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秀病

蘭花秀病

發布時間: 2022-08-17 16:13:30

① 請問這蘭花應該怎麼辦

我們知道來,一般葉藝蘭的抗病性都比源較差,由其是像萬代福這樣的高藝,養植環境和養植技術要求都比較高。由於現代養植蘭花多採用化學施肥溫室栽培,造成蘭花雖然長的好看,但是弱不禁風,對環境適應比較差,你這盆蘭花就是這樣的。這盆萬代福葉片是得了真菌性病害,根部有點發僵;多為植料不合適,以及噴水噴肥要領沒有掌握,忽視高溫多雨季節對病蟲害及時防治所致。怎樣挽救呢?只有重新換土換植料,將蘭花植株全部用百菌清消毒晾乾後,用瓦盆新土重新種好,現在天氣見涼,只有放在溫暖濕潤環境中(最好在溫室里),讓墨蘭萬代福慢慢休整,這段時間最好不要施肥,7天噴灑一次殺菌劑消毒,估計一個月就可以有起色了,只要葉面有亮光出現,盆中就可以澆稀釋的肥水了,只要溫度合適,還可以發新芽。

② 蘭花銹斑病變

( 一)病害方面1.炭疽病 又名褐斑病,主要危害蘭葉,其症狀是葉面出現橢圓形病斑,由小到大,由黃變黑,嚴重時連片腐爛。大多在梅雨季節發生,散放孢子,傳染其它葉片。在廣州地區的7—8月,濕度80%以上,高溫悶熱時發病最盛。當發現時要立即剪除病葉,集中燒毀,清理周圍環境衛生,加強通風,減少水濕,隨即用多菌靈800倍液,或炭疽福美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噴灑。每10一15天噴灑1次,連續2—3次,即可抑制下來。 2.軟腐病 又稱細菌褐斑病。多在4—5月份發生,由雨水帶菌進入幼芽心內,出現水漬狀小斑點,由褐黃變為黑色,而至發臭死亡。當發生後要及時移到通風少濕的地方,並用葯棉吸出芽心水分,用1%的波爾多液,或代森鋅6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噴射,每隔10一15天1次,連噴3次。 3.根腐病 多在高溫多濕時發生。當盆土漬水、土壤板結、酸性較多、施肥過濃時鐮刀菌趁機侵入根部,使根逐漸腐爛,植株吸收不到養分而死亡。如在早期發現,應迅即換盆,把所有植料倒掉,剪除爛根敗葉,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把整株蘭花浸入15分鍾左右,取出洗凈晾乾,再用「促根生」稀釋清水3000倍,浸透30分鍾後晾乾,重新種在更新的植料之內,放置在通風之處,讓它逐漸恢復生機。 4.白絹病 大多危害墨蘭和建蘭。當高溫多濕時節,其病菌的菌絲體先從假鱗莖或葉片基部入侵,接著危害根部。經發生後葉片由下而上逐漸發黃乾枯,表面纏繞白色絹絲狀的菌束,慢慢擴展到全株.凡是感染此病的蘭根,都會中間通空,只剩下表皮,而假鱗莖亦只剩下纖維組織,呈現出葉斷根斷的乾死現象。要防止白絹病的發生,首先要在種植前選用干凈和消毒過的植料,不宜施用過濃的有機質肥料。當初發病時,立即進行換盆,改用新的植料。並用五氯硝基苯500倍液噴澆,或用滅菌丹或多菌靈600倍液將病株浸上20分鍾,再用清水洗凈晾乾,再用「促根生」稀釋清水3000倍浸透20分鍾,重新栽種,另放置其它地方,與沒有發病的正常蘭花隔離,以防再發生傳染。 5.病毒病 這病在各地都有發生,約有10多種。現常見的有蘭花葉病毒和齒蘭環斑病毒兩種。使葉上出現多種花紋的斑點,葉正面色淺,背面色深,繼而擴大至整葉枯黑而死。