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啟功秋海棠

啟功秋海棠

發布時間: 2022-07-19 03:50:11

1. 中國的八大名酒

第一屆:1952年在北京舉行,共評出四大名酒,白酒有:茅台酒、汾酒、瀘州大麴酒、西鳳酒。
第二屆:1963年在北京舉行,共評出八大名酒: 五糧液、古井貢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酒、茅台酒、西鳳酒、汾酒、董酒。
第三屆:1979年在大連舉行,共評出八種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劍南春、古井貢酒、洋河大麴、董酒 、瀘州老窖特曲。
第四屆:1984年在太原舉行,共評出十三種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洋河大麴、劍南春、古井貢酒、董酒、西鳳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酒、雙溝大麴、特製黃鶴樓酒、郎酒。
第五屆:1989年在合肥舉行,共評出十七種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洋河大麴、劍南春、古井貢酒、董酒、西鳳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酒、雙溝大麴、特製黃鶴樓酒、郎酒、武陵酒、寶豐酒、宋河糧液、沱牌曲酒 。
能經得住考驗並屢受好評的即如下八大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郎酒、古井貢酒、洋河大麴、雙溝大麴。
現擇中國歷史上較為出名的加以介紹:
茅台:茅台酒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公元前135年漢武帝「甘美之」的褒獎到1704年後清代大儒鄭珍「酒冠黔人國」的贊譽,從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到1996年榮獲紀念「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茅台酒系以優質高粱為原料,用小麥製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於原料。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台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的重要原因。釀制茅台酒要經過兩次加生沙(生糧)、八次發酵、九次蒸餾,生產周期長達八九個月,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後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准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
茅台酒是風格最完美的醬香型大麴酒之典型,故「醬香型」又稱「茅香型」。其酒質晶亮透明,微有黃色,醬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飲,香氣撲鼻,開懷暢飲,滿口生香,飲後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口味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茅香不絕。茅台酒液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現已知香氣組成成分多達300餘種。酒度53度。陳毅有詩:「金陵重逢飲茅台,萬里長征洗腳來。深謝詩章傳韻事,雪壓江南飲一杯。」
五糧液:五糧液牌五糧液酒是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酒廠的產品。1985年、1988年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及金爵獎,1963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國第二、三、四、五屆評酒會上榮獲國家名酒稱號及金質獎,1988年獲香港第六屆國際食品展覽會金龍獎,1989年獲日本大孤第三屆89關西國際儀器展金質獎,1990年獲泰國國際酒類博覽會金獎,1991年獲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國際展覽會金獎及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獎,1992年獲美國國際名酒博覽會金獎1993年獲俄羅斯聖彼得堡國際博覽會特別金獎。
