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海棠
❶ 梨花初帶夜月 海棠半含朝雨 什麼意思 出自什麼地方
梨花初帶夜月 海棠半含朝雨,意思是梨花還染著夜月的銀霧,海棠半含清內晨的雨露。出自北宋詞人萬俟容詠創作的《三台·清明應制》。
全詩(節選)如下: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
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非霧。
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譯文如下:
梨花還染著夜月的銀霧,海棠半含清晨的雨露,皇家宮苑關不住陽春,春光延伸到遙遠的城門。御溝里漲滿新水,暗暗地流向南浦。細柳垂絲絲金縷,東風平和靜穆。望壯麗宮闊高聳入雲,那並不是煙霧霏霏的仙境。清平時代,朝中和民間多麼歡悅。帝城條條大路,喧響著簫聲鼓樂。
(1)清明時節海棠擴展閱讀:
這首詞使用賦法極力鋪敘京都清明的節序風光。
第一片以寫景為主,並總敘太平盛世景象。
第二片轉入具體描寫,寫出鶯歌燕舞、各色人物遊冶歡樂的情形,間以景物點染,筆調明快。
第三片描繪清明時節宜人而往往陰晴不定的天氣,極有情味,並化用韓翃《寒食》詩意,切合節令,歸結到宮廷生活景象。鋪敘勾勒,層次分明,語言雅潔富麗,修飾精工自然。
❷ 詠海棠的詩詞
海棠花素有「國艷」之譽,更有「百花之尊」、「花之貴妃」的美稱,人們把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麗和萬事吉祥的象徵。明代的「風流才子」唐伯虎根據「海棠春睡」典故,豐富了想像,畫了一幅《海棠美人圖》,並題詩雲:
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
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 棠 花
——唐·齊己
繁於桃李盛於梅,寒食旬前社後開。
半月暄和留艷態,兩時風雨免傷摧。
人憐格異詩重賦,蝶戀香多夜更來。
猶得殘紅向春暮,牡丹相繼發池台。
斜谷郵亭玩海棠花
——唐·顧非熊
忽識海棠花,令人只嘆嗟。
艷繁惟共笑,香近試堪誇。
駐騎忘山險,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處,應繞羽人家。
海棠花放簡馮元咨
——宋·蘇泂
游絲無賴小庭空,夢想君家合樹紅。
曾向西川親畫得,舉家終日看屏風。
海 棠 花
——宋·王安石
綠嬌隱約眉輕掃,紅嫩妖饒臉薄妝。
巧筆寫傳功未盡,清才吟詠興何長。
海 棠
——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海 棠 花
——宋·方回
錦城春色萬人迷,飯顆無心著品題。
實不如華謾濃艷,秋霜誰覷海棠梨。
雨中惜海棠花
——宋·廖行之
東君何事妒花妍,不遣春風一笑嫣。
邀動芳心愁萬縷,盈盈含恨雨中天。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春暮游小園
——宋·王淇
一叢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
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其一
——宋·楊萬里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綉堆。
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
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春 寒
——宋·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踏莎行·雨中觀海棠
——宋·張炎
命薄佳人,情鍾我輩。
海棠開後心如碎。
斜風細雨不曾晴,倚闌滴盡胭脂淚。
恨不能開,開時又背。
春寒只了房櫳閉。
❸ 清明節賞花的品種有哪些
每到寒食清明時節,真可謂是「春禽得意千般語,草卉無名百種香」。春風恰應時節,花開盡如人意。此種時節,正是人們游春賞花的大好季節。
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杭州清明節賞花,無疑要勝於其他地方。
