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蘭花
『壹』 菉竹山房中蘭花的人物形象
《菉竹山抄房》作品通過二姑姑年青時期的戀愛、婚姻悲劇,深沉地表達了對封建禮教、封建婚姻制度的控訴。一個「聰明年少的門生」,『個擅長女紅的青年姑娘,從相互「羨慕」而有了戀情。可是,當時的環境竟無法容忍他們的相愛而從此受盡「鄙夷」。少年「船翻身亡」,姑娘才得以「麻衣紅綉鞋,抱著靈牌參拜家堂祖廟,做了新娘」。作品的深刻性就在於:二姑姑的戀愛失敗,卻又以「迎了靈柩」成婚並了此一生。這是一幅多麼殘忍的圖畫!
『貳』 菉竹山房中提現二姑姑和蘭花主僕二人人性扭曲的悖於常人的懷疑言行有
魅族三房中體現二姑娘河南會兒走不二連人性扭曲的,薄異常人的懷疑這個沒有看不起特別了解要不你去上開車孩子了解一下這方面的吃屎吧。
『叄』 湖南哪些地方有野生蘭花
湖南湘西野生蘭科植物眾多。
湘西地處武陵山脈,沅江上游,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地區,整個州境西高東低,形成三個明顯的氣候帶,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5.2攝氏度,年降雨量1369毫米左右,礦產資源豐富,自然地貌多樣化,是我國華中植物區系的精華所在,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高度集中的地區之一。
湘西很適應蘭花生長,加之交通便利,使得湘西的蘭花資源和蘭事活動有以下幾個特點:
1、生態環境好,蘭花分布面廣。無論在低海拔650米的吉首、鳳凰縣城周圍,還是海拔1400多米的古丈高林、永順小溪自然保護區,無論松樹林、杉木林、青杠林,還是竹山闊葉混交林或板栗樹下,幾乎都有蘭花生長。
2、蘭花品種繁多。國蘭洋蘭兼有。通過我們一些愛蘭人士考察,至今湘西已發現蘭科蘭屬植物國蘭類的地生蘭種和變種有:春蘭、線葉春蘭、硬葉蕙蘭(芭茅蘭)、軟葉蕙蘭(落葉蘭)、寒蘭、建蘭、送春、二八蕙、羊耳蘭、牛耳蘭、春劍等;尤其是春蘭和蕙蘭生長最多。
3、蘭花珍品、精品多,葉藝、花藝成出不窮。目前蘭花界青睞的葉藝、花藝、型藝等湘西都出現過。葉藝中的掃尾、金邊、銀邊、紅邊及黑邊花、覆輪藝、黃白縞、中透、水晶、矮種等,花藝中的素花、色花、瓣型花、奇花和蝶花等。
(3)竹山蘭花擴展閱讀:
湘西蘭花產業存在的問題:
湘西蘭花資源已遭到嚴重破壞。蘭花是一種高雅的欣賞花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養蘭、賞蘭的人越來越多,加之蘭花有「綠色股票」之稱,而蘭花產業又有「高效農業」的稱謂,故投資蘭花,採集蘭花的人不斷增加。
全國蘭展之後,一時間認識的不認識的,懂花的不懂花的都上山采蘭,好的不好的花一起被挖下山,導致現在山上很難找到五至十苗以上一窩的春蘭、建蘭、春劍蘭了。
每到農閑或春季花期,鄰近的貴州、重慶、湖北、四川等省市都有人到湘西山上剝花采蘭或到農戶家中收蘭,導致湘西大量優良蘭種低價流失,同時也給湘西農民造成一種錯覺,認為所有的蘭草都值錢,所以亂挖濫采現象不斷出現。
『肆』 今天山裡挖筍,在竹山裡拿來一點風化石,問風化石能不能種植蘭花
可以的,親~根據蘭花的特性,用風化石為基質栽植蘭花,結果花、葉並茂,地下根系發達,新芽萌發率高,其栽植方法如下:
一、風化石收集:風化石在一般的山坡上都能收集到。主要收集如黃豆、綠豆大小的風化石,後用篩子反復篩動去其稜角,再用水沖凈粉末和雜質,曝曬1至2天,後收藏備用。
二、花盆:選擇大小適中的紫砂盆、塑料盆、泥盆等蘭盆,用前新盆用水浸泡去火,舊盆用消毒液浸泡清毒。
三、栽植方法
