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主莖

荷花主莖

發布時間: 2022-08-12 23:09:46

A. 蓮有哪些特徵

(趙有為、陸自強)

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為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原產我國,現在華南、西南和長江流域各地水鄉都有廣泛栽培,華北部分地區也有零星栽培。其肥大的地下莖稱為藕,主要供作蔬菜或加工制粉食用。其種子稱為蓮子,為滋補性副食品。同時蓮藕又是重要的葯用植物。蓮子含多量澱粉、多量磷質和蓮鹼等。蓮子中取出的綠色胚芽,稱為蓮心,含有蓮心鹼、異蓮心鹼、金絲桃甙、芸香甙等。花內含有槲皮素、山柰酚等多種黃酮類。荷葉含有荷葉鹼、蓮鹼、槲皮素等多種生物鹼,能擴張血管,有中度降低血壓的作用。藕內含澱粉、蛋白質、兒茶酚、天門冬素和無色飛燕草素等,藕節中含有鞣質和天門冬素,藕粉清涼、易消化,是病人的良好食品。

蓮子:味甘、澀,性平。有健脾止瀉,養心益腎功能。主治脾虛腹瀉、便溏、遺精、白帶等。

蓮心:味苦,性寒。有清心火、降血壓功能。主治熱病口渴、心煩失眠、高血壓病。

蓮房:味苦、澀,性溫。有消瘀止血功能。用於產後瘀血腹痛、崩漏帶下、便血、尿血、產後胎衣不下。

蓮須:味甘、澀,性溫。有固腎澀精功能。用於遺精、滑精、白帶、尿頻、遺尿。

荷葉:味微苦,性平。有升清降濁、清暑解熱功能。炒炭止血。用於中暑、腸炎、吐血、衂血、便血、尿血、功能性子宮出血。

荷梗:味微苦,性平。有清暑、寬中理氣功能。用於中暑頭昏、胸悶、氣滯。

荷花:味苦,甘,性溫。有祛濕、止血功能。

藕:味甘,性寒。有涼血散瘀、止渴除煩功能。

藕節:味甘、澀,性平。有消瘀、止血功能。

一、形態特徵

根莖肥大多節,橫走,白色,中有孔洞,俗稱「蓮藕」。節上生葉,高出水面;葉柄著生於葉背中央,圓柱形,長而多刺;葉片大,圓形,全緣或稍呈波狀,粉綠色。花梗與葉柄等高或略高;花大,單一,頂生,復瓣,紅色、粉紅色或白色,芳香;雄蕊多數,心皮多數,埋藏於膨大的花托內,子房橢圓形。花後結「蓮蓬」,倒錐形,頂部平,有小孔20—30個。每個小孔內有果實1枚。種子稱「蓮子」,種皮紅色或白色(圖15—63)。

圖15—63 蓮形態圖

1.根莖 2.葉 3.花 4.果

二、生物學特性

(一)生長發育特性

1.種藕萌芽生長

一般在春季回暖後,種藕開始萌芽生長,頂芽向前抽長,形成新的地下莖,並開始發根和長出1—2片浮葉。

2.抽生立葉和分枝

隨著春夏氣溫的逐漸升高,植株營養生長日趨旺盛,地下主莖的頂芽繼續向前伸長,陸續抽生出立葉,且逐張增高增大,形成立葉的上階梯生長狀態。同時,在主莖中、下部各節上先後抽出分枝,分枝開始1—2片為浮葉,以後也抽生立葉。一般主莖可長出立葉十多片,分枝長出的立葉較少。

3.開花和結果

植株主莖在抽生出幾張立葉以後,開始抽出花梗和開花,以後並可陸續再抽花梗和開花。一般子蓮類的品種如建蓮、湘蓮等以產蓮子為主,開花、結果多而結藕瘦小;藕蓮類品種如蘇州慢荷和無花早藕等以產藕為主,開花、結果少或不開花,但結藕肥大。單花開花期一般經歷3—4天,雌雄同花,但雌蕊先熟,雄蕊後熟,因此,一般以異花授粉為主,自花授粉為輔。花後約經一個月左右果實成熟。

4.結藕

植株枝、葉生長達到高峰和開花結果以後,抽生後棟葉,主莖先端的幾個節間逐漸膨大,結為主藕,又稱親藕。在親藕基部的2—3個節上,還會分生出小藕,稱為子藕。繼植株主莖先端結藕之後,各較大分枝的先端也陸續結藕,每株約結藕幾支到十多支,因品種和栽培條件而異。

5.休眠

秋季氣溫逐漸降低,地上部荷葉逐漸枯黃,果實也先後成熟,經霜後全部枯萎,沒有膨大的地下莖也逐漸腐爛,只有膨大的藕留存土中休眠越冬。次年春暖以後萌芽生長,進行無性繁殖。休眠期間能耐2—3℃低溫。

