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荷花塘
Ⅰ 天柱縣縣城有哪些中學
有民族中學(進口在荷花塘),二中(進口在大花園),三中(原師范),鎮中(北門),職中(在新寨背後),共五所。
Ⅱ 天柱縣哪裡電魚、、、、
荷花塘
Ⅲ 合肥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合肥好玩的地方有:
自然景觀
天柱山:天柱山在長江北岸、安徽省潛山境內,其主峰海拔1488.4米,高聳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稱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蒼松、翠竹、怪石、奇洞、飛瀑、深潭。
豐樂生態園:華東地區最大的農業生態觀光園——豐樂生態園,集科技示範、科普教育、生態觀光、餐飲、休閑為一體,被評為「安徽旅遊十大投資項目」、「安徽旅遊十大休閑基地」。豐樂生態園分為五大功能區:精品花卉大觀園、親水休閑區、果蔬採摘園、體育運動區、兒童娛樂區。
巢湖之紫薇洞:紫薇洞位於巢城北郊,又稱雙井洞,因洞有大小兩個天然井狀出口而得名。總長3000米,主洞長達1500多米,是典型的地下河型洞穴,洞穴呈廓道狀,以雄、奇、險、幽見長,融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為「江北第一大洞」。
普仁灘:國家3A級景區,皖南知名漂流景區。
岱山湖:岱山湖位於肥東縣境內,湖面7500畝,相當於杭州西湖的面積。
紫蓬山:紫蓬山區以它起伏的山巒,茂密的森林,宜人的氣候,無污染的水質,嶙峋的怪石,以及眾多的名勝古跡,於1992年7月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巢湖:巢湖位於安徽省腹心部位,東西長54.5公里,南北寬21公里,水域面積約750平方公里,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浮槎山:浮槎山,俗稱安徽「北九華」,位於肥東縣境內,為大別山余脈,山勢層巒疊翠,逶迤相連20餘里,主峰海拔418.1米,是合肥境內的最高山峰。
四頂山:四頂山位於肥東縣境內,主峰海拔174米,因四峰並列,故名。此山又因彷彿是只巨大的香爐,四足朝天倒立,亦稱四鼎山。
大蜀山:大蜀山距市中心約10公里,面積8500畝,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系大潛山余脈,山勢東南高,西北低,呈橢圓形,由火山噴發而成。
三河鎮:千年古鎮三河位於肥西境內。三河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貫其間而得名。由於位於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處,也是合肥、巢湖、六安三市的結合部,故有「一步跨三縣,雞鳴三縣聞」之說。
雙鳳湖旅遊度假區:雙鳳湖旅遊度假區,位於長豐縣雙墩鎮境內。合肥元一高爾夫球會是香港元一集團的全資機構,佔地面積2000多畝,由澳大利亞著名高爾夫設計師les watts精心設計。[12]
人文景觀
陳獨秀墓:陳獨秀墓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北郊十里鄉葉家沖月形山麓,是中國共產黨重要創始人之一陳獨秀的墓葬。
安徽省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位於安徽省會合肥,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陳列面積8000平方米,館內收藏豐富,珍藏各類文物、標本、古籍21萬余件,是全國有名的博物館。
包公墓園:位於合肥市包河南畔。是北宋名臣、傑出的清官代表包拯及其夫人、子孫遺骨遷安重建的墓園。佔地三公頃,是國內目前較為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園。
