開放時的種種姿態,體會荷花的美。
三、教程設計及指導思想
(一)激趣導入
一堂新授課,導語的設計至關重要。所謂"萬事開頭難"也就是這個道理。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梁。通過橋梁,師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話所說的"良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荷花》一課的導入,可用謎語激超:"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也可用回憶舊知法導入。即讓學生回憶三冊27課《學畫》,王冕畫的那池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想像,"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於被調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
(二)初讀課文,理情思路
初讀課文,除了掃清文字障礙,還要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局出發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體現"摯領一頓,百毛皆順"的教學思想。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教師檢查:
a.哪些字容易讀錯,該怎麼讀?
b.哪些字容易寫錯,怎麼記?
c."蓬"、"骨"的結構。
2.課文寫了荷花的哪幾方面?
幻燈題檢查:作者寫了荷花( )、( )、( )和自己的( )。
(現今社會知識繁多,書籍如海。速讀課文留下整體的感知,為今後瀏覽式閱讀習慣的養成打基礎。)(三)深讀悟情,學法遷移
當前課堂教學的最顯著的特徵之一,便是信息量的傳輸吞吐非常活躍。如果說"講述"是信息的單向傳遞,那麼"談話"也不過是信息的雙向傳輸,而"討論"卻是信息多向、立體的傳輸。教師在確定教學方法後,組織討論的藝術,起著十分重要的主導作用。因為通過討論,可讓學生在自主的情況下學懂課文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為什麼這樣寫。進而從讀學寫,水到渠成,訓練技能,形成學力。
1.第一段課文。
a.思考: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荷花的清香吸引人?
b.這些詞語的朗讀語調該怎麼處理?請你讀讀。
c.放手讓學生評價,指名再讀、學讀、齊讀。
d.做作業本第5題。
e.為什麼選這一句?
深讀課文與初讀課文相互照應,訓練學生注意學習的前後聯系,抓住主要內容概括大意,學練結合,鞏固學習成果。避免學生像小猴於下山,"那樣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2.第二段課文。
a.過渡:荷花的清香誘人,它的形態也的確引人入勝,同學們請看掛圖。教師以圖激情,讓鮮明的圖畫,激起學生思維活動的又一次高潮。
b.圖文對照,自由默讀。用~~~標出這一段的總起句。用( )標出荷花的各種形態。
c.學習寫荷花的句子。
(a)學習寫花骨朵的句子。
①讀這句話,感覺怎樣?
②通過哪些詞表現的?
③請你讀讀這一句,評一評,再讀,師讀,生讀。
④總結學法:整體感知——抓重點詞——品讀悟情。
(b)學法遷移,半扶半放學習寫荷花"才展開"和"全展開"的句子。
d.學法遷移,放手學習寫荷葉的句子。
e.討論寫荷花為什麼先寫荷葉?討論的目的是啟發學生懂得花如此嬌艷動人,離不開綠葉的襯托,正因為有荷葉的"挨挨擠擠"、"碧綠"、"大"、"圓",才有千姿百態,生機蓬勃的荷花。作者寫花前對荷葉的描述,埋著伏筆,這正是作者布局謀篇的匠心所在。
f.師,男、女生,分讀總起句,及寫花、葉的句子。
g.指導背誦第二段課文。