蓮藕雖也可用蓮子進行有性繁殖,但播種後當年苗小,結藕也小,不能開花結果,需經2—3年,才能充分長大;而且有性繁殖後種性變異較大,生長結藕參差不齊。因此,除育種外,生產上一般不宜採用蓮子繁殖。

(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蓮藕性喜溫暖,一般在土溫達到10℃以上時,種藕頂芽才可萌發,氣溫達15℃以上時莖葉開始生長,以20—32℃最適於莖葉生長和開花結果,20—25℃最適於結藕,當氣溫降至15℃以下時,植株停止生長。蓮藕不耐霜凍,必須在無霜期內生長。對水位的要求:生長初期宜淺,以5—10cm為最適;生長盛期宜深,以20—30cm為較好;及至結藕期水位又宜落淺,與生長初期相似。水位最大不宜淹沒立葉,且忌暴漲暴跌。要求土壤肥沃、深厚,以富含有機質達2—5%的沖積壤土或粘壤土為最適。土壤pH值在6—8之間均可,栽培。生育期間要求光照充足,不耐遮蔭。

三、栽培技術

(一)選地與整地

一般應選地勢較低、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強的水田,畝施廄肥或糞肥4000kg以上,或先種一茬冬綠肥,春季耕翻後種藕。如選用淺水湖盪或池塘種藕,除要求淤泥層深厚達到15cm以上外,還要求水位漲落比較平穩,夏季最大水深不超過1m。種植前帶水耕耙,使田土達到光、平、細、爛為宜。

(二)繁殖方法

種藕必須保持鮮健,最好從留種藕田中隨挖、隨選、隨栽,選擇具有所栽品種特徵,後把節間藕身較粗的整支藕或取其較大的子藕做種,種藕一般要有兩節,使在萌芽生長階段能有充足的母體營養,並要防止損傷頂芽、葉芽和藕節,防止泥水灌入藕孔而引起腐爛。

用種量和種植密度因品種和田塊條件而異,一般早熟品種和瘦地偏密,晚熟品種和肥田偏稀,大多為行距1.5—2m,穴距1—1.5m,每穴栽子藕2支或親藕、子藕各1支,畝栽種藕500—800支,四周邊行種藕頂芽一律朝向田內,以免往後地下莖伸出田外,栽時按藕形開淺溝,將藕橫放,頂芽稍向下傾斜,蓋泥平溝,稍加壓緊,防止浮起。

(三)田間管理

1.除草、摘葉

生長初期,藕田易生雜草,應及時拔除;栽後一個月左右,浮葉漸枯黃,立葉已長出,應及時摘除浮葉,使陽光透入水中,提高土溫。以產藕為主的藕蓮品種,到立葉長滿水面以後,就不宜再下田操作,以防踩傷地下莖;以產蓮子為主的品種,到植株盛花期後,應分次摘除發黃老葉和過密葉片,保護結有蓮蓬各節的綠葉,加強光合效率。

2.追肥

蓮藕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一般在栽植後20—30天,主莖長出1—2片立葉時追肥一次,畝施糞肥1000—1500kg或氮化肥15kg左右,以促進立葉生長和分枝。以後藕蓮到結藕前,即田間已出現少數後棟葉時,再追肥一次,要求氮、磷、鉀三要素並重,因荷葉已長滿田面,這次一般都施用化肥,畝施氮、磷、鉀復合肥或混合肥料30—40kg,應在晴天露水已干時,放淺田水,撒施入泥,防止沾在葉上,引起灼傷。子蓮在第一批果實接近成熟,以後花、果正在陸續開放和結實時,追施重肥,施肥種類和數量同上,但磷、鉀肥比例要略多於氮肥。

3.水層管理

藕田一般不能斷水,種藕萌芽生長期水層宜淺,以保持5—10cm水深為宜,往後進入立葉生長和分枝期,營養生長日趨旺盛,水位也應逐漸加深,到結藕前以達到20—30cm為宜。如水位較難控制,最淺不宜少於15cm,最深不能淹沒立葉。進入結藕期水位應逐漸落淺,到休眠越冬時只需保持一薄層淺水或土壤充分潤濕即可。但在冬季寒冷地區,應適當加深水層,保持水下土壤始終不會結凍,以防止藕受凍害。

生長期間,在每次追肥前應排去田水,施後等肥料溶入土中,立即還水。

4.轉藕梢

夏季植株主莖和分枝不斷向前伸長,及至接近田邊,要及時將其梢頭用手撥轉向田內生長,即當新生的卷葉出現在距田邊0.8—1m時,應用手輕輕扒開泥土,將梢頭一段向田內彎轉,蓋好泥土,加以固定。轉梢應在下午莖葉柔軟時進行,以免折斷。