1.蘭花株植准備:用清水洗凈引進和分盆所得的蘭苗根部泥土和葉面污物,剪除枯葉、腐葉、空根和斷根,再用消毒劑和生長劑配製的溶液浸泡30分鍾,後放在陰涼通風處,至根呈乳白色發軟待植。
2.栽植:先把蘭盆透水孔用疏水罩蓋好,將略粗的風化石和木炭的混植料填至花盆的1/4,然後放入蘭苗,將蘭根理順。如植株帶有新苗,應將新苗向外擺好,以利今後蘭苗發芽生長。後將風化石填入蘭盆,由粗到小,固定蘭株。至蘭花假球莖處,輕輕提一提蘭根,並用手拍打蘭盆壁,使蘭根與植料貼緊。後填基質至假鱗莖基部平。
四、澆好定根好:怎樣澆好定根水呢?第一次,用水壺噴灑蘭花盆面和及蘭花植株,直至蘭盆底孔流出水來,這樣又可以沖掉上盆時附在蘭葉上的塵土。第二次,過20分鍾左右,用第一次一樣的方法澆透蘭盆。第三次,再過20分鍾左右,用1:1000的托布津、磷酸二輕鉀的溶液澆透蘭盆。澆好定根水後陰放在一處。一星期後便可移入蘭棚正常養護管理。澆好定根水,對今後蘭花生長有影向響很大。(如用濕植料上盆,當天不用澆定根水,過1-2天再澆定根水)
風化石,取材易,質軟,疏鬆通氣,病菌少,是一種經濟的蘭花好植料。筆者,所種的5盆下山蕙蘭,當年發苗發根非常好。特別一盆素心蕙蘭,四苗草發了二苗新草,並發了二隻花苞。風化石的量重,這是它的不足之處,陽台花架上種蘭,用這植料要注意安全。
『伍』 岳錫粹蘭是花茶嗎
岳西翠蘭是什麼茶 岳西翠蘭名茶是生長在大別山區的優質雲霧茶。岳西翠蘭茶屬於新創名茶。岳西翠蘭茶產於皖西大別山腹地岳西縣境內的主薄、頭陀、來榜區。岳西翠蘭茶外形優美,芽葉相連,自然舒展,酷似小蘭花;其湯翠綠明亮,香氣持久;岳西翠蘭茶其味醇厚而回甘。 岳西翠蘭品質特點突出在「三綠」,即干茶色澤翠綠,湯色碧綠,葉底嫩綠。外形:芽葉相連,自然舒展成朵形,色澤翠綠鮮活。內質:清香高長,醇爽回甘,有花香味,葉底嫩勻成朵。 岳西翠蘭的由來 岳西翠蘭茶取名「岳西翠蘭」,其主要原因是岳西翠蘭茶是在岳西縣東北部姚河、頭陀河一帶生產的歷史名茶「小蘭花」的傳統工藝基礎上研製開發而成的,「翠綠鮮活」的品質特徵突出,因此得名。明崇宗九年(1636年)張獻忠率部攻佔岳西後,將這里命為「蘭花縣」。由於蘭花多,這里的茶葉自然就浸潤了蘭花的芳香。1984年,岳西縣創制的新茶在安慶地區名茶評比中嶄露頭角,名列第一。1985年有人提議,將這種「色翠蘭香」的茶葉,叫「岳西翠蘭」,得到了廣泛認可。三是相傳明末清初,在岳西姚河鄉境內,有一個叫蘭花的姑娘,美麗嫻淑、心靈手巧,所炒的茶葉質量特優。一年,有位徽州茶商慕名攜巨資來到曉天,高價專購蘭花炒制的茶葉。由於家貧,懂事的蘭花姑娘,為了給家多掙錢,就不分晝夜,拚命采呀、炒呀,結果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當地人為了紀念蘭花姑娘,就將她炒制的茶葉叫「蘭花茶」。也就是今天的岳西翠蘭的前身。
『陸』 為什麼說菉竹山房是亨利式的結尾
在吳組緗的早期作品中,雖然有其成名之作《一千八百擔》、《樊家鋪》,但有著「創作數量少,但質量高,似法國作家梅里美「之譽的他的其他作品也一樣有著不容忽視的意義,如他寫於《一千八百擔》之先的《菉竹山房》,便是一篇反封建反迷信的佳作,同時在小說里所塑造的「女鬼」二姑姑也是個值得我們去賞析的人物形象。
關鍵詞:二姑姑,蝴蝶,「鬼」
小說是用第一人稱的自敘,講述了我與新婚妻子阿圓畫家後到二姑姑家探親居住的一段經歷,沒想到在那卻遇到了「鬼」。《菉竹山房》整體上給人一種陰森幽悚、鬼氣籠罩的感覺。小說中的事發地是座大宅院:菉竹山房。這座房宅給我的模糊的印象是「陰森敞大的三進大屋,那間攤亂著雨蝕蟲蛀的古書的學房,以及後園中的池塘竹木,想起來都如依稀的夢境」,「屋舍陰涼寬暢」,是比較美好的,但在家人親友里卻是諱談的,何故?從後文得知這菉竹山房原來是間鬧鬼的「鬼屋」。這菉竹山房為何會成為「鬼屋」呢?二姑姑又為何在此屋一住就是幾十年卻不怕鬼?