寒食清明節賞花的品種有數十種之多。其中主要品種有杏花、海棠花、牡丹花、梨花以及杜鵑花等。
杏是我國著名的觀賞樹木,其花色又紅又白,胭脂萬點,花繁姿嬌,占盡春風。杏花可以配植於庭前、牆隅、道路旁、水邊,也可群植、片植於山坡、水畔。杏樹樹齡長,可活到一百年以上,是春季主要的觀賞樹種。
在元代詩人劉炳的《寒食客秦淮》中就有關於杏花的詩句:
今年寒食客秦淮,杏花李花無數開。
海棠花開嬌艷動人。由於花色艷麗,一般多栽培於庭園供綠化用。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有「玉棠富貴」的意境。海棠花常植於人行道兩側、亭台周圍、叢林邊緣以及水濱池畔等地方。明代僧人明秀《過孫山人故居》詩寫道:
燕子歸來寒食雨,春風開遍野棠花。
描述的就是寒食節時野棠花盛開的景象。
牡丹花是我國固有的特產花卉,被擁為花中之王,有關的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作為我國國花,牡丹花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其花大、形美、色艷、香濃,為歷代詩人所稱頌,因而素有「百花之王」的美譽。
牡丹作為觀賞植物始自南北朝時期,文獻多有記載。劉賽客的《嘉記錄》說:「北齊楊子華有畫莯丹」,牡丹既已入畫,其作為觀賞的對象已確切無疑,可見牡丹在我國至少已經栽培了1400年。
到了唐代,牡丹栽培開始繁盛。牡丹花大色艷,品種繁多。
宋人毛滂在《寒食初晴見牡丹作》中就有這樣的佳句:
魏紫黃綠欲占春,不教桃杏見清明。
梨花,別名玉雨花、瀛洲玉雨,通常指梨樹上盛開的純白色的花,常見於古詩詞中。梨既是一種著名果樹,又是著名的觀賞植物。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喜愛梨花,並對其賦予了許多詩情畫意。
宋代詩人陸游有詩道: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是年華。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
在文人眼裡,梨花最宜月下或雨後觀賞。群植而遠觀效果則更好,梨樹的樹形亭亭玉立,花色淡雅,葉柄細長,春風過時,臨風葉動,響聲悅耳。
明代陳繼儒《南都》詩道:
寒食斗雞歸去晚,院門新月印梨花。
這些詩句記述了當時古人在清明時節賞梨花的情景。
杜鵑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它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很廣泛。杜鵑花盛開之時,恰值杜鵑鳥啼之時,古人留下許多詩句和優美、動人的傳說,並有以花為節的習俗。
杜鵑花花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
唐代成彥雄《杜鵑花》詩道: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唐代詩人曹松《寒食日題杜鵑花》道:
一朵復一朵,並開寒食時。
在我國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寒食節嗜好賞花之人。《花庵詞客》一書中,介紹北宋詞人仲珠,此人本是安州進士,因其妻以葯毒之,仲珠食蜜解毒。
蘇東坡念其大難不死,送其名為「蜜殊」。仲珠後出家為僧,每年禁煙賞花時,即置酒接待賓客,還美名曰「看花局」。仲殊一生填詞甚多,以小令《訴衷情·寒食》為最。
據說,大文學家蘇東坡在37歲時,有幸參加了杭州錢塘寺賞花會。兩年後,清明節發生一場雨雹,病中的蘇東坡擔心花存無幾,於是他寫了《惜花》詩一首:
吉祥寺中錦千堆,前年賞花真盛哉。
道人勸我清明來,腰鼓百面如春雷。
打徹涼州花自開,沙河塘上插花回。
醉倒不覺吳兒咍,豈知如今雙鬢催。
由此可見,寒食清明之花在古人的眼中持久綻放,並讓後人在腦海中久久地回味。
❹ 求解雨洗海棠如雪。又是清明時節。燕子幾時來,只了為花愁絕。枉與春風分說。
如夢令(海棠)
雨洗海棠如雪。
又是清明時節。
燕子幾時來,只了為花愁絕。
愁絕。
愁絕。
枉與春風分說。
❺ 清明時節有什麼花開
清明節即將來臨,許多朋友想趁假期的休閑時刻出門賞花踏青,那麼,目前物候回期的變化答情況如何?清明節期間哪些花正值最佳觀賞期呢?
