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荷花中
⑴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什麼意思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的意思是:開得鮮艷的荷花預示著吉祥,筆直的立在水面回上。
原文:答
《詠同心芙蓉》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賞析:
開得鮮艷的荷花預示著吉祥,筆直的立在水面上。一支孤莖引出一抹綠,兩朵花共同分開兩抹紅。荷花秀麗的顏色彷彿歌女的容貌,馥郁的香氣如舞衣下的微風。這兩朵蓮花必然會互相思念,況且他們的心是在一起的。
首聯展現荷花動態之美,頷聯為荷花著色,頸聯與人作比,極寫荷花的色、味,尾聯是點睛之筆,揭示主旨,表達兩心相悅的情感。
⑵ 由「吾輩縱舟 ,酣睡於十里荷花之中 ,香氣拘人 ,清夢甚愜」想到的詩句
是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都寫的是荷花,贊美來了芙蓉出於清水,有大自然天然去雕塑的自然之美
⑶ 荷花描寫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什麼的感覺
描寫了『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_____的感覺
⑷ 由「吾輩縱舟,酣睡於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你能聯想起有關詩句嗎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一剪梅》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朝] 柳永
酹江月/念奴嬌(趙師俠)
曉風清暑,映湖光如練,山光如染。十里荷花香滿路,飛蓋斜敧妝面。一葉扁舟,數聲柔櫓,陡覺紅塵遠。六橋三塔,恍然圖畫中見。因念當日三賢,兩山佳處,應也經行遍。琢月吟風無限句,景物隨人俱顯。賀監風流,玄真清致,我亦情非淺。漁蓑投老,利名何用深羨。
⑸ 李盛仙《夏日賞荷》全文翻譯
李盛仙《夏日賞荷》全文翻譯如下:
我回憶年輕的時候,居住在西湖邊。每當到了夏天,便到湖邊欣賞荷花,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有一天,我和幾個好友,在湖邊的亭子中觀賞荷花。(當我看得)興致正濃時,忽然(天上)有大雨傾盆(似的)降下來,湖中荷花全部顯現出飄動搖擺的姿態。不一會兒,雨過天晴,湖中波瀾不起,湖面和天空呈現出相同的顏色,荷花被雨水所沖洗,光彩艷麗,明麗嫵媚,荷花枝葉柔軟搖曳,形態多樣,清秀美麗,優雅別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李白詩中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我認為絕妙極了。
原文:
《夏日賞荷》 李盛仙
余憶年少時,住西湖。每至夏日,臨湖賞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數友,觀荷於湖邊亭中。興正濃,忽有大雨傾盆而至,湖中荷花盡作飄搖之態。少時,雨過天晴,波瀾不驚,湖天一色。荷花為雨所洗,鮮妍明媚,婀娜多姿,清麗雅緻,實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詩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余以為妙絕。
詞句注釋:
年少:年輕。
至:到。
臨:臨近。
少時:一會兒。
為:被。
實為:實在是。
偕:陪同。
絕:極,非常。
妙絕:美妙極了。
欣然:高興的樣子。
賞析:
李盛仙筆下的「荷花」被稱為「花中仙子」。雨後的荷花「鮮妍明媚,婀娜多姿,清麗雅緻」與周敦頤的《愛蓮說》不同,周敦頤的《愛蓮說》側重於描寫蓮花的高潔品質,而本篇卻描繪出了荷花雨後嬌艷的外在,各有千秋。
作者簡介:
李盛仙,現代,浙江永嘉縣人,詩詞歌賦均有造詣。
表達主題:
《夏日賞荷》是李盛仙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荷花的美妙姿態。
擴展閱讀:描寫荷花的句子
1、走進池塘,散發出一股股清香。挨挨擠擠的荷葉,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放在碧波上,似一層層綠浪,如片片翠玉。美麗的荷花,身旁的荷葉為它打了兩把碧綠的小傘。美麗的荷花有著紅撲撲的花瓣兒,好似塗了胭脂的臉蛋,一層疊著一層,而且,中間托著一個嫩黃色的小蓮蓬。那蓮蓬黃中帶白,白種泛綠,就像一個個要融化的冰欺凌,所有顏色都混在一起。
2、一陣微風吹過使人感到無比的涼爽,湖面上也泛起了層層波紋。蓮蓬偷偷的將頭探出了水面,碧綠的蓮子像一顆顆綠寶石鑲嵌在蓮蓬上。遠處的小鴨子躲在荷葉下悠閑地遊玩。
3、只見幾朵白蓮已綻開笑臉,荷花瓣上彷彿被一位畫家幾筆點了一點紅,煞是好看!老爸笑吟吟的臉上布滿了汗珠,手拿像機拍個不停。我輕輕拉了拉荷花的莖,只見那嫩黃色未成熟的小蓮蓬,正嬌羞地躲在盛開的花中,還穿起了"小草裙"哩!