群眾稱之為「拜拉絲病」,被視為蘭花的「癌症」,對家庭養蘭和國蘭出口威脅很大。有些海外蘭商把染上此病的名蘭品種帶來內地以廉價出售。購買時要特別警惕,以免受騙。這種病毒病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什麼特效葯可以防治。如發生此病,應即清理燒毀,對用過的蘭盆、蘭具等均要徹底消毒。 6.日灼病 在缺乏遮光的地方,蘭花被夏天強烈的日光曬過,使葉肉內的一些葉綠素遭受壞死,繼而被病菌侵入而發生病變。其病狀多呈褐色或黑色斑點。防治的方法著重於加強蔭蔽設施,特別是防止中午的猛烈陽光照射。 至於有些衰老的蘭葉發黃,或有些葉尖乾枯,不一定都是由於病菌引起,大多是由於栽培管理不善而出現的生理現象。這就需要注意改善水肥條件,增加空間濕度,經常通風換氣等方法求 (二)蟲害方面 1.介殼蟲 俗稱「蘭虱」。為常見的主要害蟲。一般危害較重的有盾蚧、條斑粉蚧、褐圓蚧、紅蚧等。多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發生。常粘附在蘭葉的葉脈和葉面上,即使該蟲被殺死後,其介殼仍附著不脫。發現後可用40%的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用5%的馬拉硫磷800倍液,或用50%的敵百蟲250倍液噴射2—3次即可殺死。必要時再用人工將介殼抹除。 2.蚜蟲 常見的有桃蚜、棉蚜等。常危害蘭花植株。它白色肉質、數量較大。在天氣乾燥時容易發生.其分泌物常誘致煤煙病等發生,轉移危害其它花草。可用20%的樂果乳油加水500倍,或505@辛硫磷乳油加水2000倍噴射2-3次便可殺滅。 3.蟎類 為軟體小動物,圓形,繁殖很快,主要危害葉片,有時也危害花朵,常見的紅蜘蛛危害較多。經發生後可用蟎必死可濕性粉劑加水1000倍,或用殺蟎松加水1000倍噴殺。 4.薊馬 薊馬的成蟲和若蟲均體型細長,黑褐色。其生活周期很短,發生代數較多,常危害蘭花葉片。 (三)蘭株在培養中常見病症的診斷防治 就大多數人來說,蘭花高貴嬌生慣養,在日常管理中最費心思的莫過於對蘭株生長的異常情況(如根細嫩,瘦弱,或衰敗壞死,葉有黑斑、褐斑、銹斑、葉燒,葉干失水,整株蘭花衰敗黃化,新芽長出就壞死等)的防治處理了。 蘭株出現異常情況首先要分清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環境因素,營養因素,還是病蟲害因素造成的,找出原因後,才能對症治療,使您的蘭花能驕傲地向人們展示。如若不然很可能盲目地去處理蘭株的病症,盡管懷著美好的願望,而於事無補,這種病症沒減輕,而其它病症又出現了.只好暗自後悔。 下面就將蘭株在培養中常見的病症如何診斷防治的知識介紹給蘭友。 (1)根尖——腐爛 根尖常久接觸培養土的積水,且通風不良,致細菌繁衍潰爛而引起。 種植時蘭株動搖使蘭根擦傷根尖,以及油、煙、汗濕觸傷根尖受傷害所引起。 防治:在換盆、種株時,不要觸及根尖,植後注意排水通風良好則可防止。 (2)爛根——呈黑爛 觸傷根尖未愈而澆水,使細菌繁衍所致,預防法與根尖治法同。 根部呈空心無肉,為細菌類蠶食,也有蟲類吞食,過濕或過干而發生黑網。 防治:種植時經消毒殺菌後,風吹至半干後再種植,則可防治。 (3)生長點——呈乾性 生長點暴露培養土外,經日曬風吹所致。 球莖種植太深積水,不通風,使生長點腐爛。 防治:避免以上情況發生,則可起防治作用。 (4)芽——易生銹斑綉 爛芽是當芽開葉時芽心積水,經日曬所致。 