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印月

荷花印月

發布時間: 2022-07-25 21:02:25

『壹』 荷花是什麼月份有

荷花花期6至9月。
荷花(Lotus flower):屬毛茛目睡蓮科,是蓮屬二種回植物的通稱。又答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
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荷花之美的真實寫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
1985年5月荷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國花。

『貳』 一元人民幣(紙幣)的背面圖案是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嗎看著很象啊

是的。

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月的景觀享譽中外。主要景點有「開網亭」、「閑放台」、「先賢祠」、「迎翠軒」、「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九獅石」等。

岸上金桂婆娑,柳綠花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築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回多變,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園的藝術特色。人民幣一元紙幣的背面採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見三潭印月在我國風景名勝中也占據極其重要的標志作用。


(2)荷花印月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迎翠亭、花架亭、御碑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

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觀享譽中外。

據說三潭印月園地是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積而成,周圍環形堤埂築於萬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連以曲橋,東西系以柳堤。面積7公頃,俯視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水上園林而著稱。

洲上有「開網」、「亭亭」、「迎翠」、「閑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樓、台,石橋曲折有致,漏窗空靈深遠,花木扶疏,倒影迷離,置身其間,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之趣。以一管窺青天。

『叄』 三潭印月資料和作文

基本資料
西湖十景之十 三潭印月地理位置介紹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又名三潭映月,面積6萬平方米。故此島有「小瀛洲」之稱,島蔭凝秀,園林精雅,文脈蘊藉,豐姿綽約,名列西湖十景,尤以仲秋時節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與賞月人心中各有寄託的「明月」上下輝映、神思遄飛而向為秋遊者所必到。 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迎翠亭、花架亭、御碑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 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觀享譽中外。 三潭印月園地是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積而成,周圍環形堤埂築於萬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連以曲橋,東西系以柳堤。面積7公頃,俯視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水上園林而著稱。洲上有「開網」、「亭亭」、「迎翠」、「閑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樓、台,石橋曲折有致,漏窗空靈深遠,花木扶疏,倒影迷離,置身其間,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之趣。
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又名三潭映月,面積6萬平方米。四周圍是環形堤埂,島中有湖,水面劃為「田」字形,建有一座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九曲橋,島上建築精緻,四時花卉扶疏,有「水上仙子」美稱。島南湖面上有三個石塔鼎足而立,塔高2米,球形塔身中空,有五個小圓孔,有「月光映潭,塔分為三」之說。歷來人們將這里比作神話傳說中的仙島,故此島有「小瀛洲」之稱,島蔭凝秀,園林精雅,文脈蘊藉,豐姿綽約,名列西湖十景,尤以仲秋時節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與賞月人心中各有寄託的「明月」上下輝映、神思遄飛而向為秋遊者所必到。

三潭印月園地是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積而成,周圍環形堤埂築於萬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連以曲橋,東西系以柳堤。面積7公頃,俯視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水上園林而著稱。洲上有「開網」、「亭亭」、「迎翠」、「閑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樓、台,石橋曲折有致,漏窗空靈深遠,花木扶疏,倒影迷離,置身其間,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之趣。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杭州西湖泛舟,您可領略「煙籠秋水月籠紗」的美境。是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自古以來的賞月勝地。三個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盪漾的湖面上。中秋月夜,在塔里點上燈燭,洞口蒙上薄紙,燈光從紙中透出,宛如一輪輪明月,倒影在湖中。等到皓月當空時,月光、燈光和湖光交相 輝映,月影、塔影、雲影相互映襯,畫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讓人流連往返。

三潭印月,花木扶疏,步移景異。以其地處湖中,是領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絕妙處,更是觀賞蘇東坡詩中所說的「水光瀲灧睛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中的「晴光」與「雨色」的最佳處。

湖中三座石塔最初為宋代蘇軾所建,蘇軾疏浚西湖後,為了不使湖泥再度淤積,在堤外湖水深處立了三座瓶形石塔,名之為「三潭」。

在三潭印月南堤之上,臨湖而立。

「我心相印」是佛教語匯,意思為:「不須言,彼此意會」,也即通常所說的「心心相印」之意。亭前有石欄,憑欄瞭望,湖中三石塔亭亭玉立在眼前,廣闊的湖面與遠近景色也歷歷在目。亭柱上懸掛著著名作家周而復寫的一副楹聯:

山光靜對煙波際,塔影清涵水月間。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三潭印月景觀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建築布局匠心獨運。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

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交通情況:由西湖坐船前往。

由於三潭印月的美麗景色,國家將它的形象放在了錢幣上。最先是七十年代末的外匯兌換券1元,正面就是翠綠色的三潭印月圖案;然後第五套人民幣的一元紙幣的背面風景也採用了幾乎一樣的圖案——水中的三座石塔。因此,西湖此景的名氣大增。

三潭印月
主要由兩大景點組成。
一是小瀛洲,它西湖三島中最大的島,面積約7萬平方米,其中水面積佔60%。島基是明萬曆年間錢塘縣令聶心湯利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築而成的。清代又對其進行了擴建,東西連柳堤,南北建曲橋,形成了今天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格局。周遊其間宛若入仙山瓊島,因而稱之為小瀛洲。

二是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相傳蘇軾疏浚西湖之後,在湖水深處建成三座瓶形石塔,名為三潭。明令從蘇堤到這里的水域不得種植菱芡,以防湖泥淤積。現存的三塔是明天啟年間重建的,三塔高約2米,分布呈每邊62米的等邊三角形。
民間傳說,三潭印月是一隻大香爐的三隻腳,而這只大香爐則倒扣著一條黑魚精,香爐的三隻腳伸出水面就成了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湖上賞月的極佳去處。每逢中秋佳節,皓月當空,人們在中空的塔內點上蠟燭,洞口蒙上薄紙,燭光外透,這時塔影,雲影,月影融成一片,燭光,月光,湖光交相輝映,呈現出「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綺麗景色。三潭印月因此得名。

我心相印亭大家切不要以為是愛侶間倆心相印的意思,「我心相印」是佛教禪語,意為「不必言說,彼此會意」。但話又說回來了,如不是「倆心相印」又何來「不必言說,彼此會意」。

