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舌蘭花
A. 鴨舌草用什麼除草劑
針對鴨舌草又叫蘭花菜,豆田,豆傑特效,只是價格偏貴。考慮成本,在鴨舌草幼苗期可用,排草丹+虎威。
稻田,二甲四氯特效。
玉米田,煙嘧磺隆,秀去津正常打就行。
B. 鴨舌草沒有水會死嗎
會~`
鴨舌草學名 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Preslex Kunth屬雨久花科一年生沼生或濕生草本植物。別名 鴨仔菜、蘭花草、菱角草、田芋等。分布在華東、華中、華南及河北、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主要為害水稻等水田作物。
生態特點 上海一帶4月下旬開始發生,5—6月發生量大,9-10月開花結實,11月枯死。成熟種子休眠期2—3個月,發芽溫度20一40℃,30℃尤適,種子在0—1cm土層內出苗。喜歡生於濕地或淺水中,繁殖力強,但出苗不整齊,進入水稻生育中期,仍見有新苗長出來,是稻田重要雜草。
C. 世界上有沒有藍色的花
常見的有
某些品種的鳶尾(如德國鳶尾、溪蓀鳶尾)
某些品種的蘭花
鴨跖草(俗名蝴蝶花)
勿忘我(學名補血草,Limonium Sinuata)
牽牛花(有粉紅、粉紫和藍色)
紫羅蘭
桔梗
風信子(天藍葡萄風信子)
藍色鬱金香
藍色鳳仙花
天藍苜蓿
盛丹爐
非洲堇[的某些品種:藍峰(BluePeak),花藍色,邊緣白色;極樂(DoubleDelight),花藍色;藍色隨想曲(BlueCaprice),花淡藍色;觀葉種露面皇後(ShowQueen),花藍色,邊緣皺褶,葉面有黃白色斑紋]
薰衣草(薰衣草多年生常綠灌木或草本,葉對生,葉片銀灰色或綠色,花序穗狀,花藍色、藍紫色、紫色、白色等。)
馬蘭(春季開花,花藍色,1—3朵生於花莖頂端。)
藍色長春花(藍珍珠BluePearl,花藍色,白眼。)
三色堇(其中的藍天(SkyBlue)花藍色。)
白英(花是藍色或者白色的)
牡荊
紫藤
通泉草
濱紫草花
綠絨蒿(花藍色或紫色,單一或為總狀花序,頂生,花瓣黃色或淡藍色)
常山
紫露草
叉葉藍(又名銀梅草)
神香草
藍邊八仙花(深藍色,邊緣花藍色或白色)
土丁桂
彩葉草
菊苣
英國紅(它叫紅是因為種子紅啦)
鴨舌草(和鴨跖草不一樣哦)
馬藺
等等……
肯定不全啦,不過我印象中就這么多了。
D. 鴨舌蘭花養殖
養好蘭花應注意:
1、養蘭環境要通風;
2、養蘭植料要選擇排水快的植料;
3、用肥要薄肥勤施;
4、在半蔭環境下蒔養;
5、養壯蘭花濕度也很重要。
E. 我養了一種蘭花,是紫色的.我想問一下,它叫什麼蘭啊謝謝!
可能是紫鴨跖草。 [別名]紫葉鴨跖草、紫鴨跖草、紫葉草、鴨舌紅。 [學名]Tradescantiapallida(Rose)D.K.Huntcv.purpurea [科屬]鴨跖草科紫露草屬(也有另立為紫竹梅屬Setcreasea)。 [英文]PurpleSetcreasea [形態]多年生草本;植物體成紫色,節和節間明顯,斜升。葉長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報莖,邊緣具長纖毛;葉無柄,花粉紅色或玫瑰紫色,生於總苞片內,花近無梗,萼片3片,離生,花瓣3片,基部微連合;雄蕊6枚,花絲具念珠狀毛,子房上位;蒴果。原產墨西哥。各校廣為栽培,是觀察氣孔(葉)和細胞質流動(花絲表皮毛)的好材料。。 [習性]原產墨西哥。喜溫暖、濕潤,不耐寒,忌陽光暴曬,喜半蔭。對乾旱有較強的適應能力,適宜肥沃、濕潤的壤土。 [繁殖]一般用扦插繁魚,春、夏、秋季均可進行。剪取帶楠尖的枝條,長10厘米左右,去掉下部1~2枚葉片,直接插於盆栽培養土中,每盆插3~4株,放蔽蔭處,保持盆土濕潤,在溫度15℃~20℃條件下,2周即可生根。 [栽培]盆栽用腐葉土、泥炭土加少量河沙和基肥用培養土。生長季節每1~2施1次瘁肥。經常保持盆土濕潤,春、夏、秋三季應避免陽光直射。莖干稍長時應摘心,以促進分枝,使盆中植株更加豐滿。過老的植株基部葉片枯黃脫落後,莖干光禿,可在春季結合換盆重剪,促其萌發新枝。通常可在室內養護,冬季室溫不得低於10℃。 [用途]可布置客廳、書房、辦公室和卧室,秋季可作為花壇的配色植物。
