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荷花塘
㈠ 名人故居一定是死後才能叫么
名人故居不是死後才能叫。
故居是指某人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或者說曾經的居所,房子,主要指出生,童年時期或更長時間與父母等長輩一起生活的地方,顧名思義即故鄉所在地的住所。
舊居與故居都是從前居住過的房屋;但是舊居與故居存在一個最明顯、最本質的區別,即舊居只是意指曾經居住過的地方,而故居是指祖輩長時間居住的、且當事人出生後童年時期與長輩生活的地方。故居通常只有一處,即故鄉所在地的住所。舊居是除故居外的、在非故鄉所在地的住所,可以是一處,也可以是多處。
(1)韶山荷花塘擴展閱讀:
名人故居
1、毛澤東故居
毛澤東故居名為上屋場,坐落於茂林修竹、青翠欲滴的小山沖中。房屋是一棟坐南朝北,泥磚青瓦,土木結構,南方常見的普通農家住房。堂屋正門楣掛「毛澤東同志故居」金字紅木匾,為鄧小平書寫。總建築面積472.92平方米,佔地566.5平方米。
它座南朝北,背山面水。屋前荷花塘和南岸塘相毗鄰,綠水瑩瑩,風過處,盪起縷縷漣漪。放眼青山,背依翠竹,綠水、蒼松和翠竹把這棟普通農舍映襯得生氣盎然。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同志就誕生在這棟房子的東頭。
2、周恩來故居
周恩來故居,位於江蘇省淮安市西北隅的駙馬巷內。1979年3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1984年12月11日,鄧小平題寫「周恩來同志故居」匾額。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98年3月5日,周恩來誕生於此。
故居分為東、西兩個宅院,是周恩來的祖父和二祖父從浙江紹興遷居淮安後共同買下的。原有房屋31間,其中,東院三進12間,西院三進19間。周恩來在這里開始受到啟蒙教育(6-9歲時一度依外祖父母在清江浦居住)。
3、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
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是1982年8月為紀念中國人民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家朱德而建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館位於四川省儀隴縣馬鞍鎮琳琅村朱家大灣,有建築面積2560多平方米,園林面積13400多平方米。朱德故居為土木結構的三合院瓦房,四周有3300平方米的竹木園林。朱德青少年時代,在這里居住過13年。
4、劉少奇故居
劉少奇故居,在湖南寧鄉縣東南花明樓區花明樓鄉炭子沖屋場。炭子沖屋場坐東朝西,前臨水塘,後倚青山,為土木結構的四合農舍。共計房屋21間半,佔地總面積8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
從炭子沖屋場外坪入槽門經內坪登階即為正堂屋。正堂屋往右第一間為劉少奇胞兄雲廷卧室。第二間即為劉少奇青少年時期的卧室。1959-1990年,故居曾經四次整修。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炭子沖劉少奇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鄧小平故居
鄧小平故居,位於廣安市廣安區協興鎮牌坊村,名曰「鄧家老院子」。鄧家老院子是一座坐東朝西的傳統農家三合院。佔地800餘平方米,大小房屋17間,穿木斗平房,青瓦粉壁,古樸典雅。建築具有典型的川東民居特色,充滿濃郁的蜀鄉風情。庭院綠樹成蔭,翠竹掩映。
院前梯田層層,夏日荷葉青青,稻花飄香。鄧小平祖上三代人都居住在這里。1904年8月22日,鄧小平誕生於故居的北廂房,並在這里度過了他青少年時期的15個春秋。鄧小平故居,1997年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㈡ 求韶山簡介
韶山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故鄉,也是他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勞動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新中國建立以來,她一直受到黨和國家的關心與重視,在黨的領導下,韶山經過韶山人民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創業,她已由一個偏僻落後的山村,變為工農業迅速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水平普遍提高,紀念景點眾多、服務設施完備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由中共湖南省委派駐,正廳級,負責韶山紀念地和風景區的宣傳、接待、建設、保護、管理工作。韶山市,縣一級政府,1990年成立,轄區210平方公里。韶山每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00萬人次以上,是中國優秀文明旅遊城市,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是訪湘人士首選和必選的旅遊目的。
韶山位於距湘潭市40公里的地方,離長沙100公里,傳說舜曾在這里演奏過「韶樂」。這是一塊山明水秀的地方,一直到近代它都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偉人毛澤東就出生在這里,並在此度過了青少年時代。
現在,韶山沖留有毛澤東故居、其父母墓、毛氏宗祠、毛澤東紀念館、南岸(毛澤東小時候念書的地方)等可供人瞻仰的景點,此外滴水洞景區也是必去之處,據說這里的山嶺間暗藏著「龍脈」(山脊確實有點象根龍骨),而毛澤東小時候經常在這一帶放牛的。圖為滴水洞一號樓,1966年6月間毛澤東曾在這里小住了十一天。
交通:從長沙到韶山有5365次,從長沙6:40分開,9:30到韶山;5366次17點從韶山開出,到長沙是20:16。從廣州到韶山有一班K584特快列車,20:56分從廣州開出,次日早上八點三刻左右到;從韶山是17:56分開,次日早6:04到。
長沙南站有到韶山的空調班車,從上午七點十分到下午五點十分,每隔50分鍾會有一班車,票價20元左右。
餐飲:到了韶山一定得到毛家飯店去吃頓飯,這里是樸素的農家屋子,燒的也是地道的韶山菜,你可以嘗嘗著名的毛氏紅燒肉,體味一下當年毛澤東他老人家對紅燒肉的感情。
㈢ 三分鍾湖南導游詞
漢川仙女山的傳說 [ 漢 川 名 勝]
仙女山、在漢川縣城西南。它海拔雖然只有99.1米,佔地也只有14.4公頃,但它有著
美妙的傳說,吸引著遠方遊人.