「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一個島,面積6萬平方米,素有小瀛洲之稱。四周圍是環形堤埂,島中有湖,水面劃為「田」字形,建有一座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九曲橋,島上建築精緻,四時花卉扶疏,有「水上仙子」美稱。島南湖面上有三個石塔鼎足而立,塔高2米,球形塔身中空,有五個小圓孔,有「月光映潭,塔分為三」之說。
小瀛洲為浚湖之泥所築,島中湖面被橋堤分割成「田」字形,構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風光獨絕的景觀。
三潭印月,花木扶疏,步移景異。以其地處湖中,是領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絕妙處,更是觀賞蘇東坡詩中所說的「水光瀲灧睛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中的「晴光」與「雨色」的最佳處。
湖中三座石塔最初為宋代蘇軾所建,蘇軾疏浚西湖後,為了不使湖泥再度淤積,在堤外湖水深處立了三座瓶形石塔,名之為「三潭」。
在三潭印月南堤之上,臨湖而立。
「我心相印」是佛教語匯,意思為:「不須言,彼此意會」,也即通常所說的「心心相印」之意。亭前有石欄,憑欄瞭望,湖中三石塔亭亭玉立在眼前,廣闊的湖面與遠近景色也歷歷在目。亭柱上懸掛著著名作家周而復寫的一副楹聯:
山光靜對煙波際,
塔影清涵水月間。
有一年,山東的巧匠魯班,帶著他的小妹,路遠迢迢到杭州來了。他們到了杭州,便在錢塘門邊租了兩間鋪面房子,掛出「山東魯氏,鐵木石作」的招牌,在杭州收徒弟傳手藝。魯班是個聞名的能工巧匠,他的招牌一掛出,轟動了整個杭州城,趕上門來要學藝的人多得不得了。魯班挑選了一下,收下了一百八十個心靈手巧的年輕後生做徒弟。使錘的使錘,用斧的用斧,一個個傳授起手藝來。魯班兄妹的手藝巧極了,真是鬼斧神工:斧成的石狗會管門,雕出的木貓會捉老鼠。一百八十個徒弟經他們一指點,個個都成了高手。一天,魯班兄妹正在細心地給徒弟們傳手藝,忽然一陣黑風刮過,頓時天上烏雲亂翻。原來是有一個黑魚精到人間來作崇啦!黑魚精一頭竄到西湖中央,轉出一個三百六十丈的深潭潭。它就在深潭潭裡安下家,住在那裡不走啦。黑魚精在深潭潭裡吹吹氣,杭州滿城魚腥臭;黑魚精在深潭潭裡噴噴水,北山南山下暴雨。西湖邊的柳樹折斷了,花朵凋落了;西湖裡大水不斷往上漲,把整個杭州城都淹沒在臭水裡了。魯班哥妹帶著一百八十個徒弟,爬上了寶石山。他們朝前面望望,只見一片汪洋,老百姓紛紛逃到西湖四周的山頭上。在西湖中央,轉著一個老大老大的漩渦,漩渦當中翹起一張很闊很闊的魚嘴巴,魚嘴巴里呼呼地往外吐臭氣,嘩嘩地朝上噴黑水。西湖中央那魚嘴巴越翹越高,慢慢地露出整個大魚頭。魚頭往上一挺,驀地飛起一朵烏雲,黑魚精踏著烏雲,竄上天空去了。烏雲在空中飄呀飄呀,飄到寶石山頂上,慢慢降落下來,從烏雲里邊竄出一個黑黑的後生。黑後生滾動圓鼓鼓的微不豆雞眼珠,朝魯妹瞟瞟,問:「哈!漂亮的大姑娘,你做的啥行當?」魯妹說:「你問姑娘啥行當,姑娘我是個巧工匠。」 黑後生把魯妹從頭看到腳,說:「對了,對了!我看你亮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想必能綾羅綢緞巧剪裁。走,跟我去做新衣吧!」魯妹搖了搖頭。
黑後生又把魯妹從腳看到頭,說:「對了,對了!我看你苗條的身段織巧的手,想必有描龍綉鳳的好針線。走,跟我去綉錦吧!」魯妹還是不理他。黑後生禁不住就伸手來拉魯妹:「漂亮的大姑娘,不會裁剪不要緊,不會刺綉不要緊,你嫁到我家去,吃不愁,穿不盡,樂得享清福哩。」魯班一榔頭隔開他的手,喝聲:「滾開!」黑後生仍舊咧開大嘴,嬉皮笑臉:「我的皮有三尺厚,不怕你的榔頭。大姑娘嫁了我,什麼都好講,大姑娘不嫁我,再漲大水漫山崗!」魯妹心裡想:倘若再漲大水,全城人的性命都保不住了。她眼珠兒轉兩轉,便有了辦法,對黑後生說:「嫁你不能急,讓哥哥先替我辦樣嫁妝。」黑後生一聽開心死了:「好姑娘,我答應。你打算辦樣啥嫁妝呢?」魯妹說:「高高山上高高岩,我要叫阿哥把他鏨成一隻大香爐。「黑後生高興得拍大腿:」好好好!天上黑魚王,落凡立朝堂。有你陪嫁的石香爐,正好拿他來收供養。「魯妹拉過阿哥商量了一陣。魯班對黑後生說:」你看東是水,西是水,怎麼辦呢?你先把大水落下去,我才好動手呀。「黑後生張開闊嘴巴一吸,滿城的大水竟飛了起來,都倒灌進他的肚皮里去啦。魯班指著山頭的一座懸崖問黑後生:」把這半座山劈下來嶄只石香爐,你拿得回去嗎?「黑後生哈哈大笑:」只要我抬抬腳,身後就會刮黑風;小小的香爐算得了什麼,就是整座山也吸得動!「說完,颳起一陣黑旋風,便隨風而去。魯班兄妹領著一百八十個徒凝,爬到懸崖上,魯班掄起大榔頭,用力砸下了第一錘。魯班砸一錘,魯妹砸一錘,徒弟們一個跟著一個,接連砸下一百八十錘。」轟隆「一聲,懸崖翻下來了。寶石山上留下一堵峭壁。懸崖真大呀,這邊望望白洋洋,那邊望望洋洋白,這邊人看不見那邊人。怎能把他嶄成滾圓滾圓的石香爐呢?魯妹一時也沒了主意,徒弟們更是犯了愁。
只有魯班心中有辦法。他站在懸崖當中,朝湖心的深潭潭瞄瞄,估計好大小,就拿起一根長長的繩子來量尺寸。魯班量好了尺寸,叫妹妹拉緊繩子的另一頭,」啪嗒啪嗒「繞著自己跑了一周,魯妹的腳印子便在懸崖上畫了一個圓圈圈。魯班兄妹先在懸崖上嶄個大樣,一百八十個徒弟便圍成一個圓圈,照著樣子往下嶄。只聽得一片嶄石聲」叮叮當當「震天響。嶄了一天又一天,一共嶄了七七四十九天,懸崖不見啦,變成一隻頂大頂大的石香爐。在圓鼓鼓的香爐底下,有三隻倒豎葫蘆形的尖腳。魯班兄妹指揮徒弟們,在每隻尖腳上都嶄一個三面透光的圓洞洞來。大石香爐嶄成了。黑後生也領著花轎,吹吹打打到寶石山下抬新娘子來啦。魯班朝黑後生說:」別忙,你先把嫁妝搬去擺設起來,等我妹妹回家去梳妝打扮好了再上轎。黑後生高興死了,一個轉身就往山下跑。他身後捲起的旋風,竟把那麼大、那麼重的石香爐「骨碌碌」吸在後面跟著他滾去。黑後生跑呀跑呀,跑到西湖中央,變條大黑魚,一頭鑽進深潭潭裡去了。石香爐滾呀滾呀,滾到西湖中央,在深潭潭高旁邊的斜面一滑,「拍得」一下子倒覆過來,把深潭潭罩得嚴嚴實實,不留一絲縫隙。黑魚精被罩在石香爐下面,悶得透不過氣恭喜發財;往上頂頂,石香爐動也不動;想刮一陣風,又轉不開身子,沒辦法,只好死命往下鑽,石香爐也越往下陷。杭州城的眾百姓,得知魯班兄妹在鎮伏黑魚精,都爭先恐後地趕到西湖來看熱鬧,真是從從稱心,個個叫好呀。黑魚精終於悶死在西湖底下了,石香爐也深深地陷在湖底的爛泥里,只在湖面上露出三隻葫蘆形的香爐腳尖。晚上,魯班兄妹領頭劃船到湖中央去,在石香爐腳上那三面透光的圓洞洞里點起燭火,讓大家徹夜在湖上歌舞狂歡,慶賀鎮伏黑魚精的勝利。除掉了黑魚精,西湖裡的水又變得清清的了。人們在湖上劃船打魚,在西湖四周栽花植樹,西湖景織一天比一天更加美麗起來。從此,每年中秋節夜晚,湖中央那石香爐的三隻腳里邊便點起燭火,燭火映在湖裡,現出好幾個月影來。這個地方就被人們叫做「三潭印月」。
碧波粼粼的西子湖上,立著三座石塔。遠遠望去,宛如玉石雕成,這就是「三潭印月」的三潭。
三座石塔,呈三角形排列。形狀都是葫蘆形。
塔尖是一個玲瓏剔透的寶頂,猶如一座小小的佛牙塔,但又與佛牙塔不盡相同。佛牙塔是佛教的典型建築,但在這里,它已被賦予民間藝術的美感,將其底座變形,與塔身連成一體,使人分不清這究竟是一件單獨的藝術品,還是某個建築物的一部分。
塔身不僅是一個鏤空的石球,球上鑿出三個圓圓的洞口,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石球,就變成一個樸素而精巧的藝術建築了。假如你駕起一葉小舟,搖到塔邊,通過一個洞口望去,就「以一管而窺青天」。所以,每年中秋,人們總是在石塔里點起火,再在圓洞上蒙上薄薄的白紙。皓月當空之時,熊熊火光,透過白紙,投印在湖面上,十五個閃爍的玉盤,再加上月宮仙子的倒影,十六個月亮凌然於碧水之上,飄盪於波光之間。此情此景,真令人嘆為觀止。
塔基是一個圓形石盤,托住了石塔,猶如圓河擎玉藉,微風浪里,婷婷玉立。其實,據說圓盤之下還有一根石柱,直插湖底。但因為湖水剛好沒住石柱,使石塔猶如浮在水面上一樣,達到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雖說三座石塔形狀一樣,但由於遠近排列的層次不同,仍然不使人感到呆板,反而更富有詩一般的意境。
看,碧波盪漾,群山環抱,三座石塔獨立湖心,仙山奇島乎?海市蜃樓乎?建築藝術的美加上環境的美,引起人們多少對三潭的遐想!
呵,三潭印月,月印三潭,建築藝術的美,浪漫主義的美,一切美在這里聚集,融為一體……
西湖