小說開頭就講了個二姑姑的故事,是跟蝴蝶有關的。蝴蝶這個意象在小說里出現了兩處,一處是在開篇的故事裡,另一處是我在菉竹山房的邀月廬觀看陳設時見到的。蝴蝶的篇頭的故事裡所呈現的是傳統文化里才子佳人的意蘊,但凡蝴蝶成雙成對,主人事婚姻美滿。而且故事原本就是個美好的開端,因為蝴蝶——都是二姑姑在閨中刺綉——那麼姿態萬千,使得拜師於叔祖門下的一位聰明年少的書生心生愛慕,而且二姑姑也由於叔祖時常的誇贊芳心暗含。這可是極其有緣分的愛情端倪,弄好了便可以成全一對幸福戀人。但偏偏出了鬧劇,這對戀人私會偷情被祖母抓住,一時間他們受盡閑言閑語,天作難合。接著又是悲劇來臨,那少年在應考途中翻船身亡,二姑姑立意殉情,幸被園丁所救,竟感動了男方家人,便徵求女家同意辦成二姑姑與那死去的少年的冥婚。
蝴蝶雙飛,自古是愛情象徵,但是也有不盡人意的。古有梁祝化蝶的千古美傳,可兩人卻並非生前,而是等到死後才化蝶雙宿雙飛。這結局未免太過悲慘,而這篇小說里也用了蝴蝶來象徵他們的愛情,可聯想到梁祝,便可預知二姑姑與那少年的結果終究不會幸福。事實也果然如此。單飛的蝴蝶是孤苦的,而二姑姑也猶如一之單飛的蝴蝶,一生悲劇。這悲劇為何會釀成?當初二姑姑與與少年相互傾心時為何不撮合?當他們偷換被捉時,放佚風流的叔祖雖盡力撮合周旋,但終究未能成功,這又是為什麼?而當少年死後,二姑姑殉情未死,男方家人認為她此舉「尚有稍些可風之處」,且自家人也同意其「麻衣紅綉鞋,抱著靈牌參拜家堂祖廟,做了新娘」。二姑姑是否真心實意與死人廝守終生?要知道她當時才19歲。
其實好好想一下,也可以理解裡面的許多苦衷。傳統禮教規定閨中少女是不可以見陌生男子的,也就是說如果二姑姑當時突然告訴家人她與少年相愛了,那家人一定以此為傷風敗俗的家醜,這可是深為大家所羞恥的。所以二姑姑不能讓家人知道她的心思。那少年呢?也不敢。試想,書生雖然可以風流,但作為正經人家的讀書人,起碼的道德禮節還是要恪守的,否則被視為沾花惹草之徒,毀壞名節。於是兩人有意也只得私下相會。而一旦兩人偷歡被抓,即便有放佚風流的叔祖撮合周旋,無奈眾口鑠金,流言的威力哪能使他成全?眾人之辭大抵便是封建禮教的屠刀了。並且很荒唐的是,二姑姑居然可以被家人同意安排與靈牌成親,難道她的幸福家人就看的那麼輕?二姑姑終究是嫁給了一個死魂靈,19歲的少女按常理是不會輕易堅守住寂寞煎熬的,可她熬了下來,想其因由,不外乎兩種:一是心死,一是被迫。從故事中可得出二姑姑心死是一半,被迫也是一半。因為愛人已死,倍受打擊,而且丑聞眾人皆知,定難再嫁個好人家,於是乎只得從命。
二姑姑的蝴蝶,引出了她一生的悲劇,也引出了作品接下來的謎題:鬼屋。這是全文的中心所在。作者並未直言菉竹山房是鬼屋,而是用了《聊齋》式的布局。從見到老邁的二姑姑,到夜裡所見所聞所感,無一不透露著這菉竹山房確實像座「鬼屋」。
先從我見二姑姑說起。我初見二姑姑,感覺她老邁,「蒼白皺摺的臉沒多少表情。說話的語氣,走路的步法,和她老人家的臉龐同一調子:陰暗,凄苦,遲鈍。」接著又有幾句描寫房子的,「屋子高大,陰森,也是和姑姑的人相諧調的。石階,地磚,柱礎,甚至板壁上,都染塗著一層深深淺淺的暗綠,是苔塵。一種與陳腐的土木之氣混合的霉氣撲滿鼻官。」當一個老婦人在年輕人眼中是這般景象時,難免會對她在這樣一座深宅中過活幾十年是多麼叫人驚奇。通過上述的描寫,感覺是七分像鬼的二姑姑便成了文中的一大神秘人物。
但我們得同時注意到另外一個神秘人物:陪伴她的丫頭蘭花。蘭花本是祖父的丫頭,後來撥給了二姑姑作服侍。她陪二姑姑住守了二十多年,「跟姑姑念經,學姑姑綉蝴蝶,她自己說不要成家的」。蘭花表面看似一個平凡的丫頭,但她在夫婦倆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怪異舉動,如「蘭花拾起那隻大蝙蝠,輕輕放到牆隅里,囈語著似地念了一套怪話:福公公,你讓讓房,有貴客要在這里住。」 「蘭花放下竹葉把,瞪著兩只陰沉的眼睛低幽地告訴阿圓說:爺爺靈驗得很啦!三朝兩天來給奶奶托夢。我也常看見的,公子帽,寶藍衫,常在這園里走。」讓人聞之不由心頭發緊。這樣一個丫頭,為何會無緣無故念叨這樣的的話來?
不僅她,二姑姑也一樣在說怪話,「這些房子,每年你姑爹回家時都打掃一次。停會,叫蘭花再好好來收拾。福公公虎爺爺都會讓出去的。又說:這間避月廬是你姑爹最喜歡的地方;去年你姑爹回來,叫我把它修葺一下。你看看,裡面全是新嶄嶄的。」不但讓阿圓神秘驚奇,連瞪眼,也順道在我們面前設下了個懸念:當年的那個少年已死幾十年,可二姑姑卻提及多此出現在這邀月廬,而且有蘭花作證:「我也常看見的,公子帽,寶藍衫,常在這園里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難道真的有鬼?
