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徐湛
『壹』 誰知道博寶上面師梅堂主人的簡介啊他的藝術家作品怎麼樣
師梅堂主人原名李響,男,北京人,1981年4月4日生,無黨派人士。是當代詩人、收藏家、書畫鑒賞家、書法家、21世紀實力派書畫家。因其詩畫雙絕,博學多聞,形象氣質出眾,固又有「當代唐伯虎」之美譽。2004年後,先後創作出國畫代表作有《霜天皎月雪屋寒林圖》、《秋林晚雅》、《蘭竹君子圖》等等,國畫作品發表於全國報刊及藝術期刊;北京電視台(北京青年節目)、北京廣播、財富網(藝術人生節目)等為其做過專訪,作品被北京市政府等重要機構所收藏,蜚聲畫壇。著有《李響詩集》、《李響詩詞散文集》、《師梅堂主人談藝》。主要作品:國畫作品有:《霜天皎月雪屋寒林圖》、《秋林晚雅圖》、《蘭竹君子圖》、《空山新雨後》、《報春圖》、《渭川淇澳》等等。詩詞作品有《詠竹》、《西江月·夜宴》;散文《雪夢》等。
現為職業書畫家、書畫講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師梅堂堂主、中國李響藝術研究會會長、一級美術師。
1993年曾在北京市崇文區少年宮國畫班學習國畫,啟蒙老師魏北先生。
1995年獲學校藝術節繪畫組一等獎。
1998年進修於實驗大學國畫班,導師徐湛教授 。
1997年至2000年同時在北京師范大學成人大專班攻讀美術教育專業。
1998年書畫作品入選北京西城美術家協會「金秋會員作品展」。
1999年初自刊行《李響詩集》
1999年加入北京西城區美術家協會 。
1999年書畫作品參展於澳門回歸展。
1999年年12月加入中國收藏家協會(原址在報國寺)。
2000年獲全國千禧杯詩歌散文大獎賽優秀作品獎,詞作—《沁園春》收入《新千年的祝福》一書 。
2003年作品《報春》被人民大會堂收藏
2003至2005年任北京市炎昌鑫茂文化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2004年三月在中國美術家協會和共青團中央舉辦的「中青杯」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全國書畫邀請大賽上獲銀獎,作品並被共青團中央收藏。
同年夏參加中國扶貧基金會與嘉德在線共同主辦的「母嬰行動」愛心慈善拍賣
2004年秋入北京畫院繼續深造研修,導師郭石夫
2005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
同年一月參加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為印度洋海嘯災區賑災筆會,與書畫同仁共籌款100萬人民幣捐獻災區,新聞聯播並報道。
2005年獲「雷鋒之歌」全國書畫大賽一等獎
2005年秋北京畫院深造 導師賈浩義
2006年7月在北京畫院畢業,取得國家二級美術師資格
2006年7月在老甲藝術館舉辦書畫畢業觀摩展,
同年在全國諸多書畫大賽都取得獎項,書畫作品被收入《中國當代國畫家百人作品集》、《中國書畫佳作博覽》、《中國書畫藝術作品精選》、《華夏書畫藝術人才精粹》、《太湖杯中國書畫名家作品精選》、並發表於文化報、北京晚報等報刊。
2007年夏創辦中國李響藝術研究會,評一級美術師職稱。
並被諸多學校受聘為書畫講師。
師梅堂主人筆下《懸蘭圖》蘭花高潔、典雅,蘊涵了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蘭花內涵的意蘊和內在的氣質,它能喚起人的靈性,啟迪人的想像,激發人的情感,開啟人的智能。
『貳』 哪位畫家畫玉蘭花好除了徐湛和許麟廬
寫意的還是工筆的?不僅僅是要關注誰的玉蘭花畫得好,更要關注誰的國畫畫得好,要有視野--放開視野,著眼歷史--讀讀書吧,中國繪畫史 論 鑒 評 集 等書,要關注專業的網站 期刊--報紙雜志 展覽--多看多知--知者不惑也