「水光瀲灧晴放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墨總相宜。」這是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觀賞西湖之後,對西湖精彩的描述,他把西湖比作一位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美女,一位具有東方魅力的美女――西施。
西湖又名西子湖,位於「人間天堂」的杭州。一年四季風景各異,魅力獨具,具有典型的東方女性之美。特別是早春時節,西湖如夢初醒,嫵媚迷人。
西湖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加之白堤、蘇堤的分割,很有東方美學風格。西湖由於地質方面的原因,西湖水不象其它湖泊那樣清澈透明,而是半透明,水光瀲灧,山色空濛,非常含蓄朦朧,具有東方的閑適含蓄之美,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情趣。
西湖的主要景點有:蘇堤春曉、柳浪聞鶯、雙峰插雲、花港觀魚、麴院風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南屏晚鍾、雷鋒夕照、斷橋殘雪等,號稱「西湖十景」。
在公園碼頭可乘船前往湖中三島。湖心亭居西湖中央,在亭中極目四眺,湖上風光一覽無遺。
蘇堤是貫穿西湖南北景區的通道。公元1089年北宋詩人蘇東坡曾主持疏浚西湖工程,用湖泥葑草築成此堤,稱「蘇堤」。「蘇堤十里柳絲垂」,有「六橋煙柳」一景,晴日嬌媚,雨天幻奇,六橋彌漫於雲水之間。「蘇堤春曉」是西湖十景之首,早春時節來堤賞景,可見西湖如夢初醒,嫵媚迷人,構成一幅絕妙的山水畫。
「柳浪聞鶯」原是南宋皇家御花園,園內春柳成行,黃鶯在柳葉間穿梭,聞其聲而不見其影,意境無窮。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宋朝詩人范成大描寫西湖荷花的詩。每當夏季來臨,輕風拂來,那荷葉便搖搖曳曳,婀娜多姿,給人美的享受。「麴院風荷」是西湖十景之一,夏日在西湖觀賞荷花,意味無窮,愜意非常。
在「花港觀魚」你可以領略「花著魚身魚嘬花」的詩情畫意。
「平湖秋月」和「斷橋殘雪」都在白堤上,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杭州任過刺史,對西湖進行過治理,後人為紀念他,稱為白堤。白居易有詩雲「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寫的就是此堤。「平湖秋月」三面臨水,樓前水面築平台,每當中秋月夜,湖平如鏡,清輝萬頃,可坐平台賞月品茶,興趣無窮。「斷橋殘雪」在白堤東端,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白娘子和許仙就在此斷橋相會。
「三潭印月」在湖心亭南,是一處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勝境。月夜泛舟,可見「月光映潭,影分為三」,三潭印月名出於此。
南山路向東行,不遠有凈慈寺,為西湖四大古剎之一,傳說濟公在此修行。「南屏晚鍾」碑亭在凈慈寺前,寺里有銅鍾,鍾聲洪亮悠遠,數里可聞。以前有首歌:「南屏晚鍾,隨風飄送……」寫的可能就是這里。
在凈慈寺前的雷鋒山上原有雷鋒塔,已於1924年倒塌,留有「雷鋒夕照」景名。
在洪春橋畔可見「雙峰插雲」碑亭。在雲霧繚繞之際,從此亭遠眺南、北兩高峰,雙插雲端,氣象萬千。
冬天西湖也並不寂寞,一片片迎寒怒放的梅花競相開放,繁花簇擁,層層疊疊,雲蒸霞蔚,如霞光耀眼,極富火熱的青春氣息,輕風拂過, 一片香海。尤如一位熱情奔放朝氣溢發的青春少女。
美麗的西湖曾引來無數名人、英雄。唐代以來,名臣李泌、詩人白居易、文學家蘇東坡在此為官;北宋的詩人林和靖在此隱居,植梅放鶴,有「梅妻鶴子」之說;家戶喻曉充滿智慧的濟公,書畫家李叔同都在此修過行;民族英雄岳飛長眠於此和大奸臣秦檜也埋在這里,在地下還是一對死對頭。
西湖美!游西湖可享受「人間天堂」之樂。