(四)病蟲害及其防治

1.長腿水葉甲

(Donacia provosti Fairmaire)

俗稱地蛆,以幼蟲在土中地下莖節上群集為害,受害藕節傷斑累累,嚴重影響質量,並能傷害根系,使地上部發黃,一般池塘、深水田、丘陵山區冷水田和低窪長期積水田、平原地區排水不良的漚水田發生重。此蟲一年發生一代,以幼蟲在水下土中越冬,次年為害藕節、根莖,5—6月間化蛹,6—7月為羽化盛期。成蟲是一種綠褐色有金屬光澤的小甲蟲,飛翔力不強,7月間交尾產卵,卵產在蓮藕葉及眼子菜等雜草葉背面。卵期6—9天。幼蟲孵出後,在寄主植物莖葉向下爬行,並鑽入水中為害藕莖節。防治方法:及時檢查,發現為害時,力求排去田水,或用4%乙敵粉,每畝2kg,拌細土25kg施入田面,放入淺水後耕入土中,可以殺滅地蛆。

2.蓮窄搖蚊

(Stenochironomus nelumbus)

幼蟲為害葉片。每年發生2—3代。成蟲產卵於水中,幼蟲孵化後沿蓮的根莖爬至荷葉,從葉背啄孔鑽入,在葉內潛葉為害,每一幼蟲形成單獨蟲道。受害葉表面呈黑色,蟲道內充滿水分,為害盛期,數十或數百計幼蟲縱橫交錯,使各蟲道相連,以致整個浮葉爛死。幼蟲在蟲道內結繭化蛹。成蟲羽化時,突破葉面表皮飛出。防治方法:主要掌握在幼蟲期,用90%敵百蟲1000—15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馬拉松1500—2000倍液噴霧均有效。

3.蚜蟲(見芡實)

4.蓮藕黑斑病

〔Alternaria nelumbii(Ell.et Ev.)Enlows et Rand〕

該病發生嚴重,常引起主葉枯死,一般發生在8—9月間。發病初期,葉上初現紅褐色小斑點,邊緣常為淡綠色,擴大後病斑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6—15mm,具明顯輪紋,上生黑色霉狀物,病斑可相互聯合,葉片上卷而枯死。防治方法:在發病時可用50%多菌靈500倍(加0.3%洗衣粉)噴霧;及時清除病葉也有一定的效果。

5.蓮藕褐斑病

(Cercospora nymphaeacea Cooke et Ell.)

又稱斑紋病,發生較普遍,7—9月始發,嚴重者可使荷葉早枯。葉斑圓形,直徑0.5—8mm,多向葉面稍隆起,初為淡褐色至黃褐色,後為灰褐色,邊緣有寬1mm左右的淺褐色波狀紋。防治方法同黑斑病。

四、採收與加工

(一)採收

1.采藕

根據終止葉的標志,可以找到結藕的地點,根據終止葉和後棟葉的連線,可以判斷藕身的走向。淺水藕田可直接用手扒藕,深水藕田可先手持後棟葉柄,用足蹬開藕邊泥土,然後用手下水掏取,或用長柄鐵鉤鉤住中部藕節,提藕出水。一般畝產1000—2000kg,因品種和栽培條件而異。

2.采蓮子

子蓮開花結果一般比藕蓮為早,花謝後25—30天果實成熟,具體天數因氣溫而有不同;夏季高溫果實成熟較快,秋季涼爽果實成熟較慢。7月下旬到8月上旬採收的稱「霉蓮」,8月上旬到9月上旬採收的稱「伏蓮」,9月中旬以後採收的稱「秋蓮」,以伏蓮所佔的比重最大,粒大飽滿,品質最好。蓮子成熟時,蓮蓬呈青褐色,孔格部分帶黑色,蓮子呈灰黃色。伏蓮因夏季烈日照曬,蓮蓬孔格易發黑,見明顯變黑時才可採收;秋蓮變黑較慢,只要稍帶黑色就須採摘。採收過嫩,蓮子不充實;過老,不易剝除種皮和果皮,且風吹易脫落,故需適期採收。伏蓮每隔2—3天採收一次,秋蓮5—7天採收一次。田栽子蓮可直接下田採摘蓮蓬;湖栽子蓮撐船採收,用鉤鉤住果梗,一一採摘。採收時注意盡量少傷綠葉。一般畝產干蓮子40—50kg。