『叄』 韓江雪的評論文章
繁花啼鳥自芳菲,一襲清風一清雅
——韓江雪工筆畫觀感
文/本刊記者馮政 鄒桂華
近 日,圈內文友做當代「蘭亭雅集」,期間有蘆氏師兄以一畫冊示眾,且不吝「說項」姿態,出之美言:「京城工筆畫家——韓江雪女士。看看,春光秋色,花鳥相宜,雖絢美而清雅,真名家風范!」
於是,未曾多慮,應接在手,閱以求證蘆兄之言,但覺滿目清風悠然拂來,神情為之一新:冊頁第一幅「香生九畹」,寫蘭葉葳蕤、蘭花粉彩,映照在清澗榕樹之山野,題款「粉白更兼黃,無人亦自香」,分明是屈原「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人生感遇的藝術再現。
隨著冊頁的逐一翻開,鳥語花香的春日美景片片飛來,游目之間,已然行走江南,春山一路鳥空啼,做一次身心愉悅的春之旅。
心有靈犀者說:花能解語,鳥能傳情。對繪畫藝術而言,倘若能達此境界,已堪稱驚人眼目,畫入妙品。眼前這本畫冊的主人,其為何人?遂請教於蘆兄。
韓江雪,京城工筆花鳥畫家,北京黃河書畫院副院長、北京龍脈溫泉書畫院副院長、中國花鳥畫研修院秘書長、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女美術家協會會員、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師從著名書法家何永澤先生學習書法篆刻,勤求古跡,博採眾芳,篆書與篆刻日益精進,繼之傾心書畫藝術,尤愛現代繪畫大師田世光的工筆花鳥,淵源所及,師從著名花鳥畫家蘇友中、徐湛、張玉清等人研習中國畫,得其薪傳。
書畫界人士認為,韓江雪對繪畫藝術獨具慧心,追求典雅、明麗、充滿勃勃生機的意境和接近自然、接近生活、接近傳統的面目,從而呈現美好愉悅、雅俗共賞的藝術效應。一筆在手,驅使如意,施之鉤勒填色、柔潤沒骨畫法,舉凡閑花幽草,亦或繁花似錦,而意趣無限,姿態橫生,其精雕細琢、風神瀟灑,既見唐宋詩意、宋元風骨,又具時代氣息與個人風貌。
緣於此,韓江雪的作品頗得書畫前輩激賞,為收藏家與愛好者追捧,被認為是富有收藏價值與升值潛力的女畫家,作品已經廣泛流播海內外。2009年被外交部評為新中國國禮藝術大師。
工筆花鳥畫有著悠久的歷史,穿越時間的隧道,五代的黃荃、徐熙勾勒點染出工筆花鳥畫的精緻與野逸;宋代的黃居寀、趙昌、易元吉、崔白、趙佶、李迪等一批傑出的畫家打造了工筆花鳥畫的輝煌;元、明時期的王淵、邊文進、呂紀等延續著工筆畫的精神;明清工筆花鳥畫以陳洪綬、任頤為代表;近代有於非闇、陳之佛、田世光等先師,為復興傳統工筆花鳥畫做出了巨大貢獻。
韓江雪的畫作,博採眾長。有繼承、有發展、有創新。寓剛於柔,寄動於靜,她筆下「躍」起的山鳥,「怒」放的花朵,具有蓬勃生機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牡丹,花團錦簇,象徵著榮華富貴,向來為花鳥畫最重要的題材之一,然眾人紛紛染指,早已俗濫。世上隨處可見之牡丹圖,行家多不敢恭維。是以北南兩宋宮廷繪畫大師李唐寫下無奈譏諷詩句:「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胭脂畫牡丹」。
而在韓江雪的這本畫冊中,傳統的「牡丹圖」又有推陳出新之作——《花花世界,一身清白》:盛開的牡丹叢中,配兩只白色綬帶鳥,使絢爛喧鬧的畫面有了獨特的意境。
韓江雪女士這樣解釋她的作品:「《花花世界,一身清白》這幅作品是為一個廉政文化展覽而創作的。花鳥畫不太容易表現廉政題材。怎樣把牡丹花和廉政聯系起來呢?就想到了『花花世界,一身清白』。我們的繪畫不是單純為了技法,還要要為文藝服務,為社會做一些貢獻。
她在為「藝術與和平」展覽創作的一副「和平之春」作品,畫面中潔白如玉的和平鴿,栩栩如生的在春天裡翱翔,彷彿奏響一曲和平之歌。
這樣的作品,便有了新意、有了深意,藝術的價值亦體現於此。
除了牡丹,韓江雪還喜歡畫萱草,這又作何解釋?