『肆』 三潭印月的歷代說法


關於三潭印月的「印月」幾種說法:
一種是《西湖志》所說:「月光映潭,分塔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
另一種是畫家所繪,畫3個小石塔,各懸一月影於中,基本上跟上說相同。
再一種認為因每塔有5個小圓孔,若在每個小孔中點上燈燭,洞口蒙一層薄紙,共得15個月亮,湖中倒影15個,再加上天空一輪皓月和倒映在湖面的一輪圓月,可看到32個月亮,若是加上心中之月,總共是33個月亮。
還有一種是清代陸次雲在《湖壖雜記》中所載:
順治壬辰(公元1652年)春,偶同王子古直登教場山絕頂,下盼湖中有三大圓暈見於放生池之左側。詢之山僧,僧曰:「此所謂三潭印月也。」因悟印月之說,謂其似月而非真月,向之畫工大誤矣。
前面四種說法可分兩類:
一類是說所印者乃真月
一類是說所印者乃假月。
綠島凝翠 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又在島南湖中,原蘇軾立塔處重新建造三座較大的瓶形石塔,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素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水上園林而著稱。洲上有遙碧廊、九曲橋、九獅石、竹徑通幽、萬字亭,島中有東郎亭、迎翠軒、花鳥廳、御碑亭、我心相印亭,亦仙也、閑放台、先賢祠。亭、榭、樓、台,石橋曲折有致,漏窗空靈深遠,花木扶疏,倒影迷離,置身其間,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之趣。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當時的浙江總督李衛在此苦心經營,大興土木,建亭台樓閣,植奇花異草,使小瀛洲成為一處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上園林。當時的西湖十八景之一「魚沼秋蓉」就在此地。
湖濱信步,花木扶疏,步移景異。此地地處西湖水域之中,是領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絕妙處,更是觀賞蘇軾詩中所說的「水光瀲灧睛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中的西湖新十景之四「湖濱晴雨」的最佳處。 傳說三潭印月是一隻大香爐的三隻腳,而這只大香爐則倒扣著一條黑魚精,香爐的三隻腳伸出水面就成了三潭印月。但這一傳說卻有兩個版本。
魯小妹智斗黑魚精
西湖裡有三座石塔,象三個寶葫蘆一樣,長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每到中秋之夜,明月當空,人們喜歡在石塔的圓洞里點上燈燭,把洞口糊上薄紙,水裡就會映出好多小月亮,月照塔,塔映月,景色十分綺麗。那就是有名的「三潭印月」。
那麼,這三座石塔是哪裡來的呢?
有一年,山東的能工巧匠魯班帶著他的小妹,到杭州來。他們在錢塘門邊租了兩間鋪面,掛出「山東魯氏,鐵木石作」的招牌。招牌剛剛掛出,上門拜師的人就絡繹不絕。魯班挑挑揀揀,把一百八十個心靈手巧的年輕後生收下作為徒弟。
魯班兄妹的手藝好極了,真是鬼斧神工:鑿成的石狗會看門,雕出的木貓會捕鼠。一百八十個徒弟經他們一指點,個個都成了高手。一天,魯班兄妹正在細心給徒弟們教手藝,忽然刮來一陣大風,頓時天上烏雲翻滾,原來有一隻黑魚精到人間來作祟。黑魚精一頭鑽進西湖中央,鑽出一個三百六十丈的深潭。它在潭裡吹吹氣,杭州城裡就滿城的魚腥臭;它在潭裡噴噴水,北山南山下暴雨。就在這一天,湖邊的楊柳折斷了,花朵凋謝了,大水不斷往上漲。
魯班兄妹帶著一百八十個徒弟,一起爬上寶石山。他們朝山下望望,只見一片汪洋,全城的房屋都浸泡在臭水裡,男女老少四散奔逃。湖中央,有一個好大好大的漩渦,漩渦當中翹起一隻很闊很闊的魚嘴巴,魚嘴巴越翹越高,慢慢地露出整個魚頭,魚頭往上一挺,飛起一片烏雲,烏雲飄飄搖搖落到寶石山頂上,雲頭落下一個又黑又丑的後生。
黑後生轉動著圓鼓鼓的斗雞眼珠,朝魯妹瞟瞟:「哈哈,漂亮的大姑娘,你做的啥行當?」魯妹說:「姑娘我是能工巧匠。」黑後生把魯妹從頭看到腳:「對了,我看你亮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想必會綾羅綢緞巧裁剪。走,跟我去做新衣裳。」魯妹理也不理他。黑後生把魯妹從頭看到腳:「對了,我看你苗條身材纖巧的手,想必有描龍綉風的好針線。走,跟我去綉棉被。」魯妹厭惡地別轉頭。
黑後生猜來猜去猜不著,心裡想了想,眯起眼睛說:「漂亮的大姑娘,不會裁剪不要緊,不會刺綉沒關系,你嫁到我家去,山珍海味吃不完,樂得享清福。」說著,伸手拉魯妹。魯班一榔頭隔開他的手,喝道:「滾開!」黑後生仍舊咧著大嘴,嬉皮笑臉:「我的皮有三尺厚,不怕你的榔頭!大姑娘嫁給了我,什麼都好說,要是不嫁,再漲大水漫山岡。」
魯妹心裡想,倘若再漲水,全城百姓的性命都保不住。她眼珠兒一轉,有辦法了。對黑後生說:「嫁給你不能急,讓阿哥先給我辦樣嫁妝。」黑後生一聽,開心了:「好姑娘,我答應。你打算辦什麼嫁妝?」「高高山上高高岩,我要阿哥把它鑿成一隻大香爐。」黑後生高興地拍大腿:「好好好,天上黑魚王,下凡立廟堂。有個你陪嫁的石香爐,正好拿它來收供養。」
魯妹拉過阿哥商量了一陣。魯班對黑後生說:「東是水,西是水,怎麼辦?你先把水退下去。」黑後生張開闊嘴巴一吸,滿城的水都倒灌進他的肚皮里去了。魯班指著山上一塊懸崖問後生:「你看,把這半座山劈下來作石香爐怎麼樣?」「好哩,好哩,大舅子,你快鑿,鑿得越大越風光。」「香爐大,香爐高,重重的香爐你怎麼搬呢?」「喏喏喏,只要我抬抬腳,身後就會刮黑風。小小的石香爐算什麼,就是一座山我也吸得動。」
等到避在山上的人都回家去了。魯班他們就爬上那倒掛的懸崖。魯班輪起大榔頭,在懸崖上砸一錘,他的一百八十個徒弟,跟著砸一百八十錘。「轟隆」一聲,懸崖翻下來了。——從此,西湖邊的寶石山上就留下一道峭壁。
這塊懸崖真大。這邊望望白洋洋,那邊望望洋洋白,怎麼把它鑿成滾圓滾圓的石香爐呢?魯班朝湖心的深潭望望,估計好大小,就捏根長繩子,站在這塊懸崖當中,叫妹妹拉緊繩子的另一頭,「啪嗒啪嗒」跑兩步。魯妹的腳印就在懸崖上畫了一個圈。魯班先鑿了一個大樣,一百八十個徒弟按照樣子鑿。鑿了一天又一天,七七四十九天,這塊懸崖變成了一隻很大很大的石香爐。圓鼓鼓的香爐底下,有三隻倒豎葫蘆形的尖腳,尖腳上,都有三面透光的圓洞。
石香爐鑿成了,魯班朝黑後生說:「你看,我妹妹的嫁妝已經做好了,現在,就請你搬下湖。」黑後生急著要新娘子。魯班說:「別忙!你先把嫁妝搬下去擺起來,再打發花轎來抬。」黑後生高興死了,一個轉身就往山下跑,他捲起旋風,竟然把那麼大的石香爐骨碌碌吸得向後滾。黑後生跑呀跑呀,跑到湖中央,就變成黑魚,鑽進深潭,石香爐滾呀滾呀,滾到湖中央,在深潭邊的斜面一滑,「啪」一聲倒覆過來,把深潭罩得嚴嚴實實,不留一絲縫隙。
黑魚精被罩在石香爐下,悶得透不過氣來,往上頂頂,石香爐動也不動,想刮陣風,又轉不開身子,沒辦法,只好死命往下鑽,它越往下,石香爐就越往下陷……黑魚精終於悶死了,石香爐也陷在湖底的爛泥里,只在湖面上露出三隻葫蘆形的腳。
這便是「三潭印月」三個石塔的由來。
觀音平禍降魚精
很早以前,一條千年黑魚精逃出龍宮,闖到錢塘江里,興妖作怪。從此以後,錢塘江兩岸常常鬧水災,堤岸被沖倒,稻田被淹沒,害得老百姓叫苦連天。