若氣溫高,蘭株在未回復正常溫度時澆水,致使芽易生銹斑,非常嚴重。防治方法:注意高溫和澆水時不可積在芽內。 (5)芽苞——株莖枯乾 苞葉枯乾,為天氣悶熱,通風不良,澆水把苞葉悶熱所致。 若苞葉呈黑爛時,為培養土過濕,或培養土過久未更換而細菌感染所致。 (6)假球莖——皺縮 假球莖逐漸皺縮,數星期或數月之後,葉片呈黃綠色。因澆水不足,以樹皮為栽植料者易發生,或長期低溫所致。 受灼焦成斑塊狀,因陽光太強,引起日燒病,應給於遮蔭。 (7)葉——變黃或變紅 老葉片變黃,脫落,屬正常老化現象。 葉片變成黃綠,其他各部份正常,因光照太強所致。 葉片變成紫紅色,以新葉較明顯。因紫外線,缺氮或低溫傷害所致。 新生葉片先端似被灼焦,嚴重時基部枯死,盆中根部會死去,但不感染。因施肥太多.栽植材料中養份積存太多所致,宜洗去過多養分。 嫩葉初呈鉤狀,後從葉尖和葉綠向內死亡,植株缺鈣所致。 嫩葉基部淺綠,從葉基起枯死,葉捻曲,植株缺硼所致。 (8)花苞——變黃或苞口不展開 花苞變黃再變褐色,因濕差太大或受乙烯污染所致一. 花苞粘合不易展開,濕度太低所致。 變質花苞,由遺傳因素或不明生理因素所致。 (9)花蕾——不生長 花蕾不生長,因遺傳因素或夜溫度太高所致。 花蕾黃化,呈橙紅色狀,不久即脫落,是乙烯污染所致。 密液凝固使花萼前端粘合而不能正常展開。因溫度太低,在蝴蝶蘭,卡特利亞蘭,萬帶蘭中均會發生。 (10)花朵——未成熟即凋謝 唇瓣基部變紅色,受低溫傷害。 唇瓣呈異常之紅而凋謝,因花粉塊脫落或已受精所致。 唇瓣外緣變色而枯,部分花朵畸形,是由於受光線照射太久。 未成熟即凋謝,同時子房部位變黃色或粉紅色,受乙烯污染所致。 (11)蟲、蟻——致病害 因蟲,蟻所引起致病害,只要把蟲蟻殺滅即可,以後繼續預防。 葉、芽、生長點、球莖、根的腐爛等,皆因天氣悶熱,溫度高,澆水不慎,盆土積水而通風不良所致。 (12)肥害、葯傷 肥傷即下肥過量,使蘭株生長抗拒能力受阻而致枯萎。 為了芽數增加,不擇手段多施肥,在一至二年內生長數量可觀,但老株葉子有枯黃,根部皆已腐爛,嚴重時,即成長一芽,枯一芽。 由於施肥過量,積存太多,致使蘭株無法消化而中毒素,傳給小芽,使長成後產生了「拜拉斯」病,這是養蘭人為追求數量而不擇手段的最後結果。 (四)蘭花缺素症的診斷與處理 在栽培蘭花的過程中,要使蘭花生長好,開花多而艷麗,除需要適當的陽光、濕度和通風外。還必須要供給適量的肥料。對於肥料如何配製和應用以及對蘭花的功用如何,首先要對肥料要素有一定的認識。如氮能促蘭花生長快,葉色濃綠;磷能使蘭株充實,根系發達,形成花芽;鉀能使蘭株細胞各組織充實,增加抵抗各種病害的能力;鈣能促根尖,和芽尖的生長;鎂能調節光合作用,控制病斑蔓延;硫能促進葉綠素的形成;硼能改善氧的供給,並促進氮素代謝;鋅是活化劑:鐵是植物氧化還源劑,也是生成葉綠素必不可少的元素;錳在醣類積累和運轉上有重要作用;銅是植物體內氧化還原酶,和呼吸作用相關。當蘭花缺少某一種元素或微量元素時,就會出現各種症狀,我們要予以診斷,並加以處理。 蘭花某些症狀是指某一種元素缺乏而出現的一些典型症狀。有時一種元素過多,也會出現其他一些症狀。如氮肥過多,形成莖葉徒長,株體軟,容易引起蘭根腐爛,抗病能力減低,不易起花;磷肥過量時,葉片退綠黃化,抑制蘭花生長等。因此,在實踐中必須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才能作出定論,做到對症用肥。

