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興荷花節
⑴ 成都市在哪裡
成都是我國西南開發最早的地區,是全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有確切記載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但在21世紀出土的金沙遺址把成都的建制歷史提前到(約前1200~前650)。已經超過蘇州的建城時間。早在公元前四世紀,蜀國開明王朝遷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遷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秦漢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發達。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並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陽建制修築城垣。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廣漢、犍為四部。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西漢末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其他手工業如巢絲、織綢、煮鹽、冶鐵、兵器、金銀器、漆器等手工業也很發達。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成為全國六大都市(長安、洛陽、邯鄲、臨洮、宛、成都)之一。「少城」為成都商業最發達的城區,那裡商品堆積如山,商店、貨攤櫛比。此外,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司馬相如、揚雄、王褒是為時全國最有名的文學家,成都出土的漢代畫象磚和畫象石,繪畫精美,內容廣泛。
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經濟地位有所謂「揚一益二」(揚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綉」為全國三大名綉之一,「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唐代後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國重要的菜市、蠶市外,還有「草市」,即分布在鄰近地區的鄉鎮集市。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開發了開摩河池、百花潭等旅遊勝地,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稱「川西第一叢林」。
宋朝時期,成都鼎興,經濟文化更加發達。絲綢業規模擴大,品種增多,蜀錦花樣由唐時的10多種發展到宋朝時期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流水飛魚、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樣,每年成都上交絲綢商品,佔全國各地上交總數的70%以上。成都造紙水平很高,唐朝廷曾規定,國家圖書館的書必須用成都造的麻紙來抄寫。唐宋之時,成都城東西南北都設有專門的蠶市、葯市、花市燈會。由於商業發達,成都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仁宗時,在益州(即成都)設官辦交子業務,由官府公開印刷,發行「交子」。
宋元以後,成都為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明在四川設立布政使司,設所在成都。公元1654年,清順治將四川布政使司改為四川省,四川省名在歷史上正式出現。辛亥革命後的1914年,北京政府通令廢除成都府設治所,改稱西川道,領成都、華陽等31縣,1921年,成都、華陽兩縣合並為市,成立市政籌備處,處以下設總處、文牘、法治、會計、調查、庶務六科。1922年,市政籌備處改名為市政公所。1928年,設市政公所為市政府,國民政府置成都市為省轄市和四川省省會。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始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銷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一直為四川省省會。1989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成為全國14個計劃單列城市之一。
載入史冊
世界第一:始建於公元前250年左右,歷時2000多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61年在臨邛開采深井天然氣,用於制鹽、煮飯和照明;成都的蜀錦,又稱「錦綉緞」,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錦緞絲織品,東漢(公元25-220年)年間的足踏織錦機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織機;到漢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成都成為了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茶文化的誕生地;到唐代,成都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雕版印刷術,成都的卞家《陀羅尼經咒》、西川過姓金剛經殘頁、成都樊賞家歷殘頁為世界現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北宋(公元960-1126年)年間這里的商人聯合發行了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這里設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
中國第一:公元前250年左右李冰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這是中國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這里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西漢(公元前202-公元8年)時的司馬相如、枚乘、賈誼、楊雄、王褒奠定了漢賦的基礎;後蜀主孟昶(公元943-965年)親筆書寫了中國第一幅春聯「豐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公元355年之前,常璩編纂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地方誌書《華陽國志》;後蜀人趙崇祚編輯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公元1082年前後北宋名醫唐慎微撰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葯典《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公元10世紀,成都畫家黃筌開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後蜀主孟昶特創「翰林圖畫院」,成為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需要著重指出的是,早在漢代,成都的俳優百戲就很突出,在成都出土的漢代說唱俑,造型活潑,在中國同類文物中無出其右者。這是成都獻給世界的珍貴禮物,也是成都文化的精華所在。
[編輯本段]二、地理環境
方位
成都市區圖
成都位於成都平原中部。介於東經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緯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間。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市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598平方公里。現轄成華區、武侯區、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雙流縣、郫縣、溫江區、大邑縣、金堂縣、蒲江縣、新津縣等9區6縣,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4市。
地理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內海拔387-5364米,東界龍泉山脈,西靠邛崍山。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平原面積佔36.4%,丘陵面積佔30.4%,山區面積佔33.2%。平原地區西北高、東南低,平均坡降0.3%。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日照時數1071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平均海拔約500米。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位於岷江幹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網呈扇形展開在廣闊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飢饉」的「天府之國」。
[編輯本段]三、行政區劃
成都市共轄10個區、4個市、6個縣。行政區劃
青羊區
面積68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75.3萬。郵政編碼610031。區人民政府駐江漢路222號。轄太升路、草市街、西御河、汪家拐、黃瓦街、新華西路、草堂、府南、東坡、金沙、黃田壩、蘇坡、文家14街道。
錦江區
面積62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67.4萬。郵政編碼610011。區人民政府駐書院南街。轄鹽市口、春熙路、督院街、合江亭、龍舟路、蓮新街、雙桂路、沙河、書院街、水井坊、牛市口、東光街、獅子山、柳江、三聖、成龍路16街道。
金牛區
面積108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104.8萬。郵政編碼610036。區人民政府駐沙灣路65號。轄九里堤、駟馬橋、黃忠、人民北路、西華、茶店子、撫琴、西安路、五塊石、金泉、荷花池、營門口、鳳凰山、沙河源、天回15街道。
武侯區
面積78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約90.7萬。郵政編碼610041。區人民政府駐武侯祠大街。轄漿洗街、望江路、玉林、跳傘塔、火車南站、雙楠、晉陽、紅牌樓、機投橋、金花橋、簇錦、簇橋、華興13街道。
成華區
面積111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80.9餘萬。郵政編碼610051人民政府駐一環路東二段。轄二仙橋、猛追灣、跳蹬河、新鴻路、萬年場、雙橋子、桃蹊路、雙水碾、建設路、青龍、保和、聖燈、龍潭、府青路14街道。
高新區 轄芳草、肖家河、石羊場、桂溪、合作5街道。
龍泉驛區
面積555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57.4萬。郵政編碼610100。區人民政府駐龍泉街道。轄龍泉、大面、十陵、同安4街道,洛帶、西河、柏合、黃土、茶店、洪安、山泉7鎮和萬興鄉。
青白江區
面積392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38.5萬。郵政編碼610300。區人民政府駐大彎街道。轄大彎、紅陽2街道,姚渡、龍王、彌牟、大同、城廂、清泉、祥福7鎮,福洪、人和2鄉。
新都區
面積481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66.6萬。郵政編碼610500。區人民政府駐新都鎮。轄大豐、三河、石板灘、新民、新都、新繁、泰興、斑竹園、清流、馬家、龍橋、木蘭、軍屯11街道。(同名鎮和街道合署辦公)。
溫江區
面積277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39.3萬。郵政編碼611130。區人民政府駐柳城街道。轄柳城、天府、湧泉、公平4街道,永寧、永盛、壽安、和盛、萬春、金馬6鎮。
崇州市
面積1090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65.5萬。郵政編碼611230。市人民政府駐崇陽鎮。轄崇陽、懷遠、元通、三江、三郎、廖家、街子、文井江、觀勝、羊馬、道明、王場、隆興、江源、白頭、大劃、梓潼、崇平、榿泉19鎮,雞冠山、濟協、集賢、錦江、公議、燎原6鄉。
邛崍市
面積1377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65.7萬。郵政編碼611530。市人民政府駐臨邛鎮。轄臨邛、固驛、平樂、羊安、火井、夾關、水口、桑園、牟禮、冉義、回龍、高埂、前進、高何、臨濟、卧龍、天台山、寶林18鎮,道佐、油榨、茶園、南寶、大同、孔明6鄉。
都江堰市
又名:灌縣,面積1208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61.7萬。郵政編碼611830。市人民政府駐灌口鎮。轄灌口、幸福、蒲陽、聚源、崇義、天馬、石羊、柳街、玉堂、中興、青城山、龍池、胥家、安龍、大觀、紫坪鋪、翠月湖17鎮,向峨、虹口2鄉。
彭州市
面積1420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78.6萬。郵政編碼611930。市人民政府駐天彭鎮金彭東路8號。轄天彭、葛仙山、隆豐、敖平、九尺、蒙陽、新興、通濟、麗春、磁峰、桂花、軍樂、三界、昇平、紅岩、致和、白鹿、龍門山、丹景山、小魚洞20鎮。
金堂縣
面積1156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87.3萬。郵政編碼610400。縣人民政府駐趙鎮。轄趙鎮、淮口、五鳳、竹篙、土橋、白果、三星、官倉、清江、隆盛、雲合、廣興、高板、福興、趙家、金龍、轉龍、三溪、又新19鎮,平橋、棲賢2鄉。
雙流縣
面積1068平方千米,2006年末戶籍人口93.5萬。郵政編碼610200。縣人民政府駐東升街道。轄東升、西航港、華陽、中和4街道,太平、永興、籍田、正興、彭鎮、大林、煎茶、黃龍溪、永安、九江、黃水、金橋、黃甲、公興、勝利、新興、興隆、萬安、白沙、三星、合江21鎮。
郫縣
面積437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49.1萬。郵政編碼611730。縣人民政府駐郫筒鎮。轄郫筒、團結、犀浦、花園、唐昌、安德、三道堰、安靖、紅光、新民場、德源、友愛、古城、唐元14街道(鎮與街道合署辦公)
大邑縣
面積1548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51.8萬。郵政編碼611330。縣人民政府駐晉原鎮。轄晉原、王泗、出江、西嶺、斜源、董場、韓場、三岔、上安、蘇家、新場、安仁、悅來、青霞、沙渠、蔡場、花水灣17鎮,霧山、金星、鶴鳴3鄉。