一天,黑魚精變成一個黑大漢,到杭州城隍廟來玩耍。他走到望江橋邊,忽然聞到一股香氣,回頭一看,橋邊有個點心攤,一個老太婆身穿白衣白裙,在賣餛飩面,熱氣騰騰,香氣撲鼻。黑魚精趕路趕得吃力了,一口氣吃了五碗餛飩面。一霎時,黑魚精肚皮痛得大喊大叫,趴在地上打了十八個滾,「嘩」地一聲,吃下去的餛飩面都吐了出來。老太婆拿起拂塵朝地上一拂,餛飩面變成了一根鐵鎖鏈,把黑魚精鎖牢了。原來,這個老太婆是觀音娘娘的化身。
觀音娘娘把黑魚精帶到大井巷裡,將它鎮在大井底下。黑魚精向菩薩求情,觀音娘娘說:「你為非作歹,禍害百姓,若要出來,除非井頭現天光。」原來這大井與別的露天井不同,是圍在房子里的內井,終年見不到陽光。誰知有一年,杭州來了個新知府,夜裡巡視街坊,提燈在大井巷裡走,燈光照到了大井上。只聽井底下「轟隆」一聲聞響,黑魚精掙脫了鐵鎖鏈,逃出大井,頭也不回的就竄到了西湖裡。
黑魚精怕觀音娘娘再來收拾它,就在西湖中央鑽了個三百六十丈的深潭,平時躲在深潭裡睡懶覺,只要到了午時三刻,肚皮餓了,就從深潭裡翻身出來找東西吃。每到這時候,湖面掀起層層波浪,湖心旋渦滾滾,漁船、遊船、貨船躲避不及,有的被浪頭打翻,有的被旋渦卷沉,船里的人被黑魚精吞進肚裡,當了點心。從此,那些捕魚的漁民、劃船的船民,都嚇得不敢下湖了。
一天,觀音娘娘從蓬萊仙島回南海,路過西湖上空,見湖面上突然升起一片烏雲,湖水翻滾,波浪洶涌。按下雲頭一看,才知道是黑魚精逃出了大井,在西湖裡興風作浪。觀音娘娘便來到上天竺寺,向如來佛借來供桌前的一隻香爐。這時候,黑魚精正好竄出湖面,張開巨嘴,口噴白沫,尋找食物。觀音娘娘隨手地起香爐,對准黑魚精頭上壓去。黑魚精見頭頂上落下個東西來,抬頭一看,見是白衣白裙的觀音菩薩,嚇得連忙鑽入潭底。香爐在空中射出萬道金光,越變越大,只聽得一聲巨響,香爐口朝下罩住了潭口,把黑魚精鎮壓在西湖底下,永遠出不來了。只有三隻香爐腳露出在湖面上。
據說,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就是香爐的三隻腳。又因為香爐里的一爐香灰倒翻在西湖裡,從此,西湖泥都成了香灰泥。 主要景緻
(1)瀛洲島
它是西湖三島中最大的島,面積約七公頃,其中水面積佔60%。島基是明萬曆年間錢塘縣令聶心湯利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築而成的,島中湖面被橋堤分割成「田」字形,構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清代又對其進行了擴建,東西連柳堤,南北建曲橋,形成了今天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格局。
(2)我心相印亭
「我心相印」是佛教禪語,大家切不要以為是情侶間倆心相印的意思,原來的意思為:「不須言,彼此意會」,也即通常所說的「心心相印」之意。但話又說回來了,如不是「倆心相印」又何來「不必言說,彼此會意」呢。亭前有石欄,憑欄瞭望,湖中三石塔亭亭玉立在眼前,廣闊的湖面與遠近景色也歷歷在目。
(3)九獅石
先賢祠之前,九曲橋畔,正面一塊大石,名「九獅石」上有九隻形態各異的獅子, 有的形似。有的神似,很有意趣。兩邊各有一亭,右面一亭為三角亭,造形別致,名開網亭,取開網放生之意;左面一亭為四角亭,名「亭亭亭」,取明代聶大年詩「三塔亭亭引碧流」之句。
(4)竹徑通幽
過三亭往右,一堵矮牆,牆上4個嵌花漏窗,中間一個月門,將牆後景色遮隔起來, 但遮而不斷,隔而不絕,透過漏窗,牆外千竿翠竹,自有畫意。遊人想探個究竟,可自月門步入佳境。因此月門之上清康有為題「竹徑通幽」。
(5)先賢祠
遊人自湖濱趁船至「小瀛洲」登岸,迎面一座建築,原是「浙江先賢祠」,奉祀黃宗羲、呂留良、杭世俊等人。
(6)李衛祠 大致范圍包括小瀛洲及其南側局部湖面暨三座瓶狀石塔,以賞月和水上園林著稱。 (1)石塔始建於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蘇軾浚湖築堤期間,所在位置不是今天三塔的位置。
南宋咸淳《臨安志》卷三十六:「西湖三潭,土人相傳,雲在湖中」。
清雍正《西湖志》卷三:「東坡留意西湖,極力浚復,在湖中立塔以為標表,著令塔以內不許侵為菱盪。舊有石塔三,土人呼為三塔基。南宋舊圖,從南數,湖中對第三橋之左為一塔,第四橋之左為一塔,第五橋之右為一塔。」
(2)小瀛洲前身為水心保寧寺,也稱湖心寺,北宋時為湖上賞月佳處。
明《西湖游覽志》卷二:「國朝弘治間,按察司僉事陰子淑為諸生時,曾游入寺,廉得眾僧之奸。及為秉憲,甚厲,時寺僧倚怙鎮守中官,見任官長及卿士大夫以酒餚人游寺者,杜門不容,陰乃發其奸事,立毀之,並去其塔。」
清《湖山便覽》卷三:「萬曆三十五年,錢塘令聶心湯請於水利道王道顯,用蘇公法卷取葑泥,繞灘築埂,成湖中之湖,以為放生之所,又於舊寺基建德生堂。三十九年,令楊萬里繼築外埂,至四十八年而規制盡善,遂以德生堂增葺為寺,復舊湖心寺額。池外造小石塔三座,謂之三潭。」
(3)明末清初,湖心寺再毀,後李衛主持修建。
清《湖山便覽》卷三:「國朝雍正五年重建。前接三潭印月亭,後為曲橋,三折而人,為軒三楹,又接平橋,為敞堂,進為層樓,環池植木芙蓉,花時爛若錦綉。增修十八景所稱『魚沼秋蓉』謂此。」
清雍正《西湖志》卷三:「池上構亭,恭懸御書匾額,復建小亭於池北,以奉御碑。內置高軒傑閣,平橋三折而人,空明窅映,儼然湖中之湖。」 建國後,這里經歷了風雨的洗禮。
《西湖風景園林——1949至1989》:三潭印月,解放初,東北面、東面和西南面都有遊船埠頭。一上東北角埠頭,就有『小瀛洲』石牌坊、浙江先賢祠等。先賢祠前有九獅石立於橋旁水際。過小瀛洲牌坊順橋前進,有『開網亭』、『亭亭亭』,再西有 卍字亭。亭對面橫著花牆,中開洞門,門額為康有為題字『竹徑通幽』。進圓洞門通『閑放台』、『一寄樓』。 沿花牆前園路再西過橋,即人稱島中有島的三潭印月中心點。這里有亭建在十字路口,石柱上刻有日偽時期杭州市長的題聯,亭西原有關帝廟(即永明禪院)等。再西過橋即『三潭印月』碑亭,過碑亭即『我心相印』亭,亭前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取鼎足之勢。」
1953~1955年,採用竹籠灌石填基,拓寬湖岸,駁自然式湖坎,在關帝廟前闢建金魚池。1958年,因台風侵襲,柱架傾頹,拆除已霉爛無法修理的卍字亭,並在亭基上改置花壇。1959年改建浙江先賢詞,拆去三面磚牆,建成迴廊,設置靠背坐凳。拆除關帝廟,新建「迎翠軒」、「花鳥廳」,開設商店、茶室和接待室,填平迎翠軒前金魚池,擴大為草地。鑿去十字路口亭柱上日偽市長的題字,改建「我心相印」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小瀛洲石牌坊被砸毀,閑放台關閉,30多個觀賞荷花的品種散失殆盡,雜草湮塞,景色凋零。
1971年,改建九曲橋橋面,石柱改用鋼筋混凝土,原有木欄桿改用鋼管,並將橋面升高20厘米左右。
1972年,在原浙江先賢祠北添建水泥平台,兼作遊船埠頭之用。
1973~1977年,島內、外湖岸,砌成自然式疊石,補植花木,改鋪石板園路。東北角新建「皺月廊」,大修「閑放台」等園林建築與生產用房。
1979—1982年,翻造「竹徑通幽」花牆,恢復拆去多年的「扇面亭」,改建「我心相印」亭,移去亭前遊船埠頭,遷至「扇面亭」近旁,亭前增鋪石板平台,鏤花欄桿。從島外運進大量土方填高地面,全島平均增高50厘米左右,改變原先低濕狀況。
1983—1984年,改建和添建島上公共廁所等設施。
1985年,開始整修花鳥廳、迴廊、鋪設電纜,添加園燈。