③ 蘭花黃金小神童葉上長銹是怎麼回事

蘭花的銹病通常是由致病性真菌或細菌累積至致病的濃度造成的,一般發生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下,可使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廣譜性殺菌葯物噴施葉面葉背,間隔一周左右再施一次。

④ 蘭花葉子後背有小黑點,怎麼處理

我們在養蘭中,要想養出茁壯的無病斑的蘭苗,首先要面對的是侵染性病害,分為真菌性、細菌性、病毒性、線蟲性四大類。這些有病原菌,能通過一定途徑傳播蔓延,相互傳染,從少到多,從點到面擴大蔓延為害.蘭花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是真菌,其次是細菌和病毒,蟲害是很少的。通常危害蘭花的真菌只有幾種,如刺盤孢菌、棕疫黴菌、鐮刀菌、立枯絲核菌、株盤孢屬真菌、葉點屬真菌、尾孢屬真菌等,憑寄生或腐生來生存. 在適宜的條件下發病.
侵染蘭花的病原物首先與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觸,並開始在蘭花體內(主要是地上組織)繁殖和擴展,然後發生致病作用,通常分為侵入、潛育和發病三個時期。從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開始建立寄生關系稱為侵入期;從寄生關系的建立到症狀的開始出現稱為潛育期;症狀出現以後的時期則稱為發病期。病原物、寄主、適宜的環境條件,三者缺一不可,被稱為植物病害的三角關系。簡單說來,冬季潛伏,春夏發病,到冬季再次潛伏.諸如鐮刀菌,柱盤孢菌類都是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盤形式在病葉和土壤中越冬,以分生孢子盤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來年完成發病過程.
病菌的侵入和環境條件有關,其中以濕度和溫度的關系最大。在一定范圍內,濕度決定孢子能否萌發和侵入,溫度則影響萌發和侵入的速度。冬季溫度低,濕度相對比春夏有所降低,與此同時,蘭花進入休眠期,病原菌的侵入速度緩慢,但不代表不能對蘭花形成危害.此外光照與病菌侵入也有一定的關系。對於易從氣孔侵入的病原真菌,光照可以決定氣孔的開閉,因而影響侵入。我們發現採光好的蘭株抗病力強,而光照不好的蘭株因氣孔常處於打開狀態,容易因病菌入侵而染病。所以冬日曬蘭,為蘭家們所主張。
病原物侵入蘭花組織最初形成局部的或點發性的感染,稱作局部侵染,局部侵染比較容易治療。當局部侵染蔓延時引起全株性的感染,稱作系統侵染。這時治療已有些麻煩。因此,應做到早發現,早治理。而蘭花生長期間,所不定期的病症,大多數已被我們控制住,少數諸如軟腐莖腐發生蘭株也已清除出蘭房。入冬後殘余的能對蘭花行成威脅的病菌數量和種類已了了無幾,因此在冬季進行防病,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另一個有利因素是, 秋末冬初由於氣溫的緣故,病菌處於抑制狀態。蘭花由茂盛的生殖生長逐漸轉為休眠形式,細菌、真菌、病毒、線蟲逐步蟄伏,抵抗力大大減弱,各類葯效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只要對病原窮追不舍,良好的效果在來年就十分明顯,是一年蘭花病害管理最輕松的時候。
冬季清園清什麼
在冬天,因蘭房封閉,空氣得不到置換,這種穩定密封的環境對病原菌的越冬十分有利,盡管冬天的溫很低,但病原菌的生命力是很強的,況且封閉的蘭房因白天陽光輻射,溫度還是會升到15。C以上,病菌仍會得到緩緩繁殖,在夜晚氣溫下降後病菌又會處在抑制狀態,如此反反復復,晝升夜降。今年又是少見的暖冬,步入 11月中旬,最低溫度仍在十多度徘徊,往年這時已是很冷了.這樣的暖冬狀況維持下去的話,病原菌的增長數大於損失數,積累下來還是可觀的.應該看到,由於我們蘭友養蘭設施的完善,就是在最冷的三九天,無論是陽台,蘭室,江南,塞北,我們的養蘭場地的溫度不會下降到5。C以下。尤其是養護建蘭、蓮瓣、墨蘭類畏寒的蘭房。
