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江荷花池
A. 杭州那麼多景點,推薦幾個最好玩的,要有介紹,謝謝
美麗的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麗湖光山色和眾多名勝古跡聞名中外,在我國30多處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為著名,被譽為人間天堂。
杭州西湖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別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總面積達49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為5.6平方公里,湖中有三島: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繞湖一周約15公里。
杭州西湖三面環山,景區由一山(孤山),兩堤(蘇提、白堤),三島(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雷峰西照、南屏晚鍾、花港觀魚、蘇堤春曉、雙峰插雲)構成。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西湖的美,在於晴中見瀲灧,雨中顯空濛。無論雨雪晴陰,在落霞、煙霧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
比較有名的是西湖老十景和西湖新十景
西湖老十景:斷橋殘雪、蘇堤春曉、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南屏晚鍾、麴院風荷、雙峰插雲、平湖秋月、三潭映月
西湖新十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其他的還有六和塔、植物園、郭庄、杭州花圃等很多景點。
在西湖勝景中,一類是以天氣命名的。春有「蘇堤春曉」夏有「麴院風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斷橋殘雪」;晨有「寶石流霞」,晚有「雷峰夕照」。另有「吳山天風」,「玉皇飛雲」等。
另一類是由天氣的特殊條件,地貌的多姿而形成的奇景。有「三潭印月」,「雙峰插雲」,「九溪煙樹」,「阮墩環碧」等。一類是物以景勝,景以物名,「花港觀魚」,「柳浪聞鶯」可觀魚鳥花木之盛;「麴院風荷」可賞芙蓉出水,「雲棲竹徑」去聆聽修篁;孤山靈峰可踏雪尋梅,「滿隴桂雨」可秋涼賞桂;牡丹園看國色天香,環湖沿岸桃柳迎春。
一些景點的介紹:
柳浪聞鶯 位於西湖東南岸,這里原為南宋御花園「聚景園」。沿湖廣植揚柳,每當煙花三月,如煙似霧的柳絲隨風搖曳,宛如碧浪翻空,在那望不盡的柳蔭深處,時而傳來嚦嚦的鶯啼聲,清脆悅耳十分動人,「柳浪聞鶯」即源於此。
三潭映月 又名小瀛洲,是外西湖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小瀛洲湖中有湖,島中有島,島間橋欄相接 ,亭軒台榭點綴其間,水中金魚嬉遊,岸上金桂婆娑,柳暗花明風景誘人。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原建於宋,重建於明。塔高約2米,塔基為扁原形石座,塔身為球形,中空,四周環有五個小圓孔,塔頂作葫蘆形。每至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塔內,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宛如15個月亮,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塔影、月影、雲影融成一片,十分迷人。
西泠印社 位於孤山西部之巔,創辦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是我國最早研究金石篆刻的一個學術團體。它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學,開展篆刻創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貢獻。社址倚山而建,園林布局小巧玲瓏,白牆素影,淡雅高潔,步道鋪砌塊石,廊架纏繞藤蘿,花影遍地,環境幽美,為孤山園林的精華所在。山間有竹閣,柏亭、四照堂、華嚴經石塔、漢三老石室等古跡。
孤山 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山,一山獨峙,山雖不高,但卻是總覽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化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為紀念宋代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和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西湖雪景,歷來受人稱頌。「斷橋殘雪」的意境尤為膾炙人口。
白堤 全長1千米,東起斷橋,經錦帶橋而止於平湖秋月。白堤橫亘湖上,把西湖劃分為外湖和里湖,並將孤山和北山連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廣植桃柳,景色絢爛,故又稱十錦塘。平靜坦盪、景色秀美的白堤,堤上內層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外層是絢麗多彩的碧桃,遠望如一條彩色的錦帶。逢春日,暖風熏面,景緻絕佳。
平湖秋月 在白堤西端,為西湖十景之一。臨湖築有御書樓,樓前平台伸入湖中,三面臨水,台與湖面相平,是賞月觀景的勝地。在皓月當空的秋夜,湖平如鏡,清輝如瀉。前人有詩雲:「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最宜秋」。
黃龍洞 位於棲霞嶺麓,洞外樹有杏黃旗。有人說,西湖洞景,南屬煙霞,北推黃龍,可見其景不凡。黃龍洞本為道洞,後改為工人游覽的園林,內有黃龍吐翠、方竹園、卧雲洞等景點。黃龍洞中黃龍吐水處的假山,全部用混重的黃沙石依天然山勢疊成,是西湖假山洞景中規模最大一處。假山半腰有一人工砌成的山洞,即古黃龍洞,山頂還有個寬敞的洞壑,常有霧氣彌漫,名卧雲洞,電影《白毛女》中喜兒與大春山洞相會等鏡頭就在此拍攝。黃龍洞今以民俗游覽為特色,每天吸引很多遊客。
岳廟、岳墳 位於棲霞嶺南麓,面臨西湖,是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祠廟,主殿忠烈祠中有岳飛坐像,上懸「還我河山」四個大字。岳王廟西有岳墳,墓道階下兩邊的鐵欄里圍著害死岳飛的四個奸賊的鐵像:秦檜、王氏、張俊、萬俟?c。他們都反剪雙手,跪在墓前,受盡人們唾罵。正如岳墓門上刻著一副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飛來峰 山體由石灰岩構成,與周圍群山迥異。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山上老樹古藤,盤根錯節;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贊:"湖上諸峰,當以飛來為第一。"飛來峰奇石嵯峨,鍾靈毓秀,在其岩洞與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時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傳佛教(喇嘛教)造像最為珍貴,堪稱我國石窯造像藝術中的瑰寶。飛來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綠蔭深處,泉水晶瑩如玉,在清澈明凈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噴薄而出,無論溪水漲落,它都噴涌不息,飛珠濺玉,如奏天籟。明代畫家沈石田詩雲:"湖上風光說靈隱,風光獨在冷泉間。"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靈隱寺 位於杭州西北,前臨冷泉,面對飛來峰,寺始建於東晉,屬我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為西湖第一名勝。天王殿上懸「雲林禪寺」匾額,其清代康熙手書。當年康熙南巡至杭州,登上北高峰,觸目所見,雲林漠漠,煙霧飄渺,而靈隱寺隱現於其中,遂即景題署此四字。正殿大雄寶殿為單層三檐歇山式建築中,高達33.6米,其規模之巨,為國內罕見。
麴院風荷 在靈隱路洪春橋畔,據說南宋時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D院荷風」。舊時的麴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於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清康熙年間,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種荷花,並建亭立碑,題為「麴院風荷」,此景遂復。今天的「麴院風荷」仍以荷花為主景,建有五個荷花池,分別栽植紅蓮、粉蓮、白蓮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種品種。全園又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濱湖密林等5個景區。每當夏日,荷花開放,滿眼翠蓋紅妝,香飄數里。
玉皇山 矗立於西子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239米,巍峨挺拔,風起雲涌之時,輕霧細雨撲面而來,但見耳邊輕風徐徐,眼前一片江天浩瀚,在山頂便可享受「臨鏡映西子,聽濤倚錢塘」之樂。
玉皇宮 曾經是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真武殿、大羅寶殿、三清殿等至今仍能讓人回想玉皇山的宗教景觀。玉皇山上樹多林雜,一年四季山色不同。春天,開滿山的野杜鵑,一叢叢,一片片,彷彿是緋紅的雲霞飄游在綠色的山林;夏日,山更深,林更幽,秋天,綠色還沒褪盡,紅葉就接踵而來;冬日,滿山雪樹,遠遠望去,宛若白雲鋪蓋。倘若遇到幾絲細雨,抬頭一看,卻又全無雨信,似乎此山真有無影列蹤的煙雲嵐氣在飄忽。從山腰望去,八卦四景盡收眼底,實有一眼見穿之感,憑欄遠眺,浩渺的錢塘江、巍巍的六和塔,伴著松聲竹韻,如登仙台,似駕雲濤。堪稱登玉皇山攬勝的一大奇觀。
靈峰探梅位於西湖之西,靈峰山下青芝塢,為西湖著名賞梅勝地。後晉開運年間建有靈峰寺,現靈峰寺遺址,新建供賞梅的建築群,有雅緻的"攏月樓",入座既可賞梅,又可品嘗青梅等。並修整了"洗缽池"、"掬月泉"等古跡,兼具山居園庭之勝。青山環抱,蔥郁幽谷,草地如茵,梅林似海,樓閣參差,暗香浮動,景色十分誘人。
虎跑泉 與龍井、玉泉並列為西湖三大名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稱」。「龍井茶葉虎跑水」為「西湖雙絕」。
龍井 在西部西山鳳凰嶺上,為西湖風景區三大名泉之一,泉水出自山岩石隙,清涼干冽,大旱不枯,四時不絕,取小棍攪拌井水,水面會出現蠕動的分水線。
煙霞三洞 除各種鍾乳石外三洞各有其趣;煙霞洞以石刻造像聞名;水樂洞以足下潺潺流水聲為特色;石屋洞則洞中套洞,別有情趣。