隨後的風雨之夜,夫婦倆恐怖的經歷印證了這邀月廬果真有「鬼」。且看當時的場景——「大雨復作,一盞三支燈草的豆油檠搖晃不定,遠遠正屋裡二姑姑和蘭花低幽地念著晚經,聽來簡直是『秋墳鬼唱鮑家詩』;加以外面雨聲蟲聲風弄竹聲合奏起一支凄戾的交響曲,顯得這周遭的確鬼氣殊多。」這一切很自然地使夫婦倆談起《聊齋》的故事來。原本掛在西牆上的《鍾馗捉鬼圖》也栩栩欲活。我偶然瞥一眼,也不由得一驚,似乎都成了鬼故事中的人物了。這恐怖的情狀讓夫婦倆輾轉難眠,可更驚怖的還在其後——「月光透過百葉窗,映照得滿屋凄幽。一陣颯颯的風搖竹聲後,忽然聽得窗外有腳步之聲……低沉的戚戚聲,如鬼低訴」。這簡直叫人毛骨悚然。此時突然高潮爆發了:女鬼現形了。
作者的這一幕《聊齋》式的鬼狐故事布局,帶出了全篇謎案的答案:兩個女鬼原來是二姑姑和蘭花。謎底的揭露不但揭開了「鬼屋」的神秘面紗,也告訴了我們一條破解二姑姑與蘭花所道敘的「姑爹鬼魂」的線索
『柒』 具有竹子、蘭花品格的名言詩句
凌雲勁竹真君子 空谷幽蘭絕美人 關於竹子的詩詞: 歐陽修.宋(1009-1072)。醉翁。 秋晚凝翠竹 蕭疏喜竹勁,寂寞傷蘭敗。 叢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宋·黃庭堅 詠竹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楊萬里.宋(1127-1206)。 詠竹 凜凜冰霜節。修修玉雪身。 便無文與可。自有月傳神。 陶淵明 .東晉(365-427)。潛,元亮。 歸園田居五首其四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烘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李商隱 唐 湘竹詞 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 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 杜甫 唐 題劉秀才新竹 數徑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鄭板橋 清 竹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 關於蘭花的詩詞: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非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唐·李白《孤蘭》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唐·杜牧《蘭溪》 蕙本蘭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為水仙佩,相識《楚辭》中。 幻色雖非實,真香亦竟空。 雲何起微馥,鼻觀已先通。 — 宋·蘇軾《題楊次公蕙》 峭譬一千尺,蘭花在空碧。 下有採樵人,伸手摘不得。 --清·鄭板橋《嶠壁蘭》
『捌』 描寫蘭花,竹子的名句
【描寫蘭花的詩句】 蘭 花 詩 古風 唐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廣群芳譜 清 劉灝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遺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同上 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 詠 蘭 元余同麓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蘭花 明劉伯溫 幽蘭花,在空山,美人愛之不可見,裂素寫之明窗間。 幽蘭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資簏施,我欲紉之充佩韋,裊裊獨立眾所非。 幽蘭花,為誰好,露冷風清香自老。 著色蘭 明張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灕水西。 盈盈葉上露,似欲向人啼。 蘭花 明孫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獨。 東風時拂之,香芬遠彌馥。 蘭花 明薛網 我愛幽蘭異眾芳,不將顏色媚春陽。 西風寒露深林下,任是無人也自香。 蘭花二首 明李日華 燕泥欲墜濕凝香,楚畹經過小蝶忙。 如向東家入幽夢,盡教芳意著新妝。 懊恨幽蘭強主張,花開不與我商量。 鼻端觸著成消受,著意尋香又不香。 寫蘭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種,還憐出谷香。 不因風力緊,何以度瀟湘。 折枝蘭 清鄭板橋 多畫春風不值錢,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鳥,銜出相思二月天。 山頂妙香 清鄭板橋 身在千山頂上頭,深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閑,來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蘭 清鄭板橋 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采樵或恐通來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題 畫 蘭 清鄭板橋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蘭 花 彷彿銅瓶見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嬌。 