『伍』 要「花搖印月影,春風剪菱窗」的原詩,是一首很唯美的現代人作的詩,求解!

應該是這個了

[by:栗清商]

[00:04.00]歌手名:檀燒
[00:07.00]歌曲名:月舞雲袖
[00:11.00]月舞雲袖
[00:15.00]作曲:千草仙
[00:19.00]作詞:荀夜羽
[00:23.00]演唱:檀燒
[00:26.00]松墨初上
[00:28.00]筆落紙簽若雪我寫滿了襲香
[00:33.00]小篆字兩行
[00:35.50]成雙花前影月下恰正逢西廂
[00:40.00]笑說我落筆匆忙 雙字人對望
[00:46.00]分立兩廂 卻夜涼
[00:52.75]書翻下章
[00:55.00]題花搖印月影 春風剪菱窗
[01:00.20]今夜天心月圓
[01:01.80]更須壺煮酒青梅琥珀光
[01:06.75]熏風滿簾渡玉蘭香
[01:09.85]耳畔輕聲唱
[01:13.14]把酒臨風 醉又何妨
[01:20.00]雲袖舞月光 何作沉璧湖心晃
[01:26.65]暗來水殿涼 並舉風荷香
[01:33.50]南燕總北往 無論去何方
[01:36.20]我直陪身旁
[01:39.90]唱盡春光 何偏去唱
[01:43.50]離傷
[01:44.50]
[01:47.50](Music)
[01:58.50]Lrc Made By 栗清商
[02:08.50]
[02:16.50]醉卧雕龍舫
[02:18.75]明朝千里別今夜還身旁
[02:23.20]想說能忘
[02:25.00]卻道何解憂還需玉瓊漿
[02:29.75]清風徐來鞦韆盪 酣夢恰此時光
[02:36.70]掬水碎月 只貪微涼
[02:43.00]切莫悲離傷
[02:45.00]折柳送別換做今宵痛飲場
[02:50.00]夜還長
[02:52.00]露華正濃只籠袖月光
[02:56.50]何日再見也思量 只想對清唱
[03:02.60]紅線繞指 莫失莫忘
[03:10.00]雲袖舞月光 何作沉璧湖心晃
[03:16.75]暗來水殿涼 並舉風荷香
[03:23.60]南燕總北往 無論去何方
[03:26.50]我直陪身旁
[03:30.10]唱盡春光 何偏去唱
[03:33.62]離傷
[03:36.60]早知心會傷 別何必怨
[03:40.00]洛陽
[03:43.50]雲袖舞月光 何作沉璧湖心晃
[03:50.00]暗來水殿涼 並舉風荷香
[03:56.75]南燕總北往 無論去何方
[04:00.00]我會等地方
[04:03.75]有方向 風吹方向
[04:06.50]遙望

『陸』 杭州荷花幾月開有詳細介紹嗎

杭州荷花幾月開?

杭州荷花幾月開?杭州荷花什麼時候開?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到了杭州除了要看雷峰塔,到斷橋邊,游西湖,千萬不要錯過杭州荷花節。

杭州荷花什麼時候開?在《愛蓮說》中對荷花有這樣的描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在荷花盛開的季節,去看那盛開在水面的一大片荷花,是最美不過的事了。杭州荷花開了嗎?漫步杭州西湖賞賞荷花無疑是件美妙的事。

杭州荷花節在哪舉行呢?