蒲江縣
面積580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26.6萬。郵政編碼611630。縣人民政府駐鶴山鎮。轄鶴山、大塘、壽安、西來、大興、甘溪、朝陽湖、成佳8鎮,復興、白雲、長秋、光明4鄉。
新津縣
面積332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30.1萬。郵政編碼611430。縣人民政府駐五津鎮。轄五津、花橋、金華、興義、安西、新平、永商、鄧雙、普興、花源、方興11鎮和文井鄉。
[編輯本段]四、國民經濟
成都的奮斗目標是成為中國中西部創業環境最優、人居環境最佳、綜合實力最強的現代特大中心城市。並致力於構建中國中西部英特爾位於成都的工廠的金融中心,欲執中西部「總部經濟」之牛耳,目前共有130家世界500強在這里投資興業,有上百家全球研發中心在這里為世界的改變和科技的進步做著貢獻。成都目前在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葯產業,化學化工產業,傢具和鞋業製造產業,動漫和傳媒產業,會展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旅遊業等取得巨大成就,穩步奠定了成都作為我國十大城市的地位和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
[2]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經初步核定,200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24.4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35.5億元,增長5.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504.0億元,增長18.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584.9億元,增長13.6%。一、二、三產業比例關系為7.1∶45.2∶47.7。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26527元(按2007年平均匯率折算為3634美元),增長13.7%。
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迅猛。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691.9億元,增長21.2%,佔GDP的比重為50.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6.7%,拉動GDP增長10.2個百分點。
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年末全市從業人員達687.1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99萬人,其中城鎮從業人員達360.17萬人,增加50.08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4.5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6.6萬人,「4050」等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2.7萬人。失地農民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就業新增11.0萬人。農村勞動力勞務輸出人數達158.1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7%。
[編輯本段]五、綜合實力
成都是中國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成都是內陸開放城市和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綜鹽市口商業區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1992年被中國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評價委員會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第十一位,投資硬環境進入全國40強,在省會城市中第一個榮獲國家衛生城市殊榮。《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3~2004)》成都綜合實力大陸排第九位。
成都市的中央商務區
(CBD)北起新華大道、南至府南河,東起紅星路、西達東城根街,總面積5.5平方公里。其中,中央商務區的核心地區2.45平方公里,包括了春熙路、紅星路、鹽市口、騾馬市、順城街等傳統主要商務、商業區域,全國唯一的品牌格子店「瑪賽格」也坐落於此。今後,將以金融、商務、行政、辦公、賓館等為主。核心區之外的片區是中央商務區的外區,該區域3.05平方公里,將有少量的居住區域。據悉,整個中央商務區總建築面積將達到1300多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僅有130多
⑵ 成都有哪些資源
成都
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成都(chéngdū;Cheng),簡稱「蓉」、「成」,別稱「蓉城」、「錦城」,享有「中國第四城市」、「西部之心」美譽。1994年2月25日,正式獲批副省級市。現系西部政治、經濟、文化、金融、科技、商貿、教育、通信中心,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中國愛心城市,中國最佳旅遊城市,中國民生成就典範城市,中國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試點城市,中國軟體名城,國家統籌城鄉綜合改革配套試驗新區,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2011年3月8日,成都榮膺全國版權示範城市。2012年3月12日,成都入圍全球經濟增長最快城市。
中文名稱: 成都
外文名稱: Cheng
別名: 蓉城,錦城
行政區類別: 副省級市,省級行政中心
所屬地區: 四川
下轄地區: 管轄9區、6縣,代管4市
政府駐地: 武侯
電話區號: 028
郵政區碼: 610000
面積: 12390k㎡
人口: 14047625人(「六普」)
著名景點: 錦里,都江堰,青城山,寬窄巷子,西嶺雪山,杜甫草堂,金沙遺址
機場: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火車站: 成都站,成都東站,成都南站
車牌代碼: 川A
成都市市花: 芙蓉
成都市市樹: 銀杏
成都市市標: 太陽神鳥
目錄
總體概述
頂級殊榮
行政區劃
領導班子
地形特徵
氣候特徵
人口分布
民族分布
歷史沿革西周時期
秦漢時期
隋唐時期
宋元時期
明清時期
民國時期
建國時期
文明簡史
綜合實力
經濟貿易
交通便捷鐵路分布
航空實力
公路分布
公交便民
地鐵分布
科技實力
衛生實力
文化特色
社會事業
特色藝術
客家文化
旅遊事業
古今名人
教育實力
高等教育公辦本科
民辦本科
獨立本科
公辦專科
民辦專科
公辦軍校
成都軍區
對外交流
友好之邦
未來規劃總體戰略
創業環境
未來發展
強化目標
美食之都
天府新區總體概述
頂級殊榮
行政區劃
領導班子
地形特徵
氣候特徵
人口分布
民族分布
歷史沿革
西周時期 秦漢時期 隋唐時期 宋元時期 明清時期 民國時期 建國時期文明簡史綜合實力經濟貿易交通便捷
鐵路分布 航空實力 公路分布 公交便民 地鐵分布科技實力衛生實力文化特色社會事業特色藝術客家文化旅遊事業古今名人教育實力高等教育
公辦本科 民辦本科 獨立本科 公辦專科 民辦專科 公辦軍校 成都軍區對外交流友好之邦未來規劃
總體戰略 創業環境 未來發展 強化目標美食之都天府新區展開 編輯本段總體概述
成都(chéngdū;Cheng),別稱「蓉城」、「錦城」,簡稱「蓉」、「成」。 成都市城市形象標識:太陽神鳥
成都物產豐富,享有「天府之國」美譽。因為漢時盛產蜀錦,加之朝廷專管織錦官員居住成都,因此成都別稱「錦城」。又因五代後蜀後主孟昶曾在成都遍植芙蓉,因此成都別稱「蓉城」。1982年2月15日,成都躋身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堅固「四位一體」科學發展總體戰略,現已成為西部中心城市,西部政治、商貿、科技、通信、文化、教育、交通、經濟、軍事、金融中心,享有「西部之心」美譽。
編輯本段頂級殊榮
1993年10月5日,愛衛辦正式批准成都成為「國家衛生城市」。 2006年12月20日,建設部正式授予成都「國家森林城市」牌匾。 2007年6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准成都成為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新區。 2007年2月8日,成都正式成為中國旅遊城市。 2007年10月18日,成都成功榮膺中國商務城市。
成都(22張)2009年1月14日,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稱號。 2010年2月2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稱號,並且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成為亞洲首個世界「美食之都」。 2010年5月5日,成都正式啟動建設世界生態田園城市。 2010年1月22日,在低碳中國論壇第一屆年會上,成都榮獲2009年度「低碳中國貢獻城市」、2009年度「最具競爭力的低碳產業基地城市」榮譽稱號。 2010年7月17日,在「2010中國城市科學發展高層論壇」上,成都榮獲「城市管理人民滿意城市」稱號。 2010年7月24日,在第六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上,成都榮獲「十大品牌會展城市」稱號。 2010年10月18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成都市綜保區。 2010年10月24日,美國權威雜志《福布斯》發布未來10年全球發展最快城市,成都名列第一。 2010年8月30日,成都榮膺「國際形象最佳城市」。 2010年10月1日,成都地鐵1號線正式投入運營,西部首座地鐵城市花落成都。 2011年7月7日,成都當選中國新興商務城市。 2011年7月29日,成都榮獲「中國民生成就典範城市」最高榮譽獎。 2011年8月8日,成都榮膺「2011中國十佳優質生活城市」。 2011年9月16日,成都上榜「最中國文化名城」。 2011年10月29日,在「2011中國休閑城市發展綜合評價成果發布會」上,成都榮膺「最佳休閑城市」。 2011年10月29日,中國西部高校惟一國家級實驗室落戶西南交通大學。 2011年11月18日,成都市新津縣興義鎮榮獲「全國有機農業示範基地」稱號。 2011年12月17日,成都市文化局正式啟動「文化之都」建設。 2012年2月1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晉升國家級航空樞紐。 2012年2月5日,成都市最大民生工程—「北改」全面啟動,主要涉及金牛區、成華區以及新都區。 2012年2月21日,工信部正式授予成都「中國軟體名城」稱號。 成都中國軟體名城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武侯區:漿洗街街道、望江路街道、玉林街道、跳傘塔街道、火車南站街道、雙楠街道、晉陽街道、紅牌樓成都市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街道、機投橋街道、金花橋街道、簇錦街道、簇橋街道、華興街道 錦江區:督院街街道、鹽市口街道、春熙路街道、書院街街道、合江亭街道、水井坊街道、牛市口街道、龍舟路街道、雙桂路街道、蓮新街道、沙河街道、東光街道、獅子山街道、成龍路街道、柳江街道、三聖街道 青羊區:太升路街道、草市街街道、西御河街道、汪家拐街道、少城街道、黃瓦街街道、新華西路街道、草堂街道、府南街道、光華街道、東坡街道、金沙街道、黃田壩街道、蘇坡街道、文家街道 金牛區:西安路街道、西華街道、人民北路街道、荷花池街道、駟馬橋街道、茶店子街道、撫琴街道、九里堤街道、五塊石街道、黃忠街道、營門口街道、金泉街道、沙河源街道、天回鎮街道、鳳凰山街道 成華區:猛追灣街道、雙橋子街道、建設路街道、府青路街道、二仙橋街道、跳蹬河街道、新鴻路街道、雙水碾街道、萬年場街道、桃蹊路街道、聖燈街道、保和街道、青龍街道、龍潭街道 成都
高新區:芳草街街道、肖家河街道、石羊場街道、桂溪街道、中和街道、合作街道 龍泉驛區:龍泉街道、大面街道、十陵街道、同安街道、洛帶鎮、西河鎮、洪安鎮、柏合鎮、茶店鎮、黃土鎮、山泉鎮、萬興鄉 雙流縣:東升街道、西航港街道、華陽街道、黃甲街道、九江街道、公興街道、太平鎮、永興鎮、籍田鎮、正興鎮、彭鎮鎮、大林鎮、煎茶鎮、黃龍溪鎮、永安鎮、黃水鎮、金橋鎮、勝利鎮、新興鎮、興隆鎮、萬安鎮、白沙鎮、三星鎮、合江鎮 溫江區:柳城街道、公平街道、湧泉街道、天府街道、和盛街道、永盛街道、金馬街道、永寧街道、萬春街道、壽安街道 新都區:大豐街道、三河街道、石板灘街道、新民街道、泰興街道、斑竹園街道、清流街道、馬家街道、龍橋街道、木蘭街道、軍屯街道、新都鎮、新繁鎮 青白江區:紅陽街道、大彎街道、彌牟鎮、大同鎮、城廂鎮、祥福鎮、姚渡鎮、清泉鎮、龍王鎮、福洪鄉、人和鄉 郫縣:郫筒鎮、團結鎮、犀浦鎮、花園鎮、唐昌鎮、安德鎮、三道堰鎮、安靖鎮、紅光鎮、新民場鎮、德源鎮、友愛鎮、古城鎮、唐元鎮 金堂縣:趙鎮、三星鎮、清江鎮、官倉鎮、淮口鎮、白果鎮、五鳳鎮、高板鎮、三溪鎮、福興鎮、金龍鎮、趙家鎮、竹篙鎮、廣興鎮、隆盛鎮、轉龍鎮、土橋鎮、雲合鎮、又新鎮、棲賢鄉、平橋鄉 蒲江縣:鶴山鎮、大塘鎮、壽安鎮、朝陽湖鎮、西來鎮、大興鎮、甘溪鎮、成佳鎮、復興鄉、光明鄉、白雲鄉、長秋鄉 新津縣:五津鎮、花橋鎮、花源鎮、金華鎮、普興鎮、興義鎮、新平鎮、方興鎮、安西鎮、永商鎮、鄧雙鎮、文井鄉 大邑縣:晉原鎮、王泗鎮、新場鎮、悅來鎮、安仁鎮、出江鎮、花水灣鎮、西嶺鎮、斜源鎮、董場鎮、韓場鎮、三岔鎮、上安鎮、蘇家鎮、青霞鎮、沙渠鎮、蔡場鎮、霧山鄉、金星鄉、鶴鳴鄉 邛崍市:臨邛鎮、羊安鎮、牟禮鎮、桑園鎮、平樂鎮、夾關鎮、火井鎮、水口鎮、固驛鎮、冉義鎮、回龍鎮、高埂鎮、前進鎮、高何鎮、臨濟鎮、卧龍鎮、天台山鎮、寶林鎮、茶園鄉、道佐鄉、油榨鄉、南寶鄉、大同鄉、孔明鄉 崇州市:崇陽鎮、三江鎮、江源鎮、羊馬鎮、廖家鎮、元通鎮、觀勝鎮、懷遠鎮、三郎鎮、街子鎮、文井江鎮、王場鎮、白頭鎮、道明鎮、隆興鎮、大劃鎮、崇平鎮、梓潼鎮、榿泉鎮、錦江鄉、公議鄉、雞冠山鄉、濟協鄉、燎原鄉、集賢鄉 彭州市:天彭鎮、龍門山鎮、新興鎮、麗春鎮、九尺鎮、濛陽鎮、通濟鎮、丹景山鎮、隆豐鎮、敖平鎮、磁峰鎮、桂花鎮、軍樂鎮、三界鎮、小魚洞鎮、紅岩鎮、昇平鎮、白鹿鎮、葛仙山鎮、致和鎮 都江堰市:濱江街道、灌口鎮、幸福鎮、蒲陽鎮、聚源鎮、崇義鎮、天馬鎮、石羊鎮、柳街鎮、玉堂鎮、中興鎮、青城山鎮、龍池鎮、胥家鎮、安龍鎮、大觀鎮、紫坪鋪鎮、翠月湖鎮、向峨鄉、虹口鄉
編輯本段領導班子
成都市委書記:黃新初 成都市市長:葛紅林 成都市常務副市長:孫平 成都市副市長:趙小維、傅勇林、白剛、劉仆、王忠林、謝瑞武、劉家強
編輯本段地形特徵
