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蘭花葉
⑴ 1.5米長葉子的野生蘭花是什麼品種
應該是蕙蘭
葉5-8枚,帶形,直立性強,葉脈透亮,邊緣常有粗鋸齒。花葶從葉叢基部最外面的葉腋抽出,總狀花序具5-11朵或更多的花;花苞片線狀披針形,最下面的1枚長於子房;花常為淺黃綠色,唇瓣有紫紅色斑,有香氣;花瓣與萼片相似,常略短而寬
⑵ 野生蘭花葉片很硬株身長是什麼蘭本地說法是束蘭或樹蘭
蕙蘭:是蘭科蘭屬的地生草本植物,假鱗莖不明顯。葉5-8枚,帶形,直立性強,葉脈透亮,邊緣常有粗鋸齒。花葶從葉叢基部最外面的葉腋抽出,總狀花序具5-11朵或更多的花;花苞片線狀披針形,最下面的1枚長於子房;花常為淺黃綠色,唇瓣有紫紅色斑,有香氣;花瓣與萼片相似,常略短而寬;唇瓣長圓狀卵形,蕊柱稍向前彎曲,兩側有狹翅;花粉團4個,成2對,寬卵形。蒴果近狹橢圓形。花期3-5月。
栽培技術
露地
適合引種馴化野生蘭。選擇排水良好,陽光充足,利於通風的地塊。苗床寬度1.2-1.5米,高度30-40厘米。夏季和秋季宜鋪設遮陽網,高度2.5米為佳。冬季採用塑料大棚進行保暖,棚內溫度不應低於0℃。
蘭室
適合栽培精品蘭。標准蘭室宜選用3×7米框架陽光溫室。溫室內配置溫、濕度控制系統,溫室外採用雙層遮陽網。春季重視通風、防腐和花期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治,蘭室溫度保持10℃左右為宜;夏季重視通風、遮蔭降溫,做好病蟲害防治,室內溫度保持30℃左右為宜;秋季重視濕度管理,室內保持相對濕度60%-70%為宜,並重視花芽管理;冬季重視保暖防凍,室溫保持在5℃以上為宜。
選盆:宜選用深盆、陶盆,養植環境乾燥的可用透氣性一般的蘭盆,陰濕環境應選透氣性較好的蘭盆。
配土:營養土50%,塘基石或紅磚碎30%,風化岩(豆粒大小)10%,顆粒狀黃泥10%。以上植料混合後篩去粉末備用。
種植:上盆填土時應注意下粗上細,連填土邊輕輕震動,讓蘭根與培養上充分接觸充實。填土高度以完全蓋住假鱗率為宜,盆口留2厘米左右空間,以利澆水。澆水以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為宜。
施肥:每年春季(3月初)與秋季(10月初)澆-次稀釋腐熟有機肥。因蕙蘭有部分品種不易發花,宜在8-11月份每隔15天噴施-次伯示麥磷酸二氫鉀(濃度最高不超過1/500)。
曬盆翻盆:每年3-6月,晴天宜將蕙蘭放在直射的陽光下曬盆5-6個小時(清晨6時至中午12時),能促使生根發苗。如置於朝向東南陽台養植的可任其接受自然日照,氣溫超過36℃時應注意避開正午及「西山日」的直射。如發現時尖焦黑,排除肥水過多的因素外,很可能是蘭根生至盆底,觸壁僵硬,反映到葉面上就會發生焦尖現象,這時應及時翻盆換土。先將蘭花起盆,分作3-5苗一叢,再重新上盆栽種,澆道水後置陰涼通風處7-10天,再逐漸增加光照,-月後就可放置陽台上養植欣賞了。
注意事項:縞藝、斑藝等對藝品種,務必注意適度遮陰。因為葉綠素稀少的葉片,極易被陽光炙傷變色,不宜放在烈日下曝曬。
⑶ 野生蘭花葉子半邊白半邊綠是什麼蘭
十五六年抄前我也在山上挖過襲一株,我挖的是半黃半綠的。我覺得可以取個名字叫「金玉滿堂」。這種蘭花非常稀少,價值未知,如果是多苗、多代都是這樣,那應該是價值不菲。不過蘭花這種東西的價格還得看買主,遇到有緣的買主就可能得到好的價格。
⑷ 野生蘭花葉莖的底部是紫色的是什麼品種的
要嗎是雲南文山的紫秀或是細葉春蘭里的紫豆瓣綠,還有就是建蘭紅香妃。
⑸ 野生蘭花的葉子各品種的區別春蘭和惠蘭
春蘭一般較短,且側葉脈有兩條,葉子寬度一般有0.5厘米
蕙蘭葉子的專寬度和春蘭差屬不多,但蕙蘭的葉子較長,葉脈也比較多
建蘭的葉子較寬有1厘米,一般無側葉脈。
墨蘭和建蘭比較像,但是墨蘭的葉子更寬,有2厘米
寒蘭的葉子一般比較豎直。
⑹ 野蘭花葉子黃了是不是缺水
很大可能是退草。也就是葉子老了。
當然缺水也是可能的。不過蘭花對水需求不大。
⑺ 野蘭花七葉叫什麼蘭
一、什麼品種最珍貴
一般來說,野蘭花都是十分珍貴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話,不管什麼品種都是十分珍貴的。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很多珍貴的蘭花都是很稀有的,想要見到也是比較難的。並且,有一些品種為野生變種,通常是會受到保護的。
蘭花開花周期很長,香氛淡雅而沁脾,若想延長花期,最好是在蘭花結苞時在根部撒一些草木灰或翠姆;花凋零後可以在蘭花花盆的邊緣打一隻雞蛋。
⑻ 野生蘭花的葉子
你好,最好多帶點原土,如果沒有,多用腐葉土加河沙為基土,定植後澆一次透水即可。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墊盆 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栽植 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填土 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鋪面 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澆水 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
⑼ 野蘭花葉變黑怎麼辦
見見光,注意澆水及時點,土不幹不澆水,怕澇,濕度大容易漚根腐爛,吸收不上來水分就會這個樣
⑽ 野蘭花
花的養護要求比較精細,稍有不慎就會發生葉片黑斑等。如澆水時當頭淋澆,易濺起盆土沾於葉上,使葉發焦。施肥時肥液沾在葉上,如不立即噴灑清水去除,會使葉子出現黑斑、發焦。春夏季節如不注意遮陽,在烈日下會使蘭花葉子發黃、發焦。放置在煤煙較多的環境中,蘭花因受煙害而發黑斑。此外,蘭花受炭疽病為害,葉子常會發生黑斑點。
蘭花炭疽病在溫度高而通風不良的梅雨季節或秋雨連綿季節尤易發生,有時甚至比較嚴重。其症狀為開始時葉部僅出現半圓形或圓形的褐色斑點,以後逐漸發展成黑褐色,許多病斑擴大成條狀黑褐色病斑,後期在病斑中部變成灰白色,上面有許多小黑點。該病在葉子的中部和上部多見。發現此病,應把病葉剪去,最初發現時,除了改善通風外,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周噴1次,連續噴3~4次,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為防止病蟲害感染,蘭花之間不宜太擠、太密,避免蘭葉互相交叉在一起;保持通風、透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