湘江清淚滴春潮,豈有心心同婉孌。 並無葉葉助風標,斷腸一集是離騷。 詠 蘭 朱 德 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 惟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 詠 蘭 詩 張學良 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 葉立含正氣,花研不浮花。 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 幽 蘭 唐 崔塗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每到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蘭 明 陳汝言 蘭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為世人賞,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時,根株離本鄉。 雖承愛護力,長養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綠葉恐雕傷。 何如在林壑,時至還自芳。 詠同心蘭四絕句 清錢謙益 新妝才罷采蘭時,忽見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妝成斂拜喜盈眉。 蘭 花 清秋瑾 九畹齊栽品獨優,最宜簪助美人頭。 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斗艷儔 竹子的名句 大詩人蘇東坡則留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名言 竹報平安 竹:竹簡。竹報:舊時家信的別稱。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陽雜俎續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 竹苞松茂 根基象竹那樣穩固,枝葉象松樹那樣繁茂。用作視長壽或宮室落成時的頌詞,也比喻家族興盛。《詩經·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明·范世彥《磨忠記》:「祝壽享,願竹苞松茂,日月悠長。」 青梅竹馬 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小孩當馬騎的竹竿。比喻男女兒童在一起玩耍,天真無邪的感情。唐·李白《長千行》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 茂林修竹 修:長。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晉·王羲之《蘭序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勢如破竹 形勢如劈竹子一樣,劈開上端之後,下面就隨著刀刃分開了。形容節節勝利,毫無阻擋。也形容不可阻擋的氣勢。《晉書·杜預傳》:「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迎刃而解。」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九回:關勝等眾,乘勢長驅,勢如破竹,又克大谷縣。 竹林七賢 魏晉年間七個文人名士的總稱。《魏氏春秋》:「嵇康與陳留阮籍、河內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游於竹林,號稱七賢。 松竹梅——歲寒三友 松竹越冬而不雕,梅耐寒而開花謂歲寒三友。明程敏政有《寒歲三友圖賦》。 竹山詞 詞集名。宋未蔣捷(號竹山)作。 竹坡詞 詞集名。宋周紫芝作.紫芝字少隱,號竹坡居士,曾媚事秦檜,時論簿之。 竹枝詞 樂府《近代曲》名。又稱為《竹枝子》。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有時詞曲合稱《竹枝》。原巴渝(今四川東部)一帶民歌。唐詩人劉禹錫根據民歌改作新詞,歌詠三峽風光和男女戀情。此後各代詩人寫《竹枝詞》的很多,也多詠當地風俗和男女愛情。 竹塢聽琴 全名《秦攸然竹塢聽琴》。雜劇劇本。元石子章作。寫道姑鄭彩鸞在竹塢彈琴,同秀才秦修然相遇,兩人互相愛慕而結合的故事。 竹書紀年 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因原本寫竹簡而得名。 竹林精舍 梵文意譯。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在中印度迦蘭陀村。 竹溪六逸 據《新唐書·李白傳》,唐詩人李白客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與孔巢文、韓淮(舊唐書作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六人共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竹葉亭雜記 書名。