仙女山原名采芝山.相傳很早以前,住在山麓馬家灣有一姓卞的人家,父子相依為命,靠種菜,
砍柴為生.兒子輔華為人忠厚,孝敬老父,深受鄉鄰喜歡.因家境貧寒,二十好幾尚未成家,老父為這
事著急.
有一年春天,輔華種了滿園絲瓜、日夜精心培育、不料只活一顆瓜秧,第一年只長藤葉,
第二年只開了一朵花,第三年才結了一條五尺長的大絲瓜。這絲瓜晚上還能放出五顏六色的光彩。老人
怕不吉利,總想把它摘掉,輔華卻捨不得去摘。
一天灣里來了一個雲游道人,到瓜園邊不住聲地唱道:「好地氣,好地氣!」父子倆
聞聲趕出門去來,再三詢問。道人才說:「中秋節夜子時,可將此瓜放到山上那一仗見方的
洞口就會見分曉,切記!切記!」說完人就不見了。父子二人很驚奇,明白是神仙下界點化,
就把道人的話牢記心裡。
中秋節夜,輔華於子時前往山上,一連繞山走了三圈,未見有洞。正猶豫間,突見前面
金光一閃,現出了一個大洞,輔華趕到洞口將絲瓜放進洞里。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洞口出現
一道台階直通洞底。輔華順著石階步入洞底,見洞內有一石床、床上坐著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
她見輔華就叫道:「這位大哥,快救我出洞!」輔華問:「大姐是那家閨秀?因何被關在洞中?」姑娘
含羞地答:「我家住在蓬萊,姓杜名媼,因與大哥有一段姻緣,便偷偷離開瑤池,
不料被王母娘娘發現,將我壓在這山內。太白金星為了成全你我,就命地藏王將開山鑰匙化作
絲瓜,讓你開洞救我。」輔華一聽,急忙扶著仙女出了洞。一聲巨響,洞門又關了。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4em7X40KAm3GDQq9bOrrNw
㈣ 尋訪紅色足跡作文八百字以類
紅色暢想
提起筆,譜寫紅色的旋律,染出紅色的色彩,一邊寫,一邊想,腦海里浮現出一幕幕情景……
紅色是鮮艷的五星紅旗。
清明之時,正是花兒盛開的季節,陵園陵園里的花兒格外的紅,好像是被烈士們的鮮血所染。布滿青苔的石壁上長滿了雜草,四周插滿了嶄新而又鮮艷的五星紅旗。烈士的雕像是那麼庄嚴和肅穆。他的眼神顯得十分深情,這種神情向我訴說著英雄們不朽的故事……
雖然我置身於烈士陵園,卻真切地聽到了戰場上傳來隆隆的槍炮聲和先烈們沖鋒陷陣的吶喊聲,彷彿看到了戰場上熊熊燃燒的火焰和遮天蔽日的硝煙,深切地感受到了血染疆場的慘烈和凱旋高奏的欣喜。廣大將士們為創建新中國殉難的壯舉,實在可歌可泣。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如山而至;一種對歷史的敬畏感,陡然升起。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刻,全國上下升起了千萬萬面五星紅旗,中國人心中都升起了一面五星紅旗。想到這里,望望如今林立的高樓大廈,這是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打造出來的呀!如今的我們,更應該發奮學習,少年強則國強!
