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魚手把
㈠ 昆明的特色小吃是什麼
昆明的酒樓賓館食府很多,但極少有把小吃標上菜單、端進包廂的。而大街小巷的一些小飲食店則大打「小吃」牌,吸引了眾多的好食者。如果您有興趣,可以隨記者一道去搜一搜小吃店。
風味小吃
我國的面點小吃歷史悠久,風味各異,品種繁多。面點小吃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當時已有石磨,可加工麵粉,做成粉狀食品。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出現油炸及蒸制的面點。如蜜餌、酏食、糝食等。此後,隨著炊具和灶具的改進,面點小吃的原料、製法、品種也日益豐富。出現許多大眾化風味小吃。如北方的餃子、面條、拉麵、煎餅、湯圓等;南方的燒賣、春卷、粽子、元宵、油條等。此外,各地依其物產及民俗風情,出現了許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北京的蜜麻花、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太原的刀削麵、西安的羊肉泡饃、蘭州的拉麵、四川的龍抄手、擔擔面;貴州的荷葉糍粑等。雲南呢?除了過橋米線,還有臭豆腐、破酥包子、豆花米線。
何記臭豆腐美味常留唇。剛出鍋的油炸臭豆腐,看上去黃燦燦、油亮亮,鼓鼓鬆鬆、熱騰騰地激發著「臭香」之氣,在空氣里恣意地隨風縈回,熏得人直咽口水。一碟臭豆腐端上桌,夾起一塊一口咬下去,脆香香地滿口生香。
老粥廟會的「粥」很受歡迎,10多種粥品細膩滑爽,入口即化,口感十分鮮美。「幸福魚」雲南風味超市及「清明上河食廊」的自助式風味小吃讓你盡情享受雲南小吃的美味。
除了昆明本土的小吃,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小吃。如「花溪王記」的牛肉米線,「秦淮一家人」的湯包等。
鹵味小吃
昆明有很多鹵味店,大多挨著菜市場。鹵豆腐、鹵豬耳、豬舌、豬肝、鹵童子雞、鴨子、鹵牛肉等等應有盡有。這類店主要面向家庭,豐富家庭餐桌。真正韻味的要數「盛僑園」的鹵鵝頭、鴨翅膀、鴨脖子,一聲吆喝:「老闆,來只鵝頭、兩只鵝翅!」服務員手舉一小托盤送到桌子上,頓感主人的十足派頭。這里的鵝頭較大,鵝翅也不小,看似賣相一般般,但做得都很爛乎,鹵得也很入味,很有買主。
燒烤小吃
昆明的燒烤小吃種類繁多:烤牛羊肉串、烤牛筋、烤雞腿、雞翅膀、烤韭菜等,最有「規模」的燒烤聚集地要數順城街。整條街都彌漫著烤肉的香味,打那兒經過,沒有不買上一串吃的。當然吃得最多的要數烤牛羊肉串了。烤牛羊肉串的製法很講究。先把新鮮牛羊肉切成厚片或細條,用鐵釺子或竹簽串好,架在鐵槽上烤。撒上精鹽、辣椒粉、孜然粉,3分鍾左右,翻動鐵釺或竹簽再烤另一面,並撒上調料,烤數分鍾肉熟即成。一般1元錢1串,吃後令人回味無窮。還有3元/只的烤雞腿、雞翅膀,味道比油炸的香多了。您吃過烤韭菜、烤豬腦嗎?人民路上的「西南夜市燒烤城」,就可以品嘗到這些美味。
只要您夠勤快、夠悠閑,您就可以從昆明的大街小巷裡找到各式味美價廉的小吃,多去逛逛吧。
過橋米線的N種吃法
美麗的傳說,造就了雲南過橋米線;鮮美的口味,使得過橋米線成為雲南的一大特色風味美食。同樣是過橋米線,只因各店家對主題訴求的不同,其感覺就有千差萬別。不信,你就跟我們一起去吃吃吧!
融合歷史人文景觀———過橋都
「十畝荷花魚世界,半城楊柳拂樓台」,描寫的是被譽為「滇陽六景」之一的蓮花池的美景;「痛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也記錄著明末清初吳三桂與陳圓圓的那一段家喻戶曉的故事。過橋都就坐落在這個歷史文化遺址———蓮花池畔。在這里吃過橋米線,心頭不禁要湧起那一個個值得回味的故事傳說和那曾經的風風雨雨;而波光碧影、亭台樓榭的清幽環境,無疑又讓人有心曠神怡的心境。
在口味上,過橋都在傳統口味為主的基礎上,又有其發展和獨到之處。將雲南特色的民族菜餚引入過橋米線,在吃過橋米線的同時,你可以品嘗到各種野生菌、乳扇、蜂蛹等雲南特色菜餚,更有精彩的民族歌舞等你欣賞,讓你體味到雲南的少數民族風情和特色。
吃完過橋米線,酒足飯飽之餘,在蓮花池畔找個地兒坐下來,過上一把垂釣癮。運氣好的話,還能釣上幾條蓮花池的大肥魚,此樂何極?