清姚元之撰。所記有清代掌故、清宮儀制、科場典事、東北西北地區風土習俗、名人軼事等。並反映了兵制、鹽政、吏治等腐敗的情況。 竹香齋象戲譜 清張喬棟輯。與《百局象棋譜》同一類型。 竹打中空 即兩條傷痕,中間有長條形空隙。 絲竹管弦 泛指音樂。也作「管弦絲竹」。是琴瑟蕭笛等樂器的總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斛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 金石絲竹 金:指金屬制的樂器。石:指石制的磬。絲:指弦類樂器。竹:指管類樂器。泛指各類樂器。也指各種樂音。《莊子·驕拇》:「多於聰者,亂五聲,謠六律,金石絲竹,黃鍾大呂之聲,非乎而師曠是也。」 品竹彈絲 品:吹樂器。泛指吹奏樂器。元·無名氏《貨郎擔》第四折:「又不會按宮商,品竹彈絲。」 哀絲豪竹 形容音樂悲壯動人。哀絲:悲哀的弦聲。豪竹:巨大的竹管。唐·杜甫《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詩:「酒肉如山又一時,初筵衷絲動豪竹。」宋·陸游《長歌行》詩:「哀絲豪竹助劇飲,如巨野受黃河傾。」 破竹之勢 見「勢如破竹」 鑽魚上竹 鑽音(年),魚名,身滑元鱗。鑽魚粘滑,難於上行。舊比喻求進艱難。宋·毆陽修《歸田錄》:「(梅聖俞)其初受敕修《唐書》,語其妻刁氏曰:『吾之修書,可謂猢猻入布袋矣。』刁氏對曰:『君於仕宦,亦何異鑽魚上竹竿耶!』」。 芒鞋竹杖 芒鞋:一種草鞋。竹杖:手杖。比喻隨身使用的東西。宋·陳師道《絕句四首》:「芒鞋竹杖最關身。」 成竹在胸 與「胸有成竹」同。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原指畫竹子之前,因反復觀察,胸中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畫起來才得心應手。比喻臨事有定見或事前已有全 面考慮安排,因而顯得清靜而有把握。宋·蘇軾《文與可畫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告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宋·晃補之《贈文 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 肉竹嘈雜 肉:指從口出的歌聲。竹:管樂。肉竹:泛指音樂。嘈雜:聲音喧鬧,雜亂。形容音樂雜亂。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西主》:「旱雷聒耳,肉竹嘈雜,不復可聞言笑。」 罄竹難書 罄:用盡。竹:古代用竹製成竹筒,用以寫字。書:動詞,寫。用盡所有的竹子也難於寫完。原喻罪行極多,寫也寫不完。也指事實很多,難以寫盡。《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枯竹空言 竹:竹簡。指毫無實用價值的陳舊的古書和空泛的議論。漢·桓寬《鹽鐵論·利議》:「諸生無能出奇計,遠圖匈奴安邊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 抱雞養竹 舊比喻宮僚坐地盤剝,不擇手段。明·馮夢龍《古今譚概》載,唐新昌縣縣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雞種竹子,自己坐受其利。 斑竹一枝千滴淚 上古時候,堯王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女英,二女兒叫娥皇,姐姐長妹妹兩歲。女英和娥皇都長得俊秀,賢惠善良,堯王很喜歡他的兩個 女兒。堯王選賢讓能,選虞舜為繼承人,並將兩個女兒許給舜為妻。舜在幫助堯王管理國家大事期間,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堯王死後,舜帝即位,南方的「三苗」 部族(現在湖南),多次在邊境騷擾,舜親率大軍南征,娥皇、女英也跟隨同行,留住湘水之濱.大軍征戰南進到蒼梧,舜王不幸病死,葬在九嶷山下(後人把這個 地方叫做零陵)。娥皇、女英接到噩耗,痛哭不止,一直哭得兩眼流出血淚來。淚珠灑在竹子氣上面,染得竹子滿身斑斑點點,成為斑竹,後來,姐妹二人投水而 死。人為紀念娥皇、女英,在湘水旁建立廟宇,名為黃陵廟。傳說她二人都做了湘水女神,娥皇是湘君,女英湘夫人。她們的墓在衡山上面。二妃死後,湘水出口處 的洞庭湖君山出產一種竹子,竹子上面有斑斑點點紫暈的玟痕,傳說為二妃的血淚所化而成。人們將這種竹子起名「斑竹」,又名「湘妃竹」。毛主席的詩詞中「斑 竹一枝千滴淚」,就是說的這個故事。唐代大詩人李白《長干行》詩中有兩句名句:"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騎竹馬弄青梅都是兒童的游戲。後人常以"青梅 竹馬"來形容小兒女天真地在一起玩耍的情狀。 "竹馬"一詞始見於《後漢書·郭合亻及 傳》:(郭亻及 )始到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級問:爾曹何自遠來?對 日:"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所謂"竹馬",原來是兒童游戲時當馬騎的竹竿。晉人劉義慶《也說新語·方正》中記載:"帝曰:''卿故復憶竹馬之好不? ''"這里的"竹馬"則代指兒時的友情。 