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六符荷花
Ⅰ 描寫荷花的優美句子一段話
1.綠葉叢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嬌羞的少女,滿臉緋紅,微微含笑。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些詩句,早已深深印入人們的腦海。放眼望那湖面上,沒一朵荷花都似一位姿態不凡的仙子,在荷葉的襯托,微風的扶持下翩翩起舞。每一朵荷花,都有一種獨特的風韻。有的已經全開了,亭亭玉立;有的還是一個花骨朵,含苞欲放;有的才開出兩三瓣,迷人醉眼……千萬朵荷花,千萬鍾姿態,把波光粼粼的湖面點綴得更加燦爛奪目。
3.翠綠的荷葉叢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個個披著輕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佇立,嬌羞欲語;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陣陣,沁人心脾。
4.當然,紅花還需綠葉襯。一片片碧綠的荷葉,如同一隻只耀眼的翡翠盤,托起冰肌玉骨的荷花。荷葉的美,美在它使人神清氣爽的墨綠;荷葉的美,美在它細細幽幽幾乎不被人覺察到的芬芳;荷葉的美,更美在它無怨無悔,兢兢業業的奉獻。試想,如果沒有荷葉的無窮碧,哪裡來荷花的別樣紅?對於荷花荷葉來說,我並不是喜歡這而討厭那荷花荷葉,它們的美,只有在它們融為一體時,才能真正展現出來。荷花嫵媚,荷葉清雅,讓人覺得那麼愜意,自在。
5.荷花的花瓣,潔白如玉,花里托著深綠色蓮蓬,蓮蓬向上的一面有許多小孔,裡面睡著荷花的種子。
6.湖面上蔥綠的荷葉,托出朵朵芙蓉,如同少女分紅的面頰。
7.靜靜的湖面上布滿了碧翠欲滴的荷葉,像是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翡翠傘似的,把湖面蓋的嚴嚴實實的。
8.那片片荷葉,像撐開的一張張綠傘,有的輕浮於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層層綠浪,如片片翠玉。
Ⅱ 名著中關於荷花的描寫
你可以看看百度知道的一些帖子:
http://..com/question/17235809.html
《荷塘月色》: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些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盪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於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綠葉叢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嬌羞的少女,滿臉緋紅,微微含笑。 一朵朵荷花,緊緊依偎著碧綠滾圓的荷葉,在輕柔的雨絲沐浴下,顯得更加清秀、雅潔、嫵媚、可愛了。 翠綠的荷葉叢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個個披著輕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佇立,嬌羞欲語;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陣陣,沁人心脾。 湖面上蔥綠的荷葉,托出朵朵芙蓉,如同少女分紅的面頰。 月光下,彷彿碧玉一樣的荷葉挺立在水中,連成一片,是那樣親密無間。 靜靜的湖面上布滿了碧翠欲滴的荷葉,像是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翡翠傘似的,把湖面蓋的嚴嚴實實的。 那片片荷葉,像撐開的一張張綠傘,有的輕浮於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層層綠浪,如片片翠玉。 荷花的花瓣,潔白如玉,花里托著深綠色蓮蓬,蓮蓬向上的一面有許多小孔,裡面睡著荷花的種子。
我最喜愛的花就是荷花。
七月初的一天,我隨夏令營來到了我嚮往已久的極負盛名的賞荷佳處——西湖十景之一的麴院風荷。
我一直以為,麴院風荷是一個有很多曲曲折折小路的院子。聽導游姐姐介紹才知道,「麴院風荷」舊稱「麴院荷風」,最早是釀造官酒的地方,因種有許多荷花而出名。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麴院荷風」。清朝康熙皇帝南巡遊西湖時,將其改名為「麴院風荷」並 沿用至今。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吟頌著楊萬里的詠荷詩篇,心裡激動萬分,我馬上就要看到這樣一種人間美景了呀!一進麴院風荷的大門,我和同伴們就迫不及待地歡呼雀躍著穿過鋪著鵝卵石的林蔭小道,饒過綠草如茵,爭奇斗妍的花壇,直奔湖邊。
站在湖邊,一眼望去,水波瀲灧,蓮葉田田,挨挨擠擠的荷葉青翠欲滴,圓潤的露珠閃爍著光芒,陽光在上面舞蹈,微風在上面歌唱。清風徐來,荷香陣陣。滿眼是綠,滿眼是荷,滿眼是景,真是美不勝收,我被眼前這一幅充滿生機和情趣的美麗畫面深深吸引住了。當然,這幅畫面的主角就是那人稱花中君子的——荷花。她,宛如一位位妙齡少女,一個個嬌艷欲滴,一個個冰肌玉骨。有的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穿著翠綠的蘿裙,隨著微風的節奏在翩翩起舞;有的則有些害羞,撐著一把可愛的綠傘,遮著自己的面頰要妝扮一會,才把最美的笑容展現給大家;有的則英姿颯爽,朝氣蓬勃,含苞欲放……