杭州荷花什麼時候開?杭州荷花節舉行的地點就在杭州最著名的景點,西湖。自古以來,杭州西湖就是我國著名的賞荷勝地。南宋詩人曾有詩贊譽西湖荷花:“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每到荷花盛開的季節,西湖就成了荷花的世界。而在西湖八景中就有麴院風荷之一景點。

關於杭州荷花節的交通路線:

如果您想去主會場之一的麴院風荷:

1、乘公交K7路至岳王廟下車,從北端的麴院風荷進入楊公堤游覽,沿途游金沙港、花圃、茅家埠、烏龜譚、浴鵠灣、花港觀魚等景觀;

2、乘公交車K4路至蘇堤下車,從南端的原西山路上的花港觀魚進入楊公堤游覽。

3、乘28/K28、82/K82、15/K15路到麴院風荷站下。

如果您要去杭州西湖荷花節主會場的郭庄:

乘游1線、游2線、游泳池線,均可至杭州花圃下車,即至郭庄。乘機7路公交車至岳墳,亦可從麴院風荷至郭庄。

杭州荷花什麼時候開?杭州荷花節什麼時候舉行呢?

杭州荷花節舉辦日期:

6月24日—8月

杭州荷花開了嗎?在最美麗的季節是天氣最熱的時候,每年7月初至9月初,是杭州西湖荷花盛開的季節,也是觀賞荷花的最佳時機。

杭州荷花什麼時候開?6月到8月會是個賞荷花不錯的日子。也許有人會問,西湖那麼大,哪裡才是最佳的觀賞荷花的地點呢?別著急,讓小編一一為你道來2014年杭州荷花節觀賞地點。西湖荷花分為13個區塊,相對比較密集的是在後孤山、平湖秋月和北山路。荷花藝術節設有主會場和分會場,主會場設在麴院風荷和郭庄,另有植物園、三潭印月和虎跑公園等3個分會場。其中,麴院風荷的荷花最為著名。麴院風荷位於西湖西側,岳飛廟前,是西湖十景中唯一以荷命名的景點,理所當然成為西湖夏季觀荷的最佳去處。麴院風荷里有各種各樣的荷花的介紹,當荷花盛開的季節來到,這里是一個美麗的天堂。風荷景區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水面上還有造型各異的小橋,遊客可以在小橋上穿行,漫步於荷花的世界。

杭州荷花節門票價格多少錢呢?

杭州荷花節門票:

為5元

杭州荷花節門票價格可謂是相當便宜,杭州荷花開了的時候,大家花5元就可以近距離觀賞到美麗的荷花,何樂而不為呢。

杭州荷花開了,杭州荷花節期間有什麼活動舉行嗎?

除了賞荷花外,遊客還可以參與到荷花節的其他活動中來,品美食,聽戲曲等。杭州荷花節活動包括:賞荷花、采蓮蓬、剝蓮子、做荷花餐、聽民間戲曲、放荷花燈祈福、荷花交易會、西湖荷花小姐攝影模特大賽、中國荷花品種展覽會等。

杭州荷花節期間,西湖邊會展出了上百個個品種的荷花、睡蓮,遍布整個西湖景區,讓你大飽眼福。

以上僅供參考

『柒』 我國的十大看荷花的景點在哪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蘇堤春曉 蘇堤全長三公里,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構築而成的。故名之以「蘇堤」。 早春四月,迎著熹微晨光,沿修長的湖堤漫步,但覺輕風徐來,十里垂柳飄忽。在輕煙薄霧中,灼灼紅桃含露開放,宛若噴霞,景色著實嬌媚迷人,而當春雨霏霏,透過裊娜柳絲眺望西湖,但見薄靄彌漫,漸遠漸淡,景色更是奇幻誘人,被人稱為「六橋煙柳」。蘇堤連接了南山和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且花木一年四季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如詩若畫的迷人風光,成了人們長年遊玩的好地方。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柳浪聞鶯柳浪聞鶯前身是南宋的皇家花園--聚景園。解放後經整修,已擴建成為佔地三百多畝的大型公園。這里以柳葉蔥蔥,鶯聲婉轉而成為人們休閑的好去處。春天的花園柳樹蔭蔭,枝枝翠柳婀娜多姿,有些隨風搖曳,更有臨湖而植者,枝葉俯垂水面,遠望如少女浣紗的「浣紗柳」。步履其間,濃蔭深處的柳樹給人以陣陣思緒,悅耳的鶯啼聲更是撩人遐想。柳浪聞鶯現共分三組園景,即聞鶯館、友誼園和聚景園。這里引進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使園內景色越具誘人之處,以景寓意,情景交融,別有一番情趣。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花港觀魚 「盧園」是南宋內侍盧允升的私人花園,因其處有清溪自花家山流下,故名「花港」,花港觀魚,與蘇堤前接,西山在北為其護屏,還有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兩面鑲著翡翠框架的鏡子分嵌左右,全園分為魚池古跡、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叢林區、芍葯圃等七個景區。公園中部的南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紅魚池。池中滿蓄金鱗紅鯉,池畔花木扶疏。遊人投餌,群魚爭食,有聲有色,賞心悅目。現公園的主景區為牡丹園,用牡丹、湖石等組成,小徑迂迴,布置緊湊有致。仲春時節,站在聳峙高處的牡丹亭向下俯視,但見大大小小的花壇間紅夾綠,那燦若雲錦的牡丹花千姿百態,斗奇競妍,令人流連忘返。不久將再辟芍葯圃,與牡丹亭相媲美。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在靈隱路洪春橋畔,據說南宋時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麴院荷風」。舊時的麴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於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清康熙年間,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種荷花,並建亭立碑,題為「麴院風荷」,此景遂復。今天的「麴院風荷」仍以荷花為主景,建有五個荷花池,分別栽植紅蓮、粉蓮、白蓮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種品種。全園又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濱湖密林等5個景區。每當夏日,荷花開放,滿眼翠蓋紅妝,香飄數里,池和池之間築小橋相連,便於遊人流連觀賞,可以領略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迷人景色。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雙峰插雲 在洪春橋畔。雙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別位於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兩峰遙相對峙,綿延相距十餘里。舊時人們游湖多在春秋兩季,每當欲雨未雨時,從湖上眺望南、北兩高峰,但見雲霧裊繞,雙峰時隱時現,時露雙尖,宛如峰插雲霄,自然風光異常優美,峰勢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後或陰翳多雲天氣,彩雲、白雲或濃或淡,忽纏忽遮,是雲是山,一片朦朧。如一幅壯觀的水墨淋漓而濃淡有致的山水畫卷展現在面前,氣象萬千,景觀十分吸引人,便定為「西湖十景」之一,名兩峰插雲。後「兩峰」改為「雙峰」,從此這湖中之景便成為陸上之景。南高峰「攬長江若帶,俯平湖如杯」北高峰稱「錢塘之柱」,山間林木蒼翠,有石磴數百級,曲折盤上山頂。張岱《西湖十景兩(雙)峰插雲》: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它是由三座葫蘆形石塔和「小瀛洲」兩個部分組成。島是明萬曆年間用疏浚的湖泥堆積而成,島外又築有環表堤埂,堤島之間由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曲橋相連,構成了一個湖中島、島中湖的勝似仙境的著名旅遊勝地,其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園林富於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是我國水上景園的典範,古代園林藝術的精品,中秋之時,在塔中置燈燭,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月光、燈光、湖光,月影、塔影、雲影溶成一片,恍惚迷離,說不盡的詩情畫意。登上小瀛洲,一路更有九曲橋、九獅石、開網亭、亭亭亭、「竹徑通幽」、木香榭、迎翠軒、花鳥廳等,最後是我心相印這亭。這些建築錯落布置,極盡巧思,一路游賞,意趣無窮。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瀕臨外西湖,此地商閣凌波,綺窗俯水,平台寬方,視野開闊,中秋之夜,月白風清,湖水盈盈,坐在平台茶座上,仰看天上月輪當空,俯視湖中月影倒映,天上、湖中兩圓月,交相輝映,有使人如入方寒宮之感。所以前人題有「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的楹聯。而且假山疊起,四季花木,構成一處詩趣盎然的游覽勝景。更令人尋訪和體味的是其豐富的歷史古跡和文化底蘊,令人想到南宋的望月亭,明代的龍王祠,和清初的御書樓。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雷峰夕照 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上的雷峰塔,相傳為吳越王為慶黃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黃妃塔」。但民間因塔在雷峰,均呼之為雷峰塔。塔共七層,重檐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舊時雷峰塔與保叔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對,有「雷峰如老納,保叔如美人」之譽。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橫空,別有一番景色,故被稱為「雷峰夕照」。至明嘉靖年間,塔外部樓廊被倭寇燒毀。塔基磚被迷信者盜竊,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傾圮。今政府批准復建。清人許承祖曾作詩雲:「黃妃古塔勢穹窿,蒼翠藤蘿兀倚空。奇景那知緣劫火,弧峰斜映夕陽紅。」將重現雷峰塔與保叔塔隔湖對峙的景觀。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南屏晚鍾 南屏山橫亘於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蒼翠,秀石玲瓏。山上有一凈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吳越始建,稱「永明禪院」,飽經滄桑。寺內有宗鏡堂、慧日閣、濟祖殿、運木井等古跡,山門前有放生池。寺院原有銅鍾一口,每天傍晚,深沉、渾厚的鍾聲在蒼煙暮靄中回響,山回谷鳴,發人悠遠的沉思,「南屏晚鍾」因此得名。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晨鍾暮鼓,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斷橋殘雪 西湖雪景,歷來受人稱頌。「斷橋殘雪」的意境尤為膾炙人口。斷橋殘雪景觀內涵說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後,橋的陽面冰雪消融,但陰面仍有殘雪似銀,從高處眺望,橋似斷非斷。每當大雪之後,紅日初照,橋陽面的積雪開始消融,而陰面還是鋪玉砌玉,遠處觀橋,晶瑩如玉帶。佇立橋頭,放眼四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給人以生機勃勃的強烈屬深刻的印象,是欣賞西湖雪景之佳地,中國著名的民間傳說《白蛇傳》,為斷橋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洪丞《斷橋閑望》詩雲:「閑作步上斷橋頭,到眼無窮勝景收。細柳織煙絲易,青屏拂鳥影難留。斜拖一道裙腰繞,橫著千尋境面浮。投者近來忘俗累,眷懷逋客舊風流。」