F. 鴨舌草的形態是怎樣的
鴨舌草:鴨舌草又稱鴨舌子、水玉簪、鴨仔草、蘭花草、菱角草。是雨久花科沼生或濕生草本植物。主莖極短,葉和花莖密集成叢,葉紙質,有光澤,形狀大小變化較大,通常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基部略呈心形,具長柄,基部具有葉鞘。
總狀花序從葉鞘抽出,腋生有3~7朵花,鍾狀,花被藍紫色。蒴果長圓形。種子繁殖。
鴨舌草在水稻田中極為常見,部分水稻受害較重,沼澤、濕地亦有生長。
G. 藍色的花有哪些
牽牛花 虞美人 其實藍色的花也不是那麼少的。 常見的有 某些品種的鳶尾(如德國鳶尾、溪蓀鳶尾) 某些品種的蘭花 鴨跖草(俗名蝴蝶花) 勿忘我(學名補血草,Limonium Sinuata) 牽牛花(有粉紅、粉紫和藍色) 紫羅蘭 桔梗 風信子(天藍葡萄風信子) 藍色鬱金香 藍色鳳仙花 天藍苜蓿 盛丹爐 非洲堇[的某些品種:藍峰(BluePeak),花藍色,邊緣白色;極樂(DoubleDelight),花藍色;藍色隨想曲(BlueCaprice),花淡藍色;觀葉種露面皇後(ShowQueen),花藍色,邊緣皺褶,葉面有黃白色斑紋] 薰衣草(薰衣草多年生常綠灌木或草本,葉對生,葉片銀灰色或綠色,花序穗狀,花藍色、藍紫色、紫色、白色等。) 馬蘭(春季開花,花藍色,1—3朵生於花莖頂端。) 藍色長春花(藍珍珠BluePearl,花藍色,白眼。) 三色堇(其中的藍天(SkyBlue)花藍色。) 白英(花是藍色或者白色的) 牡荊 紫藤 通泉草 濱紫草花 綠絨蒿(花藍色或紫色,單一或為總狀花序,頂生,花瓣黃色或淡藍色) 常山 紫露草 叉葉藍(又名銀梅草) 神香草 藍邊八仙花(深藍色,邊緣花藍色或白色) 土丁桂 彩葉草 菊苣 英國紅(它叫紅是因為種子紅啦) 鴨舌草(和鴨跖草不一樣哦) 馬藺
H. 花瓣長度不超過8MM,晶瑩剔透,花萼成分叉狀,藍色。哪位高人知道哇~~
第一次聽到《蘭花草》這首歌,是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其時,我剛剛從一所農村中學結束初中生活,考入一所師范學校,學校雖然設在郊區,但師范生活的豐富多彩,遠非一所農村中學可比,乍到這里,一切都感到那麼新鮮。
當時,台灣校園歌曲才剛剛登臨大陸,便颶風般席捲全國,我所在的師范學校的大喇叭里,每天也都播放著好聽的旋律,什麼《童年》、《鄉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蝸牛與黃鸝鳥》等等,一時間風靡整個校園,成了同學們掛在嘴邊、有口皆唱的歌了。
《蘭花草》就是在這個時候飄進我的耳鼓、鑽入我的心窩的:「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優美的旋律、輕快的節奏、簡明的歌詞,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甚至也想養一盆蘭花草,雖然住在學生宿舍里不具備養花的條件,但這一點都不影響我對它的興趣。學校的花房就在男生宿舍樓的院牆外面,我經常跑去那裡,看園藝師蒔弄花草。花房裡養著許多花草,其中就有蘭花的好幾個品種,什麼春蘭、蕙蘭、建蘭等等,無一例外地都很高貴脫俗、清雅可人,我一廂情願地認為歌里唱的蘭花草就是蘭花,因為我知道一個叫做「空谷幽蘭」的詞,知道蘭花就是來自山間,而歌里唱的蘭花草和蘭花正有著同樣的老家,名字里又都有「蘭花」兩字,更重要的是,蘭花也被稱作蘭草,我甚至以為蘭花草是比我在花房裡見到的任何一種蘭花都要高貴的品種,難侍候,要不,怎麼總也看不到它開花呢?
