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詩梨與蘭花

詩梨與蘭花

發布時間: 2022-08-17 01:04:36

Ⅰ 表現「蘭花高潔」的詩句之最——女詩人有什麼

  1. 《蘭花》

    年代【 宋】 作者【方回】

    雪盡深林出異芬,枯松槁槲亂紛紛。

    此中恐是蘭花處,未許行人著意聞。

  2. 《題畫蘭卷兼梅花

    年代【元】 作者【王冕】

    湘江雲盡湘山青,秋蘭花開秋露零。

    三閭已矣喚不起,□蕕蕭艾春娉婷。

    次飈吹香散郊坰,山蜂野蝶何營營?

    幽人脫略境色外,竟坐不讀離騷經。

    西湖昨夜霜月明,梅花見我殊有情。

    逋仙祠前塵土清,老鶴彳亍如人行。

    天邊縹緲來鳳笙,玉壺美酒顛倒傾。

    酒闌興酣拔劍舞,忽覺海日東方生。

  3. 《題蘭蕙》

    年代【 宋】 作者【釋紹曇】

    色淡而清,節香而貞。

    隱德不耀,咀華含英。

    君子同其芳潔,寫真不墮丹青。

    宜乎孕瀟湘幽楚之靈。

  4. 《秋懷 其八》

    年代【元】 作者【王冕】

    野蔓網叢棘,下有幽蘭花。

    緘春斂華滋,古意良獨多。

    霜寒九十月,蕭颯如枯莎。

    但使本根在,菅茅將奈何?

  5. 《蘭》

    年代【 宋】 作者【陸游】

    南岩路最近,飯時已散策。

    香來知有蘭,遽求乃弗蕕。

    生世本幽谷,豈願為世娛。

    無心托階庭,當門任君鋤。

Ⅱ 詠梨花的詩句

柳絮池塘淡淡風,梨花遠院落溶溶月.
"谷城春曉山如黛,滕縣花開白似銀"(古代詩人贊美滕州梨花的詩句)
瑤花慢
周密
後土之花,天下無二本。方其初開,帥臣以金瓶飛騎進之
天上,間亦分致貴邸。余客輦下,有以一枝..
朱鈿寶,天上飛瓊,
比人間春別。
江南江北曾未見,
謾擬梨雲梅雪。
淮山春晚,
問誰識、芳心高潔?
消幾番、花落花開,
老了玉關豪傑!
金壺翦送瓊枝,
看一騎紅塵,
香度瑤闕。
韶華正好,
應自喜、初識長安蜂蝶。
杜郎老矣,
想舊事、花須能說。
記少年,一夢揚州,
二十四橋明月。。
寓意
晏殊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寒食書事
趙鼎
寂寞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紀年華。
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
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頭奏暮笳。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Ⅲ 與梨花有關的詩

1、東欄梨花

宋代: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譯文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條透露出濃郁的春色,飄飄灑灑的柳絮夾帶著如雪的梨花,布滿了全城。

我心緒惆悵,恰如東欄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將這紛雜的世俗人生,看得多麼透徹與清明。

2、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

宋代:嚴蕊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譯文

說是梨花又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花瓣白白又紅紅,風韻獨特有情趣。

曾記得。曾記得。武陵漁人被陶醉。

3、左掖梨花

唐代:丘為

冷艷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

譯文

梨花自然比白雪艷麗,清冷的樣子也賽過雪花,它散發出的香氣一下就侵入衣服里。

春風請繼續吹動它的花瓣,希望這美麗的花朵能飄落在皇宮大殿的玉石台階上。

4、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清代:納蘭性德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

銀箋別夢當時句,密綰同心苣。為伊判作夢中人,索向畫圖清夜喚真真。

譯文

春天的景緻又到了梨花零落的時候,夕陽西下,黃昏降臨,卻不知道人間尚有人相思惆悵,不能自已。

曾經濃情蜜意,海誓山盟。為了她甘願做夢中之人,於是整日對著她的畫像呼喚,希望能以至誠打動她,讓她像「真真」那樣從畫中走出來與我相會。

Ⅳ 與花有關的古詩

與蘭花有關的詩詞:清代繆公恩在《露蘭》詩說:「笑靨半含還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他把蘭花的姿態描摩成面頰上笑成酒渦而含羞的女子,潔白的素心像被洗去了油污一樣朴實而美麗。清代張綸英《蘭草》詩說:「小草時作花,嫣紅間蔥青。閑階濯新雨,綽態何娉娉。」他把蘭花姿態描繪成姿態柔美,面目美麗的女子。清代張問陶《蘭》詩說:「偶檢叢蘭畫幾枝,各標神韻肯參差。高花飛舞低花笑,同倚春風自不知。」他把蘭花花姿描擬成飛舞歡笑的目樣。
清代李慈銘《題子縝畫蘭二絕句》(其二)詩說:「綽約豐肌分外妍,鏡中倩影不勝憐。」他把蘭花的姿態描繪成姿態柔美,她豐滿的肌膚格外爭妍斗艷的女子。深居皇宮的康熙皇帝也贊頌蘭花「婀娜多姿碧葉長」,把蘭花的輕盈美麗的花姿造型,描儈得令人叫絕。這可能是古人對蘭花花姿最類的描繪了。
張學良將軍的《詠蘭詩》說:「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他把蘭花的花姿比喻風度儀態高雅的君子。
北宋蘇軾詩句:「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冬軒遺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廣群芳譜