3.采荷花

在荷花充分長足,含苞未放時採摘,采後掛放或攤放室內通風處陰干。

4.采荷葉

留種用的藕田,為保證結藕充實、飽滿,一般不能采荷葉,而採收鮮藕運銷的藕田,可以採收荷葉。一般在采藕的前一天采葉,除留下終止葉、後棟葉不採外,其餘的綠色立葉均可採收,用剪刀從與葉柄連接處剪下葉片。鮮葉可直接入葯,但不能保存;采後曬干,可以較長期保存。

(二)加工

1.制藕粉

將藕洗凈,切除藕節、葉芽和頂芽,帶水磨細,或切碎後帶水磨細,然後將漿汁通過細篩或紗布過濾,用盆盛濾汁靜置沉澱,倒去上面澄清液,取出沉澱物,用刀切削成薄片,在陽光下曬干,或在40℃左右的較低溫度下烘乾。每100kg藕約可製成藕粉10—13kg。

2.蓮子加工

一般均加工成通心白蓮子,加工方法為:採收蓮子後當天立即剝去果皮和種皮,並用火柴棒通出蓮心(胚芽),即將去皮去心蓮子攤放於強烈陽光下曬干;如天氣陰雨,則需立即移放40℃左右的文火下烘乾,直到充分乾燥發脆時為止。如不能迅速烘乾,則易變色,甚至發霉,應注意防止。

無論藕粉或干蓮子均應放乾燥條件下貯藏,防止受潮、發霉或蟲蛀損壞。

(三)留種

留種藕田應選品種純度高、生長整齊一致、產量高的田塊,到春季移栽前才能採收,采後選取帶有完整頂芽和兩個節間的親藕或較大的子藕做種。每畝留種田約可繁殖5—6畝新藕田。

如從外地引進藕種,在裝運過程中,要蓋草,澆水,注意保濕,並防止碰傷藕身的頂芽和葉芽,以免干萎和爛壞。

B. 荷花的特點是什麼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荷花除了出淤泥而不染,它還有哪些特點?

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荷花的特點和品質以及生長環境。

C. 令箭荷花有哪些修剪方法

令箭荷花的修剪方法:修剪整形時,一是要去掉基部過多額枝芽,使每盆花保持3~4個主莖片,主莖過多不利於植株造型。二是要及時將主莖片上過多的新生側芽摘除,防止過多的消耗養分,影響植株孕蕾開花。此外,適當的給植株打頭封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使莖片粗壯、肥厚,直立性強。

D. 荷花播種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盆栽植物荷花在栽種的情況下一般都選春天三到五月中間開展種植,氣候適合,有利於存活。盆栽花盆應選略微大點的,土壤層用塘土壤就可以了。種籽要先催芽,磨爛種皮後放到水中浸泡,等出芽後再種植。種植方式非常簡單,立即放到土壤表層,放水就可以。要留意水量,不可以未過新芽,中後期還需要保濕補水隔熱保溫,多曬散陽光照射,自然環境適合才可迅速冒出葉子。

栽種時間

盆栽植物栽種荷花應選在春天的情況下開展,實際是在三月到五月份中間,這時候氣候基本上平穩了,能促進更快出芽。留意華北地區種植的不可以太早,應在四月中旬逐漸,防止超低溫造成冷害。

翻盆

盆栽植物荷花的翻盆是每一年必做的一件事,由於荷花是不可以連作栽種的,不翻盆盡管能生長發育,可是它生長發育的營養物質供貨匱乏,前一年的主莖殘體溶解造成有毒物質危害新生兒主莖,並且還加劇病害的產生。

荷花得翻盆是一項細膩工作,要從泥里把種藕精確地尋找,而且詳細地挖到,並不是件非常容易事,常常有些人在翻盆時挖斷種藕,或者斷裂頂芽。因此我還在翻盆時,用了那樣的方式:先整盆滑脫,把帶上種藕的土壤脫模在地面上,由於藕在前一年產生時是往下扎的,因此脫模回來很有可能會立即見到種藕。

E. 荷花的具體外貌特徵

荷是一種古老的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種屬之一。

荷的根為須狀不定根,主根退化,不定根成束狀環繞排列在地下莖節的四周,長約8-20厘米。幼苗期的根較少,成苗期的根較多。在生長期根呈白色或褐色,藕成熟後根為黑褐色,它起著吸收水份、無機鹽和固定支持植株的作用。

荷的莖為地下莖,具有明顯的節於節間,橫生於淤泥之中,並分枝蔓延。生長前期地下莖節間白嫩細長,稱為「走莖」或「蓮鞭」,生長後期主莖及分枝頂端數節入泥深處,節間明顯肥大,形成藕。藕呈白、黃白、黃褐等色,有背腹面之分,橫截面有大小不一的通氣孔,這些孔輸送氧氣,使地下莖不致缺氧而生長受阻。走莖和藕折斷時有絲,可拉長10厘米左右,這時導管壁上有彈性的增厚的粘液狀木質纖維素。藕分主藕、子藕和孫藕,它們不能儲藏養分,還是營養繁殖的種源。