在反復品讀欣賞後,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圖文對照,學生不禁由衷地感嘆,"真是景如圖,畫如景啊!"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教師對於句序略加指點,自然能熟讀成誦。由讀到背,水到渠成,順理成章。這一背誦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語匯的積累、內化。
3.第三段課文。
a.過渡:荷花的`形態引人入勝,值得觀賞,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這一段課文的學習,老師要讓同學們運用剛才學到的學習方法自學,再在四人小組里展開討論,然後選代表匯報。此項自學安排,意在鞏固學法。
b.著重討論"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因為作者被眼前這池荷花陶醉了,覺得荷花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所以當它是一幅活的畫。
c.以陶醉的語氣感情朗讀這一段。
d.用"白荷花"概括這段大意。
e.用書上這段的開頭句作總起,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學寫荷花的姿勢。根據單元訓練重點,變式進行學寫遷移。豐富學生的想像,積累語言,掌握段的寫法,使教學融為一體,做到教練結合,有利於促進學生各種感觀的調配使用,達到教學最優化。
4.總結課文。
今天這堂課,你們學到了什麼?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課文總結,在課堂教學中地位不可低估。通過總結,能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儲存信息,鞏固記憶知識。有利於兒童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為高一年級的學習打下基礎。
5.課外練習。
用總分法寫一種花。
四、課堂設計的特色
1.教學從整體到具體,再回到整體,思路清晰,脈絡分明。
2.抓住作者寫荷花荷葉的精妙之筆,咬字嚼句,反復品味,不僅讓學生欣賞作者遣詞造句落筆的生動准確,而且通過遷移學習,訓練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3.多法品讀,內化語言。對於文質兼美的文章,抓好讀的訓練是最好的教學手段。因為文章的"美"是學生通過多種讀法品味出來的。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使學生陶醉,產生共鳴,也只有熟讀才能成誦,把課文里一個個句式,一種種規范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4.教學中學路分明:從撫——領——放。全體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自主、積極、主動的活動。耳聽、眼看、口讀、腦想、手寫,"全頻道"運作,"多功能"協調,"立體式"展開。
他先按照慣例向聽者概括陳述所說課的主要內容、中心,分幾個部分,每個部分主要講什麼,再聯系單元訓練的重點,說明所說課文在整個單元的語言文字訓練中所處的地位及其作用。然後提出課文的教學目標,接著陳述自己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計劃分幾個課時進行教學,各個課時分別完成哪些教學任務。這些內容說得清楚、明白、有條有理,而且把該說的都說了,完全符合說課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內容的系統性、敘述的條理性。在說完以上這些內容以後,趙老師用"下面,我著重講我第1課時的教學"一句話,將說課從說整篇課文轉入所說課時課文的教學。十分簡潔、自然。在下面部分,趙老師依次說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設計,最後說板書,也同樣把該說的內容都說,而且同樣說得清楚、明白、有條有理,做到了內容的系統性和敘述的條理性。不僅如此,陳述的內容,有詳有略,該詳的詳,該略的略了,從而突出了教學過程這個說課的重點和中心。如果我們集中分析一下教學過程,也可以發現趙老師設計的這個教學過程言簡意賅,的確切實可行。