站在亭榭中,觀滿湖翠影,看萬點荷紅,聞陣陣清香,令人心曠神怡;漫步在造型各異的小橋上,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麴院風荷儼然就是一首詩,一幅天然畫卷,一曲美妙動聽的音樂,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我愛荷花,愛她的淡淡清香,愛她的亭亭玉立,愛她的嬌媚容顏,更愛她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質。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尤其在雨中的蓮,被風搖的微微的晃動,想在跳舞,略帶水珠的樣子顯得分外嬌羞。葉子上晶瑩的水珠彷彿珍珠一般,凝聚成落下去,真是好一番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美景。
荷葉與紅蓮 冰心
半夜裡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飄在水面。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
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緊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攲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面屋裡母親喚我,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的傾側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並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的打,只能在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動——
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千姿百態 亭亭玉立 爭艷競俏 各吐芬芳 婀娜多姿 風姿嫵媚
輕搖曼舞 玉潔冰清 儀態萬千 含笑迎風 凌波仙子 競相開放
怒放爭艷 碧葉亭亭 爭奇斗妍
綠葉叢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嬌羞的少女,滿臉緋紅,微微含笑。
一朵朵荷花,緊緊依偎著碧綠滾圓的荷葉,在輕柔的雨絲沐浴下,顯得更加清秀、雅潔、嫵媚、可愛了。
翠綠的荷葉叢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個個披著輕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佇立,嬌羞欲語;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陣陣,沁人心脾。
湖面上蔥綠的荷葉,托出朵朵芙蓉,如同少女分紅的面頰。
月光下,彷彿碧玉一樣的荷葉挺立在水中,連成一片,是那樣親密無間。
靜靜的湖面上布滿了碧翠欲滴的荷葉,像是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翡翠傘似的,把湖面蓋的嚴嚴實實的。
那片片荷葉,像撐開的一張張綠傘,有的輕浮於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層層綠浪,如片片翠玉。
荷花的花瓣,潔白如玉,花里托著深綠色蓮蓬,蓮蓬向上的一面有許多小孔,裡面睡著荷花的種子。
我被一池荷花給迷住了,只見池中挨挨擠擠的一朵朵荷花翹首仰望夜空星斗。「啊!多美的荷花。」我不由自主地說。隨著一陣涼風,清香撲鼻而來。月光下,那一朵朵荷花,手掌大的花瓣潔白如雪,五六個花瓣拼成了一朵大荷花。荷花的樣子千姿百態,有的像害羞的小女孩漲紅了臉,躺在碧綠的荷葉下;有的好奇地探出頭來,望著這美麗可愛的人間;有的荷花像俊俏的仙姑正對著平靜的湖面梳妝打扮。荷花已經開不少了,有的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部展開了,露出了嫩小的蓮蓬,像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荷葉上,而荷葉則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突然一隻青蛙跳到荷葉上,濺出的水珠在荷葉上來回滾動著。我被美麗的景色陶醉了,我似乎變成了一隻小蜜蜂,在湖面上飛來飛去,一會兒瞧瞧這朵,一會兒看看那朵,我興奮極了。又是一陣晚風,風婆婆好象唱著:「荷花美,荷花美……」荷花、荷葉都翩翩起舞,我也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跳了起來,唱了起來,陶醉在這詩一般的境界里 。
1、湖面上蔥綠的荷葉,托出朵朵芙蓉,如同少女分紅的面頰。她們緊緊依偎著碧綠滾圓的荷葉,像一個個披著輕紗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佇立,嬌羞欲語;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陣陣,沁人心脾。
2、荷花婷婷玉立,千姿百態,含笑佇立,嬌羞欲語;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陣陣,沁人心脾!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才開了兩三片花瓣,像位含羞的少女敢露出自己的臉蛋。有的還是花苞,像一雙手緊緊地合在一起。有的花瓣已經凋謝,落下來了,漂在水面上,像一隻小小的船。
這樣可以么?