六角樓:六角樓,名「太宇亭」,本是甘棠崔家鎮守月彎河風水的村口亭,配有鎖橋、鑰橋各1座,並有鐵鏈和石樁栓鎖。
合肥三國遺址公園:合肥三國遺址公園於2006年9月28日對外開放,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吳敬梓紀念館:吳敬梓紀念館位於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城西北隅走馬崗。始建於1959年夏,原址在全椒縣城荷花塘畔。1964年閉館後改作它用。1984年10月重建,佔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2006年通過旅遊局AAA級旅遊景區小組的檢查,成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明教寺(教弩台):明教寺建於教弩台故址。教弩台俗稱曹操點將台,位於合肥老城區內、逍遙古津南面,與公園隔路遙望。
逍遙津:逍遙津公園位於今日合肥老城的東北角,園址古為淝水上的一處津渡。園名緣於古書《莊子》中的名篇《逍遙游》。
李鴻章故居(李府):李鴻章故居位於今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中段。故居面南背北,兩扇高大厚實的朱漆大門和門前一對威武的石獅。
清風閣:清風閣是1999年為紀念包拯誕辰1000周年,弘揚包公精神,宣傳安徽悠久歷史文化而建造的。
吳王廟:吳王廟原名大聖庵。修復後的吳王塑像庄嚴,碑刻雋秀,青松肅立,粉牆黃瓦,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
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1985年7月,中共肥東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建立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1986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把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又將它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廬州府城隍廟:廬州府城隍廟位於霍邱路中段,坐北朝南;佔地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
劉銘傳故居:劉銘傳故居——劉老圩,位於肥西縣的紫蓬山區最高峰大潛山北麓2公里處。
包公祠:包公祠的全稱為「包孝肅公祠」,是祭祀包拯的專祠。包公祠背靠合肥老城區的環城南路,三面臨水,蓮荷盈盈,綠樹掩映。由於包拯是人們傳頌的清官典型,包公祠也因此聞名遐邇,與逍遙津、明教寺合稱為合肥三大名勝古跡。
徽園:徽園是1999年為歡慶新中國建國五十周年而建設的大型安徽紀念園。
包公園:包公園前身是包河公園,位於合肥老一環南環外,庖河區蕪湖路。為紀念包公千年誕辰,在包河公園原有的基礎上重新規劃建設了包公文化園,簡稱「包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李鴻章享堂: 李鴻章享堂位於合肥市合裕路南側,建於公元1902年(清朝光緒二十八年)
Ⅳ 請問是否有高人知道 劉嘉遇
據洪亮吉序劉大觀《邱縣劉氏祖譜》記載:
《邱縣劉氏祖譜》,僅自明初起者,蓋傳信不得不如此耳。劉氏徙邱縣以來,又皆以循吏[ 循吏:奉職守法的官吏。《史記·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作《循吏列傳》第五十九。」]世其家。七世祖嘉遇[ 劉嘉遇(1578—1633),字時隆,邱城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進士。任河南偃師縣知縣,後升為山西按察使。卒後祭祀於鄉賢祠。],以前明進士[進士:明清均以舉人經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由貢士經殿試賜出身者為進士,進士始專指殿試合格之人。]