五糧液酒廠有舊糟坊的老窖遺物,為明代所遺,迄今已有300餘年歷史。清初,敘州城有4戶酒坊,在二坎子有溫德豐糟房(後改為利川永)、馬家巷有張萬和糟房南門有德盛福糟坊、東門有長發升糟房,各有三個酒窖,其中以溫德豐糟房酒窖最早,產酒最佳美。清雍正年間酒窖增至52個。1840年至1937年糟坊達14家,酒窖125個。1949年,只剩9家糟坊,酒窖76個。1952年在利川永、長發升、張萬和等糟房的基礎上建成現酒廠,繼承傳統工藝,恢復和發展五糧液生產。
五糧液的釀造原料為紅高粱、糯米、大米、小麥和玉米五種糧食。糖化發酵劑則以純小麥制曲,有一套特殊制曲法,製成「包包曲」,釀造時,須用陳曲。用水取自岷江江心,水質清洌優良。發酵窖是陳年老窖,有的窖為明代遺留下來的。發酵期在70天以上,並用老熟的陳泥封窖。在分層蒸餾、量窖摘酒、高溫量水、低溫入窖、滴窖降酸、回酒發酵、雙輪底發酵、勾兌調味等一系列工序上,五糧液酒廠都有一套豐富而獨到的經驗,充分保證了五糧液品質優異,長期穩定,在中外消費者中博得了美名。
五糧液酒無色,清澈透明,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綿,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至好處。酒度分39度、52度、60度三種。飲後無刺激感,不上頭。開瓶時,噴香撲鼻;入口後,滿口溢香;飲用時,四座飄香;飲用後,余香不盡。屬濃香型大麴酒中出類拔萃之佳品。
著名科學家華羅庚賦詩曰:名酒五糧液,優選味更醇;省糧五百擔,產量增五成。
豪飲李太白,雅酌陶淵明;深恨生太早,只能享老春。
洋河大麴:洋河大麴始興於隋唐,隆盛於明清,為清皇室貢品,乾隆皇帝南巡時,品後盛贊:「酒香味純,真佳酒也!」清末民國初年,連獲巴拿馬和南洋博覽會金獎,遂聞名海內外。1979、1984、1989三次蟬聯中國名酒稱號。並被認定為中國重點保護品牌和中國馳名***,為中國濃香型白酒的正宗代表,參與國家濃香型白酒新標準的修訂和起草,2003年成為國家原產地標記保護單位。
洋河大麴優良的品質來自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洋河地處淮河名酒帶,空氣中存在大量適宜釀酒的微生物群,用水是清澈甘甜的「美人泉」,以優質高粱、小麥、大麥、豌豆為原料,採用獨特工藝,形成了「入口甜、落口綿、酒性軟、尾爽凈、回味香」的淡雅風格,在濃香型白酒中獨樹一幟。
杜康酒: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史載:杜康牧羊於空桑澗(今汝陽縣杜康村),「余粥棄於桑,郁積成香,竟有奇味,杜康嘗而甘美,遂得釀酒之秘」,從此以釀酒為業。杜康被周平王封為「酒仙」,杜康酒被封為「宮廷御酒」,杜康造酒之處被封為「杜康仙庄」。因而才有魏武帝曹操「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感嘆,唐代詩聖杜甫「杜酒頻勞勸,張梨不外求」的自豪,宋代理學家邵雍「吃一輩子杜康酒,醉樂陶陶」的絕唱。
古井貢:古井牌古井貢酒是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酒廠的產品。
亳州曾稱亳縣,古稱譙陵、譙城,是曹操、華佗的故鄉,漢代釀有酒品聞名著稱。據《魏武集》載:曹操向漢獻帝上表獻過「九醞酒法」,說:「臣縣故令南陽郭芝,有九醞春酒……今僅上獻。」「貢酒」因而得名。據《亳州志》載:現在釀酒取水用的古井,是南北朝梁代大通四年(532)的遺跡,井水清澈透明,甘甜爽口,以其釀酒尤佳,故名「古井貢酒」宋代時亳州釀酒業很發達,熙寧年間的酒課達「十萬貫以上」。明代初期,懷姓商人在減店集建「公興糟坊」以釀「減酒」聞名於世。清代,亳州釀有眾多酒品,《亳州志》載:「酒品,高粱酒俗曰大麴酒,其高者曰干酒;明流酒又名希熬,相傳陳希夷先生始造故名;小葯酒,用葯曲蒸成,惟夏月飲之可以祛暑;福珍酒,其色紅,其味甜;老酒,其香味彷彿紹興酒;三白酒,色白味甜,糯米釀成;竹葉青、狀元紅、佛手露,皆高粱酒之染色者」,可見亳州釀酒業發達。1925年,城內有54家糟坊,以「三盛、在源永糟坊」著稱。1948年剩有18家糟坊。1952年「公興糟坊」停業,1958年改為公社小酒廠,釀制代用品酒。第二年改建為古井酒廠,1960年投產此酒。
古井貢酒以本地優質高粱作原料,以大麥、小麥、豌豆制曲,沿用陳年老發酵池,繼承了混蒸、連續發酵工藝,並運用現代釀酒方法,加以改進,博採眾長,形成自己的獨特工藝,釀出了風格獨特的古井貢酒。
古井貢酒酒液清澈如水晶,香醇如幽蘭,酒味醇和,濃郁甘潤,粘稠掛杯,余香悠長,經久不絕。酒度分為38度、55度、60度三種。
劍南春:劍南春牌劍南春酒是四川省綿竹縣劍南春酒廠的產品。
