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調控花色
① 什麼葯能使蘭花的花色發生改變
蘭花花朵色彩及花瓣形狀,主要構成要素以及其關連情形,除了遺傳外,其實栽培方法與環境,確實也是使花色變化影響主要的原因。
蘭花的花色,是蘭友們品償蘭花重要項目之一,真正賞蘭其實香味並非是基本要素。然而其花色是怎麼來的?我們在栽培中,有那些是蘭友可以控制使花色產生變化?這些常識有助於提升蒔蘭情趣,同時也可以解除蘭友一些的疑問與誤會。例如,賣者說花色鮮紫艷麗,給您看樣品;甚至於從母株盆內切下來的小苗,但是經過您的調教栽培開出花來時,花色淡淡,花朵幾乎如同縮水,且花瓣變形走樣,更慘的是連原花主都認不出來,那麼您就應該先省思一下,是否在栽培中出了問題,而未能使花株展現正常,做為檢討與推斷。除了花型外,充實花色的結構常識,有助於栽培或育種時,重要判斷之基本常識,也有助於您栽培的花開得更「艷麗」,亦能免除您與蘭友間發生不必要的誤會。
其實要了解花朵的結構很簡單,其主要色彩是來自三種不同的色素;葉綠素、類丙(黃)酮素及葉紅素。
葉綠素存在於遍布花瓣及萼瓣細胞中所謂的葉綠體內,這種色素職司綠色的提供,它是油溶性的。葉紅素也同樣存在於細胞中,這些帶有葉紅素袋狀物,即通稱所謂的染色體。葉紅素提供了黃色和橙色的來源,它也是油溶性的。類丙酮不同於前二者,它並不存在於構成細胞體最大部份的空液泡中,這是形成紅色及藍色的主要色素,而是水溶性的。
每一種色素都是一種不同生化反應程序所產生的結果,色素的生成與其它二種色素之間互不關聯的。譬如,如果類黃酮素機能運作不正常,也不會影響葉綠素或葉紅素的生成。舉例來說蝴蝶蘭P. lueddemanniana var. ochracea 「Crestwood」的花色因類黃酮素運作不正常而顯得紅色素不足。但是葉紅素並不受影響,而正常的P. lueddemanniana花色乃是由這兩色素共同來提供。
花的顏色乃是上述三種不同色素構成的結果,而由其不同輕重的比率來控制;例如一朵花會呈現紅色,可能是許多種原因造成。紅色的形成可能由於紅色類黃酮素的出現,而其它二種色素則未出現,也可能是紫色類黃酮素結合了橙色葉紅素而合成的。這道理由交配的時例可見一般,例如用紫色花的嘉德利亞蘭與黃花或橙色花交配,其子代很可能出現紅色。如果設法使這三種色素結合,則出現的子代花色可能更多彩多姿了。
肥料的種類也是改變綉球花酚顏色的因素之一,25-5-30配比的肥料可使含有綉球酚的花呈藍色,兒25-10-10配比肥料可產生粉紅色花。花色的變化以及花朵的老化也受PH值影響,清晨時,PH值在6.5花朵呈粉紅色,當花朵老化PH值將增至7.5,而使整朵花呈現較藍的顏色。花朵將凋謝前,PH值降至6.0,花色也漸變粉紅了。
大部分的蘭花,花色都不受土壤PH值的影響,而且花朵老化也不會使花朵變色,[但會改變花的色澤強弱],通常蘭花花朵PH值都受到遺傳的主宰,而受環境影響極微,此一事實在育種上及評審上相當重視,此一事實也告訴我們,植材的種類對花色不會有影響。為了想創造出更紅或更藍色的花朵,從研究PH值下手或許是一條快捷方式,花瓣的PH值似乎由少數的基因在控制。用帶紅色的花來與PH值較為酸性的花交配,可以育出更紅的花朵來。
光線及溫度也會影響花朵的顏色,眾所周知的,Sc、Slc及Pot系的雜交種嘉德麗亞蘭以及大部分的齒唇蘭交配種在低溫時花色會較亮麗,在花苞成長過程中給予強光也可使花更加鮮艷,因為強光下光合作用進行旺盛,可促進醣分的行成,且低溫時,植株本身生長較少,因此,低溫強光下的植株可製造並儲存足夠的醣,醣分子與花色素結合後,便可促使花色之穩定。
另外,強光也促進花色素的生成,花色素也有助於維護細胞免受放熱增加的傷害,這些種種[因素的結合,使花色素在低溫強光環境下能充分形成,花色表現就更為理想了。高溫、強光可能會使花色素遭破壞並退色。為了使花朵顏色保持鮮明艷麗,當花朵開放時最好把植株放在弱光、低溫的環境下,才不會退色。
② 如何人為控制蘭花的花形花色