錢塘觀潮 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位於杭州東北45公裏海寧鹽官鎮,從明代起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觀潮之日,尤在農歷八月十八日前後幾天,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湧。遠眺錢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洶涌的浪濤,猶如萬馬奔騰,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達九至十米,確有"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勢。不同的地段,可賞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觀"一線潮",八堡看"匯合潮",老鹽倉可賞"回頭潮"。如此壯麗景觀,世上只有二處,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亞馬遜河,一是錢塘江。為古今中外觀潮者所傾倒,稱為"天下奇觀"。
除了西湖老十景、西湖新十景外,還有錢塘八景、杭州二十四景等,下面這個網頁有比較詳細的介紹。因介紹的篇幅比較長,我就不轉貼過來了,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打開來看看。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蘇堤春曉
蘇堤全長三公里,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構築而成的。故名之以「蘇堤」。
早春四月,迎著熹微晨光,沿修長的湖堤漫步,但覺輕風徐來,十里垂柳飄忽。在輕煙薄霧中,灼灼紅桃含露開放,宛若噴霞,景色著實嬌媚迷人,而當春雨霏霏,透過裊娜柳絲眺望西湖,但見薄靄彌漫,漸遠漸淡,景色更是奇幻誘人,被人稱為「六橋煙柳」。蘇堤連接了南山和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且花木一年四季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如詩若畫的迷人風光,成了人們長年遊玩的好地方。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前身是南宋的皇家花園--聚景園。解放後經整修,已擴建成為佔地三百多畝的大型公園。這里以柳葉蔥蔥,鶯聲婉轉而成為人們休閑的好去處。春天的花園柳樹蔭蔭,枝枝翠柳婀娜多姿,有些隨風搖曳,更有臨湖而植者,枝葉俯垂水面,遠望如少女浣紗的「浣紗柳」。步履其間,濃蔭深處的柳樹給人以陣陣思緒,悅耳的鶯啼聲更是撩人遐想。柳浪聞鶯現共分三組園景,即聞鶯館、友誼園和聚景園。這里引進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使園內景色越具誘人之處,以景寓意,情景交融,別有一番情趣。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花港觀魚
「盧園」是南宋內侍盧允升的私人花園,因其處有清溪自花家山流下,故名「花港」,花港觀魚,與蘇堤前接,西山在北為其護屏,還有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兩面鑲著翡翠框架的鏡子分嵌左右,全園分為魚池古跡、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叢林區、芍葯圃等七個景區。公園中部的南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紅魚池。池中滿蓄金鱗紅鯉,池畔花木扶疏。遊人投餌,群魚爭食,有聲有色,賞心悅目。現公園的主景區為牡丹園,用牡丹、湖石等組成,小徑迂迴,布置緊湊有致。仲春時節,站在聳峙高處的牡丹亭向下俯視,但見大大小小的花壇間紅夾綠,那燦若雲錦的牡丹花千姿百態,斗奇競妍,令人流連忘返。不久將再辟芍葯圃,與牡丹亭相媲美。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在靈隱路洪春橋畔,據說南宋時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麴院荷風」。舊時的麴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於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清康熙年間,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種荷花,並建亭立碑,題為「麴院風荷」,此景遂復。今天的「麴院風荷」仍以荷花為主景,建有五個荷花池,分別栽植紅蓮、粉蓮、白蓮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種品種。全園又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濱湖密林等5個景區。每當夏日,荷花開放,滿眼翠蓋紅妝,香飄數里,池和池之間築小橋相連,便於遊人流連觀賞,可以領略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迷人景色。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雙峰插雲
在洪春橋畔。雙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別位於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兩峰遙相對峙,綿延相距十餘里。舊時人們游湖多在春秋兩季,每當欲雨未雨時,從湖上眺望南、北兩高峰,但見雲霧裊繞,雙峰時隱時現,時露雙尖,宛如峰插雲霄,自然風光異常優美,峰勢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後或陰翳多雲天氣,彩雲、白雲或濃或淡,忽纏忽遮,是雲是山,一片朦朧。如一幅壯觀的水墨淋漓而濃淡有致的山水畫卷展現在面前,氣象萬千,景觀十分吸引人,便定為「西湖十景」之一,名兩峰插雲。後「兩峰」改為「雙峰」,從此這湖中之景便成為陸上之景。南高峰「攬長江若帶,俯平湖如杯」北高峰稱「錢塘之柱」,山間林木蒼翠,有石磴數百級,曲折盤上山頂。張岱《西湖十景兩(雙)峰插雲》: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它是由三座葫蘆形石塔和「小瀛洲」兩個部分組成。島是明萬曆年間用疏浚的湖泥堆積而成,島外又築有環表堤埂,堤島之間由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曲橋相連,構成了一個湖中島、島中湖的勝似仙境的著名旅遊勝地,其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園林富於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是我國水上景園的典範,古代園林藝術的精品,中秋之時,在塔中置燈燭,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月光、燈光、湖光,月影、塔影、雲影溶成一片,恍惚迷離,說不盡的詩情畫意。登上小瀛洲,一路更有九曲橋、九獅石、開網亭、亭亭亭、「竹徑通幽」、木香榭、迎翠軒、花鳥廳等,最後是我心相印這亭。這些建築錯落布置,極盡巧思,一路游賞,意趣無窮。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瀕臨外西湖,此地商閣凌波,綺窗俯水,平台寬方,視野開闊,中秋之夜,月白風清,湖水盈盈,坐在平台茶座上,仰看天上月輪當空,俯視湖中月影倒映,天上、湖中兩圓月,交相輝映,有使人如入方寒宮之感。所以前人題有「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的楹聯。而且假山疊起,四季花木,構成一處詩趣盎然的游覽勝景。更令人尋訪和體味的是其豐富的歷史古跡和文化底蘊,令人想到南宋的望月亭,明代的龍王祠,和清初的御書樓。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雷峰夕照
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上的雷峰塔,相傳為吳越王為慶黃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黃妃塔」。但民間因塔在雷峰,均呼之為雷峰塔。塔共七層,重檐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舊時雷峰塔與保叔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對,有「雷峰如老納,保叔如美人」之譽。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橫空,別有一番景色,故被稱為「雷峰夕照」。至明嘉靖年間,塔外部樓廊被倭寇燒毀。塔基磚被迷信者盜竊,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傾圮。今政府批准復建。清人許承祖曾作詩雲:「黃妃古塔勢穹窿,蒼翠藤蘿兀倚空。奇景那知緣劫火,弧峰斜映夕陽紅。」將重現雷峰塔與保叔塔隔湖對峙的景觀。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南屏晚鍾
南屏山橫亘於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蒼翠,秀石玲瓏。山上有一凈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吳越始建,稱「永明禪院」,飽經滄桑。寺內有宗鏡堂、慧日閣、濟祖殿、運木井等古跡,山門前有放生池。寺院原有銅鍾一口,每天傍晚,深沉、渾厚的鍾聲在蒼煙暮靄中回響,山回谷鳴,發人悠遠的沉思,「南屏晚鍾」因此得名。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晨鍾暮鼓,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斷橋殘雪
西湖雪景,歷來受人稱頌。「斷橋殘雪」的意境尤為膾炙人口。斷橋殘雪景觀內涵說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後,橋的陽面冰雪消融,但陰面仍有殘雪似銀,從高處眺望,橋似斷非斷。每當大雪之後,紅日初照,橋陽面的積雪開始消融,而陰面還是鋪玉砌玉,遠處觀橋,晶瑩如玉帶。佇立橋頭,放眼四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給人以生機勃勃的強烈屬深刻的印象,是欣賞西湖雪景之佳地,中國著名的民間傳說《白蛇傳》,為斷橋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洪丞《斷橋閑望》詩雲:「閑作步上斷橋頭,到眼無窮勝景收。細柳織煙絲易,青屏拂鳥影難留。斜拖一道裙腰繞,橫著千尋境面浮。投者近來忘俗累,眷懷逋客舊風流。」