劉灝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遺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余同麓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Ⅳ 與蘭花有關的文學作品

屈原選段《楚辭七諫沉江》 不顧地以貪名兮,心怫鬱而內傷; 聯蕙芷以為佩兮,過鮑肆而失香; 可見「蕙芷」就是蕙蘭和白芷。 孔子《孔子家語·在厄》 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孔子詩: 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 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 與鄙夫為倫也。 孔子說「夫蘭」當為王者香,很多愛蘭學者把「夫蘭」理解為蘭,是不正確的。 屈原文章中多次出現紉夫蕙芷! 蕙蘭可見(夫蘭:蕙蘭和白芷為一對)。 紉成一對的意思是團結中華,統一中國。[編輯本段]中國蘭描述孔子《孔子家語·在厄》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宋代是中國藝蘭史的鼎盛時期,有關蘭藝的書籍及描述眾多。如宋代羅願的《爾雅翼》有「蘭之葉如莎,首春則發。花甚芳香,大抵生於森林之中,微風過之,其香藹然達於外,故曰芷蘭。江南蘭只在春勞,荊楚及閩中者秋夏再芳」之說。南宋的趙時庚於1233年寫成的《金漳蘭譜》可以說是我國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蘭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蘭花專著。全書分三卷五部分,對紫蘭(主要是墨蘭)和白蘭(即素心建蘭)的30多個品種的形態特徵作了簡述,並論及了蘭花的品位。繼《金漳蘭譜》之後,王貴學又於1247年寫成了《王氏蘭譜》一書,書中對30餘個蘭花品種作了詳細的描述。此外,宋代還有《蘭譜奧法》一書,該書以栽培法描述為主,分為分種法、栽花法、安頓澆灌法、澆水法、種花肥泥法、去除蟻虱法和雜法等七個部分。至於吳攢所著的《種藝必用》一書,也對蘭花的栽培作了介紹。1256年,陳景沂所著的《全芳備祖》對蘭花的記述較為詳細,此書全刻本被收藏於日本皇宮廳庫,1979年日本將影印本送還我國。在宋代,以蘭花為題材進入國畫的有如趙孟堅所繪之《春蘭圖》,已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蘭花名畫,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明、清兩代,蘭藝又進入了昌盛時期。隨著蘭花品種的不斷增加,栽培經驗的日益豐富,蘭花栽培已成為大眾觀賞之物。此時有關描寫蘭花的書籍、畫冊、詩句及印於瓷器及某些工藝品的蘭花圖案數目較多,如明代張應民之《羅籬齋蘭譜》,高濂的《遵生八箋》一書中有關蘭的記述。明代葯物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也對蘭花的釋名、品類及其用途都有比較完整的論述。清代也涌現了不少藝蘭專著,如1805年的《蘭蕙同心錄》,由浙江嘉興人許氏所寫,他嗜蘭成癖,又善畫蘭,具有豐富的藝蘭經驗。該書分二卷,卷一講述栽蘭知識,卷二描述了蘭花品種的識別和分類方法。全書記載品種57個,並附上由他畫的白描圖。其它如袁世俊的《蘭言述略》,杜文瀾的《藝蘭四說》,冒襄的《蘭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筆記》,屠用寧的《蘭蕙鏡》,張光照的《興蘭譜略》,岳梁的《養蘭說》,汪灝的《廣群芳譜》,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晚清歐金策的《嶺海蘭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蘭屬(Cymbidium)植物蘭藝發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蘭蕙小史》,為浙江杭縣人吳恩元所寫。他以《蘭蕙同心錄》為藍本,分三卷對當時的蘭花品種和栽培方法作了較全面的介紹,全書共記述浙江蘭蕙名品161種,並配有照片和插圖多幅,圖文並茂,引人入勝。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種蘭法》;1950年杭州姚毓謬、諸友仁合編的《蘭花》一書;1963年由成都園林局編寫的《四川的蘭蕙》;1964年由福建嚴楚江編著的《廈門蘭譜》;1980年由吳應樣所著的《蘭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國蘭花》兩本書,以及香港、台灣所出版介紹中國蘭的書籍和雜志等等,可以說是近代中國蘭藝研究的一大成就。蘭藝發源於中國,外傳至日本及朝鮮。現今日本對中國蘭花的興趣甚濃,其歷史淵源也是由中國開始。現今日本栽蘭已自成體系,發展為號稱「東洋蘭」的基地。至於朝鮮方面,蘭藝也必不可少地成為朝鮮人民崇尚之物,並使蘭花成為當今朝鮮人民作為高雅的花卉,陳設於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為令人稱頌的是,他們將蘭花 作為一種高級的禮品來饋贈。人為萬物之靈.蘭為百花之英,願蘭蕙自然進入人們心靈的世界,共同將蘭藝這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的國粹發揚光大,以蘭會友,共同進步。孔子 《孔子家語·六本》 入芷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與善人居,如入芷蘭之室, 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 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蕙蘭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荀子《荀子·宥坐》 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 (夫芷蘭:蕙蘭和白芷為一對) 君子之學,非為通也, 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編輯本段]中國人民本身表徵蘭,香草也。――《說文》 衡蘭芷若。――《漢書司馬相如傳》 蘭槐之根是為芷。――《荀子勸學》 中國蘭的根是為白芷,白芷象徵人民百姓。蕙芷是自古以來仁義與民政的傳統美德精華, 蕙蘭根系百姓,唐代大詩人李白寫有「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編輯本段]字詞涵義蘭蘭lán<名>(形聲。從艸,闌(lán)聲。本義:蘭草,即澤蘭)同本義 [eupatorium]蘭,香草也。——《說文》衡蘭芷若。——《漢書·司馬相如傳》蘭槐之根是為芷。——《荀子·勸學》[編輯本段]甘肅省蘭州市簡稱 ——蘭蘭州南部叢林里有許多蘭花,古今聞名,故名蘭州。[編輯本段]詩文欣賞陶淵明《幽蘭》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孔 丘《猗蘭操》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之子於歸,遠送於野。何彼蒼天,不得其所。逍遙九州,無所定處。時人暗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孔子歷聘諸侯,莫能任。隱俗之中,見芳 蘭獨茂,喟然嘆曰:「夫蘭當為王者得,今 乃與眾草為伍。」 止車援琴鼓之,自傷不逢時,托詞於蘭。周 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屈 原《九歌》綠葉兮素權,芳菲菲兮龔余。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離騷》扈江蘺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時暖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佩......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張 衡《怨 篇》猗猗秋蘭,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黃其葩。雖曰幽深,厥美彌嘉。之子雲遠,我勞如何。參考資料: 1.中國網: http://forum.china.com.cn/viewthread.php?tid=360193&;amp;;;; 2.人民網: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86867859 3.屈原楚辭離騷: http://cn.netor.com/m/minren/gx28/zuopin/zuopin.htm 4.中國蘭蕙蘭網民投票國花競選最高: http://tieba..com/f?kz=442177500 5.中國國花蕙蘭和白芷: http://www.moobol.com/ms/1572/live157235.shtml [我來完善]相關詞條: 更多 梅竹菊蘭花菊花石榴葡萄南瓜海棠牡丹櫻花向日葵杜鵑水仙佛手月季枇杷桂花桃花碧桃美人蕉芍葯杏花山茶西府海棠松薔薇花楸緋桃柳葉臘梅玫瑰梅花棉花鳳仙花梨柑橘茉莉橄欖女貞仙客來龍眼樟樹牽牛花冬青丁香黃楊天南星萱草茶梅迎春鋪地柏小檗大葉黃楊葡萄屬八角金盤野薔薇一串紅醉蝶花沙地柏陰香茶花芙蓉柳樹黃花菜蓮鳳荷雨巷石荷葉建蘭綠梅 開放分類: 蘭科,蘭屬,中國國花,詩文,四季名花