韓江雪道出她獨特的藝術體會:在我國萱草寓意是忘憂,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北堂即代表母親之意。希望母親減輕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萱草又叫做宜男草。民間傳說,當婦女懷孕時,在胸前插上一枝萱草花就會生男孩,故名宜男。很多男士喜歡萱草, 「萱草最難表現的是它的葉子,萱草葉鬱郁蔥蔥,俯仰向背變化多端,我想通過用遒勁的運筆勾勒萱草葉子來年表現男士內心那種剛毅之氣。
當韓江雪應約來到記者面前,對自己的藝術觀又做出深入淺出的解釋。
她說:「我認為中國傳統繪畫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意境是精神內涵,它傳達理念、寄託情懷,意境是心對物的感受,是情感的表達,繪畫作品應圍繞「意境」來構思。我的繪畫就是把我的想法、我對大自然的感悟、我對藝術的理解,運用一些繪畫技巧盡可能地體現在作品中,包括一花、一石、一草、一木,都按照我的想法去詮釋它,達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審美效果。當然,高的意境需要一定的內在修養和才情,需要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我現在還在深入學習傳統文化,不斷提升對於大千世界的認識,探索藝術的表現力,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與徐渭齊名的明代大畫家石濤,為中國繪畫界留下一句名言:「搜盡名山打草稿」。緣於主客觀條件制約,古往今來,周遊天下者能有幾人?對於心系「美的發現」的人,一句「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已可奠定其藝術成功的基石。
韓江雪講述的一個細節,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亦由此窺見她在繪畫藝術之路走向成功之所在——「每年春遊時節,我若到郊外踏青,常常在一塊石頭旁邊一蹲就是半個小時,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實,在這些野外的大石頭縫隙里往往生長出一些細小的青草,在那麼一個嚴酷的環境,它竟然能夠頑強的生長,而且那麼嫩、那麼綠,我就琢磨著怎麼去表現這種美、這種精神,表現它的生命力。
今天,韓江雪女士尚有公務纏身,在北京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總局工作。她坦言:在繪畫上非常的努力,現 在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於創作中,自己已經逐步走向了專業繪畫道路,等到退休後會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繪畫藝術上,作為事業去追求。
對藝術的真諦追求若此,成功已是必然。
還是在明代,大收藏家項元汴評價蜀僧牧溪的水墨花鳥畫推崇備至——
畫龍虎猿鶴蘆雁山水樹石人物,皆「隨筆點墨」而成,意思簡當,不假妝飾……其狀物寫生,殆出天巧,不唯肖似形類,並得其「意」。
在記者看來,假以時日,韓江雪女士將向上述藝術境界更進一步。
花能解語鳥傳情,春光秋色百態新
——對話韓江雪
記者:按照我的了解,中國畫很講究師承,那麼,您是怎樣走上繪畫道路的?
韓江雪:從小我就喜歡書畫,小學、中學期間在校美術組學習一些素描等初級繪畫知識。後來師從著名書法、篆刻家何永澤先生研習篆書和纂刻,對篆書和篆刻有一些探索。後來由於經常組織和參加一些書畫活動,有機會交往到一批京城書畫名家,也擁有了很多學習的機會,獲益匪淺。
我比較喜歡田世光先師的風格,所以選擇了工筆畫。我的工筆畫老師是著名工筆畫家張玉清先生。我的寫意畫老師是著名寫意畫名家蘇友中先生和徐湛先生。在這么多年的學習當中,幾位恩師耳提面命、口傳心授,使我盡得薪傳,繪畫水平為之大漲。
記者:我看了您的書法題款,很具金石味道。書法講究的是線條,學習書法對您在繪畫上有幫助嗎?
韓江雪:非常有幫助。中國工筆畫素來講究線條遒勁、生動。線條和墨色是工筆畫的基本點,線條的粗細、輕重、轉擇、頓挫;墨色的濃、淡、干、濕、焦,能夠表現畫面的虛實、遠近、空間等關系。好的線條能夠像音樂一樣有節奏、有彈性、有變化。抑揚頓挫線條需要用到書法的功底,所以,書法的學習對我的工筆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記者:中國花鳥畫多追求意境。你是怎樣理解中國傳統畫「意境」的?怎麼樣才會「意境全出」?
韓江雪:中國傳統工筆畫主張 「以意為主」,「意造境生」 。講究境界深遠,追求情感上的共鳴。我覺得「意境」不完全是自然界存在的,它是自然界和創作者思想的結合;每個人對美的感受不一樣,所以同樣的題材,其作品呈現出藝術效果完全不一樣。怎樣把工筆花鳥畫的「意境」演繹得深遠,我認為畫作需要通過嚴謹的造型、有序的安排、自然界的縱深空間感、花鳥生存的和諧狀態等元素來表現對大自然生命的熱愛,給人以「天人合一」的感悟。
記者:您畫的牡丹很有藝術感覺。畫牡丹的人非常多,但是不容易畫好。南北宋之間橋梁式人物李唐是宮廷畫師,他寫了一首詩:「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胭脂畫牡丹」。您在創作牡丹圖的時候想把它畫成什麼樣的感覺,是怎麼達到這個效果的?