雖然說來,冬季因病原物的活動能力弱,不會對蘭花造成太大危害,但如果不定時定量用葯,病菌積累到一定程度,在初春時就會快速增殖。因此入冬後,定期噴幾次殺菌劑十分必要。
同時,冬季的溫度雖低,但我們因封閉蘭房,這樣就造成濕度偏高,灰霉病能在低溫高濕的條件下發病,導致花萼花瓣出現水漬狀病斑,嚴重時花瓣腐爛,據說國內僅見於蝴蝶蘭,大花蕙蘭發病,國蘭發病狀況不祥,但由於灰霉病是冬天花卉常見的病害,筆者還是主張謹慎為好.
春季蘭花新株易發生黑斑病,褐銹病,冠腐病等,這些症狀的發生是由於冬季病菌的積累造成的,黑斑病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枯葉或土壤中過冬,氣溫在10。C 時孢子萌發率還能達到50%,第二年藉助春雨在2、3月份傳播,防治葯物為50%代森錳鋅1000倍液。褐銹病對蘭花損害很大,防治難度大,防重於治才能有效控制發病。用硫酸銅、菌毒清、硼酸、虱病凈(含有粉銹寧,兼治介殼蟲)等防治效果均不佳。褐銹病發生後擴展蔓延快,防治困難,但只要避免粗放管理,適當控制蘭花開花數量,縮短花期,利於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減少病菌入侵機會。對未發生病害的蘭株噴托布津、粉銹寧預防。盡量避免使用含「銅」或其他重金屬離子之葯劑。
越冬的病原菌,開春後在新一代植株開始生長以後引起初次侵染。事實上,病原菌一旦侵染成功,受外部因素的影響很小,也就是說,接觸性殺菌葯對此無能為力,因此大家都主張預防為主是很有道理的. 了解上述原理,我們就可以做主動性的防治,除生長期定時定量葯物預防外,在休眠期去除病原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清理蘭園
1修剪 首先要修剪病枯葉,杜絕菌類的寄生場所.剪除枯病葉時需注意動作輕柔,下手准確果斷,並將剪下的枯病葉小心放入塑料袋中,為的是防止孢子受震動後飛散,剪下的病葉集中銷毀.
2清園 晴朗的天氣,蘭友們動手把蘭房中的垃圾\灰塵雜草等清理干凈,消滅病原菌和中間寄主,蘭盆外的灰塵也要檫試干凈.
3 消毒 清園後先做好場地消毒。在蘭花進房放置前,養蘭場地要事先消毒。可以每平方米用福爾馬林或高錳酸鉀50毫升加水10公斤均勻噴灑地表,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36%甲基硫菌懸浮劑500倍液噴灑地表牆壁。然後關緊門窗封閉,10天左右打開窗戶使氣體揮發。
其次做好種苗消毒。秋季引種應精選壯苗,淘汰病、弱苗。避免引狼入室.新引進的品種或下山草先進行葯物處理,不少人用1000-800倍液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5分鍾,高錳酸鉀為強氧化劑,遇有機物即放出新生態氧,使菌體內蛋白質的活性基因被氧化而變性,進而起到殺菌的作用,是一種不錯的殺菌劑。低濃度的高錳酸鉀有收斂作用,高濃度時則有消毒防腐作用,但其消毒作用短暫表淺。
4換植料對於管理正常而卻生長十分不量的蘭株,很大的可能是植料感染了病菌,原因是病菌一大部分是寄生與土壤中的,我們在蘭花休眠期把它倒盆,以檢查根系等,如有黑根、爛根,說明根系已受到病菌侵染,有根腐情況發生,我們就要給它換植料,消毒,重栽。以改善蘭根生長環境。同時對蘭盆灌葯一至二次。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灌根只是針對植料中的病菌,如果病菌已侵入蘭根,再好的葯也無效,因為蘭根的根皮厚,葯液是進不去的,只能用剪刀剪除病根了,不能手軟,否則後患無窮。