荷葉呈質狀圓形,全緣波狀,幼時兩側內捲成梭形葉面黃綠色至深綠色,具蠟質白粉。荷葉是進行氣體交換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的器官。

荷花單生,系兩性花,與立葉並生,因品種不同戶型有單瓣、半重瓣、重瓣、重台和千瓣;花色有紅色、粉紅色、爪桃紅色、白色及灑金等。單花期一般只有4-6天,但也有個別品種可達10天,花多晨開午閉。荷花的群體花期較長。可達三個月之久。

荷花受精後發育成果實,俗稱蓮子,蓮子為小堅果。呈橢圓形、卵形或卵圓形,其大小因品種而異,一般長1.6-1.8厘米,寬1.1-1.2厘米,千粒重1100-1400克,幼果期果皮綠色,革質,後由綠轉褐色,成熟時呈棕褐色、灰褐色和黑褐色。蓮子的果皮極為堅硬,其表面有氣孔和保護細胞,表皮下面有堅固而緻密的柵欄組織,氣孔下面有一條氣孔道。成熟蓮子果皮的氣孔道很小,空氣和水份無法自由出入,甚至能阻止微生物的侵害,所以蓮子的壽命極長,埋在地層中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蓮子,也能播種發芽。

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在生長期內,因品種而異,或先葉後花,或花葉同出,或先花後葉,但花都是單花依此而出,邊開花,邊結實,蕾、花、蓮子並存,開花後生新藕。荷花喜相對穩定的靜水,池塘植荷以水深60-100厘米為宜,缸盆栽則僅需保持5-10厘米的水層;荷花喜溫,栽植氣節的氣溫至少在18℃以上,生長期內最適宜的氣溫為22-30℃,水溫為21-25℃;荷花喜光,極不耐蔭,在強光下生長發育快,開花早,弱光下生長緩慢,開花遲,花量少,荷花對土壤的適宜能力較強,但最一富含有機質粘土為宜。此外,荷花還具有病蟲害少,抗氟性強和二氧化硫有一定抗性的特點。

