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花染發水
『壹』 馬蘭花怎麼種養 馬蘭花的種子種植方法
馬蘭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種植一次利用多年。因此,應選好地、整好地並施足底肥。
1.選擇適宜的地塊 馬蘭對土壤的要求雖不嚴格,但為其優質高產,還應盡可能地選擇濕潤、肥沃、疏鬆的土壤,特別要注意選擇雜草少的地塊,進行種植。
2.翻耕滅草 馬蘭植株嫩小,最忌與雜草混生。所以要力爭在播種或移栽前1個多月,進行一次翻耕,讓雜草長出後,人工連根徹底除之,或用無公害除草劑噴殺,把雜草消滅在播種或移栽前,以杜絕草害。
3.施足有機底肥 馬蘭是倍受青睞的特蔬,要盡可能不用化肥、農葯,做到綠色種植。因此,要特別注意施足優質農家肥,如牲畜糞、家禽糞等,每667平方米用量在5000kg以上,先經充分腐熟,在整地前鋪撒地面,然後翻犁入土,細耙拌勻,使土肥融合。
4.精細整地 馬蘭根系入土不太深,故不強求過於深耕,但要求在冬前能翻耕凍垡,使土壤疏鬆。在此基礎上,春天趁墒土或潮墒土時進行細耙,把土地整得細、平、軟,上虛下實,肥足墒飽,以利播種或移栽。
5.開溝做畦馬蘭種後要精細管理,並多次採收,必須開溝做畦。畦面不宜過寬或過窄,以人站兩旁畦溝,可以除凈畦面雜草和有利於採收商品菜為宜。露地栽培的,一般畦面寬 1.2~1.4m,畦溝深10~15cm,以能排凈田間積水,苗不受漬為准;棚室栽培的,應做成南北走向的小低畦,畦面寬1m左右,畦埂高4~6cm,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cm,以利採光。
二、播種與分株移植
馬蘭品種很多,主要有紅梗馬蘭和青梗馬蘭兩種,皆可種而食之。到野外采種時,要選擇根莖粗短、葉色深綠、植株葡匐狀生長的作為種用。其方法有二:
1.播種法馬蘭以春播為宜,各地氣溫不同,一般在2~3月份進行,春季氣溫偏低,馬蘭發芽率不高,播種量應適當加大。馬蘭種粒小,應用3~10倍細土或草木灰混合拌勻後播種,使種粒能均勻落於地面。單種的馬蘭可以撒播,與其他蔬菜套種間作的,應實行寬窄行條播,而且行向應與畦面走向不同,即南北走向的畦於,播種的行向則應為東西向,以利套種間作和管理。播後用木板輕輕壓實,使種子與土壤密接,上覆薄膜或蘆席、草簾等,以利保濕、保溫,出苗後應即揭去覆蓋物。
2.分株移植法此法簡便易行,成本低,成活率高,當年栽植當年即可採收。可於每年春、秋兩季,用鐵鍬或圓頭杴將田野上的馬蘭連根帶泥挖出,栽時把大塊帶根馬蘭掰成小塊。要求每小塊有根莖和莖枝3~4根,單栽的馬蘭按株行距15×15cm栽植,套種間作的應按套種蔬菜的要求,實行寬窄行栽植,栽後壓實種根,使其與土壤緊密接觸,並及時澆透水,以利成活。
三、加強管理
馬蘭產品質量優劣、產量高低,與田間管理之粗細,關系極為密切。因此,要強調加強管理。