起家,宰偃師[偃師:市名。在河南省洛陽市東部,伊、洛兩河及隴海鐵路橫貫。古稱西亳,為湯都。《名勝志》:「周武王伐紂回,偃息師戎於此,故名。」古跡有古亳邑、商城遺址、滑國故城、二里頭文化遺址、杜預墓、玄奘故里等。],以多惠政入名宦祠,歷官至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官名。清代亦設按察使,隸屬於各省總督、巡撫,為正三品官。清末改稱提法使,簡稱臬司。]。入本朝以來,十三世士縉,宰貴州天柱[ 天柱:縣名。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東部、沅江上游清水江流域,鄰接湖南省。明置縣。名勝有金鳳山、三棒岩。]、四川榮經[榮經:縣名。在四川省中部偏西、青衣江流域。秦置嚴道縣,唐改置榮經縣。以界內有滎、經二水在縣左右,故名。古跡有唐代雲峰寺、嚴道古城遺址。]。十四世曰燮,宰安徽桐城[ 桐城:市名。在安徽省安慶市北部。合九鐵路經過境內。春秋時為桐國。隋置同安縣,唐改桐城縣。1996年改設市。名勝古跡有六尺巷、吳樾故居、姚瑩墓、張英墓、披雪瀑。]、涇縣[ 涇縣:在安徽省東南部、青弋江流域。漢置縣,以涇水得名。境內雲嶺有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茂林為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地。名勝古跡有荷花塘、寶勝寺、桃花潭、章家渡。],均有惠政,載之行實。今吾友大觀,由明經[ 明經: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與進士科並列,主要考試經義。清代用作對貢生的別稱。]亦以縣令起家,擢州守,今晉階觀察[ 觀察:清代對道員的尊稱。唐代於不設節度使處設觀察使,為州以上長官。後人因分守、分巡道員也管轄府、州,就借用以稱一般道員。],所至民誦之不置口,可雲克守世業矣。
附:洪亮吉序劉大觀《邱縣劉氏祖譜》
今海內劉氏,最著者凡十數宗,率皆以彭城[彭城:今江蘇徐州市。]為望。然彭城之劉,亦不下五六宗。
《宋書·劉延孫傳》:「延孫與帝室,雖同是彭城人,別為呂縣劉氏。居彭城者,又分為三里:帝室,居綏輿里;左將軍劉懷肅,居安上里;豫州刺史[刺史:清代用作知州的別稱。]劉懷武,居叢亭里。及呂縣,凡四劉,雖同出楚元王,由來不敘昭穆。」 外若《劉穆之傳》,東莞莒人;《劉粹傳》沛郡蕭人,是四劉之外,又別出數劉。
支派即不同,然地皆不出數百里。若今邱縣之劉,本自濰縣徙,於諸城劉氏為一宗,披《輿地圖》,諸城之南,已與豐沛接壤。《漢書·楚元王交傳》:「交以帝弟,封楚,其先實兼郯薛諸郡。彭城、呂諸縣,實皆此數郡所屬。是此上諸劉,為楚元王之裔無疑。子姓處國封,及宗派蕃衍,又就近遷徙。若今諸城、濰縣之劉,或即其一也。」
《邱縣劉氏祖譜》,僅自明初起者,蓋傳信不得不如此耳。劉氏徙邱縣以來,又皆以循吏[ 循吏:奉職守法的官吏。《史記·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作《循吏列傳》第五十九。」]世其家。七世祖嘉遇[ 劉嘉遇(1578—1633),字時隆,邱城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進士。任河南偃師縣知縣,後升為山西按察使。卒後祭祀於鄉賢祠。],以前明進士[進士:明清均以舉人經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由貢士經殿試賜出身者為進士,進士始專指殿試合格之人。]起家,宰偃師[偃師:市名。在河南省洛陽市東部,伊、洛兩河及隴海鐵路橫貫。古稱西亳,為湯都。《名勝志》:「周武王伐紂回,偃息師戎於此,故名。」古跡有古亳邑、商城遺址、滑國故城、二里頭文化遺址、杜預墓、玄奘故里等。],以多惠政入名宦祠,歷官至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官名。清代亦設按察使,隸屬於各省總督、巡撫,為正三品官。清末改稱提法使,簡稱臬司。]。入本朝以來,十三世士縉,宰貴州天柱[ 天柱:縣名。