「雲南的麥當勞」———橋香園
像麥當勞那樣,把米線當成快餐來賣。這便是橋香園經營過橋米線的思路。1988年,江氏兄弟創辦了橋香園過橋米線連鎖店,從此走上了連鎖經營的發展之路。目前已在昆明擁有9家連鎖店。
6-60元的價格,大眾化的消費,造就了橋香園經常性的熱鬧非凡場面,使人禁不住要去湊湊熱鬧。價格相對雖低,但橋香園工業化、標准化、流程化的系統管理和統一配送,使其品質有所保證,保持著其雲南特色的綜合味道。與此同時,在這里,你也能品嘗到具有雲南特色的野生菌和鹵菜,還可以欣賞到民族歌舞的伴餐,感受獨特的雲南餐飲文化。
依伴飲食文化———吉鑫園
如果你吃過橋米線,又更多地偏向於一種民族、文化情結,那不妨來這里看一下。
1999年,吉鑫園伴隨著世博會誕生。並成功舉辦了世博會的開幕國宴,真正把過橋米線推向了大雅之堂。2000年,世博吉鑫園推出「吉鑫宴舞」,真正將其文化經營上升到了極致。
在這里,你不僅可以品嘗到味道鮮美的過橋米線,更可以品嘗到雲南25個少數民族飲食精華的特色菜餚,而「觀吉鑫宴舞,吃民族大餐」更成為吉鑫園的宣傳口號。同時,世博吉鑫博物館展示的餐飲文物、古玩、少數民族服飾、大理石等更讓你感受到濃郁的文化氣息。
國有老字型大小———建新園
過橋米線獨一無二的無火烹飪藝術和別具一格的吃法,其奧妙主要就體現在湯上。過去,生活條件不夠優越,過橋米線講求油多,其實這也是過橋米線保溫的訣竅所在。但現在,人們多不太喜歡油膩,但建新園卻表示,他們是在極力保持過橋米線的傳統口味,這也包括「油多」這一特點。
建新園是國有的老字型大小店,在這里,你可以以大眾化的價格,品嘗到老昆明口味老字型大小過橋米線。
㈡ 香煎禾花魚的做法
主料 1種
禾花魚4條
輔料 4種油 適量鹽 適量蛋清 1份生粉 適量
烹飪步驟 6步
步驟1
把魚內臟去除,洗專凈,不用屬去魚鱗,瀝干水後再魚背上塗抹上鹽
步驟2
准備好蔥姜,蛋清、生粉
步驟3
把鍋燒干然後用姜塗抹鍋面,這樣煎魚不會粘鍋而且煎出來的魚是金黃的。然後倒入油(注意熱鍋冷油)
步驟4
整條魚依次沾蛋清、生粉,然後放入油鍋。注意不要翻動魚,可以用手搖下鍋讓油均勻給魚身加熱。大約3分鍾左右再翻魚身。
步驟5
煎至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了。剩餘的油爆香蔥姜放入料酒生抽白糖白醋,醬料可以蘸著吃也可以澆到魚身上。
步驟6
成品!第一次做菜譜,有點手忙腳亂,用手機拍攝的,比較粗糙,請都親們不要介意
㈢ 荷花魚怎麼樣煮粥才好吃
呵呵抄,怪不得2天了都沒人襲回答你的問題。我給大家解釋下
什麼叫荷花魚,其實就是在水稻田裡放養的鯉魚,禾花鯉
魚長得肥壯,肉厚細嫩,是淡水魚的上品!
下面我就把酸豆角悶荷花魚的製作方法告訴給你:
1、新鮮宰殺的荷花魚一條1.8~2斤,破肚把內臟掏干凈。
2、把魚血放干凈,具體辦法在魚鰓下劃一刀,用手一扣就
出血了。
3、把魚身上的粘液刮干凈。
以上3部是處理魚,做到以上幾點作出來的魚才不醒哦~
鍋里倒入食用油,爆香蔥姜蒜,放入酸豆角爆炒出香味後加
入熱水(高湯更好).放入紅燒醬油、料酒、魚。開鍋撇沫,
這時你要聞,料酒味變淡了。就可以蓋上鍋蓋小火慢燉
30分鍾。
以上資料是本人原創[中國大明白],希望轉載註明
*網路知道*中國大明白*版權所有*
㈣ 酸豆角燜荷花魚怎麼做
呵呵,怪不得2天了都沒人回答你的問題。我給大家解釋下
什麼叫荷花魚,其實就是在水稻田裡放養的鯉魚,禾花鯉
魚長得肥壯,肉厚細嫩,是淡水魚的上品!