綿筆直古屬綿州,歸劍南道轄,釀酒歷史悠久。據李肇《唐國史補》載,唐代開元至長慶年間,釀有「劍南之燒春」名酒。詩人李白曾於劍南「解貂贖酒」的典故,留下「士解金貂,價重洛陽」佳話。其酒又稱「燒香春」。宋代釀有「蜜酒」,據《綿州志》載:「楊世昌,綿竹武都山道士,字子東,善作蜜酒,絕醇釅。東坡及得其方,作『蜜酒歌』以遺之 。」清代康熙年間,陝西三元縣人朱煜見綿竹水好,開辦朱天益酢坊,釀制大麴酒,後相繼有楊、白、趙三家大麴作坊開業。從此大麴酒成為綿竹名產。據《綿竹縣志》雲:「大麴酒,邑特產,味醇香,色潔白,狀若清露。」清乾隆年間太史李調元在《函海》中說:「綿竹清露大麴酒是也,夏消暑,冬禦寒,能止吐瀉、除濕及山嵐瘴氣。」他還賦詩稱:「天下名酒皆嘗盡,卻愛綿竹大麴醇。」光緒年間曾列為貢酒。名泉出佳酒,《綿竹縣志》雲:「惟西南城外一線泉脈可釀此酒」,並指出「用城西外區井水蒸烤成酒,香而洌,若別處則否」,這泉水是著名的「諸葛井」。是三國末年,魏兵入蜀『諸葛瞻、諸葛尚父子守城拒敵、掘井汲水之用,後遂將井名為「諸葛井」。清代末年,綿筆直大麴酒坊有17家。1919年間「有大麴房25家,歲可出酒十數萬,獲錢五六萬緡,銷路極廣」。後發展為30餘家,有酒窖116個,最高年產達350多噸。1922年綿竹大麴獲四川省勸業會一等獎,1928年獲四川省國貨展覽會獎章及獎狀,聲名鼎盛,行銷各地,時人贊有「十里聞香綿竹酒,天下何人不識君?」的雅譽。1941年,酒坊有200多家,產酒200萬公斤。享有盛譽的大麴燒房有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義全和、恆豐泰、天成祥、朱天益、楊恆順等38家,擁有酒窖200個。小曲燒房有100餘家,其中以第一春、曲江春、永生春、德永春等作坊著稱。1951年在朱天益等燒房基礎上建成綿竹酒廠,繼續生產大麴酒。1958年投產高檔白酒,由蜀中詩人龐石帚起名「劍南春」。1985年更為現廠名。此酒以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為原料,小麥制大麴為糖化發酵劑。其工藝有:紅糟蓋頂,回沙發酵,去頭斬尾,清蒸熟糠,低溫發酵,雙輪底發酵等,配料合理,操作精細而釀成。
劍南春酒質無色,清澈透明,芳香濃郁,酒味醇厚,醇和回甜,酒體豐滿,香味協調,恰到好處,清洌凈爽,余香悠長。酒度分28度、38度、52度、60度,屬濃香型大麴酒。著名書法家啟功賦詩贊:
美酒中山逐舊塵,何如今釀劍南春。海棠十萬紅生頰,卻是西川醉前人。作家劉心武賦詩:人間有酒香滿杯,難得劍南春滋味。艱幸獨留自己嘗,幸福贈予天下醉。
瀘州老窖:瀘州牌、麥穗牌瀘州老窖特曲又稱瀘州老窖大麴酒,是四川省滬州老窖酒廠的產品。
瀘州古稱江陽,釀酒歷史久遠,自古便有「江陽古道多佳釀」的美稱。瀘州地區出土陶制飲酒角杯,系秦漢時期器物,可見秦漢已有釀酒。蜀漢建興三年(225)諸葛亮出兵江陽忠山時,使人采百草制曲,以城南營溝頭龍泉水釀酒,其制曲釀酒之技流傳至今。宋代酒業較為興盛,熙寧年間酒課為「一萬貫以下」,據《宋史》載瀘州等地釀有小酒和大酒,「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謂之小酒。臘釀蒸鬻,侯夏而出,謂之大酒。」大酒系燒酒。詩人墨客留有贊酒詩文,黃庭堅曰:「江安食不足,江陽酒有餘」。唐庚曰:「百斤黃鱸膾玉,萬戶赤酒流霞。余甘渡頭客艇,荔枝林下人家」。楊慎曰:「江陽酒熟花似錦,別後何人共醉狂」,又曰:「瀘州龍泉水,流出一池月。把杯抒情懷,橫舟自成趣」、張船山曰:「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銜杯卻愛瀘州好,十指寒香給客橙」。元代泰定元年(1324)已釀大麴酒。明代萬曆十三年(1586)瀘州大麴酒工藝初步成型。《瀘縣志》載:「酒,以高粱釀制者,曰白燒。以高粱、小麥合釀者,曰大麴。」清代順治十四年(1657)前後,「舒聚源糟坊」開業。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4個酒窖,其大麴酒膾炙人口。同治八年(1869)「舒聚源糟坊」改號為「溫永盛糟房」,有大麴酒窖10個,其中6個建於1650年左右,4個建於1750年左右。清末白燒酒糟戶達600餘家,「民國以來減至三百餘家矣。大麴糟戶十餘家,窖老者,尤清洌,以溫永盛、天成生為有名。
1952年以金川酒廠為主吸收未參加聯營的17戶酒坊成立四川省專賣公司國營第一曲酒廠。1955年將四個聯營酒社合並成立公私合營酒廠,其第一曲酒廠改為地方國營酒廠。1960年兩廠合並為瀘州曲酒廠,1990年易為現廠名。1952年按瀘州老窖大麴產品內在風格上的細微差異進行分級,分為特曲、頭曲、二曲、三曲,其品級最高的為特曲酒,也是出口的瀘州老窖大麴酒。
瀘州曲酒的主要原料是當地的優質糯高粱,用小麥制曲,大麴有特殊的質量標准,釀造用水為龍泉井水和沱江水,釀造工藝是傳統的混蒸連續發酵法。蒸餾得酒後,再用「麻壇」貯存一、二年,最後通過細致的評嘗和勾兌,達到固定的標准,方能出廠,保證了老窖特曲的品質和獨特風格。
此酒無色透明,窖香濃郁,清洌甘爽,飲後尤香,回味悠長。具有濃香、醇和、味甜、回味長的四大特色,酒度有38度、52度、60度三種。
華羅庚題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而今無憂,特曲是嘗;產自瀘州,甘洌芬芳。」
