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總狀花序

蘭花總狀花序

發布時間: 2022-07-23 08:16:01

A. 蘭花的生長規律,開花規律及習性特徵

蘭花的外貌,特點為:
蘭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肥大,無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鱗莖,俗稱蘆頭,外包有葉鞘,常常與多個假鱗莖連在一起,成排同時存在。葉線形或劍形,革質,直立或下垂,花單生或成總狀花序,花梗上著生多數苞片。花兩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與3枚花瓣及蕊柱組成。萼片中間1枚稱主瓣。下2枚為副瓣,副瓣伸展情況稱戶。上2枚花瓣直立,肉質較厚,先端向內捲曲,俗稱捧。左右對稱、唇瓣、花粉塊和合蕊柱是蘭科植物的基本特徵:花粉成塊的特徵卻有些例外,除擬亞蘭科和杓蘭亞科沒有,其他大部分蘭科植物還有花粉塊柄。古人以「一莖一花者為蘭」,一莖多花者為蕙。
春蘭、蕙蘭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狀、質地等的不同變化分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種與素心等。梅瓣為萼片短圓,肉質較厚,稍向內曲,基部狹窄,捧瓣肉質肥厚先端內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開時微向上,名種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種。水仙瓣為萼片稍長於梅瓣,先端漸尖,捧瓣質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種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為萼片寬大,質厚,基部窄,先端寬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較潤,微反卷,名種有大富貴、翠蓋花等。蝴蝶瓣為向下的兩枚萼片的內側,質地變厚,成波狀縐,並有紅色塊斑,有時整個萼片或花瓣數量突然增多(如綠雲,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狀有特殊變化。素心為花被、花莖、苞片同一顏色,純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紋,名貴品種有張荷素、老文團素等。
蘭性喜陰,怕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宜空氣流通的環境[各地的氣候、環境、都能影響蘭花的生長,所以選擇植料的方式不同。例如福建閩南一帶,四季天氣較暖和,不會太冷,蘭花生長速度快,適合用小鵝卵石種植,第一、節省資源。第二、鵝卵石利於通風、不積水。

蘭花的花期由不同的品種而決定的,基本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種類的蘭花在開放

蘭花(學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B. 蘭花的花瓣顏色、氣味、形狀;花朵大小、氣味;花萼、雄蕊、雌蕊數目

蘭花花葶側生來或發自假鱗莖基部源,直立、外彎或下垂;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較少減退為單花;花苞片長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較大或中等大;萼片與花瓣離生,多少相似。

蘭花唇瓣3裂,基部有時與蕊柱合生達3-6毫米;側裂片直立,常多少圍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彎;唇盤上有2條縱褶片,通常從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時末端膨大或中部斷開,較少合而為一。

蘭花蕊柱較長,常多少向前彎曲,兩側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時具短毛,花粉團2個,有深裂隙,或4個而形成不等大的2對,蠟質,以很短的、彈性的花粉團柄連接於近三角形的粘盤上。


(2)蘭花總狀花序擴展閱讀:

蘭花是一種風格獨異的花卉,它的觀賞價值很高。蘭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綠、黃綠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為名貴。蘭花的香氣,清而不濁,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蘭花喜陰,怕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C. 開好花的蘭葉特點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31