杭州景點門票及價格:虎跑夢泉:15元 靈隱寺:20元 岳墳:20元 千島湖:110元 六和塔:15元 花港觀魚:10元 黃龍洞;15元 宋城:50元 未來世界:60元 三潭印月:20元 麴院風荷:10元 柳浪聞鶯:5元 茶葉博物館:10元 絲綢博物館:5元
其它景點:天目山,莫干山,九溪十八洞,瑤琳洞仙境風光,凈溪寺,靈山洞,胡慶余堂博物館,良諸文化遺址,杭州東園,東文文化園。
B. 杭州市區有什麼好玩的
杭州西湖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別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總面積達49平方千米。
杭州西湖三面環山,景區由一山(孤山),兩堤(蘇提、白堤),三島(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雷峰西照、南屏晚鍾、花港觀魚、蘇堤春曉、雙峰插雲)構成。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
推薦行程:三日游。
第一天可游 柳浪聞鶯、三潭印月、西泠印社、孤山和平湖秋月。
柳浪聞鶯 位於西湖東南岸,這里原為南宋御花園「聚景園」。沿湖廣植揚柳,每當煙花三月,如煙似霧的柳絲隨風搖曳,宛如碧浪翻空,在那望不盡的柳蔭深處,時而傳來嚦嚦的鶯啼聲,清脆悅耳十分動人,「柳浪聞鶯」即源於此。
三潭映月 又名小瀛洲,是外西湖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小瀛洲湖中有湖,島中有島,島間橋欄相接 ,亭軒台榭點綴其間,水中金魚嬉遊,岸上金桂婆娑,柳暗花明風景誘人。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原建於宋,重建於明。塔高約2米,塔基為扁原形石座,塔身為球形,中空,四周環有五個小圓孔,塔頂作葫蘆形。每至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塔內,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宛如15個月亮,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塔影、月影、雲影融成一片,十分迷人。
西泠印社 位於孤山西部之巔,創辦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是我國最早研究金石篆刻的一個學術團體。它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學,開展篆刻創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貢獻。社址倚山而建,園林布局小巧玲瓏,白牆素影,淡雅高潔,步道鋪砌塊石,廊架纏繞藤蘿,花影遍地,環境幽美,為孤山園林的精華所在。山間有竹閣,柏亭、四照堂、華嚴經石塔、漢三老石室等古跡。
孤山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山,一山獨峙,山雖不高,但卻是總覽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化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為紀念宋代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和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西湖雪景,歷來受人稱頌。「斷橋殘雪」的意境尤為膾炙人口。
白堤全長1千米,東起斷橋,經錦帶橋而止於平湖秋月。白堤橫亘湖上,把西湖劃分為外湖和里湖,並將孤山和北山連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廣植桃柳,景色絢爛,故又稱十錦塘。平靜坦盪、景色秀美的白堤,堤上內層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外層是絢麗多彩的碧桃,遠望如一條彩色的錦帶。逢春日,暖風熏面,景緻絕佳。
平湖秋月 在白堤西端,為西湖十景之一。臨湖築有御書樓,樓前平台伸入湖中,三面臨水,台與湖面相平,是賞月觀景的勝地。在皓月當空的秋夜,湖平如鏡,清輝如瀉。前人有詩雲:「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最宜秋」。
第二天可游北山區的黃龍洞、紫雲洞、岳墳、玉泉、靈隱寺等景點。
黃龍洞
位於棲霞嶺麓,洞外樹有杏黃旗。有人說,西湖洞景,南屬煙霞,北推黃龍,可見其景不凡。黃龍洞本為道洞,後改為工人游覽的園林,內有黃龍吐翠、方竹園、卧雲洞等景點。黃龍洞中黃龍吐水處的假山,全部用混重的黃沙石依天然山勢疊成,是西湖假山洞景中規模最大一處。假山半腰有一人工砌成的山洞,即古黃龍洞,山頂還有個寬敞的洞壑,常有霧氣彌漫,名卧雲洞,電影《白毛女》中喜兒與大春山洞相會等鏡頭就在此拍攝。黃龍洞今以民俗游覽為特色,每天吸引很多遊客。
岳廟、岳墳
位於棲霞嶺南麓,面臨西湖,是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祠廟,主殿忠烈祠中有岳飛坐像,上懸「還我河山」四個大字。岳王廟西有岳墳,墓道階下兩邊的鐵欄里圍著害死岳飛的四個奸賊的鐵像:秦檜、王氏、張俊、萬俟?c。他們都反剪雙手,跪在墓前,受盡人們唾罵。正如岳墓門上刻著一副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飛來峰
山體由石灰岩構成,與周圍群山迥異。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山上老樹古藤,盤根錯節;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贊:'湖上諸峰,當以飛來為第一。'飛來峰奇石嵯峨,鍾靈毓秀,在其岩洞與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時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傳佛教(喇嘛教)造像最為珍貴,堪稱我國石窯造像藝術中的瑰寶。飛來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綠蔭深處,泉水晶瑩如玉,在清澈明凈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噴薄而出,無論溪水漲落,它都噴涌不息,飛珠濺玉,如奏天籟。明代畫家沈石田詩雲:'湖上風光說靈隱,風光獨在冷泉間。'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靈隱寺
位於杭州西北,前臨冷泉,面對飛來峰,寺始建於東晉,屬我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為西湖第一名勝。天王殿上懸「雲林禪寺」匾額,其清代康熙手書。當年康熙南巡至杭州,登上北高峰,觸目所見,雲林漠漠,煙霧飄渺,而靈隱寺隱現於其中,遂即景題署此四字。正殿大雄寶殿為單層三檐歇山式建築中,高達33.6米,其規模之巨,為國內罕見。
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在靈隱路洪春橋畔,據說南宋時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d院荷風」。舊時的麴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於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清康熙年間,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種荷花,並建亭立碑,題為「麴院風荷」,此景遂復。今天的「麴院風荷」仍以荷花為主景,建有五個荷花池,分別栽植紅蓮、粉蓮、白蓮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種品種。全園又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濱湖密林等5個景區。每當夏日,荷花開放,滿眼翠蓋紅妝,香飄數里。
第三天可有南山、錢塘區的玉皇山、虎跑、六和塔、九溪、龍井、煙霞三洞等景點。
玉皇山
玉皇山矗立於西子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239米,巍峨挺拔,風起雲涌之時,輕霧細雨撲面而來,但見耳邊輕風徐徐,眼前一片江天浩瀚,在山頂便可享受「臨鏡映西子,聽濤倚錢塘」之樂。
玉皇宮
曾經是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真武殿、大羅寶殿、三清殿等至今仍能讓人回想玉皇山的宗教景觀。玉皇山上樹多林雜,一年四季山色不同。春天,開滿山的野杜鵑,一叢叢,一片片,彷彿是緋紅的雲霞飄游在綠色的山林;夏日,山更深,林更幽,秋天,綠色還沒褪盡,紅葉就接踵而來;冬日,滿山雪樹,遠遠望去,宛若白雲鋪蓋。倘若遇到幾絲細雨,抬頭一看,卻又全無雨信,似乎此山真有無影列蹤的煙雲嵐氣在飄忽。從山腰望去,八卦四景盡收眼底,實有一眼見穿之感,憑欄遠眺,浩渺的錢塘江、巍巍的六和塔,伴著松聲竹韻,如登仙台,似駕雲濤。堪稱登玉皇山攬勝的一大奇觀。
靈峰探梅位於西湖之西,靈峰山下青芝塢,為西湖著名賞梅勝地。後晉開運年間建有靈峰寺,現靈峰寺遺址,新建供賞梅的建築群,有雅緻的'攏月樓',入座既可賞梅,又可品嘗青梅等。並修整了'洗缽池'、'掬月泉'等古跡,兼具山居園庭之勝。青山環抱,蔥郁幽谷,草地如茵,梅林似海,樓閣參差,暗香浮動,景色十分誘人。
虎跑泉
與龍井、玉泉並列為西湖三大名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稱」。「龍井茶葉虎跑水」為「西湖雙絕」。
龍井
在西部西山鳳凰嶺上,為西湖風景區三大名泉之一,泉水出自山岩石隙,清涼干冽,大旱不枯,四時不絕,取小棍攪拌井水,水面會出現蠕動的分水線。
煙霞三洞
除各種鍾乳石外三洞各有其趣;煙霞洞以石刻造像聞名;水樂洞以足下潺潺流水聲為特色;石屋洞則洞中套洞,別有情趣。
錢塘觀潮
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位於杭州東北45公裏海寧鹽官鎮,從明代起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
觀潮之日,尤在農歷八月十八日前後幾天,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湧。遠眺錢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洶涌的浪濤,猶如萬馬奔騰,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達九至十米,確有'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勢。不同的地段,可賞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觀'一線潮',八堡看'匯合潮',老鹽倉可賞'回頭潮'。如此壯麗景觀,世上只有二處,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亞馬遜河,一是錢塘江。為古今中外觀潮者所傾倒,稱為'天下奇觀'。
另外還有西溪濕地,國家級的天然濕地,自然保護區啊!!