這種錯誤的認識一直延續到上了二年級才有機會得以糾正,說起這個,我得感謝教我生物課的周光榮老師。那次,周老師帶領我們生化興趣小組的同學去野外認識植物,在學校院牆外的小河邊,她指著一種開藍幽幽小花的植物問我們:「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這當然難不倒我,我老家的水邊、田頭,甚至是房子的旁邊,凡有點陰濕的地方都會長這種三角形葉片有點像竹葉的小草,我小時候,常常會把它和大車耳、婆婆丁、爛腳丫等一同割了帶回家去,喂圈裡那頭整天哼哼唧唧老是拱牆的大肥豬,對它,我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它會開這種藍色的小花,個頭不大,花形卻十分好看,像一隻飄飛的藍蝴蝶,我妹妹有次還特意從水邊連根挖了幾棵帶回家來,栽在院子里的那口大水缸邊,等到第二年的春天,便蓬蓬勃勃地長了一大叢,開花的時候,惹來一大群或白或花的真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十分好看。或許是因為它葉片三角又能喂豬的緣故吧,我老家人都叫它三角菜。於是,我搶先回答了周老師的問題,周老師果然點頭稱許,肯定了我的回答,說:「對,這就是三角菜,又叫做竹葉草,書上一般叫做鴨跖草,是鴨跖草科鴨跖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臨了,她又加上一句:「對了,這就是你們整天掛在嘴邊唱的蘭花草。」
這太讓我意外了,我怎麼都沒想到,那讓我日思夜想、以為高貴無比的蘭花草,竟然就是眼前這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三角菜,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周老師確實這樣說的,又由不得我不信,看來,凡事真不能想當然。
我以前在課堂上聽周老師說過,蘭花是蘭科植物,現在又知道這蘭花草原來連蘭科都不是,而是鴨跖草科植物,既然這樣,怎麼可以叫「蘭花草」呢?還是周老師說,這個「蘭」本來應該寫作「藍」才是,因為這種草開著極純凈的藍色的花,《江蘇葯材志》上就把它叫做「藍花姑娘」,只是後來叫白了,才成了「蘭花草」,或許是「蘭花」比「藍花」給人的感覺更好些吧,這「蘭花草」便成了主人,反倒是「藍花草」像是外來戶,沒有什麼人這樣叫它了。
我喜歡周老師這樣的解釋,這樣的解釋也很是合情合理。既然人們喜歡的是像蘭一樣的高潔、美麗、清幽,為什麼這「蘭」就只能是蘭科植物的專屬?凡具有這種特質的植物都應該有資格叫這名字才是,而不應該以出身是否高貴為標准。實際上,真正的蘭花也是出身底層,它本來就生在深山幽谷,與其它的野花並無二致,只是後來由於文人的追捧,它才由平民階層一躍成了貴族,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平民本質,蘭花就是蘭花,一種開花的植物,僅此而已。所以叫「蘭」的也不僅僅只是蘭科植物,除了這個蘭花草,類似的還有許多,比如唐菖蒲又叫劍蘭、菖蘭、馬蘭花,是鳶尾科植物;木蘭、玉蘭、白蘭花——又叫緬桂花或者黃桷蘭,也跟蘭科無關,是木蘭科植物;還有金粟蘭科的珠蘭、楝科的米蘭、百合科的吊蘭等等,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還可以說出一大堆來,我這里就不去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
跟蘭花草長得像的還有飯包花,也開藍色小花,花形極其相似,也像欲舞的蝴蝶,除了顏色稍淡以外,其它幾無區別,它是多年生植物,第二年草根還可發芽,這點跟蘭花草不同。
蘭花草的別名很多,各有來歷:比如這「蘭花草」,上文說過,是跟它花的顏色有關;「翠蝴蝶」,顯然是與花形和花色都脫不了干係;至於「三角菜」、「竹葉草」、「鴨跖草」等等,則和它葉片的形狀密不可分。還有人叫它「鴨舌草」,也是說它葉片的形狀,這卻與另一種雨久花科的鴨舌草不同,雖然名字相同,生長的環境也有重疊——都跟水有關,甚至還有某種類似的葯用價值——都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類似的例子還有「馬蘭花」,除了是我上面提到的那種名叫唐菖蒲的鳶尾科植物的別名外,還是另一種菊科植物馬蘭(幼時可食,俗稱馬蘭頭)開的花的名字。這又提示我們,認識一種植物,不能光聽名字,有時還得看到實物。想想這也不奇怪,人都有重名的,植物為什麼就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