4、清晨,朝陽初生,荷花又迎來了新的一天。荷花上粘滿了露珠,在陽光映照下,一顆顆的水珠像粒粒透明的珍珠嵌在花瓣上,透亮欲滴。
5、一進公園就被那荷塘里的荷花所吸引住了,你看那鏡子般的池塘里,有綠的浮萍,粉的荷花,一朵接一朵地開放著,散發出一陣陣清香,還有那青蛙在路色的大圓盤上不停呱呱叫著,小鳥在池塘邊的柳樹上唱著動聽的歌,在這里有能聞到花香,聽著鳥語,簡直就。像在夢里一樣。當我醒來的時候,爸爸媽媽正在用手機給我拍照呢。我這才覺得這一切不是夢。當我們回家的時候,我真是有些戀戀不舍。
⑹ 酣睡於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文言文的意思是什麼
【原句】
吾輩縱舟,酣睡於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明張岱《西湖七月半》
【譯文】
我們這些人放船任行,在十里荷花之間,暢快地安睡,花香飄繞於身邊,清夢非常舒適。
附錄
【原文】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簫鼓,峨冠盛筵,燈火優傒,聲光相亂,名為看月而實不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樓,名娃閨秀,攜及童孌,笑啼雜之,環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聲歌,名妓閑僧,淺斟低唱,弱管輕絲,竹肉相發,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躋入人叢,昭慶、斷橋,呼嘈雜,裝假醉,唱無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實無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輕幌,凈幾暖爐,茶鐺旋煮,素瓷靜遞,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樹下,或逃囂里湖,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歸,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隊爭出,多犒門軍酒錢。轎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斷橋,趕入勝會。以故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喝道去。轎夫叫船上人,怖以關門,燈籠火把如列星,一一族擁而去。岸上人亦逐隊趕門,漸稀漸薄,頃刻散盡矣。
吾輩始艤舟近岸,斷橋石磴始涼,席其上,呼客縱飲。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頮面,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韻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於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
⑺ 夏荷抒情散文
夏天愈來愈熱,不少綠色的植被被烤得葉子枯萎,但盛開的荷花卻獨具風采,點綴著夏天的風景,根深葉茂,花好葉圓,爭奇斗妍,比著勁在生長。
暑天正是觀荷賞荷的時候。無論是碧波盪漾的池塘、少男少女泛舟傳情的湖裡、城市的公園,甚至鄉下山澗中小河裡,都有茂盛的荷花出現,紅的、黃的、粉的、白的,紫的,顏色雖有不同,但映入眼簾的景色、噴入鼻的芳香卻大致相同,人們感受盛夏荷韻的不同只是因為我們自己心情不同罷了。
荷花,屬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荷花全身皆寶,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凈潔的象徵。多少文人墨客曾為荷花潑墨為文,唐代白居易有詩曰:「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葉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深刻描寫了采蓮少女面腆羞澀的心理。作家朱自清曾月夜觀荷塘,寫下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文中對采蓮姑娘的細膩刻畫,使人賞心悅目,而我更關注的是作者思考尋找荷花以外的事情。