讀古代詩文,常見到人們用兒童騎竹馬歡迎郭亻及 的故事來稱頌地方官吏的,如白居易《贈楚州郭使君》詩:"笑看兒童騎竹馬,醉攜賓客上仙舟。"唐代杜牧《杜秋娘》一詩中也有竹馬的詩句:"漸拋竹馬劇,捎出舞雞奇。" 竹夫人 在古代詩文中,"竹夫人"是一個使用頻率較高的詞語。例如北宋蘇軾《送竹幾與謝秀才》一詩:"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又如南宋陸游《初夏幽居》一詩:"瓶竭重招麴道士,床頭新聘竹夫人。" 何謂"竹夫人"?原來,它是古代一種消暑用具。《辭海》上解釋說:"夏天睡時置床席面取涼的用具,用竹青蔑編成,或用整段竹子做成,圓柱形,中空,周圍有洞,可以通風。"可是現在竹製品市場上所見甚少。 在古代詩文中,"竹夫人"是一個使用頻率較高的詞語。例如北宋蘇軾《送竹幾與謝秀才》一詩:"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又如南宋陸游《初夏幽居》一詩:"瓶竭重招麴道士,床頭新聘竹夫人。" 人生貴有胸中竹
『玖』 網上有《菉竹山房》原文么
菉竹山房
吳組緗
陰歷五月初十日和阿圓到家,正是家鄉所謂「火梅」天氣:太陽和淫雨交替迫人,那苦況非身受的不能想像。母親說,前些日子二姑姑託人傳了口信來,問我們到家沒有;說「我做姑姑的命不好,連侄兒侄媳也冷淡我。」意思之間,是要我和阿圓到她老人家村上去住些時候。
二姑姑家我只於年小時去過一次,至今十多年了。我連年羈留外鄉,過的是電燈電影洋裝書籍柏油馬路的另一世界的生活。每當想起家鄉,就如記憶一個年遠的傳說一樣。我腦中的二姑姑家,到現在更是模糊得如雲如煙。那座陰森敞大的三進大屋,那間攤亂著雨蝕蟲蛀的古書的學房,以及後園中的池塘竹木,想起來都如依稀的夢境。
二姑姑的故事好似一個舊傳奇的仿本。她的紅顏時代我自然沒有見過,但從後來我所見到的她的風度上看來:修長的身材,清癯白晰的臉龐,狹長而凄清的眼睛,以及沉默少言笑的陰暗調子,都和她的故事十分相稱。
故事在這里不必說得太多。其實,我所知道的也就有限;
因為家人長者都諱談它。我所知道的一點點,都是日長月遠,家人談話中偶然流露出來,由零碎摭拾起來的。
多年以前,叔祖的學塾中有個聰明年少的門生,是個三代孤子。因為看見叔祖房裡的幛幔,筆套,與一幅大雲錦上的刺綉,綉的都是各種姿態的美麗蝴蝶,心裡對這綉蝴蝶的人起了羨慕之情:而這綉蝴蝶的姑娘因為聽叔祖常常誇說這人,心裡自然也早就有了這人。這故事中的主人以後是乘一個怎樣的機緣相見相識,我不知道,長輩們恐怕也少知道。
在我所摭拾的零碎資料中,這以後便是這悲慘故事的頂峰:一個三春天氣的午間,冷清的後園的太湖石洞中,祖母因看牡丹花,拿住了一對倉皇失措的系褲帶的頑皮孩子。
這幕才子佳人的喜劇鬧了出來,人人誇說的綉蝴蝶的小姐一時連丫頭也要加以鄙夷。放佚風流的叔祖雖從中盡力撮合周旋,但當時究未成功。若干年後,揚子江中八月大潮,風浪陡作,少年赴南京應考,船翻身亡。綉蝴蝶的小姐那時才十九歲,聞耗後,在桂花樹下自縊,為園丁所見,救活了,沒死。少年家覺得這小姐尚有稍些可風之處,商得了女家同意,大吹大擂接小姐過去迎了靈柩;麻衣紅綉鞋,抱著靈牌參拜家堂祖廟,做了新娘。
這故事要不是二姑姑的,並不多麼有趣;二姑姑要沒這故事,我們這次也就不致急於要去。
母親自然慫恿我們去。說我們是新結婚,也難得回家一次。二姑姑家孤寂了一輩子,如今如此想念我們,這點子人情是不能不盡的。但是阿圓卻有點怕我們家鄉的老太太。這些老太太——舉個例,就如我的大伯娘,她老人家就最喜歡摟阿圓在膝上喊寶寶,親她的臉,咬她的肉,摩挲她的臂膊;
又要我和她接吻給她老人家看。一得閑空,就托支水煙袋坐到我們房裡來,盯著眼看守著我們作迷迷笑臉,滿口反復地說些叫人紅臉不好意思的誇羨的話。這種種羅唣①,我倒不大在意;可是阿圓就老被窘得臉紅耳赤,不知該往哪裡躲。——
因此,阿圓不願去。
我知道弊病之所在,告訴阿圓:二姑姑不是這種善於表現的快樂天真的老太太。而且我會投年輕姑娘之所好,照二姑姑原來的故事又編上了許多的動人的穿插,說得阿圓感動得紅了眼睛嘆長氣。聽說二姑姑決不會給她那種羅唣,她的不願去的心就完全消除;再聽了二姑姑的故事,有趣得如從線裝書中看下來的一樣;又想到藉此可以暫時躲避家下的老太太;而且又知道金燕村中風景好,菉竹山房的屋舍陰涼寬暢:於是阿圓不願去的心,變成急於要去了。
我說金燕村,就是二姑姑的村;菉竹山房就是二姑姑的家宅。沿著荊溪的石堤走,走的七八里地,回環合抱的山巒漸漸擁擠,兩岸蔥翠古老的槐柳漸密,溪中暗赭色的大石漸多,嘩嘩的水激石塊聲越聽越近。這段溪,漸不叫荊溪,而是叫響潭。響潭的兩岸,槐樹柳樹榆樹更多更老更蔥蘢,兩面縫合,蔭罩著亂噴白色水沫的河面,一縷太陽光也曬不下來。沿著響潭兩岸的樹林中,疏疏落落點綴著二十多座白堊瓦屋。西岸上,緊臨著響潭,那座白屋分外大;梅花窗的圍牆上面探露著一叢竹子;竹子一半是綠色的,一半已開了花,變成槁色。——這座村子便是金燕村,這座大屋便是二姑姑的家宅菉竹山房。
阿圓是外鄉生長的,從前只在中國山水畫上見過的景子,一朝忽然身歷其境,欣躍之情自然難言。我一時回想起平日見慣的西式房子,柏油馬路,煙囪,工廠等等,也覺得是重入夢境,作了許多縹緲之想。
二姑姑多年不見,顯見得老邁了。
「昨天夜裡結了三顆大燈花,今朝喜鵲在屋脊上叫了三四次,我知道要來人。」
那張蒼白皺摺的臉沒多少表情。說話的語氣,走路的步法,和她老人家的臉龐同一調子:陰暗,凄苦,遲鈍。她引我們進到內屋裡,自己跚跚顫顫地到房裡去張羅果盤,吩咐丫頭為我們打臉水。——這丫頭叫蘭花,本是我家的丫頭,三十多歲了。二姑姑陪嫁丫頭死去後,祖父便撥了身邊的這丫頭來服侍姑姑,和姑姑作伴。她陪姑姑住守這所大屋子已二十多年,跟姑姑念詩念經,學姑姑綉蝴蝶,她自己說不要成家的。