Ⅲ 荷花煙多少錢一盒
截止至2020年3月5日鑽石荷花系列價格:鑽石(硬荷花)價格:30元/包、鑽石(一品荷花)價格:80元/包、鑽石(金一品荷花)價格:100元/包、鑽石(細支荷花)價格42元/包。
1.鑽石荷花香煙硬盒煙盒打開後有一股淡淡的煙草清香,感覺是煙草本來的味道,很原味很純!口感柔和、順滑。是一款不錯的香煙。這款鑽石荷花煙賣的最好。鑽石荷花香煙2018最新價格30元!
2.鑽石一品荷花這款產品2014年上市的荷花香煙多少錢一包?,在高端卷煙市場還是佔有很大份額的,濃淡適中的香氣。綠的的包裝有青春的朝氣。鑽石荷花香煙2018最新價格80元/包。
3.鑽石一品荷花香煙之金一品荷花香煙包裝華貴,鑽石荷花煙金光燦燦,保濕內膽,香潤爆珠,味道非常好!換上金裝的荷花煙純正且潤雅,香遠益清味飄散在天涯。荷花香煙多少錢一包?其中鑽石金一品荷花香煙價格價值百元,甚至有人說低調的力壓中華煙。
4.鑽石(細支荷花)類型:烤煙型、焦油量:6mg、煙氣煙鹼量:0.6mg、煙氣一氧化碳量:6mg、煙長:97mm、過濾嘴長:不詳、包裝形式:條盒硬盒、單盒(包)支數:20、包裝主色調:綠、包裝副色調:黃、銷售形式:國內內銷、產品狀態:已上市、單盒參考價:42、條盒參考價:420。
注意事項:
1.千萬不要認為吸煙能長壽,應當要認識到如果不吸煙或許能活得更久,更健康。不少醫生和專家一直在科普著吸煙的危害,尤其是談吸煙容易致癌和減少壽命,不利於身體健康。
2.不要再認為吸煙是表現自己成熟有魅力的行為,反而可能會嚴重破壞的形象。影視作品中都是採用了一定的手段拍出來的,與現實中見到的並不是一回事,這一點要牢記。
3.千萬不要相信吸煙能治病的謬論,吸煙只對身體健康有害,怎麼可能會治病。這想一想就知道這理由是多麼的可笑,這只是很多人的自我感覺和吸煙的理由罷了。
Ⅳ 佛教中蓮花的意義是什麼
蓮花在佛教中是清凈、聖潔、吉祥的象徵,特別是以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來比喻諸佛菩薩出於世間而清凈無染。從網上一些資料來看,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1、蓮花代表世界的本原之一 在佛教的宇宙觀中,世界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的。而水則是四大中最重要的元素,荷花是水的代表符號。 由於荷花代表宇宙的本原,所以,佛的寶座一般都是蓮花構成的。甚至在寺廟佛像的石雕台座上,都雕有蓮花的圖案。這是告訴信徒,佛是從世界的本原上,向你揭示真諦。 2、蓮花喻示不染世間的煩惱 蓮花在佛教中象徵涵義極為深廣,其中一條就是因為蓮花生長在沼澤污泥之中,但出淤泥而不染。如佛陀就被稱為「人中蓮花」,喻示著佛陀不染世間的煩惱憂愁,宛若蓮花不著水。又如《雜阿含經》卷四中,就以大自然花來比喻解脫的聖者,雖然生於世間而沒有染污執著。普渡眾生的佛皆是腳踩蓮花或端坐於蓮花之上,每朵花都是洗盡慾念的純真,給你聖潔的啟示。 此外,袈裟也稱為蓮花衣、蓮花服,乃取蓮花清凈無染之義。在《釋氏要覽》卷上中說:「袈裟名雜染服……又名蓮花衣,謂不為欲泥污染故。」 3、蓮花代表極樂世界 《阿彌陀經》中記載,極樂世界的人民都是從蓮花中化生,所以極樂世界又被稱作「蓮邦」,如在《觀無量壽經》中記載,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安座於寶蓮華,在眾生命終時,手持蓮台來迎接眾生。 4、蓮花象徵佛教的教義純潔高尚 蓮花因其潔白高雅,還象徵著佛教的教義純潔高尚。《化嚴經》說,大蓮花有四義:(1) 在淤泥不染,如法界真如在世而不為世污;(2) 良性開發,如真如良性開悟,眾生若證,則自性開發;(3) 為群蜂所采,如真如為聖眾所用;(4) 有香、凈、柔軟、可愛四性,如常、樂、我、凈四德。觀音菩薩就來自於《妙法蓮花經》中的《普門品》,這部經對蓮花稱贊有加。認為花必有蓮因含萬行,果圓萬德。
Ⅳ 荷花的相關資料
荷花(Lotus flower):屬抄毛茛目襲睡蓮科,是蓮屬二種植物的通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
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
(5)嚴六符荷花擴展閱讀:
荷花生長習性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對穩定的平靜淺水、湖沼、澤地、池塘,是其適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種而定,大株形品種如古代蓮、紅千葉相對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過1.7米.中小株形只適於20-60厘米的水深。