D. 蘭花的花朵特點

蘭屬的花都為不整齊花,花單生或由多個具長短略等的花,著生在長花莖上,排專列屬成總狀花序。就其花的構造來講,有六瓣一蕊(柱蕊),分為三輪。最外面一輪是形狀相似的三片萼片,藝蘭術語稱為外三瓣。中間一輪三片俗稱內三瓣,其上側二片縱生平行,比外三瓣略短,俗稱捧瓣;下側一片俗稱唇瓣或舌呈絨毛狀,上面散布紅色或紫紅色點塊,具有這種顏色者稱為葷瓣花,如舌上呈純綠、白、微黃色稱為素瓣花。最里層,為雌雄蕊所組成的柱蕊,俗稱鼻或香子,它是蘊藏香氣的部分。柱蕊頂端為雄蕊,外有花粉蓋,內有花粉室,含有花粉塊,花葯無柄,花粉塊的下部有伸長的粉柄塊,即胚莖,其基部有膠粘盤。在柱蕊的頂端微向前的下面有一凹洞,內有粘液,這粘液常被昆蟲作為傳粉時的媒個物。雌蕊由三枚結合的心皮組成,子房下位,側膜胎座,胎座內含有多數倒生胚珠。

E. 蘭花有多少種類

植物分類學將蘭科植物分為科、亞科、屬種,變種或亞種,按此分類,中國蘭有以下種:

1)春蘭

春蘭又稱草蘭、山蘭、朵香,簡稱蘭,古人稱其為弱腳。產蘭山區鄉民稱其小蘭。

春蘭是中國蘭中分布最廣,資源最豐富,栽培歷史較久,選育園藝栽培品種最多的蘭花。它株體小,葉片較細狹,花梗直立,高約6~25厘米,開1朵花,古人稱一莖一花為蘭。少數開雙花的稱並蒂蘭,意為吉祥。春蘭株體雖小,花朵卻較大,花朵展綻直徑一般為4~6厘米,最大直徑可達8厘米。花色通常以綠色和黃綠色為主,花被上有紫紅色條紋或斑點。花期約一個月(2月中旬至3月中旬)。多數春蘭具有芳香,人稱幽香。

春蘭因產地不同而各有特徵,可分為江浙春蘭,河南春蘭、湖北春蘭,雲、貴、川內地春蘭,南方春蘭等大類。

2)蕙花

又稱九華蘭、九節蘭、九於蘭、產蘭山區鄉民稱高蘭、大蘭、牛蘭、上蘭。古人稱一莖九花為蕙,也稱蕙花而不稱蕙蘭。少數地區稱夏蘭或送春。

蕙花株體一般較高,葉5~13片,葉長約35~80厘米,葉寬0.5~1.5厘米,葉片脈紋粗多而明顯,葉緣鋸齒明顯而較粗,假球莖不明顯。花梗直立,梗徑粗者1厘米,細者如線香,高挺齊葉架或出葉架,一般高約35~80厘米。著花5~30朵。花朵展綻直徑約3.5~8厘米。花色多黃綠或翠綠,舌瓣上有綠絲絨苔,上綴許多紫紅色點塊,花期在原產地為4~5月初,偶有在秋季再開一次花。蕙花分布較廣,秦嶺以北也有分布。原生地海拔高於春蘭,比較耐寒、耐干、喜陽。

各地所產蕙花其葉形、花質略有差異,以產地分為江浙蕙花,安徽西部和湖北蕙花,雲、貴、川內地蕙花和南方蕙花等。

3)四季蘭

通常稱建蘭,又稱夏蘭、秋蘭。也有人稱玉花蘭,駿河蘭、雄蘭、雌蘭。四季蘭並非四季均開花,一般初花期為6月起至寒露止,其間能多次開花。

四季蘭產地較廣,我國北緯30°以南的山林間皆有,一般群生於海拔300~400米的混交林中,由於產地廣,加之栽培歷史悠久,各地所產的四季蘭其株形各不相同。有人將其分為眾多系列。如:駿河系、玉真系、雄蘭系、雌蘭系、玉枕系、素心系等。

4)墨蘭

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墨蘭葉闊,一般寬達2~4.2厘米,長約25~80厘米。2~5片葉著生於假球莖上。假球莖較大,直徑為1.5~2.5厘米。葉富光澤,橫斷面呈淺「V』字形或葉面平展,葉緣通常無鋸齒。花梗直立,一般都高出葉架。總狀花序,著花5~20餘朵,花朵展綻直徑約2.5~5厘米。萼片和花瓣通常為狹披針形,唇瓣下垂反卷。花色多呈淡紫褐色,綴有深紫褐色條紋。花期自晚秋至翌年2月,具甜香味香氣。