二姑姑說沒指望我們來得如此快,房子都沒打掃。領我們參觀全宅,順便叫我們自己揀一間合意的住。四個人分作三排走,姑姑在前,我倆在次,蘭花在最後。阿圓蹈著姑姑的步子走,顯見得拘束不自在,不時昂頭顧我,作有趣的會意之笑。我們都無話說。
屋子高大,陰森,也是和姑姑的人相諧調的。石階,地磚,柱礎,甚至板壁上,都染塗著一層深深淺淺的暗綠,是苔塵。一種與陳腐的土木之氣混合的霉氣撲滿鼻官。每一進屋的樑上都吊有淡黃色的燕子窩,有的已剝落,只留著痕跡;
有的正孵著雛兒,叫得分外響。
我們每走到一進房子,由蘭花先上前開鎖;因為除姑姑住的一頭兩間的正屋而外,其餘每一間房,每一道門都是上了鎖的。看完了正屋,由側門一條巷子走到花園中。鄰著花園有座雅緻的房,門額上寫著「邀月」兩個八分字。百葉窗,古瓶式的門,門上也有明瓦紙的冊葉小窗。我愛這地方近花園,較別處明朗清新得多,和姑姑說,我們就住這間房。姑姑叫蘭花開了鎖,兩扇門一推開,就噗噗落下三隻東西來:兩只是壁虎,一隻是蝙蝠。我們都怔了一怔。壁虎是悠悠地爬走了;蘭花拾起那隻大蝙蝠,輕輕放到牆隅里,囈語著似地念了一套怪話:
「福公公,你讓讓房,有貴客要在這里住。」
阿圓驚惶不安的樣子,牽一牽我的衣角,意思大約是對著這些情景,不敢在這間屋裡住。二姑姑年老還不失其敏感,不知怎樣她老人家就窺知了阿圓的心事:
「不要緊。——這些房子,每年你姑爹回家時都打掃一次。停會,叫蘭花再好好來收拾。福公公虎爺爺都會讓出去的。」
又說:
「這間避月廬是你姑爹最喜歡的地方;去年你姑爹回來,叫我把它修葺一下。你看看,裡面全是新嶄嶄的。」
我探身進去張看,兜了一臉蜘蛛網。裡面果然是新嶄嶄的。牆上字畫,桌上陳設,都很整齊。只是蒙上一層薄薄的塵灰罷了。
我們看蘭花扎了竹葉把,拿了掃帚來打掃。二姑姑自回前進去了。阿圓用一個小孩子的神秘驚奇的表情問我說:
「怎麼說姑爹?……」
蘭花放下竹葉把,瞪著兩只陰沉的眼睛低幽地告訴阿圓說:
「爺爺靈驗得很啦!三朝兩天來給奶奶托夢。我也常看見的,公子帽,寶藍衫,常在這園里走。」
阿圓扭著我的袖口,只是向著蘭花的兩隻眼睛瞪看。蘭花打掃好屋子,又忙著抱被褥毯子席子為我們安排床鋪。里牆邊原有一張檀木榻,榻幾上面擺著一套圍棋子,一盤瓷製的大蟠桃。把棋子蟠桃連同榻幾拿去,鋪上被席,便是我們的床了。二姑姑跚跚顫顫地走來,拿著一頂蚊帳給我們看,說這是姑爹用的帳,是玻璃紗制的;問我們怕不怕招涼。我自然願意要這頂涼快帳子;但是阿圓卻望我瞪著眼,好像連這頂美麗的帳子也有可怕之處。
這屋子的陳設是非常美致的,只看牆上的點綴就知道。東牆上掛著四幅大錦屏,上面綉著「菉竹山房唱和詩」,邊沿上密密齊齊地綉著各色的小蝴蝶,一眼看上去就覺得很燦爛。西牆上掛著一幅彩色的《鍾馗捉鬼圖》,兩邊有洪北江的「梅雪松風清幾榻,天光雲影護琴書」的對子。床榻對面的南牆上有百葉窗子可以看花園,窗下一書桌,桌上一個硃砂古瓶,瓶里插著馬尾雲拂。
我覺得這地方好。陳設既古色古香,而窗外一叢半綠半黃的修竹,和牆外隱約可聽的響潭之水,越襯托得閑適恬靜。
不久吃晚飯,我們都默然無話。我和阿圓是不知在姑姑面前該說些什麼好;姑姑自己呢,是不肯多說話的。偌大屋子如一大座古墓,沒一絲人聲;只有堂廳里的燕子啾啾地叫。
蘭花向天井檐上張一張,自言自語地說:
「青姑娘還不回來呢!」
二姑姑也不答話,點點頭。阿圓偷眼看看我。——其實我自己也正在納罕著的。吃了飯,正洗臉,一隻燕子由天井飛來,在屋裡繞了一道,就鑽進檐下的窩里去了。蘭花停了碗,把筷子放在嘴沿上,低低地說:
「青姑娘,你到這時才回來。」悠悠地長嘆一口氣。
我釋然,向阿圓笑笑;阿圓卻不曾笑,只瞪著眼看蘭花。
我說邀月廬清新明朗,那是指日間而言。誰知這天晚上,大雨復作,一盞三支燈草的豆油檠搖晃不定,遠遠正屋裡二姑姑和蘭花低幽地念著晚經,聽來簡直是「秋墳鬼唱鮑家詩」;加以外面雨聲蟲聲風弄竹聲合奏起一支凄戾的交響曲,顯得這周遭的確鬼氣殊多。也不知是循著怎樣的一個線索,很自然地便和阿圓談起《聊齋》的故事來。談一回,她越靠緊我一些,兩眼只瞪著西牆上的《鍾馗捉鬼圖》,額上鼻上漸漸全漬著汗珠。鍾馗手下按著的那個鬼,披著發,撕開血盆口,露出兩支大獠牙,栩栩欲活。我偶然瞥一眼,也不由得一驚。這時覺得那鍾馗,那惡鬼,姑姑和蘭花,連同我們自己倆,都成了鬼故事中的人物了。
阿圓瑟縮地說:「我想睡。」
她緊緊靠住我,我走一步,她走一步。睡到床上,自然很難睡著。不知輾轉了多少時候,雨聲漸止,月光透過百葉窗,映照得滿屋凄幽。一陣颯颯的風搖竹聲後,忽然聽得窗外有腳步之聲。聲音雖然輕微,但是入耳十分清楚。
「你……聽見了……沒有?」阿圓把頭鑽在我的腋下,喘息地低聲問。
我也不禁毛骨悚然。
那聲音漸聽漸近,沒有了;換上的是低沉的戚戚聲,如鬼低訴。阿圓已渾身汗濡。我咳了一聲,那聲音突然寂止;聽見這突然寂止,想起蘭花日間所說的話,我也不由得不怕了。
半晌沒有聲息,緊張的心緒稍稍平緩,但是兩人的神經都過分緊張,要想到夢鄉去躲身,究竟不能辦到。為要解除阿圓的恐怖,我找了些快樂高興的話和她談說。阿圓也就漸漸敢由我的腋下伸出頭來了。我說:
「你想不想你的家?」
「想。」
「怕不怕了?」
「還有點怕。」
正答著話,她突然尖起嗓子大叫一聲,摟住我,嚎啕,震抖,迫不成聲:
「你……看……門上!……」
我看門上——門上那個冊葉小窗露著一個鬼臉,向我們張望;月光斜映,隔著玻璃紗帳看得分外明晰。說時遲,那時快。那個鬼臉一晃,就沉下去不見了。我不知從那裡湧上一股勇氣,推開阿圓,三步跳去,拉開門。
門外是兩個女鬼!
一個由通正屋的小巷竄遠了;一個則因逃避不及,正在我的面前蹲著。
「是姑姑嗎?」
「唔——」幽沉的一口氣。
我抹著額上的冷汗,不禁輕松地笑了。我說:
「阿圓,莫怕了,是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