汾酒:杏花村的釀酒史最少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北齊書》卷十一就有:帝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汾清二杯,勸汝於鄴酌兩杯」,的記載;北周詩人庚信曾寫過:「三春竹葉酒,一曲鵾雞弦」的詩句,記載最早的竹葉青酒;唐詩人杜牧詩雲:「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宋朱翼中《北山酒經》雲:「唐時汾州有乾釀酒」;宋竇革《酒譜》、宋張能臣《酒名記》、元宋伯仁《酒小史》等均有關於汾酒的記述。唐時,杏花村有72家酒作坊,清代中葉增至二百二十餘家。
1875年汾陽王姓鄉紳,在杏花村創立了「寶泉益」酒作坊,以產「老白汾」酒而聞名於世。1915年其兼並「德厚成」和「崇盛永」而易名為「義泉泳」。是年,「老白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甲等金質大獎章。《並州新報》以「佳釀之譽,宇內交馳,為國貨吐一口不平之氣」醒題,向國人歡呼曰:「老白汾大放異彩於南北美洲,巴拿馬賽一鳴驚人」。自此,老白汾酒譽馳中外,名震四海。1919年,「晉裕汾酒公司」草創且兼並「義泉泳」,年產量40餘噸,至1936年汾灑在國際兩度折桂,解放前在國內六次奪魁。但由於戰亂不斷,終於在1947年全部停止生產。1948年汾陽解放後,重新組織恢復了生產。人民政府於1949年6月1日以8000元的價格,購買原「晉裕汾酒公司」全部產業,成立了「國營杏花村汾酒廠」。9月,第一批汾酒送至首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餐桌上。1949年汾酒廠產量完成131.5噸,創利潤4000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4.5萬元。至1993年,國營杏花村汾酒廠發展為以酒類生產經營為主,集科、工、貿、商、服務五位一體,進出口、內外銷同時並,多元化綜合經營的國營大型一檔企業,成為國內最大的名白酒生產基地之一。
1993年,成立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公司,將原汾酒廠全部資產劃歸其所有。(集團)公司又拿出其中的高效益主體部分組建了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上市經營,走上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道路。2002年4月2日,汾酒(集團)公司由山西省政府授權經營,正式注冊改制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董酒:在中國名優白酒這個大家族中,董酒是唯一使用上百種中草葯參與釀造,而沒有成為葯酒,卻具備了綜合保健功能的白酒,這在釀造業中不能不說是個奇跡。為了保護這一獨具特色的民族遺產,1983年輕工部作出決定,將董酒工藝、配方列為機密。1996年國家保密局又明文規定,董酒的工藝、配方為國家機密,嚴密對外宣傳。
董酒使用130餘味名貴中草葯,由源遠流長的兩個配方組成,一個是"百草單",一個是"產香單"。這兩個配方組成,以理補氣血,調理陰陽,提神健體為主旨,著眼於人體的綜合保健。這兩個組方使用了大量的香類葯物,其中有我國著名的八大香料葯如:砂仁、白扣、山奈、八角、廣香、丹皮等,這些葯材不但具有天然的濃郁香味,還具有消渴生津、滋補陰陽等補益助食功效。在允許公布的配方中,蟲草、枸杞,黃精、龜膠等主要是補腎;丹皮、白芍固本,調整陰陽;肉桂、阿膠、當歸大棗補血活血;藿香、白扣、砂仁、紅花則是開竅、益神、補腦、生津;貝母止咳去痰;杜仲降壓、治腰疾、補腎水;防風、紅花去風濕;黃芪、當歸補氣提氣┉┉。這些生長於雲蒸霞蔚的雲貴高原崇山峻嶺的名貴葯材,飽吸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它們參與董酒的釀造,在發酵過程中滋養了大量有益微生物,抑制了對釀造不利的微生物,並衍生出許多能治病健體的化合物和呈香物質,其中未全部發酵的葯材便生葯入酒,形成了董酒神奇的綜合保健功能和幽雅舒適的天然葯香,並且酒體不受影響,依然如山泉一樣清澈透明,飲進口中,喉不幹燥,口內生津,過量也不上頭。董酒的綜合保健功能范圍涉及到內外科皮膚、骨科、婦科、兒科、腦科、五官科等幾乎人體的全部。很多長期飲用董酒的消費者反饋的的案例是董酒保健功能有力的佐證。根據中醫理論分析,董酒的保健功能關鍵是配方中含有"清"的大量葯物。清者輕也;清者正氣也;清者陰陽協調也。釀酒也,已發酵的生成衍生物,未發酵的便生物入酒,葯力藉助酒力進入病灶,經過清、理、補、滋,進而固本,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

