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荷花圖片命名
① 荷花荷葉蜻蜓魚一幅畫能取什麼名字
荷花蜻蜓圖》筆墨簡約,意蘊豐厚。畫荷不要拘於窠臼、不要流於習氣。畫家畫荷葉以石綠色敷染,摻以藤黃色及墨色,鋪毫刷筆,讓墨色在干濕、虛實、濃淡中形成自然、和諧的塊面;再勾出葉脈紋絡,形成如蔭 似蓋的綠葉。為讓綠葉有所依託,畫家飽蘸濃墨,摻以石綠色,順勢在綠葉下渲染出大片墨塊。綠葉用墨濃中有淡、實中帶虛,層次豐富,黑色和綠色相互映照。兩葉之間,用胭脂紅塗出荷花。花苞在田田荷葉之間,有一種「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感覺。畫家從畫右面的邊際畫出墨中帶綠的藤桿,讓其與荷葉相抵,如撐開的綠傘。三株藤桿粗細、長短不一,彼此交叉著。畫中的荷葉以厚重的塊面繪出,塘底的漣漪以細勁的線條繪出。下半部的橫向線條起伏變化,給人一種微風吹動、水波盪漾的感覺。振翅低飛的蜻蜓生動活潑,粗放筆法畫成的荷葉與工細筆法畫成的草蟲形成對比。此畫用筆或重拙、或輕靈、或粗獷、或纖美,力度與情趣兼具,饒有金石之氣;墨色酣暢淋漓,紅花與墨葉(及綠葉)相映,富有生機;荷葉團團, 蜻蜓翩翩起舞;在構圖上,上部荷花實中帶虛,下部漣漪虛中有實,中間的蜻蜓連接了這兩部分,畫筆墨凝練、形象生動、格調清新、雅俗共賞,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蘊涵著豐富的審美趣味 。
社會評價
《荷花蜻蜓圖》反映了齊白石的獨特畫風。這幅畫給人的感覺是風格清新淡雅,用筆精巧灑脫。畫中荷花鮮艷欲滴,蜻蜓翩翩起舞,水波盪漾,欣賞此畫,有如清涼之風陣陣吹過,給人無盡的藝術享受。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繪畫師法 徐渭、 朱耷、石濤、吳昌碩等,以瓜果菜蔬、花鳥蟲魚為工絕,並兼及人物、山水,與吳昌碩共享「南吳北齊」之美譽,以其純朴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的文人畫風相融合,達到了中國現代 花鳥畫最高峰。
畫家簡介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純芝,號渭青、蘭亭,後改名璜,號瀕生,別號白石、白石老 人,別署杏子塢老民、星塘老屋後人、借山吟館主者、寄萍、齊大、木居士、湘上老農、三百石印富翁等。 湖南 湘潭人。家貧寒,少時讀書一年,牧牛砍柴之餘讀書習畫。擅長中國畫、書法、篆刻和詩歌。一生作畫不輟,留下大量詩、書、畫、印作品。傳世畫作有《墨蝦》、《牧牛圖》、《蛙聲十里出山泉》等。著有《借山吟館詩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傳》等;出版有三卷本《齊白石作品選集》、《齊白石山水畫選》等畫冊多種。
專家鑒定
著名學者胡適對齊白石老人記述親人及回憶童年的文章評價甚高,認為那是很樸素真實的傳記文章,最能感動人。而齊白石不獨作文如此,繪畫更具率真之氣。他一生保持農民淳樸的本色,用近乎兒童般純真的眼光看待藝術,作品天真爛漫。郎紹君曾說,齊白石正是通過「衰年變法」,把農民的淳樸、真率、剛健與經過改造的文人藝術語言熔為一爐,在「第二童年期」生發出奇異的光輝。德國勃納德·利維古德說,人在60歲以後會出現第二童年期;如果有意識地接受這一轉變,人的創造力可能會走向更高的起點。
齊白石兼攻詩文、書畫、篆刻。迫於時艱,他以鬻藝養家糊口。他在學畫過程中曾得到陳師曾、林風眠、徐悲鴻等人的扶攜。特別是陳師曾,力勸其改變冷逸的畫風。齊白石遂創「紅花墨葉」畫法———在紅色、黑色的強烈對比中表現濃郁的民間審美趣味,傳達強烈的生命勃發意識。齊白石的畫一掃傳統文人畫的荒寒之氣,生機盎然,具有爛漫的情趣。
齊白石在一幅畫上題有「在似與不似之間為妙,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的跋語。他主張,畫家必須以真實的生活為創作依據,不能筆下妄為;要對客觀對象加以提煉、概括,以營造生動的藝術形象。他的畫取材廣泛,舉凡花鳥、山水、人物,無不熱烈禮贊。其畫質朴純真、清新剛健,充滿著對農村生活的摯愛之情。梅墨生評價齊白石的畫:「其藝術混合著泥土、田舍的芳香質朴氣息與文人畫的雅潔、洗練。生活氣(齊稱為「蔬筍氣」)與書卷氣、金石氣團抱為齊白石畫藝的生命機趣……」