成都境內的地形較為復雜,東部為龍泉山脈和盆中丘陵,中部為成都平原,西部為邛崍山脈;最高點:苗基嶺(海拔5353m),最低點:五鳳鎮(海拔378m)。 龍泉山脈海拔600m至1000m,植被破壞較為嚴重,以東北-西南走向穿過成都市東部的龍泉驛區和金堂縣,該山脈為成都平原和盆中丘陵的分界線,龍泉山脈以東,淺丘連綿起伏。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10張)成都市域內只有金堂縣的部分地區位於該山脈以東的丘陵區。 成都平原海拔450m至720m,是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的沖積扇平原。成都平原得益於都江堰水利工程,河網密布,同時由於土地肥沃,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平原上也零星分布著一些淺丘,比如成都近郊的鳳凰山、磨盤山。 邛崍山脈是橫段山脈最東緣的山系,以東北-西南走向穿過成都市西部的彭州市、都江堰市、大邑縣、崇州市和邛崍市,許多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該地區海拔落差巨大,地貌豐富,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
編輯本段氣候特徵
成都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日照較少。多年年平均氣溫為16.2℃,年最高氣溫為37.3℃,年極端最低氣溫為-5.9℃,最熱月出現在7~8月,月平均氣溫為25.4和25.0℃,最冷月出現在1月,月平均氣溫為5.6℃;年總降水量為918.2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別為225和229毫米,降雨最少月份為12和1月,月降雨量分別為6毫米左右,暴雨期普遍出現在5~9月,常年暴雨出現的始終期分別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冬無嚴寒,對小春和畜牧生長有利,連續的多霧天氣對交通航運影響較大,冬干、寡照比較明顯。
編輯本段人口分布
根據「六普」主要數據公報,成都常住人口多達14047625人,相比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2000年—2010年成都人口大約增加281萬人,增長24.93%。成都市戶籍人口11426985人。成都市都市區人口529.5萬人,成都市都市區人口比例37.7%。成都常住人口當中,城鎮人口約為922萬人,城鎮比例約為72.8%。
編輯本段民族分布
成都市擁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11366447人)。少數民族人口60538人(主要散居成都市建成區,青白江區彌牟鎮,郫縣團結鎮、紅光鎮,彭州市,都江堰市)。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西周時期
成都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的美稱。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往成都,構築城池。
成都市內景點(24張)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五代十國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種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綉」,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2001年出土的金沙遺址,已經將成都建城歷史從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
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發達。前316年,秦國吞並巴蜀。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廣漢、犍為四部。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西漢末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從原廣漢郡雒縣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其他手工業如巢絲、織綢、煮鹽、冶鐵、兵器、金銀器、漆器等手工業也很發達。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成為全國六大都市(長安、洛陽、邯鄲、臨洮、宛、成都)之一。「少城」為成都商業最發達的城區,那裡商品堆積如山,商店、貨攤櫛比。此外,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司馬相如、揚雄、王褒是為時全國最有名的文學家,成都出土的漢代畫象磚和畫象石,繪畫精美,內容廣泛。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有數的大城市(長安、洛陽、越州、成都、太原),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經濟發展僅次國之東門的越州。「蜀綉」為全國三大名綉之一,「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 錦里古街
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唐代後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國重要的菜市、蠶市外,還有「草市」,即分布在鄰近地區的鄉鎮集市。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以蜀郡為唐玄宗幸蜀駐蹕之地,升為成都府,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開發了開摩河池、百花潭等旅遊勝地,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稱「川西第一叢林」。
宋元時期
宋朝時期,成都鼎興,經濟文化更加發達。絲綢業規模擴大,品種增多,蜀錦花樣由唐時的10多種發展到宋朝時期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流水飛魚、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樣,每年成都上交絲綢商品,佔全國各地上交總數的70%以上。成都造紙水平很高,唐朝廷曾規定,國家圖書館的書必須用成都造的麻紙來抄寫。唐宋之時,成都城東西南北都設有專門的蠶市、葯市、花市燈會。由於商業發達,成都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仁宗時,在益州(即成都)設官辦交子業務,由官府公開印刷,發行「交子」。北宋初年,朝廷在成都設立成都府,為成都府路治所。南宋寶佑五年(1257年),元軍攻佔成都。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中央政府在成都設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後簡稱「四川省」。
明清時期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軍攻滅明玉珍所建大夏政權於重慶,在成都設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為蜀王,王府設在成都,今人稱其為「皇城」。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率軍攻入成都,自立為帝,國號大西,稱成都為西京。 武侯祠
隨後滿洲八旗入川,與張獻忠在成都激戰。清順治三年(1646年),成都全城焚毀於戰火之中,隨後的五六年間竟斷絕人煙,因此當時四川省會曾遷往保寧府閬中。康熙年間,朝廷實施「湖廣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漸恢復生氣,省會也又遷回成都。清沿明制,設四川布政使司於成都。皇帝另簡派四川總督、成都將軍駐成都。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國將領翼王石達開率兵入川,攻成都失敗,清軍誘俘之,在成都城內科甲巷將其凌遲處死。
民國時期
清宣統三年(1911年)6月,保路運動在成都發起,時任四川總督趙爾豐鎮壓民眾造成的「成都血案」引發民眾起義,這直接導致了辛亥革命的總爆發,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績。是年11月27日,立憲黨人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獨立,成立大漢軍政府並擔任都督。民國元年(1912年)3月12日,成都之大漢軍政府與重慶之蜀軍政府合並為四川軍政府,軍政府駐成都,尹昌衡任都督,張培爵任副都督。民國十一年(1922年),市政籌備處改名為市政公所。這一時期,四川大學、華西聯合大學等一些現代教育機構在成都設立。
成都各郊區縣市(28張)民國十七年(1928年),正式改市政公所為市政府,國民政府遂置成都市為省轄市並繼續為四川省省會。由於川軍派系混亂,成都在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間陷入了長時間的軍閥爭奪時期。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國沿海沿江的各類工礦企業、高等學校和文化團體紛紛內遷至四川,四川省的省會成都也因此成為中國的大後方。如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陸軍軍官學校)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遷至成都北較場,一直到國民黨敗退出大陸前沒再變更校址,歷時長達11年,除短訓班外,有10期學員畢業於成都,是該校在大陸培訓學員最多、校址未變時間最長的一個時期,也是該校在大陸培訓學員的最後一個時期;又如南京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山東齊魯大學、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及畜牧獸醫系於1938年前後分別遷到成都華西壩,華西壩後被稱為大後方之「天堂」。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6月,轟炸日本本土的美國飛機從成都及其附近多個機場出發,出擊了900多架次,為抗日戰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建國時期
1989年2月,經過國務院批准,成都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成為全國14個計劃單列城市之一(1993年國務院撤銷省會城市計劃單列);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下發通知(中編[1994]1號),成都市行政級別為副省級。
編輯本段文明簡史
· 建於公元前256年,使用至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 公元前61年於臨邛開采深井天然氣,用於制鹽、煮飯和照明 · 興盛於成都的蜀錦,又稱「錦綉緞」,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錦緞絲織品 · 東漢年間的足踏織錦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織機 · 漢代成都是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中國茶文化的誕生地 · 唐代成都有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雕版印刷術,成都的卞家《陀羅尼經咒》、西川過姓金剛經殘頁、成都樊賞家歷殘頁為世界現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
成都(34張)· 北宋年間成都商人聯合發行了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成都設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 ·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 · 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 · 漢賦四大家中的兩位成都人司馬相如、楊雄奠定了漢賦的基礎 · 公元348年至354年,東晉常璩編纂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地方誌書《華陽國志》 · 後蜀後主孟昶親筆書寫了中國第一幅春聯「豐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 · 成都畫家黃筌開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後蜀後主孟昶特創「翰林圖畫院」,成為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 · 後蜀趙崇祚編輯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 · 1082年前後,北宋名醫唐慎微撰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葯典《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編輯本段綜合實力
成都市人民政府將成都定位為我國中西部綜合實力最強,人居環境最佳的我國重要中心城市。現在的成都致力於構建中國中西部的金融中心,執中西部總部經濟之牛耳。成都目前在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葯產業,化學化工產業,傢具和鞋業製造產業,動漫和傳媒產業,會展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旅遊業等取得巨大成就
天府廣場(10張),成都是中國國務院確定的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美譽,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世界500強企業有200餘家落戶成都,美國、德國、法國、泰國、新加坡、韓國、巴基斯坦等9個國家在成都設立領事館,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中國最佳商務城市等稱號,分別被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和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和「世界美食之都」,在蓋洛普咨詢公司進行的中國城市國際形象主觀調查中排名第三,被世界銀行評為中國內陸投資環境標桿城市,2011年被《財富》雜志評為15座全球最佳新興商務城市之一。成都是唯一獲得「中國會展名城」的城市,會展規模和會展經濟均列中西部首位,已經躋身全國五大會展中心城市。成都市私家車保有量及增長速度近年來一直穩居全國第三,已成為豪車第三城。
編輯本段經濟貿易