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東部、沅江上游清水江流域,鄰接湖南省。明置縣。名勝有金鳳山、三棒岩。]、四川榮經[榮經:縣名。在四川省中部偏西、青衣江流域。秦置嚴道縣,唐改置榮經縣。以界內有滎、經二水在縣左右,故名。古跡有唐代雲峰寺、嚴道古城遺址。]。十四世曰燮,宰安徽桐城[ 桐城:市名。在安徽省安慶市北部。合九鐵路經過境內。春秋時為桐國。隋置同安縣,唐改桐城縣。1996年改設市。名勝古跡有六尺巷、吳樾故居、姚瑩墓、張英墓、披雪瀑。]、涇縣[ 涇縣:在安徽省東南部、青弋江流域。漢置縣,以涇水得名。境內雲嶺有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茂林為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地。名勝古跡有荷花塘、寶勝寺、桃花潭、章家渡。],均有惠政,載之行實。今吾友大觀,由明經[ 明經: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與進士科並列,主要考試經義。清代用作對貢生的別稱。]亦以縣令起家,擢州守,今晉階觀察[ 觀察:清代對道員的尊稱。唐代於不設節度使處設觀察使,為州以上長官。後人因分守、分巡道員也管轄府、州,就借用以稱一般道員。],所至民誦之不置口,可雲克守世業矣。
夫古人有為宰相,而其聲績反不若為牧守者。春秋之為敖、鄭成子,漢之王成、黃霸[ 黃霸(?—前51),西漢大臣。字次公,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少習律令。宣帝時,任揚州刺史、穎川太守。為政外寬內明,力勸耕桑,推行教化,治為當時第一。後為御史大夫、丞相,封建成侯。後世將他與龔遂作為「循吏」的代表,稱為「龔黃」。]是矣。是以司馬遷、班固皆人之良吏。即以劉氏論,劉寵於後漢時,亦嘗為太尉,而范史亦以循吏傳之,則不沒其實也。
吾又願劉氏子姓讀是譜者,凜凜於祖宗之循績克世世守之,由是以大其宗而保其族,使後之論者,以為諸城劉氏以相業傳,邱縣劉氏以吏聲著。
吾得援為敖、鄭成子、王成、黃霸及劉寵之列,以告於世曰:循吏之功不減宰相,且有已為宰相而良史反目之,為循吏者是不特。可為劉氏勸,亦足以風世之在位者矣。
翰林院[ 翰林院:官署名。明代始將修史、著作、圖書等事務並歸翰林院,正式成為外朝官署。清沿明制設翰林院,掌編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件;其長官為掌院學士,以大臣充任,所屬職官如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和庶吉士等,統稱翰林。其在南書房行走者,一般皆為翰林出身,官銜稱南書房翰林。]侍讀、前貴州學政 陽湖[陽湖:今江蘇常州。]
另:參考揭秘劉大觀之一:家世之謎
http://www.luojia.net/lunwen/2008/0823/article_95173.html
Ⅳ 中國自然旅遊資源的分布特點,景觀特色以及對旅遊業發展的意義
(一)廣泛性:旅遊資源的廣泛性主要表現在品種的多樣性,類型的復雜性,分布的多域性。我們在前面講旅遊資源分類時,已經從不同角度羅列了它的類型,其中既有看得見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實物,又有看不見、摸不著、只能體驗感受的風俗民情、傳說典故。有古代的,也有現實的和新生的;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有經濟的,也有文化的。它們從不同的形式,滲透於各個領域、各個地區。有的在天上,有的在地下,有的在海洋,有的在陸地,有的在都市,有的在鄉村。總之,幾乎所有領域都有它們的「形跡」。