『捌』 荷花是幾月的別稱是什麼

荷月是六月。別稱有:蓮花、芙蕖、芙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目、水華、玉環、六月春、中國蓮、菡萏(handan)等六七十個名稱。

荷花一般是在每年的六月到九月盛開。因為氣候和品種的不同,荷花的開花時間前後會有一定的差異。荷花是蓮科蓮屬的植物。它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印度和越南的國花。

荷花結構:荷花由根莖、葉、花和蓮子等組成。它的根莖橫生,節間膨大,下部有須狀的不定根。它的葉子是圓形的,顏色為綠色。它的花生長在枝葉的頂部,通常為單生,花色豐富,有粉色白色紅色等。開花後會結出卵形或者橢圓形的堅果,裡面有蓮子。

荷花的生長環境:

喜相對穩定、深0.3-1.2米的靜水,水深1.5米時不能開花。生長季節失水,如泥土濕潤,雖不會導致死亡,但生長減慢;泥土乾裂3-5天,葉片會枯焦,生長停滯;如繼續乾旱,則會導致死亡。喜熱,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生長時氣溫需保持15℃以上,15℃以下時生長停滯。

耐高溫,氣溫高至41℃時對生長無影響。喜光,不耐陰,在強光下生長發育快,開花早;在日照不足5小時,往往只長葉,不開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富含有機質的肥沃粘土為宜。

『玖』 描寫杭州西湖景觀中「三潭印月」的句段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曆三十四年(一六零六),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三潭印月景觀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建築布局匠心獨運。
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流連觀照,飽覽美景。全島花木疏密相間,以翠柳,荷花,紅楓,木芙蓉為主,四季花開不斷,艷麗多彩,春,秋景色尤佳。島內島外湖面如鏡,樓台花樹倒影搖曳生姿,天光雲彩相映,著實讓人恍惚迷離,如入蓬萊。

『拾』 三潭印月的來歷如何,

最早,這里是人工堆疊而成的水上陸地,吳越時這里被闢建為水心保寧寺。明朝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當時的錢塘縣令聶心湯,別出心裁地想在西湖建造一個放生地,就利用水心保寧寺的遺址,用西湖的淤泥築起了這個湖中之島,又在島外修了條環形堤埂,使它形成了「島中有島,湖中有湖」的格局,作為放生之所。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當時的浙江總督李衛在此苦心經營,大興土木,建亭台樓閣,植奇花異草,使小瀛洲成為一處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上園林。當時的西湖十八景之一「魚沼秋蓉」就在此地。民國時期,由於政府腐敗無能,對小瀛洲長期不加整治,亭閣頹廢,堤岸沉陷,花木荒蕪,一派蕭條,小瀛洲幾乎成為一個荒島。新中國成立以後,政府撥款對三潭印月進行了七次大規模的改造,使它重現昔日風采,在空間變化、組景層次、建設布局和花木配置方面都顯得匠心獨運、巧奪天工。今天的三潭印月由大量景物構成幾個景區,而每個景區都自成一體,又互為襯托,有機結合。可以說小瀛洲是西湖中的一個「大盆景」。

熱點內容
玫瑰花饅頭的做法大全圖解 發布:2025-08-25 10:31:49 瀏覽:585
七夕情人節西餐廳布置 發布:2025-08-25 10:29:13 瀏覽:368
牡丹鸚鵡公母怎麼區分圖解 發布:2025-08-25 10:28:28 瀏覽:338
插花技術培訓學校 發布:2025-08-25 10:21:18 瀏覽:66
學校開展植綠護綠活動 發布:2025-08-25 10:16:23 瀏覽:399
海棠可以康 發布:2025-08-25 10:09:32 瀏覽:111
牡丹花球 發布:2025-08-25 10:00:21 瀏覽:290
小豬一朵花 發布:2025-08-25 09:57:54 瀏覽:671
玫瑰香白酒 發布:2025-08-25 09:48:13 瀏覽:394
玫瑰花頭發 發布:2025-08-25 09:40:45 瀏覽: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