在教學過程中,有聽、有說、有講、有寫、有練,訓練形式多樣,而且始終注意緊扣教學目標和根據教材的特點來組織教學活動。她讓學生讀課文感受荷花的美,聽錄音品味荷花的美,再通過練習,加深對荷花美的印象,從而使學生得到美的陶冶,培養了愛美的高尚情趣。
總之,趙老師的說課是成功的,按說課的標准進行評價,也應當說是一堂好課。如果還有什麼可以改進的話,那麼,一是在轉入說自己第一課時教學的時候,還可以插進去再分析一下該課時的教材(上面的教材分析,是從教材的整體角度去分析的,整體的分析,不能代替局部教材的剖析);二是教學過程中的有些內容應該具體一些,如"總結"說課中雖說了總結的方法,但沒有說總結的具體內容,"測試",也只說了測試的好處,沒有說具體怎樣測試和測試什麼,這些都使聽者難以判斷說課者安排的總結、測試到底好不好,好在哪裡,以及到底有沒有價值,有沒有必要,從而影響了整個教學過程的說課效果。再者,板書設計,趙老師是把它當作附錄附註在後面的,而且解釋也只有幾句話,這是不妥當的。因為板書也是說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說課一定要說板書,則不僅要求說內容、特點,而且還要說如何使用板書等等。總之,好的說課,連細節也應注意規范,因為細節其實不細,它同樣關聯著說課的整體效果。
;③ 畫荷花的步驟
一、白描。抄
荷花花瓣、葉襲子、莖的線條都較長,要求勾線時,形象准確而飽滿,線條流暢。中淡墨勾花瓣及小蓮蓬。較重墨色勾葉子。後面的荷葉以沒骨法完成,不用勾線
二、染底色。
用白色調稀罩染花頭、花苞。黃綠色罩染小蓮蓬,顏色薄一些。花青墨暈染正面葉片。草綠色罩染反葉及花葉的莖。
三、進一步刻畫。
芽綠色暈染花瓣,花苞染得深些。深綠色罩染正面葉,石綠色暈染反葉及莖。藤黃加少許朱磦暈染蓮蓬壁。黃色勾蕊絲,白色立粉點蕊、小蓮子。反瓣勾筋,正面不用。
四、沒骨法完成後面的荷葉及長草。
偏寫意畫法,不受輪廓線的約束。筆中的色有深淺變化,畫得見筆、生動。
④ 怎麼畫荷花 荷花簡筆畫教程
首先在中間畫出一個蓮蓬,在蓮蓬上畫些凸起,再畫上荷花花蕊,接著在蓮蓬周圍畫上一片片的花瓣,再用勾線筆畫出花瓣紋路,接下來用嫩黃色、綠色塗蓮蓬,黃色塗花蕊,花瓣塗上粉紅色,再加深尖端顏色,一朵好看的荷花簡筆畫就畫好啦。
⑤ 國畫里荷花和荷葉的畫法
工具/原料:筆,墨,紙,硯。
1、在畫面的右上角勾畫出葉蓋的臍眼,緊接著勾畫出葉蓋下垂的筋脈。
⑥ 精美荷花PS教程
精美荷花PS教程
先看效果圖:
效果圖
1、新建文檔用「鋼筆」工具繪制如圖的路徑,荷花邊緣起伏不平所以我們在畫的時候也凹凸不平。
圖1
2、把路徑轉化為選區(ctrl+Enter),填充顏色(R、G、B、分別為 26、89、98、)這個顏色不一定是最終荷花顏色,最後我們可以通過「曲線」做調整,暫時先用這個相近的顏色填上。添加「雜色」數量為「1.5」左右。
圖2
3、取消選區(ctrl+D)下面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刻劃出荷花凹凸感,在中間用鋼筆工具畫出如圖路徑,右擊「建立選區」,羽化半徑為「20」增加羽化值是為了在後面用「加深」和「減淡」工具時邊緣不生硬,不會出現明顯的分界線。
圖3
4、換用「加深」和「減淡」工具,注意畫筆大小要大些,曝光度要小一些,曝光度是要特別注意的,不要太大,否則會留下明顯的痕跡;如圖把選區內一部分減淡,一部分加深。
圖4
5、反選(ctrl+shift+i)同樣用「加深」和「減淡」,把邊緣折疊的地方「加深」。注意「加深」部分是一段一段的這樣荷花邊緣才有上下起伏感,這里只是簡單的處理,細節刻劃留在後面做。這個時候荷葉已經有了一點立體感。
圖5
6、同樣用「加深」和「減淡」工具在邊緣細心的塗,曝光度依然很小,根據需要調整「畫筆」大小。凹下去的地方被光,所以顏色深些,凸起的地方為高光區,顏色較淡。
圖6
7、繼續把右邊的明暗變化用相同的方法塗出來,要注意的是在最右邊做了一個卷邊效果。
圖7
8、卷邊做法也非常簡單,用「鋼筆」或「套索」做出如圖選區,直接用「減淡」工具減淡幾下就可以了。
圖8