F. 蓮生長繁殖得特別快的原因

回復:蓮生長繁殖塊的原因

蓮屬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種屬之一。據古植物學家研究化石證實,一億三千五百萬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許多水域地方都有蓮屬植物的分布。那時候,正植巨型爬行動物恐龍急劇減少的後期,它在地球上生長的時間比人類祖先的出現(200萬年前)早得多。那年月,地球上氣溫比現在溫暖,蓮屬植物約有10~12種,五大洲均有分布。五大洲均有分布。後冰期(Ice Age)來臨,全球氣溫下降,使得不少植物滅絕,另一些植物被迫漂遷,完全打破了原來的地理分布狀況。遭此劫難,蓮屬植物倖存2種,分布范圍縮小了。分布在亞洲、大洋州北部者為中國蓮(Nelumbo nucifera),漂遷至北美洲的為美洲蓮(N.lutea)古植物學家還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發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萬年前)的蓮化石,和現代的中國蓮相似;在中國柴達木盆地發掘的1000萬年前荷葉化石,和現代中國蓮相似。70年代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部石油勘探開發規劃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區早第三紀孢粉》一書記載:在遼寧省盤山、天津北大港、山東省墾利、廣饒及河北省滄州等地發現有兩種蓮的孢粉化石。第三紀熱帶植物地理區內的我國海南島瓊山長昌盆地地層中,也發現有蓮屬植物的化石。現我國黑龍江省扶遠、虎林、同江、尚志等縣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蓮分布.古植物學家還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發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萬年前)的蓮化石,和現代的中國蓮相似;在中國柴達木盆地發掘的1000萬年前荷葉化石,和現代中國蓮相似。70年代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部石油勘探開發規劃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區早第三紀孢粉》一書記載:在遼寧省盤山、天津北大港、山東省墾利、廣饒及河北省滄州等地發現有兩種蓮的孢粉化石。第三紀熱帶植物地理區內的我國海南島瓊山長昌盆地地層中,也發現有蓮屬植物的化石。
荷的根為須狀不定根,主根退化,不定根成束狀環繞排列在地下莖節的四周,長約8-20厘米。幼苗期的根較少,成苗期的根較多。在生長期根呈白色或褐色,藕成熟後根為黑褐色,它起著吸收水份、無機鹽和固定支持植株的作用。
荷的莖為地下莖,具有明顯的節於節間,橫生於淤泥之中,並分枝蔓延。生長前期地下莖節間白嫩細長,稱為"走莖"或"蓮鞭",生長後期主莖及分枝頂端數節入泥深處,節間明顯肥大,形成藕。藕呈白、黃白、黃褐等色,有背腹面之分,橫截面有大小不一的通氣孔,這些孔輸送氧氣,使地下莖不致缺氧而生長受阻。走莖和藕折斷時有絲,可拉長10厘米左右,這是導管壁上有彈性的增厚的粘液狀木質纖維素。藕分主藕、子藕和孫藕,它們不僅能儲藏養分,還是營養繁殖的種源。
荷葉呈質狀圓形,全緣波狀,幼時兩側內捲成梭形葉面黃綠色至深綠色,具蠟質白粉。荷葉是進行氣體交換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的器官。
荷花單生,系兩性花,與立葉並生,因品種不同戶型有單瓣、半重瓣、重瓣、重台和千瓣;花色有紅色、粉紅色、爪桃紅色、白色及灑金等。單花期一般只有4-6天,但也有個別品種可達10天,花多晨開午閉。荷花的群體花期較長。可達三個月之久。
荷花受精後發育成果實,俗稱蓮子,蓮子為小堅果。呈橢圓形、卵形或卵圓形,其大小因品種而異,一般長1.6-1.8厘米,寬1.1-1.2厘米,千粒重1100-1400克,幼果期果皮綠色,革質,後由綠轉褐色,成熟時呈棕褐色、灰褐色和黑褐色。蓮子的果皮極為堅硬,其表面有氣孔和保護細胞,表皮下面有堅固而緻密的柵欄組織,氣孔下面有一條氣孔道。成熟蓮子果皮的氣孔道很小,空氣和水份無法自由出入,甚至能阻止微生物的侵害,所以蓮子的壽命極長,埋在地層中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蓮子,也能播種發芽。
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在生長期內,因品種而異,或先葉後花,或花葉同出,或先花後葉,但花都是單花依此而出,邊開花,邊結實,蕾、花、蓮子並存,開花後生新藕。荷花喜相對穩定的靜水,池塘植荷以水深60-100厘米為宜,缸盆栽則僅需保持5-10厘米的水層;荷花喜溫,栽植氣節的氣溫至少在18℃以上,生長期內最適宜的氣溫為22-30℃,水溫為21-25℃;荷花喜光,極不耐蔭,在強光下生長發育快,開花早,弱光下生長緩慢,開花遲,花量少,荷花對土壤的適宜能力較強,但最以富含有機質粘土為宜。此外,荷花還具有病蟲害少,抗氟性強和二氧化硫有一定抗性的特點。荷花又名蓮花,是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它生於碧波之中,花開於炎夏之時。葉似碧玉盤,莖似綠翠柱,花如出水芙蓉,清香遠溢。花後又托出一盤珍珠般的、營養豐富蓮子,地下埋著甜脆的藕莖。真是全身是寶,既有觀賞價值,又有經濟效益。荷花古時是宮庭花園或私人庭園的珍貴花卉,近代園林布置中,被廣泛選作為水景園的主題植物。無論是綠化水面,還是美化庭園,均能產生較強的風景效果。並且還有凈化水質、減少污染、改善環境等功能。荷花生於沼澤、湖泊、池塘。花、葉多姿,莖中通外直,婷婷玉立於水中,迎驕陽而不懼,出污泥而不染,給人以清凈高雅之感,古往今來,被用以贊美人的高尚品德。荷花原產亞熱帶地區和大洋洲,我國除西藏、青海外,全國都有分布。荷花的葉大,圓形,直徑可達70厘米,具14-21條輻射狀葉脈。葉面深綠色,粗糙,在放大鏡下可見葉面滿布短小鈍刺,刺間有一層蠟質白粉,這是荷葉的自我保護裝置。當雨水落在葉面上時,立即凝聚成大小的水珠,可隨風滾動而不致透濕葉片。
荷花在長期自然演變和人工培育過程中,形成許多品種,目前已達200個以上,通常分為食用和觀賞兩類:
食用類
1、藕蓮
植株高大,根莖粗壯,生勢強健,不開花或少開花,以食用根狀莖為主。
2、子蓮
根狀莖不發達,細而質劣,分枝多,花以單瓣為主,開花多,結實率高,蓮子大,以食用蓮子為主。
觀賞類
稱為花蓮,根狀莖細而軟,品質差,莖和葉均較小,但開花多,花型復雜,花色鮮艷,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根據重瓣性、花色及株型等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單瓣型
花大,花瓣約16-20枚。
2、復瓣型
部分雄蕊花瓣化,花瓣較多,約21-59枚。
3、重瓣型
全部雄蕊花瓣化,花瓣增多,約60-190枚,花瓣較短而圓,花徑略小,一般不結實。
4、佛座型
花瓣增加極多,常200枚以上,不結實。
5、重台型
雌蕊的心皮亦花瓣化,突出花之上成重台狀。
6、多花型
又稱千瓣蓮,是荷花的珍品。一個花蕾內包含兩個以上花心,是由變態的花托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軸心發育而成。花開放時外瓣層層謝落,內層碎瓣(即雄蕊變態的小花瓣)不斷增生,並旋轉成兩個花心或多個茶心。外觀雙花心者。"並蒂蓮",三花心者稱"品字蓮",四花心者稱"四面蓮"或"田字蓮",多花心的稱"五子蓮"或"綉球蓮",均不結實。另有一種並蒂現象,即荷花花芽在分化過程中,受到某種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而分成兩個分生中心,進而發育成兩個雙胞胎的花蕾,於是在一支花莖上並開兩朵花,結一對蓮蓬。這是偶然現象,並非品種特徵,但民間視為吉祥信物稱為"瑞蓮"。
7、碗蓮
凡植於口徑26厘米的缸內,株高約33厘米,立葉直徑不超過24厘米,花徑12厘米以內的小型品種稱為碗蓮。
荷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佛教認為荷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淤泥污染,又非常清香,故認為蓮花是報身佛所居之"凈土",所以佛教中的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均坐於蓮花之上。但佛教中所指的"蓮花",還包含了同科睡蓮屬的睡蓮,它與荷花的主要區別是葉浮於水面而不挺出水上,葉為卵形,基部開裂呈箭形,子房與花托合生
蓮子有效成分對血流動力學有抑製作用,能夠抑制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擴張冠狀動脈,鬆弛血管,降低血壓,並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蓮子的生物鹼有抗自由基作用●蓮子心水煎液通過室性血球聚集實驗證明對該模型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蓮子有抗衰老、延長壽命的作用。●蓮子含氧化黃心樹寧鹼,有抑制鼻咽癌的作用。●蓮子中的生物鹼對大鼠腦細胞膜上的ADT酶有抑制活性。
蓮的葉(荷葉)可清熱解毒;根莖節部(藕節)可止血、消瘀;雄蕊(蓮須)可固腎澀精;花托(蓮房)可化瘀止血。
蓮子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療佳品。據科學家研究,干蓮子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達62%,蛋白質的含量高達16.6%,脂肪、鈣、磷、鐵及維生素B1、B2和胡蘿卜素的含量也相當豐富。作為一味很有價值的中葯,有補脾、益肺、養心、固精、補虛等功效,適用於心悸、失眠、遺精、白帶過多、慢性腹瀉等症。醫書載它「補中養神」、「治夜寐多夢」等。晚餐飲一碗蓮子湯,或蓮子與豬心燉湯服,或蓮子糯米煮粥,可寧心安神,促進睡眠。