1.澆水馬蘭播種後,如果氣溫暖和,土壤干濕相宜,一般15天左右即可出苗;如果天氣乾旱,要經常用灑水壺噴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出苗以後,一般可每隔數日於早晨或傍晚噴水1次;馬蘭雖較耐早,但為使其生長嫩旺,在生長期間,如見土壤有旱象出現,也應及時澆水,以免受旱,影響其產量和品質。
2.追肥 當幼苗有2~3片真葉時(移栽的活棵後),進行第一次追肥,收獲前 7~10天進行第二次追肥,以後每採收一次追肥一次。為保證馬蘭產品的優質,建議不要用速效性氮素化肥作追肥,而要用充分腐熟的人尿稀釋液或用綠色環保型有機顆粒肥,或用綠色環保型速效有機液體肥。
3.除草 除草要及時,要除早、除小、除了,並注意連根徹底除之,不讓其萌生。更要注意不讓其結籽、成熟、落地,以免來年再生雜草。
4.間苗 當幼苗有2~3片真葉時,就要及時間苗、定苗,拔除弱小苗,在稀疏的地方補栽上健壯苗;分株移栽的,要查苗、補苗,做到苗全、苗勻、苗旺,以利於優質高產。
5 .對多年生植株的特殊管理馬蘭的繁殖與發展頗快,無論是播種的還是移栽的,到第二或第三年,即能覆蓋全田。因此,可從第二年開始,分別於早春或秋季,用鐵鍬或圓頭杴在畦面橫向每隔 50cm挖出50cm,作為種苗移栽別田,在被挖的溝里施入腐熟的農家肥,糞土充分拌勻後,套栽辣椒、茄子等高桿蔬菜或大白菜、雪裡蕻等體積大的蔬菜。翌年,馬蘭又滿田覆蓋,再將上年未被挖出的馬蘭連根帶土挖出,依樣畫葫蘆,施入農家肥,栽上套種的蔬菜。如此輪換挖栽,可以常挖常新,常栽常新。
此外,馬蘭抗性強,一般不會發生病蟲害,即使偶而發生點狀葉斑病,也不要噴施農葯,只需撒些草木灰,即可達到防治之目的。
四、科學採收
採收馬蘭要及時、仔細、科學,以達到優質高產,提高經濟效益。
1.採收時間 出苗或移栽後30~40天,嫩苗達10~15cm,一般在4月上中旬,即可開始採收,春秋兩季每隔15
『貳』 真的有馬蘭花嗎
我們說的馬蘭花也叫 馬藺
馬藺簡介
中文名:馬藺
學名:I .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h) Koidz
英文名:Japanese iris
別名:馬蓮、馬蘭、馬蘭花、旱蒲、蠡(音:里)實、荔草、劇草、豕首、三堅、馬韭
馬藺是鳶尾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叢密;根莖粗壯,須根細長而堅韌;葉基生,狹線形,長50-60厘米,寬4-6毫米,無明顯中脈;基部具纖維狀老葉鞘,葉下部帶紫色,質地較硬;花莛光滑,與葉近等高;苞片3-5枚,革質,內含花2-4朵;花淺藍色至藍紫色,直徑約5-6厘米;垂瓣倒披針形,長4.5-6.5厘米,寬0.8-1.2厘米;旗瓣狹倒披針形,長4.2-4.5厘米,寬5-7厘米;蒴果長橢圓狀柱形,有6條 明顯的肋,頂端有短喙,沈陽地區花期5月,果期9月,各地隨氣候不同花期有變化。
原產我國,中亞細亞、朝鮮亦有野生分布。耐鹽鹼,耐踐踏,根系發達,生長於荒地路旁、山坡草叢、鹽鹼草甸中,可用於水土保持,鹽鹼地、工業廢棄地改造,園林綠化的地被、鑲邊或孤植等。全株入葯,有清熱、止血、解毒的作用。葉可作梆扎及草編材料。
國內還有寬葉馬藺、黃花馬藺、紅花馬藺及白花馬藺等野生分布.