蘭花的株型緊湊,葉片修長,葉色終年常綠,花型優美,花色淡雅,散發著陣陣清香,可以令人瞬間心曠神怡。養殖蘭花的花友們應該都知道,蘭花並不喜肥,但要是施肥得當的話,便可以輕松養爆盆,螺螄殼就是田螺的外殼,在市場裡面很多,大家基本上就會將吃剩下的殼給扔掉了,其實用它來養蘭花,可以給蘭花補充鈣、磷、鉀等營養元素。效果超級棒。
③ 蘭花該怎樣養護啊
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干。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cm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資料拓展
蘭花(學名:Cymbidium ssp.):是單子葉植物綱、蘭科、蘭屬植物通稱。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形態特徵: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鱗莖;假鱗莖卵球形、橢圓形或梭形,較少不存在或延長成莖狀,通常包藏於葉基部的鞘之內。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
繁殖方式: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干。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cm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主要價值
觀賞:蘭花是一種風格獨異的花卉,它的觀賞價值很高。蘭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綠、黃綠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為名貴。蘭花的香氣,清而不濁,一盆在室,芳香四溢。「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開;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古人這首詩將蘭花的幽香表現得淋漓盡致。蘭花的花姿有的端莊雋秀,有的雍容華貴,富於變化。蘭花的葉終年鮮綠,剛柔兼備,姿態優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藝術品。「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俗人那斛比,看葉勝看花」。這首詩就是用來形容蘭葉婀娜多姿之美。置幾盆蘭花,點綴室內,頓覺生意盎然,花開之日,清香陣陣,會使你感到生機勃勃,心曠神怡。
食用:蘭花香氣清洌、醇正,蘭花多用於茶,也可用來熏茶;還可做湯等菜餚。 [21]
葯用:據記載,蘭花全草均可入葯。其性平,味辛、甘、無毒。有養陰潤肺,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等功效。可應用於臨床內、婦科諸症。根可治肺結核、肺膿腫及扭傷,也可接骨;蘭花花梗可治惡癬。建蘭根煎湯服,據說為催生勝葯,葉治百日咳、可治虛人肺氣(一作肝氣),果能止嘔吐,種子治目翳。蕙蘭全草能治婦女病;春蘭全草治神經衰弱、蛔蟲和痔瘡等病。素心蘭花瓣可以催生。蕙蘭的素心花瓣陰干亦能催生。
④ 老師你好,蘭花都需要怎麼管理
您好
蘭花是半陽性植物,畏強光,喜弱光。一般來講較強的光照適宜蘭花生殖生長,花芽較多、花色較深、花期較早。較弱的光照有利於蘭花的營養生長,葉芽較多,葉色較綠,花色較淺,花期較遲,所以對蘭花的光照一定要掌握好,不要過陰過陽,而要半陰半陽,即陰陽要適中。
蘭花生長的最佳溫度是20度——30度,蘭花在這范圍內的氣溫下生長良好。氣溫較高、蘭花生長快,花期提前,花香濃烈;氣溫較低,蘭花生長慢,花期推遲,花香清淡,我們要從蘭花生長的特性來調控蘭室的溫度,白天的氣溫可在24度——30度的范圍內,夜間的溫度可調控在16度——24度范圍內,這樣的氣溫宜於蘭花的快速生長和積蓄萌發夏秋芽的養份,有利於蘭花多發夏,秋芽和提高蘭花當年的成苗率。