荷花是齊白石經常描繪的題材之一。他的荷花畫上多作有詠荷詩。如他的《荷塘》上作有「少時戲語總難忘,欲構涼窗坐板塘。難得那人含約笑,隔年消息聽荷香」的詩句,寫出少年時的齊白石與某位佳人相約賞荷的朦朧情懷。他還寫有「一花一葉掃凡胎,拋杖拈毫畫出來。解語荷花應記得,那年生日老萍衰」的題畫詩。荷花解語,連齊白石的生日都記得。齊白石在92歲那年畫了兩幅畫面近似的《荷花影》,像哄小孩一樣,讓弟子李苦禪、許麟廬抓鬮後各得一張。我們從中既可看出齊白石的童心可掬,又可看出他對荷花的深愛之情。
② 國畫荷花起什麼名字
根據荷花的特點和寓意,國畫荷花的題款可以是:映日荷花、荷塘月色、荷塘雅趣、出水芙蓉、凌波仙子、荷韻、清荷、清趣、清香、廉潔、出污泥而不染、小荷才露尖尖角、清涼世界、蓮池、綠映紅等等。
「荷花」寓意著純潔、堅貞、吉祥,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經常以荷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它縱使是在污濁的環境中也能潔身自好,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這也是一種君子行為的象徵。
現今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都變得急躁不安,「荷花」題材作品無疑給了人們一個乘涼、休憩的安靜空間,以此來「凈化自身心靈」,這也是畫家創作的宗旨,也給了掛畫者一種無形的感染,非常適合家中,辦公室懸掛,送禮也是非常不錯的禮品。
(2)給荷花圖片命名擴展閱讀
荷花花葉清秀,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自古就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捧,寄託著人們心中潔身自愛、不同流合污的高潔追求。蓮花有並蒂同,荷花心者,為一蒂兩花,且「蓮」與「憐」諧音,是男女好合、夫妻恩愛的象徵;蓮花多子,故可寄託多子多福的願望,多子的蓮蓬也象徵著多多生子。
幾千年的文化中,沉澱出中國對美學獨有的見底,作品之中蘊藏著幾千年的文明史、積淀著傳統文化,特別是國畫荷花的藝術精品更是豐富多彩,國畫荷花寓意之美好,無論是寫意荷花的曼妙飄逸,還是工筆國畫荷花作品的清麗筆法,都作為中國藝術的瑰寶被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無論作為裝飾懸掛,彰顯自身品位修養,還是送給親朋好友,上級領導作為禮物,抑或收藏升值,國畫荷花都是非常不錯的花鳥畫類別。
③ 中國畫荷花作品名字都有什麼
《荷花圖》、《荷花鴛鴦圖》、《疏荷沙鳥圖》、《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
1、《荷花圖》
《荷花圖》是中國近代畫家張大千創作的水墨畫,該作品繪畫的是荷花,整幅畫,構圖飽滿,疏密有致,用筆豪放大氣,格調清新典雅,彷彿預示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具有一股強勁的蓬勃向上之勢。作者創作這幅作品是為了贈予毛澤東。
2、《荷花鴛鴦圖》
《荷花鴛鴦圖》是明末清初書畫家陳洪綬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中為荷塘一角,蘆葦叢生,清澈見底的水面上,一對鴛鴦相伴而游,在它們上面荷葉碧綠似傘,幾朵紅荷正綻吐芳菲。
花鳥畫法工整細致,虛實相合。荷葉的脈絡、荷花的紅絲及荷柄之上的細刺都描繪得極其生動,而水波、水草、蘆葦只以淡墨數筆勾染而成。筆法虛實結合,使畫面呈現一種空靈潤澤的感覺。
3、《疏荷沙鳥圖》
《疏荷沙鳥圖》是宋代佚名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中所繪殘敗的荷葉表明了時當秋日,荷塘的一角,一枝枯瘦的蓮蓬橫出畫面,鶺鴒棲止於蓮梗上,側首注視著上方的一隻小蜂,其凝神專注的神態刻畫得惟妙惟肖。
蓮梗兩端的鶺鴒與蓮蓬巧妙地平衡了畫面,而鶺鴒目向小蜂的視線則帶動觀者的視線落於畫面上方,這種布局使畫面顯得既穩定又生動。
此圖格調典雅,用筆精緻,畫風細膩,荷葉枯黃的斑點和細小的筋脈均描繪得一絲不苟。
4、《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
《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是宋代畫家佚名創作一幅絹本設色畫。此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中一隻碩大的河蟹張牙舞爪踞於殘荷之上,肥重的身軀竟將荷梗壓斷。襯以蒼老的蓮蓬、枯黃的荷葉、稀疏的蘆荻,更增添了蕭瑟冷寂的氣氛。荷葉和蓮蓬用粗筆勾描,蟹用細筆寫之,筆法粗獷寫實,設色鮮艷濃重。