2. 懷禪八大刻的懷禪微刻

懷禪,又名和平齋,號傳燈精舍主人,不求聞達於世,其真實姓氏,很少有人知道。
「一件微刻作品好壞,最重要的在於微刻者的本身素質,即是否具備有特別精熟的書法和國畫功底」(見雕刻_網路),二十多年前,他在書法作品中署「懷禪老人」,有與世人開玩笑的味道。那時候他年方不惑,廁身「鐵佛社」,與福州詩壇名宿唱酬,諒不敢稱「老」,「鐵佛社」中,除他之外,倒是個個七老八十。說他詩學造詣深厚,沒有人會驚訝。但當看到署有「懷禪鐵筆」的微刻作品時,大吃一驚,不想他竟身懷此等絕技。後來,還知道啟功先生曾親書「懷禪鐵筆」讓他做招牌或廣告,可他從沒向人弦耀,依然故我地義務替優秀學生、平民微刻詩文,甚至不去計較他們送來的石頭質地好壞。無怪乎有人為此大抱不平:「王羲之字刻在草紙上,可惜!可惜!」。
至今未見做過買賣,見微刻圖錄由初山工作室整理發表中。傳說他現在極少微刻了,閑暇時光樂於國畫,並在作品上題詩作賦。
(右圖-懷禪書法《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其圖照來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_網路)
:懷禪微刻作品大多散落民間,懷禪先生用他那自成一家的書法藝術,以蒼勁有力的鐵筆,將諸多古詩文,徐徐刻進壽山石質材的方寸之中,無論篆隸楷行草,經放大,法度仍見謹嚴,這正是凡手難以企及處。懷禪微刻行書單字結體整齊平正,長短合度,疏密均衡;行書字字連貫,游絲牽引;行氣欹正呼應、血脈暢通。而整體布局變化錯綜,起伏跌宕,受眾多書法和微刻愛好者所喜歡和推崇。其微刻作品被很多網站所轉載。現收藏最多的有數初山微畫雕創作室了。因為懷禪先生也喜歡微畫雕,曾為一些初山微畫雕優秀作品親自題詩微刻。 初山微畫雕創作室歷經三年時間,先後收集到散落民間的懷禪微刻作品數十件,正陸續編輯發表《懷禪微刻圖錄》中,以供學習、觀賞。多看懷禪微刻其它作品會進一步加深理解《懷禪八大刻》內涵和鐵筆書法功力。
圖:《懷禪微刻圖錄》(一)本集收錄《懷禪八大刻》此處從略
《懷禪微刻圖錄》(二)
圖:《懷禪微刻圖錄》(二)
《懷禪微刻圖錄》(二)圖照有:《長恨歌》《洛神賦》《阿房宮賦》《蘭亭集序》《夢游天姥吟留別》《出師表》《心經》《 王永,游珍珠泉記》《袁宏道晚游六橋待月記》《岳飛滿江紅》《桃花源記》《修省談屑-板橋體》《杜甫-詠懷古跡》《蘇軾詞二首》《李白清平調三首》《朱彝尊春風婀娜》《楊萬裏海棠詞》《詠菊絕句八首》《唐韓昌黎,說龍》《李白清平樂三首》《吳均-與宋元思書》《板橋詩:船中人被利名牽》《王維杜甫等古唐詩五首》等共二十件。
《懷禪微刻圖錄》(三)
收編懷禪微刻對章十對,方章一枚,共二十一枚。
H132-133坑頭凍石雙龍紐對章(醉翁亭記+游虎丘小記)9.5x2.2×2.2cm
H188-189壽山硃砂紅石獅紐方對章(蘭亭集序+杜甫詠懷詩)10.5×2.5×2.5cm
H197-198壽山硃砂紅石獅球紐對章(魏武樂賦+名人荔枝集藻)11.0×2.5×2.5cm
H315-316太極頭高山石二龍球紐巧對章(三槐宅記,1000字+醉翁亭記,402字)11.0×
2.5×2.5cm
H317-318桃花凍石二龍球紐對章(前出師表,634字+後出師表,630字)11.5× 2.5×
2.5cm
H319-320桃花凍石龍雙錢紐巧對章(牡丹賦有序,798字+水仙花後賦,871字)11.5×
2.5×2.5cm
H321-322壽山硃砂紅石雙魚球紐對章(琵琶行,751字+長恨歌,840字)11.5×2.5×
2.5cm
H323-324壽山硃砂紅石雙龍球紐對章(李綱-荔枝賦並序553字+朱熹-梅花賦並序566字
)11.5×2.5×2.5cm
H329-330壽山高山紅石獅紐對章(蘭亭集序325字+滄浪亭記297字)8.5×1.5×1.5cm
H399壽山高山晶雙獅紐方章(阿房宮賦)9.5×2.5×2.5cm
H636-637太極頭高山石古獸巧紐對章(醉翁亭記+秋聲賦)10.5×2.4×2.4cm
以上照片見「圖冊《懷禪微刻圖錄》(三)」
圖:《懷禪微刻圖錄》(四)……

3. 古今的著名書法家有哪些

1、王羲之 代表作:《蘭亭集序》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

5、張旭 代表作:《古詩四貼》

張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是中國唐朝中期的知名書法家。出生於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開元、天寶時在世,曾任常熟縣尉,金吾長史。

在書法界,他有「草聖」的稱呼。在唐朝開元年間官至常熟尉,後又為金吾長史,世稱他為「張長史」。善草書,性好酒,世稱張顛,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

4. 紅樓夢的作者是誰出版社字數主要內容

《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字數約96萬字,很多出版社都出版過《紅樓夢》,比如作家程乙本《紅樓夢》,汪靜之整理,俞平伯、華粹深、李鼎芳、啟功注釋,沈尹默題字,作家出版社1953年12月出版。

人文程乙本《紅樓夢》,啟功注釋,周汝昌、周紹良、李易校訂,沈尹默題字,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10月第1版,1959年11月第2版,1964年2月第3版。

人文紅研本《紅樓夢》(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世界文學名著文庫),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沈尹默題字,前八十回以庚辰本作底本,後四十回以程甲本作底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1996年12月第2版,2008年7月第3版 。

主要內容: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以及中國古代社會世態百相的史詩性著作。

林黛玉因喪母,被外祖母賈母接到賈府,見到賈寶玉及眾姊妹,寶黛二人一見面就有似曾相識之感.不久,寶玉的表姐寶釵也在賈府住下。寶玉的姐姐元春被封為妃,皇帝恩准她探家,於是賈府修建大觀園。後元春怕大觀園空閑,令寶玉與眾姐妹入園居住。