一、馬藺植物學特性
馬藺高10--60cm,密叢生。根狀莖粗短,須根長而堅硬。葉基生,多數,堅韌,條形,無主脈,灰綠色,兩面具稍突起的平行脈。花莛直立,高10--30cm,頂生1--3朵花,藍紫色或天藍色。花期4--5月,果期7--8月。馬藺的種子千粒重為23--27g。種粒大,近球形,有稜角。成熟的種子在適宜的土壤水分、溫度條件下25d左右開始萌發,35d左右出苗。播種當年幼苗生長緩慢。第2年--般3月底返青,幼苗越冬率一般都超過95%。播種當年不分櫱,不開花,第2年分櫱,一般為1--3個。
二、馬藺的生態生物學特性
1.繁殖特性
馬藺既可用種子繁殖也可進行無性繁殖,但直播種子出苗率相對較低,用成熟的馬藺進行分株移栽繁殖成活率較高。成熟野生種子絕大多數具有活力,種子發芽的內在潛力很大。經種子活度生化速測法測定,室內儲存的種子與室外土埋貯藏的種子發芽勢分別為90%和88%,但常溫下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很低。常溫下貯藏時間超過5年的種子,其活力下降。種子變溫儲藏和室外埋土越冬處理比室溫下儲藏發芽率高。種子發芽的溫度范圍為15--30℃。小於10℃或大於35℃時不發芽。恆溫條件下發芽率普遍很低,一般播前採用溫水浸種或層積處理,提高種子出苗率。馬藺種子硬實率較高,使得馬藺種子在常溫室內培養條件下的發芽率平均僅10%--20%。野生馬藺多以分櫱形式進行無性繁殖。
2.抗旱節水特性
馬藺根系發達,入土深度可達1m以上,須根稠密而發達,呈傘狀分布,這不僅是它極強的抗性和適應性的有力保證,也使其具有很強的縛土保水能力。馬藺直立生長的葉片可有效地減少水分蒸發,緩解雨水對地表的直接沖刷,而且還利於根部透氣。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馬藺的地上部分會變得相對低矮,地上生長量會減低20%以上,同時根系會更加發達,根系會增加10%以上,這都有助於其在高溫乾旱、水澇等不良環境中正常生存。
3.耐鹽鹼特性
馬藺是一種耐重鹽鹼的植物,其種子在含鹽量0.44%條件下正常發芽;含鹽量0.51%時,發芽率明顯下降,含鹽量達0.75%喪失發芽能力。萌發後的幼苗在土壤含鹽量達0.27%、pH值達7.9--8.8的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並開花結實,是難得的鹽鹼地綠化和改良的好材料。
4.馬藺綠期花期長、色澤美
馬藺在北方地區一般3月底返青,4月下旬始花,5月中旬至5月底進入盛花期,6月中旬終花,11月上旬枯黃,綠期長達280d以上。馬藺色澤青綠,花淡雅美麗,花蜜清香,花期長達50d以上。
5.抗病蟲害特性
馬藺具有極強的抗病蟲害能力,不僅在馬藺單一植被群落中從不發生病蟲害,而且由於它特殊的分泌物,使其與其他植物混植後也極少發生病蟲害,大大降低了綠色地被建植後防治病蟲害所需的投入和成本。
『叄』 馬蘭花有什麼味道
沒有很特別的味道
馬藺(學名:Iris lactea Pall. var.chinensis (Fisch.) Koidz.);別稱馬蓮、馬蘭、馬蘭花、旱蒲、馬韭等,是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是白花馬藺的變種,多年生密叢草本。
根莖葉粗壯,須根稠密發達,長度可達1米以上,呈傘狀分布。
葉基生,寬線形,高度可達到1250px,寬度0.4~25px,灰綠色,花莖高約250px,2~4朵花,花為淺藍色、藍色或藍紫色,花被上有較深色的條紋;蒴果長橢圓狀柱形,有6條明顯的肋,頂端有短喙;長4~150px,種子為不規則的多面體,棕褐色,略有光澤,種子9月份成熟。花期5-6月,果期 6-9月。
生於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以過度放牧的鹽鹼化草場上生長較多。
分布於朝鮮、俄羅斯、印度和中國。
中文學名
馬藺
拉丁學名
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 Koidz.