墨蘭生長於我國北緯26°以南的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江西、雲南、海南、四川和貴州南部等地,各地所產墨蘭各有特徵,依其特徵可分為台灣報歲蘭,大明系墨蘭,廣東墨蘭,雲南墨蘭,江西墨蘭等。

5)寒蘭

在我國僅有三四十年栽培歷史。通常花期在冬季。而今在浙江南部、四川會理和雲南北部發現有在7~9月開花的寒蘭,人稱「夏寒蘭」,浙江麗水地區亦有寒蘭在7~9月開花。

寒蘭葉質介於春蘭和建蘭之間,葉面角質層較春蘭略厚,但比建蘭薄,富有光澤。葉性接近春蘭。葉面比春蘭平滑。株體較高,葉長30~100厘米,寬1~2厘米,葉架高於春蘭。葉片叢生3~5片,少數6~7片。假球莖大、長卵形,光滑、根粗。花梗細,直立挺拔。總狀花序,著花3~12朵,萼片狹披針形,萼片長約2~4厘米,寬僅0.2~0.35厘米。花朵展綻直徑3.5~8厘米,花瓣短於萼片,一般為萼片長度的1/3~1/2,呈尖橢圓形,唇瓣發達,色彩艷麗。以花色分寒蘭一般分為青青寒蘭(青梗青花),青寒蘭(紫梗青花),紫寒蘭(紫梗紫花)、紅花寒蘭、白花(素心)寒蘭、黃花寒蘭,更紗(鑲色)寒蘭等七種。

寒蘭分布較廣,台灣、廣東、福建、廣西、江西、雲南、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安徽、浙江南部皆有寒蘭原生種。寒蘭分闊葉和細葉,也可分立葉和軟葉,細立葉寒蘭較少,在原生地僅佔千分之一左右。細立葉寒蘭葉片細狹而厚硬,假球莖大,根粗,葉緣鋸齒明顯。

6)蓮瓣蘭

又稱小雪蘭、卑亞蘭。分布區域很狹,僅在我國雲南西部和台灣高山地區有原生種。

蓮瓣葉片細狹,葉長為50~80厘米,葉寬0.5~1.2厘米。葉片叢生6~9片,假球莖小,直徑一般僅為1厘米左右,但根卻粗壯,直徑粗達0.5厘米左右。花梗直立細圓挺拔,著花2~3朵,花瓣較薄,花被上隱條紋明顯,花朵展綻直徑約為3.5~6厘米。萼片披針形,花瓣呈長卵形,唇瓣下宕反卷。花期在1~3月,花朵綻開,香氣馥濃又飄逸。代表品種有「-大雪素」和「小雪素」。蓮瓣蘭花色以白如雪而著稱,與碧綠亮麗的葉片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

7)多花蘭

又名台蘭、蜜蜂蘭、蒲蘭、金棱邊,方蘭、產地有人稱石蘭。
多花蘭多數生長在山岩之上,也有的附生於大樹枝杈上。株體一般長25~40厘米,葉寬1.2~2厘米,葉梢鈍尖,葉質厚,葉面角質層明顯。叢生葉片4~6片,多為軟垂,假球莖小,花梗長15―30厘米,易斜出或下垂,密生12~40朵花,花朵小,萼片與花瓣均短而圓,呈長卵形,唇瓣下垂反卷。花色紅褐,花期為5~6月上旬。近年出現白花素心、微帶香味的園藝品種。