荷葉的表面附著著無數個微米級的蠟質乳突結構。用電子顯微鏡觀察這些乳突時,可以看到在每個微米級乳突的表面又附著著許許多多與其結構相似的納米級顆粒,科學家將其稱為荷葉的微米-納米雙重結構。正是具有這些微小的雙重結構,使荷葉表面與水珠兒或塵埃的接觸面積非常有限,因此便產生了水珠在葉面上滾動並能帶走灰塵的現象。而且水不留在荷葉表面。

蓮文化
佛教兩大宗之一的大乘佛教,都用荷花做佛教座,佛教認為荷花從污泥中長出,卻不被淤泥污染,又非常香潔,表示佛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又從生死煩惱中開脫,故有「蓮花藏世界」之說。按佛教解釋,蓮花是「報身佛所居之凈土」。
蓮座,乃為佛陀結跏趺坐講經開釋而設。佛家在百花齊放中獨生出蓮花座,與荷花雲錦可觀,香遠益清,足以代表力量也有關。「又以諸華皆小,無如此華香凈大者」《大智度論》卷八記載了幾個為何趺坐蓮花的原因,除了蓮花在眾花中最大最盛、代表庄嚴妙法,蓮花柔軟素凈,坐其上花卻不壞,更可以展現神力。蓮花其實已升華為天上之花,與人中之花有別,「人中蓮花大不過尺,天上蓮華大如九車蓋,是可容結跏趺坐。當中國大地上一朵朵的荷花謝了,蓮子成熟,水澤乾了,蓮藕可掘,人們得享蓮花帶來的可口。不產蓮花(荷花)的埃及,在泛濫的尼羅河畔開啟文明,睡蓮一朵朵漂浮於河畔與大河網系下的湖沼。在今天植物學者眼中,台灣自非洲進口的睡蓮,仍是與落地生根一樣「好生好長」的植物。