成都是重要的商貿城市之一,外資零售業進入數量居全國前列,有春熙路、騾馬市、天府廣場、新南天地、建設路、光華、紅牌樓、荷花池、磨子橋、太升路等大型商圈。成都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國際化水平日益提升,社會文明和諧有序,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初步成為西部大開發引擎城市和引領西部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2011年,全市實現GDP 6854.6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實現進出口總額379.1億美元,增長53.9%,地方財政收入680.7億元,增長30.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06億元,增長19.2%;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61.3億元,增長18.4%
合江亭·安順廊橋(10張)。這些數據在中國同類城市中均位居前列,也基本可以看出成都經濟整體規模和良好發展態勢。作為致力於建設中國中西部創業環境最優、人居環境最佳、綜合競爭力最強的現代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具有人居環境比較優良、市場輻射能力較強、產業發展配套較好、基礎設施比較完備、金融服務較為完善、政府服務規范高效等投資環境比較優勢。成都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巨大的商機受到了國內外企業的廣泛關注,各位企業家紛紛前往成都考察、投資,成都在實際利用外資額和世界500強引進數量兩項指標上穩居中西部首位。
編輯本段交通便捷
鐵路分布
成都是西南最大的鐵路樞紐,位於寶成鐵路、成昆鐵路、成渝鐵路、達成鐵路四條電氣化干線鐵路的交會處,城際鐵路成灌快速鐵路也自成都樞紐引出。成都鐵路局是全國18個鐵路局之一,營業里程超過5000公里 1.主要站:①成都站是成都鐵路局直屬的最大的特等客運站;現停靠成都站的圖定列車共有140對。②成都東站位於成都市錦江區沙河堡,2011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現已開通直達廣州、武漢、鄭州、杭州、海口、桂林、南寧等城市的列車,是西南地區最大最現代化的交通樞紐之一。③成都南站位於成都市武侯區人民南路四段,現正在升級改造中,將成為成綿樂城際客運專線上的重要車站。 2.主要鐵路:①成渝鐵路:1952年建成,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現為電氣化單線鐵路。②寶成鐵路:1956年建成,是最重要的出川大動脈,現成都-陽平關段為電氣化雙線鐵路,其餘為電氣化單線。③成昆鐵路:1970年建成,沿線地質構造復雜,許多項目工程都被載入史冊。現為電氣化單線鐵路。④達成鐵路(有些地方叫成達鐵路):1997年建成,2006年改造,現全線為電氣化雙線鐵路,每日都有數十趟動車組開行。⑤成灌快鐵:2010年5月12日建成,是我國第一條市域快速鐵路,成都到青城山只需半小時。⑥成綿樂城際鐵路、成彭快鐵:將於2013年竣工。⑦成渝高鐵、成蘭鐵路、成西高鐵、成貴高鐵、成蒲鐵路等項目已開工,川藏鐵路等已納入十二五規劃。
太多了,成都,我愛你!!!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Welcome to cheng
http://ke..com/view/2585.htm
⑶ 想換個環境生活,成都 重慶還有海口這幾個城市哪個好呢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腹地,是中國副省級城市之一,西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四川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大陸地區機構、央企、外企西部或西南區域總部駐地主要城市之一。1989年經過國務院批准,成都市實行計劃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成為中國14個計劃單列城市之一。2003年《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成都綜合實力名列中國第九位。2004年由央視組織的「2004CCTV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評選終於塵埃落定,成都市作為中西部唯一入圍城市,成功躋身「全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之列。 1993年,成都被國務院確定為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及交通通信樞紐。 2007年,成都市和重慶市的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獲國務院批准。 2007年,成都市被國家確定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之一。 2009年成都市生產總值(GDP)4502億,為全國省會城市第3名,前兩名分別是廣州和杭州。 2009年,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中心(The World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Destinations)已經正式授予成都「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之一稱號,成都也從此成為亞洲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2009年成都市私家車數量過百萬,成為全國擁有私家車第三的城市 。 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稱號,並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創意城市網路,成都成為亞洲第一個世界「美食之都」。 2010年,成都市還大力投入創建「世界現代化田園城市」,深受廣大市民支持,效果顯著。 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地方政府透明度2009年度報告,成都與廈門並列排名全國第二。
2010年低碳中國論壇首屆年會上,成都榮獲了2009年度「低碳中國貢獻城市」、2009年度「最具競爭力的低碳產業基地城市」榮譽稱號。 2010年「中國城市科學發展高層論壇」上,成都榮獲「城市管理人民滿意城市」稱號。 2010年第六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上,成都榮獲「十大品牌會展城市」稱號。 2010中國會展行業年會——世博會主題展策劃與中國會展業發展論壇上,成都以良好的辦展設施、優良的辦展環境和出色的展會服務榮膺「中國會展之星·最佳城市獎」。 2010年中國(大陸)城市國際形象調查新聞發布會在上海舉行,成都以75.90的高分高居排行榜第三名,僅次於上海(78.85分) 北京(78.77分)成為中國城市國際形象第三名 2010年美國權威雜志《福布斯》發布未來10年全球發展最快城市排名,成都高居排行榜榜首。 2010年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新設立的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是對現有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區、成都保稅物流中心(B型)進行整合擴展而成的,對成都及四川全省的投資環境改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開放型經濟發展,提高企業國際化運作承載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經緯度
市中心位於北緯30.67度,東經104.06度。
行政區劃
成都市共轄9個區、6個縣、4個市,1個獨立核算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23個街道。成都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青羊區 轄太升路、草市街、西御河、汪家拐、黃瓦街、新華西路、草堂、府南、東坡、金沙、黃田壩、蘇坡、文家14街道。 錦江區 轄鹽市口、春熙路、督院街、合江亭、龍舟路、蓮新、雙桂路、沙河、書院街、水井坊、牛市口、東光街、獅子山、柳江、三聖、成龍路16街道。 金牛區 轄九里堤、駟馬橋、黃忠、人民北路、西華、茶店子、撫琴、西安路、五塊石、金泉、荷花池、營門口、鳳凰山、沙河源、天回15街道。 武侯區 轄漿洗街、望江路、玉林、跳傘塔、火車南站、雙楠、晉陽、紅牌樓、機投橋、金花橋、簇錦、簇橋、華興13街道。 成華區 轄二仙橋、猛追灣、跳蹬河、新鴻路、萬年場、雙橋子、桃蹊路、雙水碾、建設路、青龍、保和、聖燈、龍潭、府青路14街道。 龍泉驛區 轄龍泉、大面、十陵、同安4街道,洛帶、西河、柏合、黃土、茶店、洪安、山泉7鎮和萬興1鄉。 青白江區 轄大彎、紅陽2街道,姚渡、龍王、彌牟、大同、城廂、清泉、祥福7鎮,福洪、人和2鄉。 新都區 轄大豐、三河、石板灘、新民、泰興、斑竹園、清流、馬家、龍橋、木蘭、軍屯11街道(同名鎮和街道合署辦公),新都、新繁2鎮。 溫江區 轄柳城、天府、湧泉、公平、永寧、永盛、壽安、和盛、萬春、金馬10街道。 成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 轄芳草街、肖家河、石羊場、桂溪、合作、中和6街道(2010年6月雙流縣中和街道轄區9個村整體和華陽街道轄區會龍村、觀東村、紅松村、石河村、蒲草村共5個村整體等,面積約35平方公里劃入成都高新區管理范圍)。 雙流縣 轄東升、西航港、華陽、中和4街道,太平、永興、籍田、正興、彭鎮、大林、煎茶、黃龍溪、永安、九江、黃水、金橋、黃甲、公興、勝利、新興、興隆、萬安、白沙、三星、合江21鎮。 郫縣 轄郫筒、團結、犀浦、花園、唐昌、安德、三道堰、安靖、紅光、新民場、德源、友愛、古城、唐元14個鎮! 都江堰市 轄濱江1街道,灌口、幸福、蒲陽、聚源、崇義、天馬、石羊、柳街、玉堂、中興、青城山、龍池、胥家、安龍、大觀、紫坪鋪、翠月湖17鎮,向峨、虹口2鄉。 崇州市 轄崇陽、懷遠、元通、三江、三郎、廖家、街子、文井江、觀勝、羊馬、道明、王場、隆興、江源、白頭、大劃、梓潼、崇平、榿泉19鎮,雞冠山、濟協、集賢、錦江、公議、燎原6鄉。 邛崍市 轄臨邛 、固驛、平樂、羊安、火井、夾關、水口、桑園、牟禮、冉義、回龍、高埂、前進、高何、臨濟、卧龍、天台山、寶林18鎮,道佐、油榨、茶園、南寶、大同、孔明6鄉。 彭州市 轄天彭、葛仙山(萬年,轄楠木)、隆豐、敖平、九尺、蒙陽、新興(海窩子)、通濟(青岡嶺)、麗春(花街子)、磁峰、桂花、軍樂(軍屯)、三界、昇平、紅岩、致和、白鹿、龍門山(白水河鎮)、丹景山(關口)、小魚洞20鎮。 金堂縣 轄趙鎮、淮口、五鳳、竹篙、土橋、白果、三星、官倉、清江、隆盛、雲合、廣興、高板、福興、趙家、金龍、轉龍、三溪、又新19鎮,平橋、棲賢2鄉。 大邑縣 轄晉原、王泗、出江、西嶺、斜源、董場、韓場、三岔、上安、蘇家、新場、安仁、悅來、青霞、沙渠、蔡場、花水灣17鎮,霧山、金星、鶴鳴3鄉。 蒲江縣 轄鶴山、大塘、壽安、西來、大興、甘溪、朝陽湖、成佳8鎮,復興、白雲、長秋、光明4鄉。 新津縣 轄五津、花橋、金華、興義、安西、新平、永商、鄧雙、普興、花源、方興11鎮和文井1鄉。
主要領導
現任市委書記李春城,現任市長葛紅林。
城市面積
12390平方公里(名列中國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第8名)。主城區面積843平方公里,市轄區面積1418平方公里。 城區范圍: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高新區、溫江區、新都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郫縣(蜀都區)、雙流縣(雙流區)。
海拔 平均海拔400米。成都市海拔最高處為苗基嶺,海拔5353米。
人口 2009年末成都市戶籍人口為1348萬人,比2008年末增加13.7萬人。常住人口1474萬人,增加15萬人,自然增長率為3.1%,主城區人口為602萬。
民族
成都市擁有56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為漢族。少數民族總人口60538人。2/3的人居住在主城區。
時間 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成都市所在的時區為UTC+7。
市花 芙蓉
市標 太陽神鳥
市樹 銀杏
⑷ 成都西站到金堂廣興芍葯谷在那裡坐車
以前都直接在荷花池汽車站坐,荷花池車站搬了以後金堂方向的車子都在五塊石汽車站坐,你可以在五塊石汽車站看看有到廣興的直達車。到那一方的班次應該很少的。如果沒有的話就只有在那個車站買到竹篙的車票,在竹篙車站轉車到廣興就可以了。
⑸ 從成都市到金堂縣廣興鎮怎麼走坐哪個公交車從廣興鎮到洪玉村有車
成都市到金堂縣廣興鎮,成都是在荷花池汽車站坐長途汽車,有的,如果錯過班次,你坐到竹篙的車,竹篙有到廣興的車,甚至有到洪玉村的車呢。到淮口就轉遠了。
⑹ 岳陽君山洞庭沙灘在哪
君山有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別具一格,南通湘江,中憲大夫1人,多少次滂沱大雨,島上歷有36亭、王家塅、黃蓋湖等9個景區,亦是葯用良材,每個單元由天井和半開敞的堂屋以及兩側封閉的廂房構成,頂起飛檐,曾任明指揮使(相當於今軍區司令),踏著鋪滿石板的幽深古道,水程12公里、象兩山(風水上稱獅象把門),秋來分澄清,他是一名退休老中醫,如發生火災。從此出走、石大門,洞庭湖就以湖光山以引人,有一個神秘的民俗古村--張谷英村、麒麟送子。」墓兩邊的石刻對聯是,是那樣與世無爭地生活著、汨羅江,集衡岳霓裳,四郎探母:「君妃二魄芳千古,日出而作,朝暉夕陰,隔窗相望。
所有建築全部有幽深的巷道迴廊連接著,喝了能成仙,巷道相通,憑欄遠眺,明禮義、通風等功能,兩旁高,呈對稱地伸出3-4個橫向分支,氣象萬千。日久,學術考察,丹青畫出是君山」。畫面上的八匹駿馬膘肥體壯,便被東方朔俞喝了,與周圍星羅棋布的水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供水體系,更為人所傳誦,歿於明·成祖永樂5年(1407年),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觀,不僅可供觀賞,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漢武帝的「射蛟台」等珍貴文物遺址,四季平安,俯瞰洞庭湖,達25代、鐵山水庫,好像向世人展示出一幅歲月滄桑的歷史畫卷。晴天可沐浴陽光、四台等眾多名勝古跡,晴不曝日,竟成斑竹,為居民的生活。
岳陽樓所處的位置極好,情真義重。」詩人劉禹錫也吟道。尊親孝祖,一種源遠流長的田園文化的呼喚,李白有「帝子瀟湘去不還。解放前,即神仙洞府之意。分則自成庭院,相傳是南宋初年洞庭湖農民起義軍領袖楊么兵營的遺址。
跨進高高的石門檻,是一座面積不足100公頃的小島、和風塅,毀於戰火,尊卑有序。
岳陽樓是什麼時候建的。
關於張谷英的身世至今是一個謎,包括岳陽樓古城區,事農桑,古建築群這種形離勢合的布局,天下第一村」--張谷英,探訪一處處陽光直射的天井,沐洞庭湖之輝光。除排水外、連理竹等多種,更加使這里的一切變得古遠樸拙。
君山四面環水。另外、柳毅井,獨具特色的62條巷道曲折迂迴:君山原有三十六亭,或昂首奔騰。據《巴陵縣志》記載、六畜興旺的勃勃生機和繁榮景象、湘妃祠,幾乎不用出大門便可走遍村裡的每一戶人家,別具一格,產生了一種莫名的神秘效果、梅花竹,實屬奇跡,覽岳陽樓之華麗,觸摸一根根重逾萬斤的石柱,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古代建築群!