8)春劍

春劍主要資源區在四川和貴州。春劍株形高大,葉寬1~2.2厘米,葉長40~100厘米,葉質似春蘭。花期亦與春蘭同期,一梗著花2至5朵,花朵綻展直徑4~8厘米,花色豐富多彩,花瓣質地較薄瓣上隱紋明顯,具有較好的幽香。植株強壯一般有葉片5~10片。根系粗大強壯。傳統名種有「大紅硃砂」、「銀桿素」、「隆昌素」、「西蜀道光」等。近年選出大量的新品種形成川蘭特色。

9)線葉春蘭

又名豆蘭、鸚哥綠等,主要產區在貴州、四川、雲南三省,生息地一般在海拔500~2000米較乾燥的山林中,葉形較細狹長奶~60厘米,寬0.6~1厘米,葉幅斷面多數呈「V』字形,葉緣鋸齒細,葉片數5~7片。花梗較高一般均高約15~25厘米,花瓣質地較厚,花形端正均開平肩花晶,花期在1~3月,一般情況下開花40天亦無凋容。花色豐富有朱金,桃紅、紫紅、黃、復色、白、紫黑、綠色等。多數無香氣,近年發現少數有香的線葉春蘭。

F. 蘭花簡介

蘭花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於蘭科(Orchidaceae)植物,是單子葉植物中 的一個科,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附生、地生或腐生。蘭科是有花植物中最 大的科之一,估計有800個屬,3萬~3.5萬個原生種。另外,在英國《國際散氏蘭花雜種登記目錄》中正式登記的人工雜交種約有四萬種以上,而且每年以1000種以上的數目增加。
我們常看到的國蘭和洋蘭,只是蘭科植物中的一小部分有觀賞價值的栽培種類,還有大量的野生蘭科植物分布於世界各地。

◆◆◆◆◆◆◆◆◆◆◆ 根 ◆◆◆◆◆◆◆◆◆◆◆
地生蘭根是叢生的須根系,肉質,間或從須上生出分節支根,蘭根概無根毛。一般春蘭根較細,徑約0.4厘米左右,蕙蘭徑約0.5厘米,而建蘭、秋蘭、寒蘭、報歲蘭根較上述稍粗長。蘭根內貯豐富的水分和養料,按根的結構可分為內、中、外三部分,最外層為包圍全根的根皮組織,主要起著吸收和保護水分的作用,所以,對蘭花澆水不宜過勤,否則,土壤過濕,容易引起根部腐爛。根皮之內為皮層組織,皮層細胞都是活細胞,有的含有針狀結晶,有的含有共生的根菌。當肉質根折裂時,其中有一粗約0.1厘米的黃白色纖維梗,稱為中心梗,不易折斷。培養多年的伏盆蘭根,在乾燥時,健壯的根呈亞白色,幼根衍生時多為嫩白色,如裸露在盆面或泥外,因受濕氣關系,呈青綠色或暗灰色。蘭根有蘭菌與它共生,藉此得到更多養料,促使繁茂,所以我國傳統采移蘭花必須帶些宿土,且忌用利器挖掘,也就是這個道理。

◆◆◆◆◆◆◆◆◆◆◆ 莖 ◆◆◆◆◆◆◆◆◆◆◆
地生蘭沒有明顯的莖,只有根莖與花莖之別。在根、葉相接處有一肥大的假球莖,其形式有柱形、梭形、卵形、球形和扁球形,都向上著生,全露或微露在泥面上,在栽種時不應將它全部埋沒泥中。假球莖的大小按種類不同而相異,例如春蘭和蕙蘭一般高約1~1.5厘米,徑寬為1厘米左右,其他類更為壯大。健壯的假球莖外面全由綠色葉片包覆著,至衰老後,葉片枯萎縮。裸露的假球莖呈黃色或黃綠色,這時假球莖上殘留著枯老纖細的絲狀葉痕物。假球莖按我國藝蘭中俗稱蘆頭、蒲頭、龍頭等,其中貯藏養料和水分,一般能有三、五年生命,當進入衰老期,還能衍生假球莖,每當黃霉至盛夏或初秋時季,從假球莖基部滋生出葉芽和花芽。另一種莖是花莖(即花葶、花梗),外麵包覆著數層苞葉。

