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怎麼繁殖方法如下
❶ 蘭花要怎樣分株繁殖
中國蘭花多用分株法繁殖。分株時間因種類而異。冬、春季開花的種類宜在秋內末分株;夏、秋季容開花的種類分株應在早春萌芽前進行。由於蘭花生長較慢,故一般可2~3年分株一次。
分株時盆土需略乾燥些,便於操作。用手握住盆,輕輕將母株從盆內磕出,細心除去根部的泥土,剪掉腐敗的根葉,注意不要碰傷葉芽和肉質根,然後用清水洗凈根、葉上的泥土,放陰涼處晾曬3~5小時。
待浮水消失,根色發白變軟稍有皺縮時,再用鋒利潔凈小刀在假鱗莖間切開,切口處塗以木炭灰或硫磺粉防腐,陰干後立即栽植。分株後每叢蘭花至少要有3個以上株苗,這樣有利恢復其生長,同時也不會影響開花。
❷ 蘭花繁殖主要採用什麼辦法
蘭花繁殖主要採用分株。分株時間宜在新芽未露之前,通常早春開花的種類版在秋末分株,秋天開花的種類在早權春分株。分株前要讓盆土乾旱,將盆苗取出,剪除腐根和老葉一部分,並從假鱗莖相距較寬處剪斷。栽植應根據分株苗大小選擇花盆,盆低孔大,盆腳宜高,便利排水。蘭花,又名蘭草,為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在我國「花草四雅」中,蘭花居首。它朴實無華,葉色常青,花朵清香濃郁,沁人肺腑,素有「香祖」、「國香」和「天下第一香」之譽。
❸ 蘭花可以怎樣繁殖
蘭花在自然界中,主要靠蘭株假鱗莖萌發新芽和種子萌發,不斷增加植株。人工栽培後,還是以分株繁殖蘭花,也有的用種子播育。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採用了組織繁殖蘭花。 1.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是傳統的繁殖方法。由於蘭花種類不同,每隔2—3年進行分株一次,春秋兩季都可以進行。春季3月至4月較適宜,天氣雖然開始轉暖,但這時蘭花仍處於休眠狀態,蘭花的新根、新芽未發,莖株也積累了較多的營養,是分株蘭花的好時機。秋季可在10月份進行。 分株方法:在分株前一段時間要控制水分,保持盆土濕潤即可。這時蘭根較軟,可避免出盆蘭根折斷。分株要選擇生長健壯的母株,一般春蘭每叢7—10筒,蕙蘭每叢10筒以上為宜。選好母株出盆時,可將蘭株從盆中輕輕脫出,將泥坨側放或平坐在地,除去根部泥土,用剪刀小心修除枯葉及腐爛的根。操作時,剪刀要橫剪,不要直剪,以免傷害健康的根、葉和幼芽。修剪好後,再以清水用小刷帚洗刷假鱗莖和根部的土。刷時勿用力過猛,以免損傷根芽。然後用40%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800倍液消毒後,放置在陰涼處晾乾。等根部發白變軟時,用剪刀在假鱗基間處(俗稱「馬路」)剪開,切口處塗上木炭,以利防腐,再種植盆內。
❹ 蘭花怎樣繁殖
1、分株法
這種方法是蘭花常用的繁殖方法,因為操作相對簡單,而且成活率較高。
首先選擇健康的母株准備分株,不同品種的時間不同,劍蘭在3-4月左右,春蘭在9-10月。
將植株脫盆後清洗根部,然後根系整理好,剪去那些爛根和老根。將子株分離出來,然後用剪刀將假鱗莖連接鬆散的地方剪開,一般一個叢株有3-5個連接的假鱗莖。
分株後進行消毒,在陰涼處晾乾。花盆底部放上碎瓦片,在上面鋪上一層粗的石塊顆粒,然後,最上層覆土種植。
2、播種法
這種方法在自然狀態下難以成活,所以不常使用。播種的時候使用沒有開裂的果實,消毒完成後清洗、晾乾,將它們放置在蔭蔽的室內培養。可以使用碧卡根聰聰提高萌芽率。
等種子萌發出新的小芽後,將它放到散光下慢慢形成球莖,然後進行移栽。
3、組培法
組培用於實驗室或養殖廠等批量繁殖的場所,一般家庭養殖不會使用。它對環境和材料的要求較高,且操作復雜。
❺ 蘭花繁殖常用的方法
蘭花來繁殖分為分株和播種:
分株:源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干。
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cm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播種:蘭花常用分株、播種及組織培養繁殖。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
(5)蘭花怎麼繁殖方法如下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
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
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❻ 蘭花怎麼繁殖的
蘭花在自然界中,主要靠蘭株假鱗莖萌發新芽和種子萌發,不斷增加植株。人工栽培後,專還是以屬分株繁殖蘭花,也有的用種子播育。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採用了組織繁殖蘭花。
1.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是傳統的繁殖方法。由於蘭花種類不同,每隔2—3年進行分株一次,春秋兩季都可以進行。春季3月至4月較適宜,天氣雖然開始轉暖,但這時蘭花仍處於休眠狀態,蘭花的新根、新芽未發,莖株也積累了較多的營養,是分株蘭花的好時機。秋季可在10月份進行。