蘭花不是干生、溫生植物,而是中生肉質根植物。蘭花生長盆土的絕對溫度在50%左右較為適宜,盆土長期過干根則瘦細,盆土長期過溫根則黑爛,要保護蘭根,夏季的盆土濕度不能長期過干或過濕。蘭花喜歡濕潤新鮮的空氣。蘭花生長的最佳空氣溫度為80%左右。因此白天的空氣濕度應控在65%——80%,夜晚則應控在75%---95%,因夏季午後高溫,空氣溫度過大而悶熱不利於蘭花生長,夜間空氣溫度稍大,有利於蘭花的葉片吸收水份,補充白天消耗的水份,以利蘭花生長。因此,晚間的溫度大於白天的溫度更為妥當,白天空氣濕度達不到要求,應噴霧,夏季的蘭棚應要注意通風換氣,蘭花喜歡清新的空氣,如果人進蘭棚有異味感,蘭花是長不好的。
澆蘭花所用的水最好選用雨水(弱酸性),河水(中性),自來水(存放一天讓氯氣散發後)一定不要用深井水,夏季澆水的原則「盆面干則澆、澆則透」。澆水的溫度應接近或低於空氣中的溫度為好,不要用高於空氣溫度的水澆蘭花。最好辦法是在蘭棚內或接近養蘭場地放一個缸或做一個水池,平時裝滿備用的水,澆水的時間一般在午後的7時至9時為好,此時段,氣溫較低,水份蒸發的水分,得到及時的補充,有利於蘭根晚上的休整和吸收水分,有利於蘭花的夏季生長。
夏季是蟲害,病害的高發期,對病蟲害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把握發病規律,抓住防治最有效時期,對症下葯是防治蘭花病蟲害的原則,常用的滅菌葯每月噴施1次。使用每種葯物稀釋比例要精確,太淡無效,太濃產生葯害,噴施時一定噴蘭葉正面和背面,以及整個養蘭場地,為避免葯害,時間要選在傍晚進行噴施。
⑤ 蘭花對陽光的需求
蘭花需要半陰半陽的光照條件。 花諺有句話可以很好的理解。「陰茶花、陽牡丹、半陰半陽四季蘭」
光照對葉色的影響——蘭花長期生長在山林中,養成耐陰的習性,不喜直射強光。在光照過強時,葉色變成淡綠;如遏驟然強光,則葉色迅速變黃,葉面粗糙,甚至葉片枯焦。光照適度,葉綠而質細膩,且有光澤;光照過弱則葉色深綠而失光澤。
光照對出芽的影響——光照強弱對葉芽和花芽的數量、出土期及生長狀況都有直接影響。光照過弱蘭花長出的葉芽多而花芽少,且長勢不良。因此,從花芽形成之前一段時間開始,適當增加光照,可促進花芽分化,達到多開花的目的。
光照對花色和開花的影響——蘭花的花色,主要由花色素所決定,而光線中的紫光和紫外線是形成蘭花色素的主要光能。因此。光照強則花色較深而鮮艷;光照過分微弱則花色極淡,與正常相比,誤認為另一個品種。如古時浙江寧波有「雪蘭」一種,乃陰山背陽所產,「若栽於盆中略見微陽,即轉綠色」,於是乎被視為珍奇,而今野外採集中常常碰到,人工栽培也可得到。有人以此弄虛作假,冒充新品種,經驗不足者每每上當。
如其他條件相同,則放在光照較強位置的蘭盆先開花,這是由於積累的照度和積溫最先達到一定數值的關系。有人實驗,延長光照時間14—16小時,可以促進中等植株和小苗提早開花;但對成熟蘭株,則光照時間不超過8小時即可促進開花。對於冬季開花的蘭花,要滿足晝短夜長和低溫條件來促進開花。對夏季開花的蘭花,則要求晝長夜短和高溫促進開花。
有花蕾的蘭,要促其早開花,可適當延長光照和增加溫度。在小室內用100瓦的燈泡可提高室溫3℃—5℃,能促進提早開花。
光照與葉藝的關系一葉藝即葉片上出現線條或斑點的栽培技術。葉藝與光照有關聯。可用光照的變化來促進葉藝變化。方法是用生長健壯的蘭苗,要有三株以上相連在一起,在夏天9時以前,冬季在10時以前,將蘭盆曬在日光之下,在盆內插上溫度計,曬到30℃時移入陰處。等降至25℃時,再移出見日光。如此長期反復。一陰一陽、一冷一熱,有利於葉內可變因子的出現,長年累月,功夫不負有心人,可能會出現花葉。但必須以蘭葉
⑥ 什麼礦物質能使蘭花的花色變紅
想讓蘭花變紅:
想讓蘭花變異,可以用秋水仙素和亞硝酸基鹽等葯劑。秋水仙素是含有毒素的植物鹼,亞硝酸基鹽可以改變蘭花的結構和性質,從而誘使蘭花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