荷花沒有牡丹那樣華麗高貴,沒有桂花那樣十里飄香,沒有梅花那樣頑強不屈,沒有水仙那樣朴實秀麗,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自古以來受到人們的稱。而如今現實生活中的政商關系、官商關系用荷花與淤泥的比喻可能是人們最美好的期待。荷花的藕節是美食家的絕好食材,經過暑氣的孕育,到了秋季,隨著魚美蟹肥,藕節串串出水脫泥,經涼拌、燒炒、清燉,變成食客桌上美味的佳餚。《舌尖上的中國》將蓮藕收獲、烹制、食用敘述得津津有味,美不勝收。常在藕節收獲的日子,窗外或紛紛細雨或飄著雪花,我一邊打開電視,收看央視記錄頻道反復播放的《美味》,一邊在廚房製作藕燉羊排鮮味滋補湯,心中那種愜意的感覺只有自己知道。夏夜的荷塘,燈火點點,隨著夜釣的人群,荷花時隱時顯,是觀荷還是賞魚,誰也說不清楚。雷雨後觀荷別有一番風味,天空格外清晰可見,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碧綠的荷葉覆蓋在碧波盪漾的湖面,晶瑩的水珠灑在寬厚的荷葉上,雨後的.彩虹,荷池中的蛙鳴,織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構成一曲美妙的曲調,漫步荷葉池塘旁,突然我又想起了那久遠的童謠《童年》,究竟「山裡面有沒有住著神仙?」從不抱怨夏天的炎熱,從不懼怕太陽光線的強光照射,荷花競相開放,而我更看好默默無聞的荷葉,它不爭名、不爭利、不出風頭、不論地位,陪襯著荷花絢麗多彩、藕節肥美壯大、蓮子成熟成果,最終付出全身營養,乾枯自身,滋養他人。
這正如現實中,工作生活的事兒,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綠葉,少數人才是紅花,人們常說,「紅花還需綠葉配」不無道理。夏荷的暑天,天氣滾燙襲人,我們觀賞的是荷塘荷花,收獲的是心靜平和,感受的是暑天的清涼,讓心漸漸遠離塵世的浮躁喧器,在荷香中坐擁一段靜美的時光。我知道,心靜自然涼。
⑻ 荷花的象徵是什麼 荷花的象徵意義
荷花象徵清白。
荷花花朵艷麗,清香遠溢,碧葉翠蓋,十分高雅。周敦頤之名篇《愛蓮說》內稱其「容出污泥而不染」,贊美荷花的高貴品格,將其視為清白、高潔的象徵。
⑼ 何中的《荷花》的全文解釋是
譯文:
曲折的池塘中生長著荷花,和岸邊翠竹相映成趣那麼美麗。綠葉和紅花相依相偎簇擁在一起,象天上的彩雲朝霞一樣燦爛。從來不需要藉助東風的力量,象楊花一樣飛舞,最終成為改變風的力量,把風也熏有花香的花中。
元代何中《荷花》原文:
曲沼芙蓉映竹嘉,綠紅相倚擁雲霞。
生來不得東風力,終作薰風第一花。
(9)坐擁荷花中擴展閱讀
荷花多次出現在中國的詩歌里,是我國詩歌中重要的意象。所謂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荷花寄託著詩人的情感,甚至是詩人自己的化身。古往今來,荷花與無數的文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中國的文學長河裡,荷花歷來被文人所喜愛。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寫到荷花的詩句更是俯仰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文學的自覺時代,寫到荷花的詩漸增,大約有250首。其中直接吟詠荷花的詩大約有三十多首。到了唐代,詠荷詩大約有兩千首,約佔全唐詩的二十分之一。
從《詩經》開始,荷花就出現在文學的視野里。《詩經》里有「彼澤之陂,有蒲有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等描寫荷花的詩句。(先秦佚名《澤陂》,是說那個池塘堤岸旁,既長蒲草又長荷。有個健美的青年,使我思念沒奈何。)
荷花更是《楚辭》中常見的「香花」。先秦時期,《詩經》、《楚辭》奠定了荷花與女子、文人之間的類比關系。
漢魏六朝之際,詩詞中出現的荷花意象有一個演進、發展的過程,荷花逐漸被文人賦予了自身的情感,女性意味強烈,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徵。
唐代詩詞中,既有對荷花意象的秉承,又有對荷花意象的開拓。荷花在女性意味及人格象徵方面擴大了表現范圍,荷花豐富的人格象徵意義開始生成。
荷花在不同的時代不同心理的文人筆下有著不同的代表寓意。在中國詩歌史上,荷花意象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荷花意象喚起了詩人們對人生自審的各種感受。
⑽ 荷花在花中被稱為什麼
花中君子。
荷花是一種在炎熱的環境下,在淤泥下面都能頑強生存的植物,並且可以生的清麗脫俗,纖塵不染,就好似仙子一般,有著非凡的能力,從荷花的生長習性可以看出品格。
荷花雖然出身淤泥之中,蓮藕和蓮子都能食用,還能入葯,花能活血止血、去濕消風、清心涼血、解熱解毒。蓮子能養心、益腎、補脾、澀腸。
蓮須能清心、益腎、澀精、止血、解暑除煩,生津止渴。荷葉能清暑利濕、升陽止血,減肥瘦身,其中荷葉簡成分對於清洗腸胃,減脂排瘀有奇效。藕節能止血、散瘀、解熱毒。荷梗能清熱解暑、通氣行水、瀉火清心。
(10)坐擁荷花中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荷花的蓮子如果要進行播種的話,首先要將其破口,因為蓮子實在是太硬了,所以將其破口漏出種皮之後,要浸泡幾日,等起長出來葉子之後,再進行播種。
2、荷花播種的時候要注意,播種溫度要求還是比較高的,通常是8——10℃的時候開始萌芽14℃開始生長。所以在播種的時候,溫度最好在15℃以上。
3、注意夏季的時候是荷花生長最旺盛的時候,所以此時對水分的需求是非常高的。此時花盆內不能缺水,並且水位最好不要淹沒葉子。此外夏季的時候荷花對肥料的需求也是比較高的,要及時的補充肥料,避免其出現生長不良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