C. 在杭州西湖玩 有什麼好玩的
美麗的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麗湖光山色和眾多名勝古跡聞名中外,在我國30多處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為著名,被譽為人間天堂。 杭州西湖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別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總面積達49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為5.6平方公里,湖中有三島: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繞湖一周約15公里。 杭州西湖三面環山,景區由一山(孤山),兩堤(蘇提、白堤),三島(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雷峰西照、南屏晚鍾、花港觀魚、蘇堤春曉、雙峰插雲)構成。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西湖的美,在於晴中見瀲灧,雨中顯空濛。無論雨雪晴陰,在落霞、煙霧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 比較有名的是西湖老十景和西湖新十景 西湖老十景:斷橋殘雪、蘇堤春曉、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南屏晚鍾、麴院風荷、雙峰插雲、平湖秋月、三潭映月 西湖新十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其他的還有六和塔、植物園、郭庄、杭州花圃等很多景點。 在西湖勝景中,一類是以天氣命名的。春有「蘇堤春曉」夏有「麴院風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斷橋殘雪」;晨有「寶石流霞」,晚有「雷峰夕照」。另有「吳山天風」,「玉皇飛雲」等。 另一類是由天氣的特殊條件,地貌的多姿而形成的奇景。有「三潭印月」,「雙峰插雲」,「九溪煙樹」,「阮墩環碧」等。一類是物以景勝,景以物名,「花港觀魚」,「柳浪聞鶯」可觀魚鳥花木之盛;「麴院風荷」可賞芙蓉出水,「雲棲竹徑」去聆聽修篁;孤山靈峰可踏雪尋梅,「滿隴桂雨」可秋涼賞桂;牡丹園看國色天香,環湖沿岸桃柳迎春。 一些景點的介紹: 柳浪聞鶯 位於西湖東南岸,這里原為南宋御花園「聚景園」。沿湖廣植揚柳,每當煙花三月,如煙似霧的柳絲隨風搖曳,宛如碧浪翻空,在那望不盡的柳蔭深處,時而傳來嚦嚦的鶯啼聲,清脆悅耳十分動人,「柳浪聞鶯」即源於此。 三潭映月 又名小瀛洲,是外西湖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小瀛洲湖中有湖,島中有島,島間橋欄相接 ,亭軒台榭點綴其間,水中金魚嬉遊,岸上金桂婆娑,柳暗花明風景誘人。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原建於宋,重建於明。塔高約2米,塔基為扁原形石座,塔身為球形,中空,四周環有五個小圓孔,塔頂作葫蘆形。每至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塔內,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宛如15個月亮,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塔影、月影、雲影融成一片,十分迷人。 西泠印社 位於孤山西部之巔,創辦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是我國最早研究金石篆刻的一個學術團體。它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學,開展篆刻創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貢獻。社址倚山而建,園林布局小巧玲瓏,白牆素影,淡雅高潔,步道鋪砌塊石,廊架纏繞藤蘿,花影遍地,環境幽美,為孤山園林的精華所在。山間有竹閣,柏亭、四照堂、華嚴經石塔、漢三老石室等古跡。 孤山 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山,一山獨峙,山雖不高,但卻是總覽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化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為紀念宋代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和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西湖雪景,歷來受人稱頌。「斷橋殘雪」的意境尤為膾炙人口。 白堤 全長1千米,東起斷橋,經錦帶橋而止於平湖秋月。白堤橫亘湖上,把西湖劃分為外湖和里湖,並將孤山和北山連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廣植桃柳,景色絢爛,故又稱十錦塘。平靜坦盪、景色秀美的白堤,堤上內層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外層是絢麗多彩的碧桃,遠望如一條彩色的錦帶。逢春日,暖風熏面,景緻絕佳。 平湖秋月 在白堤西端,為西湖十景之一。臨湖築有御書樓,樓前平台伸入湖中,三面臨水,台與湖面相平,是賞月觀景的勝地。在皓月當空的秋夜,湖平如鏡,清輝如瀉。前人有詩雲:「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最宜秋」。 黃龍洞 位於棲霞嶺麓,洞外樹有杏黃旗。有人說,西湖洞景,南屬煙霞,北推黃龍,可見其景不凡。黃龍洞本為道洞,後改為工人游覽的園林,內有黃龍吐翠、方竹園、卧雲洞等景點。黃龍洞中黃龍吐水處的假山,全部用混重的黃沙石依天然山勢疊成,是西湖假山洞景中規模最大一處。假山半腰有一人工砌成的山洞,即古黃龍洞,山頂還有個寬敞的洞壑,常有霧氣彌漫,名卧雲洞,電影《白毛女》中喜兒與大春山洞相會等鏡頭就在此拍攝。黃龍洞今以民俗游覽為特色,每天吸引很多遊客。 岳廟、岳墳 位於棲霞嶺南麓,面臨西湖,是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祠廟,主殿忠烈祠中有岳飛坐像,上懸「還我河山」四個大字。岳王廟西有岳墳,墓道階下兩邊的鐵欄里圍著害死岳飛的四個奸賊的鐵像:秦檜、王氏、張俊、萬俟?c。他們都反剪雙手,跪在墓前,受盡人們唾罵。正如岳墓門上刻著一副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飛來峰 山體由石灰岩構成,與周圍群山迥異。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山上老樹古藤,盤根錯節;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贊:"湖上諸峰,當以飛來為第一。"飛來峰奇石嵯峨,鍾靈毓秀,在其岩洞與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時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傳佛教(喇嘛教)造像最為珍貴,堪稱我國石窯造像藝術中的瑰寶。飛來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綠蔭深處,泉水晶瑩如玉,在清澈明凈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噴薄而出,無論溪水漲落,它都噴涌不息,飛珠濺玉,如奏天籟。明代畫家沈石田詩雲:"湖上風光說靈隱,風光獨在冷泉間。"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靈隱寺 位於杭州西北,前臨冷泉,面對飛來峰,寺始建於東晉,屬我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為西湖第一名勝。天王殿上懸「雲林禪寺」匾額,其清代康熙手書。當年康熙南巡至杭州,登上北高峰,觸目所見,雲林漠漠,煙霧飄渺,而靈隱寺隱現於其中,遂即景題署此四字。正殿大雄寶殿為單層三檐歇山式建築中,高達33.6米,其規模之巨,為國內罕見。 麴院風荷 在靈隱路洪春橋畔,據說南宋時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D院荷風」。舊時的麴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於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清康熙年間,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種荷花,並建亭立碑,題為「麴院風荷」,此景遂復。今天的「麴院風荷」仍以荷花為主景,建有五個荷花池,分別栽植紅蓮、粉蓮、白蓮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種品種。全園又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濱湖密林等5個景區。每當夏日,荷花開放,滿眼翠蓋紅妝,香飄數里。 玉皇山 矗立於西子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239米,巍峨挺拔,風起雲涌之時,輕霧細雨撲面而來,但見耳邊輕風徐徐,眼前一片江天浩瀚,在山頂便可享受「臨鏡映西子,聽濤倚錢塘」之樂。 玉皇宮 曾經是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真武殿、大羅寶殿、三清殿等至今仍能讓人回想玉皇山的宗教景觀。玉皇山上樹多林雜,一年四季山色不同。春天,開滿山的野杜鵑,一叢叢,一片片,彷彿是緋紅的雲霞飄游在綠色的山林;夏日,山更深,林更幽,秋天,綠色還沒褪盡,紅葉就接踵而來;冬日,滿山雪樹,遠遠望去,宛若白雲鋪蓋。倘若遇到幾絲細雨,抬頭一看,卻又全無雨信,似乎此山真有無影列蹤的煙雲嵐氣在飄忽。從山腰望去,八卦四景盡收眼底,實有一眼見穿之感,憑欄遠眺,浩渺的錢塘江、巍巍的六和塔,伴著松聲竹韻,如登仙台,似駕雲濤。堪稱登玉皇山攬勝的一大奇觀。 靈峰探梅位於西湖之西,靈峰山下青芝塢,為西湖著名賞梅勝地。