寶玉與黛玉感情加深,落花時節,黛玉葬花。後大觀園成立詩社,黛玉的錯誤被寶釵察覺,寶釵原諒了她,兩人關系轉好。寶釵被家事纏繞,寶玉被父親要求上學,迎春出嫁,大觀園冷清起來後黛玉思想終身之事無人可求,染重病.不久,寶玉糊塗,元春死去。賈母做主,讓寶玉娶寶釵,黛玉孤苦而死。最後,賈家勢敗,寶玉出家。

(4)啟功秋海棠擴展閱讀:

《紅樓夢》版本可分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大系統。程本為程偉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為脂硯齋在不同時期抄評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

「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後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二十世紀以來,學術界因《紅樓夢》異常出色的藝術成就和豐富深刻的思想底蘊而產生了以《紅樓夢》為研究對象的專門學問——紅學。

5. 書法是什麼意思

書法是什麼意思?

書法:文字表現的藝術形式。

  • 「米」字格的用法歷來在書法學習者和愛好者中有分歧和爭議。啟功先生主編的一九八六年出版的《書法概論》中第48頁對「米」字格的說明就有誤差。今天把啟功對我所講和實踐的經驗詳細成文,為後來者在練習書法結構時少走彎路。

  • 啟功先生所講的「米」字格是書法結構的一個重要的規律,也是對書法藝術的重大貢獻,它不同於描紅模子上打的「米」字或「井」字的格子。描紅模子上的格子是為初學者安排筆劃的位置作參考的。「米」字格的結構規律是指寫米字時,認為∠1要小於∠3,∠2要小於∠4,∠5要小於∠7,∠6要小於∠8。

  • 也就是說米字上半部的兩點要稍立一點兒,下半部的撇和捺要稍平一點兒,這個字才顯得好看。

  • 最常見的錯誤理解是把米字的兩點和一撇一捺都寫在描紅格子上的45度角的斜格上,認為這樣才標准。這同所謂的寫字要橫平豎直一樣是要不得的,這樣寫出來的字沒有美感。

  • 漢字中有很多字都可以用到「米」字格的規律。

  • 第一類是上半部有兩點一豎的字,如:光、尚、當、肖。

  • 第二類是下半部有一撇一捺中點一豎的字,如:木、東等等。違反了「米」字格規律去寫這些字,效果一看便知。

  • 雙鉤

  • 雙鉤書法之「五指法」(雙苞) 雙鉤,也叫「雙苞」,是執筆的一種方法。唐代書法家韓方明在《授筆要說》中說:「夫書之妙在於執管,既以雙指苞管,亦當五指共指,其要實指虛掌,鉤壓平送,亦曰抵送,以備口傳手授之說以。」其方法是,大指向外壓著,食、中兩指向內鉤著,無名指向外揭著,小指帖在無名指下面,幫同送著,五指都派好了用場。「五指法」也屬「雙鉤」的一種。雙鉤書法的起源和簡介所謂「雙鉤書法」,是指以筆單線直接寫出某種書體的空心字。此法源於唐代,當時,由於沒有印刷技術,人們為了能使名家書法作品得以流傳,就按作品的原樣,勾勒出空心字,然後再填上黑墨,以使觀者得到近似真跡的作品。後來這種摹寫方式成為了人們學習書法的一種方法,並發展成為我國璀璨的書法藝術寶「雙鉤」乃書法術語也。法書摹勒上石,沿其筆畫的兩側外沿以細線鉤出,稱之為「雙鉤」。南宋姜夔在《續書譜》中稱:「雙鉤之法,須得墨暈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內,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體」。宋代大詩人陸放翁曾有「妙墨雙鉤帖」之佳句稱頌「雙鉤」之神韻。

  • 6. 當代著名書法家有哪幾位

    1、劉俊京

    簡介:字體清暢簡靜 溫雅沖和、俊雅書風京儒文采。作品有收藏潛力的書法家。獲第三屆北京"德藝雙馨"獎。

    7. 中國有哪些著名書法家

    1、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2、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3、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漢族,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東晉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書聖」王羲之第七子、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

    4、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5、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 、司徒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書法家。

    8. 紀曉嵐的草堂為什麼叫閱微草堂呢有什麼出處或典故嗎

    紀昀一生經歷大起大落,在年老時專心著書,並把自己的草堂命名為「閱微草堂」,一方面時紀昀對命運的徹悟「閱盡世間冷暖百態,方知人生的微小如塵埃」,另一方面「閱微草堂」還說明紀昀有閱盡天下藏書,細微的地方也不漏過的志向。他起這個名字也表達了自己的這個理想。

    紀曉嵐故居是一所兩進四合院,緊臨晉陽飯庄。故宅中舊物有前院的藤蘿,後院的海棠,均為紀曉嵐親手栽種的。據說海棠樹還記錄了主人公的一段戀愛史,走進閱微草堂,最引人注目的是陳列在展櫃里的那桿長長的旱煙袋鍋。