9、「減淡」出中心的凹點,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畫荷葉的葉脈,也是很簡單的事情,首先用「鋼筆」畫出如圖的路徑。
圖9
10、用「畫筆描邊路徑」功能給路徑上顏色,方法為(1)新建空圖層,選擇畫筆工具,(2)畫筆大小為「2像素」,(3)選擇顏色(35、95、90),(4)選擇「路徑」點下面的圖標。
圖10
11、此時如圖線條還非常生硬。順便用「曲線」調整一下「荷葉」的顏色(調不調無所謂)。
圖11
12、用「橡皮」,調整下參數,「不透明度」和「流程」都要低一些,不然就會一次性把剛才的「葉脈」擦掉了,邊緣的多擦掉一些,中間稍微擦一兩下就可以,如果「葉脈」仍很明顯,可以降低該圖層的透明度,也可以用「高斯模糊」稍微模糊一下。
圖12
13、上一步完成後基本是這樣了,已經有了「葉脈」紋理。
圖13
14、但是現實中「葉脈」是有厚度的,所以附近荷葉光線有些變化,依然是「加深」工具,沿「葉脈」的一側塗出一道道顏色微深的線條。
圖14
15、這樣我們的第一片荷葉就已經完成了,其餘荷葉相同的部分就不再累述,主要把不同的地方再說明一下。第二片是一個帶點「殘破」的荷葉,用「橡皮」,把「不透明度」和「流程」都調到「100」是為了一次性擦除,畫筆小一點,在「荷葉」上擦出一些小洞。
圖15
16、用「鋼筆」勾出荷花的「莖」。填充和「荷葉」相近的顏色,添加雜色,數量為「1.5」也可以用「加深」和「減淡」局部處理一下,有些不明顯的顏色變化,不止於一根「莖」下來。
圖16
17、第三片葉子,與前兩個不同,它是側面圖像,首先還是用「鋼筆」勾出整體外形,填充和以前一樣的顏色和雜色處理。
圖17
18、用「鋼筆」畫出葉子的「背面」區域,填充顏色(71、113、88)並用「加深」把靠邊「正面」的部分顏色加深。
圖18
19、同樣用「鋼筆」畫出「莖」的輪廓填充(處理同以前做法)葉子背面的`「葉脈」,也是以前的「畫筆描邊路徑」做法。
圖19
20、「 鋼筆」畫出如圖選區,注意的是選區的交界線一邊淡一些,一邊稍微深一些,當然是用「加深」和「減淡」工具完成的,其他做法同其他葉子一樣做法。
圖20
21、完成如圖。
圖21
22、這片葉子完全是「反面」顏色淡一些(76、128、82),光線變化不復雜幾乎是單色,只要花點功夫用「筆刷」畫出葉子上的「紋理」就可以了,配合減淡工具和「圖層」不透明度,實現半透明度效果。
圖22
23、第五片同第四片,這也是個「殘葉」用「橡皮」,同第二片葉子處理方法一樣。
圖23
24、這里主要工作是畫出「荷花」,花由花瓣組成的,所以我們這里也不能一股腦的上顏色,而是一片一片組成的,「鋼筆」畫出路徑後轉為「選區」填充顏色(210、142、194)具體數值自已決定,喜歡紅一些的就填紅顏色。
圖24
25、用「減淡」工具把一部分減淡。
圖25
26、復制「花瓣」圖層(ctrl+j)改變每一個的角度,重新排列,注意是從中間向外的不要排的太分散。
圖26
27、還有幾片葉子形狀各不一樣,所以就不能復制了,得一個一個的用「鋼筆」畫出形狀後著色(同其它「花瓣「顏色)再用「加深」和「減淡」處理。
圖27
28、為「花朵」做出「莖」方法同其他「莖」做法一樣。
圖28
29、在左邊同樣做出幾片葉子,其中一片用「高斯模糊」處理過,表示較遠處的葉子,到此畫面構圖完成。
圖29
30、畫面背景色彩單調,我們來襯托一下,選「筆刷「顏色為(179、203、209、)
圖30
31、在葉子和空白處填色,增加朦朧感,筆刷直徑要大,否則會塗出一條條的線來,這樣可以大功告成了。
圖30
32、一幅作品完成後加個落款,這樣作品才完整,OK搞定。
最終效果圖 ;
⑦ 荷花怎麼疊
荷花怎麼疊就可以點擊網上查詢下如何折出好看的荷花了,而且你感覺外觀特別漂亮。
⑧ 映日荷花別樣紅,如何利用彩紙折荷花呢
其教程的最大特色就是簡約而容易上手。這個折紙荷花通過變形式的折法,將整個荷花的花瓣結構進行了充分的豐富,這種豐富帶來的好處就是大家在這里可以看到花瓣的層疊感還是相當的充足的,層層疊加的感覺並沒有增加整個折紙製作的難度,只是將荷花那種雍容華貴的艷麗之感表現的更加充分而已。為了最大程度上使得這個折紙荷花製作起來更加的簡單,在設計的時候這個折紙荷花採用的是組合折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