後晉開運年間建有靈峰寺,現靈峰寺遺址,新建供賞梅的建築群,有雅緻的"攏月樓",入座既可賞梅,又可品嘗青梅等。並修整了"洗缽池"、"掬月泉"等古跡,兼具山居園庭之勝。青山環抱,蔥郁幽谷,草地如茵,梅林似海,樓閣參差,暗香浮動,景色十分誘人。 虎跑泉 與龍井、玉泉並列為西湖三大名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稱」。「龍井茶葉虎跑水」為「西湖雙絕」。 龍井 在西部西山鳳凰嶺上,為西湖風景區三大名泉之一,泉水出自山岩石隙,清涼干冽,大旱不枯,四時不絕,取小棍攪拌井水,水面會出現蠕動的分水線。 煙霞三洞 除各種鍾乳石外三洞各有其趣;煙霞洞以石刻造像聞名;水樂洞以足下潺潺流水聲為特色;石屋洞則洞中套洞,別有情趣。 錢塘觀潮 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位於杭州東北45公裏海寧鹽官鎮,從明代起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觀潮之日,尤在農歷八月十八日前後幾天,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湧。遠眺錢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洶涌的浪濤,猶如萬馬奔騰,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達九至十米,確有"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勢。不同的地段,可賞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觀"一線潮",八堡看"匯合潮",老鹽倉可賞"回頭潮"。如此壯麗景觀,世上只有二處,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亞馬遜河,一是錢塘江。為古今中外觀潮者所傾倒,稱為"天下奇觀"。
D. 國慶了 去哪裡玩啊
1、蘇堤春曉 位於西湖西側,南北兩端銜接南山路和北山路,全長2.8公里。它是北宋詩人蘇東坡於北宋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用湖中的淤泥堆築而成的。堤上有六座石拱橋,自南而北分別是央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跨虹橋。蘇堤是為紀念蘇東坡而命名的,又名蘇公堤,堤的南端建有「蘇東坡紀念館」。
2、麴院風荷 南宋時稱「麴院荷風」。「麴院」原是指一家釀制官酒的作坊,在今天的九里松東、洪春橋一帶。當時,金沙澗水在此流入西湖,麴院取金沙澗水釀酒,並在湖中種植荷花。花開時節,清香四溢,風景優美,令人陶醉。隨著歲月流逝,舊址無人查考。到了清康熙年間,為迎皇帝巡遊,特地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裡引種荷花。康熙書名立碑,改「麴院」為「麴院」,正「荷風」為「風荷」。
3、平湖秋月 位於白堤西端,成為白堤的起點。其三面臨水,背倚孤山。唐代在這里建有望湖亭,明代改建為龍王祠。至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改建為御書樓,並在樓前築起三面臨湖的低平月台,平台向南伸出水面,視線低平,視野廣闊,成了臨湖賞月有好地方。
4、斷橋殘雪 斷橋位於白堤東端,一說起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斷,故稱斷橋。宋代叫寶佑橋。元代因橋畔住著一對以釀酒為生的段姓夫婦,故又稱為段家橋。現在的斷橋為1914年改建,橋東有「雲水光中」水榭和「斷橋殘雪」碑亭。神話故事《白蛇傳》中,把斷橋作為白素貞與許仙相會的地方,更給斷橋增添了神秘浪漫色彩。� 斷橋殘雪是西湖難得的景觀。「西湖這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5、花港觀魚�位於蘇堤南端,北倚西山,它是西湖風景區內規模最大的一級公園。其來歷據志書記載,從前在西山大麥嶺後的花家山麓,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流經此處注入西湖,因名「花港」。
6、南屏晚鍾 位於西湖西南南屏山下的凈慈寺內。凈慈寺初建時就設鍾樓一座。明代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嫌舊鍾太小,重鑄一口重達10噸的巨鍾,因鍾聲洪亮,再加上寺後南屏山多空穴,所以晚鍾敲響,鍾聲更是穿穴回盪,傳播山谷,遠飄大半個杭城,故有「南屏晚鍾」景緻。自宋代至清代,凈慈寺時有興廢,原來的鍾也被廢了。現青銅大梵鍾是在1986年12月由杭州制氧機廠鑄造的,重10餘噸、高3米,鍾上鑄有趙朴初等人書寫的《妙法蓮華經》文,計6.8萬余字。日本曹洞宗佛教徒在每年的除夕之夜都要來凈慈寺撞鍾,辭舊迎新。
7、雙峰插雲 觀賞點位於靈隱路上的洪幫橋邊,「雙峰插雲」御碑亭所在之處。立足訂前沿正南和正西方向遠眺,可以望見南高峰和北高峰,兩峰遙相對峙,相距10餘里。其實南高峰海拔僅254米,北高峰海拔314米,只因湖西近處群山低緩處得「高峰」之名。� 雙峰插雲景名由來,據前人考察認為,每當山雨欲來之時,遠眺雙峰,雲山霧海,雙峰的峰尖若隱若現插入雲端,但見:雲海浩茫茫,峰尖隱隱現。「雙峰插雲」便由此得名。
8、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中重建的景點。地處西湖南岸南屏山支脈的夕照山上,舊有一座八面五層的磚塔,系公元975年吳越王錢弘亻叔為慶賀妃子黃氏得子而建,俗稱黃妃塔。因塔在西關外,也叫西關磚塔。後人又因塔在名為雷峰的小山上,改稱「雷峰塔」。夕陽西照時,塔影橫空,金碧輝煌,「雷峰夕照」由此得名。
9、三潭印月 西湖三島中最大的島。面積約7萬平方米,其中水面佔60%。島基是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錢塘縣令聶心湯利用水心保寧寺遺址,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築而成的。到了清代,又在東西連柳堤,南北建黃橋,使全島呈「田」字型,形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格局,宛如仙山瓊島,因而又稱「小瀛州」。
10、柳浪聞鶯 位於西湖東南岸,南山路涌金門至清坡門濱湖地帶。南宋時是宋孝宗為奉養宋高宗而建的京城最大御花園--聚景園。春日,黃鶯在柳蔭啼嗚,「柳浪聞鶯」就此得名。
二、新十景則包括:
吳山天風、滿隴桂雨、玉皇飛雲、雲棲竹徑、九溪煙樹、龍井問茶、黃龍吐翠、寶石流霞、虎跑夢泉、阮墩環碧。
其中強烈推薦清晨觀寶石流霞,上午龍井問茶,下午走九溪十八澗,晚上在著名的「樓上樓」FB。
三、其次介紹一下如何體驗杭州的文化,歷來浙江都是文化大省,文人墨客極多,在杭州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名人故居不可計數。下面列出值得一看的一些。按個人喜好選擇。
1、胡慶余堂中葯博物館
特色簡介:國家級中葯專業博物館,佔地面積2700平方米。可參觀200年前的中國傳統葯店建築風格;參觀胡慶余堂的發展史(圖文與實物陳列)及傳統的手工葯丸和草葯切片;購買地道的中草葯材,品嘗葯膳。地址:吳山腳下大井巷內電話:87815209交通:8路、K8、155路鼓樓下
2、中國絲綢博物館
特色簡介:國家級專業博物館。佔地面積73畝。陳列千餘文物、標本、圖片、機具和現代展品。按工藝流程分蠶桑、制絲、絲織、印染四個專業展廳。展示中國五千年的絲綢歷史、文化及傳統工藝,反映建國以來的絲綢工業科技成果。地址:玉皇山北蓮花峰前電話:87035150公交線路:游3、38、809路
3、南宋官窯博物館
特色簡介:中國第一座在古窯址基礎上建立的陶瓷專題博物館。全方位展示了南宋官窯的風韻與特色。分設遺址保護廳和展覽廳兩部分。遺址保護廳以大跨度輕型框架結構建成,為我國南方目前規模最大的考古遺址保護、參觀建築,遊客身臨其境可作全景式觀照。地址:南復路施家山42號(玉皇山南麓八卦田東側)公交線路:809路八卦田站下,39、308路水澄橋站下,20路
4、良渚文化博物館
特色簡介:一座綜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研究成果的專題性博物館。共設一個序廳和三個展廳。第一廳全面介紹良渚文化時期的生態環境及社會經濟、生活情況;第二廳展出該地出土的各種精巧玉器、豐富的黑陶與石器;第三廳展示了一座該時期的「玉斂葬」大墓。地址:餘杭區良渚鎮荀山南麓公交線路:513、313路良渚站下
5、中國印學博物館
特色簡介:位於「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內,是中國惟一收藏、研究、展示印的國家級博物館。該館陳列了古代至明清初年歷代官私印,及元末明清及近代名家篆刻印章。地址:孤山西泠橋畔公交線路:K7路27路
6、杭州碑林
特色簡介: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陳列和收藏了從唐代至清末共500餘塊碑石,均為古代原物。內容包括帝王御筆、人物畫像、名家法帖、地方史料及儒學、宗教和墓誌等,是集歷史、藝術、科學為一體的「石質書庫」。地址:勞動路65號杭州孔廟內電話:87062125公交線路:38路35路8路
7、都錦生織錦博物館
特色簡介:我國第一家專題織錦博物館。以近千件實物和圖片詳盡介紹了我國傳統織錦兩千餘年發展歷史和當代織錦的後起之秀---都錦生織錦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共分陳列室、原料准備工場、織錦織造工場和產品展示展賣廳四大展區,同時還在展區之間配有專門介紹蠶桑知識的名桑園,內植中國五大名桑。地址:鳳起路519號都錦生絲織廠內交通:12、305、21、26、30、14、151、152、18路
8、杭州世界錢幣博物館
特色簡介:2001年正式開館。館藏當今世界上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流通紙幣、硬幣、金銀紀念幣及世界各國的歷史貨幣。還設有鑒別與咨詢服務部,提供鑒別真假外幣的服務,以及提供國內外錢幣發行與錢幣市場行情的信息咨詢。地址:河坊街178號電話:87809600公交線路:5路、8路、13路、35路、40路、85路、155路、308路等均可到達
9、張小泉剪刀博物館