⑤ 小蒼蘭葉子這樣,是病嗎

這是蘭花銹病,冬冷時,盆土過濕時,易多發此病,建議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廣譜性殺菌物噴施葉表葉背,隔一周左右再噴一次。
詳情請網路「蘭花銹病」,網路有詳細說明。

⑥ 蘭花葉上有黑點要怎麼管理

我們在養蘭中,要想養出茁壯的無病斑的蘭苗,首先要面對的是侵染性病害,分為真菌性、細菌性、病毒性、線蟲性四大類。這些有病原菌,能通過一定途徑傳播蔓延,相互傳染,從少到多,從點到面擴大蔓延為害.蘭花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是真菌,其次是細菌和病毒,蟲害是很少的。通常危害蘭花的真菌只有幾種,如刺盤孢菌、棕疫黴菌、鐮刀菌、立枯絲核菌、株盤孢屬真菌、葉點屬真菌、尾孢屬真菌等,憑寄生或腐生來生存. 在適宜的條件下發病.
侵染蘭花的病原物首先與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觸,並開始在蘭花體內(主要是地上組織)繁殖和擴展,然後發生致病作用,通常分為侵入、潛育和發病三個時期。從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開始建立寄生關系稱為侵入期;從寄生關系的建立到症狀的開始出現稱為潛育期;症狀出現以後的時期則稱為發病期。病原物、寄主、適宜的環境條件,三者缺一不可,被稱為植物病害的三角關系。簡單說來,冬季潛伏,春夏發病,到冬季再次潛伏.諸如鐮刀菌,柱盤孢菌類都是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盤形式在病葉和土壤中越冬,以分生孢子盤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來年完成發病過程.
病菌的侵入和環境條件有關,其中以濕度和溫度的關系最大。在一定范圍內,濕度決定孢子能否萌發和侵入,溫度則影響萌發和侵入的速度。冬季溫度低,濕度相對比春夏有所降低,與此同時,蘭花進入休眠期,病原菌的侵入速度緩慢,但不代表不能對蘭花形成危害.此外光照與病菌侵入也有一定的關系。對於易從氣孔侵入的病原真菌,光照可以決定氣孔的開閉,因而影響侵入。我們發現採光好的蘭株抗病力強,而光照不好的蘭株因氣孔常處於打開狀態,容易因病菌入侵而染病。所以冬日曬蘭,為蘭家們所主張。
病原物侵入蘭花組織最初形成局部的或點發性的感染,稱作局部侵染,局部侵染比較容易治療。當局部侵染蔓延時引起全株性的感染,稱作系統侵染。這時治療已有些麻煩。因此,應做到早發現,早治理。而蘭花生長期間,所不定期的病症,大多數已被我們控制住,少數諸如軟腐莖腐發生蘭株也已清除出蘭房。入冬後殘余的能對蘭花行成威脅的病菌數量和種類已了了無幾,因此在冬季進行防病,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另一個有利因素是, 秋末冬初由於氣溫的緣故,病菌處於抑制狀態。蘭花由茂盛的生殖生長逐漸轉為休眠形式,細菌、真菌、病毒、線蟲逐步蟄伏,抵抗力大大減弱,各類葯效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只要對病原窮追不舍,良好的效果在來年就十分明顯,是一年蘭花病害管理最輕松的時候。
春季蘭花新株易發生黑斑病,褐銹病,冠腐病等,這些症狀的發生是由於冬季病菌的積累造成的,黑斑病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枯葉或土壤中過冬,氣溫在10。C 時孢子萌發率還能達到50%,第二年藉助春雨在2、3月份傳播,防治葯物為50%代森錳鋅1000倍液。褐銹病對蘭花損害很大,防治難度大,防重於治才能有效控制發病。用硫酸銅、菌毒清、硼酸、虱病凈(含有粉銹寧,兼治介殼蟲)等防治效果均不佳。褐銹病發生後擴展蔓延快,防治困難,但只要避免粗放管理,適當控制蘭花開花數量,縮短花期,利於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減少病菌入侵機會。對未發生病害的蘭株噴托布津、粉銹寧預防。盡量避免使用含「銅」或其他重金屬離子之葯劑。

⑦ 緊急求救:蘭花褐銹病,如何治療

方法:
1、控制澆抄水,蘭花體內水份襲充足,會加速此病發展;
2、不施肥,施肥會引起肥害,雪上加霜;
3、立即噴葯,多菌靈,托普津等,防止蔓延,此病以預防為主;
4、加強通風,達到防病目的;
5、增加光照,使蘭株強壯,矮化,提高抗病能力。