(二)時代性:旅遊資源具有鮮明的時代內容。主要表現在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和不同的時代,有的現象可以做為旅遊資源,有的則不能做為旅遊資源,同一種東西,卻有兩種不同的利用價值。這是因為不同性質的國家、不同階層的人們,道德觀念和審美觀念是不同的。如賭場、妓院,在資本主義社會可以用來吸引遊客,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裡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又如有的革命紀念地,象德國法西斯屠殺愛國人士的集中營、萬人坑,在當時是殺人場,在今天是人們憑吊革命先烈的紀念館,是法西斯罪行的有力罪證。還有封建時代的宮闕,過去是皇家貴族淫樂的巢穴,平民百姓根本不可能出入,現在卻成了人民游樂觀覽的地方,成了控訴封建統治者血腥鎮壓人民的教育陣地。類似這樣變化的例子很多,說明旅遊資源具有隨時代而變化的特點。這種變化的本質,就是社會時代性的差異。
(三)變異性:旅遊資源還有變異性的特點。所謂變異性,就是它產生時並非具有旅遊的屬性,後來因某種原因,使它發生了質的變化,形成了旅遊資源。相對於它初生的用途,發生本質的變異。這種例子也多得很。如名人故居,在主人還未變為名家時,他的住宅不過為幾間普通的房子,後來他成了名人,房子也變為旅遊資源。房子前後並未變,變化的是房子的不同性質的用途。又如美國華盛頓州的海聖倫斯火山,1980年5月18日大爆發,噴出的1400億立方英尺的火山灰、石(其威力相當於美國投向日本廣島的原子彈500多倍),給附近造成近百人的死亡和失蹤,全部經濟損失達10億美元。當時的美國總統巡察了災區之後說:「從長遠觀點看來,火山爆發將會使人們對它產生巨大的科學興趣,甚至使這個地區變成旅遊區,……可能成為一個可與大峽谷比美的遊客吸引地」。可見,火山也會變成一座引人注目的旅遊資源。再如我國1976年唐山——豐潤大地震,從性質上講,這是一次大災難,使幾十萬人民死亡,造成的財產損失就更難以計算。可是,震後許多地方保留的現場遺址,卻成了人們參觀和科學考察的基地。唐山冶金設計院有座四層樓房,受猛烈的地震破壞,上兩層被甩在樓側空地上,整整齊齊地聳立在那裡。這種奇怪的地震破壞現場,深深吸引了許多遊客和科學研究者。從旅遊角度看,它原為非旅遊資源的普通樓房建築,後來只因地震破壞,出奇不意地變成了旅遊資源,這種變異差別多大啊。
(四)地域性:主要表現在旅遊資源的地方和民族特色上。所謂地方特色指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景觀。如北歐挪威海岸,有許多伸入內陸的峽江景觀,地中海沿岸有「三S」景觀,非洲東部有「天然動物園」景觀,中國西南有大面積岩溶地貌景觀,長江中下游有水鄉景觀,熱帶海岸有紅樹林景觀,這些都是大尺度自然景觀。地域繼續縮小,還有中、小尺度景觀。這里地方特色就更濃郁,如四川盆地的方山景觀,江南丘陵的紅層和丹霞景觀,羅布泊濱區的雅丹景觀,柴達木的鹽湖和風蝕地貌景觀,雲南元謀盆地的土林景觀,黑龍江五大蓮池的熔岩火山景觀等等。民族特色的景觀也有大、中、小尺度的區別,大者象中華民族,阿拉伯民族這樣超級民族區內的景觀特色。如中國的園林、廟觀、古建築(亭、台、樓、榭……)等在世界很有特色,它是中華民族古老歷史文化的結晶。中、小范圍的民族景觀,主要指各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和風俗習慣。如蒙古族的「那達慕」節日,傣族的「潑水節」,壯族的賽山歌,高山族的杵舞等,民族風情十分濃厚,富有巨大的吸引性。從世界而言,這種異族風情、異國情調更是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總之,這些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和風俗民情,都是具有地域活動局限的人們經過長期的歷史活動形成的,地方和民族色彩在地域上的差異變化十分鮮明。