別稱
馬蓮、馬蘭、馬蘭花、旱蒲、蠡實、荔草、劇草、豕首、三堅、馬韭
二名法
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
界
植物界
形態特徵
馬藺是白花馬藺的變種,多年生密叢草本。根狀莖粗壯,木質,斜伸,外包有大量緻密的紅紫色折斷的老葉殘留葉鞘及毛發狀的纖維;須根粗而長,黃白色,少分枝。
共20張
馬藺
葉基生,堅韌,灰綠色,條形或狹劍形,長約50厘米,寬4-6毫米,頂端漸尖,基部鞘狀,帶紅紫色,無明顯的中脈。
花為淺藍色、藍色或藍紫色,花被上有較深色的條紋,花莖光滑,高5-10厘米;苞片3-5枚,草質,綠色,邊緣白色,披針形,長4.5-10厘米,寬0.8-1.6厘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內包含有2-4朵花;花乳白色,直徑5-6厘米;花梗長4-7厘米;花被管甚短,長約3毫米,外花被裂片倒披針形,長4.5-6.5厘米,寬0.8-1.2厘米,頂端鈍或急尖,爪部楔形,內花被裂片狹倒披針形,長4.2-4.5厘米,寬5-7毫米,爪部狹楔形;雄蕊長2.5-3.2厘米,花葯黃色,花絲白色;子房紡錘形,長3-4.5厘米。
蒴果長橢圓狀柱形,長4-6厘米,直徑1-1.4厘米,有6條明顯的肋,頂端有短喙;種子為不規則的多面體,棕褐色,略有光澤。
花期5-6月,果期6-9月。[1]
生長習性
馬藺根系發達,入土深度可達1米,須根稠密而發達,呈傘狀分布,這不僅使它具有極強的抗性和適應性,也使它具有很強的縛土保水能力。
馬藺直立生長的葉片可有效地減少水分蒸發,緩解雨水對地表的直接沖刷,而且還利於根部透氣。
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馬藺的地上部分會變得相對低矮,地上生長量會減低20%以上;同時,根系會更加發達,會增加10%以上,這都有助於其在高溫乾旱、水澇等不良環境中正常生存。
其種子在含鹽量0.44%條件下正常發芽;含鹽量0.51%時,發芽率明顯下降,含鹽量達0.75%時,喪失發芽能力。萌發後的幼苗在土壤含鹽量達0.27%、pH值達7.9-8.8的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並開花結實。
生於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以過度放牧的鹽鹼化草場上生長較多。[2]
耐鹽鹼、耐踐踏,根系發達,可用於水土保持和改良鹽鹼土。[3]
地理分布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四川、西藏。也產於朝鮮、俄羅斯及印度。[3]
『肆』 請問一下下面這首歌叫啥啊就是動畫片《馬蘭花》片頭曲。另外誰知道片尾曲啊
就叫 馬蘭花啊!
《馬蘭花》 1、(寧夏回族自治區建區50周年的主題曲) 詞曲:小柯 演唱:那英 馬蘭花 馬蘭花 風吹雨打都不怕 勤勞的人在說話 請你現在就開花 馬蘭花開開滿天涯 一起迎來祥和在我的家 任憑風吹任憑雨打 因為勤勞堅強的人在說話 馬蘭花 馬蘭花 歌謠唱在月亮下 許個心願為了它 我的祖國我的家 馬蘭花開開滿天涯 唱著歌兒我們再次出發 無論風吹無論雨打 勤勞的人不會隨便倒下 馬蘭花開開滿天涯 一起迎來祥和在我的家 無論風吹無論雨打 勤勞的人不會隨便倒下 馬蘭花 馬蘭花 風吹雨打都不怕 勤勞的人在說話 請你現在就開花 2、馬蘭花,馬蘭花 開放在六月的草原 馬蘭花,馬蘭花 一身傲骨迎著那藍天 馬蘭花,馬蘭花 微笑在家鄉的牧場 馬蘭花,馬蘭花 美麗芬芳擁抱著陽光 青幽幽的草原上 蘭悠悠的馬蘭花 青幽幽的草原上 蘭幽幽的馬蘭花 3、花開了嗎 夢想無法回答 那裡有獲得幸福的方法 尋夢的孩子流浪在天涯 不管是千山萬水也要找到它 啊 春來了 大地也醒了 幸福伴著汗水來了 啊 春來了 一片繁華 幸福就要開花 種一朵花 希望在發芽 擁有了愛不怕風吹雨打 加快了步伐 帶著夢想出發 不管是千心萬苦也要得到它 啊 春天的花是幸福的花 穿越高山也要找到它 無論春秋冬夏 一樣繁華 幸福就要開花 啊 春來了 大地也醒了 幸福伴著汗水來了 啊 春來了 一片繁華 幸福就要開花 春來了 幸福就開花·
『伍』 馬蘭花有什麼作用