    人所共知,紀曉嵐吸煙成癖,煙癮奇大。他的旱煙袋鍋是特別訂做的,一次能裝三四兩煙絲,編纂《四庫全書》時,他從槐西老屋走到圓明園,只吸完一半,於是就落下了一個「紀大煙袋」的綽號。

    (8)啟功秋海棠擴展閱讀

    《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曉嵐追尋舊聞之作,近四十萬字,含故事一千二百餘則,自乾隆五十四年至嘉慶三年陸續寫成。這是紀曉嵐最重要的文學著作,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異曲同工的兩大絕調。

    但較之《聊齋》更有較深的思想內涵,並有反封建禮教的內容,暴露了他的許多真實想法,流傳廣,百姓認可。

    《閱微草堂筆記》內容豐富,知識性強,語言質朴淡雅,風格亦庄亦諧,令人讀來饒有興味,同時可以從中學到天文地理人倫等無所不包的知識。雖然其中不少篇言涉及鬼怪,但其目的不過是勸人向善。書中對於當時民間疾苦寄予很深的同情。

    9. 帶有「雨墨」的詩句有哪些李白有寫過嗎

    墨雲拖雨過西樓

    墨雲拖雨過西樓。水東流。晚煙收。柳外殘陽,回照動簾鉤。今夜巫山真個好,花未落,酒新篘。美人微笑轉星眸。月華羞。捧金甌。歌扇縈風,吹散一春愁。拭問江南諸伴侶,誰似我,醉揚州。 ......
    出自:《江城子》 年代:宋 作者: 蘇軾 蘇軾詩詞全集 只要蘇軾的結果
    墨研秋日雨

    曲江春草生,紫閣雪分明。汲井嘗泉味,聽鍾問寺名。墨研秋日雨,茶試老僧鐺。地近勞頻訪,烏紗出送迎。 ......
    出自:《原東居喜唐溫琪頻至》 年代:唐 作者: 賈島 賈島詩詞全集 只要賈島的結果
    借用池墨玄雨

    買陂塘旋栽楊柳,飛橋檢校公務。當年題柱非無意,借用池墨玄雨。沱共渚。早有路潛通,海上三神嶼。歸來笑語。便玉*橫空,金猊跨海,安有野亭趣。裴中令,別墅相師惟許。倡酬聲應鍾呂。若教子午成丁卯,容得老漁尋句。忙喚醑。好凈洗窮愁,卻與論詩譜。西風道古。我欲系匏瓜,匏瓜何在,緱氏已無圃。 ......
    出自:《摸魚子》 年代:元 作者: 馬熙 馬熙詩詞全集 只要馬熙的結果
    墨雨淋漓天地黑

    楊君綽有隱者風,須長骨瘦兩耳聾。作詩作畫不作意,造化不與常人同。前年眼健腕有力,捉得老龍歸雪壁。墨雨淋漓天地黑,茅山十日飛霹靂。去年神固氣宇壯,長驅猛虎來堂上。威雄哮吼萬夫栗,滿屋生風洗蠻障。今年忽爾寫雁魚,氣韻又與曩日殊。平湖大澤無界限,黃蘆白水秋煙孤。魚游不失倫,雁來不失序。......
    出自:《贈楊仲開畫圖引》 年代:元 作者: 王冕 王冕詩詞全集 只要王冕的結果
    竹雞叫雨雲如墨

    打麥打麥,彭彭魄魄。聲在山南應山北,四月太陽出東北。才離海嶠麥尚青,轉到天心麥已熟。鶡旦催人夜不眠,竹雞叫雨雲如墨。大婦腰鐮出,小婦具筐逐。上壠先捋青,下壠已成束。田家以苦乃為樂,敢憚頭枯面焦黑。貴人薦廟已嘗新,酒醴雍容會所親。曲終厭飫勞童僕,豈信田家未入脣。盡將精好輸公賦,次把......
    出自:《打麥》 年代:宋 作者: 張舜民 張舜民詩詞全集 只要張舜民的結果
    墨痕翠滴濃於雨

    縹湘乍拂余塵暗,始訝流年換。錦園明月舊南樓,識否當時青鬢不知愁。墨痕翠滴濃於雨,點點增離緒。亂紅無語過芳時,又是濃蔭密葉滿平池。 ......
    出自:《自題新綠堂圖,次楊君開先生韻》 年代:當代 作者: 啟功 啟功詩詞全集 只要啟功的結果
    墨雲篩雨密還疏

    墨雲篩雨密還疏,欲出途泥恐濺裾。惡況橫陳費料理,枯棋濁酒有驅除。
    出自:《苦雨次前韻四首》 年代:宋 作者: 陳造 陳造詩詞全集 只要陳造的結果
    墨雲含雨江空濛

    墨雲含雨江空濛,島嶼細瑣連煙空。我家茆屋菰葦叢,卷蓑背笠隨漁翁。展掩倍覺心神融,緬想慘澹經營中。王孫玉麵食肉相,萬里山川入遐想。當想宮禁斷過逢,可得如儂逞江望。江天漠漠那容畫,渺莽風煙生筆下。鳧鴻滅沒波不搖,霧墅霜林共蕭酒。乃知絕藝神與通,般薄傲睨窺化工。市師日日江湖上,幾人擅價......
    出自:《題劉明府所藏秋江欲雨圖》 年代:宋 作者: 陳造 陳造詩詞全集 只要陳造的結果
    墨痕生夏雨