(五)交叉性:旅遊資源的交叉性主要表現在同一地區多種類型的交錯分布。世界上的主要旅遊地區,幾乎都是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交叉分布的綜合體。自然和人文諸景觀要素又往往在互相聯系和制約的環境中,不斷產生和發展著。很少存在孤立的、與周圍其它景觀要素互不聯系的單一景象。從大尺度景觀類型而言,任何人文旅遊資源總是發育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其觀賞價值也常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如南方地區開展滑冰運動,就比北方地區少,而北方地區搞游樂設施,在冬半年會長時間地處於淡季狀態。這種情況都是與氣候條件分不開。反過來,自然旅遊環境亦需要人工的規劃、建設和開發,需要人文經濟景觀和條件的配合。如交通路線、旅館設施以及一些人工景觀建築的點綴。沒有這些條件,自然旅遊資源也無法開發利用,自然景觀的美學價值也不能獲得更高級的發展。其實,這種旅遊資源的交叉性,對一個風景區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因為遊人的動機往往是多種多樣的,他們的出遊大多數都想看到更多的景觀類型。所以旅遊資源的交叉性,更能適應遊人的觀景要求,是旅遊活動豐富多彩的決定性因素,也是一個旅遊區開發的優勢所在。
(六)永續性:綜觀旅遊的發展史,人們不難發現大多數旅遊資源具有無限重復使用的價值。盡管有部分旅遊資源,如狩獵、垂釣、採集、購物、品嘗風味等,會被旅遊者消耗掉的,需要自然繁殖、人工飼養、栽培和再生產來補充,但是多數旅遊資源是不會被遊客消耗掉的,如參觀展覽、泛舟、滑冰、海水浴、太陽浴等,都具有永續使用的特點。對於這些旅遊資源,遊人只能帶走各種印象和美感,而不能帶走旅遊資源本身。旅遊資源的永續性,正是形成旅遊業投資小、收益大、利用時間長等優點的基本原因。但是,旅遊資源也有一個保護問題,其中包括自然環境和地方風格的保護。只有加強旅遊環境的保護,才能使這種資源的永續性得到充分的利用。
(七)季節性:旅遊資源的季節性是由緯度和地勢、氣候、日、月運動等因素決定的。緯度的高度,使地面獲得的熱量出現了差異。高緯度地帶,太陽高度角低,地面接受的太陽能少,因此出現了一年四季景觀的變化。嚴寒而漫長的冬季,使河湖封凍,樹葉枯落,以綠色旅遊為內容的觀光業出現淡季,而以滑雪、滑冰為內容的體育旅遊進入旺季。除了地理緯度的因素外,地勢的高低、坡向等,也會直接影響自然景觀發生季節變化和垂直變化。高山峽谷區,即使在適於旅遊的旺季,也會出現從山麓至山頂的景觀四季變化。總之,這種自然景觀的季節性變化使旅遊業出現了淡季旺季。比如錢塘觀潮,因日、月起潮力的變化和杭州灣口的喇叭狀構造,使最大的涌潮出現在農歷八月十六至十八幾日,觀潮者若錯過「潮生日」,就不能看到有「天下壯觀無」之稱的錢塘秋潮勝景。又如北京香山紅葉觀賞,也出現在秋天很短一個時間,錯過這個機會,紅葉景象就失去了觀賞的價值。
(八)增智性:旅遊資源一般具有文化屬性。遊人通過游覽、參觀,可以獲得豐富的知識,增加智力,啟迪美感,是人類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陣地,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重要渠道。例如北京延慶的木化石是獲取古生物知識的旅遊園地;西安碑林是研究古代書法的理想地方;倫敦蠟人館是研究美術繪畫的場所;北京圓明園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課堂。
Ⅵ 天柱縣、黎平縣、以及周邊縣城的門面價格,最好是帶住房的門面,租金是多少,以及當地的農村人口情況。
這兩個縣哪個有錢或者說是更富有我就不清楚嘍,但是黎平的總體水平我覺得回要強過其他的縣答,特別是日常消費水平。在黔東南州中我覺得應該在第一位,我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人口最多,全縣人口有52萬多人,縣城的城鎮人口有8萬多人,流動人口4萬左右;
2、黎平有飛機場;
3、黎平現已建成的18層樓房兩棟,將要建設18層以上的樓房有2處X棟(黔東南除凱里以外唯一的高建築);
4、黎平熱鬧,夜市要到3點才開始收,從不趕場,但街上的人比其他縣趕場的人還要多;
5、黎平市場體制比較健全,競爭大,產品更新快,大眾容易接受更多外來的物品;
6、黎平的縣委書記的級別比其他縣的高一級,縣委書記是州人大副主任兼任的,從這點就可以看出黎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