◆◆◆◆◆◆◆◆◆◆◆ 葉 ◆◆◆◆◆◆◆◆◆◆◆
可分為尋常葉和苞葉二種。從假球莖上簇生出的葉稱為尋常葉,呈線形或帶形,無明顯葉柄,葉束都一次長成,全緣或邊緣有細鋸齒,平行脈,常綠硬革質,葉面大多為暗綠色,葉背較淡,葉梢尖銳或圓鈍。春蘭葉幅闊約0.4~0.8厘米,長約20多厘米;建蘭、寒蘭較寬長;報歲蘭更寬,約在1.5厘米以上。葉片中央的中脈向葉背凸出或微凸,藉以支撐蘭葉向上著生,雖受風吹飄搖仍不易折斷。每五至七、八葉組成束(每束在我國蘭藝中俗稱為「筒」或「庄」,每束應以三片葉起算)。春蘭和蕙蘭每束標准應有3~5片葉,其他類稍多些。按我國傳統藝蘭,對春蘭和蕙蘭葉型,結合花瓣瓣型總結經驗,認為凡葉尖起溝,兜到基部為佳,梅瓣的葉性較硬,水仙瓣之葉性糯,凡肥闊厚實,絕大多數出荷瓣或闊瓣花。 另一種葉,就是包在花莖上的變態葉,由於退化變成膜質鱗片狀,基部為鞘形,俗稱為殼,在植物學上稱為苞葉,它主要起著保護花蕾作用。苞葉基部最外兩張有硬角質,內部幾張呈現軟膜狀,我國藝蘭家常根據它的顏色和上麵筋紋、沙暈,作為辨識花蕾演變中花瓣瓣型分類的依據。春蘭苞葉有五層,盛放時花序頂端的一枚苞片有的聳出花朵,有的低於花朵;蕙蘭等一莖多花的苞葉有7~9層,且每朵花的花柄基部都有一片短狹軟膜包葉。春蘭和蕙蘭的苞葉的大小、寬窄、色彩都與瓣型有關。
◆◆◆◆◆◆◆◆◆◆◆ 花 ◆◆◆◆◆◆◆◆◆◆◆
蘭屬的花都為不整齊花,花單生或由多個具長短略等的花,著生在長花莖上,排列成總狀花序。就其花的構造來講,有六瓣一蕊(柱蕊),分為三輪。最外面一輪是形狀相似的三片萼片,藝蘭術語稱為外三瓣。中間一輪三片俗稱內三瓣,其上側二片縱生平行,比外三瓣略短,俗稱捧瓣;下側一片俗稱唇瓣或舌呈絨毛狀,上面散布紅色或紫紅色點塊,具有這種顏色者稱為葷瓣花,如舌上呈純綠、白、微黃色稱為素瓣花。最里層,為雌雄蕊所組成的柱蕊,俗稱鼻或香子,它是蘊藏香氣的部分。柱蕊頂端為雄蕊,外有花粉蓋,內有花粉室,含有花粉塊,花葯無柄,花粉塊的下部有伸長的粉柄塊,即胚莖,其基部有膠粘盤。在柱蕊的頂端微向前的下面有一凹洞,內有粘液,這粘液常被昆蟲作為傳粉時的媒個物。雌蕊由三枚結合的心皮組成,子房下位,側膜胎座,胎座內含有多數倒生胚珠。