⑧ 蘭花為什麼葉子發黃,還起黑點啊

我們在養蘭中,要想養出茁壯的無病斑的蘭苗,首先要面對的是侵染性病害,分為真菌性、細菌性、病毒性、線蟲性四大類。這些有病原菌,能通過一定途徑傳播蔓延,相互傳染,從少到多,從點到面擴大蔓延為害.蘭花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是真菌,其次是細菌和病毒,蟲害是很少的。通常危害蘭花的真菌只有幾種,如刺盤孢菌、棕疫黴菌、鐮刀菌、立枯絲核菌、株盤孢屬真菌、葉點屬真菌、尾孢屬真菌等,憑寄生或腐生來生存. 在適宜的條件下發病. 侵染蘭花的病原物首先與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觸,並開始在蘭花體內(主要是地上組織)繁殖和擴展,然後發生致病作用,通常分為侵入、潛育和發病三個時期。從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開始建立寄生關系稱為侵入期;從寄生關系的建立到症狀的開始出現稱為潛育期;症狀出現以後的時期則稱為發病期。病原物、寄主、適宜的環境條件,三者缺一不可,被稱為植物病害的三角關系。簡單說來,冬季潛伏,春夏發病,到冬季再次潛伏.諸如鐮刀菌,柱盤孢菌類都是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盤形式在病葉和土壤中越冬,以分生孢子盤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來年完成發病過程. 病菌的侵入和環境條件有關,其中以濕度和溫度的關系最大。在一定范圍內,濕度決定孢子能否萌發和侵入,溫度則影響萌發和侵入的速度。冬季溫度低,濕度相對比春夏有所降低,與此同時,蘭花進入休眠期,病原菌的侵入速度緩慢,但不代表不能對蘭花形成危害.此外光照與病菌侵入也有一定的關系。對於易從氣孔侵入的病原真菌,光照可以決定氣孔的開閉,因而影響侵入。我們發現採光好的蘭株抗病力強,而光照不好的蘭株因氣孔常處於打開狀態,容易因病菌入侵而染病。所以冬日曬蘭,為蘭家們所主張。 病原物侵入蘭花組織最初形成局部的或點發性的感染,稱作局部侵染,局部侵染比較容易治療。當局部侵染蔓延時引起全株性的感染,稱作系統侵染。這時治療已有些麻煩。因此,應做到早發現,早治理。而蘭花生長期間,所不定期的病症,大多數已被我們控制住,少數諸如軟腐莖腐發生蘭株也已清除出蘭房。入冬後殘余的能對蘭花行成威脅的病菌數量和種類已了了無幾,因此在冬季進行防病,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另一個有利因素是, 秋末冬初由於氣溫的緣故,病菌處於抑制狀態。蘭花由茂盛的生殖生長逐漸轉為休眠形式,細菌、真菌、病毒、線蟲逐步蟄伏,抵抗力大大減弱,各類葯效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只要對病原窮追不舍,良好的效果在來年就十分明顯,是一年蘭花病害管理最輕松的時候。 冬季清園清什麼 在冬天,因蘭房封閉,空氣得不到置換,這種穩定密封的環境對病原菌的越冬十分有利,盡管冬天的溫很低,但病原菌的生命力是很強的,況且封閉的蘭房因白天陽光輻射,溫度還是會升到15。C以上,病菌仍會得到緩緩繁殖,在夜晚氣溫下降後病菌又會處在抑制狀態,如此反反復復,晝升夜降。今年又是少見的暖冬,步入 11月中旬,最低溫度仍在十多度徘徊,往年這時已是很冷了.這樣的暖冬狀況維持下去的話,病原菌的增長數大於損失數,積累下來還是可觀的.應該看到,由於我們蘭友養蘭設施的完善,就是在最冷的三九天,無論是陽台,蘭室,江南,塞北,我們的養蘭場地的溫度不會下降到5。C以下。尤其是養護建蘭、蓮瓣、墨蘭類畏寒的蘭房。 雖然說來,冬季因病原物的活動能力弱,不會對蘭花造成太大危害,但如果不定時定量用葯,病菌積累到一定程度,在初春時就會快速增殖。因此入冬後,定期噴幾次殺菌劑十分必要。 同時,冬季的溫度雖低,但我們因封閉蘭房,這樣就造成濕度偏高,灰霉病能在低溫高濕的條件下發病,導致花萼花瓣出現水漬狀病斑,嚴重時花瓣腐爛,據說國內僅見於蝴蝶蘭,大花蕙蘭發病,國蘭發病狀況不祥,但由於灰霉病是冬天花卉常見的病害,筆者還是主張謹慎為好. 春季蘭花新株易發生黑斑病,褐銹病,冠腐病等,這些症狀的發生是由於冬季病菌的積累造成的,黑斑病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枯葉或土壤中過冬,氣溫在10。