同時荷花對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時不灌水,水缸所栽荷葉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則荷葉邊焦,花蕾回枯.荷花還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環境。荷花極不耐蔭,在半蔭處生長就會表現出強烈的趨光性。
Ⅵ 佛教中蓮花代表什麼
蓮花代表佛的誕生。
蓮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寶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徵之一。回
佛教問答世後,佛教徒也採取了以蓮花為佛教的主要象徵。據說後來成為佛祖的悉達多太子出世後,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蓮。所以蓮就成了他誕生的象徵。
從公元一世紀左右開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蓮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為蓮花坐或為吉祥坐,成為佛教僧人打坐時的典型坐法。
佛教徒相信蓮能反應修行程度,認為高僧誠心念佛,則西方七寶池中即生蓮花一朵,若能精進,則其花漸大,倘或退惰,則其花萎落。
(6)嚴六符荷花擴展閱讀:
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稱為「西方三聖」之首的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
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如天女)。寺院牆壁、藻井、欄桿、神賬、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制或縫綉各種各色的蓮花圖案。
可見蓮花與佛教的關系何等的密切。
Ⅶ 上墳用為什麼燒9朵蓮花
您好親,原因為希望親人能用蓮花化生,從此獲得修為,不受人間疾苦的牽絆。願九品蓮花為親人,花開見佛悟無生!把現在所做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讓自己能在臨命終時往生西方極國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蓮花化生(不是投入母胎),意識投入蓮花中投胎,分為1上品上生2上品中生3上品下生4中品上生5中品中生6中品下生7下品上生8下品中生9下品下生。,這是念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依照修行功夫的深淺,所分出來九個等級。以上為我的分析,希望能解決您的疑惑,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繼續向我提問,祝您生活愉快!
Ⅷ 荷花千古絕句古詩有哪些
描寫荷花的千古絕句的古詩有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Ⅸ 荷花的象徵意義是什麼,在古代有什麼特殊含義
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凈潔的象徵。荷花出塵離染,清潔無瑕。周敦頤之名篇《愛蓮說》稱其「出污泥而不染」譯文:在污泥中生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
贊美荷花的高貴品格,將其視為清白、高潔的象徵。荷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
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美麗的、香氣撲鼻的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生在淤泥中,長在風雨里,才開出了這種經受風雨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花朵。荷花對於生長條件的要求並不高,就是在污泥中,也可以茁壯成長。
荷花池中,一般相對穩定,那是因為荷花喜歡相對穩定的靜水,不愛漲落懸殊的流水,所以,荷花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受。荷花不像別的花那樣張揚,相對來說很謙虛,不驕傲,所以,即使它生長在淤泥中,人人也會喜歡它。
(9)嚴六符荷花擴展閱讀
淵源
「荷」被稱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類出現以前,大約十萬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澤覆蓋。當時,氣候溫濕,高達數十米的蕨類植物遍布地球各個角落。