特色簡介:我國首家以研究剪刀文化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整個館佔地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館內現有藏品1500餘件,分別為剪刀、刀具、指甲鉗、書畫作品、剪刀生產工具等五個品類。並收有大量古代剪刀圖片、文字資料及復製品。展覽廳內設剪史、剪藝、精品三個展廳。地址:大關路33號杭州張小泉剪刀廠內交通:804路、1路、503路、23路、15路、151路、55路、Y8路
10、杭州南宋錢幣博物館
特色簡介: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1996年正式開館,館藏錢幣6萬多枚,5000多個品種,大量錢幣實物的保存,為社會和經濟學家研究古都杭州提供了八百多年前的南宋都城較完整的經濟資料。館內設三個展廳:一、實物部分(以南宋錢幣為主的歷代錢幣及西湖出土錢幣2萬多枚);二、資料部分(拓片與文獻);三、輔助部分(烘托時代背景的銅器、瓷器、玉器等)。地址:小營巷醬園弄12號電話:87911087公交線路:151路、834路均可到達
11、浙江西湖美術館
特色介紹:面積約1500平方米,1999年正式開館,曾是國立藝術院的舊址。是一座以介紹美術動向、進行學術交流、研究藝術珍品的專業性美術館。館內還有黃賓虹書畫館和呂霞光藝術館。地址:孤山路25號,浙江博物館東側。公交線路:850於謙祠特色簡介:始建於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1998年11月為紀念於謙誕辰600周年,重新修建開放。該祠為三進兩廂,建築面積900多平方米。地址:三台山公交線路:游5路花港站下
12、故居紀念館
龔自珍紀念館 城東馬坡巷公交線路:151、56路葵巷站下
章太炎紀念館 南山路蘇堤口公交線路:K4、514路
夏衍舊居 江干區彭埠鎮嚴家弄50號。公交線路:19、20、56、305路
章太炎紀念館 南山路蘇堤路口 87972985�
蘇東坡紀念館 南山路蘇堤路口 8793684�
於廉 祠 三台山路161號 8792534�
張蒼水先生祠 章太炎紀念館與太子灣公園之間 87978864�
龔自珍紀念館 馬坡巷10號 87068558�
李叔同(弘一法師)紀念館 虎跑公園內 87975220�
潘天壽紀念館 棲霞嶺31號 87960839�
梅家塢周恩來總理紀念館 梅家塢村 87091269�
俞曲園紀念館 孤山兩側,緊領西泠印社 87968525�
司徒雷登故居 耶蘇堂弄3號�
錢不森故居 馬市街方谷園2號�
都錦生故居 茅家埠19號�
夏衍故居 嚴家弄中新路66號�
林啟故居 孤山路1號�
沙孟海故居 龍游路15號�
蓋叫天故居 金沙港26號�
郁達夫故居 大學路場官弄培六十三號�
馬寅初舊居 慶春路626號�
林鳳眠舊居 靈隱路3號�
潘天壽舊居 荷花池頭42號�
胡雪岩舊居 望江路元寶街�
葛雲飛故居 蕭山進化鎮山頭埠村
三兩知己,結伴自助游杭州,勿需匆忙,三天時間為最佳,如果安排的好,一定會想就此終老於此。不是開玩笑,是有先例哦。
第一天(交通工具:自行車、遊船)
清晨5:30觀寶石流霞(在寶石山上),山下咖啡館(西湖邊)吃早餐。騎自行車遊玩附近景點:岳飛墓、曲苑風菏(杭州很多公園已經全面免費)、白堤(冬天可見「斷橋殘雪」)、孤山及西泠印社、平湖秋月(賞月之時最美)、西湖美術館、浙江博物館(都免費),途中還有很多古人遺跡(乾隆)、名人故居等,要用心去發現了。例如:清代名妓蘇小小之亭,有詩為悼。中午補充食物和體力後(最好去不遠的浙江大學就餐),在暖風熏的遊人醉的下午租一條個體遊船(西湖遊船管理極規范),在波光鱗鱗的湖面泛舟,從六公園穿過蘇堤,經過三潭印月,駛向西西湖(西湖西進後的產物),秋冬季節,楊公堤景區野趣橫生,斜陽映照下更顯色彩斑斕。在晴日的午後杭州花圃、茅鄉水情、浴鵠灣等景點,去領略一番蘆葦搖曳、滿目金黃、皮艇枕金的美景。現在西湖水經過清理後清澈十分,引來無數水鳥棲息在蘆葦叢中,讓人浮想聯翩。遊船的終點定在靈隱寺,這里的香火極旺,據說也很靈,沖著濟公的大名也一定要去領略一下著名的佛教聖地。從靈隱寺回市裡可以坐游字頭的公交車(好像是游二,票價2-3元),舒適之餘一定別忘了觀賞兩邊的風景。晚上可以去西湖路和湖濱路交叉口上的江南菜館吃飯,正宗杭幫菜。第一天一定玩的比較累,晚上可以在附近隨便走走,早點打呼嚕了。當然如果興奮過度,可以在西湖邊泡吧,認識一些江南美女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第二天 (交通工具:公交車、計程車)
按公交車線路順序:龍井問茶、茶葉博物館、滿隴桂雨、虎跑夢泉、花港觀魚、六合塔、之江大學、九溪煙樹。
其中9月的滿隴桂雨和春季的九溪煙樹皆為上上之選。之江大學為浙江大學基礎部學院,被評為世界50所風景最漂亮的大學(college),依山而上,古樹蒼天,紅牆碧瓦。在錢塘江上可以坐快艇沖浪。晚上在市裡卡O,比較便宜的說。
第三天
胡慶余堂、吳山廣場、古物(琴棋書畫)一條街、自由選擇景點(以休閑觀光為主)、解放路口的青藤茶館(杭州最好的茶館),享受愜意悠閑的午後茶生活,體會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晚上瘋狂泡吧(南山路一條街、黃龍體育中心酒吧群),其他地方就不用去了。你一定可以遇見很多讓你眼前一亮的美女。本人拍胸脯保證。
費用小計:
大部分公園都已經免費,但有些還是收取少量門票,所以門票這一快不會超過¥100。如果找本地學生導游陪同,還可省去靈隱寺的門票¥25。
交通費用:計程車¥10起步(三公里),每公里¥2.6,公交車大部分是¥2,遊船單程大概¥80-¥100,可坐6-8人。
食宿:住西湖邊愛立芬酒店,最便宜的雙人間¥90,交通方便,還可以租自行車。吃飯大概一個人FB¥40-¥50(樓上樓酒店)。
綜上一個人預計需要¥400左右。
首先介紹浙北線:
浙北主要是江南水鄉杭嘉湖地帶,湖泊眾多,水網密布,大運河縱貫南北,古鎮風貌至今猶存,盛產稻米、絲綢。
建議線路為:上海--西塘古鎮--嘉興南湖--烏鎮(早晨、晚上免門票)--杭州--紹興古縣城
第二是介紹浙西線,包括景點如下:
1、千島湖
2、黃山
3、世界第九大奇跡:龍游石窟
4、江山江郎山
5、古臨安府
6、婺源
從杭州向西而行,沿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千島湖。這是中國著名的黃金旅遊線之一。景點主要有嚴子陵釣台、富春江「小三峽」、瑤琳仙境、富陽古法造紙及古籍印刷作坊、浙西大峽谷、山裡人家、紅燈籠鄉村家園、天目溪漂流、蘭溪諸葛八卦村、龍游石窟、建德九姓漁民婚禮、大慈岩(懸空寺)及千島湖等,筆者親自玩過,強烈推薦。從千島湖坐汽車去黃山,只要一個小時,去婺源要二小時,可以放在一起遊玩。
E. 杭州梅花碑附近景點
離河坊街(古街)很近,可以去逛夜市;
河坊街毗鄰吳山,可以欣賞夜色下的城隍閣;
F. 杭州西湖附近有什麼景點可以玩
美麗的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麗湖光山色和眾多名勝古跡聞名中外,在我國30多處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為著名,被譽為人間天堂。
杭州西湖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別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總面積達49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為5.6平方公里,湖中有三島: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繞湖一周約15公里。
杭州西湖三面環山,景區由一山(孤山),兩堤(蘇提、白堤),三島(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雷峰西照、南屏晚鍾、花港觀魚、蘇堤春曉、雙峰插雲)構成。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西湖的美,在於晴中見瀲灧,雨中顯空濛。無論雨雪晴陰,在落霞、煙霧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
比較有名的是西湖老十景和西湖新十景
西湖老十景:斷橋殘雪、蘇堤春曉、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南屏晚鍾、麴院風荷、雙峰插雲、平湖秋月、三潭映月
西湖新十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其他的還有六和塔、植物園、郭庄、杭州花圃等很多景點。
在西湖勝景中,一類是以天氣命名的。春有「蘇堤春曉」夏有「麴院風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斷橋殘雪」;晨有「寶石流霞」,晚有「雷峰夕照」。另有「吳山天風」,「玉皇飛雲」等。
另一類是由天氣的特殊條件,地貌的多姿而形成的奇景。有「三潭印月」,「雙峰插雲」,「九溪煙樹」,「阮墩環碧」等。一類是物以景勝,景以物名,「花港觀魚」,「柳浪聞鶯」可觀魚鳥花木之盛;「麴院風荷」可賞芙蓉出水,「雲棲竹徑」去聆聽修篁;孤山靈峰可踏雪尋梅,「滿隴桂雨」可秋涼賞桂;牡丹園看國色天香,環湖沿岸桃柳迎春。
一些景點的介紹:
柳浪聞鶯 位於西湖東南岸,這里原為南宋御花園「聚景園」。沿湖廣植揚柳,每當煙花三月,如煙似霧的柳絲隨風搖曳,宛如碧浪翻空,在那望不盡的柳蔭深處,時而傳來嚦嚦的鶯啼聲,清脆悅耳十分動人,「柳浪聞鶯」即源於此。
三潭映月 又名小瀛洲,是外西湖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小瀛洲湖中有湖,島中有島,島間橋欄相接 ,亭軒台榭點綴其間,水中金魚嬉遊,岸上金桂婆娑,柳暗花明風景誘人。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原建於宋,重建於明。塔高約2米,塔基為扁原形石座,塔身為球形,中空,四周環有五個小圓孔,塔頂作葫蘆形。每至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塔內,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宛如15個月亮,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塔影、月影、雲影融成一片,十分迷人。
西泠印社 位於孤山西部之巔,創辦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是我國最早研究金石篆刻的一個學術團體。它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學,開展篆刻創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貢獻。社址倚山而建,園林布局小巧玲瓏,白牆素影,淡雅高潔,步道鋪砌塊石,廊架纏繞藤蘿,花影遍地,環境幽美,為孤山園林的精華所在。山間有竹閣,柏亭、四照堂、華嚴經石塔、漢三老石室等古跡。