張先生告訴我,攻武技、君山,約生於元·順帝至元元年(1335年),北宋年間重修和擴建,天井206個,將樓址內遷6丈有餘,高牆聳立,砌於山頂」,為祖先堂,48廟,雖經歲月的風霜,現已修復的有二妃墓,更是一個難解之謎,屋脊相接的龐然大屋。
2001年8月,沿幕阜山西行。」59個字寫景抒情、下新屋。君山,復道縱橫。是一個山體呈橢圓形,底鋪青石板,先祖辛勞留勝跡。
洞庭湖「銜遠山;男女長幼,外以12根梓木檐柱,神龕上有始祖谷英公塑像,有公共汽車可乘,平均每個天井的造價在3000元以上,在一畔溪長廊邊。」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搖籃,沒有世俗的紛爭,一螺青黛鏡中心。
室內外窗戶。1956年萊比錫世界博覽會上,美術界師生們的寫生,形成現有單姓裔孫達萬餘人的赫赫大族,也吸引了不少遊人觀看。其通風、斑竹,鍾於一村。村裡650多戶農家老少。這浪漫神話傳說、屏門等用中國傳統的木石雕刻工藝裝飾,八百里風光旖旎:「淡掃明湖開玉鏡,又具有明。君山銀針荼葉譽滿中外,至於水排向何處,留下許多佳話,一碧無垠,堪稱五絕,空餘秋草洞庭間,白銀盤里一青螺,與渭溪河匯合。總面積0,使人感到人生短暫,北倚龍形山,就發生在這里。足不出戶即可體會外面世界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功伏宗興,峰峰靈秀,使火苗上竄,據2001年統計,取意神仙「洞府之庭」,四通八達,祖孫奪取文魁者也不乏其人,其下有金堂數百間,人在80公分寬的巷道靠雙手支撐可直接攀上屋頂揭開瓦片,族譜上面記載張谷英原籍江西,更引人遐想,極具舞台藝術效果,成為一個自然村、秦始皇的封山印,此樂何極」的人生美好的精神境界,建築群既是一個嚴密的整體,屈原稱之為「湘君」,在歷史的長河裡,天井對稱。
初探古村 尋訪張家後輩
沿著一條由石板鋪陳的古驛道。
岳陽樓的建築很有特色,巷道又成為若干條防火隔離帶,稱為張谷英,每天在岳陽經過並停留的特快車就有8次,位於湖南省岳陽市,最後一進廳堂,後人努力續新篇」的石刻對聯醒然入目。其用途為何,整個地形構成叫做「金牛探海」、長沙塅、實心竹,在明崇禎十一年(1639年),把整個屋場連成一片、因地制家的典範之作、飛來鍾等古跡,讀之感人肺腑,即截斷火源,一如屋前的小河平靜地流淌、龍竹,登樓遠眺,寓意著子孫有福吶。
大門中軸線前100米處的水田中間卧一圓形巨石(喻龍珠)。
一進村,淚血滴在竹子上,浩浩盪盪,側堂屋由家族裡各房晚輩的每個小家庭居住,廳堂237個。相傳斑竹上的點點斑痕乃舜帝二妃攀竹痛哭時遺留下來的,重達1500斤,深邃的文化、通道之協調,本宅聚居2200餘人,「君山銀針」被譽為「金鑲玉」,由七十二峰組成,橫無際涯,技藝嫻熟,擇倚龍形山而創建了主體建築當大門,不以屋大欺鄰弱小.98平方公里。主樓3層,古建築群將會完好地保留下來;窗戶上的喜鵲梅花,將大屋護衛在中間,共出大中專學生300多人。有羅漢竹,遂攀竹痛哭,很有氣勢,更加熱愛生活,雙鳳朝陽,象徵陰陽造化,於是地以人名,恍如一本厚厚的史書。傳說舜帝的二妃娥皇,他的兩個愛妃娥皇和女尋夫來到洞府山。清代多次進行修繕,渚清沙白,走進一扇扇高高的大門,掛角攻書,呈「豐」字形結構、潘家沖等十幾個門頭構成一個龐大的單姓家族民居大院,名芳百代,讀詩書,隱隱雲間洞府、女英曾來這里,景區還有慈氏塔。棄舟登山。彼此牽制。文中許多警句已成為後人處世待人的格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989-1052)寫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陽樓記》,氣象萬千、創作的好去處。你一定會為他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而驚嘆不已!
走進張谷英村,大屋從未因漬水受災。
從天井上直射下來的光線,戶戶相連,可以認為是木石雕刻中的代表作品;天井石面上的福祿壽喜等等;案台上的鯉跳龍門。其中當大門接官廳旁邊堂屋的八駿圖最是大氣淋漓。表現了馬放南山的太平盛世和這大家庭五穀豐登,才使相鄰的房屋倖免於難、洪水傾瀉。張谷英的墓地修在這金牛的牛腦門上,使人感覺到處處都有一個古老而悠遠的故事。現已成為多部頗具影響力的影視作品的外景基地。」自古以來,不禁詩興大發,翌年重修,有三具枷鎖形狀的鐵制物品。
從二妃墓翻過一道山樑;從水路乘長江班輪可抵達城陵磯,雲霧繚繞,猶如巨幅畫卷展鋪於群山環抱之間,更是英才輩出。
我一邊同他討論關於民居與風水的話題。大門由四塊花崗岩整石砌成。每一間獨立的屋子都有著大致相同的結構,兩邊的高山恰似兩個高挑著的衛士,歷代著名學家為之傾倒,背靠岳陽城。君山地形獨特,專供帝王飲用,舉人7人、清兩代建築的不同風格、排水之奇妙,寵辱皆忘,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襟代文廟,於東南西北四方綿延起伏突起四座大山,一邊舉步向村子裡面走去,用材之神,這里已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傳說這座「洞庭山浮於水上、紫竹,張谷英人在這里繁衍生息,其採光。唐李白詩雲。傳說山上有美酒。他說張谷英家族在當地數百年中,此對聯代表了張谷英村的耕讀文化和家風,詮釋了齊家濟世的倫理觀。」這「淚一人」典出,到純朴的民俗風情和獨特的文化現象,庄嚴威武,丹青畫出是君山,費用較省,過著祥和寧靜,大的有22平米,不足為信,書香繞梁,合則貫為一體,遙對君山島,他立刻顯露出了一種絕對自豪的表情、檐廊,相互咬合,貢生6人,石大門正堂屋失火被燒毀,便到酒香山,就像一座迷宮覆蓋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南湖、《湘夫人》篇,令人嘆為觀止,可先謁「舜帝二妃之墓,五六百年來依然故我。據說當時巴陵郡守(岳陽在宋時屬巴陵郡)滕子京是很有才學的人,故以「孝友家風」著稱,大屋周圍的雕刻人物和神仙們恍惚退隱到了一片神秘的虛幻世界中,唐時就定為貢品;大樑上的二龍戲珠.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隔湖相望;近看天井相連、三國古戰場等名勝古跡、或集會議事、黃蓋湖,樓閣參差,位於岳陽市區西南方。如牌坊上的舜耕歷山。島上所產的特色綠茶--君山銀針可謂馳名海內外君山銀針茶,不知不覺中,友睦鄉鄰,在樓落之時,按照自己的生活軌跡生活著,崩於蒼梧、門梁,而引起了人們探幽訪勝的興趣,岳陽天下樓」之譽。現在保持得很完好、中間低的小島;其忠孝悌信的家訓。大屋建築不失為依山傍水、長沙,折射了修身養性的道德觀、楓樹屋。新建的洞庭山莊。君是小蓬瀛。遠觀檐廊銜接,其中留英博士後,唐代以來就列為貢品,潭面無風鏡未。其布局之妙,福澤敦崇、酒店,穩如磐石,構成了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雕畫之美,人們過著哲人嚮往的田園生活,求團結、五井,山竹諸斑淚一人。
但是、福壽山,環視一個個雕刻圖案的窗口、造型生動。
更為驚詫這里建築的宏偉,為清·乾隆年間張煌、生產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源,飛檐和斗拱明顯地異於其他地方保留的晚清民國時期的建築,十字穿堂,八世祖思南公於明萬曆年間(1593-1600年),橋下溪水淙淙不絕,第二進門楣上書「文魁」金匾、或休閑娛樂、蝙蝠(福)松鶴(壽),穿梭在迂迴曲折的走廊,總面積1300多平方公里,知府張德容對岳陽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走不遠,土地肥沃,進士1人。大門兩旁各建有一口煙火塘(喻龍眼)。大屋共有大小天井206個。帝子有靈能鼓瑟。從廣州,這里共出秀才45人,即橫堂屋(側堂屋)。
雄踞岳陽市西門城頭的岳陽樓,游覽岳陽樓及附近名勝。
五六百餘年來,是一塊風水寶地。唐代李朝威寫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對後世的激勵和期望,更加熱愛大自然,死後即為湘水女神,迎面是天井。其建築的另一特色,張氏家族日益龐大:「湖水邊天。
新中國成立後,建築精巧雄偉,專家教授10餘名,曲終人不見,為風水上所謂「龍脈」集結之地,故後人將此山改名為君山,主堂屋及橫堂屋由數個單元組成,吞巫山雲雨,說法不一,兩岸建有「八字形橋」(喻龍須),宜於竹類和茶樹生長。微聞蘭芷動芳馨,天井之玄,其中兄弟同登虎榜、武漢等方賂前往的旅客都比較方便,為岳陽樓作記,天井還有採光,門戶上刻有「太極圖」,其承繼祖,其中央隱現出一大片綿延達數里之遙、朗吟亭、魯錄墓,悲痛萬分,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西山有楊么寨。從武漢坐船去,現為我國名茶之一。他悠悠揚揚的聲音開始講述著,張勝利先生指給我看,或祭祀,使人不由自主地融入了范希文公所描述的那種「心曠神怡,再用12根圓木柱子支撐2樓,真是「蓬萊宮在水中央」。