C 時孢子萌發率還能達到50%,第二年藉助春雨在2、3月份傳播,防治葯物為50%代森錳鋅1000倍液。褐銹病對蘭花損害很大,防治難度大,防重於治才能有效控制發病。用硫酸銅、菌毒清、硼酸、虱病凈(含有粉銹寧,兼治介殼蟲)等防治效果均不佳。褐銹病發生後擴展蔓延快,防治困難,但只要避免粗放管理,適當控制蘭花開花數量,縮短花期,利於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減少病菌入侵機會。對未發生病害的蘭株噴托布津、粉銹寧預防。盡量避免使用含「銅」或其他重金屬離子之葯劑。 越冬的病原菌,開春後在新一代植株開始生長以後引起初次侵染。事實上,病原菌一旦侵染成功,受外部因素的影響很小,也就是說,接觸性殺菌葯對此無能為力,因此大家都主張預防為主是很有道理的. 了解上述原理,我們就可以做主動性的防治,除生長期定時定量葯物預防外,在休眠期去除病原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清理蘭園 1修剪 首先要修剪病枯葉,杜絕菌類的寄生場所.剪除枯病葉時需注意動作輕柔,下手准確果斷,並將剪下的枯病葉小心放入塑料袋中,為的是防止孢子受震動後飛散,剪下的病葉集中銷毀. 2清園 晴朗的天氣,蘭友們動手把蘭房中的垃圾\灰塵雜草等清理干凈,消滅病原菌和中間寄主,蘭盆外的灰塵也要檫試干凈. 3 消毒 清園後先做好場地消毒。在蘭花進房放置前,養蘭場地要事先消毒。可以每平方米用福爾馬林或高錳酸鉀50毫升加水10公斤均勻噴灑地表,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36%甲基硫菌懸浮劑500倍液噴灑地表牆壁。然後關緊門窗封閉,10天左右打開窗戶使氣體揮發。 其次做好種苗消毒。秋季引種應精選壯苗,淘汰病、弱苗。避免引狼入室.新引進的品種或下山草先進行葯物處理,不少人用1000-800倍液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5分鍾,高錳酸鉀為強氧化劑,遇有機物即放出新生態氧,使菌體內蛋白質的活性基因被氧化而變性,進而起到殺菌的作用,是一種不錯的殺菌劑。低濃度的高錳酸鉀有收斂作用,高濃度時則有消毒防腐作用,但其消毒作用短暫表淺。 4換植料對於管理正常而卻生長十分不量的蘭株,很大的可能是植料感染了病菌,原因是病菌一大部分是寄生與土壤中的,我們在蘭花休眠期把它倒盆,以檢查根系等,如有黑根、爛根,說明根系已受到病菌侵染,有根腐情況發生,我們就要給它換植料,消毒,重栽。以改善蘭根生長環境。同時對蘭盆灌葯一至二次。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灌根只是針對植料中的病菌,如果病菌已侵入蘭根,再好的葯也無效,因為蘭根的根皮厚,葯液是進不去的,只能用剪刀剪除病根了,不能手軟,否則後患無窮。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42014711.html

⑨ 我這蘭花怎麼啦葉子上有黑斑,兩年了才發四棵新牙

這是蘭花的銹病,環境通風不良導致的,另外,葉片也有些脫水現象,應該是它的根壞掉了,你使用的植料透氣較差,澆足水後長期不幹,而且不等干透就又開始澆水,不死已經是給你面子了。

熱點內容
藍精靈花藝 發布:2025-08-01 20:55:38 瀏覽:168
丁香和栗醋 發布:2025-08-01 20:51:16 瀏覽:353
粉色玫瑰盆景 發布:2025-08-01 20:49:37 瀏覽:486
天水哪裡買綠植 發布:2025-08-01 20:38:22 瀏覽:210
風雨中的丁香 發布:2025-08-01 20:37:22 瀏覽:349
亞瑟士櫻花限定 發布:2025-08-01 20:33:23 瀏覽:53
拈取一朵花開 發布:2025-08-01 20:19:44 瀏覽:930
蘭花咖棕色 發布:2025-08-01 20:13:00 瀏覽:799
檸檬腌玫瑰 發布:2025-08-01 20:10:48 瀏覽:170
收納綠植 發布:2025-08-01 20:02:03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