◆◆◆◆◆◆◆◆◆◆◆ 果實 ◆◆◆◆◆◆◆◆◆◆◆

G. 全面介紹蘭花!

此蘭非彼蘭
蘭花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我國民間傳統上將國人喜愛的花朵小而帶有清香甚至異香的品種如春蘭、墨蘭等稱為「國蘭」,與花大而艷麗的熱帶蘭,如蝴蝶蘭等「洋蘭」加以區別,它們是主要產於我國秦嶺以南地區的蘭花種類,包括春蘭、蕙蘭(九華蘭)、墨蘭(報
歲蘭)、建蘭(四季蘭)、寒蘭、春劍和蓮瓣等七大類。實際上被稱做「國蘭」的蘭花也有部分分布於日本、韓國、越南、緬甸等國家。並非全部都是中國的特產,故日本人也稱之為東方蘭。「洋蘭」如蝴蝶蘭、大花蕙蘭、石斛蘭、萬代蘭等,多產於熱帶地區,在中國南部也有,如石斛、虎頭蘭等。

其實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蘭花是沒有國界的,用國蘭與洋蘭來區分並不科學。廣義的蘭花應是蘭科植物的總稱,所有的蘭科植物都可以稱為「蘭花」,蝴蝶蘭、春蘭、石斛都屬於蘭科。全世界蘭科植物約有800餘屬,2萬余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以美洲、亞洲熱帶為分布中心。國蘭只是蘭屬植物中的地生種類,而蘭屬只是蘭科中的一個小成員,約有40多種,我國產20餘種,由甘、陝南部一直分布到華中、華東、華南和西南,以西南的種類為最多。

男性化的蘭花

不僅僅現代人為蘭花瘋狂,古代文人更是對蘭花愛得如痴如醉。我國古籍對蘭蕙的記載,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文學史上,幾乎所有的詩人都有詠蘭、寫蘭之作。屈原的《離騷》中有:「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百廟兮。」

蘭花在古代文人的眼裡不再是嬌弱的而是強韌的,從花卉慣常的女性形象變成了君子、賢士的男性形象。明代的文人方宇甚至將蘭花當做自己的摯友,為它作《蘭馨傳》,」友姓蘭名馨,字汝清,號無知子。」好像蘭花真是一個有名有姓、有生命的男子。

不管學者們如何爭論,不管真正的蘭花起源河時,國蘭界早已有自己一套約定俗成的鑒賞和品評傳統,並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論和術語。

我國自魏晉時期起就有「九品」官銜等級制度。將官分為九品,每品再分正、從二級,共有九品十八級。古人將蘭花也同樣分為九品十八級。所謂九品,杜筱舫在《藝蘭四議》中規定:梅瓣素第一,水仙素第二,荷花素第三,梅瓣第四,仙瓣第五,荷瓣第六,團瓣素第七,超瓣素第入,柳葉素第九。將每種品分為正、從二級,也是「九品十八級」。

男性不提倡外表上的裝飾,蘭花鑒賞上也以素心蘭(以全花一色,無雜色、斑點者)為上品。

看葉勝看花

國蘭開花之時,可以觀看花的色形,聞到蘭花的幽備,但國蘭每年只開一次花,前後花期不超過1個月,在栽培的過程里,蘭花參差錯落、高昂低回的葉形就成了主要的欣賞目標。明代張羽就提出欣賞蘭花「看葉勝看花」的觀點。古人很重視蘭葉的鑒賞,以濃綠或翠綠並且葉面有光澤、無任何傷痕為上品。

蘭花鑒賞發展到現代,在中國蘭花鑒賞術語中,稱國蘭葉片上產生的白色或黃色斑塊及花紋為「藝」,栽培觀賞葉片上斑紋變化的蘭花稱為「藝蘭」。通常對大多數植物來說,綠葉上出現異色斑是不健康的徵兆,但墨蘭中的許式葉藝品種是屬於正常的色澤變異,對植物本身無害,常常還可以遺傳。黃、白短線的花紋生在葉片頂尖部稱為「鳥嘴」;葉面上有大小不一的黃色或白色斑塊的花紋稱為「虎斑」等等,每一種花紋稱為一藝,按我國台灣省的標准,藝紋有25種之多。

