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國樂馬蘭花開

國樂馬蘭花開

發布時間: 2022-08-18 09:07:01

『壹』 中外的愛國音樂家

陳鋼 (1935-) 上海市人。與何占豪合作寫了蜚聲國內外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以後又編寫了《苗嶺的早晨》、《我愛祖國的台灣》、《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清水江戀歌》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他器樂作品。陳鋼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協理事、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他曾出訪美國、加拿大、法國、新加坡、香港、日本、台灣等並被載入「世界名人錄」、「世界音樂名人錄」等十八項世界名人錄,並獲「國際文化榮譽證書」。另著有散文集《黑色浪漫曲》,《三隻耳朵聽音樂》等。

賀綠汀 (1903-1997) 湖南邵陽縣人。我國著名的作曲家、音樂家。在近80年的音樂生涯中,他把自己的音樂活動與人民的革命斗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創作了很多不朽的音樂作品,在我國產生重大影響。他的創作,構思嚴謹周密,結構完整緊湊,手法簡潔洗練,感情真摯自然,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濃厚的生活氣息。尤其是歌曲創作,其親切上口的旋律與鮮明的時代感使他成為人們永遠不會忘記的一位優秀的人民音樂家。他給中國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作品將永遠傳唱在中華大地。 他共創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 200多首歌曲,6首鋼琴曲,7首管弦樂曲,25部電影音樂及140餘篇論文、譯作等,還出版有《賀綠汀音樂論文選集》等 。 主要作品:《暴動歌》、《牧童短笛》、搖籃曲》、《春天裡》、《天涯歌女》、《游擊隊歌》、《墾春泥》、《嘉陵江上》、合唱《新世界的前奏》,秧歌劇《劉德順歸隊》,管弦樂小品《森吉德瑪》、《晚會》。

華彥鈞 (1893-1950)小名阿炳,人稱「瞎子阿炳」,江蘇無錫東亭人。華彥鈞的民族器樂演奏植根於深切的生活體驗和豐富的民族底蘊,它能夠根據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從民間藝術遺產中超凡脫俗,創作、改編、演奏出與時代息息相關的作品。在抗日戰爭時期,他曾在街頭編唱過《漢奸的下場》等小調;他著名的二胡曲《聽松》以南宋名將岳飛抗金的史實寄託了對民族解放的期望。在抗戰勝利以後,他又編唱了《前走狼,後走虎》等在街頭演唱,對國民黨的反動統治進行了揭露和抨擊。他這種新聞活報式的藝術創作和表演,表現出高尚的民族氣節和強烈的民主意識。華彥鈞在二胡、琵琶等藝術作品中體現了相當高的藝術造詣,但他留下的只有創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親傳的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被收入了1956年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阿炳曲集》,成為中國近現代民間音樂研究的寶貴遺產。

雷振邦 (1916--1997)北京人。滿族。從1955年到1980年,他譜寫的電影歌曲多達一百餘首,包括《劉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來客》、《蘆笙戀歌》、《景頗姑娘》、《達吉和她的父親》和《金玉姬》、《董存瑞》、《馬蘭花開》、《花好月圓》、《吉鴻昌》、《小字輩》、《赤橙黃綠青藍紫》等40餘部影片音樂作品。其中涉及白族、壯族、彝族、拉祜族、塔吉克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的風格,由此而誕生了大量形象鮮明,優美抒情,具有強烈的民族地方色彩和散發著撲鼻的生活芬芳、地域風情的音樂作品,這些作品膾炙人口,深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雷振邦出生優越、富裕,卻始終堅信,音樂來源於生活,娓娓動聽的民歌,使其音樂充滿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李煥之 (1919-) )著名作曲家、指揮家、音樂理論家。原籍福建晉江,生於香港。抗戰勝利後,任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音樂系主任。新中國後,歷任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團團長、中央歌舞團藝術指導、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創作的《春節組曲》已成為我國春晚必演曲目;《社會主義好》高度頌揚了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下的人民新中國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的繁榮景象,唱出全國人民堅決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強決心。教育和影響了新中國幾代人的思想和成長。四十餘年來,創作了大量音樂作品,除了傳唱一時的《民主建國進行曲》、《新中國青年進行曲》、《社會主義好》等歌曲外,主要有管弦樂《春節組曲》、《第一交響樂——英雄海島》,古琴弦歌合唱《蘇武》,古箏協奏曲《汨羅江幻想曲》,獨幕歌劇《異國之秋》等。

劉天華 (1895-1932)江蘇省江陰縣人。國樂一代宗師,「中西劉天華大師
兼擅,理藝並長、而又會通其間」的中國優秀的民族樂器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 創作了二胡獨奏曲《病中吟》、《月夜》、《苦悶之謳》、《悲歌》、《良宵》、《親居吟》、《空山鳥語》、《光明行》、《獨弦操》、《燭影搖紅》,琵琶獨奏曲《歌舞引》、《改進操》、《虛籟》和器樂合奏曲《變體新水令》。

馬可(1918-1976) 江蘇徐州人。1937年後從事抗日宣傳活動,1939年抵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音樂工作團工作、學習,得到冼星海、呂驥等人的指導,記錄、整理過大量民族資料。後在東北解放區從事音樂活動,解放後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一生寫了二百多首(部)音樂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灣》(1943年)、《我們是民主青年》、《咱們工人有力量》、《呂梁山大合唱》,秧歌劇《夫妻識字》歌劇《周子山》(與張魯、劉熾合作)、《白毛女》(與瞿維、張魯、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結婚》,管弦樂《陝北組曲》等流傳最為廣泛。以他為首集體創作的《哀樂》是現在國內最正式的儐儀用曲。