紅色是熊熊燃燒的奧運聖火。
從浪漫的雅典到神秘的北京,奧運聖火承載著多少華夏兒女的夢;從美麗的愛琴海到雄偉的長城,飄揚的五環旗凝結著多少炎黃子孫的情。
曾經,我們期待的目光,像聖火一樣熾熱;如今,我們團結的信念,比五環旗還要執著;而2008年,北京沸騰了起來,整個神州大地都沸騰了起來!奧運的聖火在中國燃氣,燃起它那耀眼的火焰,照亮了整個中國,溫暖了十三億中國人。哦,聖火,燃燒吧!傾盡你的一切熱力,燃起一片激情。燃燒吧!燃燒吧!
紅色是層林盡染的楓葉。
楓葉紅了在這個無花的季節,用濃郁的色彩渲染了整個秋天,營造了一種心情!她沒有像花那樣選擇肥沃的土壤,卻把根深深的扎在了山上,大山賦予了她堅強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在這個植物即將枯黃的時候,她為大上披上了比彩霞還要艷麗的衣裳!秋風吹過她婆娑的樹冠,顯得更加婀娜多姿。秋雨飄灑將她的葉片洗刷得更加美麗嬌艷,寒流面前她挺直了樹干沒有向它低頭!醉人的紅葉,紅的是那樣的熱烈、那樣的鋪張,那樣的迷人。它有火一般的激情,旭日一樣的艷麗。它沒有芳香,卻勝過千萬朵玫瑰,它沒有熱度,卻是那樣的灼人!季節終將會變換,第一場雪來了!白色和紅色相互襯托,雪將她的葉片用白色遮掩,可是在這冰封的世界裡透過冰凌仍可以看到你那比彩虹還要瑰麗的色彩!雖然她的枝頭沒有被雪壓彎,但是終究沒有力氣挽留自己的葉片,葉片飄落,呈弧形旋轉為你跳了最後一支舞,散落在楓樹的腳下。她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讓楓樹防禦冬寒!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停下筆,我對紅色多了幾分了解,同時,腦海里的情景永遠刻在心間。
㈤ 到韶山一日游要怎麼走,長沙到韶山一日游旅遊路線攻略
您可以從長沙坐汽車或者火車直達韶山,到達韶山後
【毛澤東故居】:位於韶山村土地沖上屋場,屋前荷花塘和南岸塘相毗鄰,放眼青山,背依翠竹映襯得生氣盎然。
【毛澤東銅像廣場】:韶山核心景區的中心,周圍青松翠竹掩映,群山拱護。銅像身軀高大,體態穩健。
【毛澤東家史館】:參觀40分鍾左右,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珍貴視頻,在此可觀實況錄像。
【紀念館】:紀念館線游覽的景點,毛澤東紀念館於1963年開始籌建,1964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總面積8千餘平方米,現有十二個展廳。在參觀過程可參與情景陳列,互動感強;(註:本景點每周一閉館,屆時改為游覽毛主席遺物館)。
【滴水洞】:滴水洞線游覽的景點,滴水洞碧峰翠嶺,茂林修竹,山花野草,自然景觀清雅絕倫,吸引遊人如織。
㈥ 韶山沖毛主席舊居的上屋場
這是一棟普普通通的江南農舍,為一擔柴式的房子,總建築面積472.92平方米,佔地566.5平方米。它座南朝北,背山面水。屋前荷花塘和南岸塘相毗鄰,綠水瑩瑩,風過處,盪起縷縷漣漪。放眼青山,背依翠竹,綠水、蒼松和翠竹把這棟普通農舍映襯得生氣盎然。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同志就誕生在這棟房子的東頭。東頭十三間半瓦房,是毛澤東家的,西頭五間半土磚茅房是鄰居的。這棟普通農舍曾幾經滄桑。它的修繕和擴建凝結著毛澤東的祖輩、父輩和他們兄弟的心血和汗水。從1878年毛澤東祖父定居時的五間半茅屋,經過前後三代人的艱苦創業,修修補補,其間遭火災,遇搶劫,1918年才掀茅蓋瓦,加修後院,擴建成十三間半瓦房(內含雜屋,其中半間指兩家合用的堂屋)。1929年4月,國民黨反動派曾沒收毛澤東在韶山的全部房屋和家產。於是,這棟房子和裡面的傢具,又遭到了嚴重破壞。解放後,人民政府進行過多次修葺,使之基本上保持了當年原貌。1950年,故居作為革命紀念地供國內遊客參觀。兩年後又正式對外賓開放。1961年3月,國務院正式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毛澤東同志故居」七個黑底鎦金大字,是1983年4月2日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
㈦ 跪求游韶山與花明樓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急需。。。。
回到學校還是覺得有些興奮,腦海中不時浮現著這兩天所看到的點點滴滴,感觸良深。就用這篇文章來記錄這次花明樓和韶山之旅的所觀所感。