分株方法:在分株前一段時間要控制水分,保持盆土濕潤即可。這時蘭根較軟,可避免出盆蘭根折斷。分株要選擇生長健壯的母株,一般春蘭每叢7—10筒,蕙蘭每叢10筒以上為宜。選好母株出盆時,可將蘭株從盆中輕輕脫出,將泥坨側放或平坐在地,除去根部泥土,用剪刀小心修除枯葉及腐爛的根。操作時,剪刀要橫剪,不要直剪,以免傷害健康的根、葉和幼芽。修剪好後,再以清水用小刷帚洗刷假鱗莖和根部的土。刷時勿用力過猛,以免損傷根芽。然後用40%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800倍液消毒後,放置在陰涼處晾乾。等根部發白變軟時,用剪刀在假鱗基間處(俗稱「馬路」)剪開,切口處塗上木炭,以利防腐,再種植盆內。
❼ 蘭花是如何繁殖的
蘭花,自古以來被尊稱為「天下第一香」,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有人說只見蘭花開花結果,卻沒見過它的種子,所以認為蘭花是只開花,不結籽的。其實這是人們的一種誤解。植物界中雖有隻開花不結籽的植物,但畢竟是少數。
蘭花,與一般植物一樣,開過花後就結果,果實為長圓形綠色蒴果,俗稱「蘭蓀」、「蘭斗」,成熟後變成黑褐色。如果我們剝開果實,只能看到一堆白粉末狀的物質,實際上那就是蘭花的種子。拿一點粉末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就能看到那些種子一般呈長紡錘形,而且數量還特別的多。有人統計過,一個天鵝蘭的蒴果,就有種子377萬粒,假若它們都能成活,那麼只要經過3~4代,就能覆蓋整個地球。既然蘭花可以結那麼多種子,為什麼被誤認為不結籽呢?原因是蘭花的種子細如塵埃,用肉眼實在很難分清它。
另外,蘭花種子雖多,但幾乎不發芽,一般情況下,很難用種子繁殖成一棵實生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蘭花的種子成熟較遲,授粉後要經過6個月甚至1年才能成熟,還未到成熟時期,往往母株早已衰退,采種很困難,就是採到一些種子,在土壤中也很容易腐爛;其次,蘭花種子內沒有胚乳,只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外麵包著疏鬆、透明、不容易透水的種皮,胚內含有很少的養分,絕大部分為脂肪類物質,而這些脂肪類物質,在土壤中很難溶化;再一點是,據法國科學家伯爾奈的試驗,要使蘭花種子發芽,還必須有某種真菌的作用,引起細胞的分裂,才能發芽。遺憾的是,並不是每一顆蘭花的種子都能遇上適合於自己共生的真菌,事實證明這樣的幸運兒是極少極少的。
由於蘭花用種子繁殖很困難,所以一般採用無性繁殖。不過蘭花分根繁殖也不容易成活。蘭花難養,就是這個道理。幸好近幾年來用蘭花進行組織培養獲得了成功,已能繁殖出大量的試管苗,預計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在工廠里成批生產蘭花。
❽ 蘭花的繁殖方式
蘭花繁殖方式
分株
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干。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cm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至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播種
蘭花常用分株、播種及組織培養繁殖。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
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滅菌後,取出種子,用10%次氯酸鈉浸泡5至10分鍾,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保持25℃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莖。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組織培養已獲成功,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蘭花,是蘭科、蘭屬植物。
蘭花,是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鱗莖;假鱗莖卵球形、橢圓形或梭形,較少不存在或延長成莖狀,通常包藏於葉基部的鞘之內。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
花葶側生或發自假鱗莖基部,直立、外彎或下垂;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較少減退為單花;花苞片長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較大或中等大;萼片與花瓣離生,多少相似;唇瓣3裂,基部有時與蕊柱合生達3至6毫米;側裂片直立,常多少圍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彎;唇盤上有2條縱褶片,通常從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時末端膨大或中部斷開,較少合而為一;蕊柱較長,常多少向前彎曲,兩側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時具短毛,花粉團2個,有深裂隙,或4個而形成不等大的2對,蠟質,以很短的、彈性的花粉團柄連接於近三角形的粘盤上。