5、《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
《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是宋代畫家馮大有創作的一幅中國古畫,文物原屬於故宮舊藏,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材質為冊、絹、設色,尺寸為23.8 x 25.1厘米。
這幅令人心曠神怡的「太液荷風」圖,從題名到內容,事實上托寓了不少吉祥的含意。畫名的「太液」是指「太液池」,此池原是漢代宮廷的御池,爾後歷代宮廷御池就多沿用這個名稱,成為富貴吉祥的象徵。
而蓮(又名荷)與成雙成對的鴨只,在傳統吉祥文化中,意指「夫婦和合」;蓮及蓮子,是為「連生貴子」;而蝴蝶雙飛,則又寓寄著對愛情的祝福。
總之,蓮塘的景象除了能帶給人悅目的感受之外,因為能夠產生許多美好的聯想,因此相當受到人們的喜愛。
④ 盛開荷花圖片怎麼起名字
1、一般,直接按荷花品種或名字的名字取
2、荷、蓮
3、映日荷花別樣紅、翠蓋紅幢耀日鮮、
4、芙蕖
5、六月花
⑤ 拍荷花照片如何題名
荷風清韻、素香君子、晨光仙子、凝露滴香……
⑥ 拍攝荷花求助起名字
荷之潤/夏日荷花/澤露蓮花/夏雨荷苞/絕塵/
⑦ 如何給荷花作品起名
一品清蓮,映日荷花別樣紅,清趣,心蓮,荷韻生香,出淤泥而不染
⑧ 有一荷花樣圖:怎麼命名好
那就,「勁綠清香」吧
⑨ 拍荷花照片如何題名
這個有點難度了。根據荷花攝影題材和拍攝時段的不同(盛開、含苞待內放、殘荷)可以按照樓主的創意容和題材取名字。
我羅列了自己用過的一些荷花題材作品名字供你參考:
小荷才露尖尖角、留到殘荷聽雨聲、翠蓋佳人、清水出芙蓉、接天蓮葉無窮碧。
其實很多荷花攝影題材的照片命名也有很多詩句作為參考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⑩ 畫荷花的畫名有哪些
《疏荷沙鳥圖》、《荷花圖》、《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荷花鴛鴦圖》。
1、《疏荷沙鳥圖》
《疏荷沙鳥圖》是宋代佚名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格調典雅,用筆精緻,畫風細膩,荷葉枯黃的斑點和細小的筋脈均描繪得一絲不苟。
2、《荷花圖》
《荷花圖》是中國近代畫家張大千創作的水墨畫,該作品繪畫的是荷花,整幅畫,構圖飽滿,疏密有致,用筆豪放大氣,格調清新典雅,彷彿預示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具有一股強勁的蓬勃向上之勢。作者創作這幅作品是為了贈予毛澤東。
3、《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
《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是宋代畫家馮大有創作的一幅中國古畫,文物原屬於故宮舊藏,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材質為冊、絹、設色,尺寸為23.8 x 25.1厘米。
圖的作者馮大有(約十二世紀),是南宋吳門(今江蘇蘇州)人。他自號怡齋,畫史記載他善於捕捉蓮花風、晴、老、嫩不同的面貌,可說是畫蓮的能手。這件作品賦色典雅,用筆細膩,又能寫盡蓮塘在風中的景象,是馮大有僅存的作品,更是一件清麗宜人的傑作。
4、《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
《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是宋代畫家佚名創作一幅絹本設色畫。此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原載《煙雲集繪冊》(《石渠寶笈續編》著錄)。無款,簽題黃居寀作。居寀為筌子。荷葉和蓮蓬用粗筆勾描,蟹用細筆寫之,筆法粗獷寫實,設色鮮艷濃重。
5、《荷花鴛鴦圖》
《荷花鴛鴦圖》是明末清初書畫家陳洪綬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中為荷塘一角,蘆葦叢生,清澈見底的水面上,一對鴛鴦相伴而游,在它們上面荷葉碧綠似傘,幾朵紅荷正綻吐芳菲。花鳥畫法工整細致,虛實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