大部分種子植物無法生存,只有少數生命力極強的種子植物生長在這個恐龍,蕨類植物稱霸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種今天人們稱為「荷花」的水生植物,經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驗,在中國的阿穆爾河(今黑龍江)、黃河、長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澤湖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
大約過了一億多年,原始人類開始出現。人類為了生存,採集野果充飢,不久便發現這種「荷花」的野果和根節(即蓮子與藕)不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
漸漸地,「荷花」這一人類生存的糧食來源便深深地印刻在人們的祖先——原始人類的心中,成為人類生存的象徵。
Ⅹ 安平出過什麼名人
歷代名人
聖姑(郝女君),戰國時期,安平閻會渦村人,現存其廟宇。
崔篆(?——?),西漢安平人。王莽時建新大尹,臨終作《慰志賦》。
崔駰(?——92年),東漢文學家,安平人,崔篆之孫,著述頗豐。
崔瑗(77——142年),東漢書法家,安平人,字子玉,崔駰次子,著《崔瑗集》五卷。
崔寔(?——170年),字子真,東漢政論家,安平人,著述頗豐。
崔烈(?——192年),東漢安平人,崔寔堂兄,官至司徒。
崔洪(?——291年),字伯良,西晉安平人,官至司農、吏部尚書。
崔州平,名及生卒不詳,字州平,東漢隱士,博陵安平(河北安平)人,與諸葛亮、徐庶、龐統、石廣元、孟公威等名士交厚。
張載(?——?),字孟陽,西晉文學家、辭賦家、田園詩人,安平人,官至著作郎、中書侍郎。著有《劍閣銘》、《榷論》、《濠汜賦》等。與其弟張協、張亢俱以文學、辭賦著名,史稱「三張」。
張協(?——?),字景陽,西晉文學家,詩人,擅長五言詩,與其兄張載齊名,官至中書侍郎,河間內史等。
張亢(?——?),字季陽,西晉文學家,辭賦家,詩人,著述頗豐。
李德林(530——590),字公輔,史學家,博陵安平人。官拜散騎侍郎,授內史。修《齊史》未果而終,其子李百葯完成。
李百葯((565——648),字重規,安平人,唐史學家、詩人。官拜吏部尚書,續修《北齊書》(齊史)。
崔護,字殷功,博陵人,唐代詩人,代表作《題都城南庄》。
崔鶯鶯,唐崔相國之女,《西廂記》主人公。
張益(1369——1410),字克謙,安平人,明洪武二十九年入太學。官至監軍,永樂帝賜尚書銜。
張鳳(1396——1461),張益之子,安平人,宣德二年進士。為官清廉,官至戶部、兵部尚書。
門洞開(生卒不詳),字啟明,安平義門村人,明萬曆二十八年舉人、四十四年進士。歷任山東文登知縣,國子監博士、工部虞衡司主事。以彈劾魏忠賢著稱於世,著有《依隱園集》。
劉明壽(1912——1939),又名大慶,安平黃城村人,中共黨員,烈士,歷任安平角邱區區長、清苑縣抗日大隊隊長、縣長等職。與日寇激戰中壯烈犧牲,年僅28歲。
安貴普(1914——1940),安平宅後寺村人,中共黨員,烈士,歷任深北特委書記,安平縣委書記、河北游擊軍第三師政治部主任、冀中第四軍分區司令部政治處主任。為開辟清苑、蠡縣、博野抗日根地,協助呂正操等八路軍領導收編徐二黑、張八、何經武等地方民團武裝做出了巨大貢獻。在與日寇激戰中,英勇捐軀,年僅26歲。
宋永安(1883——1940),安平徐疃村人,烈士,中共黨員。早年加入人民抗日救國會,積極投入抗日救亡。歷任安平軍用代辦所所長,縣長等職務。參加了盧溝橋抗戰,受我黨委託與李錫九爭取孫殿英部、段海洲部抗日做了大量工作,壯大了冀中抗日武裝力量。在八路軍領導的反圍剿破路戰斗後被俘,宋永安大義凜然,英勇不屈,在看守所自縊殉節。終年57歲。
李子遜(1905——1942),安平任庄村人,中共黨員,烈士,參加「五卅運動」,組建保定學生非常委員會。發展壯大了我黨在蠡縣、高陽的抗日組織。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並任教員,42年在河北饒陽反日寇大掃盪突圍時壯烈犧牲,年僅37歲。
徐老山(?——?),安平香管村人,民族實業家,安平絲網工業主要奠基人。
王東滄(1911——1944),河北安平前子文村人,中共黨員,抗日英雄,民族烈士,抗日電視連續劇《滹沱河風雲》主人公。歷任四區抗日游擊隊隊長,安平縣抗日大隊隊長,七分區獨立營副營長等職務。身經百戰,出生入死,王東滄率領縣游擊隊員巧取日寇在角邱村的炮樓,在劉興庄創造了一日三捷的戰例,在李村邢庄一帶連續伏擊敵人,共殲滅日偽軍四十多名,擊斃了驕橫狂妄的日寇小隊長小森、武田。之後,又在藺崗、宋崗戰役中,擊斃了三縣剿共總司令鄭國志,有攻克了王六市崗樓,火燒了大同新、南寨炮樓,繼而又取得東毛庄、邢庄、侯疃、油子等處的勝利。配合八路軍正規部隊轉戰於冀中平原,沉重打擊了日寇有生力量。1944年2月10日,王東滄帶領縣大隊的一個小分隊夜宿任家莊,因漢奸告密,日軍糾集了駐安平等五處的日偽軍,以20倍的兵力向王東滄小分隊瘋狂進攻,王東滄部突圍未果,便迅速搶佔了小張庄高房屋據守,從上午一直激戰到天黑,共擊斃日偽軍七八十人。天黑後,王東滄隊長和指導員辛志斌分兩路突圍,途中王東滄隊長壯烈犧牲,年僅33歲。(