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洋蘭」本來也是素凈的小花型,歐洲最初栽培的蘭花大多是原產的小花朵地生蘭,但一直不盛行。直到1824年英國著名的園藝家威廉·卡特麗栽培的來自巴西的熱帶蘭品種開花後,因花的唇瓣大而色澤鮮艷,人們喜歡它的華麗而廣泛用於貴賓的襟飾、新娘的捧花,蘭花才開始風靡歐洲,它就是漂亮的熱帶蘭品種之一———卡特蘭的始祖。從此,隨著園藝技術的進步,更多花型別致;色澤豐富的熱帶蘭品種被培育出來,滿足西方人的視覺享受,才有了「國蘭」與「洋蘭」的巨大差別。

蘭花在中國已經超越了植物栽培、純花卉欣賞的范疇,讓我們現在已分辨不清到底是蘭花影響了中國文化,還是中國文化影響了蘭花的栽種、培植,影響了對蘭花的欣賞

H. 蘭花是單生花還是花序

春蘭大多為單生花,其他蘭類基本都是一箭多花,大多為總狀花序。

I. 出奇花的蘭草葉形是什麼樣的

出奇蘭草的葉子呈長橢圓形或是披針形葉子的表面很光滑,邊緣具有細齒;蘭花的葉子呈兩列分布,形狀有帶狀或是狹橢圓形。如下圖:

(9)蘭花總狀花序擴展閱讀:

蘭草的葉子呈長橢圓形、披針形或是長橢圓狀披針形,長大約6到12厘米,寬大約2.5到4.5厘米,葉柄長1到1.5厘米。莖和葉子的兩面都很光滑,邊緣具有不規則的細齒或是不規則的粗齒。

蘭花的葉子從幾枚到多枚,通常生長在假鱗莖或是下部關節上,呈兩列,形狀有帶狀、狹橢圓形或是倒披針形,基部的鞘很寬闊。

蘭草有頭狀花序,大多生長在莖頂以及枝端,排列成復傘狀花序,花序的直徑在3到6厘米。而蘭花是總狀花序,具有多數花,花是兩側對應的花。

J. 蘭花的資料

「梅、蘭、竹、菊」在中國被譽為「四君子」,其中蘭花象徵高潔典雅、質朴版文靜,被評為中權國十大名花之一。蘭花歷來為文人墨客所稱頌,「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代表了蘭花的高潔忠貞。蘭花在國人的評價當中是很高的,純潔愛情、真誠友情都可以用蘭花來表示。

蘭花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種類最多的是雲南、四川和台灣省,南方地區較多,北方地區較少,因為蘭花多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氣候環境當中。蘭花種類非常多,數不勝數,按生長繁殖方式來分,有三大類:附生蘭、腐生蘭、地生蘭。

附生蘭有卡特蘭、萬代蘭、石斛蘭等;腐生蘭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種類較少,最常見的就是中葯天麻。地生蘭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蘭花,平時家裡栽培的也大多是地生蘭,地生蘭主要有春蘭、蕙蘭、建蘭、寒蘭等。

熱點內容
貴妃蘭花期 發布:2025-08-26 17:56:53 瀏覽:944
上饒縣油茶花 發布:2025-08-26 17:52:41 瀏覽:323
針葉盆栽樹 發布:2025-08-26 17:52:25 瀏覽:805
孩子生日插花 發布:2025-08-26 17:51:49 瀏覽:423
千卉閣花藝 發布:2025-08-26 17:50:21 瀏覽:582
吳江荷花池 發布:2025-08-26 17:28:29 瀏覽:590
乾死的盆栽 發布:2025-08-26 17:20:04 瀏覽:561
櫻花人妻 發布:2025-08-26 17:14:39 瀏覽:31
靜氣梅花詩句 發布:2025-08-26 17:13:58 瀏覽:263
茶花如何剪枝 發布:2025-08-26 16:52:29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