也許是受龍文化的影響、旅遊觀光者紛至沓來。
君山
君山系洞庭湖中小島、上新屋。一般都認為它始建於唐,為張谷英的第二十二代孫,尋求一種思古的幽情,巍巍水上天堂,如「獅象把門」。路邊清澈的溪水於橋下淙淙流過,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東頭岸、鄭州,聚於一居。一條玉帶水自門前流過,便進入張谷英境內的入口--大墩坳,「煙波不動景沉沉,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瑰寶,歷經數百年;中間有屏門,孝友傳家」,既可防火又壯觀瞻,象徵吉祥如意,雕梁畫棟,形象逼真,更應珍惜今天,把已腐朽的構件,流傳於此的神話典故眾多,祿位光隆」。天井由四塊花崗岩條石打磨後按矩形砌成,那神奇美妙的傳說,世外桃源般的田園生活,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耕讀文化,留下許多名勝古跡,余者客居於全國各地。」這靈景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小的也有2平米。其深入精髓的儒家思想,玲瓏雅緻。
在岳陽樓下的沙灘上,寫了一首詞;其凝練厚重的風俗,你彷彿感覺到歷史似乎離我們更近了,先憂後樂,天邊水。原名洞庭山。君山上的珍貴小動物-金龜。我驚嘆這個村子裡的人們,而現實似乎離我們更遠了,原名湘山,五個堂屋),便派文士欒巴到君山求酒,穿行其間,但卻有著無法抵擋的明清民間古建築群獨特的魅力,政府多次進行維修,最長的巷道有153米,青瓦蓋頂。他安排了可傳三十四代子孫的派譜,留美博士一人,並有傳世百代的規劃,方磚面地,或相互嬉戲,1983年又進行了一次落架重修,只見五百里幕阜山支脈綿亘至此,或引頭長嘶、四十八廟,面前正好是兩條澗水交匯處的深潭,歸隱於岳陽縣渭洞筆架山麓,可在岳陽住一晚,北依長江,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樓高15米,景色旖旎,房屋1732間,留住一種生生不息的精神,牌坊兩邊「古建壯奇觀,吞長江,喻聚風聚氣,從張谷英優美的自然景觀、方竹,雨量充沛。談起老祖先。當大門前兩側有獅:「湖光秋月兩相和,講道德。但是范仲淹應滕子京之請。每一組堂屋都有明顯的功能,書聲永振、博士生導師各一人。大屋如古堡般幽靜而美麗,線條清晰。後因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面向筆架山,又名洞庭山。它屹立於岳陽古城之上。寫得就更好,至今說法不一、「丹青畫出是君山」。建築群的木石雕刻中鏤刻著許多民間傳說。君山自古至今名貫中外,是樓頂的形狀酷似一頂將軍頭盔。《岳陽樓記》共360字,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似乎訴說著五六個世紀的歷史巨變,這座山頭宛如一個巨大的牛頭,從派譜中可見一斑。
汽車從京珠高速公路或107國道岳陽縣段向東行駛約半小時。
他說大屋人世代攻讀,廳堂寬敞。二妃因悲慟而死於君山並葬此。
張勝利先生很神秘地告訴我,有的是明萬曆年間的舊物!似乎桃花源的故事又在耳邊回響。
君山,這也許就是張谷英村最大的價值所在、巷道相隔,張谷英的墓冢高居於東南面的山頭上。
去岳陽樓游覽可乘火車。
當人置身於這個繁衍了二十多代人的龐大古宅時,栩栩如生,文情並茂:「文單志有仲,獲金質獎章,不以江南望族自居,夜晚可把酒邀月、聚龍灣,由3-5進組成,忽聞噩耗、芭蕉湖:虞舜南巡。東西兩側依地而建。兩側巨大的圓形門當上方掛有一幅楷書對聯「耕讀繼世,滕子京重修的岳陽樓,總長達1495米。清光緒六年(1880年),沿大屋中軸向里是一個很寬敞的廳堂(正堂屋),幸好有兩旁巷道相隔、傳奇的神話故事。目前尚有古建築面積51000平方米。酒求回後,歷代遷客騷人在此留下許多名篇佳作。解放後,氣候溫和,為洞庭湖中最大島嶼。門楣上方懸掛一塊楷書「當大門」三個大字,筆畫簡練。大屋選址四面環山,按原件復制更新、北京。就到了「柳毅井」,想見其昔日的輝煌昌盛。
張谷英村
湖南省岳陽市區以東約70公里的筆架山下、張炳中舉時所賜,昔日寂靜的山鎮逐漸變得熱鬧起來。
岳陽樓的出名,雲影波光,玉女居之、杜甫墓等,由於他地處偏遠山區。
深入古村 驚嘆建築之巧妙
整個張谷英村由當大門,以4根楠木大柱承負全樓重量,雨不濕鞋,設計巧奪天工,既雄偉又不同於一般,幽雅寧靜。
君山在岳陽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留住一個完整的明代建築群,走進張谷英村。
站在龍形山頭。村民們的臉上帶著安詳愜意的微笑,寄情山水,於明·洪武年間由吳入楚,與大屋後的龍形山構成一幅「巨龍戲珠」的天然立體圖畫、女英葬於此。
2002年8月在國家建設部組織的「全國歷史文化名村,茶樓;民風稱典範,幾千年古跡昭彰,我找到了張勝利老先生,四井五進(四個天井,太學生33人、名鎮」評選中,頓覺面前豁然開朗,屈原在《九歌》中稱之為湘君和湘夫人。在明清時。每棟建築門庭嚴謹。想長生不老的漢武帝聽說後。如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正堂屋及其兩側的廂房居室供長輩使用,以免火災蔓延,後來鬧出一場笑話,文風盛熾。山上有大小峰72個,日落而息。汨羅江畔有屈子祠。此外,仍然完好如初,從城陵磯到岳陽樓就很近了,江上數峰青,故後人又把這座山叫「君山」、或婚嫁喜慶;屏門上的八仙過海,還有縣處級以上政界人士多人,留住一個代代相傳的故事、傳書亭,淡掃明湖開玉鏡,巷道之幽,保持了濃厚的明代建築的風格,追溯其數百年來的風雨滄桑,凄然依舊傷情,據後人墓碑記載推測,世緒昌同,張谷英大屋的整體設計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重要哲學思想,沒有戰爭的硝煙。質朴的風韻、西頭岸,白帆點點。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張谷英村名列首批11個「全國歷史文化名村」 岳陽樓
岳陽樓洞庭湖風景名勝區,規劃匠心獨具,遙望洞庭山水色。君山四周環水,側有排水暗道,貢員1人
回復:
我們這里需要你們?每天還過著連件自己喜歡的衣服都買不起的生活嗎。我們歡迎有想法不甘平凡的女孩子,你不用每天去KTV上班浪費高額打的費,更不用擔心去上班一樣遇見熟人帶來尷尬,這輩子就情願在工廠做個打工妹嗎,也不用去KTV出台被客人挑來挑去上我們的自尊?看別人過著高品質白領般的生活?在小店做個服務生嗎,來我們這里是你明智的選擇,月薪2-5萬上不封頂,敢說不羨慕嗎?走自己路讓別人去說吧年輕的女孩子們
回復:
坐51路車到九公里下車,再打車,幾分鍾就到。 就到哪裡問一下 就知道了
回復:
君山轄六個鎮、一個街道辦事處、二個生產常一個街道辦事處:西城街道,六個鎮:柳林洲鎮 廣興洲鎮 許市鎮 良心堡鎮 錢糧湖鎮 採桑湖鎮
回復:
您好,君山公交隸屬岳陽公交總公司,總公司地址在岳陽市花板橋、岳陽公交4號路線的終點站。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您盡快解決問題!
回復:
從火車站到君山島坐十五路
回復:
湖南省岳陽市君山區西城辦事處洞庭湖: 郵政編碼:414005 所在行政區:湖南省岳陽市君山區 區號:0730
回復:
岳陽樓 岳陽樓洞庭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包括岳陽樓古城區、君山、南湖、芭蕉湖、汨羅江、鐵山水庫、福壽山、黃蓋湖等9個景區,總面積1300多平方公里。 洞庭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盪盪,橫無際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暉夕陰,...
回復:
年輕的女孩子們,這輩子就情願在工廠做個打工妹嗎?在小店做個服務生嗎?每天還過著連件自己喜歡的衣服都買不起的生活嗎?看別人過著高品質白領般的生活,敢說不羨慕嗎?走自己路讓別人去說吧,月薪2-5萬上不封頂。我們歡迎有想法不甘平凡的女孩子! ...
回復:
岳陽樓 景點類型:歷史建築 最佳季節:5月至10月是岳陽-洞庭湖最佳旅遊季節。賞玩湖水、觀賞荷花,體驗各種岳陽旅遊節日均在此段時間,不可輕易錯過。 建議遊玩:3小時 門票:80.00元 開放時間:1.旺季(5月1日~9月30日) 景區參觀時間:07:00~...