馬蘭花屬蘭花的一個品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不僅有觀賞價值,馬蘭花還是很好的葯用植物。而且莖葉可以造紙,根可制刷子,可以說全身是寶。
『陸』 秋去春來嗎
現象:用毛刷在畫有秋天景色的畫上一刷,畫面立即變成了春天的景色。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取一張白紙,先用一支幹凈的毛筆蘸取醋酸和馬蘭花紫水的混合液,在白紙上畫一根紅色的樹枝,加上紅色的樹葉,把毛筆洗干凈後,再用它蘸取無色酚酞和酒精的混合液,在樹枝上畫幾朵花,晾乾後備用。然後取一隻大玻璃杯,在杯中倒入一些氫氧化鈉溶液,再准備一把寬大的毛刷。表演時,表演者把這些准備好的東西放在桌上,再拿起准備好的畫對觀眾說:「秋天有一個特點,就是許多樹葉都變紅了,有的比春天的紅色花朵還紅,所以有『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可是春天呢7草木變綠,百花盛開,往往用『山花爛熳』來描繪,可是從秋到春,中間還隔著一個寒冷的冬天。下面我給大家表演的就是秋天變春天,我用大筆一揮,秋天馬上離去,春天立刻到來。」說完,表演者用刷子蘸了點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順著畫上的紅色樹枝一抹,觀眾驚喜地看到,紅枝紅葉一下子變成了綠枝綠葉,而且在枝頭上還開滿了一朵朵鮮艷的紅花。
原理:紙上的馬蘭花紫水有這樣的一種特性,在酸液中呈紅色,而在鹼液中呈綠色。又刷在紙上的氫氧化鈉是強鹼,並且醋酸的酸性很弱,所以兩者相遇後,溶液呈鹼性,這樣畫在紙上的紅枝紅葉變成了綠枝綠葉。另外,無色的酚酞溶液遇鹼會變成紅色,所以紅花也隨之出現了。
『柒』 馬蘭花怎麼養護
馬蘭花的養護方法:
1、花盆選擇
養殖馬蘭花,建議選用選用透氣好的泥盆,陶盆或者是馬蘭花的專用盆,注意花盆不用過大。
2、盆土要求
養馬蘭花,一般用腐葉土,河沙,紅土混合而成,腐葉土佔60%,紅土佔30%,河沙佔10%,這種比例配製的土壤,可以保證土壤通氣,濾水,肥力俱佳,確保馬蘭花生長良好,另外養馬蘭花千萬別用鹼性土。
『捌』 秋去春來是一種什麼現象
表演者把刷子、氫氧化鈉溶液等准備好放在桌上,再拿起准備好的畫對觀眾說:「秋天有一個特點,就是許多樹葉都變紅了,有的比春天的紅色花朵還紅,所以有『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而春天呢?草木變綠,百花盛開,往往用『山花爛漫』來描繪。可是從秋到春,中間還隔著一個寒冷的冬天。下面我給大家表演的就是秋天變春天,我用大筆一揮,秋天馬上離去,春天立刻到來。」說完,表演者用刷子蘸了點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順著畫上的紅色樹枝一抹,觀眾驚喜地看到,紅枝紅葉一下子變成了綠枝綠葉,而且在枝頭上還開滿了一朵朵鮮艷的紅花。
表演前取一張白紙,先用一支幹凈的毛筆蘸取醋酸和馬蘭花紫水的混合液,在白紙上畫一根紅色的樹枝,加上紅色的樹葉,把毛筆洗干凈後,再用它蘸取無色酚酞和酒精的混合液,在樹枝上畫幾朵花,晾乾後備用。然後取一隻大玻璃杯,在杯中倒入一些氫氧化鈉溶液,再准備一把寬大的毛刷。
魔術原理:紙上的馬蘭花紫水有這樣的一種特性,在酸液中呈紅色,而在鹼液中呈綠色。表演時刷在紙上的氫氧化鈉是強鹼,並且醋酸的酸性很弱,所以兩者相遇後,溶液呈鹼性。這樣畫在紙上的紅枝紅葉變成了綠枝綠葉。另外,無色的酚酞溶液遇鹼會變成紅色,所以,紅花也隨之出現了。
『玖』 馬蘭花有沒有毒
我知道馬蘭花可以入葯,如果說毒的話…是葯三分毒,最好不要多吃
『拾』 馬蘭花是花嗎長在什麼地方!
馬蘭花是復花,它是草制本植物,又名馬藺、別名:蠡實、紫藍草、蘭花草、箭稈風、馬帚子、馬蓮,拉丁文名: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 Koidz.鳶尾科、鳶尾屬植物;多年生密叢草本。
它適應性強,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四川、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