孤山 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山,一山獨峙,山雖不高,但卻是總覽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化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為紀念宋代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和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西湖雪景,歷來受人稱頌。「斷橋殘雪」的意境尤為膾炙人口。
白堤 全長1千米,東起斷橋,經錦帶橋而止於平湖秋月。白堤橫亘湖上,把西湖劃分為外湖和里湖,並將孤山和北山連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廣植桃柳,景色絢爛,故又稱十錦塘。平靜坦盪、景色秀美的白堤,堤上內層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外層是絢麗多彩的碧桃,遠望如一條彩色的錦帶。逢春日,暖風熏面,景緻絕佳。
平湖秋月 在白堤西端,為西湖十景之一。臨湖築有御書樓,樓前平台伸入湖中,三面臨水,台與湖面相平,是賞月觀景的勝地。在皓月當空的秋夜,湖平如鏡,清輝如瀉。前人有詩雲:「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最宜秋」。
黃龍洞 位於棲霞嶺麓,洞外樹有杏黃旗。有人說,西湖洞景,南屬煙霞,北推黃龍,可見其景不凡。黃龍洞本為道洞,後改為工人游覽的園林,內有黃龍吐翠、方竹園、卧雲洞等景點。黃龍洞中黃龍吐水處的假山,全部用混重的黃沙石依天然山勢疊成,是西湖假山洞景中規模最大一處。假山半腰有一人工砌成的山洞,即古黃龍洞,山頂還有個寬敞的洞壑,常有霧氣彌漫,名卧雲洞,電影《白毛女》中喜兒與大春山洞相會等鏡頭就在此拍攝。黃龍洞今以民俗游覽為特色,每天吸引很多遊客。
岳廟、岳墳 位於棲霞嶺南麓,面臨西湖,是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祠廟,主殿忠烈祠中有岳飛坐像,上懸「還我河山」四個大字。岳王廟西有岳墳,墓道階下兩邊的鐵欄里圍著害死岳飛的四個奸賊的鐵像:秦檜、王氏、張俊、萬俟?c。他們都反剪雙手,跪在墓前,受盡人們唾罵。正如岳墓門上刻著一副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飛來峰 山體由石灰岩構成,與周圍群山迥異。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山上老樹古藤,盤根錯節;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贊:"湖上諸峰,當以飛來為第一。"飛來峰奇石嵯峨,鍾靈毓秀,在其岩洞與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時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傳佛教(喇嘛教)造像最為珍貴,堪稱我國石窯造像藝術中的瑰寶。飛來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綠蔭深處,泉水晶瑩如玉,在清澈明凈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噴薄而出,無論溪水漲落,它都噴涌不息,飛珠濺玉,如奏天籟。明代畫家沈石田詩雲:"湖上風光說靈隱,風光獨在冷泉間。"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靈隱寺 位於杭州西北,前臨冷泉,面對飛來峰,寺始建於東晉,屬我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為西湖第一名勝。天王殿上懸「雲林禪寺」匾額,其清代康熙手書。當年康熙南巡至杭州,登上北高峰,觸目所見,雲林漠漠,煙霧飄渺,而靈隱寺隱現於其中,遂即景題署此四字。正殿大雄寶殿為單層三檐歇山式建築中,高達33.6米,其規模之巨,為國內罕見。
麴院風荷 在靈隱路洪春橋畔,據說南宋時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D院荷風」。舊時的麴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於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清康熙年間,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種荷花,並建亭立碑,題為「麴院風荷」,此景遂復。今天的「麴院風荷」仍以荷花為主景,建有五個荷花池,分別栽植紅蓮、粉蓮、白蓮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種品種。全園又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濱湖密林等5個景區。每當夏日,荷花開放,滿眼翠蓋紅妝,香飄數里。
玉皇山 矗立於西子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239米,巍峨挺拔,風起雲涌之時,輕霧細雨撲面而來,但見耳邊輕風徐徐,眼前一片江天浩瀚,在山頂便可享受「臨鏡映西子,聽濤倚錢塘」之樂。
玉皇宮 曾經是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真武殿、大羅寶殿、三清殿等至今仍能讓人回想玉皇山的宗教景觀。玉皇山上樹多林雜,一年四季山色不同。春天,開滿山的野杜鵑,一叢叢,一片片,彷彿是緋紅的雲霞飄游在綠色的山林;夏日,山更深,林更幽,秋天,綠色還沒褪盡,紅葉就接踵而來;冬日,滿山雪樹,遠遠望去,宛若白雲鋪蓋。倘若遇到幾絲細雨,抬頭一看,卻又全無雨信,似乎此山真有無影列蹤的煙雲嵐氣在飄忽。從山腰望去,八卦四景盡收眼底,實有一眼見穿之感,憑欄遠眺,浩渺的錢塘江、巍巍的六和塔,伴著松聲竹韻,如登仙台,似駕雲濤。堪稱登玉皇山攬勝的一大奇觀。
靈峰探梅位於西湖之西,靈峰山下青芝塢,為西湖著名賞梅勝地。後晉開運年間建有靈峰寺,現靈峰寺遺址,新建供賞梅的建築群,有雅緻的"攏月樓",入座既可賞梅,又可品嘗青梅等。並修整了"洗缽池"、"掬月泉"等古跡,兼具山居園庭之勝。青山環抱,蔥郁幽谷,草地如茵,梅林似海,樓閣參差,暗香浮動,景色十分誘人。
虎跑泉 與龍井、玉泉並列為西湖三大名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稱」。「龍井茶葉虎跑水」為「西湖雙絕」。
龍井 在西部西山鳳凰嶺上,為西湖風景區三大名泉之一,泉水出自山岩石隙,清涼干冽,大旱不枯,四時不絕,取小棍攪拌井水,水面會出現蠕動的分水線。
煙霞三洞 除各種鍾乳石外三洞各有其趣;煙霞洞以石刻造像聞名;水樂洞以足下潺潺流水聲為特色;石屋洞則洞中套洞,別有情趣。
錢塘觀潮 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位於杭州東北45公裏海寧鹽官鎮,從明代起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觀潮之日,尤在農歷八月十八日前後幾天,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湧。遠眺錢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洶涌的浪濤,猶如萬馬奔騰,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達九至十米,確有"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勢。不同的地段,可賞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觀"一線潮",八堡看"匯合潮",老鹽倉可賞"回頭潮"。如此壯麗景觀,世上只有二處,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亞馬遜河,一是錢塘江。為古今中外觀潮者所傾倒,稱為"天下奇觀"。
G. 有沒有人知道杭州那裡風景好看啊
杭州的旅遊景點: 西溪濕地 花港觀魚 麴院風荷 柳浪聞鶯 雙峰插雲 雷峰夕照 斷橋殘雪 平湖秋月 三潭印月 南屏晚鍾 蘇堤春曉 清河坊 龍井村 杭州樂園 龍井山園 雙溪竹海 虎跑夢泉 孤山 六和塔 靈隱寺-飛來峰 西湖天地 靈山幻境 岳廟 宋城(宋文化主題公園) 九溪十八澗 龍井問茶 具體的: 杭州西湖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別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總面積達49平方千米。 杭州西湖三面環山,景區由一山(孤山),兩堤(蘇提、白堤),三島(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雷峰西照、南屏晚鍾、花港觀魚、蘇堤春曉、雙峰插雲)構成。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 推薦行程:三日游。 第一天可游柳浪聞鶯、三潭印月、西泠印社、孤山和平湖秋月。 柳浪聞鶯 位於西湖東南岸,這里原為南宋御花園「聚景園」。沿湖廣植揚柳,每當煙花三月,如煙似霧的柳絲隨風搖曳,宛如碧浪翻空,在那望不盡的柳蔭深處,時而傳來嚦嚦的鶯啼聲,清脆悅耳十分動人,「柳浪聞鶯」即源於此。 三潭映月 又名小瀛洲,是外西湖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小瀛洲湖中有湖,島中有島,島間橋欄相接 ,亭軒台榭點綴其間,水中金魚嬉遊,岸上金桂婆娑,柳暗花明風景誘人。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原建於宋,重建於明。塔高約2米,塔基為扁原形石座,塔身為球形,中空,四周環有五個小圓孔,塔頂作葫蘆形。每至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塔內,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宛如15個月亮,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塔影、月影、雲影融成一片,十分迷人。 