王玉坤(1913-1984),全國勞動模範。安平縣南王莊村人。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秋,王玉坤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農業生產合作社。次年春,整社幹部按照部分富裕中農意見將大社劃為小社。王玉坤、王小其、王小龐3戶貧農和另3戶中農劃為一個社,王玉坤任社長。時間不久,那些富裕中農又鬧退社。王玉坤經再三勸解仍不起作用,遂召集小其、小龐開會,對他倆說:「黨告訴我,要大家富裕,自己富裕,就堅決領導農民辦社。我聽黨的話,一定要辦下去,你們呢?」小其、小龐也都表示願意辦下去。於是,王玉坤在3戶中農退社後,仍然同小其、小龐兩戶貧農繼續走辦社之路。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得知王玉坤等3戶貧農堅持辦社的事跡後,給予極高的評價,譽之為「英雄人合作社」、「全國五億農民的方向」。 1956年1月,王玉坤當選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並於2月7日晚在中南海懷仁堂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同年11月,王玉坤被授予全國農業勞動模範榮譽稱號並獲中共中央頒發的金質獎章。此後,歷任安平縣南王莊村黨支部副書記、書記,高級社社長、南王莊公社副社長、安平縣革委副主任、中共安平縣委副書記等職,並先後當選第二至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第九、第十、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張根生(1923——2008),河北安平人,中共黨員,中央候補委員,全國人大代表。早年投入抗日救亡,身經百戰,屢立戰功。歷任安平縣大隊政委,安平、永清縣委書記,廣東、吉林省委書記、省長,農業部副部長等重要職務,著有《滹沱河風雲回憶錄》。後改編為電視連續劇《滹沱河風雲》,劇情充分謳歌了英勇不屈的安平人民,抗擊日寇侵略的艱苦卓絕場景;再現了以民族英雄王東滄為隊長的安平抗日游擊隊(縣大隊),配合黨中央領導的「百團大戰」痛擊日寇的慘烈場面。
佟志廣,生於1933年,河北安平人,中共黨員,知名學者,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歷任國家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復關」首席談判代表,中美貿易談判團團長等重要職務。現任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會長,中國對外經貿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兼職教授。佟教授擅英文、精文史、詩詞、書法,喜中外古典文學名著及音樂、京劇、繪畫等。譯著《石油輸出國組織》等書。
佟 英
男,1924年8月生,河北省安平縣人。湖南省委統戰部原部長。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冀中區安平縣青年抗日救國會副主任,藁無縣青年抗日救國會主任,冀中區第七分區抗聯會青年部長,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兼任湖南省統戰理論研究會會長,湖南海外聯誼會會長等。1995年離休,現為省海外聯誼會名譽會長。抗戰時期組織青年群眾參軍參戰,開展平原游擊戰爭。在擔負中央團校領導期間,為培養團的骨乾和革命建設人才,培訓團縣委書記以上幹部1200多人,少數民族團幹部400多人,還舉辦了各種短訓班。在各方面支持下,建起了當時湘江最大的「湘潭大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為湖南醫學院數百名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師生平了反,其中正副教授五十多名。推動了教學科研醫療工作的開展。做統戰工作頭幾年間,大家一道,為全省二十萬多名統戰家庭對落實了政策,在此基礎上,展開各面工作,鞏固和擴大了愛國統一戰線為振興經濟和統一祖國服務。