韓江雪:畫牡丹題材,一般表現榮華富貴、春色滿園、春意盎然。在表現它的榮華富貴的時候,一定要把它表現得有雍容之氣,要有內涵。這就需要色彩的運用和處理有度,豐富而和諧的色調,能使畫面既雍容華貴又顯得清雅秀美。
記者:工筆花鳥畫的歷史已經有1000多年了,您認為怎樣使中國工筆畫更具表現力?您覺得將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或者說怎麼做到與時俱進——既有傳統審美的意趣,同時還符合當今時代的審美趨勢。
韓江雪:傳統的中國工筆畫有「態度嚴謹、形象真實、精緻厚重、意境深遠」 的特徵。中國傳統工筆畫是通過章法、線條、墨色、意境等技法來表現作品的審美情趣的。我覺得,當今中國工筆畫應在古法的基礎上,廣采博擷,借鑒西方的透視學、解剖學和光學等因素,創新一些現代的技法、造型、色彩,將其融入到中國傳統工筆畫當中,突破傳統的「平面」,營造縱深空間感,這樣表現力就會更強一些,會更好地詮釋你對繪畫藝術的理解,使中國工筆畫更具時代氣息,這也是我追求的一個目標。
記者:您現 在的作品當中,有沒有運用了西方光學的作品?
韓江雪:我正在創作一幅有關「梨花」題材的作品,嘗試著把我的想法在這幅畫里表現得好一些。
『肆』 國畫學習方法,詳細的,能不能給出一些圖呢謝了。
上海儒鴻書院國學培訓班老師的意見:無論學習哪一種,素描、色彩都是基礎,國畫練的是筆法,素描練的是繪畫基本功,國畫雖然講究的是意境,但是造型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素描是屬於對形體感受的一種很好的訓練形式,對於把握對象的體量及其明暗關系的分析都有相當大的幫助。素描的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簡單的幾何形體到簡單靜物,逐步開始畫一些石膏頭像,然後到真人頭像(頭像、半身像、全身像)練習素描對國畫起的作用:1:空間關系,也就是繪畫中常說的「近實遠虛」「近大遠小」2: 造型能力,在創作或者寫生當中能夠很好的把握型的能力。色彩的訓練也必不可少。可以從開始訓練小的色稿(16開就行)訓練小色稿能夠更好的提高一個人在繪畫當中的色彩整體把握能力。然後逐步的簡單的靜物到多個靜物。到人像寫生~~練習色彩對國畫起的作用:1:純度在國畫中做到「近純遠灰」補充一點還有就是明度上的關系。也就是黑白關系一定要拉開~~速寫更是必不可少的,它能過鍛煉你迅速而准確的觀察力,運用簡練的線條,扼要地描畫出對象的神態、形體、動作等。它是培養作畫者敏銳的觀察力和迅速把握對象特徵的概括力的重要繪畫手段,也是記錄生活,積累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素描 色彩 速寫3著之間有著不可分的練習。以我多年學習繪畫的經驗,在學習一段時間的色彩之後會多素描上也會有很大的提高。速寫也是,畫的多了,素描也就進步了。書法學過了,你學國畫的話,會比較得心應手,因為你大概的空白關系,章法,和對毛筆的使用方法都會比叫順手,學得自然要比直接學國畫來的快,效果好. 只是國畫當中多了一些自己的東西,入「意蘊」「氣息貫通」「誇張」「寫意」之類的畫的多了這些都是在以後繪畫國畫當中逐漸慢慢領悟到的~~~
『伍』 小學國畫的基礎是什麼如何學國畫
學習國畫最基本是構圖。
國畫從題材上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類,從表現形式上可分為工筆、寫意兩種。中國畫講究形式美,構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也不受焦點透視的束縛,畫面空白的運用獨具特色。多採用散點透視法 ( 即可移動的遠近法),使得視野寬廣遼闊,構圖靈活自由,畫中的物象可以隨意列置,沖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國畫營造的空間多種多樣,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種,即:全景式空間、分段式空間和分層式空間。從風格樣式上看,中國畫構圖的基本樣式是「之」字形構圖(又稱「S」形構圖)。所謂「易」者象也,「之」字形運動就是變化,就是延續,就是轉化,就是周而復始。因此,「之」字形構圖是中國畫中最基本的構圖。
如何學習國畫:
1、臨摹畫作一定要持之以恆,不要今天臨習這家明天臨習那家,這樣是沒用的,哪個名家,都有超出常人之處,細細體會,細心摹畫,臨習時對象的選擇也很重要,怎樣學國畫?首先不要入手先臨摹風格過於跋扈的、奇崛的,要自平和入手,然後,根據自身興趣,選擇特定風格臨習。
2、韻味,國畫的韻味源自古典書卷之氣,而非現代時尚之氣,怎樣學國畫?凡是提出中國畫的現代化的,都不是純粹的國畫,那是徐悲鴻為始作俑的一批人,引進西方美術教學方式以後的才出現的,並且,當時引起的目的在於糾正並協助中國畫的傳統化教學,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