下面我就把酸豆角悶荷花魚的製作方法告訴給你:
1、新鮮宰殺的荷花魚一條1.8~2斤,破肚把內臟掏干凈。
2、把魚血放干凈,具體辦法在魚鰓下劃一刀,用手一扣就
出血了。
3、把魚身上的粘液刮干凈。
以上3部是處理魚,做到以上幾點作出來的魚才不醒哦~
鍋里倒入食用油,爆香蔥姜蒜,放入酸豆角爆炒出香味後加
入熱水(高湯更好).放入紅燒醬油、料酒、魚。開鍋撇沫,
這時你要聞,料酒味變淡了。就可以蓋上鍋蓋小火慢燉
30分鍾。
以上資料是本人原創[中國大明白],希望轉載註明
*網路知道*中國大明白*版權所有*
㈤ 什麼是荷花魚的家常做法
荷花魚的家常做法
主料:鱖魚800克,雞蛋克,豌豆50克,火腿25克,香菜100克,小麥麵粉50克,雞蛋清30克 。
配料:花生油1000克,料酒15克,鹽10克,味精1克,白砂糖5克,番茄醬50克,大蔥10克,姜10克,澱粉(豌豆)35克。
製作步驟:
蔥和姜一半切成米,一半搗爛用料酒取汁。香菜摘洗干凈。
將桂魚厚的部分斜切1厘米的片(計12片),再改成荷花瓣形,用蔥姜酒汁、適量鹽腌一下。餘下魚肉切成1厘米的大丁,用雞蛋清和適量鹽、干澱粉調勻漿好。將雞蛋磕在碗內,放入麵粉和適量的濕澱粉(澱粉加水)、水調製成糊。用番茄醬、白糖、濕澱粉(澱粉加水)、蔥花、少許湯兌成汁。
鍋內放入油燒至六成熱,將魚片逐塊裹上蛋糊下入油鍋內炸至焦酥呈金黃色,倒入漏勺瀝油;鍋留底油,下入姜米煸鍋和兌汁,再下入炸好魚片裹上番茄汁,擺在盤的周圍。同時另用鍋放入油燒成五成熱,下入漿好的魚丁滑至八成熟,倒入漏勺瀝油;鍋留底油,放入姜米、青豆、鹽、味精、湯燒開,用濕澱粉勾芡,倒入滑熟的魚丁炒勻,裝入盤中,盤邊拼香菜即成。
注意事項:
雞蛋: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香菜:服用補葯和中葯白術、丹皮時,不宜服用香菜,以免降低補葯的療效。
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糖精、豆漿、兔肉同食。
㈥ 香煎荷花魚的做法步驟圖,香煎荷花魚怎麼做
㈦ 誰知道酸豆角怎麼炒啊
酸豆角炒牛肉
主料:牛肉、酸豆角。
配料:紅辣椒、白糖、老抽、大蒜苗、蒜頭、生薑、生粉、生油、味精、鹽等
製作方法:
①先將牛肉和生粉、生油攪拌一起、腌制數分鍾,待用。
②切酸豆角,可切得細點,然後下鍋炒,盛起待用。
③切紅椒、姜、蒜頭。鍋放入適量油,將紅椒、姜、大蒜等配料先過油爆香,然後放入牛肉炒。再放入酸豆角,下醬油、鹽、糖、蔥頭段,快起鍋時下點味精即可。
注意事項: 酸豆角下鍋炒熟時不用放油;炒牛肉須用大火,肉才嫩滑。
酸豆角炒雞胗
材料
雞胗·300 克
酸豆角·100 克
生薑·1 小塊
大蒜·4 瓣
調料
食用油·30 克
醬油· 1/2大匙
料酒· 1/2大匙
精鹽·1 小匙
白糖· 1/2小匙
味精· 1/2大匙
做法
1.酸豆角氽水後待用;雞胗洗凈切小塊,放入油鍋中滑熟;姜、蒜洗凈切末;
2.把鍋中余油燒熱,放入姜、蒜炒香,加入酸豆角、雞胗翻炒,加入醬油、料酒、鹽、糖、味精炒勻即可。
把雞胗倒入油鍋滑炒時動作要快,防止雞胗變硬變老。
酸豆角炒肉末
原料 酸豆角250克,豬肉(肥瘦各半200克),蒜泥10克,干椒末2克,熟豬油、精鹽、味精、醬油各適量。
製作過程(1)酸豆角洗凈,用溫水稍泡片刻,撈出切成0.5厘米的小段;豬肉切成肉末待用。( 2)炒鍋置旺火上,先將酸豆角下鍋炒干水分起鍋。鍋內放豬油燒熱,倒入肉末,加鹽稍炒,再放入酸豆角合炒,接著放蒜泥、干椒末、醬油拌炒,加清水50克燜熟,收干湯汁,放味精起鍋即可。
特點 選料豐富,色澤紅亮。爽脆滑嫩,麻辣咸甜鮮,香味撲鼻
自製酸豆角的做法:
1. 把淘米水裝進壇子中,加入適量的紅糖、鹽。
2. 把嫩豆角曬軟,放進壇中泡。
3. 壇子加蓋,盡量密封,防止漏氣,泡三天即可。
4. 可在壇子中加入白酒,防止酸豆角發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