喬修業 男,1934年1月生,河北省安平縣人。現為天津南開大學教授、天津市文史館研究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高級名譽院士高級榮譽顧問、中原書畫院、溫州墨池畫院名譽院長,《世界名人錄》特約顧問編委等職。曾先後從師張大千的弟子劉君禮教授、著名書畫家嚴六符、劉止庸研習山水畫。
李銀橋(1927——2009),河北安平河疃村人,中共黨員,歷任毛澤東主席衛士長、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長、北京市人民大會堂管理局副局長等重要職務,與其夫人韓桂馨女士合著《毛澤東和他的衛士長》等書。
.趙本立
河北省安平縣人,85歲,黃埔軍校第十八期騎科高材生,國民黨中將,曾任台灣「國防部」教育部長、越南戰爭國民黨軍援團參謀長。
孫犁(1913——2002),原名孫樹勛,曾用筆名芸夫,中共黨員,安平孫遙城村人。當代著名文學家,「荷花澱」派創始人。早年投入抗日救亡,歷任河北抗戰學院教官,晉察通訊社、晉察冀邊區文聯編輯,晉察冀日報及華北聯合大學編輯、教師,延安魯藝文學院教師,《平原雜志》編輯等職務。代表作有《荷花澱》、《荷花盪》、《風雲初記》等,有《孫犁全集》存世。
弓仲韜
建立我黨第一個農村支部,中國共產黨第一個農村黨支部1923年8月誕生於河北省安平縣台城村。落成一年的「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已接待參觀者2000人次。台城村坐落在安平縣西部。80年前,中國共產黨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中共安平縣台城特別支部」在這里誕生,創始人為弓仲韜。
弓彤軒,女,生於1921年,著名書畫家,原河北省委第一書記、革命家、中組部顧問林鐵同志夫人。愛國志士弓仲韜之後,歷任縣委書記、中組部辦公廳顧問等職。著有《弓彤軒書法篆刻繪畫選集》等書。
張進良(1921——1974),安平兩窪村人,實業家,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上海永茂染織廠創建人。歷任全國工商聯第一屆委員,上海徐匯區政協副主席、上海徐匯區副區長等職。
張廣林(1923——1991),安平張營村人,實業家,安平絲網工業奠基人之一。早年投入抗日救亡,於1950年與張連仲等多位實業救國者,發起組建國營安平拔絲廠,並長期任廠長。為安平絲網工業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李鵬飛,(1914——1987),安平後劉興庄村人,安平縣抗日游擊隊主要組織者之一,六集抗日電視連續劇《滹沱河風雲》主人公之一,歷任隊長等職。抗日英雄張根生、王東滄的戰友。
張 孟旭
原名張志良,1909年10月28日出生於河北省安平縣馬店鄉趙院村的一個中農家庭。
1925年,張孟旭少懷壯志,考上了天津河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在校時,接觸到該校教員、中共地下黨員張伯生,在他的影響下於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張孟旭任天津河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黨支部書記,組織學生反對國民黨統治,在散發傳單中被國民黨特務抓住,1936年出獄。
1937年,張孟旭在家鄉附近組織起抗日武裝。同年9月,張孟旭任中共安平縣委組織委員,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1938年1月至1942年5月,張孟旭轉戰在冀中抗日根據地,先後擔任深縣縣長、冀中行政公署民政科長等職。1943年,張孟旭被分配到平北,任平北地分委委員、平西專員公署平北辦事處主任,與平北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反日軍「蠶食」斗爭。1945年8月,抗日戰爭進入全面反攻階段,張孟旭接到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的命令,任命他為張家口市市長。收復張家口後,張孟旭在開展治理城市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國解放後,張孟旭先後擔任過湖南省副省長、國務院文教辦公室副主任等職,1985年在北京逝世。
趙京戰,筆名葦可,河北安平縣馬店鄉趙院村人,1966年入伍,空軍功勛飛行員,副師職,大校軍銜(已退休)。現任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中華詩詞》雜志常務副主編。主要著作有詩集《葦可詩選》、《葦航集》。
李樹喜,45年生,安平人,中共黨員,作家、詩人,《中華詩詞》編委,代表作有《李樹喜詩詞三百首》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