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花繁殖方法
❶ 怎樣繁殖蝴蝶蘭
(1)無菌播種繁殖。
通常是經過人工授粉,大量繁殖原種,授粉後2~3天花朵枯萎,說明授粉成功,同時加強肥水管理。在25℃左右、光照充足的環境中5~6個月後,果莢變黃綠即可採收。種子採收後立即用酒精消毒,分散播於MS培養基上。接種後的培養瓶可以放在培養室中或有散射光的地方,溫度20~25℃。當胚明顯長大後,需給予2000勒克斯光照,相當於40瓦日光燈下15~20厘米,每天照射10~12小時。播種後2~3個月,第一枚葉片從原球莖的頂部中間生出。當出現2~3片葉時,原球莖伸長,並且第一條根生出。播種後9~10個月,小苗可出瓶移植到盆中。由於播種較密,通常在長出第一枚葉片時進行分栽,分瓶後使每瓶幼苗保持20株左右為好。優良雜交品種不能用無菌播種法繁殖,否則後代分離十分嚴重,不能保持其優良性狀。
(2)組織培養繁殖。
如大批量繁殖,尤其是優良雜交品種,均採用組織培養法。正在生長中的蝴蝶蘭芽是最理想的培養採集物。在蝴蝶蘭組織培養生產中,培養基是極重要的生產材料,要具備4種培養基:一是適於形成原球莖的培養基,二是適於原球莖增殖的培養基,三是適於從擴原球莖分化芽和根的培養基,四是適於分化後的幼苗迅速生長的培養基。對蝴蝶蘭來說,MS培養基的配方是形成原球莖理想的材料。通常用基本培養基固體培養時就能分化幼苗和根,先出芽後生根,形成新的個體,在選擇促進幼苗生長的培養基上用配方:Kyponex 3克、10%~20%蘋果汁1000毫升、蔗糖濃度3.5%、瓊脂15克,pH5.0。蝴蝶蘭組織培養過程中的光照強度要求2000勒克斯,光照時間為每天12小時,黑白交替。溫度要求22~25℃,最好保持恆定溫度,同時注意室內清潔,盡量避免外界空氣交流。試管苗一般長至5~8厘米高、有3片以上的葉和2~3條根時,即可移出培養瓶移栽到盆中進行煉苗。注意煉苗時盡量不要碰傷根葉。
(3)分株法繁殖。
少量繁殖可採用分株法。栽培成熟的植株偶爾在其基部或花莖上生出分枝或珠芽,待其稍長大並已具備2~3條小根時,可將其剪下單獨栽種即成新株。
❷ 繁殖蝴蝶蘭的方法都有什麼
1.分株繁殖
蝴蝶蘭根系十分發達,常呈叢狀,當盆栽蝴蝶蘭大部分根系長出盆外,從花梗上的腋芽發育成子株,並長出新根時,可從花梗上切下進行分株栽植。分株以花朵完全凋萎後進行最好。盛夏高溫季節分株,蘭株傷口容易腐爛;冬季分株由於氣溫低,根恢復較慢。操作過程中要除去基部自然乾枯的黃葉,剪除干癟和損傷的根。
2.播種
蝴蝶蘭種子非常細小,實生苗培育3~4年可成為開花蘭株。
播種前應先將蒴果用10%~15%的次氯酸鈉溶液浸泡10~15分鍾,在無菌條件下切開果實,取出種子播種到預先准備好的培養基上,整個播種過程需在無菌條件下進行。一般播種後10個月左右,完整小苗就可從培養瓶中移到小盆中培養。
3.組織培養
是蝴蝶蘭的主要繁殖方式。蝴蝶蘭屬於單軸類的洋蘭,極少能產生側芽,用側芽作為外植體取材比較困難。蝴蝶蘭主要以切取幼苗或蘭株的頂尖和葉片作外植體。
❸ 蝴蝶蘭怎麼繁殖出幼苗
蝴蝶蘭繁殖幼苗的方法有花梗催芽法、斷心催芽法和切莖繁殖法。花梗催芽法是將花梗上端剪去留出芽點,在25-28℃中發芽;斷心催芽法是剪掉心葉並殺菌,等待發芽;切莖法是將植株上端去除,等到萌芽。
蝴蝶蘭花葶長達50厘米,花序梗徑4-5毫米,花序軸稍回折狀;中萼片近橢圓形,長約3厘米,基部稍窄,側萼片斜卵形,基部貼生蕊柱足;花瓣菱狀圓形,具紅色斑點或細紋,中裂片菱形,基部具黃色肉突:蕊柱長約1厘米,蕊柱足寬;每個花粉團裂為不等大2。
蝴蝶蘭的花朵艷麗嬌俏,賞花期長,花朵數多,能吸收室內有害氣體,既能凈化空氣又可作盆栽觀賞。還可用作切花、貴賓胸花、新娘捧花、花籃插花的高檔素材;在節日可用於饋贈。
(3)蝴蝶蘭花繁殖方法擴展閱讀:
採用組織培養法來繁殖蝴蝶蘭,可以獲得與母株完全相同的優良的遺傳特性。通過這種方法產生的蝴蝶蘭苗通常稱為分生苗或組織苗。用於進行分生培養的植物組織(外植體)可以是頂芽(莖尖)、莖段(休眠芽),也可以是幼嫩的葉片或根尖,但最常見的是採用蝴蝶蘭的花梗。
因為選用花梗作為外植體,不僅不會損傷植株,而且誘導容易。較老的花梗或已開花的花梗主要取其花梗節芽,而幼嫩的花梗除了花梗節芽外,花梗節間也可作為組織培養的材料。
❹ 蝴蝶蘭繁殖有哪些方法,繁殖方式
一、花梗催芽繁殖
蝴蝶蘭花開敗之後花梗上會長出小苗,將小苗剪下來栽種就可長成新的植株。具體的做法是先將花朵去掉,消毒處理。之後將一到三節的苞片也去掉,露出芽點就行。將備好的催芽劑塗抹在芽點上,放在陰涼處。還要控溫處理,溫度要保證在25-28度之間,這樣大概15-20天左右就會長出新葉,三個月後就會長出根系,到時移栽就行。
❺ 蝴蝶蘭怎麼繁殖呢蝴蝶蘭的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是什麼
花梗催芽的繁殖方法是最常見的一種蝴蝶蘭繁殖方法,切莖繁殖也是蝴蝶蘭的繁殖繁殖方式,還有斷心催芽也是蝴蝶蘭的繁殖方式,需要注意蝴蝶蘭不要過度澆水,施肥要適量
❻ 蝴蝶蘭怎麼繁殖
花梗催芽繁殖法。許多品種的蝴蝶蘭在花凋謝後,其花梗的節間上常能長出帶根的小苗來,剪下另行種植就能長成一株新的蝴蝶蘭。可採用人工催芽的方法確保蝴蝶蘭的花梗長出花梗苗,用於繁殖。方法是先將花梗中已開完花的部分剪去,然後用刀片或利刃仔細地將花梗上部第一至第三節節間的苞片切除,露出節間中的芽點;用棉簽將催芽劑或吲哚丁酸等激素均勻地塗抹在裸露的節間節點上;處理後將蘭株置於半陰處,溫度保持在25~28℃,2~3周後可見芽體長出葉片,3個月後長成具有3~4片葉並帶有氣生根的蝴蝶蘭小苗;切下小苗上盆,便可成為一棵新的蘭株。
❼ 蝴蝶蘭是怎麼繁殖的
1、播種前准備
確定果莢是不是空包,是空包就不可能有苗出來。確定種子的活性程度,一般而言,蝴蝶蘭的種子之後百分之十一下的活性。
2、自然播種
蝴蝶蘭可以通過自然播種的方法來種植,這個方法比較簡單,一般在每年2-5月份或8-10月份進行。播種之前先准備好土壤,土壤中最好有蝴蝶蘭種子發芽時所必要的共生菌。
將種子准備好,把種子浸泡多菌靈溶液來消毒,取出來後晾乾,然後均勻撒入土壤中,輕輕覆蓋一層土壤,適量澆水,保持好光照和溫度,等待發芽長出小苗來。不過,這個方法的發芽率很低。
3、注意事項
播種之前要注意果莢是不是空包,如果是空包的話,就無法長出小苗來。
❽ 蝴蝶蘭的繁殖方法
1、花梗催芽法
在它花敗了之後,它的花梗上很有可能會長出小苗,把這個小苗剪下來種下就會長成新的植株。我們可以自主的對它的花梗進行催芽處理。
❾ 蝴蝶蘭有哪些繁殖方法
蝴蝶蘭的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蝴蝶蘭根系十分發達,常呈叢狀,當盆栽蝴蝶蘭大部分根系長出盆外,從花梗上的腋芽發育成子株,並長出新根時,可從花梗上切下進行分株栽植。分株以花朵完全凋萎後進行最好。盛夏高溫季節分株,蘭株傷口容易腐爛;冬季分株由於氣溫低,根恢復較慢。操作過程中要除去基部自然乾枯的黃葉,剪除干癟和損傷的根。2.播種蝴蝶蘭種子非常細小,實生苗培育3~4年可成為開花蘭株。播種前應先將蒴果用10%~15%的次氯酸鈉溶液浸泡10~15分鍾,在無菌條件下切開果實,取出種子播種到預先准備好的培養基上,整個播種過程需在無菌條件下進行。一般播種後10個月左右,完整小苗就可從培養瓶中移到小盆中培養。3.組織培養是蝴蝶蘭的主要繁殖方式。蝴蝶蘭屬於單軸類的洋蘭,極少能產生側芽,用側芽作為外植體取材比較困難。蝴蝶蘭主要以切取幼苗或蘭株的頂尖和葉片作外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