Ⅵ 關於「蘭花」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蘭花」的詩句有:

1.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____崔護《題都城南庄》

2.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3.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____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4.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____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5.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6.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____崔護《題都城南庄》

7.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____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8.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____蘇軾《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9.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____志南《絕句》

10.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____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11.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____鄭思肖《畫菊》

12.桃之夭夭,灼灼其華。____佚名《桃夭》

13.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4.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____劉方平《春怨》

15.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____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16.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____賀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17.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____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曉景》

18.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____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

熱點內容
盆景整型 發布:2025-08-02 12:18:26 瀏覽:120
十八姑娘一朵花變隊舞 發布:2025-08-02 12:07:56 瀏覽:668
刺綉牡丹圖 發布:2025-08-02 12:05:02 瀏覽:210
傷寒的玫瑰疹 發布:2025-08-02 12:01:19 瀏覽:214
七夕玫瑰紅 發布:2025-08-02 11:49:39 瀏覽:303
盆景精選 發布:2025-08-02 11:49:29 瀏覽:176
喬以茶花 發布:2025-08-02 11:47:56 瀏覽:393
臘梅花50字 發布:2025-08-02 11:47:24 瀏覽:435
紹興花藝培訓 發布:2025-08-02 11:47:22 瀏覽:325
梅花濕疹什麼樣能得兩次嗎 發布:2025-08-02 11:35:39 瀏覽: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