聶耳(1912-1935) 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一作紫藝。筆名曾用過黑天使、噪森、浣玉、王達平等。,雲南玉溪人。中國音樂家。他從小家境貧寒,對勞苦大眾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產物。聶耳開辟了中國新音樂的道路,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先驅。聶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創作了《開礦歌》、《賣報歌》、使人耳目一新。1934年是他的「音樂年」,《大路歌》、《開路先鋒》、《畢業歌》、《新女性》、《碼頭工人歌》、《前進歌》、《打長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曉》等民族器樂曲,都是這一年完成的。1935年,寫下了《梅娘曲》、《慰勞歌》、《塞外村女》、《自衛歌》、《鐵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國後定為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

『貳』 劉明源的人物生平

劉明源先生1931年農歷5月28日出生於天津市紅橋區,父親從醫並酷愛民間音樂、戲劇,會拉一手好胡琴。劉明源從小受父親熏陶,五歲開始隨父親學拉板胡和京胡,幼年的劉明源聰慧好學,在父親的嚴格指導下,七歲就開始在天津中國大戲院登台演出,十一歲時有參加了天津的一些國樂社團(如「白靈樂團」、「閩粵會館」)的演出活動。通過聆聽福廣人的演奏,他掌握了大量的廣東音樂樂曲。十五歲開始其藝術生涯。技巧嫻熟,藝術風格酒脫而細膩。創作、改編並演奏的《馬車在田野上賓士》《秦腔牌子曲》和《大起板》等板胡曲,形象生動,扣人心弦。
1945年劉明源入天津育才中學讀書,加入了該校國樂團,擔任高胡、揚琴等樂器演奏。經常參加學校、國樂教育觀以及民間組織的演出活動。1952年他到天津市評劇團從事創腔、配器和二胡、板胡演奏,同年十一月,劉明源和其他幾位民樂高手應北京電影製片廠音樂科管弦樂隊國樂祖之邀參加「龍須溝」的音樂錄音,獲得很好的評價,電影廠決定將劉明源等七人留團。自此,劉明源先生成為新中國國家電影樂團首批專業民族音樂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推動我國民族樂器的演奏、創作和改革事業中。他積極進行樂器改革,對我國的板胡、二胡、高胡、中胡同一型制、音色改進均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特別是使板胡、中胡這兩件一直在戲劇樂隊中擔任伴奏的樂器上了獨奏舞台。他用高音板胡演奏的《大起板》、《大姑娘美》,用中音板胡演奏的《秦腔牌子曲》、《紅軍哥哥回來了》,他創作並演奏的中胡獨奏曲《草原上》、《牧民歸來》,二胡獨奏曲《河南小調》等樂曲受到了國內外聽眾的熱烈歡迎,許多人在他的琴聲吸引下走上了專業的道路,並立志為民族事業奮斗終生。
劉明源先生從1952年至1982年一直從事電影工作。1953年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樂團(中國電影樂團前身)成立了我國第一支專業民族樂隊,劉明源先生即擔任了該樂隊的首席。歷任樂隊副隊長、隊長等職。三十多年來,他參加錄制了《偉大的土地改革》、《祝福》、《林家鋪子》、《紅旗譜》、《地道戰》、《野火春風斗古城》、《梅蘭芳舞台藝術》等上千部新聞片、故事片、科教片的電影音樂,擔任其中多民族弓弦樂器的領奏和獨奏。早在五六十年代,他還經常為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演奏,深受他們的喜愛。六十年代,在周恩來總理的倡導下,他創作、改編、演奏了《馬蘭花開》、《幸福年》、《牧羊女》、《喜洋洋》等一大批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民族音樂曲。

『叄』 如音國樂琵琶大師姓名

劉德海。
劉德海(1937年8月13日-2020年4月11日),出生於上海 ,琵琶演奏者、教育家、作曲家,中國音樂學院原副院長、原國樂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50年,開始學習琵琶等樂器,並參加上海廣播電台業余民樂隊。1954年,師從琵琶演奏者、浦東派傳人林石城。195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主修琵琶。1960年,提前畢業並留校任教;同年,改編了《馬蘭花開》,此後開啟了其音樂創作之路 。1970年,在中央樂團擔任琵琶獨奏演員 。1972年,參與創作了中國第一首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 。1975年,首次演出了經他改編的琵琶獨奏曲《十面埋伏》。1976年,在新聞紀錄片"中國訪問美國"中演奏了《十面埋伏》。

熱點內容
簡單插花步驟 發布:2025-07-31 22:29:50 瀏覽:152
蘭花葉作用 發布:2025-07-31 22:03:55 瀏覽:111
荷花長絲藻 發布:2025-07-31 21:51:13 瀏覽:399
櫻花裊裊 發布:2025-07-31 21:50:11 瀏覽:443
林芝市的櫻花 發布:2025-07-31 21:50:09 瀏覽:696
折荷花的簡單步驟圖解 發布:2025-07-31 21:25:17 瀏覽:854
茶花殼蟲 發布:2025-07-31 21:25:09 瀏覽:416
七夕節早教 發布:2025-07-31 21:25:06 瀏覽:244
一朵花的復數 發布:2025-07-31 21:23:20 瀏覽:847
花語店鋪 發布:2025-07-31 21:22:22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