    此田無水旱,只在硯池中。善作諸家體,能成八法功。墨痕生夏雨,筆潁熟秋風。蓑笠辛勤者,常憂歲不豐。 ......
    出自:《字耕》 年代:宋 作者: 顧逢 顧逢詩詞全集 只要顧逢的結果
    墨雲吹雨落霜空

    墨雲吹雨落霜空,滿地珊瑚樹樹紅。老磨踏煙霏淅蔌,鈍鐺奏火沸蒙茸。寒江浪起雪飛外,古嶂風鳴雲攪中。識破太官羊氣味,故山好處夢先通。 ......
    出自:《夢中得蕎粥覺而記其景聯》 年代:宋 作者: 洪咨夔 洪咨夔詩詞全集

    墨沈雨傾翻

    文人何瑣碎,夫子獨雄尊。擊水移南海,追風出大宛。黑潭龍怒起,碧宇鶻孤鶱。翕曶波濤涌,須臾電雹奔。筆鋒山突兀,墨沈雨傾翻。軒豁青天露,凄迷白晝昏。至微該草樹,極大括乾坤。金鼓條侯壁,旌旗渭上屯。聚如群玉圃,散似建章門。覽岱親臨頂,窮河直至源。檄書傳絕漠,詩句落中原。猛虎堪須捋,修鯨......
    出自:《跋方雲台文藁二十韻》 年代:宋 作者: 劉克庄 劉克庄詩詞全集 只要劉克庄的結果
    餘墨雨殘雲

    中伏翻無暑,斜陽未即曛。暫光風處葉,餘墨雨殘雲。圃埒繁蔬甲,常坳疊蘚文。巾{左巾右勾繁體}殊上喜,文酒半離群。 ......
    出自:《即事》 年代:宋 作者: 宋祁 宋祁詩詞全集 只要宋祁的結果
    雨潤紫泥昏詔墨

    文昌宮晨柳依依,誰折長條贈我歸。雨潤紫泥昏詔墨,風吹紅蕊上朝衣。玉堂燕子應先入,朱閣楊花已半飛。寒食未過春景熟,好同天陌去騑騑。 ......
    出自:《較藝將畢呈諸公》 年代:宋 作者: 王珪 王珪詩詞全集 只要王珪的結果
    開緘墨濕雨蒙蒙

    昔之督郵逐彭澤,今之督郵眷昌國。不令自賦歸去來,更以新詩祖行色。開緘墨濕雨蒙蒙,細讀字字含清風。塵埃三載足昏塞,一聽妙語還醒忪。持歸柴桑有茅舍,揭之其間作佳話。非惟可詫陶淵明,亦愧當年督郵者。 ......
    出自:《昌國秩滿次陳糾祖行韻一首》 年代:宋 作者: 王阮 王阮詩詞全集 只要王阮的結果
    磨墨為雲灑為雨

    正月一度游玉壺,二月一度游真珠。是時新霽曉光初,西湖辭狀無遺余。君王予告作寒食,來看孤山海棠色。海棠落盡孤山空,湖上摹糊眼中黑。夜來三更湖月明,群仙下隨嬉殊庭。東坡和靖相先後,李成郭熙在左右。崇日捧硯大如箕,大年落筆疾於飛。磨墨為雲灑為雨,湖波掀舞山傾欹。盡作西湖煙雨障,今晨掛在......
    出自:《二月二十四日,寺丞田文清叔及學中舊同舍諸》 年代:宋 作者: 楊萬里 楊萬里詩詞全集 只要楊萬里的結果
    墨雲行雨並成空

    墨雲行雨並成空,突兀彤雲在眼中。瓜李不禁如許熱,蒲葵能得幾多風。通宵看月坐還卧,竟日追涼西復東。回首本無寒暑地,聽渠亭午汗珠融。 ......
    出自:《復熱》 年代:宋 作者: 曾幾 曾幾詩詞全集 只要曾幾的結果
    試墨因磨雨

    講余精小筆,深院竹脩脩。試墨因磨雨,思山忽寫秋。靜曾窮鶴趣,高亦近詩流。更擬緣清思,秋雲狀沃洲。 ......
    出自:《贈水墨巒上人》 年代:宋 作者: 趙湘 趙湘詩詞全集

    熱點內容
    用玫瑰花泡水喝有什麼好處 發布:2025-08-27 03:36:36 瀏覽:831
    七夕節思念 發布:2025-08-27 03:15:33 瀏覽:940
    一隻手拿著一朵花成語 發布:2025-08-27 03:14:04 瀏覽:518
    安徽梅花管 發布:2025-08-27 03:12:39 瀏覽:713
    綠植似豆角 發布:2025-08-27 02:48:57 瀏覽:347
    櫻花樹擴寫 發布:2025-08-27 02:48:48 瀏覽:319
    盆景補洞 發布:2025-08-27 02:45:57 瀏覽:725
    和風櫻花圖解 發布:2025-08-27 02:45:07 瀏覽:406
    綠植高檔 發布:2025-08-27 02:38:23 瀏覽:466
    電梯玫瑰金板 發布:2025-08-27 02:37:42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