踏上旅行的汽車,很興奮,我這人天生喜歡旅行,不暈車,精力好,本想在車上看看窗外的風景,但因為下雨窗子很模糊就用聽歌和看電影來打發時間,四個小時的車程就抵達了劉少奇故地花明樓景區,用中餐時才發現原來我們的時勢與政治老師、馬克思老師以及毛、鄧、三老師等都在。我們大家在景區門前來了張合影以表留念,紀錄我也曾在這片土地上留下過足跡。接下來就是參觀劉少奇副主席的紀念館,裡面有劉少奇同志平生一些事跡的介紹及照片,他年輕時就立志要報效祖國為全國的解放事業奮斗,積極參加工會組織幫助工人反抗資本主義的壓迫和剝削,加入中國共產黨協助毛澤東和周恩來發展革命事業,他是我們新中國誕生不可或缺的人物。看著那些照片記錄下來的史事和他遺留下來的書信、文章很是感動。劉少奇主席一生
為黨為民,兩袖清風,精於國運,治經濟,但卻因正直而冤屈的倒在黨內復雜斗爭的紅旗下,甚至被開除了黨籍,他那種敢說真話踏實做人的品格值得我們的尊敬和欽佩。之後參觀了他的故居,那是一座老黃土磚屋子。裡面被收拾的很乾凈,保留下來的東西也很淳樸是那個年代中國農村特有的寫照,我們還觀看了劉主席的專機以及花明樓,特別是花明樓前的萬德鼎給我很大觸動,「德」行為之規范,有德才能成為一名先進馬克思主義份子,有德才能安邦治國平天下。
參觀完劉少奇故地我們啟程去韶山,繼續下一階段的旅程。在車上聽導游介紹到60%的韶山居民姓毛,來到韶山果真如此,路邊的酒店、餐館大都以毛姓來打招牌,我們入住的酒店就叫——毛府大酒店,好像沒有這個毛字就不地道一樣。吃完晚餐我們到韶山市裡轉了轉,導游談到當年毛主席在路邊水庫里游泳的事跡,和這個水庫的由來。當車經過韶山火車站時,導游開玩笑式的說這個火車站可能是全國最小的火車站了,全車人都笑了起來。
第二天我們隨老師和領導來到毛澤東銅像前排成隊向毛澤東銅像鞠躬敬禮,以及留影,據導游介紹發生在這尊銅像上的趣聞,當年運送銅像的卡車在井岡山旁「有意」拋錨,當地人就流傳這樣一種說法「毛主席想到他所開辟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看看」;而在毛澤東銅像揭幕儀式當天,天空竟出現日月同輝的的奇觀,而且持續了8分鍾之久。我們接著參觀了毛姓宗祠,聽說這以前是不允許毛姓以外的人進入的,也不允許女同胞參觀,直到不久前才向外開放,這里是毛澤東和他的夫人楊開慧於1925年初春創辦「農民夜校」的舊址,在毛氏宗祠的正中央一座戲樓兩旁的對聯寫到:「不大地方可家可國可天下,尋常人物能文能武能勝神」這副對聯好像早就預示著一位偉人的誕生。接著我們參觀的是毛澤東遺物館,特別有意思的是遺物館進口處,大門就近在咫尺,而要迂迴好幾圈才抵達,隨行的一位領導打趣的說:「這剛好體現了毛主席所說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世界上最曲折的道路就在毛澤東遺物館前」,呵呵!還真有點像那麼回事。
遺物館里所展示的是對主席生平事跡的描述和照片以及的他衣物和曾經使用過的一些東西諸如:茶壺,沙發,碗筷及所看過的書籍等,從這些可以得知毛澤東主席以往生活有多麼的簡朴,特別是他的一條縫了好幾個補丁的褲子很讓人感動,身為一個國家的主席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實在讓人敬佩!由於參觀的人太多我沒有進入他的故居參觀,感覺有些遺憾,我想下次有機會我還會再次來到韶山學習毛主席為革命鞠躬精粹,為人民殫精竭慮的崇高精神品質。
這次花明樓和韶山之旅讓我充分了解到兩位偉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領導我們黨和人民建立一個嶄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從中國實際出發,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他們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是中國共產黨主要締造者和領導者。他們把一生都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發揚。
踏上回學校的汽車,思緒萬千,望著寬敞的高速公路、高聳的高架橋、一個個長達幾千米的隧道,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成果,感謝毛澤東和劉少奇對祖國作出的貢獻和犧牲,也感謝各位老師和領導給我這次紅色之旅的機會,作為一名大學生必須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保持共產黨人思想上、政治上和作風上的純潔,在各項工作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完成老一輩革命家未完成的使命。從中我意識到我不能荒廢青春,應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貢獻。