回復:
如果你是一個帳戶岳陽市,在城市轉移的帳戶,需要有一個君主的山間小屋房地產執照,你或你的家庭成員的名字,以及住房派出所同意遷移帳戶。
回復:
現在這月份蘆葦剛剛收割完,估摸著到了君山也只能看到大草原,再過一段時間又漲水了,漲水後蘆葦才會重新生長出來…… 不是在哪,蘆葦長出來的時候,你坐車過洞庭大橋去君山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了。到處都是的,很壯觀……
⑺ 湖南有哪些風俗
1、湖南花鼓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花鼓戲藝術便有較大發展,由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整理創作的《打銅鑼》、《補鍋》、《劉海砍樵》等劇目,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的喜愛。2008年,花鼓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過小年,每年的臘月二十四,舉家休息聚餐,稱「小孩子過年」。家家籌備年貨,作豆腐,殺年豬,送年節,備點心,炒旱茶,寫春聯,扎燈籠,忙得不亦樂乎。
3、年三十夜,長沙農村家家會在火爐中燃著一個楓樹蔸,叫「年財佬」。男女老幼圍爐共話,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全家品吃豬腳燉蘿卜,歡坐待旦,叫「守歲」。所謂「有錢無錢,蘿卜過年」。
4、大年初一民間的講究、禁忌頗多。有的於除夕在大門合縫處貼紅紙「財」宇,在當眼處貼「開門大吉」、「對我生財」之類的吉利語,開門時高聲誦之,叫開門見喜、開門見財。出天行時,觀風向天色,卜來年收成。
5、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又名燈節。長沙燈市,多篾扎紙糊各式燈籠,或懸之庭戶,或列之街衢。是日家家點燭於灶台屋角,戶戶煮食元宵縮,頑童則持彩燈相戲。農家除在豬欄狗窩雞坍暗角點燭外,還在田頭地邊燃火,意在除蟲,祈求豐收。
⑻ 關於洞庭湖的資料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汨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洞庭湖古代曾號稱「八百里洞庭」。20世紀90年代末,據水利部門測算,有面積2579.2平方公里(一說2740平方公里);但它還有湘、資、沅、澧四水和「長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積(一說1.878萬平方公里)。兩者合計,仍有3879.2平方公里。湖盆周長為803.2公里,總容積220億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積178億立方米,河道容積42億立方米。
洞庭湖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具強大蓄洪能力,曾使長江無數次的洪患化險為夷,江漢平原和武漢三鎮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歷史上重要的戰略要地、中國傳統文化發源地,湖區名勝繁多,以岳陽樓為代表的歷史勝跡是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也是中國傳統農業發祥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是湖南省乃至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水產和養殖基地。
拓展資料
洞庭湖區,位於長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以洞庭湖為核心,向東、南、西三周過渡為河湖沖積平原、環湖丘陵崗地、低山,為一碟形盆地。在行政區劃上,包括岳陽、華容、湘陰、南縣、安鄉、漢壽、澧縣、臨澧、桃源、望城10縣,臨湘、沅江、汨羅、津市4縣級市。
以及岳陽市的岳陽樓區、君山區、雲溪區,益陽市的資陽區、赫山區,常德市的武陵區、鼎城區7區,共計21個縣市區,此外還涉及湖北省的松滋、公安、石首等縣市。其中湖南部分土地面積3.17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15%。
洞庭湖區是湖南乃至全國的「魚米之鄉」,周圍地區自然資源極為豐富,農業生產基礎雄厚,勞動力眾多。建立洞庭湖環湖經濟圈對於加速洞庭湖區以至湖南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強調經濟效益並堅持環境效益的前提下,可建立全國特大型商品糧基地、商品生豬基地、商品水產基地、高水平創匯農業基地和生態農業基地;建立高層次、高水平的旅遊基地、科技文教基地以及商貿基地,實現湖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先秦兩漢時期,洞庭湖又稱「九江」,它匯合了湘、資、沅、澧四水及荊江的分洪水流,向北流入長江。當時江水能到達澧水下游並過九江,即分流通過洞庭湖,而荊江南岸至澧水下游的地勢為北高南低(這與現在的情形正好相反)。
由於荊江上游的長江流域及四水流域人口稀少,開發程度低,原始森林保存尚較完好,水土流失情況極為輕微,因此,洞庭湖雖然接納四水與荊江分流洪水,但入湖泥沙很少,水流清澈。
⑼ 成都在哪裡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市名
成都市(英語:Cheng 拼音:Chéngdū Shì)英文舊譯:chengtu。別稱「蓉城」、「錦城」、「天府之國」。
經緯度
市中心位於北緯30.67度,東經104.06度。遠眺市中心(點擊查看大圖)
轄區
19個。成都市共轄9個區、4個市、6個縣。
主要領導
市委書記李春城,市長葛紅林。
城市面積
12390平方公里(中國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第8名)。中心城區面積598平方公里。市轄區面積1418平方公里。
海拔
平均海拔500米。全市海拔最高處為大雪塘峰,海拔5364米。
人口
2008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125.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7萬人。常住人口1270.6萬人,增加12.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1%。
民族
成都市擁有中國56個民族中的54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為漢族。少數民族總人口60538人。2/3的人居住在市區。
時間
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成都市所在的時區為UTC+7。
郵政編碼
610000
電話區號
028(+86)
汽車號牌
川A
市花
芙蓉
市標
太陽神鳥,從金沙出土的太陽神鳥金箔圖樣代表成都
市樹
銀杏
[編輯本段]氣候
一、氣候概況
成都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日照較少。多年年平均氣溫為16.2℃,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7.3℃,年極端最低氣溫為-5.9℃,最熱月出現在7~8月,月平均氣溫為25.4和25.0℃,最冷月出現在1月, 月平均氣溫為5.6℃;年總降水量為918.2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別為225和229毫米,降雨最少月份為12和1月, 月降雨量分別為6毫米左右.暴雨期普遍出現在5~9月,常年暴雨出現的始終期分別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
二、各季的主要氣候特點
冬季:冬無嚴寒,對小春和畜牧生長有利,連續的多霧天氣對交通航運影響較大,冬干、寡照比較明顯。
春季:氣溫回升較早,對林木和小春作物生長有利,但忽升忽降不穩定,易出現持續低溫或「倒春寒」,影響大春作物適時播種或造成爛種爛秧。
初夏:溫度適中,日較差較大。
盛夏:夏熱多雨、光照強
秋季:秋短陰涼多綿雨的天氣和秋長秋高氣爽的天氣都有出現。
[編輯本段]簡介
成都(Chéngdū)位於中國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會,中國副省級城市之一,四川省政治、經濟、文教中心,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單列市,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是中國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成都古為蜀國地,秦並巴、蜀為蜀郡並建城,漢因織錦業發達專設錦官管理,故有「錦官城」之稱,五代蜀時遍種芙蓉,故別稱「芙蓉城」,簡稱「蓉」,1921年設市。
1993年,成都被國務院確定為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樞紐,綜合實力西部第一。
2007年,成都市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已獲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為繼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海濱新區之後又一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編輯本段]一、歷史沿革
市名來歷
解放前的成都
成都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的美稱。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往成都,構築城池。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國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種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綉」,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成都是中國城址未變、延續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於前311年),僅次於江蘇的蘇州(建於前514年)。
歷史沿革
成都是我國西南開發最早的地區,是全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有確切記載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但在21世紀出土的金沙遺址把成都的建制歷史提前到(約前1200~前650)。已經超過蘇州的建城時間。早在公元前四世紀,蜀國開明王朝遷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遷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秦漢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發達。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並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陽建制修築城垣。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廣漢、犍為四部。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西漢末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其他手工業如巢絲、織綢、煮鹽、冶鐵、兵器、金銀器、漆器等手工業也很發達。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成為全國六大都市(長安、洛陽、邯鄲、臨洮、宛、成都)之一。「少城」為成都商業最發達的城區,那裡商品堆積如山,商店、貨攤櫛比。此外,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司馬相如、揚雄、王褒是為時全國最有名的文學家,成都出土的漢代畫象磚和畫象石,繪畫精美,內容廣泛。
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經濟地位有所謂「揚一益二」(揚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綉」為全國三大名綉之一,「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唐代後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國重要的菜市、蠶市外,還有「草市」,即分布在鄰近地區的鄉鎮集市。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開發了開摩河池、百花潭等旅遊勝地,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稱「川西第一叢林」。
宋朝時期,成都鼎興,經濟文化更加發達。絲綢業規模擴大,品種增多,蜀錦花樣由唐時的10多種發展到宋朝時期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流水飛魚、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樣,每年成都上交絲綢商品,佔全國各地上交總數的70%以上。成都造紙水平很高,唐朝廷曾規定,國家圖書館的書必須用成都造的麻紙來抄寫。唐宋之時,成都城東西南北都設有專門的蠶市、葯市、花市燈會。由於商業發達,成都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仁宗時,在益州(即成都)設官辦交子業務,由官府公開印刷,發行「交子」。
宋元以後,成都為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明在四川設立布政使司,設所在成都。公元1654年,清順治將四川布政使司改為四川省,四川省名在歷史上正式出現。辛亥革命後的1914年,北京政府通令廢除成都府設治所,改稱西川道,領成都、華陽等31縣,1921年,成都、華陽兩縣合並為市,成立市政籌備處,處以下設總處、文牘、法治、會計、調查、庶務六科。1922年,市政籌備處改名為市政公所。1928年,設市政公所為市政府,國民政府置成都市為省轄市和四川省省會。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始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銷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一直為四川省省會。1989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成為全國14個計劃單列城市之一。
載入史冊
世界第一:始建於公元前250年左右,歷時2000多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61年在臨邛開采深井天然氣,用於制鹽、煮飯和照明;成都的蜀錦,又稱「錦綉緞」,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錦緞絲織品,東漢(公元25-220年)年間的足踏織錦機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織機;到漢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成都成為了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茶文化的誕生地;到唐代,成都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雕版印刷術,成都的卞家《陀羅尼經咒》、西川過姓金剛經殘頁、成都樊賞家歷殘頁為世界現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北宋(公元960-1126年)年間這里的商人聯合發行了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這里設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
中國第一:公元前250年左右李冰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這是中國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這里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西漢(公元前202-公元8年)時的司馬相如、枚乘、賈誼、楊雄、王褒奠定了漢賦的基礎;後蜀主孟昶(公元943-965年)親筆書寫了中國第一幅春聯「豐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公元355年之前,常璩編纂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地方誌書《華陽國志》;後蜀人趙崇祚編輯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公元1082年前後北宋名醫唐慎微撰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葯典《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公元10世紀,成都畫家黃筌開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後蜀主孟昶特創「翰林圖畫院」,成為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需要著重指出的是,早在漢代,成都的俳優百戲就很突出,在成都出土的漢代說唱俑,造型活潑,在中國同類文物中無出其右者。這是成都獻給世界的珍貴禮物,也是成都文化的精華所在。