據專業氣象台專家介紹,今年2月19日臘梅始花,比常年偏晚了12天;迎春和連翹的始花期也分別比常年偏晚了5天和7天。進入3月下旬,氣溫明顯回升,3月下旬氣溫較常年偏高約4℃,物候期加快了變化步伐,但仍較常年偏晚。目前,玉蘭、杏樹、連翹以及部分向陽地塊種植的單瓣榆葉梅等多種植物正值盛花期。
據氣象台預測,4月2日清明節上午受冷空氣影響,天氣以陰為主,有小雨或零星小雨,氣溫將明顯下降,2日午後到夜間有西北風5-6級,陣風可達7-8級;其他時間以晴到多雲天氣為主,氣溫回升。
據物候觀測及氣象因素綜合分析,清明節期間,榆葉梅、玉蘭、連翹、杏正值盛花期,垂絲海棠、美人梅處於始花期或含苞待放,均適合觀賞;但梨始花預計將推遲到8日以後,想觀賞梨花的朋友可適當調整觀花行程及路線。
❻ 七絕清明一首詩描寫的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這首詩前兩句是什麼
《清明》
唐 ·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宋 · 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鵲踏枝·清明》
五代 · 馮延巳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清明》
宋 ·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即事》
唐 ·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夜》
唐 · 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三台·清明應制》
宋 · 萬俟詠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非霧。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乍鶯兒百囀斷續,燕子飛來飛去。近綠水、台榭映鞦韆,鬥草聚
《清明二首》
唐 · 杜甫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綉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君賣卜錢。鍾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❼ 晏殊 浣溪紗 我要原文
那首詞不是《浣溪沙》,是《破陣子》。原文如下: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❽ 多地清明小長假迎來賞花季,清明花期有多長
清明節的花期是一個月左右。
這周結束之後我們馬上就迎來了我們期待已久的清明節,迎來了我們期待已久的清明三天小假期。清明節我們又有很多的習俗,其中一個就是踏青。
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城市溫度不同,氣候不同,所以花的盛開起和維持期也就不同,但是差距也就是前後15天左右。也不是很久,就能看到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美景。
❾ 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的意思
「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的意思是:梨花染著夜月的銀霧,海棠半含著早晨的雨露。「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出自宋代文學家萬俟詠的《三台·清明應制》,全文描繪了京城在清明時節的節序風光,表現了一幅鶯歌燕舞、遊冶歡樂的情形以及貴族宅院一派醉生夢死的承平景象。
《三台·清明應制》
萬俟詠〔宋代〕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非霧。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乍鶯兒百囀斷續,燕子飛來飛去。近綠水、台榭映鞦韆,鬥草聚、雙雙游女。餳香更、酒冷踏青路。會暗識、夭桃朱戶。向晚驟、寶馬雕鞍,醉襟惹、亂花飛絮。
正輕寒輕暖漏永,半陰半晴雲暮。禁火天、已是試新妝,歲華到、三分佳處。清明看、漢宮傳蠟炬。散翠煙、飛入槐府。斂兵衛、閶闔門開,住傳宣、又還休務。
譯文
梨花還染著夜月的銀霧,海棠半含清晨的雨露,皇家宮苑關不住陽春,春光延伸到遙遠的城門。御溝里漲滿新水,暗暗地流向南浦。細柳垂絲絲金縷,東風平和靜穆。望壯麗宮闊高聳入雲,那並不是煙霧霏霏的仙境。清平時代,朝中和民間多麼歡悅。帝城條條大路,喧響著簫聲鼓樂。
黃鶯兒歌聲斷續,小燕子飛來飛去。綠水中倒映著岸邊台榭,鞦韆影隨水波盪漾不伍。一對對游女,聚集著做鬥草游戲,踏青路上洋溢著賣糖的香氣,到處是攜酒野宴的人,你也許會幸運地認識那人面桃花相映的朱門。少年跨著雕鞍寶馬,向晚時在一起歡聚,酣醉中,衣襟上沽惹著片片落紅、點點飛絮。
正是輕寒輕暖宜人的長晝,雲天半陰半晴的日暮,在這禁火時節,青年們已把新妝試著。歲華恰到最佳處,清明時看漢宮傳送蠟燭,翠煙縷縷,飛進門前種槐的貴人府。兵衛全都撤除,皇宮敞開千門萬戶,不再聽到傳詔宣旨,停止了一切的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