㈧ 主席故居為什麼坐南朝北
毛主席故居位於湖南省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土地沖上屋場,故居建築地處於一個小山沖中。
故居主體是一幢土木結構,坐南朝北,呈凹字形,這種建築形狀在當地俗稱一擔柴式的農舍。
至於故居為什麼是坐南朝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個地方的地勢是背山面水的。南面是個小山,北面屋前荷花塘綠水瑩瑩,依著青山綠水池塘修建而成。
㈨ 韶關旅遊必去景點有哪些
一、韶山旅遊首選:***故居***故居是一棟普普通通的江南農舍,為「一擔柴」式的房子。它座南朝北,背山面水。屋前荷花塘和南岸塘相毗鄰,綠水瑩瑩。放眼青山,背依翠竹,綠水、蒼松和翠竹把這棟普通農舍映襯得生氣盎然。1950年,故居作為革命紀念地供國內遊客參觀。兩年後又正式對外賓開放。1961年3月,國務院正式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志故居」七個黑底鎦金大字,是1983年4月2日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二、瞻仰***最佳場地:***銅像廣場***銅像廣場銅像區佔地5200平方米,銅像重3.7噸,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銅像面朝東南方,目光炯炯,面帶微笑,正視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現了***出席開國大典時的風采。***銅像於1993年12月6日運抵韶山,同月20日舉行揭幕典禮。銅像運抵韶山前後,韶山人民以一種難以割捨的虔誠等待著家鄉的驕子歸來。也許是自然現象的巧合,***銅像運抵韶山前後,這里平添、演繹出了許多神秘的傳說和故事。三、深度了解偉人革命歷程:***紀念館韶山***紀念館於1963年開始籌建,總面積約8千餘平方米。現在,紀念館已成為全國100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已成為千百萬人們緬懷***偉大功績、領略東方巨人崇高精神風范的理想場所。***同志紀念館進有十二個展廳,其中八個展廳為***生平業績展,四個展廳為專題陳列:包括***遺物展、***一家六烈士。展廳充分利用了聲、光、電、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突出陳列主題。觀眾在參觀過程中可參與情景陳列,互動感強。四、劉少奇同志故居劉少奇故居位於湖南省寧鄉縣花明樓炭子沖。1898年11月24日,劉少奇誕生於此,並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故居在一座蓋有茅草的柵欄門內的四合院中。為土木結構,屋面是一半小青瓦、一半茅草。門前有清澈的池塘,屋後是山巒。劉少奇1916年去長沙讀書以後,寒暑假回家居住。文化大革命期間,故居被毀壞。1980年對故居按原樣進行了修復。當年的卧室、書房、開調查會的橫堂屋內展出了實物、照片數百件,重新對外開放,供人瞻仰參觀。五、寧鄉花明樓+劉少奇紀念館花明樓,一個充滿詩意的地名,蘊含著幾代詩人的思潮,位於寧鄉縣城南30多公里的花明樓鄉炭子沖。始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1898年11月24日,劉少奇誕生於此。花明樓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是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劉少奇而修建的。有8個展室、1個聲像廳和2個懷念亭,主體建築3100平方米。全館陳列面積約為900平方米。有藏品3000多件,其中劉少奇生前使用過的遺物近800件。有反映劉少奇生平業績的照片1000餘張。六、有西方山洞之美譽的滴水洞滴水洞位於韶山沖最西邊,距離***同志故居5公里,是1966年***最後一次回韶山秘密住了11天的地方。滴水洞並不是一處滴著水的洞穴,而是指南臨龍頭山、北接虎歇坪、西枕牛形山、舒(書)堂山的一條青山環繞的長帶狀山谷,海拔從182米到269米高低不等,面積萬余平方米。原來山谷中有一個天然石洞,口小,中空如罐,四季泉水不斷,滴落時叮咚作響,人們就管他叫「滴水洞」,***父母墳就在滴水洞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