通常見到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幾部分組成。蘭花是一種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它的花結構與眾不同。蘭花結構的奇特是為了適應昆蟲傳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團和唇瓣等,加之,蘭花為兩側對稱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數目減少、子房下位、花形狀、大小和顏色多樣、多為草本植物、附生或腐生。
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我國十大名花之四。
❾ 蘭花怎樣繁值蘭花種例
一、分株繁殖法
亞植物繁殖也稱為亞盆栽繁殖,其中一片生長得太密集的蘭花被分成2到幾片。分株繁殖方法在蘭花栽培中被廣泛使用,特別是當種植量小或家庭小的時候。亞植物繁殖適用於具有假鱗莖和叢生的蘭花,如中國蘭花、兜蘭、文心蘭、石斛和卡特蘭。這種方法簡單,易於掌握,不會損壞蘭花幼苗,通常不會影響開花,並且可以保證品種的固有特性,不會引起變異,但是繁殖系數低。接下來,以中國蘭花為例,介紹了分株繁殖的具體方法。
中國蘭花是指幾種原產於中國的蘭科本土蘭花,多年生有假球莖,每年從新生假球莖基部長出1 - 2個新芽,在生長季節結束時完成生長,並在基部形成假球莖。通常,當蘭花盆栽時間超過2 - 3年時,盆栽中的蘭花幼苗密度太大,不會影響生長。這時,一盆蘭花幼苗可以分成兩個或更多的簇,每個簇可以分開盆栽成為一種新植物,具體過程如下。
1。合適的季節:一般來說,只要不是蘭花旺盛生長的季節,它就可以分為植物,但更合適的季節是蘭花的休眠期,即在3 - 4月新芽出土之前和蘭花在9 - 10月停止生長之後。不同種類的蘭花應區別對待。早春開花的類型,如大花蕙蘭、大花蕙蘭、大花蕙蘭等。,應在開花後生長潛力相對減弱時進行盆栽,以免影響觀花,也可在休眠期間花蕾張開之前將它們分成花盆,在操作過程中應小心以免損壞花蕾。夏秋開花的物種,如劍蘭,最好在早春分成盆。蘭花在旺盛生長季節的5月至8月需要更多的水。生長季節過度乾燥不利於植物的生長,新的芽和根又年輕又嫩,這不方便操作,如果你不注意,可能會碰傷它們。
2、准備工作
( 1 )幼苗的准備:為了便於操作,盆栽土壤可以在種植前適當乾燥以增白根系,導致脆而易短的肉質根不明顯的枯萎和軟化。種植和盆栽植物可以減輕根的損傷,但避免過於乾燥。
( 2 )准備盆栽材料和各種工具:准備培養土(先分級)、碎瓷磚、碎磚、粗砂、銅窗紗、塑料窗紗、藍盆(清洗、浸泡)和剪刀等。
3、分株
( 1 )蘭花幼苗的選擇:用於繁殖的蘭花應該生長良好,沒有病蟲害。建蘭每2 - 3年被分成幾個罐子。只有當蘭花有8 - 9片圓柱形的葉子(假鱗莖)時,它才能被分成植物。蘭花可以少一點。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習慣。例如,四川省喜歡用大花盆和盆栽數十片葉子,這些葉子生長旺盛,開花旺盛。如果分株太頻繁,根受傷太多,分株後管理不好,恢復緩慢,新芽不長,花蕾被堵塞或異常開花。
( 2 )劃分植物的方法:劃分盆時,首先,用左手的五個手指伸入盆表面附近的蘭花幼苗中,牢牢握住盆土,用右手將盆倒置,輕輕敲擊盆的周邊,將盆與盆土分開。然後用你的右手抓住盆底孔,將盆從盆土中分離出來。然後將蘭花幼苗和盆栽土壤平放,以免突然折斷土塊,以免蘭花根部折斷。小心地輕輕拍打土塊,逐漸抖掉舊的盆栽土,將盆栽土和幼苗分開。
小心捕捉沒有芽的假鱗莖,不要傷害芽和葉子,切掉枯黃的葉子,假鱗莖上腐爛的苞片和腐爛枯萎的老根。然而,帶有新芽的假鱗莖上的葉子應該盡可能地保持,否則新芽會生長緩慢而小。假鱗莖的葉子已經完全脫落,也應該被剪掉。最後,選擇已經清理過的一大叢植物,找出兩個假鱗莖相距甚遠、用手搖動時容易松動的地方,用剪刀將其切開,並在傷口上塗抹碳粉和硫磺粉以防止其腐爛。假鱗莖的切割的兩部分應該有新的芽,每個芽可以分別發育成新的植物。切割後的每個部位應該至少有3個假鱗莖,太少不利於新芽的生長,也不容易開花。
4、盆栽方法
( 1 )蘭花幼苗的選擇和盆栽准備:盆栽前,應根據花盆的大小選擇幾叢蘭花幼苗,形成與花盆相稱的一撮幼苗。種植時,注意使帶有新芽的部分面向盆邊,並留出2 - 3年的種植空間。
( 2 )具體操作:首先找一個有孔蘭的盆,鋪一層尼龍網和銅網來防止昆蟲。排水孔蓋有破碎的盆塊和貽貝殼。其次,鋪設排水層,如碎盆塊、碎磚和爐渣(直徑013 - 1cm ),排水層的厚度為盆深的1 / 5 - 1 / 4。然後添加培養土,可以先添加到半個盆深,然後用手壓實盆土,中間的土略高於周圍。最後,將組裝好的幼苗放在花盆的中心,逐漸加入培養土,根據幼苗的種植深度輕輕抬起蘭花幼苗,從而理順花盆中蘭花的根系,同時用土填充根系之間的孔隙並壓實,在頂部鋪上一層礫石、陶粒和卷柏,澆完水後將幼苗放在陰涼的地方。兜蘭、文心蘭、卡特蘭和中國蘭花的劃分方法相似。