[編輯本段]二、地理環境
方位
成都市區圖
成都位於成都平原中部。介於東經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緯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間。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市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598平方公里。現轄成華區、武侯區、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雙流縣、郫縣、溫江區、大邑縣、金堂縣、蒲江縣、新津縣等9區6縣,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4市。
地理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內海拔387-5364米,東界龍泉山脈,西靠邛崍山。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平原面積佔36.4%,丘陵面積佔30.4%,山區面積佔33.2%。平原地區西北高、東南低,平均坡降0.3%。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日照時數1071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平均海拔約500米。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位於岷江幹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網呈扇形展開在廣闊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飢饉」的「天府之國」。
[編輯本段]三、行政區劃
成都市共轄10個區、4個市、6個縣。行政區劃
青羊區
面積68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75.3萬。郵政編碼610031。區人民政府駐江漢路222號。轄太升路、草市街、西御河、汪家拐、黃瓦街、新華西路、草堂、府南、東坡、金沙、黃田壩、蘇坡、文家14街道。
錦江區
面積62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67.4萬。郵政編碼610011。區人民政府駐書院南街。轄鹽市口、春熙路、督院街、合江亭、龍舟路、蓮新街、雙桂路、沙河、書院街、水井坊、牛市口、東光街、獅子山、柳江、三聖、成龍路16街道。
金牛區
面積108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104.8萬。郵政編碼610036。區人民政府駐沙灣路65號。轄九里堤、駟馬橋、黃忠、人民北路、西華、茶店子、撫琴、西安路、五塊石、金泉、荷花池、營門口、鳳凰山、沙河源、天回15街道。
武侯區
面積78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約90.7萬。郵政編碼610041。區人民政府駐武侯祠大街。轄漿洗街、望江路、玉林、跳傘塔、火車南站、雙楠、晉陽、紅牌樓、機投橋、金花橋、簇錦、簇橋、華興13街道。
成華區
面積111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80.9餘萬。郵政編碼610051人民政府駐一環路東二段。轄二仙橋、猛追灣、跳蹬河、新鴻路、萬年場、雙橋子、桃蹊路、雙水碾、建設路、青龍、保和、聖燈、龍潭、府青路14街道。
高新區 轄芳草、肖家河、石羊場、桂溪、合作5街道。
龍泉驛區
面積555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57.4萬。郵政編碼610100。區人民政府駐龍泉街道。轄龍泉、大面、十陵、同安4街道,洛帶、西河、柏合、黃土、茶店、洪安、山泉7鎮和萬興鄉。
青白江區
面積392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38.5萬。郵政編碼610300。區人民政府駐大彎街道。轄大彎、紅陽2街道,姚渡、龍王、彌牟、大同、城廂、清泉、祥福7鎮,福洪、人和2鄉。
新都區
面積481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66.6萬。郵政編碼610500。區人民政府駐新都鎮。轄大豐、三河、石板灘、新民、新都、新繁、泰興、斑竹園、清流、馬家、龍橋、木蘭、軍屯11街道。(同名鎮和街道合署辦公)。
溫江區
面積277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39.3萬。郵政編碼611130。區人民政府駐柳城街道。轄柳城、天府、湧泉、公平4街道,永寧、永盛、壽安、和盛、萬春、金馬6鎮。
崇州市
面積1090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65.5萬。郵政編碼611230。市人民政府駐崇陽鎮。轄崇陽、懷遠、元通、三江、三郎、廖家、街子、文井江、觀勝、羊馬、道明、王場、隆興、江源、白頭、大劃、梓潼、崇平、榿泉19鎮,雞冠山、濟協、集賢、錦江、公議、燎原6鄉。
邛崍市
面積1377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65.7萬。郵政編碼611530。市人民政府駐臨邛鎮。轄臨邛、固驛、平樂、羊安、火井、夾關、水口、桑園、牟禮、冉義、回龍、高埂、前進、高何、臨濟、卧龍、天台山、寶林18鎮,道佐、油榨、茶園、南寶、大同、孔明6鄉。
都江堰市
又名:灌縣,面積1208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61.7萬。郵政編碼611830。市人民政府駐灌口鎮。轄灌口、幸福、蒲陽、聚源、崇義、天馬、石羊、柳街、玉堂、中興、青城山、龍池、胥家、安龍、大觀、紫坪鋪、翠月湖17鎮,向峨、虹口2鄉。
彭州市
面積1420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78.6萬。郵政編碼611930。市人民政府駐天彭鎮金彭東路8號。轄天彭、葛仙山、隆豐、敖平、九尺、蒙陽、新興、通濟、麗春、磁峰、桂花、軍樂、三界、昇平、紅岩、致和、白鹿、龍門山、丹景山、小魚洞20鎮。
金堂縣
面積1156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87.3萬。郵政編碼610400。縣人民政府駐趙鎮。轄趙鎮、淮口、五鳳、竹篙、土橋、白果、三星、官倉、清江、隆盛、雲合、廣興、高板、福興、趙家、金龍、轉龍、三溪、又新19鎮,平橋、棲賢2鄉。
雙流縣
面積1068平方千米,2006年末戶籍人口93.5萬。郵政編碼610200。縣人民政府駐東升街道。轄東升、西航港、華陽、中和4街道,太平、永興、籍田、正興、彭鎮、大林、煎茶、黃龍溪、永安、九江、黃水、金橋、黃甲、公興、勝利、新興、興隆、萬安、白沙、三星、合江21鎮。
郫縣
面積437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49.1萬。郵政編碼611730。縣人民政府駐郫筒鎮。轄郫筒、團結、犀浦、花園、唐昌、安德、三道堰、安靖、紅光、新民場、德源、友愛、古城、唐元14街道(鎮與街道合署辦公)
大邑縣
面積1548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51.8萬。郵政編碼611330。縣人民政府駐晉原鎮。轄晉原、王泗、出江、西嶺、斜源、董場、韓場、三岔、上安、蘇家、新場、安仁、悅來、青霞、沙渠、蔡場、花水灣17鎮,霧山、金星、鶴鳴3鄉。
蒲江縣
面積580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26.6萬。郵政編碼611630。縣人民政府駐鶴山鎮。轄鶴山、大塘、壽安、西來、大興、甘溪、朝陽湖、成佳8鎮,復興、白雲、長秋、光明4鄉。
新津縣
面積332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30.1萬。郵政編碼611430。縣人民政府駐五津鎮。轄五津、花橋、金華、興義、安西、新平、永商、鄧雙、普興、花源、方興11鎮和文井鄉。
[編輯本段]四、國民經濟
成都的奮斗目標是成為中國中西部創業環境最優、人居環境最佳、綜合實力最強的現代特大中心城市。並致力於構建中國中西部英特爾位於成都的工廠的金融中心,欲執中西部「總部經濟」之牛耳,目前共有130家世界500強在這里投資興業,有上百家全球研發中心在這里為世界的改變和科技的進步做著貢獻。成都目前在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葯產業,化學化工產業,傢具和鞋業製造產業,動漫和傳媒產業,會展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旅遊業等取得巨大成就,穩步奠定了成都作為我國十大城市的地位和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
[2]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經初步核定,200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24.4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35.5億元,增長5.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504.0億元,增長18.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584.9億元,增長13.6%。一、二、三產業比例關系為7.1∶45.2∶47.7。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26527元(按2007年平均匯率折算為3634美元),增長13.7%。
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迅猛。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691.9億元,增長21.2%,佔GDP的比重為50.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6.7%,拉動GDP增長10.2個百分點。
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年末全市從業人員達687.1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99萬人,其中城鎮從業人員達360.17萬人,增加50.08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4.5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6.6萬人,「4050」等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2.7萬人。失地農民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就業新增11.0萬人。農村勞動力勞務輸出人數達158.1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7%。
[編輯本段]五、綜合實力
成都是中國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成都是內陸開放城市和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綜鹽市口商業區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1992年被中國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評價委員會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第十一位,投資硬環境進入全國40強,在省會城市中第一個榮獲國家衛生城市殊榮。《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3~2004)》成都綜合實力大陸排第九位。
成都市的中央商務區
(CBD)北起新華大道、南至府南河,東起紅星路、西達東城根街,總面積5.5平方公里。其中,中央商務區的核心地區2.45平方公里,包括了春熙路、紅星路、鹽市口、騾馬市、順城街等傳統主要商務、商業區域,全國唯一的品牌格子店「瑪賽格」也坐落於此。今後,將以金融、商務、行政、辦公、賓館等為主。核心區之外的片區是中央商務區的外區,該區域3.05平方公里,將有少量的居住區域。據悉,整個中央商務區總建築面積將達到1300多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僅有130多萬平方米。
金融、證券和保險
2007年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39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1.4%,其中企業存款2452億元,增長33.2%;儲蓄存款2466億元,增長7.2%。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4119億元,增長23.8%。個人消費貸款余額874億元,增長60.1%,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794億元,增長64.6%。全年金融機構現金凈回籠175億元。
還有很多內容,是在是復制不了了
⑽ 什麼是君山
原名洞庭山,是洞庭湖上的一個孤島,後來為了紀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為君山了。島上有72個大小山峰,與岳陽市區遙遙相對,東距岳陽樓水程15千米。這里每天有渡輪來往,航程大約一小時。游覽君山需要用一天時間,早上去,下午返。
東晉王嘉《拾遺記》中列此山為海內八座仙山之一,稱「神仙洞庭」。現已辟為公園,為省級重點自然保護區。這里每年都舉辦盛大的龍舟節、荷花節和水上運動。
二妃墓
又名湘妃墓。位於君山東側。相傳4000年前,舜帝南巡崩於蒼梧(九嶷山)之野,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扶竹痛哭,眼淚滴在竹上,變成斑竹。後來兩妃死於山上,後人建成二妃墓。二妃墓始建於何時,不得而考。現墓為清光緒七年(1881年)九月重修。墓四周遍植蒼松翠柏,長滿了「淚痕」點點的斑竹。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屈子祠
又稱屈原廟。位於汨羅城西北玉笥山頂。始建於漢代,原址無考。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將它移建至玉笥山上。佔地7.8畝。自山腳至祠有石階119階。祠正門牌樓牆上繪有13幅屈原生平業績和他對理想追求的寫照的浮雕。在過道的牆壁上,鑲嵌著許多石碑,鐫刻著後人憑吊屈原的詩文辭賦。後殿矗立一尊1980年重塑的屈原像,神采感人。附近建有獨醒亭、騷壇、濯纓橋、桃花洞、壽星台、剪刀池、綉花墩、望爺墩等紀念屈原的古跡,俗稱玉笥山「八景」。
今存建築有正殿、信芳亭、屈子祠碑等。正殿為磚木結構,單層單檐,青磚砌牆,黃琉璃瓦覆頂,風格古樸秀雅,全殿三進,中、後兩進間置一過亭,前後左右各設一天井,中有丹池,池中有大花台,植金桂。祠內有樹齡在300年以上的桂樹多株,每逢中秋節,黃、白花盛開,馨香四溢,令人陶醉。
蓮湖
又名團湖。位於岳陽縣廣興洲鎮境內,距岳陽市區20多千米。原是洞庭湖的一個港汊,經過多年的圍墾治理,成為「湖中之湖」。蓮湖面積2平方千米,盛產蓮子,名曰「湘蓮」,年產600多擔,顆粒飽滿,肉質鮮嫩,歷代被視為蓮中珍品。蓮湖「觀荷賞蓮」已列入省級主要特殊旅遊項目。
洞庭湖素稱魚米之鄉,湖中的特產有河蚌、黃鱔、洞庭蟹、財魚等珍貴的河鮮,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有《洞庭魚》一詩:「洞庭魚可拾,不假更垂罾。鬧若雨前蚊,多如秋後蠅。」可見魚之多。如今湖裡盛產鯉、鯽、鱅、鰱、鯿、鱖、銀魚、鳳尾魚和蝦、蟹、龜、鱉、鱔、鰻、鰍、蚌等百餘種水產,這里還生長著珍稀的白鰭豚。洞庭魚中最大的是鱘魚,重達二三百公斤;最小而又最名貴的是銀魚。
蓮湖盛產馳名中外的湘蓮,顆粒飽滿,肉質鮮嫩,歷代被視為蓮中之珍。生食,清甜幽香;煲湯,鮮嫩無比;入葯,健脾止瀉,益腎固精,清心定神。「冰糖蓮子」系湖南著名小吃,向來為人稱道。
君山有許多名產奇珍,其中尤以君山茶聞名,有「洞庭茶島」之稱。其中,「君山銀針」在唐代時即被定為貢品,君山銀針茶在茶樹剛冒出一個芽頭時採摘,經十幾道工序製成。它內呈橙黃色,外裹一層白毫,故得一雅號——金鑲玉。沖泡後,開始茶葉全部沖向上面,繼而徐徐下沉,最後全部豎立杯底,堆綠疊翠,宛如刀槍林立,酷似嫩筍出土,確為「茶中奇觀」。入口清香沁人,齒頰留香。在1956年萊比錫世界博覽會上,君山茶獲金質獎章,被譽為「金鑲玉」。
濱湖盛產稻穀,此外,君山的竹子也很有名,有斑竹、羅漢竹、方竹、實心竹、紫竹、毛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