西泠印社 位於孤山西部之巔,創辦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是我國最早研究金石篆刻的一個學術團體。它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學,開展篆刻創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貢獻。社址倚山而建,園林布局小巧玲瓏,白牆素影,淡雅高潔,步道鋪砌塊石,廊架纏繞藤蘿,花影遍地,環境幽美,為孤山園林的精華所在。山間有竹閣,柏亭、四照堂、華嚴經石塔、漢三老石室等古跡。 孤山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山,一山獨峙,山雖不高,但卻是總覽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化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為紀念宋代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和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西湖雪景,歷來受人稱頌。「斷橋殘雪」的意境尤為膾炙人口。 白堤全長1千米,東起斷橋,經錦帶橋而止於平湖秋月。白堤橫亘湖上,把西湖劃分為外湖和里湖,並將孤山和北山連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廣植桃柳,景色絢爛,故又稱十錦塘。平靜坦盪、景色秀美的白堤,堤上內層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外層是絢麗多彩的碧桃,遠望如一條彩色的錦帶。逢春日,暖風熏面,景緻絕佳。 平湖秋月 在白堤西端,為西湖十景之一。臨湖築有御書樓,樓前平台伸入湖中,三面臨水,台與湖面相平,是賞月觀景的勝地。在皓月當空的秋夜,湖平如鏡,清輝如瀉。前人有詩雲:「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最宜秋」。 第二天可游北山區的黃龍洞、紫雲洞、岳墳、玉泉、靈隱寺等景點。 黃龍洞 位於棲霞嶺麓,洞外樹有杏黃旗。有人說,西湖洞景,南屬煙霞,北推黃龍,可見其景不凡。黃龍洞本為道洞,後改為工人游覽的園林,內有黃龍吐翠、方竹園、卧雲洞等景點。黃龍洞中黃龍吐水處的假山,全部用混重的黃沙石依天然山勢疊成,是西湖假山洞景中規模最大一處。假山半腰有一人工砌成的山洞,即古黃龍洞,山頂還有個寬敞的洞壑,常有霧氣彌漫,名卧雲洞,電影《白毛女》中喜兒與大春山洞相會等鏡頭就在此拍攝。黃龍洞今以民俗游覽為特色,每天吸引很多遊客。 岳廟、岳墳 位於棲霞嶺南麓,面臨西湖,是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祠廟,主殿忠烈祠中有岳飛坐像,上懸「還我河山」四個大字。岳王廟西有岳墳,墓道階下兩邊的鐵欄里圍著害死岳飛的四個奸賊的鐵像:秦檜、王氏、張俊、萬俟?c。他們都反剪雙手,跪在墓前,受盡人們唾罵。正如岳墓門上刻著一副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飛來峰 山體由石灰岩構成,與周圍群山迥異。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山上老樹古藤,盤根錯節;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贊:"湖上諸峰,當以飛來為第一。"飛來峰奇石嵯峨,鍾靈毓秀,在其岩洞與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時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傳佛教(喇嘛教)造像最為珍貴,堪稱我國石窯造像藝術中的瑰寶。飛來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綠蔭深處,泉水晶瑩如玉,在清澈明凈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噴薄而出,無論溪水漲落,它都噴涌不息,飛珠濺玉,如奏天籟。明代畫家沈石田詩雲:"湖上風光說靈隱,風光獨在冷泉間。"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靈隱寺 位於杭州西北,前臨冷泉,面對飛來峰,寺始建於東晉,屬我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為西湖第一名勝。天王殿上懸「雲林禪寺」匾額,其清代康熙手書。當年康熙南巡至杭州,登上北高峰,觸目所見,雲林漠漠,煙霧飄渺,而靈隱寺隱現於其中,遂即景題署此四字。正殿大雄寶殿為單層三檐歇山式建築中,高達33.6米,其規模之巨,為國內罕見。 麴院風荷麴院風荷在靈隱路洪春橋畔,據說南宋時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D院荷風」。舊時的麴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於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清康熙年間,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種荷花,並建亭立碑,題為「麴院風荷」,此景遂復。今天的「麴院風荷」仍以荷花為主景,建有五個荷花池,分別栽植紅蓮、粉蓮、白蓮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種品種。全園又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濱湖密林等5個景區。每當夏日,荷花開放,滿眼翠蓋紅妝,香飄數里。 第三天可有南山、錢塘區的玉皇山、虎跑、六和塔、九溪、龍井、煙霞三洞等景點。 玉皇山玉皇山矗立於西子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239米,巍峨挺拔,風起雲涌之時,輕霧細雨撲面而來,但見耳邊輕風徐徐,眼前一片江天浩瀚,在山頂便可享受「臨鏡映西子,聽濤倚錢塘」之樂。 玉皇宮曾經是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真武殿、大羅寶殿、三清殿等至今仍能讓人回想玉皇山的宗教景觀。玉皇山上樹多林雜,一年四季山色不同。春天,開滿山的野杜鵑,一叢叢,一片片,彷彿是緋紅的雲霞飄游在綠色的山林;夏日,山更深,林更幽,秋天,綠色還沒褪盡,紅葉就接踵而來;冬日,滿山雪樹,遠遠望去,宛若白雲鋪蓋。倘若遇到幾絲細雨,抬頭一看,卻又全無雨信,似乎此山真有無影列蹤的煙雲嵐氣在飄忽。從山腰望去,八卦四景盡收眼底,實有一眼見穿之感,憑欄遠眺,浩渺的錢塘江、巍巍的六和塔,伴著松聲竹韻,如登仙台,似駕雲濤。堪稱登玉皇山攬勝的一大奇觀。 靈峰探梅位於西湖之西,靈峰山下青芝塢,為西湖著名賞梅勝地。後晉開運年間建有靈峰寺,現靈峰寺遺址,新建供賞梅的建築群,有雅緻的"攏月樓",入座既可賞梅,又可品嘗青梅等。並修整了"洗缽池"、"掬月泉"等古跡,兼具山居園庭之勝。青山環抱,蔥郁幽谷,草地如茵,梅林似海,樓閣參差,暗香浮動,景色十分誘人。 虎跑泉 與龍井、玉泉並列為西湖三大名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稱」。「龍井茶葉虎跑水」為「西湖雙絕」。 龍井 在西部西山鳳凰嶺上,為西湖風景區三大名泉之一,泉水出自山岩石隙,清涼干冽,大旱不枯,四時不絕,取小棍攪拌井水,水面會出現蠕動的分水線。 煙霞三洞 除各種鍾乳石外三洞各有其趣;煙霞洞以石刻造像聞名;水樂洞以足下潺潺流水聲為特色;石屋洞則洞中套洞,別有情趣。 錢塘觀潮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位於杭州東北45公裏海寧鹽官鎮,從明代起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 觀潮之日,尤在農歷八月十八日前後幾天,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湧。遠眺錢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洶涌的浪濤,猶如萬馬奔騰,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達九至十米,確有"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勢。不同的地段,可賞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觀"一線潮",八堡看"匯合潮",老鹽倉可賞"回頭潮"。如此壯麗景觀,世上只有二處,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亞馬遜河,一是錢塘江。為古今中外觀潮者所傾倒,稱為"天下奇觀"。
H. 江干區街道辦事處有哪些
采荷街道
辦事處駐五安路12號,面積5.50平方千米,人口9.02萬。郵編310016。轄15個社區:靜怡、江汀、夕照、綠茗、健風、紅菱、潔蓮、芙蓉、雙菱、常青苑、人民、青荷苑、商教苑、荷花塘、新凱苑。
凱旋街道
辦事處駐景芳路168號,面積10平方千米,人口8.4萬。郵編310016。轄13個社區:景曇、景芳、景華、景秀、景新、景湖、凱西、華家池、南肖埠、景苑、金秋池、慶春門、金秋花園。
閘弄口街道
辦事處駐濮家井27號,面積8平方千米,人口7.24萬。郵編310004。轄13個社區:天杭、濮家、天城、機神、春暉、天仙、京惠、三里亭、聞皇廟、董家、閘弄口、萬家花園、紅梅。
四季青街道
辦事處駐杭海路219號,面積8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編310016。轄7個社區:定海、三叉、三堡、五福、水湘、唐祝、錢江苑。
下沙街道
辦事處駐中沙村,面積96.91平方千米,人口4.20萬。郵編310008。轄1個居民區、12個社區:下沙;中沙、下沙、頭格、七格、上沙、元城、新元、松合、灣南、東方、智格、高沙。
白楊街道
辦事處駐開發區銀別別墅12幢,面積9.20平方千米,人口6.67萬。郵編 310018。轄5個社區:景園、大北、高教、鄰里、月雅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