藕斷絲連的科學解釋
蓮藕的結構很特殊,它的體內的運輸組織是螺旋狀的,我們稱螺旋狀排列的運輸組織為環狀管壁,這種結構和拉力器上的彈簧很相似。當蓮藕折斷時,那些呈螺旋狀的導管並沒有真正折斷,而是像彈簧一樣被拉長,形成了許多絲狀的物質,因此出現了「藕斷絲連」的現象。

千年古蓮發芽之謎
申女士是美國加州洛杉磯大學的植物學家,她的實驗室里培育著各種各樣的植物,但是她最珍愛的卻是兩棵古蓮——它們的年齡都在500年左右。
「普通的花卉只能存活幾年。」申女士介紹說,「這兩棵古蓮卻大不相同,它們的種子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洗禮,現在居然發芽開花了。」
沉睡千年的古蓮醒了
數年前,申女士到北京訪問中國植物研究所;臨回美國時,北京的同事送給她7粒蓮花種子。「據說這些種子是從東北的湖底泥士中挖掘出來的,我知道它們的年齡很老,但是不知道確切的數字。」申女士說,「當時它們沒有引起我足夠的重視,倒是我的實驗室同事約翰·薩森發現了它們的價值。」
約翰·薩森利用碳同位素測試儀,對古蓮種子的年齡進行鑒定,發現它們竟然是1200年前遺留下來的!更令人驚奇的是,當申女士用刀片切去種子的外殼並把它們浸泡在培養液中後,沒過多久它們居然發芽了!
遺憾的是,這些種子發芽後存活的時間很短,但是它們已經被列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能夠發芽的種子。
千年的種子能夠發芽?!這激起了申女士極大的興趣,她決定再次返回中國尋找這些神秘的生命。當時申女士已經是國際植物學界的知名學者,許多科學家願意協助她完成此項研究工作。
科學的道路並不平坦
申女士帶到美國的第二批古蓮種子有21粒,年齡都在200歲到500歲之間。1997年,申女士在德國研究蓮花培育技術,通過實施「小手術」,第一粒種子發芽了,但是它只存活了不到3個月。
「隨後三年中,我在美國加州植物研究所培育了另外三粒種子,但是它們都沒有開花——很明顯,我使用的方法不當。」申女士回憶往事說,「後來好像很幸運,這兩粒種子都開花了,就是現在你們看到的這兩棵,其中一棵的年齡是408歲,另一棵則是466歲。」
盡管古蓮開花了,但是它們與現代的蓮花有許多不同,不能完全適應現代的環境。「我正在想盡一切辦法,使它們能夠茁壯成長。」
據申女士介紹,蓮花能夠如此長壽,應該有其特別的原因;如果能發現蓮花長壽的內在機制,人類將會受益匪淺,例如可以解決糧食儲存問題,減少世界飢餓人口,還有可能延長人類的壽命。
關鍵問題是:蓮花長壽的秘密是什麼呢?申女士稱,可能與土壤的輻射有關。
蓋曼·哈伯特是一名化學家,他是申女士的工作同事。哈伯特發現,古蓮種子周圍的土壤能夠發出輕微的輻射。「盡管輻射的強度很低,但是數百年之後其產生的效果也是相當驚人的。」申女士解釋說,「這或許是古蓮種子為何能夠存活至今的原因。」
據悉,申女士目前還剩下15粒古蓮種子,她准備提供給其他科學家,使得該科研項目能在世界范圍內進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它在佛教中它代表著特殊的意義。」申女士說,「現在我們要找出蓮花長壽的秘密,造福於全人類。」 蓮子的外種皮堅硬緻密,像個小小「密封包」,把種子密閉在裡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氣的滲入,也可以防止種子內的水分和空氣散失,因此蓮子的生命活動極為微弱,相當於休眠狀態。這是古蓮子還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此外,與古蓮子所埋藏的環境也有關。這些古蓮子是被埋在深約30—60厘米的泥炭層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層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蓋,因此古蓮子幾乎處於一個密閉的環境中。在這樣的環境中,古蓮子不具有生根發芽的條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

蓮之恨 亦乎眾人yi!!

熱點內容
可達花卉 發布:2025-08-07 05:25:49 瀏覽:267
空耳版櫻花 發布:2025-08-07 05:13:06 瀏覽:806
美人臉花卉 發布:2025-08-07 05:11:36 瀏覽:515
日本櫻花成語 發布:2025-08-07 05:04:15 瀏覽:988
古代百合虐 發布:2025-08-07 05:04:11 瀏覽:219
花卉植物室內 發布:2025-08-07 05:03:33 瀏覽:267
盆栽送給老師 發布:2025-08-07 05:03:26 瀏覽:753
減一朵花 發布:2025-08-07 04:59:01 瀏覽:48
櫻花gumi 發布:2025-08-07 04:58:52 瀏覽:87
盆栽葡萄疏花 發布:2025-08-07 04:57:28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